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説課稿大班模板錦集6篇

來源:文書谷 2.64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説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大班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説課稿大班模板錦集6篇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1

幼兒園音樂教育重視幼兒音樂能力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的培養,而音樂遊戲的方式更能培養幼兒的音樂素質。在日常與幼兒的交談中,我發現我們的孩子們都很喜歡玩電腦。我就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剪輯了佚名的音樂《打字機》。這是一首歡快活潑、詼諧有趣的標題音樂。幼兒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添加音樂進去,培養幼兒在音樂當中的表現能力,增強幼兒對音樂的節奏感,培養幼兒認真傾聽音樂的好習慣。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受、表現音樂,我根據樂曲的曲式結構、音響所表現的內容,合理地編配了情境遊戲情節:扮演電腦及打電腦的人,幼兒根據音樂節奏進行創編動作表演。為此,我設定了以下三條教學目標:

1.通過擺放圖譜和動作表演幫助幼兒熟悉樂曲,初步學會表現音樂。

2.在情境遊戲中培養幼兒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及合作能力。

3.體驗雙人合作遊戲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放在了培養幼兒仔細傾聽音樂的習慣,讓幼兒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難點是在遊戲中讓幼兒聽音樂創編動作表現,體驗音樂遊戲的樂趣。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以及幫助幼兒熟悉音樂,我準備了以下材料:剪輯樂曲、自制大圖譜一張,自制幼兒人手一份小圖譜。

在整個活動組織過程中,以完整欣賞--動作表演這一主線索展開,每一步都預設了不同的目標,層次感很明瞭。教師先通過談話導入,讓幼兒瞭解鼠標、鍵盤,讓幼兒完整傾聽音樂,然後幫助幼兒熟悉音樂,重點去掌握音樂中點鼠標的“叮”的聲音,這個過程是通過以下方面來完成。

1.聽音樂,欣賞老師做打電腦的動作。

2.教師出示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旋律。

A.教師出示兩個標誌,請幼兒看標記來選擇,哪個代表鍵盤,哪個代表鼠標?

B.幫助幼兒將圖譜補充完整,反覆仔細的傾聽音樂,瞭解旋律中點鼠標的聲音。

3.組織幼兒重點掌握樂曲中的5次快速點鼠標的聲音,並用動作進行練習。

4.幼兒看圖譜,聽音樂進行完整的練習打電腦。

5.玩遊戲,幫助幼兒再次完整的練習點鼠標的節奏。

在難點部分我運用了小椅子道具和情景角色扮演的(一老師扮演打電腦的人,一老師扮演電腦)的方法來吸引幼兒,並巧妙運用了播放動物世界這個情節,既讓他們反覆練習,又讓幼兒感到不乏味。在最後的完整幾遍練習中,教師引入幼兒進入了合作,幼兒互扮打電腦的人和電腦,。在幼兒富有表現力的表演感染下,把整堂課推向了高潮,幼兒情趣高漲,餘有為盡。最後結束活動環節勵幼兒大膽邀請客人老師一起玩打電腦的遊戲!

以上是我設計本節課的一些意圖和想法,希望本節課能為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更希望大家為本節課留下更好的建議。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2

一、設計思路:

《老鼠娶新娘》這個故事是中國傳統的民間故事,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內容與我們以前聽過的“老鼠嫁女”很相似,老鼠村長找女婿,以及尋找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情節,不同的是最後老鼠村長的女兒嫁給了老鼠阿郎,以及老鼠阿朗娶新娘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聰明機智、堅持不懈。故事畫面具有濃郁的“中國風”,且其中的童謠朗朗上口,藴涵了很多中國的習俗。

二、分析作品:

我覺得故事的核心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從而喜歡自己”。

三、説準備:

1、圖書ppt,太陽、雲、風、牆、老鼠、貓的圖片。(知道自然事物之間的必然聯繫,也就是老鼠村長找女婿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中的情節)2。漢字:照、遮、吹、擋、打洞、抓、揚長補短的漢字。(更好地認識到事物最強的地方)

