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6.77K

現如今,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閲讀答案,通過對照閲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閲讀答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世説新語》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1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行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選自《世説新語》)

1.解釋加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 稱:

(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

2.文章劃線句沒有標點符號。請在需要加標點的地方用“|“標出來。(2分)

老 父 在 太 丘 強 行 綏 之 以 德 弱 者 撫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

3.袁公兩次問陳元方。請你用自己的話把袁公兩次問話的主要意思説出來。(2分)

4.指出陳元方第二次答語的巧妙之處。(4分)

參考答案:

1.(1)稱讚,讚許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強者綏之以德 | 弱者撫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錯、漏、多1處均扣1分,扣完該小題分值為止)

3.第一次問元方父親在太丘為官時是如何贏得稱讚的,第二次是問自己和元方父親究竟誰效法誰。

4.借周公和孔子沒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親並不存在誰效法誰的問題,既尊重了袁公,又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顧全了雙方的面子。

參考譯文:

陳元方十一歲時,有一次去拜會袁公(紹)。袁公問:“令尊在太丘縣認職時,遠近的人都稱讚他,他是怎麼治理的呢?”元方説:“家父在太丘時,對強者用恩德來安撫他,對弱者用仁慈去體恤他,放手讓他們安居樂業,久而久之,大家就對他老人家越來越敬重。”袁公説:“我從前曾當過鄴縣縣令,正是這樣做的。不知是你的父親效仿我,還是我效法你的父親?”元方説:“周公、孔子生在兩個不同的時代,雖然相隔遙遠,但他們的做法卻是如出一轍,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2

一篇課外文言文,完成完成小題。(7分)

王恭從會稽①還,王大②看之。見其坐六尺簟③,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恭無言。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④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無長⑥物。

劉義慶《世説新語》

【註釋】①會稽:地名。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③簟diàn:竹蓆。④薦:草墊。⑤丈人:古時對老年男子的尊稱。⑥長:舊讀zhàng,多餘,剩餘。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的詞,(2分)

①因語恭( ) ②即舉所坐者送之( )

【小題2】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

【小題3】成語身無長物出自本文,從文段看,它的意思是 ,從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 的品德。(3分)

答案

【小題1】①對説 ②拿

【小題1】事後,王大聽説此事,十分吃驚,就對王恭説:我原來以為你有很多竹蓆,所以才向你要。

【小題1】自己沒有多餘的東西 儉樸清廉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3

阮光祿①在剡②,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後聞之,歎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③?”遂焚之。(選自劉義慶《世説新語》)

註釋:

①阮(ruǎn)光祿:阮裕,曾經做過金紫光祿大夫,所以稱他為阮光祿。

②剡(shàn):地名,在浙江嵊縣。

③何……為:幹什麼。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

(1)意欲借而不敢言欲 ________

(2)借者無不皆給 皆__________

(3)阮後聞之 之 _________

(4)遂焚之 之__________

2.憑藉註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個故事表現了阮裕怎樣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想

(2)都

(3)(有人)想借車而不敢借這件事

(4)車

2.我有了車子卻使人不敢來借,還要它幹什麼?

3.即使是他沒有責任的事,只要這事跟他有關,他也要十分嚴格地要求自己,他容不得自己有一絲一毫的欠缺。(言之有理即可。)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4

閲讀下面一篇課外文言文,完成1~3題。

王恭從會稽①還,王大②看之。見其坐六尺簟③,因語恭:“卿東來,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恭無言。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④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⑤不悉恭,恭作人無長⑥物。”

——劉義慶《世説新語》

【註釋】①會稽:地名。②王大:人名,王恭的族叔。③簟diàn:竹蓆。④薦:草墊。⑤丈人:古時對老年男子的尊稱。⑥長:舊讀zhàng,多餘,剩餘。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①因語恭( )

②即舉所坐者送之(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語“身無長物”出自本文,從文段看,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從中可以看出王恭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品德。

參考答案:

1.①對……説;②拿

2.事後,王大聽説此事,十分吃驚,就對王恭説:“我原來以為你有很多竹蓆,所以才向你要。”

3.自己沒有多餘的東西;儉樸清廉。

(意思對即可)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5

閲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林道人①詣謝公②。東陽③時始總角④,新病起,體未堪勞,與林公講論,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後聽之,再遣信⑤令還,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雲:“新婦少遭家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因流涕抱兒以歸。謝公語同坐日:“家嫂辭情慷慨,致可傳述,恨不使朝士⑥見!”(選自《世説新語》)

【註釋】①林道人:指晉代和尚支遁,世稱林道人、林公。②謝公:謝安,東晉名相,死後追封太傅,世稱謝太傅、謝公。③東陽:謝朗,謝安的侄子,曾任東陽太守,其父謝據早亡,下文。④總角:兒童頭結髮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兒童。⑤信:傳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員。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東陽時始總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遣信令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太傅留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謝公語同坐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文意,用“/”把文中畫線部分斷成三個短句。

新 婦 少 遭 家 難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兒。

3.王夫人為什麼堅持要“流涕抱兒以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1)才

(2)派

(3)他,代東陽(或謝朗)

(4)告訴(或:對……説)

2.新婦少遭家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

3.

