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課稿彙編六篇

來源:文書谷 1.99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説課稿彙編六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身邊的公共利益》。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這三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1.本框題在教材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身邊的公共利益》是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這一單元共有三課內容,一是認識什麼是公共利益,二是理解公私利益之間的關係,三是理解公共利益的維護。而認識什麼是公共利益無疑是後面學習內容的重要鋪墊。本課從兩方面來認識,一是身邊的公共利益,二是關涉全人類的公共利益。從身邊的公共利益説起,符合學生的基本認知規律。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瞭解我們身邊的公共利益有哪些並理解其意義。

(2)能力目標:能夠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感悟,理解基本的道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認識身邊的公共利益的基礎上,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從而成長為一名維護公共利益的小衞士。

3.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重點:身邊的公共利益的內容和作用。

教學難點:由於學生年齡及閲歷的關係,他們在公共服務這個內容的理解上肯定會有一定的困難。

二、説教法、學法

1.分組討論法:讓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自主探究,動腦思考,動嘴説,促進思維和表達能力的發展。

2.案例分析法:通過具體案例的學習,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提高對情感的認識。

3.理論聯繫實際:通過聯繫身邊事例,瞭解身邊的公共利益。

三、説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情境導入:將學生分成兩個組,一組是城市人,一組是農村人。

(二)新課教學

1.突破重點:將城市人和農村人再各分若干小組。

⑴身邊的公共利益的內容。

①分組討論:我們身邊的公共利益有哪些?(注意引導從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兩個方面列舉)

②小組交流:小組推選代表發言,將小組的討論結果呈現出來。

③小結:城市的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農村的`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

⑵身邊的公共利益的意義。

圍繞前面的討論內容,大家思考一個問題:假如沒有______,生活會……

2.攻克難點:

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學生看得見摸得着,理解起來自然容易。但公共服務則需要藉助具體的事例來理解。

⑴義務教育——通過了解近幾年國家在義務教育方面出台的一系列措施,理解公共教育是公共利益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⑵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通過了解近幾年國家在醫療衞生方面制定的一系列措施,理解公共衞生是公共利益的重要內容,具有重要意義。

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公共文化體育、公共社會福利、公共安全保障和公共社會救助等內容。

(三)課堂小結

請“城市人”和“農村人”各派兩名代表,説説自己作為“城市人”和“農村人”的幸福。引導學生立足實際,展望未來,樹立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

(四)板書設計:

身邊的公共利益:⑴公共場所和公共設施:

⑵公共服務:

(五)反饋練習

觀察自己的身邊新添了哪些公共利益,並説説還需完善些什麼內容。

説課稿 篇2

各位評委: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美版美術第三冊第六課《百變團花》。

一、 説教材:

1、教學分析:

本課是“設計應用”領域裏的一課內容。是剪紙系列課,它是由剪紙和摺紙相結合的藝術,它簡單易學,裝飾性和藝術都很強。開始通過此課教學對啟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心靈手巧和膽大心細的品格,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大膽嘗試,活躍課堂氣氛,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也是課程評價的主要依據。根據《九年義務教育美術教學大綱》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立了三點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通過用剪紙和摺紙相結合的方法設計製作出呈放射狀的剪紙過程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情。

認知目標:通過欣賞及學習製作團花的方法瞭解團花的基本特點,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能力目標:通過剪團花,培養學生感知、思考、探索及合作能力。

3、本課教學的重難點

我認為最能體現教學目標的部分就是課堂教學的重點部分,抓住重點就能在設計教學活動中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及順序,而一般重點部分往往就是難點。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重點:團花的特點及設計製作方法。

難點:紋樣的設計及鏤空的面積大小。

4、教具準備:

教師:剪刀、彩紙、雙面膠、課件、範樣、大樹幹。

學生:剪刀、彩紙、雙面膠、等。

二、説教法:

讓學生再探究活動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然後教師利用課件演算法和教師示範法及遊戲進行輔助教學,從而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

三、説學法:

本課以學生探究性學習為活動主線,重視探究經驗。新課標要求學生是主體,因此學生要在教師的主導下,將採用以下的主要學法:

(1) 自主學習法

(2) 交流合作法

(3)練習法

(4)評價法

四、説教學流程:

