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2.6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熱門】幼兒園説課稿

幼兒園説課稿1

一、説教材:

《香蕉船》活動設計是讓幼兒能體驗到同伴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讓幼兒建立一種與他人共享快樂的情感,現在的幼兒普遍是獨生子女,由於父母、長輩的過度呵護,使他們多數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心他人,活動本身就是要讓幼兒懂得同伴間的互幫互助,關愛他人是快樂的。在活動的同時,注意培養幼兒翻閲圖書的好習慣。

二、説教法:

我根據活動的內容,並考慮到語言學科的特點,以及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了以故事來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與幼兒的討論,及在情境中學習,來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的活躍性。

三、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的制定是根據《綱要》語言領域的要求,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使他們懂得關心別人,幫助別人,同時培養幼兒翻閲圖書的好習慣。

四、説活動準備:

本活動利用了幼兒的好奇心,我為他們準備了一根實物香蕉,將《香蕉船》製成小書,同時還準備了故事磁帶。

五、説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根據幼兒的特點,讓幼兒在情境中活動。活動開始,出示實物香蕉,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先讓幼兒觀察香蕉的形狀,請幼兒説説像什麼,引出故事《香蕉船》。

(二)基本部分

學過程,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播放故事,幼兒傾聽,給幼兒加深印象,通過提問,讓幼兒記憶故事內容,同時教育幼兒,同伴間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請幼兒學説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與幼兒討論故事中的情節,來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説過程,活動中我設計了一個説的過程,讓幼兒勇於説出自己的觀點,請幼兒説説喜不喜歡小雞?為什麼?

(三)結束部分

活動的結束部分,讓幼兒自己閲讀小書,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幼兒瞭解"封面,封底"和翻書的順序,及應該怎樣翻,培養幼兒良好的閲讀習慣。

幼兒園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愛是體驗到的,不是認識到的,光有認識,沒有體驗,不可能產生真愛。大多數孩子缺乏關愛他人的實踐和體驗,只知道被愛,不知到回報。蛋寶寶可愛而嬌嫩,稍有不慎便會摔破,這對小班幼兒來説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同時蛋又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他們經常吃蛋,也對蛋有着濃郁的興趣。圓溜溜的蛋惹人喜愛,會滾,會轉;圓圓的.蛋裏還會孵出小雞、小鴨……一隻只蛋就是一個個祕密,因此我選擇這一主題和幼兒一起去小心翼翼的保護易碎的蛋。通過這一活動,幼兒感受、體驗、理解、反思、領悟,同時增強幼兒“愛”與“被愛”的雙重體驗,萌發愛心與責任心。

二。説教學目的:

1、瞭解雞蛋易碎的特點,並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保護蛋妹妹。

2、增強幼兒“愛”與“被愛”的雙重體驗,萌發愛心與責任感。

三。教學重點:

保護易碎的蛋妹妹。

四。説教法:

針對這次教育活動的教學目的,根據幼兒的認識情況,整個活動過程以遊戲為主要形式,整個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靜中學習,做到師幼交融互動。整個活動教師與幼兒協調着,合作着,並再有組織,有規範,有秩序中完成。

五。説教學過程:

1、護蛋任務。出示布絨小熊,用小熊的口吻講述:今天是我的生日,奶奶給了我一個超級任務,要我保護蛋妹妹。如果一天下來蛋妹妹好好的,一點沒破,奶奶就説我是真的長大了。你們可要幫幫我呀!

2、護蛋方案。

——和幼兒討論保護蛋妹妹的方法。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3、護蛋行動。(“蛋妹妹接力”遊戲)

——幼兒一小組為單位,等距站成一列,按序遞接蛋妹妹,最後安全遞到筐內。

——若發生不慎將蛋跌落的事情,可抓住契機,提醒幼兒要小保護好蛋妹妹。

4、感官遊戲:真假蛋寶寶。在“百寶箱”裏放入蛋和類似的物品,如乒乓球,石頭等,讓幼兒摸摸,辨別那些是真蛋寶寶,那些是假蛋寶寶。

5、活動延伸:貫穿一日生活,如帶寶寶吃飯,午睡等,照顧好寶寶,目的是鍛鍊幼兒耐心,責任心。

本次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幼兒

創設寬鬆自由的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真正做到師幼交融,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和成功者。

幼兒園説課稿3

一、説教材

《貪吃的小老鼠》講述的是一隻小老鼠吃西瓜皮沉入河底的經過,本課配合故事內容安排了四幅圖片,讓幼兒按情節發展順序排圖並用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個完整地故事,教育幼兒遇事要先動腦筋想一想,想清結果後再做,不要向小老鼠學習。

根據學前班幼兒語言發展的水平,我認為這一活動應達到以下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圖片,並用連貫的語言講述畫面內容,鼓勵幼兒根據情節發展設想故事的結尾。

2、豐富詞彙:羨慕、神氣。

3、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培養幼兒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重點:讓幼兒按情節發展順序排圖並用連貫地語言講述一個完整地故事。 難點:設想故事結尾並講述。

準備:投影儀、圖片、每人一塊拼圖板

二、説教法

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充分利用故事圖片,啟發式的教育思想,寓教於樂。採用了觀察法、圖片講述法、練習法等教學方法。

三、説學法

幼兒活潑好動,想象豐富,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充分利用故事圖片,讓幼兒展開想象,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他們的判斷思維能力幾口語表達能力,從而達到良好的效果。

四、説教學程序:

1、懸念導入

放投影儀出示西瓜皮,請幼兒講述西瓜皮的用途。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費時3分。

2、經驗講述

出示投影片小老鼠,啟發幼兒講講小老鼠看到瓜皮它會想些什麼?會説些什麼?用一句完整地話講述圖片內容,讓幼兒充分發表見解,培養幼兒的推理能

力,接着出示小老鼠坐在瓜皮船裏的情景,請幼兒講述老鼠的神情,讓幼兒學會理解“神氣”這個詞。讓幼兒自己動手排序,每人一塊拼圖板,四幅圖片,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排列四幅圖的'順序,再把故事講給大家聽。指名幼兒先按老師排得圖片講故事,老師再用生動的語言講故事,這樣能夠培養幼兒的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能力。並學習理解“羨慕”一詞。費時20分。

3、讓幼兒創編故事

提問:水慢慢地流進來,西瓜皮船沉下去,最後會發生什麼事呢?請幼兒大膽發言,想象出不同的故事結尾,這樣做,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推理能力。費時4分。

4、活動延伸:聯繫實際,教育幼兒。費時3分。

中班語言教案:小馬過河

活動目標:

1、情感: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大膽猜想故事情節。

2、知識:使幼兒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於嘗試的道理。

3、能力: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三張圖片,請幼兒比較三種小動物的高矮,涉及過河問題。

(二)活動過程與指導:

1、展示課件,教師講述故事提問:

(1)老牛説了些什麼? (老牛為什麼這樣説?你説小馬會相信老牛的話嗎?)

(2)小松鼠説了些什麼?(小松鼠為什麼要這樣説?他為什麼和老牛説的不一樣?你相信誰説的話,為什麼?)

(3) 你猜小馬是怎麼做的?為什麼?

2、展示課件、聽錄音 提問:

(1)老牛説得對嗎?為什麼?

(2)小松鼠説得對嗎?為什麼?

(3)馬媽媽對小馬説的什麼?小馬最後是怎麼做的?

(4)故事講了一個什麼道理?

