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綱》説課稿範文

來源:文書谷 1.51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智取生辰綱》説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智取生辰綱》説課稿範文

我説課的題目是《智取生辰綱》,本文節選自古典名著《水滸傳》第十六回:“楊志押送金銀擔吳用智取生辰綱”。《水滸傳》是施耐庵的代表作,它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説。課文節選部分寫了晁蓋、吳用等人劫取樑中書生辰綱的經過。故事圍繞“智取”二字逐步展開,懸念一個接着一個,明寫護送隊伍頭領楊志警惕性之高,暗寫晁蓋等人用計之妙,讀來引人入勝。本文列入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我國古代長篇小説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發學生閲讀此類小説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古代文化的熱愛。其創作總體呈現如下特點:

(1)注意人物語言、行動和細節的描寫,在矛盾衝突中展示人物性格。

(2)情節曲折,故事完整。

(3)語言準確簡練、生動流暢。

(4)敍述方式帶有明顯的説書人的痕跡。而《智取生辰綱》一文在創作上體現了我國古代小説突出的藝術成就。

一、説學生和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會教會學生髮現真理”。九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和語言感受力,並且已經學過了幾個小説單元,已經能夠了解小説的基本要素和小説的主要特點。同時,學生通過欣賞影視作品、閲讀文本對本文節選故事的情節、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內容也有個大體的把握。因此,組織本課教學時,教師如果只停留對課文情節、語言、動作、心理等逐條分析上,必然會把課文搞得支離破碎,而使學生毫無興趣。所以,我設想抓住一點,深入挖掘,可能更激起學生自動探求的慾望,開啟學生的思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説教學目標

1、《智取生辰綱》一文作為教學內容,我認為可以生成一下教學價值:培養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能力;引導學生學習在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主題等等。通過對學生和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打算用一個課時來完成教學,教學目標為:

1、理解課文“智”的所在: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施耐庵的智寫。

2、把握楊志的性格特點。

3、品鑑本文的精妙構思。

而本文的教學重點則在於讓學生了解課文“智”的所在以及作者獨具匠心的結構安排。

三、説教學設計

針對這篇文章,我打算以“智”為中心,從分析楊志的“智”和吳用的“智”引申到作者的“智”,進而品鑑小説結構安排的巧妙之處。

四、説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課間播放《好漢歌》,上課時讓學生説説自己對梁山好漢的總體印象。

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梁山好漢的另一面。在這裏,既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刀光劍影,也沒有讓人扼腕屏息的搏鬥場面,有的只是智慧與智慧的較量。請大家把課本翻到135頁,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課《智取生辰綱》。

(設計依據:通過播放歌曲和讓學生談自己對梁山好漢的印象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熱情,讓學生更廣泛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這為課堂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二)整體感知

複述故事情節

(設計依據:這篇課文篇幅教長,當堂課文必然浪費很多時間,而且學生在課前已經預習過課文,讓學生複述目的是讓學生以講代讀,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的同時又讓學生了解故事情節。)

(三)問題探究

本文課題為《智取生辰綱》,全文緊緊圍繞一個“智”字展開,在文中“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楊志的智送、吳用的智取、施耐庵的智寫。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四個問題:

1、討論分析楊志的“智”。

2、分析楊志失去生辰綱的原因。

3、分析吳用的“智”。

4、分析施耐庵的“智”。

(設計依據:以上四個問題設計是一個連環扣,學生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就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故事情節構思的精妙、人物形象的鮮明,還可以感受到語文之美、語言之美。同時每一個問題的回答都要求學生從文章中找答案,培養學生通過語言分析課文的方法,因為任何架空語言的分析都不是真正的語文學習,要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從而實現閲讀能力的遷移。在分析吳用的“智”的過程中,我插入了視頻欣賞,這樣不僅讓學生更直觀地瞭解故事情節,同時也緩解學生的課堂疲倦,激起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

五、佈置作業

既然課題是《智取生辰綱》,那麼就請大家從吳用的角度來改寫故事。

(設計依據: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訓練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實現閲讀的遷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