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後感集錦【15篇】

來源:文書谷 2.21W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目送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目送讀後感集錦【15篇】

目送讀後感1

《目送》散文集共由七十三篇散文組成,是為一本情感性的文集。書中,龍應台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等。

從牽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滿滿的親情,到青春後期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的背影;從陪着年邁母親如帶着女兒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龍應台娓娓道來。正如作者所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目送》中的孩子告別母親,一個人踏上那條每個人必經的道路。在告別的時候,母親目送着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站在斑駁小路的這一端,看着背影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眼睛裏流露的風霜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她捨不得孩子去受苦,去接受歲月的洗禮。母親太懂得這條路上的艱辛,當年的她也向往過,義無反顧過,然而也跌倒過,流淚過,但,不後悔。如今她只能放手,讓孩子自己走,因為——

本書闡述了一位母親的人生中的一段歷程,看到的是作者對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目送。命的長度,不過短暫幾十年,電光火石,僅是享受着自然吝嗇地賜予。降世,成長,結婚,生子,入土,僅此而已,可能平淡,也可能悲愴,但一切,只能面對。太疼的傷口,你不敢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承受着壓力,黑暗,你早已負荷;處在忙碌的弦上,你幾近崩潰;鐵錚錚的事實提醒着你,得向前看。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努力幹事,“沒事幹”是件可怕的事。忙碌的同時就意味着你在珍惜時間,因為你不感覺無聊。忙碌是幸福的中另一種體現,如果學會享受,你就真正成為了時間的主人。

時間的沙漏·也就不復存在。當然,也有一種世界,我們肉身觸不到,眼睛看不到,可能存在,不能輕忽,--那是慢的境界,可以按摩不安的心臟。任性道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

人活着,必定存在着信仰,不分善惡,你的理解定格了它;蒼茫的世界,很多東西過於朦朧,但你不必費力去揭開它的面紗,朦朧美也是一種淡淡的幸福,凡事不必過於計較,淡然就好。

有些事,心知肚明卻不一定要點明;有些人,埋在心底但卻不必等,做個“醒”的沉默者以利於混沌之世。至於相信,似乎只是一廂情願的嚮往,相信會走向不相信,不相信會逐漸相信,我,會站立在中立線,不會尷尬的地界。

豪華的表面,繁囂的喧鬧,底下都有死的影子。走的慌忙迅速,導致步伐不穩,所以道德的缺失,自然而然,前路似乎幽邃空洞,可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矇蔽罷了。看懂一切,也就可以安然走向死亡,處事不驚的目送他人,自己的人生,同時也在他人的目送下走着,走着......

目送讀後感2

得空逛了一次書店,偶然瞥見角落裏的它——《目送》,封面是我最喜歡的綠色,看着並不晃眼,讓人感到安靜祥和,是大自然的味道。

數(除)了書名以外,看見了醒目的“龍應台”三個大字,一下子倍感熟悉。小時候媽媽看了很多她的書,以前看了《孩子你慢慢來》,總覺得我和他的性格大同小異,就很滿意的把它抱回家研究。

愜意的窩在沙發裏,撫摸着書的封面,我彷彿深深的沉入了這片綠色的“樹林”。在龍應台的爸爸去世的同時,她的媽媽也在漸漸地向衰老。死亡走去;在她感歎沒有在爸爸生前好好善待他的同時,也在不遺餘力的在明白要好要珍惜之後照顧着她的媽媽。

媽媽確實已經很老了,龍應台的兩個兄弟每天都陪在媽媽身邊,照料她,但縱使她已然老到什麼都不記得,但她仍然記得她有一個“雨兒”這應該就是母愛的力量了吧。媽媽是一個很耽溺於美的女人,曾經勞累不堪的她已如一盞枯盡了所有油的燈,但此時的她仍然要去化粧,隆鼻,文眉,紋眼線。從她身上我可以看到女不為悦己者容,只為了讓自己開心。我開始喜歡這位“年輕的老奶奶”。

即將步入成年行列的十七歲的華飛屢次拒絕了身為母親的龍應台的接機,送傘各種關心。華飛的心理,每一個曾經作為孩子的人都有過,父母們總是不厭其煩的關心我們,而我們總是一臉嫌棄地厭惡的推開,或者直接遠遠地走在前面,把他們孤獨地拋在身後,而那些日漸彎曲的背影中所包含的,一定是那時的我們所不瞭解的。

