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優秀(14篇)

來源:文書谷 2.85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送》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送》讀後感優秀(14篇)

《目送》讀後感 篇1

這是一本奇妙的書。淡淡的文字,憑弔的語調,細膩的感受,完全沒有華麗的影子,也沒什麼大悲大喜。但卻能讓人很認真地讀下去,在無形間淨化我們那被塵埃腐蝕的心靈。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散文。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作為母親在對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作為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是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作為採訪者所熟悉付出的那份真切;記錄了自己作為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翻開這一本《目送》,竟然讓我從頭到尾保持眼睛酸楚的那種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

《目送》七十二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出最動人的心絃的那種感覺。讀起來,連呼吸都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的記載。隨着時間的流逝,當我們也成為那個望背影的人時,才會真切的體會到父母那份痛楚與沉默。小時候父母把我們當孩子,父母老了我們把它們當孩子。我們會懊悔,懊悔曾經的無知,但時間不留給我們一點機會,我們想告訴自己的孩子這一切的感受,可被時間悄無聲息的擋住了。時間讓我們改變,讓我們懂得了一切,也讓我們失去了很多。

真的是這樣,有些感受只能一個人體會,有些淚只能一個人掉,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真的只能一個人走。明白了這些,才算是真真正正成長了吧。

《目送》讀後感 篇2

目送,是為了再次聚首

最開始,先回憶一番。

第一次聞及龍應台這三個字是在高三的某個課間,隔壁桌的同學説了一句龍應台的格言,而我卻啞然不知這位華人世界裏頗有影響力的一支筆,深感慚愧。

看的第一本龍應台的書正是《目送》,此刻還在噹噹的銷售榜上,書是從小夥伴那裏借來的,在某個暑假裏看完,當時的情感至今仍有幾分印象。書中談到死亡,衰老和孤獨,觸及脆弱的敏感神經,幾次尷尬落淚。還記

得是在家裏的客廳沙發上,蜷縮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親走出廚房門的時候,假裝無意地抹去眼淚。當時讀到的正是作者對其母親的描述,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卻有着一股讓人心生悲傷的強烈情緒。

給文字賦予情感,它就是擁有了靈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觸龍應台這三個字,是在讀書會員的書單上,於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決定細細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我們都到了獨當一面的'時候了吧,小時候渴望長大,覺得長大就有了自由,卻不知越是長大,越會被現實圈住。成長的自由是相對的,大手拉小手已經成為模糊的記憶,一個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氣。

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應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能夠附着依託。

人,終究是孤獨的,你會有家人,會有伴侶,會有朋友,可是更多的時候,你僅有你自我。你才是你自我的全部,在這世間,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暫時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目送》讀後感 篇3

《目送》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當我讀到“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時,我的心有種難以言喻的痛楚!當讀到“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一個人聽音樂。”我們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對我們是如此的排斥與冷漠!

於是“我慢慢、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任誰看到這樣的文字,都不免在心裏發出一個共鳴的震顫,這讓我想起現實中的自己,每天因為孩子忙忙碌碌,總希望能讓自己多一點自由的空間,可是隨着歲月的流逝,當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想要跟她們親近都將成為一種奢望了。

我們的現在就是孩子的將來,從上學到工作再到成家,我不知道留給了母親多少落寞,我每次都匆匆的離家,留給父母的只有背影!當車輪啟動我目視前方,完全忽略了身後那深情的目光!每一次離家,母親都會目我送到車上,而我卻只留下淡淡的一句:“媽,你快回去吧”,但每次媽媽都會固執的等到車子啟動,直到我完全脱離她的視線……

感謝龍應台的這篇散文,是她讓我讀懂了老人內心的淒涼與無奈!是她讓我知道在以後的日子裏應該怎樣去對待我的親人,愛人和孩子!怎樣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遺憾!

