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兒園説課稿模板錦集7篇

來源:文書谷 2.44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推薦】幼兒園説課稿模板錦集7篇

幼兒園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一)內容選擇的依據

中華民族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孩子是傳承民族文化的橋樑,在幼兒階段開展民族文化教育,接受民間文化薰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接觸有關十二生肖的話題,也看過有關十二生肖的影視片,特別是十二生肖中的許多動物都是幼兒熟悉的,喜歡的,《綱要》中也要求我們:一個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選擇十二生肖這個課題,對幼兒來説是非常有趣的,也具有可接受性。

(二)設計思路

根據社會教育的目標要求,十二生肖社會活動的內容,不僅要讓幼兒知道十二生肖的名稱和形象,同時還要了解十二生肖的順序和輪迴問題。我的活動思路為:熟悉動物;感知順序;理解含義;瞭解輪迴規律;遊戲鞏固認知。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精神和設計思路,努力體現以幼兒為本的現代化教育理念。結合本班幼兒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活動目標:

1、熟悉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的名稱及其排列順序。

2、瞭解十二生肖的輪迴,對不同生肖的年齡進行簡單的判斷。

3、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的學習興趣和熱愛情感。

(二)活動重點、難點

以兒童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是《綱要》的基本點,對大班幼兒學生來説,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掌握十二生肖中十二種動物的名稱及其排列順序;由於十二生肖的輪迴具有抽象性,幼兒理解水平有限,所以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説教法

十二生肖社會活動內容對大班幼兒來説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為了有效的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以下幾個教學策略。

1、通過故事、課件與遊戲手段。

我通過講述十二生肖來歷的故事,再結合課件充分利用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十二生肖的動物名稱和排列順序;遊戲活動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聚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為一體的特點。本次活動的中,我就引導幼兒用遊戲的形式記住十二生肖的順序,感受十二生肖的輪迴,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活動氛圍中掌握重點。

2、藉助鐘錶。

由於學生已有了如何看鐘表的知識基礎,知道鐘錶上的12個數字,知道12個數字的輪迴是怎麼回事。運用知識的遷移原理,將幼兒對鐘錶的知識遷移到讓學生感受和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上,符合教育規律,同時鐘錶的週期具有直觀性,這樣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有利於學生理解十二生肖的輪迴,是突破知識難點的有效手段。

3、雙主體互動模式。

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是本次活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是問題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幼兒帶着對十二生肖動物的好奇參與學習,探索問題,大膽表述自己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引導着、組織者、促進者,教師通過各種手段激發幼兒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引導幼兒積極探索,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四、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幼兒將在説説、看看、想想、聽聽、演演、唱唱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

五、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教具的準備:十二生肖動物課件、根據本班學生屬性準備屬相飾物若干。十二生肖的故事、十二生肖圖片一套、十二生肖的兒歌。

2、知識經驗準備:通過佈置家庭作業使幼兒事先知道自己的屬相,知道父母的屬相,父母的年齡,瞭解十二生肖中部分動物。認識鐘錶。

六、説教學過程: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經驗和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提問導入,激發興趣。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幼兒會集中注意力,並樂此不疲。為了激發幼兒活動積極性,教師運用激勵機制,將事先準備好的屬相小禮物獎給回答問題的學生。

在這個環節,老師對小朋友説:“小朋友們,我這裏有很多禮物,現在我要獎勵給回答問題積極,答題又好的小朋友,你們看好不好”。根據學生屬相在回答完問題後獎一個屬相飾物。問題如:

1、你知道自己的屬相嗎?屬啥的?

2、你知道父母的屬相嗎?你媽媽多大了?

3、你知道都有哪些屬相?