3、教師總結:碰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動手去試一試,這樣才能聰明能幹。

4、幼兒自由看圖講述故事。

三、結束: 進行生活滲透,請幼兒動腦筋試一試製作風標。

延伸活動:繼續為幼兒提供看圖講述的材料,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大膽講述。

户外活動:

體能練習:幼兒廣播體操、武術操。

遊戲:賣蒜。 自由活動:自選各種球類玩具。

安全提示:注意天熱休息。在賣蒜過程中,鑽時不要猛跑,後面的小朋友太危險。

幼兒園説課稿4

一、教材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和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有趣地去觀察、實踐、創造、體驗,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由此,我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找規律》,目的就是讓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中主動創設活動、參與活動,積極投身實踐,這樣幼兒身心才能獲得較大、較快的發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二、目標

1、通過活動,幼兒學習按某一特徵有規律的間隔排列。

2、在探索尋找活動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排列;並培養幼兒有初步的推理能力,發展幼兒創造力。

三、重點

活動的重點:能在各種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規律。

四、難點

活動的難點:在有規律的排列中會表現2-3種規律。

五、教法

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觀察法、操作法、嘗試法等幾種方法,動靜交替,使幼兒在看看、想想、説説、做做等活動中,邊玩邊學。還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能夠使其自由探索、發現、生動活潑的環境,讓幼兒在快樂愉悦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能力。

六、活動流程

活動分為三大部分。即自由探索——動手操作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嘗試自由排列。

第一部分是讓幼兒自由探索,活動一開始以遊戲引入,讓幼兒尋找卡片,觀察卡片上有什麼,找找卡片上不同的變化,説説各種事物的不同排列,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運用遊戲法能使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大大的提高。

第二部分是通過觀察,引導幼兒思考,發現、感知各種物體排列的規律,學習按顏色、幾何圖形、圖案間隔排列的方法,這是活動中的重點。活動中讓幼兒動手操作,找出物體的規律,並將規律補完整,以加深鞏固有規律的間隔排列的方法,培養幼兒初步的推理能力。由於每一個幼兒都不在同一發展的起跑線上,所以在補規律的操作活動中準備教學具時,按幼兒的能力來分,能力強的有2-3種規律,能力弱的有一種規律,再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和發展進行個別指導,使每一個幼兒都成為主動活動的主人,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獲得發展。

第三部分是讓幼兒嘗試自由排列的活動。這是活動中的難點,讓幼兒嘗試在有規律的排列中表現出2-3種規律,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

幼兒園説課稿5

一、 教材分析

綱要所提出的要讓幼兒“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能注意傾聽別人講話,能清楚的説出自己想説的事。”制訂了教學目標:

1、豐富逛商場的知識經驗,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引導幼兒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講述逛商場的見聞和感受,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3、初步瞭解商場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二、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分析主要運用了示範模仿法和啟發聯想法。

第一種方法示範模仿法,幼兒天生具有良好的模仿性,任何事物幼兒都想親自去模仿,語言活動中示範模仿法也是十分重要。幼兒在模仿中學習語音、語法,學習運用語言。在這裏我不止單純運用教師的示範,更重要的是幼兒的示範。因為作為身邊的小夥伴的示範更能讓幼兒所能接受。藉助幼兒和老師的講述開闊幼兒的思路,讓幼兒在模仿的基礎上有所發展。

第二種方法啟發聯想法,生活經驗講述必須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在教學中怎樣讓幼兒的生活經驗充分起到作用,讓幼兒把經驗能用語言表達出來呢?我運用了啟發聯想法,通過再現性提問和啟發式提問,幫助幼兒把已有的生活經驗有條理的串聯起來,比如“你在商店裏買了什麼東西?”“你發現了什麼新鮮事?”“哦,原來每件商品和照片背後都有一個故事啊,你能講給大家聽聽嗎?”引導幼兒將生活經驗歸納、總結、串聯完整。這是幼兒能夠連貫講述的'基礎和關鍵。

以上兩種教學方法在活動中交替使用、相互補充,使教學活動動靜交替。注意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的培養,重視了幼兒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

三、學法指導

根據語言教學的原則其中注重幼兒獲得經驗的原則、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的原則和麪向全體重視個別差異的原則。在教學中主要從聽和説兩方面進行了學法指導。一方面是引導幼兒養成能有禮貌的傾聽別人講述的良好習慣。第二方面的學法指導是,引導幼兒學習運用語言講述進行情感表達的方法。講述必須有條理,才能讓人聽明白,在指導幼兒講述時我充分運用了啟發誘導的方法,不是教師直接的去教去説,而是讓幼兒通過自由探索去發現、歸納、總結出來。

四、教學程序

第一部分出示逛商場的照片導入課題:運用實物投影將教師在逛商場的照片展示給幼兒。“這是王老師最近剛剛拍的照片,你知道我是在哪拍的嗎?”“哦,是商場,是哪個商場你猜猜看?”引起他們的興趣。

第二部分展開講述,包含我五個環節。第一環節啟發引導,激發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自然的過度到第二個環節自由結伴講述。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觀察幼兒的反應,傾聽幼兒的講述內容。第三環節教師示範講述,根據以往組織活動的經驗和幼兒的興趣點,激發幼兒有關的回憶。第四環節幼兒拿自己帶來的商品或照片進行個別講述。

第三部分活動結束,由於活動時間有限,幼兒都想上來講的願望又很迫切,因此我引導幼兒將帶來的商品佈置成小超市,放歡快的音樂與幼兒一同佈置環境,在音樂中結束本次活動。為了讓幼兒能盡興的講述,隨後開展角色遊戲“小超市”,並將照片豐富到語言區以便於幼兒隨時的講述。這樣符合綱要中提出的“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中發展起來的”這一要求。

在教學活動中我掌握好宏觀調控,調整控制好節奏速度,在提問時,注意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當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設計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根據幼兒的實際反應和接受能力及時調整,這就需要教師有良好的應變能力和靈活的教育機制,努力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説課稿6

大家好! 我是來自濟南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的張宏,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説課內容是《過馬路》。接下來,我將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程序、教學方法,這五個方面來進行説課。

《過馬路》選自人教版特殊教育培智學校常識第六冊第五課的內容,主要講的是過馬路的兩條小規則:一是走人行橫道,二是先看左、後看右,注意來往車輛。這是常識性內容,以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基本自理能力為主要目標。

我所面對的兒童主要為中重度智力障礙兒童,他們與普通兒童相比,智能特別是認知能力相對落後,表現在課堂上則為:對事物細節觀察的靈敏度不夠,聽覺方面語音辨別較為困難,有時候對所學的內容缺乏積極探索的好奇心,特別愛走神,知覺的恆常性比較低,容易出現對所學的內容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情況;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存在缺陷:主要表現為自理能力差、人際交往溝通方面存在障礙。

對於智障兒童的教學目標與對普通兒童的目標稍有不同,教授的重點不在於學科知識而在於他們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上面,表現在本課上即為讓學生了解過馬路的兩條基本規則並能夠正確將課本中所學的知識遷移到真實情景中來。而這種遷移能力的培養,也是本節課教學的難點所在。

在本節課開始,導入的部分我會通過ppt呈現一張小朋友過馬路的動畫圖片,並採取提問的方式:同學們,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呢?來引出我所要講授的'課題。並將注音的過馬路這一標題寫在黑板正中央。導入結束之後,我會再向學生拋出一個問題:同學們都知道怎樣過馬路嗎?讓學生通過或説或表演的方式來展現他自己的過馬路狀態,以此順勢來引出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在這兩個提問環節凡是認真的進行回答和思考的學生我都會給予一定程度的鼓勵和表揚。