在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了五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表演一段魔術,想看嗎?,一張正方形的紙把它剪三下,讓它變個樣子,你們相信嗎?那可要睜大眼睛看好了,來你們幫我數1、2、3,瞧,漂亮吧,哈哈,你們上當啦,這不是魔術,只是一種剪紙方式。它把剪紙和摺紙結合在一起,剪出漂亮的圖案。對了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百變團花。——出示課題

這時讓學生帶着激動的心情欣賞團花作品: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通過欣賞了解團花的'用途及特點,培養學生對民族傳統藝術的熱愛,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二)自主探究,發現問題

(接下來學生根據教科書看書自學上的圖示進行初步創作)

教師通過巡視發現學生在初級創作中存在的問題,並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協助學生歸納總結以下兩個可能出現的問題:

1、紋樣、折法單一,裝飾味不濃。

2、為什麼剪好後發現團花分成幾大塊?

此環節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通過自學教材,發現問題提出疑問。培養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三)教師引導,解決問題:

出現了這些問題,我們就共同去解決吧。我們先從折開始

(1) 折:

圖片上出現了不同的摺疊次數的摺紙圖樣,讓學生分析:不同的摺疊次數剪出來的形狀是否一樣。從而得出摺疊次數越多得到的形狀越圓。

第二幅圖片看誰折的好,讓學生知道摺疊是應注意邊與邊要對齊。

這一環節設計意圖是:通過課件展示講解,解決折法單一的問題。

(2) 畫:

折完後我們就該設計紋樣了,(出示課件)這些符號好奇特呀,這就是剪紙符號。在摺好後的紙上畫上你喜歡的剪紙符號一定會剪出美麗的團花。

(那麼我們在設計紋樣的時候應注意什麼呢?(出示三個團花)這三個團花設計的紋樣相同,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效果呢?哦,一定要注意紋樣設計要疏密得當呀。)

這一環節設計意圖是:運用剪紙符號進行歸納,解決紋樣單一裝飾味不濃的問題。

(3) 剪:

剪的時候注意不要把摺痕處完全剪斷

剪,教師以示範的方式解決團花分成幾大塊的問題,讓生通過觀察明白團花為什麼會分成幾大塊。

(4) 最後以遊戲來温故剪團花的製作過程,

(四)學生再創作,形成技能。

1、學生創作,體驗創作過程

2、教師輔導,學生形成技能

設計意圖是:使生進入再創作階段,解決問題形成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兼顧全班的上、中、下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全班的學生都能參與到作品的設計製作,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體驗完成作品的自豪感和成功感。

(五)展示台

以《朵朵團花開》為主題進行展示。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大膽向他人展示並描述自己的作品,同時教師耐心地聆聽他們的發言,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並隨時讚賞其富有個性的表達和創作。通過這樣的交談方式,學生便學會了如何欣賞作品、如何發現作品的問題及如何評價作品。

五、板書設計:

百變團花

剪紙方法:折 畫 剪

剪紙符號

這樣的板書設計充分體現圖文並茂、直觀明瞭、生動有趣,既符合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又體現本課教學內容,對本課教學也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説課稿 篇3

説教材:

《春天來到深山裏》是由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原創作的一篇童話故事。本文講的是一隻生長在深山中的小鹿因為沒有看見過春天,從而對春天充滿了疑問,又因為在山下,在村莊找到了春天而無比快樂的故事。從中,表現了小鹿對春天無盡的渴望與嚮往之情。

説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主要從以下兩條線來展開:第一條線是識字線。低年級語文教學以識字教學為主,而且新的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的生字倡導多認少字的原則,所以,本節課我對於生字的學習採取認讀為主,從對字音的感知到對字義的理解,從詞語的運用到句子的朗讀,多次復現生字,進行識記,以達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恰當運用生字的目的,提高學生對生字的識記能力。第二條線是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線。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瞭解小鹿對春天的疑問,感受小鹿找到春天的快樂,從而初步理解小鹿對春天的渴望與嚮往之情,進而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喚起學生對環境的保護意識。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字兩個字(美、孩)。

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感受小鹿對春天的渴望與嚮往之情。

3、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喚起學生對環境的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多種方法識字

教學準備:

小鹿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動物朋友,(出示圖片)你們看,它是誰?(小鹿)對,它是一隻來自深山的小鹿,那麼,春天來了,這隻小鹿會與春天發生什麼樣的故事呢?大家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原創作的童話故事《春天來到深山裏》,讓我們到童話中去了解小鹿與春天的故事吧!(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學生的最好的老師,是獲得知識的第一扇大門,只有開啟興趣之門,才能夠步入知識的殿堂。而且小朋友們對小動物又有着極大的好奇與喜愛的心理,所以,我選擇用小鹿動物圖片引出問題,通過設置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本節課接下來的有效奠定基礎。

二、多種方法識字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注意聽清每個字的字音。

2、學生自由讀文,畫出生字,藉助拼音或是查工具書自學生字。

3、同桌交流自學情況。

4、集中識字

(1)、出示帶有音節的生字(個別音節和個別生字用不同的顏色區分出來)

(2)、指生認讀生字。

(3)、教師引導提問:從字音上你有什麼發現?從字的組成上你有什麼發現?