①新病起

②一生所寄,唯在此兒。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6

論述類文本閲讀(本題共3小題,共9分)

①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 最富於智慧、最濃於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顧愷 之和陸探微的畫,戴逵和戴顒的雕塑,嵇康的廣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潛、謝靈運、鮑照、謝 朓的詩,酈道元、楊衒之的寫景文,雲崗、龍門壯偉的造像,洛陽和南朝的閎麗的寺院,無不是光芒萬丈,前無古人,奠定了後代文學藝術的根基與趨向。

②這時代以前——漢代,在藝術上過於質樸,在思想上定於一尊,統治於儒教;這時代以後—— 唐代,在藝術上過於成熟,在思想上又入於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這幾百年間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裏面的美與醜、高貴與殘忍、聖潔與惡魔,同樣發揮到了極致。 這也是中國周秦諸子以後第二度的哲學時代,一些卓超的哲學天才、佛教大師,也是出現在這個時代。

③這是中國人生活史裏點綴着最多的悲劇,富於命運的羅曼司[注①]的一個時期,八王之亂、五 胡亂華、南北朝分裂,釀成社會秩序的大解體,舊禮教的總崩潰、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藝術創造精神 的勃發,使我們聯想到西歐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這是強烈、矛盾、熱情、濃於生命色彩的一個時代。但是西洋“文藝復興”的藝術(建築、繪畫、雕刻)所表現的美是穠鬱的、華貴的、壯碩的;魏晉人則傾向簡約玄澹,超然絕俗的哲學的美,晉人的書法是這美的最具體的表現。

④這晉人的美,是這全時代的最高峯。《世説新語》一書記述得挺生動,能以簡勁的筆墨畫出它的 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時代的色彩和氣息。文筆的簡約玄澹尤能傳神。撰述人劉義慶生於晉末,註釋者劉孝標也是樑人;當時晉人的流風餘韻猶未泯滅,所述的內容,至少在精神的傳模方面,離真象不遠(唐修晉書也多取材於它)。

⑤要研究中國人的美感和藝術精神的特性,《世説新語》一書裏有不少重要的資料和啟示,是不可忽略的。今就個人讀書札記粗略舉出數點,以供讀者參考,詳細而有系統的發揮,則有待於將來。

⑥魏晉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義和個性主義,解脱了漢代儒教統治下的禮法束縛,在政治上 先已表現於曹操那種超道德觀念的用人標準。一般知識分子多半超脱禮法觀點直接欣賞人格個性之美,尊重個性價值。桓温問殷浩曰:“卿何如我?”殷答曰:“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這種自我價值 的發現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藝復興以來的事。

⑦山水美的發現和晉人的藝術心靈。《世説》載東晉畫家顧愷之從會稽還,人問山水之美,顧雲: “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這幾句話不是後來五代北宋荊(浩)、關(同)、 董(源)、巨(然)等山水畫境界的絕妙寫照麼?中國偉大的山水畫的意境,已包具於晉人對自然美的發現中了!

⑧晉人藝術境界造詣的高,不僅是基於他們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個性,生機活潑,更主 要的是他們的“一往情深”!無論對於自然,對探求哲理,對於友誼,都有可述。如,子敬雲:“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着秋冬之際,尤難為懷!”

(節選自宗白華《論<世説新語>與晉人的美 》有刪改)

(注)①羅曼司:除了用於表示男女愛情之場合以外,羅曼司還是一種特定的文學形式,指講述英勇 事蹟傳説或重大歷史傳奇的文學作品。

1.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有關“漢末魏晉六朝”的説法不正確的一項

A.漢末魏晉六朝富有的藝術精神特質,來源於當時人們精神上的自由和解放,以及人們最富於智慧、 最濃於熱情的行為。

B.我們歷史上,漢末魏晉六朝以後的文學藝術發展方向,基本上就是由漢末魏晉六朝打下的基礎和確定了發展方向。

C.以前的漢代,藝術上過於質樸,以後的唐代,藝術上過於成熟,這兩個時代的文學藝術成就都遠不如漢末魏晉六朝。

D.漢末魏晉六朝的社會特點,促使很多人物的命運都富有傳奇色彩,由此也誕生了很多帶有傳奇色彩的文學作品。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對《世説新語》的解釋與評説,不正確的一項

A.《世説新語》中的人物性格畫出了兩晉時代的精神風貌、時代的色彩和氣息,全面真實地還原了兩 晉的歷史真實。

B.《世説新語》的作者是劉義慶,劉孝標為它做過註釋;這本書語言簡練而且遒勁,具有非常強的表 現力。

C.《世説新語》反映了晉人在解脱了漢代儒教統治下的禮法束縛之後,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義和個性主義。

