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3.02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教學反思

《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教學反思1

《分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分數加減法中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的第二課時例2,是學生掌握了分數加減混合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結束後,我細細回想本課教學,反思如下:

優點:

1、改變教材

教材中提供的小強比較大小的兩組,只包含了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在例題中有意加入了減法性質的一組題,有效把握簡算教學的難點。

2、學生主體地位凸顯

在這節課中,根據數學知識的以舊引新,知識遷移的.特點,根據本課教學的知識我採用學生自主探索發現規律,通過自主探索,小組交流,得出整數的加法、減法的定律和性質同樣適用於分數,學生在課堂上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則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學生不易理解或容易出錯處給與幫助和點撥。

缺點:

1、教學中的問題設置不太合理,對學生的導向作用不夠好。在出現例二的三個等式時,我提出“你能觀察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的問題,想以此引發學生的觀察,得出等號左右兩邊的數相同,只是位置交換或者運算順序不同,順理成章得出整數加法和減法的運算定律適用於分數,而學生直接答出運用了加法運算定律,在教師的引導下才一步一步説出,有些牽強附會,牽着鼻子走。

2、教學時間把握不夠好,前鬆後緊。複習中為了顧全大局,用的時間較長。

小數加減的簡便計算的方法其實是建立在整數的簡便計算的基礎上的,因此在簡便計算的方法上可以加快節奏,學生容易疏忽的是對小數數據的觀察及分析,所以可以在複習引入時把湊整練習提上來,可以先是一位小數的湊整,然後給出一列數字,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的湊整練習進一步鞏固成果。給學生與老師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創設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自己總結小數湊整的注意事項:在湊整的時候還真的不能光看最後一位是不是可以湊成整數。還要看看整個小數部分的位數是不是相同才可以的。

成功之處:

練習中,學生由於知道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和減法的性質對於小數同樣適用。因此,在本節課中學生在計算中都很自覺地採用了簡便計算,學生學習上不存在什麼困難,新知的學習非常順利,練習的鞏固也很順暢。

不足之處:

應用加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小數的簡便計算,學生出錯較少,但是在應用減法的性質上學生出錯較多。例如:7.3-4.8+1.2和12.89-(6.89+2.3),因而在新知的教學上要多設計應用減法性質的練習題及變式練習,讓學生靈活解決問題。

《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教學反思2

《小數加減法的簡便運算》是學習了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是為解決生活中小數加減問題及以後學習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服務的。因此在教學中首先創設情境,讓學生提出猜想並積極尋找材料進行驗證,再在進一步的運用中進行拓展、反思,從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為了使例題的運算“有根有據”,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數學的嚴密性,主要讓學生自己驗證兩條規律:整數的加法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以及整數的減法運算性質也同樣運用於小數,之後運用運算規律進行簡便運算。

上課開始,我先讓學生進行復習,主要是有加減法運算的算式進行比大小,在這幾個算式中隱含着交換加數的位置和改變運算順序的兩個算式,連減的算式和連續減兩個數的`和的算式。接着讓學生觀察這些算式的特點,並且自己舉幾個相似的例子來驗證,整數中的一些定律和性質同樣適用於小數的加減法中。這樣為小數的簡便計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在學生的大腦裏過去的知識慢慢呈現出來,一個接一個補充的更加完整。

接着,先出示課本例題讓學生試做,(不提“簡便計算”的要求),試做後再提問,你這樣計算的根據是什麼?然後讓學生“看課本上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以利學生體會課本中先説明“同樣適用”的必要性。但實際教學時,意外地出現了學生的發言,當時他的發言也未必是嚴密思考的結果,更多的是為了證實自己“按順序計算”才是正確的找理由,我即利用此契,抓住“可以這樣計算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並進行了歸納小結。