(發現兩個同音字,一個整體認讀音節,還有五個形聲字)

(4)、啟發學生説出多種識字的方法。

(5)、教師適當補充。(使學生注意到:盛是多音字,並組詞;豎——橫;濃——淡;聆:聽;濃郁:本文指花的香味濃重;藉助實物,字理識字:束,量詞,説短語

5、認讀生字卡片,貼卡片。

6、出示詞語

(1)、指名讀

(2)、領讀

(3)、齊讀

(4)開火車讀

(5)、用你喜歡的詞語説一句話

設計意圖:

這一環節,主要從對字音的`感知到對字義的理解,從對字形的識記到對詞語的運用,逐漸提高難度,結合多種方法識字,有利於開拓學生的視野,發散學生的思維,學到更多的與生字有關的知識,充實孩子的頭腦,加深對生字的識記。而且這其中,培養了孩子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口語表達的能力。

三、指導書字生字

1、觀察生字,找出關鍵筆畫及其位置的特點。

2、教師範字,學生書空。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4、擴詞。

四、初步感知課文

1、合作讀文

思考;小鹿原來對春天充滿了什麼?後來,小鹿找到了春天,它的心情怎麼樣?

2、小鹿和春天的故事,表現了小鹿對春天有着什麼樣的情感呢?(教師可以適當點撥)

3、小結,進行情感教育。

設計意圖:

初步感知課文,適當進行情感教育,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五、鞏固練習

連線

[鞏固生字,詞語,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識記與運用]

六、作業

1、朗讀課文。

2、把這個童話故事講給家人聽。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少年閏土》是一篇精讀課文,它在本單元中訓練學生用比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通過對文中優美的、含義深刻的語句多朗讀、多體會,悟出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用舒緩、深情的語言,採用倒敍的方法,一開始就把所要介紹的人物介紹出來,然後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的特點,逐步回憶,依次敍述,一步一步地刻畫了一個經驗豐富、聰明能幹、機智勇敢、健康可愛的海邊農村少年形象。重點寫了閏土給“我”講捕鳥、撿貝殼、看瓜刺猹和看跳魚兒四件事。本課在寫作上有三個特點:

(1)採用倒敍的手法:

(2)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較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

(3)通過人物的外貌及言行來反映人物特點。

二、説教學目標及其理論依據

本篇課文是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聯繫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根據教材的地位、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定以下: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聯繫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識經驗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瞭解閏土是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健康可愛、經驗豐富的農家少年,感受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有關句段。

教學重點

1、學習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語言、動作,體會人物的特點。

2、繼續進行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訓練。

教學難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教學掛圖

三、説教法和學法

根據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精神,並結合本單元的重點,確定如下的教學方法:我的教學思路是快速閲讀課文,理出脈絡,總體感知人物的個性特點和事件;接着深入學習有關段落,體味少年閏土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設計,學生對學習的內容一目瞭然,學習目的明確了,學生的主動性就被調動出來了。教學中主要採用自主的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各種朗讀方式來學習,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講讀密切結合,學生深深體會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較高。

四、説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對閏土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習興趣。

由於在第一課時學生已認識了生字詞,讀通了課文,瞭解了課文大意。因此,我一開課的第一個教學環節是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複習與回顧課文內容中導入新課。我一邊出示掛圖一邊介紹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我這樣處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當中,從而激起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願望,從而加深了對閏土的印象。

(二)、整體感知,重研讀,創教學新路,

教學伊始,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初識閏士,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開放的問題,給了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激起了學生讀文的興趣和自信。在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後通過交流,學生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來感知教學內容,少年閏土的形象就在他們的腦海中凸現出來。我在對重點詞句的研讀教學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現特點,尋找最能體現性格特點的地方,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把學生真正當做了課堂上的主人。