接下來,首先我會讓學生自己觀察我所展示的這張幻燈片,讓他們找出圖片中都包含哪些內容,我會加以提示圖中有小朋友和汽車,讓學生自行找出我沒有提到的內容;學生若是説不出斑馬線或者人行橫道,我會指出圖中的人行橫道所在位置,給予學生進一步的提醒,以此來讓學生了解第一條過馬路的規則:要走人行橫道,資料《幼兒園説課稿《過馬路》》。接下來,我會以演示的方式讓學生熟記這條規則:拿出人行橫道的微型模板,首先問學生這是什麼,回答正確即進行下面的演示,讓學生明白基本的演示情景,我會先做演示,之後請2-3為學生上來進行練習,最後以:所以過馬路要走哪裏呢?請學生回答,並在黑板上寫下走人行橫道來作為這個小環節的結束。

接下來,我會在屏幕上呈現第二張動畫圖片,在教室裏空出的演示區域中進行基本的場景佈置,用長繩將演示區分成兩個部分,以此來對兩條單向車道進行區分。請四位同學上來配合老師演示,讓兩位同學按照圖片上兩位小朋友的位置站好,並分別做出向左看、向右看的動作,另兩位同學扮演過往車輛,這時我會在一旁進行講解:讓學生對過馬路時 ,何時向左看?何時向右看?以及為何要向左向右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與理解。接下來,我會請兩位同學來整體完成一下這一小規則,學生在完成一小步之後,我會在一旁進行口頭講解,學生在完成過程中出現問題,我會從旁提醒,並讓他重新完成剛才發生錯誤的那一小步,再進行接下來的步驟。接下來,學生輪流自由上台,進行演練,發生錯誤,我會暫停,由其他學生為他指出錯誤之處,掌握此項規則之後,將先看左、後看右,寫在黑板上,我一邊寫,學生一邊讀,加深印象,此環節結束。

最後,在剛才佈置的場景的基礎上,拿出人行橫道的模板,問學生:同學們,還記得這是什麼嗎?並重申第一條規則,以此喚起學生對第一條規則的記憶。將人行橫道模板放在演練區合適位置,請兩位同學跟在我的身後,排排隊過馬路,在過馬路的過程中再次重複這兩條規則;之後,我會請學生三三為一組,進行過馬路訓練,請學生自告奮勇做領頭羊帶學生過馬路,在學生們過馬路的過程中,我會從旁給予指導。在最後這一環節,對於部分學生我的要求是邊説規則邊進行過馬路演練,對於另一部分的學生,則只要求會做即可。

在兩個小環節和最後的整體運用方面,我所強調的主要是真實情境的模擬,通過真實情境的基本再現,使學生在此方面進行知識遷移便不會顯得那麼困難,由導入引出,並通過三個環節的逐步開展,由此本堂課我的教學目標便很輕鬆的達成了。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幼兒園説課稿7

教學目標

1、通過幼兒動手製作,感知物體的平衡現象,使幼兒充分體驗探究活動的快樂。

2、啟發幼兒大膽表述在操作中的感受,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蒜、牙籤、橡皮泥若干、錄音機、小木橋。

教學過程

重點:使幼兒通過實驗操作,感知物體的平衡現象。

1、試一試。

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很好玩的東西,怎樣做呢?老師不教,需要你們自己動腦筋才能做成。現在請小朋友拿一棵蒜,放在手指上,你能讓蒜站在你的.手指上嗎?

2、做一做。

導語:我們來做一個大蒜小人,請你們用蒜當小人的身體,用橡皮泥、牙籤,把它變成一個能站在手指上的小人,看誰的小人站得直、站得穩。

(1)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大膽製作。

(2)在製作過程中提醒幼兒:你的小人能站在手指上嗎?為什麼?使幼兒在製作過程中,找出小人不能站在手指上的原因(A:頭重腳輕B:兩邊重量不一樣C:兩腿間距離太近),從而調整自己的製作方法。

(3)提示幼兒:可讓小人站在小木橋上,更清楚地觀察操作結果。

3、説一説。

你是怎樣讓小人站在你的手指上的?

(1)鼓勵幼兒把自己的操作過程,大膽清楚地表述出來。

(2)老師在幼兒表述過程中,適時豐富“平衡”一詞。

4、玩一玩。

導語:看老師的小人和你們的小人有什麼不同(下面又插了根小棍),請你們也來試一試,讓小人站在你的手指尖上跳舞。

(1)鼓勵再次嘗試,進一步感知物體的平衡現象。

(2)找一找小人不能跳舞的原因:A。插的小棍太長B。調整小棍位置C。加重底部重量

(3)讓小人隨音樂跳舞,充分體驗成功的快樂。

(4)教師小結:今天你們用蒜做了一個會跳舞的小人,你們覺得好玩嗎?

這個小人是你們自己動腦筋做成的,你們真能幹!你們做的小人為什麼能站在手指上?(讓幼兒充分回答,知道物體上邊輕、下邊重或兩邊一樣重,才能站得穩,保持平衡。)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都用到這個道理,請你們回去找一找,然後再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説課稿8

以下是我自己寫的説課稿,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請各位同行提出寶貴的意見和推薦!尊敬的評委老師,你們好:這天我説課的資料是《説説我家的人》。...以下是我自己寫的説課稿,如果有不正確的地方,請各位同行提出寶貴的意見和推薦!尊敬的評委老師,你們好:這天我説課的資料是《説説我家的人》。下面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本次活動來源於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活動教材》第二個主題第一個活動。家是每個人生活的港灣,家庭的温暖和親情關係會影響幼兒對人和社會的態度,幼兒對家庭的感受也將影響其人生的道路。幼兒自己家裏的人,幼兒並不陌生,但是幼兒對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愛好等並不是很瞭解。“説説我家的人”是透過幼兒熟悉的人物來激發幼兒對調查的興趣,並透過調查及記錄增進幼兒對家人和家庭的瞭解,幫忙幼兒樹立對家人、家庭的愛。正如《綱要》中所説,“既貼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取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有服務於幼兒生活。所以我選取了本次活動。鑑於對以上資料的分析,特制定以下目標:1.知識目標:激發幼兒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瞭解。2.技能目標: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能有條理地講述。3.情感目標:培養幼兒對家人的愛。根據《綱要》中教育目標及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激發幼兒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人的瞭解和愛作為重點,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能有條理地講述作為難點。為了使活動呈現出綜合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中,特做以下準備:1.知識準備:事先讓幼兒調查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並於活動前和幼兒討論調查的結果。2.教具準備:(1)請幼兒每人帶一張家庭成員較全的全家福照片(2)帶給擺放照片的版面(3)幼兒人手一份彩筆、畫紙

二、説教法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理念,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活動採用的教學法有:(1)啟發提問法:這種方法在各活動中是最常見的。透過啟發提問激發幼兒的調查興趣。(2)討論法:透過師幼、某之間的討論,使幼兒對家人有了一些瞭解,也讓幼兒在討論中解決問題,到達教學目標。此外還有繪畫法,透過繪畫製作小冊子,來增進幼兒對家人的瞭解和愛家庭的情感。