1、體驗童話故事書傳達的濃濃的民俗情,探知事物相剋相生循環往復的有趣現象。(難點)

2、自信地表達自己的長處,真誠地欣賞同伴的長處。(重點)

三、説過程:

故事一開始就是一首比較有中國民族風俗特點的歌曲《喜洋洋》來吸引幼兒,因為故事比較長,所以將故事分成三段式來演繹:

一、激趣導入

1、欣賞音樂:聽了這段音樂,你覺得大家在幹什麼?(喜洋洋的音樂)2、引發對故事的想象。

《喜洋洋》音樂導入(出現且伴有一段喜慶的民間音樂旨在讓孩子初步感受中國的民風民俗)

二、欣賞理解

1、邊欣賞ppt邊聽故事。

2、理解討論:你認為誰是世界上最強的新郎?

講故事以問題來穿情節,通過看看、聽聽、講講幫助幼兒理解老鼠村長找女婿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物降一物的故事內容。(難點的突破)

三、遷移感受

1、自己最強的長處

2、記住朋友的長處。

3、讓自己變得更強。

4、迴歸故事。

5、玩遊戲“抬花轎”展開討論,最後村長女兒嫁給誰了?突出老鼠阿朗的聰明機智、堅持不懈。最後,在喜慶的民間音樂的渲染中再次完整欣賞童謠,詣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中國的民風民俗。最後一個環節的抬花轎恰好能釋放他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可以説,活動最後的安排的遊戲既緊扣本次活動目標又尊重了幼兒的學習特點。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3

摺紙是利用雙手的活動將紙摺疊成立體的形象的活動,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手工活動之一。摺紙的特點是利用幾何形造型。通過摺紙不僅可以鍛鍊幼兒手的動作的靈活性,還可培養他們的目測能力、空間知覺能力和對圖形變換的思維能力。

現在是寒冷的冬季,所以準備了紙工活動:棉襖。在活動開始前,我以季節冷,想送大家棉襖,請小朋友幫忙做導入,很自然,瞬間引起學生興趣。在活動過程中,大部分幼兒能將正方形紙角對角折成小正方形,但還是有些幼兒折的角不夠正,於是課堂上我採用逐步顯示折法,並讓幼兒和我一起折,直到所有幼兒完成,同步出示演示步驟,直至最後大家都折成。

從活動效果來看,孩子們對紙工活動是比較感興趣的,而且孩子通過學習,折出來的棉襖還是比較好看的。由於摺紙的特點是容易忘記,因而,在教孩子逐步折時,不僅隨機展示摺紙步驟圖,而且之後,我又給每個孩子發一張摺紙自己再折一邊,加深印象。活動的結尾,安排了拓展:棉襖還可以變成什麼?(褲子、燈籠)不僅可以使學生在無意之間進行了折棉襖的過程的強化和鞏固,而且更鍛鍊了學生思維,使所學的摺紙活動更豐富、充實。另外,還可以激發幼兒愛思考,愛動腦的學習習慣。

通過這次活動,我深刻體會到老師首先要引導孩子學習摺紙的基本術語,如邊、角、中心線、中心點、對邊折、對角折等,以便孩子在學習時能理解老師的指導。此次圖示是事先將摺好貼在黑板上給幼兒看的,原以為能讓幼兒看得清楚,可是坐後面的幼兒不能夠看清圖示的最後幾步,這是我考慮不周到的地方。在今後的摺紙活動中,示意圖展示可以通過幻燈片分步放大,讓幼兒都能看清圖示,便於幼兒觀察、理解圖意。

通過本節課教學我發現,其實幼兒有很好的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可以採用引導幼兒觀察圖示,探索、發現問題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不能解決的,老師進行解釋,然後引導幼兒理解圖示自己來學摺紙,這樣既能培養幼兒的識圖示能力,又為他們自己獨立進行摺紙活動打下基礎。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4