《目送》讀後感 篇4

《目送》是一本平凡小事的記錄冊,作者把許多平常熟視無睹的小事有精煉的話敍述出來。有種貼近生活的感覺,也體現出作者對生活的認真與細緻觀察。

感動我的,就屬《胭脂》。內容是回屏東看他*的時候,要先打電話啦,然後帶她去很多地方買東西,玩耍等等,描寫的非常細緻。但是後來的離別,更加動人。那種苦口婆心的勸説,所以是一項複雜的工程。首先要給一個暗示,接着把指甲油拿出來,慢慢的.塗,直到滿屋都是指甲油的氣味。幫媽媽化粧,梳粧打扮。全文都充滿着母女之間的愛,與分別時的不捨,還有的是作者對母親的關心,表現的淋漓精緻,也有對母親記憶力下降的無奈,擔憂。作者的感情在字裏行間,處處都有展現。尤其在帶媽媽去鄧師傅做腳底按摩,去美容院洗頭……

描寫得很細緻,每個細節都清清楚楚,去的地方也很多,側面表現了作者對母親的重視,作者很在意母親。後來對於她曾經是個多麼耽溺於美的女人進行舉例,誇張的突出母親的愛美,也與現在變老進行對比,表現了母親老去的無奈與無法挽留時間的悲傷之情。

與這種抒情手法相同的還有《如果》。也是全文敍事抒情。在飛機艙裏,作者遇見一位回鄉的老人,從而想起逝去的父親,想如果還能回到從前,再度陪他回鄉,自己會做的事,寫得很詳細,每個地點,每個動作都會在腦海中閃過,也突出表現了作者的後悔與慚愧,悲傷等複雜心情。

作者能寫出如此震撼人心的,是因為作者是真正體會了生活,把生活的寫照如實的寫出,表現了作者熱愛生活,感受生活的點點滴滴。我們也要認真地對待生活,仔細地觀察生活,即使是最平凡的事也能有神祕的道理,我們要用美麗的眼睛記住生活的美。

《目送》讀後感 篇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摘自《目送》

對於父母,總是覺得那是自己堅強的後盾,是自己的避風港,從未想着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他們的依靠。因為國中就開始住校,所以對於家的眷戀也逐漸減少。畢業後,最終也是選擇遠離家鄉的城市工作,過着一年回家兩三次的生活。對於這樣的生活自己並沒有覺得不好,甚至是覺得充滿了自由。與家人的聯繫更多的是電話,可是就是電話聯繫也是老媽打電話居多。每次與老媽打電話,總覺得老媽很羅嗦,大大小小的瑣碎事都要一一報告,自己心情好的`時候,或許能靜下心聽。

可是,對此,老媽卻樂此不疲。有時候,老媽打電話過來也會哭訴一番,大約是工作的不順心或者其他一些不開心的事。又或者,老媽打電話過來就一些事情慎重的問我的意見甚至有時希望我能做決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原來我們的位置已經“互換”了。

小的時候,每次放學回家吃飯,我總是飯桌上最後一個吃完的,因為總是在飯桌上不停的説着學校發生的事情,全家只有老媽一個人有耐心聽我講完。遇到委屈也是一樣邊哭邊傾訴。現在的老媽所扮演的角色多麼像當年的自己。原來父母也不是一直很強大的,他們也有老去的一天,也有需要向我們傾訴的時候,也有需要依賴我們的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好這樣的轉換,做一個很好的傾聽者。可是,我希望能朝着這個目標前進。

《目送》讀後感 篇6

最近我讀了目送這一本書,它講了父母親情的故事。

這本書是一本回憶性的書,講的是作者在翻卧房的抽屜時,突然翻出來的一個紅盒子,然後展開的回憶。主要內容是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讀《目送》一書,讓人有一種頓悟的感覺。其實父母與子女這一生到底是什麼關係,應該如何處理父母子女關係是所有青年人都在焦慮的問題,隔代的文化差距,不一樣的年齡代溝都會使大部分人和父母親之間陷入矛盾的深淵。比如書中母親送孩子上學依依不捨的目送,還在走後仍然會想着他,這些無不體現着母親對於孩子的擔憂,哪怕是已經成年遠去上學的孩子。

讀完《目送》一書讓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雖然形式內容都有差別,但是它所表達的意義都是一樣的,同樣都是父母和孩子的情感關係,不過不同的是《背影》是兒子看到父親背影所發出的感慨,這樣的作品也其實我們要感恩自己的父母,善待親人。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龍應台這樣別有用心的刻畫無非就是想將自己內心對於親人之間的那份情抒發的更透徹,在一條路上,如果有一個人在為你之路,及時碰到了挫折也會挺過去,那麼就與這樣的人結伴而行吧。

《目送》不僅細緻的刻畫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關係,也讓許多人明白一個人在路上需要一個懂你愛你的人結伴而行。