D.晉人藝術境界造詣的高,不僅是基於他們的意趣超越,更主要的是他們的“一往情深”,這在《世説新語》中都有反映。

3.下列對本文結構的分析,其中正確的一項是

A.全文采用的是舉例論證的方法,文章前三段是總述漢末魏晉六朝的風貌,後五段是以《世説新語》 做事例來證明前三段的論斷。

B.文章前三段概括出漢末魏晉六朝的整體風貌,目的是做鋪墊,為的是引出後文來論説《世説新語》 表現出來的晉人之美。

C.全文采用的是並列式結構,文章前三段是對漢末魏晉六朝的整體風貌的概述,後五段論説《世説新語》表現出來的晉人之美。

D.文章後五段採用的是遞進式結構,由論説《世説新語》表現的晉人之美、藝術精神、追求自然主義, 一直到晉人的“一往情深”。

閲讀答案:

1.(3分)C 【解析】此題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題時要仔細對讀選項和原文,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闡釋的細微差別,題中C項,“這兩個時代的文學藝術成就都遠不如漢末魏晉六朝”於文無據。故選C。

2.(3分)A 【解析】此題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題時要仔細對讀選項和原文,重點注意選項的表述和文中對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闡釋的細微差別,題中A項,“全面真實地還原了魏晉的歷史真實”錯,原文是“離真象不遠”。故選A。

3.(3分)B 【解析】此題考核分析文章結構,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係,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係,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麼觀點和論證的方法。由標題“論<世説新語>與晉人的美”可知AC 錯,D項,“文章後五段採用的是遞進式結構”錯誤,後五段是一種總分結構,第④⑤段是總説,後三段是分説。故選B。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7

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未若柳絮因風起 俄而雪驟

撒鹽空中差可擬 陳太丘與友期行

相委而去 入門不顧

下車引之 公欣然曰 太丘捨去

2、指出下列加點詞古今詞義的變化。

陳太丘與友期行

太丘捨去

下車引之

3、翻譯下列句子。

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

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友人慚,下車引之。

4、《詠雪》中兩個以雪為喻句子是:

5、《詠雪》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一種怎樣的家庭氛圍?

6、指出下列稱呼所指代的對象:

(1)客問元方:“尊君在不?”

尊君:

(2)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

君: 家君:

7、《詠雪》中的兩個以雪為喻的句子,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麼?

8、《陳太丘與友期》這則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世説新語》二則閲讀題答案:

1、不如 不久,一會兒 差不多可以相比 相約通行 丟下 回頭看 拉 離開

2、古義:約定;今義:日期。 古義:離開;今義:前往。 古義:拉;今義:領。

3、不久,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説:“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 (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 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裏下來,想去拉元方。

4、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5、營造了其樂融融、温馨、民主的那種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圍。

6、“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即“令尊”,指代陳太丘; “君”是對別人的尊稱,即“您”,指代友人; “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即“家父”,指代陳太丘。

7、“撒鹽空中”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更高更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 “柳絮因風起”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藴。而“撒鹽”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藴。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象的統一。

8、做人要重禮守信。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8

閲讀與賞析。

①許允為吏部郎,多用其鄉里,魏明帝遣虎賁①收之。其婦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既至,帝核問之,允對曰:“‘舉爾所知’②,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如不稱職,臣受其罪。”既檢校,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允衣服敗壞,詔賜新衣。初,允被收,舉家號哭。其婦自若,雲:“勿憂,尋還。”作粟粥待。頃之,允至。

②許允為晉景王所誅,門生走入告其婦。婦正在機中,神色不變,曰:“早知爾耳!”門人慾藏其兒,婦:“無預諸兒事。”後徙居墓所,景王遣鍾會看之,若才流③及父,當收。兒以諮母,母曰:“汝等雖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不須極哀,會止便止⑤;不可少問朝事。”兒從之。會反,以狀對,卒免。(選自南朝.劉義慶《世説新語.賢媛》)

【註釋】①虎賁(bēn):官名,負責侍衞君主和保衞王宮。②舉爾所知:語出《論語.子路》,意思是“提拔你所瞭解的人”。③才流:指才能品級。④才具:才能,才幹。⑤會止便止:古人按禮節慰問死者家屬時當哭泣。

1.選出“兒以諮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 )

A.以其境過清

B.策之不以其道

C.故臨崩寄臣以大事

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對文章的內容判斷不正確的是( )

A.第①節主要通過敍述吏部郎許允推薦鄉人做官,表現他為官清正不阿、不徇私的品質。 B.選文主要通過記言來表現人物形象,寥寥數語,人物形象畢現。

C.當初許允被捕,全家號哭,只有其婦自若,一點都不憂慮,這是運用對比,來表現許允婦的鎮定和胸有成竹。

D.本文選自《世説新語.賢媛》,把許允婦歸為“賢媛”篇,這是對其高度的讚美。

3.解釋下列加粗的字。

①為稱職與不 不:___________

②勿憂,尋還 尋:____________

③早知爾耳 爾:_____________

④景王遣鍾會看之 遣:__________

4.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既檢校,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會反,以狀對,卒免。