三、説學法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幼兒能主動用心的參與活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圍繞目標,主要運用的方法有:(1)調查法:透過對家人的調查,激發幼兒瞭解家人的用心性。(2)記錄法:透過動手、動腦記錄家人的生日、職業、愛好等更直觀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還有動手操作法,用畫筆來記錄家人並做成小冊子,能進一步鞏固對家人的瞭解。

四、説活動過程1.導入。老師那裏有一張我的全家福照片,上面有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小朋友有這樣的照片嗎?教師用一張自己的全家福照片給幼兒介紹,從而引出幼兒自己的全家福,並讓幼兒分組交流。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幼兒透過對照片上的人的瞭解,激發幼兒主動調查的興趣,幼兒很快進入主題。2.介紹家人。(1)請部分幼兒展示照片和調查表,教師透過提問照片上的人是誰、做什麼的、喜歡什麼、生日是什麼時候啟發幼兒介紹對自己的家人的調查結果。此環節體現了幼兒對家人的初步瞭解。(2)請幼兒説説自己的記錄方式。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討論並得出結果。如:爸爸可畫男人的頭像、媽媽可畫女人的頭像;生日可用數字,能夠畫上蛋糕或蠟燭;喜歡的衣服、食物可直接畫出來;喜歡的顏色可用相應的彩色筆塗畫出來;職業能夠畫相應的標誌等。《綱要》中指出“寓教育於各種活動中”,這一環節主要是透過討論增進幼兒對家人的瞭解和愛以及記錄的方式,既鍛鍊了幼兒的思維潛力,動腦筋用心思考記錄的方法,又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潛力,一齊交流經驗、分享快樂,在説中學、聽中學、思考中學,以幼兒為主體,幼兒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3.製作家庭小檔案(1)請幼兒透過繪畫製作自己的家庭小檔案,必要時補充對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本環節透過幼兒自己動手操作,進一步鞏固了對家人的瞭解。(2)在家庭小檔案的首頁畫上自己的全家福,與補充的其他家人的調查結果裝訂成小冊子。4.課堂小結,對幼兒製作的家庭小檔案進行展評。5.延伸活動(1)將全家福照片佈置在牆面上,供幼兒自由欣賞、介紹和交流。(2)家庭小檔案可根據幼兒需要隨時添畫資料。延伸活動不是一個活動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活動的開始。因此,透過延伸活動可增進幼兒對家人的瞭解和愛,又能提高語言表達潛力及新知識新經驗的獲得。以上活動過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既關注了幼兒原有的生活經驗,又有新經驗的獲得。我説課的資料到此結束,其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教,謝謝!注:在説課時要聲音洪亮,要有起伏,要與評委進行眼神交流,要在半脱稿的狀況下完成説課。

幼兒園説課稿9

人類的進步總是伴隨着無盡的戰火和銷煙,雖然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也時有面臨戰爭的威脅,熱愛祖國,保衞祖國是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職責。所以,今天的音樂欣賞活動我選擇了歌曲《保衞黃河》。

其目的是:

1、讓幼兒在音樂欣賞中去感受歌曲雄壯、有力、氣勢磅礴的美。

2、讓幼兒在豪邁激越的音樂中想象歌曲所表現的意境,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出來。

3、激發幼兒從小熱愛祖國,反對侵略,有扞衞祖國尊嚴的情感。

目標1和3是本活動重點,目標2是本活動的難點。

活動前我作了以下準備:

1、課前認識黃河和觀看抗日戰爭記錄片。

2、歌曲《保衞黃河》的mtv和磁帶一盤。

3、紅旗、大刀、長矛、木槍等道具。

本次活動我主要用了直觀教學法和情景表演法,分四個環節來完成。

首先幼兒隨《兒童團歌》的音樂踏步入場,營造本次活動的氛圍,教師簡單介紹歌曲的歷史背景及詞作家,提出欣賞要求後,放磁帶整體欣賞歌曲2遍,然後讓幼兒討論:

這首歌曲聽起來怎麼樣,你好像看到了什麼?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雄壯有力、氣勢磅礴的美。

然後進入活動的第二環節:分段欣賞,深入的理解與感受。

首先欣賞歌曲的'前面部分,聽聽、想想、説説、讓幼兒一邊欣賞一邊想象歌曲所表現的意境,然後用語言表達出來,此環節重在讓幼兒説。

然後欣賞歌曲的後面部分,聽聽、想想、動動、讓幼兒把自己對歌曲的理解與感受用動作,表情表現出來,此環節重在讓幼兒動起來。

最後整體欣賞歌曲,比較歌曲前後兩部分旋律有什麼不同,讓幼兒跟唱歌曲最後一句“保衞家鄉,保衞黃河,保衞華北,保衞全中國”,體驗歌曲雄壯有力的氣勢,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激情與扞衞祖國尊嚴的決心。

活動的第三個環節:放影歌曲《保衞黃河》的mtv,豐富幼兒想象,增進對歌曲的理解。

最後:自由欣賞,自由表現。

幼兒用木槍、大刀、長矛,等道具,在豪邁激越的音樂中大膽創作表現,同伴間相互合作交流來表現歌曲的意境。

整個活動都是在教師有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達到本次活動的目的。

幼兒園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節約用水,從我做起》是中班的一節社會活動。通過幼兒觀察交流分享,觀察討論,關注生活討論節水方法和師幼表演等活動,意識到節水要從身邊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承擔起節水義務宣傳員的責任。

(二)教學目標:《綱要》強調: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嚮導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和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定了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1、讓幼兒瞭解國家水資源的現狀,激發幼兒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責任心。

2、懂得節約用水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3、從身邊小事做起,討論節約用水方法,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三)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實現目標的有力保證,為了達到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讓幼兒在家長的引導下觀察記錄生活中浪費水資源的不當行為,並與家長一起商討一些節水的好辦法,製作節約的標誌與宣傳畫。

2、物質材料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節水的標誌、節水小天使的標誌牌。

(四)説重難點活動重點:使幼兒樹立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的意識。

活動難點:知道節約用水的幾種方法,並應用於實際生活中。如何去突破難點?通過幼兒觀察、討論、總結節水方法來完成。

二、説教法

《綱要》明確指出:要堅持幼兒是活動的主體。社會教育活動不是教師告訴幼兒“你該怎樣”,而是幼兒要“怎樣”,教師只是對幼兒的選擇和行動起引導和幫助作用。

我採用的主要教法有:

1、談話法:幫助幼兒提煉原有的社會知識經驗,使之系統化、明確化。

2、討論法。有利於幼兒自由發表意見和感受。

3、情景教學法:由教師展示一些缺水和浪費水的情景,讓幼兒對其中的社會問題進行思考,讓幼兒理解節水的重要性。

其次還採用觀察法,記錄法,角色扮演等方法。

三、説學法

《綱要》的社會領域中提出:必須使幼兒動手、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往、觀察、體驗、表現等,讓他們在活動中主動發展社會性。

主要學法有:

(1)討論法:讓幼兒相互討論節水的方法;(2)觀察法;通過對課件圖片的觀察,讓幼兒的心靈有所觸動,樹立節水的意識;(3)合作式的學習方法:與家長一起製作節水宣傳畫與節水標誌。

四、説活動

程序《綱要》的社會領域中提出:社會教育活動要有“整體性”的觀念。教師要把知、情、意、行等方面有機地融合在教育活動中。

(一)觀察交流分享,導入活動。

1、出示一些髒物和乾枯的花,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説一説。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梳理了解水的重要性。