本環節老師通過提問導入,獎勵機制,激活幼兒原有知識,目的是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回憶對屬相的認識,為全面學習十二生肖有關問題做準備。此時學生的主體精神得以充分展示,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過渡:剛才小朋友回答的問題很好,可是人的屬相不僅有我們以上所説的幾種,實際上人的屬相有12種,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呢?好,今天我把它們請來了,大家認真看,它們都是什麼動物,它們有什麼特點。

第一個環節:播放十二生肖視頻課件,在動作、形象、聲音等方面突出每個動物的特徵,強化幼兒的`認知。

本活動環節,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十二屬相動物做成視頻圖片,依次給學生播放。這個環節老師採用問題導學法、直觀視頻教學法。在學生觀看視頻之前提出問題,幼兒帶着問題觀看,同時通過形象生動視頻,使觀看具有目的性、直觀性;幼兒處在看看、想想、模仿的學習過程中,這個環節有利於加強幼兒的認知和記憶,實現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第二個環節:通過猜猜看活動、進一步認識十二生肖中動物的變形圖案。

在觀看視頻之後,學生對十二生肖動物,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十二生肖的變形圖案很多,為進一步增強認知,教師通過圖片匹配、讓幼兒猜動物名稱,進一步深化幼兒的認知。

本環節採用雙主體互動模式,通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教師、幼兒在師幼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的機制。本環節有利於完成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

第三個環節:講故事,在鐘錶圖案上貼圖片,讓幼兒認識十二生肖的順序。

過渡:十二生肖中老鼠排在第一位,小朋友們你知道為什麼嗎?這裏有一個傳説故事。

教師結合課件,繪聲繪色講關於十二生肖動物通過比賽來排序的傳説故事,在講故事的同時依序將對應的動物圖片貼到事先準備好的大鐘表上。從1——12。分別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

愛聽故事是多數幼兒的特點,也是最能吸引幼兒的教學手段之一。本環節利用故事與課件相匹配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了幼兒的聽覺和視覺,幼兒在聽聽、看看的學習過程中明確了十二生肖的順序。本環節設計有利於本次活動的第一個目標達成。

第四個環節:結合鐘錶圖,聯繫幼兒的屬相,用問題引導幼兒瞭解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

過渡:小朋友們,在我們這個神奇的鐘表中,各種動物依序排列,一個數字代表一年,一年一個屬相。下面老師問幾個問題,誰第一個回答,誰就先得到老鼠的頭飾。

教師設置具有層次性的問題,將難點分解,隨着學生的回答,依次發出十二生肖頭飾。

老師的問題如下:

1、今年是牛年,今年出生的孩子屬啥的?

2、今年是牛年,明年是什麼年?

3、明明小朋友屬馬的,明明今年幾歲?

4、12年後是什麼年?

在本環節中,老師採用難點分解法,通過給學生提出由易到難,由具體道抽象的問題,將十二生肖與年齡的關係以及十二生肖的輪迴活動難點,一一化解,學生則運用想想,説説的學習方法,從而突破難點,達成本次活動的第二個目標。本環節教學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第四個環節:通過遊戲、唱歌,鞏固加深學習成果,烘托課堂氣氛,達到本次活動的高潮。

三、結束部分。通過關於十二生肖動物兒歌和童謠的聯唱,激發幼兒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讓幼兒在意猶未盡中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選自幼兒園建構式課程中班下冊科學教育活動《我愛大樹和小花》。目的在於培養幼兒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引導性的作用。根據《新綱要》在科學領域中提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瞭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

三、説教法與學法

《新綱要》中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該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我和幼兒的角色都是教學活動的主人翁,主要是以幼兒為主。讓幼兒在教學活動中享受探究問題及解決問題的快樂。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採用了“圖片觀察法”運用直觀、形象的圖片進行欣賞,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及其意思。“遊戲法”通過遊戲讓幼兒親身體驗怎樣愛護花草樹木讓幼兒更深一層的瞭解愛護花草樹木需要做的事情,在遊戲中讓幼兒學會愛護花草樹木的深刻內涵。

四、説活動準備

活動中準備:掛圖四幅、幼兒用書第37-38頁、五幅環保畫(例如:樹木被破壞、花朵被摘……)、製作花朵大樹頭飾幼兒人數各一半

五、説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瞭解花草樹木對人類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的依存關係。(主要提高幼兒自身的認知能力)