有了加法運算可以簡便計算做鋪墊,學生對於小數減法很自然的想到利用減法的性質進行計算,學生一嘗試發現計算更加簡便。

然後是鞏固練習環節,首先是“找找哪兩個小數是好朋友”,這個練習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練習湊整,接着是“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數,使題目可以進行簡便運算”,最後是運用。應該説整個練習的層次還是比較清晰地,使練習達到了目的。

整節課層次清晰,較好的完成了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驗證,完成了學生的“被動學”到“主動學”的過程,但是在細節處理上有些欠缺。因為小數加減的簡便計算的方法其實是建立在整數的簡便計算的基礎上的,因此在簡便計算的方法上可以加快節奏,學生容易疏忽的是對小數數據的觀察及分析,所以可以在複習引入時把湊整練習提上來,可以先是一位小數的湊整,然後給出一列數字,兩位數、三位數的小數湊整練習進一步鞏固成果。給學生與老師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會,讓他自己總結小數湊整的注意事項:在湊整的時候還真的不能光看最後一位是不是可以湊成整數。還要看看他們的小數部分的位數是不是相同才可以的。

另外,作為教師要樹立動態生成的觀念,把握有利的契機,運用有效策略,充分將課堂中的隨機事件轉化為教學資源。利用學生探究的資源,呈現知識的生成過程。

《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教學反思3

長期以來,課堂上教師滔滔不絕,學生默默聆聽的教學方式和“以本為本”的教學準則阻礙着學生的發展。尤其在計算教學中,教師總是嚴格、忠實地執行教材。學生的計算雖不成問題,但他們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並且缺乏自主構建、自主探索,不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能力的培養。在新課程的推進中,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因此,在新理念的引領下,我作了如下嘗試。

[片斷一]

師:同學們喜歡去超市購物嗎?今天,老師先讓大家盡興地去超市逛逛,好嗎?

[推出購物超市流動車,上面有98元的足球、1999元的彩電、395元的VCD、48元的乒乓拍、4999元的電腦、29元的《三國演義》、159元的大衣等,讓學生分別以顧客和營業員的角色進行買賣。待每個同學都有了購物體驗後,回到座位。]

師:大家的收穫真不少,能介紹一下你買到的東西,描述一下付款的經過嗎?

生1:我買了1只足球98元,我付出100元,營業員找給我2元。

師:為什麼能找到2元?

生1:因為足球只要98元,而我付了100元,多付了2元,所以營業員要找給我2元。

師:噢,原來這樣。

生2:我買的是彩電,我付出20xx元,找回1元。

生3:我也買了1只足球,我先付出90元,再付出8元,這樣就不用營業員找了。

……

師:在買東西的過程中,你們感到哪種付款方式最方便?

生1:我認為付出整十、整百、整千元,再讓營業員找一些零錢比較方便,這樣我們不必帶一些零錢去購物了。

生2:我認為身邊正好有零錢的話,要多少錢就付多少錢,不用營業員找了,也好把零錢用了,減輕負擔。

師:營業員們,你們的收款過程又是怎樣的呢?

生:他們買足球的話,大部分都付100元,我收了錢後,再找給他們2元。

師:為什麼還要找給他們2元?

生1:因為足球是98元,我多收了2元,所以要找給他們,否則就占人家的便宜了。

生2:我記得有一位顧客買了一台VCD,他付給我3張100元,1張50元,2張20元和1張5元,正好是395元,我就不用找錢給他了。

師:看來,你們都有豐富的購物經驗,利用生活中的這些經驗來進行計算,會不會給我們一些啟示呢?想試試嗎

[解讀]

數學來源於生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將數學活動與他們的生活、學習實際相連,創造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在活動的體驗中,去探索與之相關的數學問題。這不僅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而且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潛能。

在這個教學片斷中,教師為學生創設了模擬購物的活動情境,再現生活原型,讓學生投入到愉悦的“購物”活動中。熱鬧、歡快的購物場面,似乎使他們忘卻了那是在上數學課,而考慮較多的就是怎樣付款和收款,從中不斷地體驗到“多收了錢要找給人家,多付了錢要找回”。在熱熱鬧鬧購物之後,讓學生交流購物經歷時,教師不失時機地追問:“為什麼要找給2元?”“為什麼能找回2元?”“哪種付款方式最方便?”為學生探究簡算方法,突破教學難點起了良好的鋪墊。