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A

3.①通“否”②不久③這樣 ④派遣

4.①查驗以後,知道各個職位都用人得當,於是就釋放了他。

②鍾會回去後,把情況回報景王,許允的兒子終於免禍。

(意思對即可)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9

世説新語許允婦是阮衞尉女,德如妹,奇醜。交禮竟,允無復入,家人深以為憂。會允有客至,婦令婢視之,還答曰:是桓郎。桓郎者,桓範也。婦雲:無憂,桓必勸入。桓果語許雲:阮家既嫁醜女與卿,故當有意,卿宜查之。許便回入內,既見婦,即欲出。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許因謂曰:婦有四德,卿有其幾?婦曰:新婦所乏唯容爾。然士有百行,君有幾?許雲:皆備。婦曰: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允有慚色,遂相敬重。

許允為吏部郎,多用其鄉里,魏明帝遺虎賁收之。即行,其婦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既至,帝核問之,允對曰:舉爾所知,臣之鄉人,臣所知也。陛下檢校,為稱職與不?如不稱職,臣受其罪。既檢校,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允衣服敗壞,詔賜新衣。初允被收,舉家號哭。唯允婦自若,雲:勿憂,尋還。作粟粥待。頃之,允至。

許允為晉景王所誅,門生走入告其婦。婦正在機中,神色不變,曰:早知爾耳!門人慾藏其兒,婦曰:無豫諸兒事。後徙居墓所,景王遣鍾會看之,若才流及父,當收。兒以諮母,母曰:汝等雖佳,才具不多,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不須極哀,會止便止;又可少問朝事。兒從之。會反,以狀對,卒免。

(選自《世説新語》)

9.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交禮竟,允無復入 竟:結束。

B.魏明帝遣虎賁收之 收:拘捕。

C.明主可以理奪,難以情求 奪:奪取。

D.若才流及父 及:趕得上。

解析 C項奪:改變。

答案 C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阮家既嫁醜女與卿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B.許因謂曰 相如因持璧卻立

C.皆官得其人,於是乃釋 蒙衝鬥艦乃以千數

D.若才流及父,當收 不者, 若屬皆且為所虜

解析 A項中與分別為動詞,給予動詞,結交,親附;B項中因都為副詞,於是;C項中乃分別為副詞,於是,就副詞,竟然,甚至;D項中若分別為連詞,如果,假設代詞,你們。

答案 B

11.下面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表現許允婦聰慧的一組是()

①故當有意,卿宜查之 ②婦料其此出無復入理,便捉裾停之 ③如不稱職,臣受其罪 ④神色不變,曰:早知爾耳! ⑤若才流及父,當收⑥率胸懷與語,便無所憂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解析 ①為桓範勸解許允的話;③是許允回答皇帝的問話,為自己辯解;⑤是景王叮囑鍾會之語。

答案 B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許允婦是阮德如的妹妹,相貌奇醜,以致當婚禮結束後,許允竟對其不予理睬,後經別人勸説,方才回到洞房內。

B.許允在洞房內責問其妻,卻被其妻以好色不好德反駁,他啞口無言,感到內心有愧,自此以後對妻非常敬重。

C.許允作吏部郎官時,因大量任用自己同鄉做官引來嫌疑被皇帝拘捕。後經查實,用人稱職沒什麼問題便將其釋放。

D.許允被殺後,門人惶恐,想藏匿許允的兒子,但被許允婦阻止,認為只要坦誠説話,堅決不過問朝廷之事即可免禍。

解析 D項堅決不過問朝廷之事錯,因原文是可少問朝事。

答案 D

13.將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夫百行以德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謂皆備?(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允被收,舉家號哭。唯允婦自若,雲:勿憂,尋還。(5分)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在各種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麼能説全都具備呢?

(2)當初許允被捕時,全家人都嚇得號哭起來,只有許允的妻子神態自若,説:不必擔憂,許允不會有事,不久就會回來。

【參考譯文】

許允的妻子是阮衞尉的女兒,阮德如的妹妹,相貌無比醜陋。舉行交拜禮後,許允就不想再進去,家裏人為此憂心如焚。這時,正好許允來了客人。新娘叫丫環去看客人是誰,丫環回來回答説:是桓公子。所説的桓公子,就是桓範。新娘説:不用擔心,桓範一定會勸他回到洞房來。桓果然對許允説:阮家把相貌最醜的女兒嫁給你,必然有其用意,你應當仔細觀察她。許允於是重新回到洞房。見到新娘後,就立即往外走。新娘料定他這次出去就沒有再回來的道理,便拉住他的衣襟讓他留下。許因此對她説:女人必須具備四德(即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你有其中幾樣?新娘説:我所欠缺的只是容貌。然而讀書人應該有各種好品行,夫君又有幾種呢?許允説:全都具備。新娘説:在各種好品行中德行居首位。夫君好色不好德,怎麼能説全都具備呢?許允面有愧色,從此就敬重她。