活動難點:幼兒理解什麼是光合作用,願意講述花草樹木的好處,用“樹真好,……或者花真好……”的句式表達。(提高幼兒的表達方式能夠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表達一段有含義的話。)

六、説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分為四大部分:導入活動;基本活動;遊戲活動;延伸活動。

(一)導入活動:(問題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教師提問: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幼兒園裏面開了很多花,種了許多樹呀,那你們喜不喜歡呢?為什麼?幼兒討論:為什麼喜歡幼兒園裏面的花草樹木?通過此問題來引出接下去的基本活動。)

(二)基本活動:

讓幼兒欣賞、理解圖片內容及其意思,懂得保護花草樹木的重要性,並與同伴討論自己保護花草樹木的方法。

(三)遊戲活動:

“我是大樹、小花”遊戲,幼兒體驗怎樣保護花草樹木,學會用自己的方法保護花草樹木。

教師示範:1、教師示範扮演花朵帶上花朵的頭飾,讓幼兒扮演花朵的主人並讓幼兒為花朵天天澆水等等最後教師將花朵開心的心情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讓幼兒從直觀上發現愛護花草的好處。

2、教師組織幼兒玩以上游戲。(教師組織幼兒玩遊戲並帶上相應的頭飾,互相輪換玩遊戲。)

教師組織幼兒總結活動:我們的小朋友都很不錯想了那麼多保護花草樹木的方法,我們的花草樹木們都很高興。小朋友們在遊戲中感受到花草樹木的快樂和難過了所以懂得怎麼去保護他們了,那麼我們以後應該怎麼去做呢,老師請我們小朋友自己説説看以後你應該怎麼做,怎麼去保護我們的花草樹木們,怎樣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加的美麗。(幼兒互相總結自己的觀點,互相討論自己的想法並將自己好的想法付諸於行動。)

(四)延伸活動

1、教師帶領幼兒為幼兒園的花草樹木們貼上愛心標籤。

2、教師選擇合適的時間,帶領幼兒為花草樹木們澆水、鋤草……

幼兒園説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我是###學校的###。請允許我套用一句廣告詞來開始我今天的説課,那就是——健康美麗,從“齒”開始!)

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我的説課(出示課件)

我所面對的一年級學生他們正處於乳牙“退休”,恆牙即將“上崗”的交替時期,作為他們的啟蒙老師,我們有責任抓住兒童換牙這一時間段,對他們進行關注自己的牙齒,養成正確的護牙習慣的教育。為此目的,我就依託鄂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中的第六課《我會愛護牙齒》中的第一主題,與孩子們一道分享了換牙的特殊感受,設定了如下三維目標與教學重難點(課件出示三維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藉助多媒體課件、牙齒模具以及小鏡子,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瞭解了自己的牙齒。

二、教學方法設計

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十分注重課程的活動性,通過活動過程與兒童積極活動,給予他們支持、合作等實現對兒童的引導和指導。活動中採用啟發式、探究式、交流式、辯論式的教學方式,通過一系列生動而又生活化的活動把整節課串聯起來,力圖讓學生在趣味中學習,充分體現無痕的教育。

三、教學過程

【活動一】猜謎激趣,感知牙齒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在導入新課時,教師營造教學氛圍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説,課前激趣尤為重要。上課伊始,我從學生喜歡的謎語入手,首先出示謎面,讓他們猜一猜,謎底是什麼呀?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是牙齒。接着出示牙齒模具,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並説一説牙齒的功能與作用,進一步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為新課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活動二】合作學習,認識換牙

課前,我做了一個粗略的統計,發現班上大部分同學都開始換牙了。為了讓學生更直觀的感知換牙階段牙齒的特點,我把學生分成八個小組,讓他們相互笑一笑,露出牙齒,談談發現了什麼。觀察牙齒的活動,從學生身邊的材料入手,豐富了學生對牙齒的感性認識。

