明朝的歷史典故

來源:文書谷 2.16W

歷史是故事的一部分,歷史故事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歷史故事運用到課堂中來是十分必要的,也具有實用性。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明朝的歷史典故,希望能夠幫到你!

明朝的歷史典故

明朝的歷史典故篇一:萬曆皇帝“不朝”不是怠政

萬曆十五年,為了躲避羣臣的騷擾,萬曆宣佈實行“靜攝”,從此不上朝。許多人認為萬曆長年“不朝”,是萬曆怠政的一個重要表現,也是國事艱難的原因。事實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萬曆三大徵”的勝利就是在不上朝的時期取得的。

“萬曆三大徵”指的是平定寧夏蒙古哱拜之亂、播州土司楊應龍之亂以及抗倭援朝戰爭。這三場戰爭規模大、持續時間長、困難重重,但最終取得完全的勝利。在君主專制的政體下,如果沒有萬曆皇帝的運籌帷幄,就不可能決勝千里之外,可以説萬曆的戰功遠超康乾。

在明代,上朝就像是召開全會,人多嘴雜,並不適合問政,尤其是在口水滿天飛的時期,上朝只能是給大家提供吵架的機會,對於政務的處理,沒有什麼益處,將其取締,對於遏制不正之風,倒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皇帝處理政務的主要渠道,跟今天有相通之處,也是召開小範圍會議,召見相關人員或是通過公文(奏摺)等渠道。

打開《明史·神宗本紀》可以看到,關於萬曆十五年以後朝政的記載,與萬曆十五年以前的並沒有區別。賑濟荒災、整頓吏治、平定叛亂、治理河道、發展經濟、對外交往等工作,一個也沒有少,絲毫也看不出怠政的樣子,反而能看出隨着年齡的增長,萬曆的執政能力也在不斷增長,許多疑難雜症得到妥善處理,尤其是“萬曆三大徵”的勝利,尤其來之不易。

工人喜歡把活幹在明處,老闆則願意在幕後控制,萬曆作為明朝最大的老闆,每天不上朝,改為“靜攝”,其實質也是在幕後操縱。他之所以能夠這樣做,有制度的保證和道家理論的支撐。

明代完善的制度,為萬曆實行“靜攝”提供了條件。朱元璋奪得天下以後,為確保皇權不受威脅,子孫後代長治久安,在總結歷代政治得失和自身統治經驗的基礎上,精心設計了一整套制度法令,集中體現在《皇明祖訓》、《太祖寶訓》中。在祖訓中,朱元璋不厭其煩地加以訓誡,事無鉅細,幾近絮叨,在制度法令、機構設置、皇帝的基本言行、百官的行為規範、後宮的操守等方面,都作了十分具體而細緻的規定,建構了權力運作和制衡網絡。

應該説朱元璋在制度建設上達到了封建社會的最高水平,各項制度不僅全面,而且完善,大多數制度從維護皇權的角度看,極具合理性。以至於清朝幾乎全盤照搬明朝的制度,而康乾更是對朱元璋佩服得五體投地,發出了“治隆唐宋”的感慨。

明朝的歷史典故篇二:皇儲魔咒

明朝有一位十分奇怪的皇帝,他是朝野公認的皇儲,卻從沒當過一天太子。十七年的王儲生涯中,他的頭上只有一個親王頭銜,直到繼承皇位的前一天,他依然是個親王。這個皇帝就是大懶鬼萬曆的父親——隆慶帝朱載垕。之所以會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是因為他的父親嘉靖的心裏始終有一條讓他不寒而慄的魔咒——二龍不相見。

嘉靖十三年八月,皇長子朱載基剛剛出生兩個月就病死。當嘉靖還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時,陶仲文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告訴了他,就是上一段提到的“二龍不相見”,如今聽到陶真人這麼説,頓時害怕了。當兩年之後,他再次有了朱載壑、朱載垕、朱載圳時,欣喜之餘,他再次想起了“二龍不相見”。長子夭折不過才三年,記憶猶新的他決定少見這幾個孩子,而且也不封太子。

嘉靖的母親出面。老太太苦口婆心找兒子長談,時間久了,嘉靖只得允許兒子出閣講學。這一年,朱載壑已經14歲。太子出閣不同於凡人進學堂,有一套十分講究且程序繁雜的禮節儀式,而且作為老子的嘉靖必須出場。