《目送》讀後感 篇7

我一直是一個念舊之人,對那些已磨損或無用的舊物總有一種留戀之情,若將其丟棄,總會感到可惜,對故人也有一種難捨之情。

偶爾閒暇,總喜歡找出幼兒園及國小的畢業照,對照片上的人逐個進行回憶。幼兒園畢業照上一張張無邪的臉大多在我心中已沒有印象,只是依稀記得:啊!這人小時與我要好得很;嗯…他好像經常欺負我。可真要我完整的説出個故事來,我卻語塞了。只見照片上的小人笑的那麼燦爛

再看國小畢業照,一個個青澀懵懂的臉在我腦海逐漸清晰起來。一個個動人的場景也浮現出來。記得班主任的最後一個教師節;記得聖誕夜的狂歡;記得舞台上的共歌。這些都成回憶,我們都已長大。

暑假裏,我如往常一樣去一位退休教師家中補課,與以往不同,這天老師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老師更是興致勃勃的與電話那頭的人講個不停,時而眉飛色舞,時而緊皺眉頭。我很是好奇,又不敢問。倒是老師先與我提起:“誒,過幾天就要參加一個國小同學會了,可聽説已經有好幾個老同學不在認識了,悲傷的同時,我也感到幸運,至少,我還健康的活着。”他很是悵然,我默默地看着他沒有説話,看着他額頭的皺紋拉到眼角。我在想這場景是否就想《目送》裏的場景一樣,在人生八十歲的時候,他們是否已互相忘卻,又互相回憶,互相介紹,又互相想起。那應該是一個相聚的'場景,一個温馨的場景,也是一個令人感觸的場景。

老師的那番話,是他對流逝歲月的無奈,也是對自己沒有徹底對歲月妥協的慶幸。

“青春是手牽手坐上了,都不回頭的火車”正如歌中所唱,時光的旅途中,沒有站點,你無法回頭,無法退行,既然如此,何不好好欣賞沿途的風光,憧憬下一片大美光景呢?

《目送》讀後感 篇8

從《孩子,你慢慢來》到《親愛的安德烈》再到《目送》,基本上三本書是連續着看完的,所以書評就在一塊寫吧。

這三本書被稱為是龍應台的“人生三書”,也確實是這樣。

《孩子……》中華飛、華安的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母親眼裏都透露着殷切的愛意,無限寵溺。就像龍自己説:“你們兩個本來都是天上的小天使,是上帝特別送給媽媽做女人的禮物。”看完後覺得很温暖,整本書中有着濃濃的“愛”,深深的“情”。

而《親愛的安德烈》全書是由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的互通書信集結而成,曾經蹣跚學步的孩童卻已成長為風度翩翩的少年。但更多的'卻是母子之間思想上的碰撞,一邊是叛逆期的少年,思想開放、自由不羈;另一邊是有名的作家母親,重視家庭親情、倫理觀念。雖是母子,在很多方面彼此卻是很陌生。為了重新認識彼此,才有了這本書,只為了在母子之間的鴻溝上搭建一座橋樑。

至於《目送》,不得不羞愧的承認自己真沒大讀懂。文章很散,記錄了很多東西,但大多都是關乎親情。印象最深的是龍父的病故,那種悲痛和感悟都能透過文字摻滲出來。“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這句話在這裏,你會突然發現是如此的切合實景實情。

“人生三書”——這三本散文書籍,細膩而温柔,看似淡淡的,實際上卻是深刻又真實。還是那句話,在別人的故事裏,過好自己的生活。

《目送》讀後感 篇9

人的一生有限,不可重來。但往往會有人説,時間太少,來不及做。每個人都想利用有限的時間做無限的事,一生過得精彩,不後悔。其實這沒有答案。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方法不同,努力程度也不同。所以導致結果也不同。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她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這是來自書中的原文,作者的這段話,不知打動了多少人們的心。但作者想要表達的,卻是一個又一個的大道理。