接着我讓這些小朋友照照鏡子,同桌相互説説自己的發現。最後,我問同學們:你們在掉牙過程中一定發生了一些有趣的、難忘的、甚至是出醜的事情,大家來説一説吧。因為一年級的小朋友正處於換牙的年紀,對於換牙的感受是真真切切的,整個活動人人有事做、有話説。孩子們在小組內交流的時候我也參與其中並收集了一些信息(出示課件視頻)這時候,課堂掀起了一個高潮。通過這個活動,學生體會到換牙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消除他們掉牙的恐懼心理。

【活動三】辯中求真,研究換牙

為了進一步讓學生消除掉牙的恐懼與不適 ,弄清乳牙掉了可以再長的特性,我從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入手,出示了正在熱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之換牙記》,學生欣賞完畢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讓他們展開討論爭辯:其一,大夥兒都嘲笑換牙的美羊羊,不和她玩,這樣對嗎?其二,慢羊羊村長掉的牙跟美羊羊掉的牙是一回事兒嗎?這樣為他們提供探究、發現、獲取知識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通過觀察、思考、辯論等得出結論,獲取知識。最後教師出示牙博士的一段話進行歸納總結:別怕,你們掉的是乳牙,過一段時間會長出恆牙。如果恆牙掉了,那可就長不出新牙了。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牙齒更換的規律,也增強了保護牙齒的意識,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課堂教學也隨之有了情趣與活力。因為我知道,學生通過自己探究獲得的知識比老師硬塞的結論,記憶要深刻的多。

【活動四】明理導行,保護牙齒

導行是《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達到正確導行的'目的,從而把悟出的行為規範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學到的知識、獲得的信息,只有在他們的生活實踐、行動做法中轉化為自覺行為能力,教育才有了生成,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我出示了教科書p23頁四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圖意,再進行辨析:換牙時的這些做法對不對?進而討論,換牙時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從而進行護齒的教育。最後活動拓展,尋找身邊換牙的小朋友,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通過創設情境、語言提示、設問等,讓學生髮現、認識換牙這一平時並不在意的生理現象,並自覺形成保護牙齒的意識和正確保護牙齒的習慣。

為了突出重點,我還設計瞭如下簡潔的板書(課件出示)

四、課後反思

這節課,我遵循了“激趣引題—探究明理—思辨導行—拓展延伸”這條主線,精心設計了教學程序,靈活的採用情境激趣法、圖文結合明理法、聯繫實際辨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了趣味性,生活性,實踐性,達到了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目的。

我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謎語、牙齒模具等資源,設計了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動—“同桌互相笑一笑”、“談掉牙的感受”、“説掉牙時的有趣的、難忘的、甚至是出醜的事”等滿足了兒童的需要,並注意將兒童喜愛的動畫片有機地切入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參與,快樂學習。在教學活動中我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觀察、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在看完動畫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辨析喜洋洋他們行為的對錯並説説慢羊羊村長與美羊羊掉牙的區別,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牙齒,正確看待換牙現象,並初步弄清恆牙與乳牙的區別。在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重教會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呈開放性,讓學生充分參與活動,重視學生親身體驗,體現了《品德與生活》的生活化。

美國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我們的品德課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還應能動的向學生的家庭生活的各個領域延伸,使課堂學習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地結合,取得《品德與生活》教學的整體收益。

所以,這堂課並不能因為課堂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應繼續關注孩子們在換牙中的故事、感受,並長期關注他們的護牙習慣,讓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也從“齒”開始!

謝謝大家!