我也曾和華飛一樣孩子氣的認為媽媽在公眾場合大驚小怪是很丟臉的事,總是對路人投來的目光很敏感,有時甚至會對媽媽的行為感到生氣,每當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我總是以冷冷的口氣迴應我的媽媽,而當我讀到《十七歲》這一篇時,當我以母親的角度對待這裏的每一件事時,才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為母親的心理,才明白了“不必追”這句話在每一個身為父母的心中的`含義,這是埋藏在他們內心極深極深處的,既有苦澀又有甜蜜之處。

而我,以及和我年齡相仿的同齡人們,都如華飛一樣,排斥,厭惡,甚至怨恨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我們總認為自己已經擁有了獨立生存的能力,我們不再像孩子一樣地需要父母小心翼翼的呵護,現在的我們,試圖掙脱父母的懷抱,逃出我們所生存的温室,渴望着我們的生活圈以外的大千世界,認為這時候的我們,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去完成自己遠大的夢想,而被生活所被折磨得疲倦不堪的父母們有時會願意讓我們嘗試着,放手一搏,也許這答案早已註定,但經歷過的我們發現,在21世紀,我們這些孩子連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又怎麼能去追尋那個我們渴望已久的,世界呢?惆悵的青春,叛逆的歲月,是該出去一搏,而這個時代,真的適合我們嗎?當我們感悟到了這些,開始打算重新開始時,也許會發現,已經晚了。

莎士比亞説過,時光會刺破青春的華美精緻,也許確實是這樣,當屬於青春時間過去,逐漸成熟的我們沉澱下來,青春,只會成為匆匆流年中那一種美好的回憶。

合上書,也許,着(這)書面的顏色,就是青春沉澱下來的顏色。

目送讀後感3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摘自《目送》

每次看到扉頁上的這段文字,心中總會感慨一番,覺得作者有種悲涼的味道,也許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除了生死離別之外最痛苦的事情。

目送孩子,華安,華飛。十七歲,正值最叛逆的時刻。

他只是勉強地接受着母親的温情,厭惡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臉上,勉強讓離他很遠的母親抱住他的影子,空蕩蕩的影子。或是有時在用餐鄙視着母親引以為傲的學識:“你怎麼才知道?”以自己相對前衞的思想,抨擊着母親那“過時”的觀念,講述着屬於自己的新潮流,排斥着母親發自內心的感慨,施行着自我的風格,不可理喻着關於母親對於人生的見解。也許這就是代溝吧,可怕的代溝。聽着母親電話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固定”話語,不禁心生惱怒,以同樣的方式“贈送”給母親,使母親的心,變得傷痕累累,也變得落寞了。

目送母親,一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只記得從前的點點滴滴,忘了身後的繁華世界。

她總是在做同樣的事,在問同樣的問題,期盼着女兒的迴歸,疑惑着“你是我女兒嗎”的問題,有時雖然面對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兒,卻依舊不認識,還一直在喊“女兒女兒,我的女兒呢”。無奈,她永遠都不知道了。也許她剛剛問過的問題會再問一遍,剛剛吃過的零食會希望你再給她一份,她認為自己沒有吃。她是最需要照顧的,也是作者的感情寄託,但,她什麼都不知道了,讓做作者感到無可奈何,花兒總是要落去的,小草總是要枯萎的,再參天的大樹總有一天也會轟然倒下。使一個作為女兒的心,傷感了,也用心了。

目送父親。一個戰士,年邁的老人。記着故鄉,有着尊嚴,意志堅定的老戰士。

他送作者去大學,曾經,卻只是送到一個無人、靜靜的地方,不想讓女兒在大學裏出醜——他開的車子不夠好。雖然他很想繼續把女兒送到校門口,可是這樣的車子實在不適合送一個大學教授。在他看來,女兒的面子比自己的`願望更重要。他的尊嚴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曾經,他會念着《陳情表》,而音,變得婉轉悽楚,會聆聽着《四郎探母》,而潸然淚下。如今,他卻魂歸了,故里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可滿足了他,卻使女兒心中無助、孤寂又深了。

目送,用眼睛,一個最簡單的動作。在小路這邊呆呆地望着遠去的背影,那孤寂、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曾爆發出強勁的力量——妄想把背影追回來,然而,又倏爾佈滿了堅定、擔憂、不捨的堅定目光。只得看着背影漸漸遠去,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後頭,不能做什麼,只能用目光將所有的情感揮霍在這茫茫的空氣中,看着它們像一粒粒微塵,落到各地,消散。這是不可改變的結局。

目送,用眼睛,更是用心,送別,屬於自己的親情。

目送讀後感4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每次讀到這句話內心都會為之一動!