(三)研讀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重點撥亮學生思維過程

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通過合作能探討出一些問題。但也有他們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這就需要老師在關鍵帶他們探究,這樣課堂就不流於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而且對字、詞、句、段的學習也落到了實處。學習了四件稀奇事後,學生對閏土的人物特點有了比較鮮明的印象,但對“我”與閏土之間的感情卻沒有深入的體會。

在教學突破難點時,對“啊,閏土的心早有無究無盡的稀奇的.....高牆上的四角天空"這句話的理解,需要點撥,在教學這種難點句子時,我在學生充分地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1、無窮無盡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誰?3、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麼?為此,我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別帶着讚美、欽佩、嚮往的感情反覆讀中心句,讀中悟情,強化重點訓練,營造情感的氛圍,使學生的情感與“我”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課將盡而情真濃”的境界。

(四)課後拓展

我建議孩子們課外好好地去讀一讀魯迅寫的《故鄉》原文。運用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瞭解人物內心的方法來體會長大後的“我”和閏土的內心活動,然後同學之間交流中年閏土是怎樣一個人。將課內的學習方法用於課外的閲讀實踐當中,達到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五、總結

總之,我在體現新課標精神和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積極的、努力的嘗試。當然,也還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開放性課堂學習活動中,真正讓全體學生都能各有所獲,得到語文素養的提高,語文能力的發展;在語文積累,有感情朗讀指導,教學環節過渡等方面也還需要改進。為了讓學生得到發展,我會在今後的課堂中繼續探索。

説課稿 篇5

首先,我對本節課的教材進行一些簡要的分析:

本課內容是蘇教版國小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這部分內容主要引導學生探索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小數乘法的計算在日常生活以及進一步學習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小數乘整數既是小數乘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一步學習和探索小數乘小數的基礎。

教材安排的例題以購物問題為素材,先安排一位小數乘整數,讓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經驗探索算法;然後安排兩位小數乘整數,讓學生先進行加法計算,再進行乘法計算。"試一試"安排學生用計算器進行一些小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進一步積累感性材料,最後討論總結小數和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練一練"和"練習十二"第1--3題主要讓學生鞏固所學的計算方法,並用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五年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以及生活經驗,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及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小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能力目標:通過運用遷移的.方法學會新知識,培養類推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善於思考的學習習慣,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與整數相乘的算法及算理。

教法與學法:

這節課以學生討論交流、自主探索,自悟算法為主要方式,在教學中創設情境,以生活中的事件為原型給學生較豐富、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用已有知識來求簡單小數乘整數的計算結果,並應用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例1教學情境圖等課件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引人新課。

新課開始,首先通過談話問學生"你們喜歡吃西瓜嗎?"隨後課件出示例1的場景圖,圖上分別是夏天和冬天的西瓜的單價,讓學生在觀察中清楚的知道夏天和冬天西瓜的單價不一樣。然後在夏天場景圖下呈現"夏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錢"這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適時板書:0.8×3.讓學生觀察這個乘法算式和以前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麼不同,學生很快就發現其中一個因數是小數。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並板書:小數乘整數。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西瓜是學生愛吃的水果,由西瓜導入新課顯得親切而自然。創設買西瓜的情境,有利於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主動探索,初步感悟計算方法。

這個環節主要分為3個層次:

第一層次:解決0.8×3

首先讓學生口答出0.8×3這道算式的結果。然後教師追問:"你是怎麼想的?"讓學生在思考後全班交流計算方法,學生的算法可能有兩種:一種是根據乘法的意義用加法算出結果0.8+0.8+0.8=2.4;另一種是利用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把0.8元看成8角,3千克就是有3個8角,3個8角是24角,也就是2元4角,即2.4元。在學生提到這種方法時教師指出這是把小數先看成整數來計算的。在此基礎上,教師介紹怎樣用豎式來計算,並板書:

0. 8

× 3

2.4

然後引導學生試着説説用豎式計算0.8×3的過程。最後讓學生比較"0.8是幾位小數?2.4呢?"

第二層次:解決2.35×3

首先提出要求:"冬天買3千克西瓜要多少錢?先列加法豎式計算,再列乘法豎式計算。"在學生按要求獨立計算之後全班進行交流,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列出的加法算式是求幾個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誰來説説用乘法豎式計算的過程?2.35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等等。

第三層次:比較算法

首先提出要求,讓學生比較0.8×3和2.35×3這兩道算式,可以發現什麼。引導學生小結:一位小數乘整數,積也是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乘整數,積也是兩位小數。接着引導學生提出猜想:小數和整數相乘,是不是乘數的小數部分有幾位,積的小數部分也有幾位?