幼兒園説課稿 篇4

一、説課件

1、課件來源:在一次常規的身高體重測查後,我把前一次的測查結果和這次的測查結果同時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對自己成長的關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時候的故事。為此,我設計了這個主題系列活動,一方面滿足幼兒們的心理需要,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讓幼兒瞭解長輩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改善幼兒只會享受長輩對自己的愛,而不懂得會報的心理狀態。綱要中要求:應“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認為選擇此課件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綱要》的精神:“教育活動內容既適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2、目標定位: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以及布魯納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融合了語言、科學、社會、藝術領域的整合。目標為:(1)通過各種方法引導幼兒發現自己的成長與變化。(2)激發幼兒欣賞自己的成長,展示自己的能力,樹立自信心。(3)樂於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4)讓幼兒嘗試製作個人成長冊,發展幼兒的精細動作。(5)讓幼兒體會父母的辛苦、關心,增進親子之情。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感受“我長大了”,主要是發現自己成長與變化。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錄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根據人的成長過程進行排序、製作個人成長冊,主要是通過自主操作,在動手的過程中培養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在目標定位上,樹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各領域內容有機聯繫,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1)空間準備: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用品佈置於牆上,桌椅呈同字型便於評價和集中。(2)物質準備:“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已製作本領樹的樹幹,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像。(3)知識準備:幼兒向家長瞭解爸爸媽媽的故事及自己小時候的趣事,觀察各個階段自己成長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徵。

二、説教法:

《綱要》指出:“老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本次活動採用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主要有:

1、情景教學法:本次活動通過環境的刺激,讓幼兒尋找、辨認同伴小時候的照片,引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吸引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

2、演示法:通過電教手段、多媒體動畫“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胎兒的生長髮育以及新生兒的養育的錄像”,讓幼兒對自己的成長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在這一個過程中,現代教學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操作法:本次活動用了兩次操作活動,第一次讓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並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通過製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

三、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綱要》科學領域目標明確指出:“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説一説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對自己的成長髮生了興趣。

2、交流討論法:當幼兒對自己成長有一定的感受時,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講述自己的故事,討論自己的成長,不僅讓幼兒分享快樂,達到生生互動,而且能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展示法:讓幼兒展示自己的本領,發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每個幼兒都獲得了表現自我的機會,並對自己的成長充滿了期待。

4、嘗試法:陶行知説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活動中讓幼兒製作、排序、佈置“本領樹”,幼兒的思維更加靈活,各種能力得到鍛鍊,拓展了知識面。

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着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四、説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

激發興趣——自由探索——積累經驗——交流體驗——展示自己——操作表現——分享快樂

1、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開始,以活動室環境的變化引發幼兒對小時候用品的興趣。

2、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為什麼猜不着?從而發現小朋友的變化。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我就通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目標一得到了體現。 3、觀看錄像,積累經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裏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通過觀看錄像把幼兒帶到了神祕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目標五得到了體現。

4、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目標三得到體現。

5、展示自己:幼兒分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領,同時又讓幼兒有互相學習、感受別人長處的機會,並在適當的時候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展示,樹立自信心,目標二也得到了體現。

6、操作表現:為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瞭解成長的過程,我讓幼兒分組操作,一組製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後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目標四得到了體現。

7、分享快樂:這是活動的延伸,《綱要》指出“為幼兒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幼兒在這一環節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極大的滿足,很有成就感。

幼兒園説課稿 篇5

一、説課的內涵

説課,就是教師口頭表述具體課題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根據。説課就是全面面闡述和完善教學設計的過程。再簡單的講就是要説清: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教。教師在説的過程中不僅要將教學方案説出來,更要將隱含於教學方案後面的設計思想、教育理念、具體依據説出來。由顯説隱、由隱論顯。

二、説課的基本格式

説課的基本框架

一、説教材 二、説學情 三、説目標四、説準備 五、説教法、學法 六、説流程 七、是亮點或特色

(一)説教材:分析教材。題目、來源,即從何而來、為何而選——

説教材內容就是通過分析所選活動主題的內容特點,指明它在整體或主題網絡教學中的地位。所以教師首先必須説清楚此次活動的內容是什麼及為什麼要選擇這些內容。

(二)説學情:説幼兒現狀簡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狀況,幼兒原有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掌握情況、智力的發展情況;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兒的興趣,動機,行為習慣,意志等發展狀況。

(三)説目標:如何確定目標——情感、認知、能力。目標貴在挖掘。挖掘的前提是對教材的分析。目標的評價重點在是否明確、是否具體、是否可檢。與此同時,要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原因或突破的方法。