許允在當吏部侍郎期間,起用了許多同鄉為官,魏明帝派武士來拘捕他。臨去的時候許允婦追出來囑咐許允説:君主是賢明的,可以用分辯道理來爭取(他收回成命),不要用情感去哀求。到了朝廷上,魏明帝審問他為什麼要起用那麼多鄉黨,許允回答:我只是在舉爾所知罷了。我用的那些同鄉,都是我所瞭解的人。請陛下去查查這些人為官稱職與否,如不稱職,我甘願領受罪名。後來一調查,許允的這些同鄉都是稱職的,於是就釋放了他。許允當時的衣服破了,明帝還下詔賜給他新衣。當初許允被捕時,全家人都嚇得號哭起來,只有許允的妻子神態自若,説:不必擔憂,許允不會有事,不久就會回來。還親自煮米粥等着他。果然不出她所料,一會兒,許允就重新回到了家裏。

許允後被晉景王所殺。消息由家中,門生傳回來的時候,許允婦正在紡織機前織布,但是她的神色一點都沒有改變,説:我已經料到這步了!門生打算把許允的孩子們藏起來,許允婦説:現在還不關孩子們的事情,用不着躲藏。後來他們搬到許允的墓地上居住,晉景王派鍾會去打探,要是孩子們的才識比得上許允,就將他們抓回來。孩子們去問母親怎麼辦,母親説:你們雖然都很好,但是現在的才識還不是很多,只要和鍾會坦誠説話,就不會有什麼值得憂慮的事情;當然也不要太哀痛,該停就停,也不要多問朝廷政事。孩子們聽了母親的話就去見鍾會了。鍾會回去把情況向晉景王做了彙報,孩子們終於免脱了災禍。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10

韓康伯①數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謂康伯曰:且著襦,尋作復褌③。兒雲:已足,不須復褌也。母問其故,乃答曰:火在熨斗中而柄熱,今既著襦,下④亦當暖,故不須耳。

母甚異之,知為國器⑤。

(選自《世説新語·夙惠》,略改)

【註釋】①〔韓康伯〕名伯,東晉大官,玄學思想家。②〔襦(rú)〕短襖。③〔復褌(kū n)〕夾褲。褌,褲子。④〔下〕下身。⑤〔國器〕治國之才,國家的棟樑之材。

7.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A. 止得襦(同只) 兩股戰戰(大腿)

B. 母殷夫人自成之(縫製) 胡不見我於王(看見)

C. 尋作復褌(不久) 便扶向路(原先,從前的)

D. 母甚異之(對感到驚異) 每至晴初霜旦(下霜,降霜)

8.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 母殷夫人自成之 當餘之從師也

B. 母問其故 其如土石何

C. 乃答曰 乃重修岳陽樓

D. 火在熨斗中而柄熱 潭西南而望

9.下列各項理解不當的一項是(2分)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關愛孩子,並且善於洞察孩子心理的母親。

B.母甚異之,知為國器側面表現出韓康伯從小就身體強健,超過常人。

C.這個故事若作為事實論據則可論證這樣的論點: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D.從本文選自《世説新語·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年聰慧的意思。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傷仲永》)(2分)

(2)今既著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2分)

參考答案:

7.B(2分)

8.C(2分)

9.B(2分)

10.(1)示例:①從此,(大人)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他能)立即寫好(或:立刻完成)。 ②從此,(大人)指着東西讓他作詩,他立刻(或:立即)就能完成(或:寫好)。(2分。表達不順暢扣1分,一個關鍵詞未譯對扣1分,扣完2分為止。)

(2)示例:①現在已經穿上短襖,下身也會暖和的,所以不需要(或:不須要)再做夾褲哇。 ②現在已經穿上短襖,下身也應當暖和的,所以不須要(或:不需要)了。(2分。表達不順暢扣1分,一個關鍵詞未譯對扣1分,扣完2分為止。)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11

文帝①嘗令東阿王②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③。應聲④便為詩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然⑤,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注:①文帝:魏文帝曹丕。②東阿王:曹植。③大法:大刑,重刑,這裏指死刑。④應聲:隨着(命令的)聲音,立即。⑤然:同”燃“,燒。

1.給下列句中加粗的詞注音並釋義。

(1)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 嘗_______________

(2)大成者行大法 行_______________

(3)煮豆持作羹 羹_______________

(4)萁在釜下然 釜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選文中表現魏文帝對弟弟橫加迫害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文中表現曹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談談你對曹植這首《七步詩》的巧妙設喻和擬人方法是怎樣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給本文擬一個恰當的標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chàng、曾經;(2)xíng、實行,動用;(3)gēng、有濃汁的食品;(4)fǔ、鍋

2.(1)令東阿王七步中作詩,不成者行大法

(2)應聲便為詩

3.用豆和萁本是同根所生,來比喻親兄弟的關係。用“萁在釜下然”比喻兄弟相殘害。“豆在釜中泣”是擬人的寫法。

4.七步成詩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12

王右軍①年減②十歲時,大將軍③甚愛之,恆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須臾,錢鳳④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理,乃陽吐污頭面被褥,詐孰⑤眠。敦論事造半,方憶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從⑥橫,信其實孰眠,於是得全。