《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教學反思4

學習加減法的簡便計算之前,學生已接觸過這類應用題,大部分學生都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種解答方法,但對這算法沒能歸納、概括,因此這一節課的教學應重在讓學生髮現兩個算式的異同點,並通過具體的計算、比較,得出結論:有時從一個數裏減去兩個數的和比較簡便,有時依次減就比較簡便。從而靈活的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1、對例題的選取

新課標提出: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具體情景中學習數學。對課本上的例題,在備課時我猶豫了許久:是採用現成的例題,還是另選生活中的素材重組新題進行教學,後來經過思考,我發現學生對學校圖書室購書並不陌生,並對這種應用題有一定的解答能力,於是在備課時,我決定採用書上的例題。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自己用兩種方法解答這一題目,又指名説解答此題時每一步的算理,最後讓學生分組討論舉出生活中類似的例子,這樣通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很好地體驗生活數學,激活了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使學生願意去主動探索知識。

2、對優化方法的教學

算法多樣化,算法優化既是教學改革的趨勢,也是新課程的標準理念之一,特別是算法優化,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要環節,本節課在學生通過分組計算、分組討論已能明顯感受到:從一個數裏連續減去兩個數,可改為從一個數裏減去這兩個數的'和,可以使計算簡便,並能利用這種方法正確、快速的計算出例2。為開發學生的心理定勢,更為了讓學生選擇最佳的計算方法,我出了這樣一道題376—138—176,通過計算、比較,使學生感悟到不是所有題都選取從一個數裏減去兩個數的和簡便,而應選擇先減176,再減138的方法更為簡便,從而使學生明白:計算題也要認真審題,選取最佳的計算方法,讓學生在應用中比較,在比較中感悟,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

3、對合作學習的思考

本堂課的教學,雖從教學內容上來説,已基本達到目的;從教學手段上來説,採用了學生有興趣的編題、競賽、討論、數學醫院的方式,整節課學生也活躍,但平時內向、不敢發言的學生仍未能舉手答問,在合作交流時,就只做了一個聽眾,而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大家的討論,我也一直在苦苦思索:怎樣才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既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參與合作意識。

《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教學反思5

這節課的內容是“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是節計算課,但主要是讓學生自己驗證兩條規律:整數的加法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以及整數的減法運算性質也同樣適用於小數。之後靈活運用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上課開始,我先讓學生進行口算的訓練,目的是讓學生觀察後發現這些數字的特徵,得出結論:小數加法,可以通過尾數相加湊整;小數減法,可以通過尾數相減湊整。這為小數的簡便計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之後,我抓住學生有利的觀察結果,引導學生對三個整數算式進行數字觀察,學生的思路慢慢打開,我趁機詢問,這用到了整數的什麼規律?在學生的`大腦裏,過去的知識慢慢呈現,一個接一個補充地更加完整。

順着學生的熱情高漲,我拋出了一個問題:六一節前夕,東東準備買四樣食品各1份,價錢分別是:4.38元、17.3元、0.62元、2.7元。問東東一共應付多少元?我沒有急於讓學生計算,而是提出了3個問題:你能列出綜合算式嗎?如果請你計算,你會算嗎?你能想出幾種不同的算法?學生在我的引導下,紛紛動腦筋,想算法。最後我根據學生的思路,把全班分成兩個組進行比賽。明顯發現運用加法運算定律計算的那個組算得又對又快。由於觀察計算結果相同,從而歸納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

有了加法運算定律可以簡便計算作鋪墊,學生對於小數減法,很自然得也想到能不能利用減法運算性質來簡便計算。通過教學例二,學生一嘗試,發現也是成立的。於是經過填一填、判一判、算一算幾個環節來強化新知。最後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小數加減法簡便計算問題。