一、説教材

自然界是充滿着神奇有趣、美麗奇特的科學現象,就拿“彩虹”這一自然現象來説吧,它常常出現在夏天雷雨後,雲層中的水珠大量聚集時,經過陽光的折射,就會在天空中出現美麗的彩虹。但往往孩子們還未仔細欣賞時,它轉瞬即逝,猶如曇花一現,讓人難以捉摸。這一奇特的自然現象深深吸引着孩子們,大班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事物充滿了一定的探究慾望,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因此,我設計了這個活動,在活動中給孩子提供寬鬆、和諧的氛圍,並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表現自己,整個活動以生動、有趣的遊戲形式串聯生成。

二、説活動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認知、情感、能力三方面來制定這次活動的目標。

1、在觀察、探索中瞭解彩虹現象的由來

2、嘗試用多種方法制造“彩虹”,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

3、願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

4、根據目標:我的活動重點是在觀察、探索中瞭解彩虹現象的由來。活動難點是嘗試用多種方法制造“彩虹”,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中、遊戲中,我做了以下的準備:

1、選擇一個明媚的日子。

2、課件一份,鏡子人手一份,盆中裝滿水,圓珠筆,色拉油,白紙,三稜鏡,放大鏡,泡泡。

四、説活動過程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五個環節:引起幼兒的興趣——遷移經驗,瞭解彩虹的由來——學習動手製造“彩虹”——交流實驗結果——延伸活動。

我是讓孩子們在操作探索中親身體驗,瞭解彩虹現象的由來,克服重點和難點。具體過程如下:

(一)引起幼兒的興趣。

我通過以下三個小環節來實施:

1、幼兒自由玩鏡子。幼兒在玩中和同伴説説從水中的鏡子中找到了什麼?

2、引導幼兒在水中把鏡子對着太陽照射。

3、説説自己的發現。數一數有幾種顏色?它們是怎麼排列的?

我開始的直接提問是讓孩子們拿着鏡子在水中自由玩耍,討論自己的發現,幼兒討論的問題肯定不充分,之後我用語言提示他們“在水中把鏡子對着太陽照一照”,這樣有目的的引導,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彩虹”這一奇妙的自然現象:鏡子中能反射出七彩的顏色。

(二)瞭解彩虹的由來。

這一環節我出示雨中、雨後的課件製作,讓幼兒觀看課件彩虹是怎麼產生的,最後得出結論:彩虹是夏天雷雨過後出現的自然現象,是天空中飄着許多的小水滴經過陽光照射後形成的,彩虹是紅、橙、黃、綠、青、藍、紫這樣排列的。屏幕上雨後的課件鮮豔的顏色刺激着小朋友的感官,使他們的手、腦、眼、嘴並用,每個孩子都能全身心的融入學習中。

(三)學習動手製造“彩虹”。

前一環節的介紹,幼兒對“彩虹”的由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這樣引導“這麼漂亮的彩虹一會就沒有了,怎麼辦呢?”我直接把問題拋給幼兒,讓他們想辦法解決,孩子們肯定會説:“我們可以自己做一條‘彩虹’呀?那怎麼製造‘彩虹’呢?”帶着這個問題,讓孩子們自己尋找材料,如:泡泡、放大鏡、三稜鏡、圓珠筆、白紙……幼兒自由地嘗試用多種方法制造“彩虹”,教師用問題設置的方法邊觀察幼兒操作,邊及時地提出問題進行引導,幼兒在嘗試操作過程中交流、合作。本環節是運用了嘗試法和操作法,也是活動的難點之處。

(四)交流實驗結果。

幼兒互相欣賞製造的“人造彩虹”與同伴交流着自己是用什麼材料製造“彩虹”的,並用語言總結、演示自己的實驗過程。在看看、説説、做做中進一步瞭解到彩虹這一現象的由來,真正做到了《大綱》中提出的“引導幼兒對身邊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索慾望。”讓幼兒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增進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這一環節主要採用的操作法。