(選自《世説新語》,有刪減)

【註釋】①王右軍:王羲之。②減:不足。③大將軍:王敦。④錢鳳:人名,字世儀。⑤

孰:熟。⑥從:縱。

19、根據《辭海》提供的部分義項,為下列加點的詞選擇恰當的解釋。(2分)

⑴屏人論事 ( ▲ )

A、當門的小牆 B、忍住C、退避 D、除去

⑵乃陽吐污頭面被褥 ( ▲ )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與“陰”相對 C、外露的 D、通“佯”

20、下列句中加點詞“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2分)

例句:大將軍甚愛之

A、悵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獄 D、宋何罪之有

21、文中大將軍和錢鳳為什麼“大驚”?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

22、文中的王右軍是一個怎樣的孩子?(2分)

閲讀答案:

19、⑴ C ⑵ D(2分,每小題1分)

20、B(2分)

21、大將軍與錢鳳商議叛逆的事情,忘記了王右軍在帳中睡覺,擔心他們商量的計謀被右

軍聽到了,為此感到大驚。(2分,意思符合即可)

22、 機智(聰明)、沉着(冷靜、鎮定)(2分)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13

A

蘇峻亂,諸庾逃散。庾冰時為吳郡,單身奔亡。民吏皆去,唯郡卒獨以小船載冰出錢塘口,籧篨覆之。時峻賞募覓冰,屬所在搜檢甚急。卒舍船市渚,因飲酒醉還,舞棹向船曰:何處覓庾吳郡?此中便是。冰大惶怖,然不敢動。監司見船小裝狹,謂卒狂醉,都不復疑。自送過浙江,寄山陰魏家,得免。後事平,冰欲報卒,適其所願。卒曰:出自廝下,不願名器。少苦執鞭,恆患不得快飲酒,使其酒足餘年,畢矣。無所復須。冰為起大舍,市奴婢,使門內有百斛酒,終其身。時謂此卒非唯有智,且亦達生。 《世説新語》

B

劉真道少時,常漁草澤,善歌嘯,聞者莫不流連。有一老嫗,識其非常人,甚樂其歌嘯,乃殺豚進之。道真食豚盡,了不謝。嫗見其不飽,又進一豚。食半餘半,乃還之。後為吏部郎,嫗兒為小令史,道真超用之,不知所由,問母,母告之,於是齎牛酒詣道真。道真曰:去,去!無可複用相報。 《世説新語》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屬所在搜檢甚急 ( ) ②適其所願 ( )

③少苦執鞭 ( ) ④於是齎牛酒詣道真 ( )

18.選出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3分)( )

使其酒足餘年嫗見其不飽 冰為起大舍後為吏部郎

唯郡卒獨以小船載冰出錢塘口 不賂者以賂者喪

A.其的解釋一樣 為的解釋一樣 以的解釋一樣

B.其的解釋不一樣 為的解釋一樣 以的解釋一樣

C.其的解釋不一樣 為的解釋不一樣 以的解釋一樣

D.其的解釋一樣 為的解釋一樣 以的解釋不一樣

E.其的解釋一樣 為的解釋不一樣 以的解釋不一樣

F.其的解釋不一樣 為的解釋不一樣 以的解釋不一樣

19.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6分)

自送過浙江,寄山陰魏家,得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老嫗,識其非常人,甚樂其歌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0.A文中劃曲線的句子時謂此卒非唯有智,且亦達生中的智表現在_________;達表現在_______________(2分)

21.用成語概括上面兩文中的庾冰和劉真道所共有的品質:□□□□(2分)

參考答案:

三、閲讀下文,完成1721題。(17分)17.通囑;符合、適合(滿足);以------為苦,苦於;送(攜帶)(4分)18.F(3分)19.①(差役)親自把(庾冰)送過浙江,寄居在山陰魏家,(庾冰)才得以脱險。(得分點:自和三處省略(3分) ②有一個老太,看出他不是一般人,很喜歡他嘯詠。(得分點:老嫗、非常、樂)(3分)20.機智掩護庾冰;索求只是快飲酒(2分)21.知恩圖報(2分)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14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範宣①年八歲,後園挑②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邪?”答曰:“非為痛,身體③髮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宣潔行④廉約⑤,韓豫章⑥遺⑦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韓後與範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範,雲:“人寧可使婦無言⑧邪?”範笑而受之。(選自劉義慶《世説新語.德行》)

【註釋】①〔範宣〕字宣子,居住在豫章郡,後被召為太學博士、散騎郎,推辭不就。②〔挑〕挑挖;挖出來。③〔身體〕“身體”句語出《孝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身,軀幹。體,頭和四肢。④〔潔行〕品行高潔。⑤〔廉約〕廉潔儉省。⑥〔韓豫章〕韓伯,字康伯,歷任豫章太守、丹楊尹、吏部尚書。⑦〔遺(wèi)〕贈送。⑧〔言(kūn)〕褲子。