當好朋友送我這本書時,讀了扉頁上這句話,感覺到的是生命的厚重,而內心又有無法言説的心酸和無奈,特別是再次翻開這本書又是兩年後,在這中間多少找到了漸行漸遠的我們自己的影子,那心酸和無奈是我們每個人成長必須經歷的,也將是生命中最為寶貴的東西。

我們目送着遠去的背影,也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有時候我們必須走,有時候我們必須去送,走時大可一心離開,而送時我們在那個慢慢的遠去的背影后承受不捨,那種滋味最是心酸。

我的童年時在外祖父家裏度過的,那時每天上學,外祖父每天都會送我到村口,有時走了好遠,一回頭,他都還在那裏。那時怎懂得他的目送中有着擔憂和不捨,我又是多麼容易從他的護送下溜走,到了路口拐個彎就消失在他的視線裏。直到有一天我已經快二十歲,他也從哪個剛剛年過半百的人,進入古稀之年,記得最後一次回去看他,然後我要走,連鬍子都已花白的他拉住我的手不放,而那竟是最後一面,依舊是他看着我的背影離開,從此那頭不再有他的那份牽掛,無論我怎麼回頭,先我而去的最後留給我的依舊只是一個背影。漸漸的我用“生老病死時間常態”看着那些必然先走的人。

上個寒假收假時,老媽在廚房裏切菜,我在廚房裏一邊偷吃東西一邊問老媽,“我就要上學去了,你都不留我?

老媽頭都沒抬説“留得住我就留了,等你工作了我就更難見你們一面了。”這中間有多少無奈和心酸大概老媽早就嘗夠了,乾脆默默無語的看着我們每次離開,看着我們漸行漸遠。正如作者所説的那樣“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如果我們還能做點什麼,唯有多陪陪他們,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將目光落在我們的'臉上,而不是望眼相送。

而還有一個人,我們的一份愛情糾結了好幾年,記得上一次相見後,在碼頭上我拉着她的手,她卻讓我先走,説是要看我離開的樣子,最後在我的堅持下我看着她的裙襬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視線裏,在那一刻我或許明白了愛情。

這世上最令人難過的莫過於我們擁有過卻留不住的幾類人,一是先我們而去的親人,二是青年時我們想愛卻不能再愛的初戀,三是知音成了志向完全不同的人。第一類人讓我們知道親情的可貴,第二類人讓我們明白愛情,第三類讓我們領略真正的友誼。而他們無論多麼可貴,都註定我們要一個人走,走完一個人必需走完的那一段,在那一段旅程中我們要儘管走,不必回頭。

目送讀後感5

後天是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因明後天有事怕沒時間去父母家,於是我便決定今天去看望父母。

11點多我給媽媽打了電話問問在不在家,媽媽説在家,正要煮餃子呢,一塊過來吃口吧,我説剛吃完一會兒,你們先吃吧,不用等我。

我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去蔬菜水果批發大院買了一些水果。到父母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12點半了,媽媽跟我説他們剛吃完,問我要不要在吃點,我説不餓,等餓了再吃吧。見爸爸坐沙發裏看電視,便問候了幾句,爸爸今天的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人也胖了一些,見到我來非常的高興,感覺有説不完的話似的。爸爸告訴我你三叔來了,在裏屋睡覺呢。我説哦,好幾年沒有見過我三叔了。