就在儀式剛剛結束後,朱載壑即病倒,沒多久就死了。嘉靖事痛定思痛,嘉靖從此嚴格遵守“二龍不相見”,對剩下的兩個兒子裕王朱載垕和景王朱載圳長期漠不關心。

兩個兒子想見他這個爹一面比見神仙還難。即便是見了面,他也少有言語。就這樣,作為皇儲的朱載垕尷尬無奈地生活在那條咒語的陰影下,直到1566年嘉靖皇帝駕崩,他還是個親王。這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裕王朱載垕登基稱帝,徹底為“二龍不相見”這條魔咒畫上了句號。

明朝的歷史典故篇三:朱元璋冷麪殺附馬

熟知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明太祖朱元璋可謂是“鐵腕反腐”的先鋒,他制重典,用酷刑,嚴厲打擊官員腐敗行為,使明朝初期出現了可喜的“洪武之治”局面。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為了懲治腐敗,朱元璋竟然連駙馬都殺了。

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飽受元朝官吏的盤剝敲詐,對官員貪污腐化、魚肉百姓的行為深惡痛絕。大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便開始大舉反腐。他制定出台了《明大誥》等律令,發明了“剝皮楦草”的酷刑,使官場風氣為之一清,吏治清朗達百餘年。

之所以取得這樣顯着的反腐成就,與朱元璋“鐵腕反腐”是分不開的。在整治吏治過程中,朱元璋始終堅持鐵腕冷麪,絕不手軟,甚至連皇親國戚也不放過!他親自下令斬殺駙馬歐陽倫便是其反腐歷程中最精彩的一筆。

朱元璋共有16個女兒,其中他最寵愛的便是聰明伶俐的安慶公主。因此,朱元璋在為愛女遴選駙馬上費了很大心思。最終,朱元璋看中了歐陽倫。史書對歐陽倫的記述不多,只介紹他是進士出身,生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材,深得朱元璋的喜愛。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做主,將愛女安慶公主嫁給歐陽倫。歐陽倫做了皇家的駙馬後,對公主温柔體貼,百般恩愛,所以深得公主的歡心,加之他官至駙馬都尉,於是,便仗着皇親國戚的權勢和威望,生活開始腐化起來。他先是花巨資裝修了駙馬府,裝得比皇宮還富麗闊氣;接着又到處蒐集奇珍異寶,一時間門庭若市,各地官員爭相登門“獻寶”。但是歐陽倫對錢財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他很快就發現了一條“暴富”之路,那就是走私茶葉。

明朝初期,朱元璋為了控制西蕃少數民族地區,就用中原地區產的茶葉去交換西蕃地區的馬匹,因此茶葉便成了明帝國的戰略物資。朱元璋頒佈了《茶馬法》,嚴禁走私茶葉。但在利益驅使下,歐陽倫倚仗自己的特殊身份和手中的特權,開始委派家奴周保,私下裏動用官府車輛和徵集民間車輛,大肆走私茶葉,“數遣私人販茶出境”,從中牟取暴利。周保仗着主人的權勢,驕橫異常,指揮着龐大的走私茶葉車隊擅闖關卡,不納税、不下馬,但凡有地方官員阻攔,非打即罵,其主子歐陽倫更是蠻橫無理,甚至親手暴打藍田縣河橋司巡檢税吏。被打官員氣憤不過,便將駙馬走私茶葉之事告了“御狀”。

朱元璋聞訊大發雷霆:“朕才行一法,乃首壞之!”——我剛剛頒佈一部《茶馬法》,你作為駙馬就帶頭違犯,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朱元璋命人將歐陽倫捉拿問罪。馬皇后和安慶公主母女倆一聽朱元璋要斬殺女婿、駙馬,急急忙忙跑進宮來,為女婿和駙馬求情。

對於駙馬歐陽倫的罪行,朱元璋已經全部審清,地方官員所奏情況全部屬實,歐陽倫也對自己走私販茶、違反國家法令一事供認不諱,所以朱元璋決定依法處死歐陽駙馬。朱元璋深知處死駙馬的後果——愛女安慶公主將成為孤苦伶仃的寡婦,他和馬皇后也將失去愛婿,皇家的臉面也將丟失。但他冷靜下來一想:不殺駙馬,何以服眾;駙馬不死,國祚怎安?於是,朱元璋毅然決然地處死了駙馬歐陽倫及周保一干人等。此舉令全國震驚!官吏們從朱元璋處死駙馬一事中看到了皇帝反腐的決心,於是,全國震悚,腐化貪污之風驟然遏止。

朱元璋大義滅親,不但鞏固了明初的基業,也成為朱元璋依法治國、鐵腕反腐的一則範例,流傳後世。只是到明中後期貪腐盛行,從這一點上來説,反腐最終還是需要制度和監督來徹底解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