(二)觀察討論,激發情感--觀察多媒體課件,看看説説,瞭解水的珍貴,激發珍惜水的願望。

(三)關注生活、積累方法。

1、幼兒分組討論在幼兒園和我們的'生活中節水的方法。老師歸納進行記錄,強化節水意識。

2、播放貼近幼兒生活的節水圖片。

小結:節約用水,可以從身邊的小事着手,從節約一滴水開始,養成節水的好習慣。

五、師幼互動,進一步激發節約用水的責任心

通過歌曲表演和缺水的圖片引起大家的共鳴。

六、師幼的共同感覺和活動的可見成果展示

請小朋友來當節水宣傳員,並拿着節水標誌牌去向客人老師做宣傳。

七、設計亮點

我個人認為在活動設計上有以下亮點:通過觀看缺水的圖片,讓幼兒的心靈有所震撼,從而激發幼兒節水的願望是第一個亮點;第二個亮點是通過歌曲表演及幼兒和家長一起製作節水宣傳畫與節水標誌,向班級宣傳,向在座的各位客人老師宣傳,呼籲大家積極行動起來,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幼兒園説課稿1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不能説謊,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揭示“騙人必將害自己”的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卡片抽讀生字新詞。

(2)比一比,再組詞。(《課堂作業》第4題)

皮( )裏( )孩( )

被( )理( )刻( )

(二)引人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會了7個生字,瞭解了課文內容,請小朋友回顧一下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那麼,課文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三)講讀課文第1、2段

(1)輕聲朗讀第、自然段,説説這個自然段主要寫什麼?(從前,有個孩子在山上放羊)這一句話向我們交代故事的時間是在從前,地點是在山上,主要是寫放羊的孩子。從前是指什麼時候?“常常”是什麼意思?誰能用“常常”説一句話?

(2)讀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句子:有一天,他在山上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

a.看看“狼來了”後面是什麼標點符號?(!),説明很着急。

b.“狼來了”這句話説了幾次(兩次),要加重語氣。

c.朗讀指導。

狼真的來了嗎?那麼放羊的孩子真的着急嗎?誰能用故意着急的語氣來念一念“狼來了!”?指名讀--評議--齊讀。

②山下的人聽見喊聲後是怎麼做。怎麼説的?當時他們的心情怎樣?(緊張、焦急)課文中哪幾個詞充分地表現了這一點?(趕快、跑、忙)“趕快”什麼意思?你能用“趕快”説句話嗎?

③指導朗讀。用緊張、焦急的語氣讀讀山下的人説的話。指名讀--評議--齊讀。

④放羊的'人這時候又怎麼樣呢?看圖結合課文來説,指導學生用開玩笑的語氣讀。

(四)學習第3段

①放羊的孩子只騙了一次嗎?指名讀第3民説説從哪裏看出來。

②理解“一連、好幾回”的意思。

③“好玩”是什麼意思?放羊的孩子覺得什麼很好玩,板書:好幾回

④齊讀第3段。

(五)學習第4、5段

(1)導語:明明沒有狼,放羊的孩子卻大聲喊:“糧來了!狼來了!”而且欺騙了好幾回,他這樣做對嗎,會給他帶來什麼結果,請小朋友自由輕聲讀第4、5段課文。

(2)仔細看圖:狼真的來時,放羊的孩子當時的神態、動作、語言是怎樣的?淮能用着急、害怕的語氣讀一讀課文中第二次寫“狼來了!狼來了!”的句子?(指名讀,齊讀。)

(3)狼真的來了,山下的人聽見喊聲,為什麼不去打狼?他們是怎麼想的?怎麼説的?板書:不相信。指導用生氣的語氣念山下的人説的話。

(4)看最後一幅圖:説説最後結果怎麼樣?放羊的孩子為什麼哭了?用傷心的語氣讀最後一節。

(六)總結全文

(1)開始放羊的孩子為什麼笑了?後來為什麼哭了?

(2)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3)齊讀全文。

(七)作業

(1)課後練習第3題:比一比,讀一讀。

①羊被狼吃了。

②狼吃了羊。

比一比有什麼不同?第1句主要講誰?第2句主要講誰?指導學生念好重音。

《課堂作業)第6題:抄寫句子。

板書設計:

39狼來了

放羊的孩子---------山下的人

好幾回

↓羊被狼吃了↓

哭←------不相信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字詞

2.練習朗讀課文,總結課文,指導學生的行為。

3.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複習生字詞

(1)卡片抽讀,開火車讀。完成(課堂作業)第1題。

(2)聽寫詞語。《課堂作業》第5題。

(二)指導朗讀課文

(1)第一次用“狼來了”騙人:放羊的孩子是故意的語氣,山下的人説的話是着急的語氣。

(2)第二次狼真的來了:要念出着急、害怕的語氣。而山下的人説的話要讀出生氣、不相信的語氣。“又、別理他”要讀重音。

(3)第五段,要求讀出傷心的語氣。

(4)敍述部分用不快不慢、聲音不大不小的語氣念。

(5)練習指名讀,分角色朗讀,齊讀全文。

(三)複習有關課文內容,總結課文

(1)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狼真的來了,山下的人為什麼下去打狼?

(3)羊被狼吃了,放羊的孩子會怎麼想?

(4)學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四)看圖説説、評評、議議,指導行為(指導完成課堂作業第7題)

(1)看圖説説,圖上畫着什麼?應該向誰學習?為什麼?

①圖一:丁丁打碎了碗,説是小貓打碎的。

②圖二:鼕鼕打碎了碗,向媽媽承認錯誤。

(2)導行:你説過謊嗎?今後該怎麼做?

(五)四人小組討論,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個故事(推薦一人蔘加班隊活動的故事大工評選)

(六)作業

每個小朋友,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説課稿12

一、出示角色形象,吸引幼兒進入故事。

教學伊始,我和幼兒一起做手指操《大公雞》並問幼兒:今天大公雞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歡迎嗎?(出示公雞圖片)小朋友大家好!你們看我美麗嗎?哪美麗?你能用語言誇誇我嗎?從而引導幼兒從“冠子”“羽毛”“腳”等方面來形容公雞的美麗。

有的幼兒説“冠子紅紅的,大大的”有的説“身上的羽毛五顏六色的”有的説“腳是黃顏色的”等孩子描述完大公雞,我有模仿公雞説:“我還為自己編了首兒歌,你們想聽嗎?”孩子們高息的説:“想聽。”“公雞公雞真美麗,大紅冠子花外衣,油亮的脖子金黃的腳,要比漂亮我第一。”讓幼兒對故事中的公雞有一個整體印象,為下文的猜測故事打下基礎。

二、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預測故事的發展,和幼兒一同講故事。

待幼兒對故事中的公雞有了感性認知後,我開始講述故事的開頭,當講到公雞得意洋洋地唱完歌,問孩子:“請你猜想一下這隻公雞要幹什麼去?”由於幼兒聽了兩遍兒歌很容易回答出“比美去”“比漂亮去”。接着出示“樹林”讓幼兒自由觀察思考:公雞來到了哪?看見了誰在幹什麼?它會説什麼?“啄木鳥”會和它比美嗎?讓幼兒真正進入到故事情境中來,猜測它們會説些什麼。