先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探索0.8×3的計算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用豎式計算,有助於學生初步感知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中小數的位數是相同的。然後通過教學2.35×3,讓學生進一步積累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的感性認識。最後通過比較算法,引導學生得出小結並進行合理的猜想,既有利於明確用計算器計算的針對性,又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驗證猜想,歸納計算方法。

首先通過談話讓學生明確我們要驗證剛才的猜想是否正確,要用計算器來計算幾道題,看看會不會有例外的情況。課件出示幾道題:4.76×12、2.8×53、103×0.025.先讓學生猜出積是幾位小數,然後讓學生各自用計算器計算,並記錄下得數。在學生操作完後指名報得數,全班交流。接着引導學生得出剛才的猜想是正確的。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學生得出因數有幾位小數,積也有幾位小數。隨後組織學生根據剛才的計算和比較在小組裏討論:"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應該怎樣計算?"引導學生小結:計算小數乘整數時,一般先按整數乘法算,再看因數裏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並點上小數點。

讓學生帶着驗證剛才的猜想是否正確的意圖去計算,目的明確,為之後的歸納計算方法提供了充分的依據。

四、鞏固練習,進一步掌握計算方法。

"練一練"的第1題是4道豎式計算,先讓學生觀察豎式並説説列豎式時注意些什麼,再獨立計算,然後通過討論明確當得數的末尾有0的時候,要根據小數的性質進行化簡。"練一練"的第2題是根據148×23=3404直接寫出其它各題的積,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後指名回答,就其中的兩題追問是怎麼想的。

五、拓展延伸。

1、賽一賽。

分組比賽,得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2、課件出示"蜜蜂採蜜"圖,讓學生試着把小蜜蜂放到它該去的花上面,學生親自上來演示,思考:還有()×()=44.7嗎?學生自由説想法。

3、數學醫生:

出示兩道豎式錯題,讓學生觀察、思考,説出這兩道題錯在什麼地方,自己當一回醫生,為它們"看病".並説一説在豎式計算時你要注意什麼。

六、回顧總結。

在課結束之前,讓學生總結這節課的收穫,並説説在計算小數乘整數時要注意些什麼。

通過總結,可以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印象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十二第1――3題。

附:板書設計:

小數乘整數

0.8×3=2.4

學生A:

0.8+0.8+0.8=2.4(元) 8角 0.8 元 一 位

× 3 × 3

學生B: ―――― ________

0.8元=8角 24角 2.4元 一 位

8角+8角+8角=2.4元

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學習這節課以前,我們已經學習了振幅變換。本節知識是學習函數圖象變換綜合應用的基礎,在教材地位上顯得十分重要。 y=asin(ωx+φ)圖象變換的學習有助於學生進一步理解正弦函數的圖象和性質,加深學生對函數圖象變換的理解和認識,加深數形結合在數學學習中的應用的認識。同時為相關學科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⒉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對週期變換、相位變換規律的理解和應用。

難點是對週期變換、相位變換先後順序的調整,對圖象變換的影響。

⒊教材內容的安排和處理

函數y=asin(ωx+φ)圖象這部分內容計劃用3課時,本節是第2課時,主要學習週期變換和相位變換,以及兩種變換的綜合應用。

二、目的分析

⒈知識目標

掌握相位變換、週期變換的變換規律。

⒉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歸納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⒊德育目標

在教學中努力培養學生的“由簡單到複雜、由特殊到一般”的辯證思想,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協作學習的能力。

⒋情感目標

通過學數學,用數學,進而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三、教具使用

①本課安排在電腦室教學,每個學生都擁有一台計算機,所有的計算機由一套多媒體演示控制系統連接,以實現師生、生生的相互溝通。

②課前應先把本課所需要的幾何畫板課件通過多媒體演示系統發送到每一台學生電腦。

四、教法、學法分析

本節課以“探究——歸納——應用”為主線,通過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總結規律,並能應用規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主要方式,把計算機使用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新知、探究未知,在活動中學習數學、掌握數學,並能數學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五、教學過程

五、教學過程設計

【預備知識】

(一)問題探究

(1)師生合作探究週期變換

(2)學生自主探究相位變換

(二)歸納概括

(三)實踐應用

【教學程序】

【設計説明】

1我們已經學習了幾種圖象變換?