(五)延伸活動。

活動結束後可以繼續讓幼兒在科學探索區中,尋找多種製造彩虹的方法,產生對自然界奇妙現象的興趣,並體驗着成功的樂趣。

本次活動的內容源於生活,滿足了幼兒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活動結束後,幼兒繼續探索,將學到的技能進行運用,已達到教育的最綜目的。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5

孩子是認知的主體,但作為大班的幼兒,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並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尚處於探索的狀態。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大班關於左右的説課稿,希望對老師有幫助!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大班數學《區別左右》,它是繼中班數學《區別上下前後》又一個空間概念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教,來展開我今天的説課。

一、説活動內容:

科學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以幼兒的生活經驗、實際需要、發展能力為基礎,又要根據《綱要》對科學領域目標的要求,即“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這兩個教育理論的支撐使我強烈地感到:“數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情感態度的培養和提高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本班幼兒對空間方位感知經驗不一樣,為了更好地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內容的設計上儘可能考慮到寓教於樂,讓幼兒在積極的遊戲活動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二、説活動目標:

《綱要》中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針對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我將從幼兒的認知、情感、能力的發展需要,擬訂了以下三個目標:

1、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2、知道站的方向變了,左邊和右邊的方向也會變。

3、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説活動的重難點:

大班幼兒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為主並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其意識、能力還不是很強。因而本次活動的重點我確立為:發展幼兒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難點為知道站的方向變了,左邊和右邊的方向也會變。

四、説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教學成功與否的有力保障。因此本次活動我有場地準備和實物準備

1、場地佈置:在活動室的左右掛上一些東西;

2、實物準備:紅綠帶子43條。

五、説教法和學法:

本節課屬於空間概念教學,對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説比較難理解,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本次活動我採用了引導法、激趣法、賞識激勵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根據教學方法的運用本節課將使用如下學法讓幼兒達到學習目的:

1、觀察法:讓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

2、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它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因此,活動中我儘可能地將學習的內容轉化為遊戲的形式,如在活動中我就採用與幼兒玩肢體遊戲進行引入,讓幼兒在遊戲中不知不覺中有了“左”、“右”的空間概念經驗。

3、多通道參與法: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説一説等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幼兒分清左右。

六、説活動過程:

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把此次活動分為教學三部曲。即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

(一)開始部分:謎語導入

教師出示謎語:“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説話”。引導幼兒説出謎底:手。

【我們常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一開始,我就為幼兒設置了一個懸念,通過猜謎引出主題,一下子將幼兒的好奇心調動起來,為後面的探究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基本部分。(分四個環節完成)

環節一分四步:第一步找出左右手 ;第二步説出左右手能幹的事;第三步師幼互動遊戲我説你做;第四步幼幼互動將動物進行左右擺放。

【我從左右手入手,引導孩子知道左右手並説出右手會幫我們做很多事,如:寫字、畫畫、拿筷子、提東西等,對左右手的掌握概念會比較容易,以此實現活動目標一,為下一環節認識身體上的`左右部位做好鋪墊,】

環節二、區別身體其他左右部位。

環節三、感知空間方位的左邊和右邊 。

(以上三個環節的設計都為我的教學重點體現給予了極大的保障。)

環節四:知道站的方向變了,左邊和右邊的方向也會變。

1、幼兒改變方位後再説説自己的兩邊各有什麼?