因為幼兒知道公雞要和別人比美所以很容易猜出:“啄木鳥,咱們比比誰美?”“啄木鳥正忙着給大樹捉蟲子,會和它比美嗎?”我又把問題拋給了孩子,他們一直認為不會,從而猜出啄木鳥的話。在此引導幼兒用得意洋洋的'語氣説公雞的話,用冷冷的語氣説啄木鳥的話,師幼共同分角色進行對話。放手讓幼兒根據第一幅圖講述“果園”和“稻田”中比美的圖片,幼兒能按原有經驗進行講述。

最後引導幼兒思考:為什麼它們不和公雞比美?有的幼兒説“它們不願意和公雞比美”,有的説“它們正忙着呢”在回家的路上公雞遇到了誰?老馬會給它滿意的答案嗎?聽了老馬的話公雞會怎麼做?幼兒很輕鬆的猜出了故事的結尾,整篇故事都給幼兒留下了廣闊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間。

三、完整的觀看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中藴含的道理。

幼兒邊看圖邊講述故事內容後,讓幼兒觀看碟片,在頭腦中進一步建立表象,為下節課的複述故事和表演故事做好準備。同時故事中優美的語言,對於豐富幼兒詞彙,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看完故事後引導幼兒明白:美不美比光看外表,還要看能不能為人們做事。進而建立從小愛勞動的美德。本來在教學中還設計了談話“你能為別人做什麼事?”讓幼兒懂得勞動是一件光榮的事,進而師幼共同演唱《勞動最光榮》可由於時間關係沒完成預設任務,有一點遺憾。

總之,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們只有不斷的總結,不斷的思考,才能不斷地進步。

幼兒園説課稿13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題目是大班社會《祖國在我心》,熱愛祖國教育一直以來是一個傳統而又經典的教學內容,《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愛國主義教育應從情感教育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貫穿於幼兒生活與各項活動之中。"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始終是我教學的重點。研究表明,3~6歲的孩子正是個性傾向和道德觀念形成的萌芽時期,是培養良好品德行為的黃金時代。我園現在使用的是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和台灣信宜基金出版社合作開發的《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指導》,由於教材來源於台灣,在小、中、大班的教材中都沒有關於"熱愛祖國"方面的主題內容。但這個關於民族靈魂的教育是作為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學習的,金秋十月,人們將迎來最為盛大、喜慶的節日--祖國母親六十週歲生日。"十月一日是誰的生日?""中國到底有多大?""我們中國有什麼?"……這些都是孩子們想了解的。於是,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即將到來的國慶節,以及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班內開展"我愛祖國"主題系列教育活動,讓幼兒知道自己是中國娃,知道中國娃的特徵;瞭解我們祖國的全稱;認識祖國的國旗、國歌、國徽;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是怎樣的?等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以此來弘揚祖國的正氣,萌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基於此,我精心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以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就本活動我確定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知道祖國的全稱和首都的名稱,能在世界地圖上找到中國。

2、認識國歌、國旗和國徽,知道它們是祖國的標誌,知道十月一日是我們祖國的生日。

3、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根據目標,我把本課的重難點定位於:知道祖國的全稱和首都的名稱,能在地圖上找到中國;認識國歌、國旗和國徽以及它們的象徵意義,知道它們是祖國的標誌,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為了有效突破重難點,我採用的方法是:通過多媒體課件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通過講述鞏固幼兒對祖國的認識,培養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讓幼兒能夠理解內容豐富、含義深刻、較為抽象的"祖國"這一概念。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景遊戲之中,我將積極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序。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參加過幼兒園的升旗儀式、看過介紹祖國大好河山的電視等。

2、教具準備:《祖國在我心》課件一套。

3、心理和環境準備:

培養愛祖國的情感,環境的隱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視,注重創設教育環境,是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在活動室的四周張貼中國地圖;貼上國旗、國徽和各種抗日英雄故事的圖片以及天安門、長城等有代表性標誌的圖片;做到讓每一堵牆壁都説話,以"動情"到"曉理"過渡,使幼兒在環境的薰陶下逐步產生愛祖國的情感,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目的。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活動中我較多地採用直觀教學法,結合本園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和具有網絡探索室後幼兒會操作電腦的有利因素,綜合考慮學科特點、教學目標的要求和幼兒的年齡及認知結構,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並有效落實於實踐中。為幼兒理解抽象的內容展示一種情境,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有效輔助教學過程,將重點、難點內容巧妙突破,提高了教學效率。此外,還結合運用交流討論法、審美薰陶法、遊戲法、多種教法加以整合、層層深入。

三、説學法:

幼兒園的教育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積極創設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運用多種方法獲取知識經驗,培養能力。在活動中,我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有趣的氣氛和愉快的體驗中參與活動,努力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指導幼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讓每個幼兒都受益,讓每個幼兒都發展。從而促進學習方法的落實,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在本次活動中,採用了多種感官參與法,每一個環節都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看一看、聽一聽、找一找、想一想、認一認,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共同參與,並用適當的方法表達、交流認知的過程和結果,瞭解有關祖國的基本知識,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此外,活動中我還採用了體驗法,讓幼兒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向國旗行注目禮,由於幼兒親身體驗了升旗敬禮的情節,有直接的經驗,當以後再聽到國歌、再看到國旗國徽時會有一種神聖的特殊的愛國情感。

四、説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大塊,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科技,是"以人為本"的,人,終究是科技的靈魂!我這次説課時演示的課件,不是圖教學使用時的方便,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做的話,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幼兒的思路引到電腦既定的流程上來,這樣太程序化,上出的課便是"流水課"。我選擇的是多個按鈕式組合課件,幼兒想到什麼可以隨時點擊使用的單個獨立小課件,充分尊重幼兒主體地位,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在教學時會更加遊刃有餘。同時根據幼兒認知、情感發展規律,通過創設教育環境,靈活運用體驗感受、信息交流、自主活動、積極表現等多種教育方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了適合幼兒發展特點的愛國主義教育。具體的教學過程為:

(一)開始部分:聽聽、尋尋,激發幼兒的興趣。本環節預設用時5分鐘。

1、聽一聽,知道祖國的全稱。(播放課件《大中國》)愛因斯坦説:"興趣是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請幼兒邊傾聽熱烈激昂的歌曲《大中國》邊欣賞與歌曲內容匹配的畫面,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幼兒初步瞭解我們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家名字叫中國,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物產富饒的國家。

2、尋一尋,我們的祖國在哪裏?(播放課件《祖國在哪裏》)有句話説得好: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只有動手做才能學得會。在動手過程中不僅易於引發興趣,拓展思維,也有利於每一位幼兒自主、獨立、創造性的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由於我園具有網絡探索室,大班孩子掌握了一些簡單的電腦操作技能,於是我讓幼兒觀察電子地圖的各個版面,並請幼兒逐一點擊畫面傾聽電腦中提示的國家名稱,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動手操作幫助幼兒形成表象、建立概念。幼兒在點擊畫面、傾聽聲音、尋找自己國家的遊戲中瞭解中國在地圖上的位置。

(二)基本部分:國歌聲聲、國旗飄飄、國徽閃閃。本環節預設用時20分鐘。

1、想一想,中國地圖像什麼?(播放課件《祖國像什麼》)這一環節中,我出示中國地圖,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自由交流和表達,説説我國的地圖像什麼?待幼兒自由交流後演示課件,讓幼兒明白中國的地圖像只大公雞。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思維的特殊形式,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2、找一找,首都北京在哪裏?(播放課件《祖國首都》)有關祖國的基本知識比較抽象,光靠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通過多媒體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把電、光、形、聲多種媒體組合起來,創造有利於教學的學習情境,使幼兒充分領略視聽效果,積極主動地學習。於是我出示中國地圖,請幼兒點擊地圖中的圓點,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所在地,並逐一認識北京首都的着名建築物--天安門、長城、天壇以及聆聽講解員的講解。