在我的印象裏三叔非常的健談,人長的`也精神,腦瓜靈活,三叔曾經做過教師工作,後來又在政府機關工作,説話很有條理,脾氣還好。正和父母聊天的時候,有人敲門,原來是找父母打麻將的。三叔可能也聽到了動靜,從裏屋走出來,我看到三叔第一眼的時候都有些愣了,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眼裏的三叔,瘦瘦的身材,矮矮的個頭,滿頭的白髮,整個人老了很多。聽媽媽説三叔早上七點多就來了,早飯也是在父母家吃的,我也沒敢多問什麼,只是覺得人怎麼突然間一下就老了呢,我想人老了都很戀舊吧,以前他們哥兄弟走動的並不怎麼勤,奶奶走的早,是爺爺一手把他們拉扯大的,現在他們也都步入了爺爺輩,年輕的時候也曾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吵過,可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連着筋,到老了還是這哥幾個在走動,還是哥兄弟在一起覺得親切。

爸爸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雖然是老二,但大家有事都來找他商量,媽媽對待大伯和幾個叔叔、姑姑都象自己的親兄弟姐妹一樣,他們一來,媽媽都要到市場去買一大堆菜,然後親自下廚。我的媽媽今年已經75歲了,可依然那麼勤快,受苦受累從來不喊屈,都是一個人承擔,我老公常跟我説,你們姐三個有***一半的勤勞就行了,每説這話的時候,我都會説沒辦法啊,誰叫你這麼慣着我了,老公聽了也很無語。不過在這裏還真的要感謝老公一下,謝謝你這麼多年來的嬌慣與縱容,讓我知道這份愛如許深情。

下午父母打麻將,我便睡了一會,四點多的時候我跟媽媽説我先吃一口然後回家了,怕晚了沒車。媽媽便緊忙給我弄飯吃,臨走又給我拿了不少東西,怕我這個吃不上那個吃不上,每次去媽媽都會問我這個要不要那個要不要。我説不拿了,太沉,媽媽説你可真懶,出門就上車了有啥拿不動的,我説好吧,那就少拿點吧。以前走的時候很少跟父母説一聲我走了,我想可能依賴慣了,想事太少,每次走的時候從父母的眼神裏都能看出是那麼的不捨,爸爸行動不是很方便,每次媽媽都要把我送到樓下,看我走遠她才上樓。

做為兒女我想我做的還不夠好,陪父母的時間太少了,姐姐和弟弟在外地不能常回來看望父母,而我雖然離的近一些,但有時候就是因為懶的動,去的次數也不是很多,現在隨着年齡的增長,覺得父母離我越來越遠,所以現在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沒空的話也會給父母打打電話,父母知道你在關心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很欣慰,很知足。希望朋友們有時間都常回家看看,因為世界上只有父母的愛是不需要回報的。

目送讀後感6

老實説,作為一個孩子,我可能還未曾親自目送過其他人遠去,畢竟年紀還小,就算有過,也不會有過多麼複雜的情感,也不曾有過如此多的感概與思緒。

但是,被目送的經歷,我有過多次,不知為何,記憶中的一個個片段始終格外清晰,清晰到那一次離別的每一點細節,清楚到每一句叮嚀,一聲離別的話語,還有那一雙雙眼睛,那一雙雙目送兒女們離去的眼睛仍然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是目送兒女遠行的眼睛。

我總記得,每次稍遠或稍長的分別,比如去軍訓、去夏令營等,只要有條件,都是父母雙雙一起為我送別的'。每次與父母分別時,父親總是默默地為我從車上取下行李後便又會靜靜地回到車裏,讓母親陪我走到大巴車上,而我與他的別離似乎也格外的簡短,短到有時我甚至還來不及去再與他道一聲“再見”,給他一個擁抱。可是我永遠忘不了,那雙最後望向我的寫滿並非都是不捨,而是一種鼓勵、堅定與信念的眼睛。我當然知道其實他內心會有更多的擔心和不捨,只是那一瞬間眼神的交錯給了我足夠安心,讓我感覺到什麼是後盾,讓我明白,我不止一個人。

母親每每也總會催促我早點上車,好找個靠窗的座位,別再暈車了,我也總會聽話,一個人拿着包走上車,挑個靠近窗户的座位坐下,然後再靜靜地多看幾眼媽媽的身影。媽媽也會快速地找到我的位置,然後同樣靜靜地看着我。

其實,我心中也清楚的很,在那平靜的目光背後,又是怎樣複雜的思緒,不捨、擔心、緊張、期待、信任、鼓勵,或許都有,或許還有更多。這天下的父母,又有幾個不是心疼兒女的呢?每個人都是在這種自相矛盾中經歷別離,逐漸成熟起來的。我衝窗外的媽媽搖了搖手,示意她快點走,畢竟她工作很忙,還要加班加點,她見了也點點頭,卻仍站在那裏沒有挪動半步,又朝我揮了揮手,讓我別管她。看着目不轉睛望向我的媽媽的眼睛,頓時,一股酸澀在心頭無限蔓延,親愛的媽媽,你可曾知道,我怎麼捨得又怎麼可能願意離你遠去呢?