當一個人的一生步入中年,年輕時所追求的名利、地位、金錢都身在何處?但平靜下來才發現,自己的父母已漸漸的老去,年輕時答應讓他們過上好日子的願望已煙消雲散,允諾要把他們接到身邊來住的話語已拋在腦後。自己的孩子已慢慢地長大,不再願意呆在家裏,想要自己出去探索,獨自飛翔。所以現在回想以前自己所做的.一切,有多少時間和日子花在了根本記不得在做什麼的事情上。為什麼不花一些時間與父母一起聊聊天、説説話。不多花一點精力陪孩子一塊玩耍。反而把時間放在工作裏,放在手機上,放在發呆中。

想讓自己的一生不留遺憾,其實不是掙到許許多多的金錢,不是得到多高的名聲和地位。反而是與家人們一起談天,一起玩耍,來一趟説走就走的美妙旅行。我相信,這一定是會永遠記在腦海中的回憶。所以,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好好的陪伴在家人朋友們身邊,好好的珍惜當下的時間。讓自己的一生不留遺憾!

《目送》讀後感 篇10

我在車站等車,身旁是一對等着過馬路的母子。母親在起步的一瞬間握住兒子的手,兒子卻不動,轉頭看她,眉一皺,正要説什麼,不料他此刻的神情被母親盡收眼底,兒子轉過頭,撇撇嘴,輕輕把手從母親手中掙脱,大步向前。母親的身軀一怔,隨即上前。我看到的是,她眸中掩不住的失落。

目送着他們的背影,思緒紛飛。

不知從何時起,自己也像那個兒子一樣,不屑父母遞過來的關心。一件外衣是“不冷,拿走拿走”,一杯牛奶是“難喝,不要”,一隻關懷的手,也是不着痕跡地掙開。即使是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詢問的話語,也總是以無所謂的視線,不耐煩的神情擋回。

也不知從何時起,那個捧着書跑來跑去問東問西的身影被時光沖淡,支離破碎,漸漸清晰的是一個人翻書上網尋求答案的背影。也不再是那個在商店裏一手拿一個顏色的髮夾,歡快地跑到母親身旁詢問哪個漂亮的'孩子,在母親給出建議後,仍然猶豫地左看看,右摸摸,狠不下心,抬起一張哭喪的臉請求“媽媽,我選不好,兩個都要行不行?”而是習慣一個人作出抉擇,再一個人承受。也不像兒時受了委屈跑到父親懷中大聲哭泣並且尋求安慰,而是一個人辯解,一個人反擊。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目送》讀後感 篇11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

這是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的《目送》中的一句話,讀完後我不禁潸然淚下。

《目送》是龍應台“人生三書”中的第三本,此書集合了龍應台的七十四篇散文。書中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大道理,而是用平淡的語氣,用真摯的情感,去詮釋了親情的含義,樸實的語言,卻更能使人讀下去,這也是本書的奇妙之處所在。

龍應台的母親慢慢的老去,有時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女兒。龍應台在劍橋學院門前指着一棵蘋果樹,對兒子説這是牛頓那棵蘋果樹的'後代時,兒子責怪母親像小孩子一樣。龍應台對相信和不相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跌倒時要堅強獨立。對於母親老去後的思考,關於母親與兒子的對話,雖然都不是全新的內容,但經過龍應台的大家手筆稍加渲染,變得有強大吸引力,令人讀百遍而不厭。

我們通過讀《目送》這本書,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父母的辛苦和現在我們的不懂事,父母有一天會老去,所以我們要從現在起,尊敬父母,理解父母,不要讓長大以後成為我們的藉口,我們有一天也會老去,所以我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不要一事無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讓我們用最好的自己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目送》讀後感 篇12

“我慢慢地、慢慢地開始瞭解,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目送》中,我一直記憶尤深的一句話。每每拿起這本書,眼眶總是犯潮,一種無能為力之感便油然而生。

在這本書中,作者龍應台給我上了三堂課,一課是父母老去,一課是與兄弟姐妹別離,一課是朋友間的牽掛。這三課,每個人都要經歷,是躲不掉,逃不開的。

父母老去,是我們無法阻擋的事情。這一點在最近幾年,我感覺尤其深刻。以前在我心裏,父母一直都是年輕的樣子,可是最近這幾年,我發現,他們開始出現一些老態,臉上的皺紋多了,頭頂的白髮多了,睡覺時間少了……我們長大了,可他們卻老了,這樣的現實我不想接受,但也不得不接受。歲月匆匆,父母老矣,剩下的時光,只想少一些目送。