3、辨一辨,雄壯的國歌。(播放課件《國歌聲聲》)在這個環節中,播放三種不同類型的樂曲,請幼兒辨別哪一首是我國的國歌,音樂鑑賞它不僅讓我們在民族文化和不同的精神氛圍下感受來自各方的薰陶,還讓人對各個地域的人文、物質、感情、活動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能通過音樂這面鏡子照射出更廣闊的大千世界。幼兒通過辨別,知道這首樂曲叫《義勇軍進行曲》,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人民高唱的戰歌,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人們無論何時何地聽到這首歌,都會熱血沸騰,充滿希望,心中升起對祖國的崇高敬畏與仰望。

4、認一認,鮮豔的國旗。(播放課件《國旗飄飄》)

(1)出示眾多的國旗,請幼兒自由談談它們都有哪些不同的特徵,並指認出我國的國旗。並講解國旗的象徵意義:紅色表示熱烈,象徵革命,祖國大地似紅霞一片。多媒體教學便於給幼兒提供知識素材,使每個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認知結構構建知識體系,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

(2)動手操作可以讓幼兒經歷、感受、體驗全部過程。於是組織幼兒開展電腦操作遊戲--製作國旗。運用電腦給國旗填上合適的顏色--紅色,添上一個大五星和四個小五星。

(3)啟發幼兒談談在哪些地方見過國旗,在什麼場合看到過升旗活動。口語交際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信息、表達情感的重要形式,設計這樣的即時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也得到長足的發展。

(4)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因此,我播放國歌,學習向國旗行注目禮,培養幼兒尊敬國旗、國歌的情感。

5、看一看,莊嚴的國徽。(播放課件《國徽閃閃》)演示課件,老師介紹國徽的組成部分以及象徵意義。知道國徽、國旗是我們國家的標誌,尊重國旗、國徽是熱愛祖國的表現。

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通過音樂鑑賞、動手操作、口語交際、親身體驗等多種方法,有效地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三)結束部分:共慶國慶節,將活動的氣氛推向高潮。本環節預設用時5分鐘。

1、想一想,慶祝國慶節。

討論:你們知道哪一天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呢?十月一日是什麼節日呢?大家為什麼這樣熱情地開展慶祝活動?我們怎樣慶賀我們國家的生日呢?

自主討論交流,讓每個幼兒充分地闡述自己的見解、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進行思維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自己表達和傾聽別人的闡述中瞭解十月一日是國慶節。

2、慶一慶,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美好祝願。

在《大中國》的音樂聲中,幼兒自由結伴載歌載舞,表達自己內心對祖國母親的美好祝願。這樣,首尾呼應將本次活動的氣氛推向高潮,結束本次活動。

(四)活動延伸:

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應該留給幼兒更多活動的餘地。我們把愛國主義教育延伸到課外活動中去,就是依據環境對幼兒的影響作用為根本出發點,優化幼兒的活動空間,以吸引幼兒主動投入,主動參與。為次,安排了教師和幼兒一起裝扮教室,營造歡慶氣氛,迎接我們祖國媽媽的生日;全園教師在升旗活動時,以身作則,表現出對國旗和升旗儀式的崇敬來感染幼兒等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進行到底。

(五)區域遊戲:

區域活動是當前幼兒學習的一種途經,它立足於幼兒,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探索,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的手段。於是我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區域遊戲有機整合。在建構區提供大小不同的積木,讓幼兒自己去建造天安門、長城等祖國名勝。在美術區中提供繪畫和手工製作等材料,畫畫天安門、製作五星紅旗等。

(六)家長工作:

陳鶴琴認為,兒童好模仿,易受成人的暗示,而且易於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開展家園合作的內容有:為孩子營造一個温暖和諧的家庭氛圍,有時間帶幼兒出去旅遊,領略祖國的美好風光;家長和幼兒共同玩中國地圖的拼板遊戲;帶領幼兒觀看能理解的時事新聞,通過故事等形式讓幼兒瞭解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等活動。

幼兒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啟蒙時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對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讓孩子從小就把"祖國媽媽"銘刻在心裏,才能使他們成長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接班人。幼兒愛祖國情感的形成是長期教育的結果,只有課內與課外相通,教學與活動結合,幼兒園與社會攜手,讓幼兒聽得見,看得懂,摸得着,做得到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影響,持之以恆,為幼兒從小愛祖國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的心田是一塊奇異的土地,播灑思想的種子,就會得到行為的收穫。我願在幼兒的心裏及早地播下閃爍着愛祖國光輝思想的種子,讓他們開放出美好的情操之花,結出豐碩的道德行為之果。

幼兒園説課稿14

一、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標誌。而且會詢問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那個標誌代表什麼?幼兒的這種興趣及好奇。正是我們向幼兒介紹社會,以及社會生活的一個突破口。常用的標誌活動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幼兒通過找一找,認一認,畫一畫等了解標誌的外形及含義,從而發展幼兒的想想力、創造力,本次活動綜合了社會、藝術、語言等領域的內容,運用了多種手段,從而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難點是: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

二、活動目標

通過教材內容和設計意圖,吸取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為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綱要》涉及的五大領域教育目標,確定本次教學目標為:

1、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興,認識常用的`標誌,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講述對各種標誌理解的含義。

2、在認識常用標誌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作創造,設計標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三、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公共場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種標誌,並想辦法通過查詢、查資料等辦法理解標誌的意圖。(可通過照圖片、圖標、網上等辦法收集各種圖標)。

2、教具、學具準備:為體現學具、教具是幼兒學習的教科書,在本次活動中,要求幼兒,家長,教師共同收集常用標誌的資料作補充。同時為幼兒提供各色彩紙、彩筆筆等製作用品等。

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種標誌的卡片,有代表性的錄像片斷,如:禁令標誌:禁止通行、禁止進入、禁止鳴喇叭、禁止停車、、警告標誌:注意危險、交叉路口、鐵路道口、、軍人的標誌、電視台得標誌等

3、心理環境準備:為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下學習,在幼兒園牆壁上設置一塊展覽版,把幼兒找到的標誌拿到幼兒園放在展覽版上進行展示。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鑑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及做中學思想。從“尋找標誌――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標誌小遊戲――討論設計圖標――製作圖標――”五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從感知到體驗到創造,使原有的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創造力。

各環節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配如下:

第一環節:帶來幼兒觀看展覽版,“請小朋友看看展覽版上都是什麼”?將幼兒引到“標誌的世界”。目的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中來,此環節在1分鐘以內。

第二環節:運用多種感官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談發現。這部分是重點,需8鐘左右。

建構主義理論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我讓孩子在“標誌”情景中,與標誌零距離接觸,通過看、摸、聽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你認識哪些標誌?它有什麼含義?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

第三個環節:標誌小遊戲,加強對標誌認識的環節,需4左右分鐘,教師準備各種標誌的圖片,讓幼兒快速認出是什麼標誌?是什麼意思,看看誰的反應快。這環節是難點。

在遊戲中幼兒對常見標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並保持了濃厚的持續探究的願望,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第四個環節:過渡環節,需1分鐘,討論設計圖標,請幼兒想一想,我們幼兒園什麼地方需要掛上標誌?設計什麼樣的標誌?同時把幼兒引到坐位上。