2這些變換的.規律是什麼?

幫助學生鞏固、理解和歸納基礎知識,為後面的學習作鋪墊。促使學生學會對知識的歸納梳理。

【問題探究】

(一)師生合作探究週期變換

(1)自己動手,在幾何畫板中分別觀察①y=sinx→y=sin2x;②y=sinx→y=sin x圖象的變換過程,指出變換過程中圖象上每一個點的座標發生了什麼變化。

(2) 在上述變換過程中,橫座標的伸長和縮短與ω之間存在怎樣的關係?

(二)學生自主探究相位變換

(1)我們國中學過的由y=f(x)→y=f(x+a)的圖象變換規律是怎樣的?

,函數y=Asin(ωx+φ)圖象説課

(2) 令f(x)=sinx,則f(x+φ)=sin (x+φ),那麼y=sinx→y=sin (x+φ)的變換是不是也符合上述規律呢?請動手用幾何畫板加以驗證。

設計這個問題的主要用意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圖象變換的過程,瞭解週期變換的基本規律。

設計這個問題意圖是引導學生再次認真觀察圖象變換的過程,以便總結週期變換的規律。

師生合作探究已經讓學生掌握了探究圖象變換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礎上,由學生自主探究相位變換規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歸納概括】

通過以上探究,你能否總結出週期變換和相位變換的一般規律?

設計這個環節的意圖是通過對上述變換過程的探究,進而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從現象到本質,總結出週期變換和相位變換的一般規律。

【實踐應用】

(一)應用舉例

(1)用五點法作出y=sin(2x+ )一個週期內的簡圖。

(2)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完成y=sinx到y=sin(2x+ )的圖象變換

(3)請動手驗證上述方法,把幾何畫板所得圖象與用五點法作出的簡圖作比較,觀察哪些方法是正確的,哪些方法是錯誤的。

(4)歸納總結

從上述的變換過程中,我們知道若f(x) =sin2x,則f(___)= sin(2x+ ),由f(x)→f(x+a)的變換規律得從y=sin2x →y= sin(2x+ )的變換應該是_____.

(二)分層訓練

a組題(基礎題)

如何完成下列圖象的變換: ①y=sin3x→y=sin(3x+1)

②y=sin(x+1) →y=sin(3x+1)

b組題(中等題)

如何完成下列圖象的變換: ①y=sin3x→y=sin(3x+1) ②y=sin(x+1) →y=sin(3x+1)

③y=sinx →y=sin(3x+1)

c組題(拓展題)

①如何完成下列圖象的變換: y=sinx →y=sin(3x+1) ②我們知道,從f(x)到f(x)+k的變換可通過圖象的上下平移(k>0上移)(k<0下移)|k|個單位得到。那麼由y=f(x)→y=af(x)+k的變換中,振幅變換和上下平移變換是不是也有先後順序呢?請通過實例加以驗證。

讓學生用五點法作出這個圖象是為了驗證變換方法是否正確。

給出這個問題的用意是開拓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這個步驟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

這個問題的解決,是突破本課難點的關鍵。通過問題的解決,讓學生理解如果先進行週期變換,而後進行相位變換,應特別關注x的變化量。

a組題重在基礎知識的掌握,

由基礎較薄弱的同學完成。

b組比a組增加了第③小題,

重在對兩種變換的綜合應用。

c組除了考查知識的綜合應用,

還要求學生對新問題進行探究,

有較大難度,適合基礎較好的

同學完成。

六、作業

(1)必做題

(2)選做題

作業分為兩種形式,體現作業的鞏固性和發展性原則。選做題不作統一要求,供學有餘力的學生課後研究。

七、評價分析

在本節的教與學活動中,始終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進行設問和引導,關注學生的認知過程,注意學生的品德、思維和心理等方面的發展。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重視問題探究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同時,考慮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和發展層次,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因材施教原則。

調節與反饋:

⑴驗證兩種變換的綜合時,可能會出現有些學生無法觀察到兩種變換的區別這種情況,此時,教師除了加以引導外,還需通過教師演示和詳細講解加以解決。

⑵教學中可能出現個別學生無法正確操作課件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強調學生的協作意識。

附:板書設計

課題

⑴週期變換規律 ⑶兩種變換的綜合 例題與練習

⑵相位變換的規律 ⑷注意點

,函數y=Asin(ωx+φ)圖象説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