與兄弟姐妹分離,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小時候,我們形影不離,玩要一起玩,吃要吃一樣的食物,晚上睡覺也要鬧騰一陣,再各自安穩睡去。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角色的轉變,我們終將要各自為家,甚至彼此遠離。龍應台與自己哥哥的'遠行,被她寫得深刻異常,也重重撞擊了我的心。常念少年時光,但也知那是不能回去的日子,只願我的兄弟在以後的日子裏,能夠擔得起家庭的重擔,做一個幸福的爸爸。

與朋友牽掛,也是逃不開的命運。以前,我們下課一起趴在走廊的欄杆,談天説地,一起去小賣部挑選共同喜歡的小零食。考試的時候彼此加油打氣,失意的時候你給我温暖的依靠。可是,如今我們都長大了,也早就分別兩地,除了偶爾朋友圈點個贊,其他再無交集。明明沒想着要成現在這樣,但終究抵不過時間,把友情淡忘。

歲月還長,但願人間少目送。

《目送》讀後感 篇13

我的腦海中總浮現着這樣的場景——

那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每一個人都要走過的路。路中,站着一個人,一個母親。她看着,目送着,凝望着。孩子像迫不及待離開巢穴的雛鳥,義無反顧、毫無留戀地奔向那個他們心中的“遠方”,奔向生命的'綻放。可他們從沒有回過頭。

從沒有回過頭。

父母,已經飽嘗人間疾苦哀傷,正在漸漸衰老、退化,用他們蹣跚的步伐,一步步走向枯敗、死亡。可時光卻不讓他們回頭。

不讓他們回頭。

這也許就是目送。這本書中,作者用深邃的眼光、深情的筆觸,緩慢而又憂傷地記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既有款款深情,也有絕決冷漠。通過這些文字,我們能體會到人間深情以及離別惆悵。

其中,我記憶深刻的是《回家》這一篇短小的散文。一個女兒牽着母親,好不容易才把嚴重失憶的她拉上了火車,而那母親卻鬧着要回家。女兒明白,媽媽要回的“家”是一段時光,那曾經美好、温暖的快樂時光……但她不得不安慰母親:

“這班火車會帶你回家。”

看過不由心酸。一個腦萎縮的病人,連最親最愛的孩子也不記得了,卻只記得“回家”。

在這個時候,面對記憶的失去,生命的流逝,作者也只能看着,目送着凝望着,母親在“回家”這個信念的支持下,越走越遠。她固執得不讓你追上。

人生無非就是這樣一場又一場的相送。

當那英姿勃發的年輕的孩子腳步慢下來,面上滄桑起來,明白過來回頭看看時,卻只能看見蒼老的父母,相扶相依着,蹣跚地走向死亡。

正如他們的父母中年時的目送一樣。

永遠追不上,趕不及。

《目送》讀後感 篇14

在淡綠色的封皮下,藏着平凡世界中行行色色的人和事。恍惚間,我彷彿看見一個偉大的母親,望着自己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題記

她的筆劃過三代走過的人生軌跡,劃過幽靜的市井深處,劃過紅塵間都市的繁華,劃過盎然春色,劃過刺骨寒風;她一枝筆劃過人生,看盡人間悲喜,從灰白的老照片到繽紛的彩照,她總是能用筆將定格的那一瞬輕輕點醒,詮釋那一個個目光中流出的情感。

她,就是龍應台。

本以為,《目送》只是一本屢見不鮮的平常散文集,但翻開品讀後,她犀利的筆觸,剎那點亮了我的心靈,喚醒了我的.靈魂。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沒有人不被這樣的話語打動。漫漫人生旅途中,又有多少人理解這句話呢?親情不需要浮誇的幸福,不需要無端的享受,而僅僅是不斷用充滿愛與期望的眼神目送他漸行漸遠。這是人生之法。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途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她僅用這句就點醒了無數人之間相信與不相信的爭論。她的語言不偏愛任何一方,只是用一種樸實的筆觸告訴人們,人生的漫漫長途,就是在不斷地相信與不相信之間行走,年齡的增長意味着你正在相信或正在不相信。這是人生之道。

只有嚐盡了人生甘苦,才能深刻理解法與道。這本不厚的小書就奇蹟般道盡了人生,有驚喜,有悲哀,有感觸,有深度。至少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相似的故事。

一朵花瓣落在書上,是春要來了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