幼兒園説課稿15

(一)説教材

説教材內容就是通過分析所選活動主題的內容特點,指明它在整體或主題網絡教學中的地位。所以教師首先必須説清楚此次活動的內容是什麼及為什麼要選擇這些內容。要説明教材選擇是從當時、當地幼兒羣體的需要而準備的,如果在選材方面涉及到地域特色,甚至是幼兒園特色就要更加突出説明,以此來發展幼兒園的本園課程。活動內容和教材不是同一概念,活動內容應包含教材,但不侷限於教材,幼兒園裏的説教材不單指説教材內容,還包括説幼兒的情況分析、説教學目標、説活動準備。因此,在説明活動內容時,必須説清楚教材及與教材有關的內容。

説幼兒現狀簡要分析主要包括幼兒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狀況,幼兒原有知識和基礎技能的掌握情況、智力的發展情況;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幼兒的興趣,動機,行為習慣,意志等發展狀況。這一環節,教師要將平時對幼兒觀察的零散印象,逐步條理化、明晰化,有針對性地表述出來,既能更清楚地瞭解幼兒,又使教師能將幼兒發展水平與教學活動設計的關係緊密聯繫起來去考慮目標、內容的確定與選擇,從而逐步真正做到使教育活動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

教育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既是教育活動設計的起點,又是教育活動設計的的終點。説教育目標時要先説主題目標,再説本次活動目標,主要從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綜合地表達出來,並能體現主題的教育要求,最後説確立此目標的依據。同時在這部分還要針對活動談談自己對重點、難點的確定和解決。

説活動準備,包括活動前的準備(家長工作、社區協調、環境創設、資料收集、幼兒園活動等),活動中的準備(即有關玩具、教具等材料,包括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等)。活動準備是為讓幼兒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幼兒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這一點在説課時必須説清楚。

(二)説教法

教學方法是教師有效地傳遞信息、指導幼兒的途徑,説教法主要説明在本次活動中將採用的教學方法和運用的教學手段,以及這樣做的原因,要着重説明自己其中獨創的做法,特別是培養幼兒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具體做法。説教法時注意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幼兒的實際、教師的特長以及教學設備情況等,來説明選擇某種方法或手段的依據。

説教法就是 教師要説明“怎樣教”、“為什麼要這樣教”的環節。教師要説出在教育目標、教學內容確定之後,用什麼方法、手段來實現。既要説出整個

活動用什麼教學形式及方法,是集體的、分組的還是個別進行的,更要説清為什麼用這種形式方法、教師如何指導、為什麼要這麼指導等。教學方法種類繁多,尺度也不同。目前我們在進行活動中主常運用激情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電教演示法、交流討論法、互動法、操作法等教學方法,在一些藝術活動中也會用到審美薰陶法等。

在今後的工作實踐中,教師對教法本身的探索、積累與運用,上升到理論高度並使之系統化、規律化,教師應儘量把自己的每一個教法設計上升到學前教育教學理論高度。

(三)説學法

説學法就是説明幼兒要“怎樣學”、“為什麼這樣學”的環節,教師要説出教給幼兒哪些學習方法,培養幼兒哪些能力。教師在説學法時要説出活動中幼兒怎樣學習、依據是什麼;自己在活動中如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主動、積極探索的;還要講出怎樣根據班級特點和幼兒的年齡、心理特徵,運用哪些教育教學規律指導幼兒進行學習的。

在現在的幼兒園教學活動中常用多通道參與法、體驗法、操作法、小組合作法、觀察法等學習方法。

(四)説活動過程

説活動過程是説課的重點部分,它反映着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個性與風格,也 只有通過對活動過程設計的闡述,才能看到其活動安排是否合理、科學,是否具有藝術性。説活動過程就是説明整個活動的流程,即各個活動環節的實施過程。活動步驟的安排、方式方法的選擇必須以活動目標為核心,而活動目標既有賴於整體的教育活動過程來實現,又以不同的側重點分散實現於各個活動步驟,因此,教師必須分解活動目標,並分析各層次活動目標與各步驟及方式方法之間的適應性關係。

如果教師設計的活動要進行延伸,教師也要説出怎樣延伸活動、延伸的作用、為什麼要延伸的依據。説這部分,可以反映出教師對本班幼兒發展水平的掌握程度、對促進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發展的理解認識與做法,以及因材施教、個別教育原理的運用等。

(五)展示自己參與設計的輔助課件。

展示課件時還要簡述自己設計、製作的思路和過程。所製作的課件要起到突出本次活動重點,降低難度,以突破難點的作用。

幼兒園優秀説課稿《餵動物寶寶》説課稿

一、設計意圖

幼兒與動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聯繫,他們如同關愛自己一樣關愛動物。孩子喜歡動物,視動物為朋友。千變萬化的動物世界總是能夠引起孩子的注意。而對三歲左右的咪咪班孩子來説,什麼動物喜歡吃什麼實物,是他們最感興趣的話題。我設計“餵動物寶寶”不是一個單一的活動。我希望通過一系列幼兒參與的活動過程,將“如何與動物相處、如何照顧動物、愛護動物”等情感,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成為幼兒內心真切的感受和體驗。

二、制定活動目標

從“新綱要”科學領域目標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在是注意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的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綱要精神,結合咪咪班幼兒年齡特點,我制定以下目標:

1、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我希望通過幼兒關注、觀察、探究動物,瞭解動物進食的有趣特徵的行為,增長幼兒對動物的關愛之情。

2、引導幼兒學信號做動作,練習向指定放向跑

本活動中設計一定的場景,根據咪咪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整個活動的活動性較強,與體育活動相結合,所以制定這一目標。

3、發展幼兒判斷能力

這一目標的制定是在小朋友已有過探究小動物吃什麼的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材料的投放,讓小朋友用已獲得的經驗解決問題。

三、活動準備

1、小兔、小狗、小貓頭飾各一個,嘴巴張開

2、 準備活動:幼兒用橡皮泥模型製成各種食物

3、小動物走路音樂、歡快跳躍音樂作為活動背景音樂

4、 佈置場景:山洞、草地

四、活動各環節

1、聽音樂模仿小動物走路到活動場地(這是一個導入活動,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出示小動物頭飾和幼兒討論“小客人”來做客,請他們吃什麼(這一環節幫助幼兒回憶已獲得的經驗)

3、遊戲“喂小動物”

(這是一個重點環節,意在培養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發展幼兒判斷力)

(1) 在前方10米處分別設小鴨、小貓、小狗的家

(通過中間設置場景,如鑽過山洞、爬過草地,以增加活動樂趣)

(2) 請小朋友選擇適當的食物跑過去喂相應的小動物,然後跑回來 (這一環節與體育活動相結合)

(如有小朋友喂錯,可引導小朋友討論,讓小朋友獲得正確的經驗)

4、引導幼兒學小動物跳舞

小動物吃飽了,高興的和小朋友一起聽音樂跳舞,小朋友可自由發揮,也可以跟着老師模仿小動物跳舞。

(這是活動的延伸環節,進一步增強幼兒對動物的情感)

5、組織幼兒與小動物告別回家

延伸活動:將材料放在區域活動中繼續進行,並增加動物與食物的品種。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