2、相對站立,觀察幼兒同時伸出左右手時出現的現象。

【設計意圖: 讓數學來源於生活,最後又迴歸於生活。以此來實現我的目標二同時突破本次教學難點。】

(三)結束部分。

請男孩子站到老師的右手邊,女孩子站到老師的左手邊。跟隨音樂走出教室。【結束部分其實也是一個檢測部分,檢測幼兒對本節課的認知水平。同時做到學以致用。】

以上是我説課的全部內容,謝謝。

幼兒園説課稿大班 篇6

一、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為幼兒創造一個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除此之外,還為了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作品,感知語言的優美、豐富。故設計了這次活動,《野貓的城市》活動是針對5、6歲的大班幼兒,幼兒對於城市的經驗雖然已經逐漸積累起來了,但都是些零碎的經驗。故活動中教師將引導幼兒藉助故事嘗試有條理地講述,幫助幼兒整合對於城市的認知經驗,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發展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

二、活動目標:

1、能整體感知理解文學作品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

2、能感受文學作品的幽默,並藉助文學作品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即城市);

3、讓幼兒大膽、創造性地想象,儘量用規範的普通話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三、活動準備:

1、故事情節中的動物圖片(城市、野貓、斑馬、小鹿、花奶牛、大河馬、小鼯鼠、 汽車、小朋友);

2、有關城市的風貌圖片(有斑馬線、有簡單規劃圖、有馬桶及電視、電腦、冰箱、空調、電話等科技產品,還有鮮花、有高樓大廈、有來來往往的汽車、有很多很多的人……);

3、錄音:久石讓著名的鋼琴曲《summer》。

四、活動重難點:

1、重點:大體理解熟悉文學作品的內容,從中獲得啟示,能用規範的普通話約束自己,並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

2、難點:可能只顧幽默的故事情節,從逆向思維思考故事中野貓的錯誤還有點難 度,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引導幼兒站在不同角度想想,其實,不止 野貓,小動物們也有錯,在沒有經過考查的情況下,就相信野貓的話也 是不對的);

五、教情學情:

大班幼兒處於5、6歲左右,語言發展還是稍微欠缺,而且過不了多久就得進入學前班或者國小階段。所以,這個階段不僅是語言發展的生理關鍵期,也是知識奠基的重要階段。他們比小班、中班幼兒更主動求知,但知識經驗大都是根據自己的好奇與無數的巧合而獲得的,都是很零碎的。除此之外,在語言表達上還不是很規範,特別是普通話方面才啟蒙不久。理論上説,<4歲的幼兒重在感知語言能力;4-5歲重在感知和理解詞義;5-6歲重在培養講述。所以,通過這次語言活動,要根據大班幼兒在語言方面的缺失、幼兒需要達到的語言目標,建立一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給幼兒一個較為輕鬆的語言環境,培養幼兒對語言的表述能力與思維能力,能夠有條理地講述自己的觀點,並且能在老師引導下,有意識的注意字音的準確性,儘量用標準的普通話規範自己。並藉助作品來認識周圍世界(即作品中的城市)

六、教法學法:

1、教法:

①啟發提問法:通過提問(教師需要親切和藹地,主要目的是引出 幼兒不同的想法,千萬不能扼殺幼兒的想象力,無論什麼答案總 是有理由的),讓教師與幼兒一起交流,幼兒與幼兒共同交流來輕 鬆展開教學,對於幼兒的回答要及時應答,無論對錯,教師都要 積極鼓勵,勇氣可嘉,再注意引導。

②直觀教學法:讓幼兒通過直觀的圖片,直觀的教具來回憶故事的 情節,寓教於樂,觀察故事中的動物形象,並引導幼兒思考故事 給我們傳達的信息。更加地理解體驗作品給我們帶來的詼諧及真 正含義。

2、學法:

①多感官參與法:"聽"故事,"説"故事,"看"圖片,"想"故事, 還可以做故事裏動物做的動作,多感官參與活動,使得活動更有 趣,更輕鬆、快樂地學習;

②遷移式指導法:通過認真聽故事,分析故事,將故事中野貓對 城市的講述,遷移到自己生活中的城市,將自己的真實經驗來反 駁野貓的觀點。

七、教學流程:(分為三個環節:導入、情節發展、結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