(四)説準備:説活動準備,包括活動前的準備(家長工作、社區協調、環境創設、資料收集、幼兒園活動等),活動中的準備(即有關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等)。活動準備是為讓幼兒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幼兒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

(五)説教法、説學法

1、説教法:教學方法是教師有效地傳遞信息、指導幼兒的途徑,説教法主要説明在本次活動中將採用的教學方法和運用的教學手段,以及這樣做的原因,要着重説明自己其中獨創的做法,特別是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具體做法。説教法時注意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幼兒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情況等,來説明選擇某種方法或手段的依據。

2、説學法:説學法就是説明幼兒要“怎樣學”、“為什麼這樣學”的環節,教師要説出教給幼兒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幼兒哪些能力。教師在説學法時要説出活動中幼兒怎樣學習、依據是什麼;自己在活動中如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積極探索的;還要講出怎樣根據班級特點和幼兒的年齡、心理特徵,運用哪些教育教學規律指導幼兒進行學習的。

在現在的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常用多通道參與法、體驗法、操作法、小組合作法、觀察法等學習方法。

(六)説流程:這環節往往是拉大説課距離的環節。要點是什麼?怎麼説才是流暢的?受聽的?

一般要説清“總共有幾大環節”“各環節的主要目標”。分環節講清“教什麼”、“怎樣教”——如何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如何保證重點難點的突破、如何保證所有孩子最大限度地達成目標。這要從“選擇什麼教學方法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如何引導幼兒學習”、“如何訓練幫助幼兒在情感、認知、能力等方面獲得提高”以及“為什麼這樣教”這幾方面説。

(七)説特色與亮點:説課的核心在於説理,重點要説清為什麼要這樣教,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如何突破。因此在對自己設計課程中的思維活動進行審視後,要突出説明自身的教學風格與特色。最與眾不同的,要多角度挖掘。

三、説課的原則:

1、反思性原則 2、生成性原則 3、關注幼兒發展原則 4、創新性原則

四、説課的技巧

説課整個是動態生成的過程,有聽眾,你能否調動聽眾的情緒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説課的成敗。所以在説課準備、説課過程中要注意幾個問題:

1、課前説課是課前的預案,想像空間圈較大,所以説課設計要根據對內容的理解,給自己的説課賦於一些基本思想。

2、因説課準備時間較緊,在課前説課可先準備好各領域課程的框架,使目標心中有數。重點去考慮教學設計的`框架,以提綱的形式寫下來,特別要記下幼兒的特點,問題和需要以及教育對策,遇到不熟悉的教材要仔佃分析教材的價值與內涵,教材與幼兒發展的關係,然後再確定目標。

3、説課整體要流暢,不作報告式,流水式的介紹,流程中許多分環節的介紹過度要自然。

4、説課要有層次感,不要面面俱到將説課説得很細,因為説課只是教學預案。要多談談幼兒在學習 中可能碰到的困難和教師的教學策略。

5、説課要自信。富有激情和個性的説課才能感染聽眾,但同時也要針對自身注重揚長避短。

附:大班社會活動:“垃圾”回家(説課)

一、説活動教材

“綱要”中指出,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瞭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係。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 “垃圾回家”是“綠色家園”主題活動中的一個內容。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美麗的花壇旁邊有人們丟棄的果皮,隨手亂扔紙巾。這種現象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對待生活的態度。幼兒期的生活還處在他律的階段,他們並不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別人這樣做,他們也會這樣做。作為老師應該讓幼兒或得正確的情感體驗,要讓幼兒明白不文明行為對我們的社會、生活所造成的危害,要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關心、愛護周圍的環境,關注自身的生存空間,養成講衞生、愛清潔、愛護環境的好習慣,使他們在內化的過程中成為良好行為習慣的宣傳者、執行者,並將良好的習慣泛化到周圍人身上,從中找到快樂。選擇“垃圾回家”作為教材,使幼兒瞭解我們生活中的垃圾,哪些可以再利用,哪些不可回收,哪些是有害的,讓幼兒在丟棄時能做到分類投放,真正做到讓垃圾“回家”,萌發幼兒愛護生存環境的情感,從小幫助幼兒樹立環保意識。