1.用“/”給文中句子劃分朗讀節奏(只劃一處)。

韓 豫 章 遺 絹 百 匹,不 受

2.解釋文中加粗詞語。

(1)誤傷指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啼耳________________

(3)遂至一匹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説説“韓後與範同載,就車中裂二丈與範”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範宣挖菜誤傷的手指,大聲啼哭,是因為“痛”才哭嗎?到底因什麼而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範宣的身上有哪些美好德行值得我們發揚光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韓豫章/遺絹百匹,不受

2.手指;此,這;終於

3.後來,韓康伯邀範宣一起坐車,在車上撕了兩丈絹給範宣。(意對即可)

4.不是因為痛,而是因為身體髮膚都授之於父母,傷了自己的就等於傷了父母,範宣不敢傷害父母,所以才哭起來。(意對即可)

5.孝敬父母,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品行高尚,清廉儉省;嚴格要求自己,温和、善良。(意對即可)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15

【甲】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驚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乙】興盡而返

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眠覺①,開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詠左思《招隱詩》。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②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世説新語》)

【註釋】①眠覺:睡覺醒來。②宿(xiǔ):一夜。

小題1:解釋下列加線的詞語。(4分)

(1)人鳥聲俱絕( ) (2)是日更定( )

(3)強飲三大白( ) (4)夜大雪 ( )

小題2:下列句中加線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3分) ( ) A.①是日更定矣②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①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②且焉置土石C.①及下船②徐公何能及君也D.①人問其故②故外户而不閉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1)莫説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譯文:

(2)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

譯文:

小題4:甲文中“獨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獨”字,可以看出作者 的高潔情懷和 的生活態度。乙文則從語言和動作兩方面刻畫了王子猷 、 的性格。(4分)參考答案:

小題1:(4分,每處1分)(1)消失;(2)完了,結束;(3)盡力;(4)下雪

小題2:B

小題3: (1)不要説相公您痴,還有想您一樣痴的人呢!。(2)(他)經過一夜才到,到了戴安道家門前沒進去卻又轉身返回。

小題4:(4分,意思對即可,各1分)特立獨行,不隨流俗;豪爽率真、瀟灑超脱。

試題分析:

小題1:(1)“絕”是“消失”的意思,不能理解為“斷絕”等意思;(2)“定”在此意思較為特殊,意思為“結束”;(3)“強”在此意思為“盡力”,不能理解為“強壯、強迫”等意思;(4)“雪”在此為“動詞”,意思為“下大雪”。

小題2:A.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重新 C等到;比得上 D原因;所以。B項的意思都是“哪裏”。

小題3:(1)“莫”是“不” 意思,“似”是“像”的意思;(2)“方”是“才”的意思,“至”是“到達”的意思,“造”是“到”的意思。翻譯這兩句時,除了這幾個關鍵字詞,還要使整個句子翻譯的流暢性與準確性。

小題4:甲文中作者喜歡一人獨自去湖心亭看雪,表明其是一個特立獨行、不隨流俗的人;已文中對王子猷的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從中可以看出其是一個豪爽率真、瀟灑超脱的人。

點評:課標對文言文閲讀提出的要求是:“閲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會考文言文閲讀材料的選取必須是“淺易”的,對“淺易”的理解應當是:文中多數字詞屬於常見的實詞和虛詞,即使有少數生僻字詞,或選文中出現不常見的典故,也會安排註釋以降低難度,讓學生在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16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選自《世説新語》)

陳元方年十一時,候①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②之,何所履行③?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④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⑤往者嘗為鄴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⑥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異世而出,周旋動靜,萬里如一。周公不師⑦孔子,孔子亦不師周公。

(選自《世説新語》)

註解:①候:拜訪、問候 ②稱:稱讚、讚許 ③履行:實踐、做 ④綏:安撫

⑤孤:封建時代王侯對自己謙稱 ⑥法:效法 ⑦師:學習

【小題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⑴陳太丘與友期行 期: ⑵尊君在不 不:

⑶元方入門不顧 顧: ⑷下車引之 引:

【小題2】下列各句中之字與下車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故時有物外之趣。

B.驅之別院。

C.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D.邑八景之一也。

【小題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題4】袁公兩問綿裏藏針,頗有學問,但元方兩答精彩紛呈,請你説説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處。(3分)

【小題5】從這兩則故事中,你怎樣評價元方這個孩子的?(3分)

答案

【小題1】略

【小題2】B

【小題3】略

【小題4】借用周公和孔子沒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親不存在誰效法誰的問題,既尊重了袁公,又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顧全了雙方的面子。

【小題5】(1)機智、聰明,頭腦靈活、能言善辯(2)守信、明禮、為人處世得體(意近即可)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1)期根據語境意思為約定,不能理解為期限、時期等意思;(2)不根據語境意思為與在相對;(3)顧在此為動詞,意思為轉頭看;(4)引在此意思為拉,不能理解其他意思。