《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教學反思6

一直以為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在分數加減法中的應用,學生能夠很容易掌握,因此,在課前我讓學生舉例驗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同樣適用於分數。在課上,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例子。很自然得出結論。在應用的環節中,我讓學生舉例什麼樣的分數加減法可以簡算。學生也表現的非常好。我心頭一喜“看來學生的基礎紮實”。新授後完成做一做時,學生們無論是填運算符號,還是填數據都正確,“看來學生們很會遷移”。可在批閲交上的作業時,卻發現雖然計算正確,但計算過程並非最簡,在解答時還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問題一:沒有對計算結果及時約分,導致出現異分母分數相加

問題二:雖然及時對結果進行了約分,但對2/1=2的觀念卻很淡薄

在講評作業時,出示12/7+1/5+2/7+1/5集體進行計算,並重點強調:中間計算結果也要及時進行約分。對於“2/1”這樣的假分數應化成整數“2”。

反思一:教學應該更多的關注美感,學生的情感。

《數學課程標準解讀》有這樣一段:作為學生的一般性發展的數學學習,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事實上,健康的富有活力的學習活動,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反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於學生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協調發展,有益於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見,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的重要。

本節課的情景創設的目的是為了激起全班學生的情感共鳴,通過差生比優生算得塊的意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思考發現題目特徵,理解簡便算法的實質是“湊整”。教育家贊可夫説“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對於多數學生而言,課的設計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是當時我看到優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體現出的榮辱不驚時,我知道對他們我失敗了,顯然這不是他們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學中應該考慮學生更多的鼓勵,對優勢進行挫折教育。

差生體現出榮辱不驚時我想到了國小數學教育網上講的一個意義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師到市場上買菜,遇到當年他教育過的一個做小生意發財的`學生,正在賣雞蛋的學生熱情地邀請老師去吃飯,老師説:“賣雞蛋這樣的工作你不覺得難為情嗎?”學生説:“這和當年你教育我的情形相比,我覺得算不了什麼”

這個故事主要諷刺了老師對待差生教育行為,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正如學生比賽贏了也不敢伸張。是啊,我們真的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陽光,不僅讓他們可以經受挫折,還能正常的沐浴燦爛的陽光,擁有健康的人格。

從另一個層面看:學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師的關照,他在無數次的挫折和打擊面前變得堅強,而這種品質將使他終身受益。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課,而學習上的一帆風順的優生,卻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會在一次不正規的比賽中哭泣。有人專門研究過國外的293個著名文藝家的傳記,發現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過重的的挫折。“自古英雄都是夢,從來紈絝少偉男”的説法,表面有成績的人大多是有磨難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兒童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營養,對於優生也是如此。

整數加法的運算定律在分數加減法中的應用,學生已能夠理解和掌握,因此對於這部分知識,教學過程中利用知識的遷移,合作交流找到規律,使學生解決問題。

1、利用已有知識遷移是學生經常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因此,在課中,舉了大部分的例子讓學生髮現其中的簡便方法,讓學生看明白整數運算定律在分數加減法中同樣適用。找到了題目的簡便方法。

2、合作交流,進一步探究運算規律。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讓小組內的同學舉例子,看哪些分數加減法能用簡便方法計算,所以在在學生試做題時,將獲得別人的探究策略和探究成果,修正和完善自主的探究策略和探究結果。在最後讓四人小組為單位編算式時,讓各位學生自主編題,並發現與他人不同的方法,體現了面向每一位學生的教學理念。在學生展示算式的過程中,又是展示學生解題方法的過程。

3、但是始終一些題目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難點:

如:5/8-(5/8-1/2)

5/9-3/7+4/9-4/7

17/8-(1/8+3/10)

如何去掉小括號,如何正確的處理加減號的關係,使學生能夠正確的找到簡便算法,還需要進一步理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