二、説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幼兒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並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制訂以下活動目標:

① 幫助幼兒瞭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並能區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② 養成不亂丟棄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③ 引導幼兒願意為維護環境衞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2、活動重點:幫助幼兒區分垃圾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3、活動難點:是為環保宣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説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教學課件、教學錄象2段(整潔和髒亂的小區環境)

2、知識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環境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的垃圾及相關圖片。

四、説活動流程

環節一:瞭解垃圾的來源。

採用播放錄像(整潔美麗的小區,家園又髒又亂的小區的景象), 提問討論:

你們喜歡哪個小區?為什麼?垃圾從哪裏來?垃圾有什麼危害?

環節二:瞭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

播放教學軟件:垃圾的分類與處理

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麼做?

環節三:送垃圾回家遊戲

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保垃圾筒內。

“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為什麼他們有不同的顏色?“可回收是什麼顏色?不可回收是什麼顏色?有害垃圾是什麼顏色?你們能將他們送回家嗎?

環節四:設計環保標誌

結合自身説説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環保標誌”

“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該做些什麼?”

延伸活動: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實現了空間、時間上的開放式教學,具體內容如下:

五、説活動特色

1、生活理念的教育。此次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於生活,通過垃圾引出環保,從生活中小事體現環保這件大事,以小見大,激起幼兒關注生存的環境,樹立環保意識,並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獲得了無窮樂趣,也懂得環保從身邊點滴做起這個道理。

2、先進的視聽教育手段。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音、像為一體,形象、生動展現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

3、可持續發展理念。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引子。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幼兒園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在自然界中,孩子們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樹,高的、矮的、粗的,這無疑給孩子們增添了談論的話題,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孩子們談論“這棵樹真高,它長多少年了”,“這棵樹真粗,它有多少歲了”,孩子們對樹木的年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明確指出:“科學教育要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大班孩子好奇心強,對事物有強烈的`探究慾望,並能把自己的發現與同伴、老師交流。

為此,我根據教材設計了《年輪的祕密》這一教學活動,讓幼兒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去“自我發現、自我探究、自我提高。”

二、活動目標

依據教材內容與幼兒情況分析,本次目標為:

1、對樹樁上的年輪感興趣,簡單瞭解年輪與樹木生長的關係。

2、喜歡發現問題,並能和同伴通過探討交流尋找問題的答案。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年輪的含義及年輪與樹木生長的關係。

難點:是瞭解年輪生長與氣候的關係。

四、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目標服務的。新《綱要》指出“要為幼兒提供豐富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為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與家長一起收集有關樹木年輪的資料;

2、物質準備:木樁若干、彩筆、記錄紙;課件、音樂

五、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的總體思路是以新《綱要》精神為引領,在創設情境中激發探索興趣――在觀察交流中發現問題――在探索討論中尋找答案――在角色表演中再現經驗。共分為5個環節:

1、創設情境導入活動。幼兒以“森林考察員”的角色進入活動,通過走木樁、觀賞古樹、探討古樹年齡的活動中激發幼兒探究年輪的興趣。

2、引導幼兒發現問題。此環節中,我首先引導幼兒與木樁交朋友,通過自由觀察、交流引導幼兒初步感知年輪的形狀特點,然後通過分組觀察、比較、記錄引導幼兒發現年輪的祕密。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和發現問題的能力。

3、鼓勵幼兒提出問題。我以分組的形式讓每位幼兒提出一個最感興趣有關年輪祕密的問題,此環節設計使我瞭解了幼兒對年輪知識的興趣點。培養了幼兒的質疑能力。

4、引導幼兒探究討論尋找問題答案。此環節中,我首先引導幼兒對提出的問題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引導幼兒各自發表自己的見解;再為幼兒提供形象的課件資料,閲讀資料使幼兒在活動中不斷收集信息與資料提升經驗;最後,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數年輪、找年輪寬窄、擺年輪做年輪身份證驗證自己的知識經驗。提高了幼兒主動學習和獲取知識的能力。活動中教師始終做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5、利用角色表演鞏固經驗。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展現年輪的生長過程,引導幼兒自由表演、合作表演,從而使孩子們鞏固獲得的知識經驗。