考點:本題考查對文言字詞的理解的理解能力。

點評: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考生作解釋。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在理解時,除了根據具體的語境,還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題2】試題分析:A、結構助詞,的;B、代詞,代蛤蟆;C、助詞,無意思;D、結構助詞,的。例句中之的用法為代詞。根據題意,選B項。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之的用法的能力。

點評:文言虛詞之的用法很豐富,比如:一、1、 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作定語的標誌。2、 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使原來的主謂句成為句子成分或複句的成分。不必譯出。其格式為:主語+之+謂語。3、用在不及物動詞、形容詞或時間副詞後起協調音節、舒緩語氣作用。不必譯出。4、賓語前置標誌。通常出現在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時,放在動詞謂語前。其格式為:賓語+之+謂語。5、定語後置標誌。為了強調定語,常把定語放在中心語的後面。 二、作代詞用 三、作動詞用,相當於到、往、去。

【小題3】試題分析:翻譯此句時,注意期是約定的意思,委是放棄的意思,去是離開的意思,翻譯時,還要補出主語陳太丘,同時還要使整個句子翻譯的流暢性。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

點評:文言翻譯是文言文閲讀的必考題。文言翻譯的標準是三個字:信、達、雅。對於國中生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準信(準確無誤)和達(通順流暢)就很不錯了。因為會考要求文言翻譯要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鍵詞語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斷要求較高。

【小題4】試題分析:面對袁公的咄人之詞,陳元方巧用典故,表明父親和袁公不好互相仿效,各有特色,這樣的回答,即體現了本人的善辯的才能,又能尊重袁公。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

點評:解答此題,先了解文章的內容,抓住人物的具體描寫來分析元方的回答體現的巧妙之處。如:本文主要是通過語言描寫來表現其答話技巧的。

【小題5】試題分析:根據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分析出其是一個守信、明禮的人;根據用典故巧妙的回答了袁公分析出他是一個機智、聰明、善辯的人。

考點: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點評: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需在讀懂文章的基礎上,根據文章圍繞這個人寫的那幾件事來分析這個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除了直接對該人物進行描寫,還可以通過側面描寫來表現這個人物形象,直接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這樣的人物形象才會豐滿。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17

林道人①詣謝公②。東陽③時始總角④,新病起,體未堪勞,與林公講論,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後聽之,再遣信⑤令還,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雲:“新婦少遭家難一生所寄唯在此兒。”因流涕抱兒以歸。謝公語同坐曰:“家嫂辭情慷慨,致可傳述,恨不使朝士⑥見!”

(選自《世説新語》)

【注】①林道人:指晉代和尚支遁,世稱林道人、林公。②謝公:謝安,東晉名相,死後追封太傅,世稱謝太傅、謝公。③東陽:謝朗,謝安的侄子,曾任東陽太守。其父謝據早亡,下文“家難”即指此事。④總角:兒童頭結髮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兒童。⑤信:傳信的人。⑥朝士:朝廷官員。

2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東陽時始總角( )

(2)再遣信令還( )

(3)而太傅留之( )

(4)謝公語同坐曰( )

23.根據文意,用“/”把文中畫線部分斷成三個短句。(3分)

新 婦 少 遭 家 難 一 生 所 寄 唯 在 此 兒

24.王夫人為什麼堅持要“流涕抱兒以歸”?(2分)

參考答案:

22.⑴才 ⑵派 ⑶他,代東陽(或謝朗)⑷告訴或“對……説”

評分標準:每詞1分,第⑶題只寫出“他”,得0.5分。共4分。

23.新婦少遭家難/ 一生所寄/ 唯在此兒 。評分標準:第一處2分,第二處1分,共3分。

24.⑴新病起;⑵一生所寄,唯在此兒。評分標準:兩個要點,答到一點得1分。用自己的話表述意對也可。共2分。

《世説新語》閲讀答案 篇18

閲讀分析。

荀巨伯(東漢桓帝時人,生平不詳)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指入侵的軍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視,子令吾去;敗(損害,毀壞)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這裏是表示輕蔑的稱呼),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世説新語》)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

①友人語巨伯曰(語: )

②吾今死矣,子可去(子: )

③敗義以求生(敗: )

④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 )

2、翻譯下列句子:

①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汝何男子,而敢獨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態放在特定的環境下來寫,所寫生活常態是_________________,特定環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更有利於刻畫人物。

4、荀巨伯不肯離去的原因是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巨伯的行為感動了胡賊,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可以看出。

參考答案:

1、①對……説②您,對對方的尊稱③正義④放棄

2、①為了活命而不顧道義,難道是我荀巨伯應當做的嗎?

②你是什麼漢子,竟敢獨自留下?

③我們這些不懂仁義道德的人,不該侵犯文明的禮義之邦!

3、探病訪友;胡人入侵

4、不肯“敗義而求生”

5、遂班軍而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