六、活動延伸:

把木樁投放到科學發現區並引導幼兒繼續探究年輪的祕密;在手工區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做年輪;在閲讀區投放關於年輪的圖書,引導幼兒閲讀,開闊知識面;在户外區播放歌曲《大樹樁你有幾歲》的磁帶,引導幼兒繼續通過肢體語言表現年輪的生長過程。

幼兒園説課稿 篇7

幼兒最近在美術班上學習了繪畫各種各樣的房子,有小木屋、瓦片房、城堡、蘑菇房、印度建築等等,孩子們興趣很高,繪畫很投入,在課後區域活動中也繼續嘗試練習繪畫更多的房子。因此為了滿足幼兒的繪畫慾望,讓幼兒嘗試在新的材料上進行作畫,體驗不同感受的樂趣,所以我自己設計了這堂美術活動繪畫幻燈片——胖小豬的家。之前我班幼兒也曾接觸過幻燈片,那是在一節語言活動中,用剪貼鏤空的方法制作的幻燈片,當時孩子覺得很新奇,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喜歡用幻燈片做成的教具。雖然幻燈片教學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電教手段,但是讓幼兒參與到課堂教具的製作中來,激發了幼兒的活動熱情和參與性,同時體現《綱要》中的師生參與共同製作,以幼兒作品為主,幼兒是活動環境中的主人的精神。

在確定教學目標上主要是讓幼兒體驗在幻燈片上作畫的樂趣和感受不同的作畫效果,同時對大班幼兒也提出了在技能掌握和習慣培養上的要求。把難點放在了塗色均勻,線條清楚,畫面保持乾淨上。能做到這幾點的幼兒需要在作畫時耐心、細心,注意觀察,找到好的'塗色方法,因此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及時給予幼兒鼓勵、啟發、引導,增強幼兒的信心和作畫耐心、細心的態度,培養良好的作畫習慣,同時體驗作畫成功後的喜悦。

活動開始時我通過胖小豬的故事,在結尾設置提問讓幼兒想辦法幫助胖小豬,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和繪畫興趣。幼兒通過前期知識經驗準備,瞭解了各種房子的造型和風格,就可以嘗試在幻燈片上作畫了。緊接着我出示幻燈片讓幼兒認識新材料,激發幼兒在幻燈片上作畫的願望。在指導中我觀察到幼兒在塗色上出現了問題,及時引導幼兒去發現,想辦法解決。例如勾線與色塊部分模糊怎麼辦?畫的時候手不能碰到畫過的部分,怎麼塗畫面才能保持乾淨等。指導中我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體現幼兒之間差異性,遵循個別教育與面向全體相結合的原則,對能力強的畫的快的幼兒提高要求,先放在幻燈機上檢查看效果,不好的地方再去修改;對於畫的慢的幼兒引導他們找到自己作畫速度慢的原因,課後在區域中繼續完成。等大部分幼兒完成後集中上座位逐一請幼兒把作品拿上來放在幻燈機上給大家欣賞,並進行評價,説出好的地方,請他們介紹作畫方法,相互交流好的經驗。同時也請幼兒説説作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請大家幫忙一起討論交流,找出辦法,體現集體的智慧和作畫交流後的互動,分享經驗。活動最後通過出示一個用剪貼鏤空方法做成的房子啟發幼兒用新的方法來做幻燈片,激發幼兒再次創作的願望,為下一個活動做準備。另外幼兒在活動中對幻燈機較感興趣,也可引伸到科學活動中認識幻燈機,瞭解它的工作原理。另外小朋友的啟發也可採納,例如用牙膏塗平在幻燈片上用牙籤來作畫的活動等等。相信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參與到製作教學具中來,充分體驗不同作畫效果給人帶來的視覺感受,體現出師生共同製作的樂趣和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