車子最終還是發動了,然後緩緩地駛離了,望向窗外,是一直在朝我招手道別的母親,哦,對,還有那角落裏那輛一直未開動的車子,父親還是沒走。車子越行越遠,母親的身影從漸漸模糊到消失。可是,我卻能感覺到母親目光的追逐,我知道,縱使我在天涯海角,您的目光也從未離我遠去,是吧,親愛的媽媽?

機場上,我打開了書,翻到了這篇名為《目送》的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淚水也忍不住悄然落下。爸爸媽媽,您們也如此嗎?也是在目送我的背影漸行漸遠嗎?您們也會目送我長大然後離您們遠去嗎?您們也會捨不得嗎?也會倔強地想我像小時候一樣留在您們身邊嗎?我恍然明白,原來目送並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宿命,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天,在目送中長大成人,然後目送我們的父母老去,目送我們的下一代長大。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着一次又一次目送,我們目送時間的流轉,目送歲月的遠去,目送一天一天來了又去.......我們根本不必追,因為,追不到。

後來,我逐漸明白,我們的一生啊,便是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7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逝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台《目送》

時隔多日,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有些事,某些景,一些人,在我本已斑駁的記憶裏漸次清晰。有些話,本該早些説出口,卻被我無聲吞嚥。此刻,又皆躍然紙上,流淌不息。

這世界上有一種人,有着別人所不具備的一種特異功能——總能在萬千穿梭紛亂的人羣裏,無比準確清楚地捕捉到他要找尋的那個身影。

他們的名字叫父母。

始終記得,大一那年,父親在老家火車站送我時的場景。

彼時,我們每人手中都拖着一個皮箱,只是父親手中的`那個,像一個嚴重積水的矮熊,笨重且又腫大。從數百米外的公交車站,一直拖到狹窄擁擠的車廂小道,最後再用他堅實的臂膀,託舉到我頭頂的行李存放台上。

然後,他轉身,用極其嚴肅的口吻第無數次告誡我:“今後你一個人出門在外,事事都要謹慎小心,切不可……要注意安全,出門一定要和別人一起……”

終於,我懷着無奈又無語的心情目送他一步一回頭地走出車廂,而後,開始為這來之不易的解放與自由在心下暗暗慶幸不已。

火車如期開動,我拉開遮擋視線的車簾放飛我彼時輕鬆的心情。一轉頭,卻看到父親依舊站在我們登車時的那個站台,正朝着我車窗這邊笨拙地揮手告別。

這是多年來我第一次看他揮手,竟與電視裏播放了無數次的那些老套又滑稽的橋段有幾分的雷同。

我是否該取笑父親那笨拙的揮手姿勢呢?

火車的轟鳴聲繼續不止,載着我奔向他視線的盡頭,只餘他執拗地站在車尾的那頭,目光觸不到火車移動方向的另一個盡頭。

彼時,正值初春,而我卻看到父親早生的華髮與這萬物勃發的時代大潮流極其地不相適應,滄桑地在風中隨他一同朝我笨拙地揮手告別。

或許,是火車的漸漸駛離給我造成的視覺錯覺。忽然發現,父親曾經在我眼中的高大形象瞬間土崩瓦解。彼時,他像一棵氣息奄奄的佝僂老樹,無聲地佇立在原地,目送曾經長在他枝頭的葉,翩翩飄向他根莖所觸及不到的另一方天地,再無力去挽回些什麼。

最終,他在我視野中慢慢縮減成一個圓點,直至,消失不見。

火車前,是我心飛往的方向,火車後,是他心沒落的地方。

我不知道,那天父親究竟在原地站了多久,又目送了我遠去的背影有多久。只知道,次日,我打電話回家向他們報平安時,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的那句抱怨:“你爸真傻,昨天去送你時,明知道風大,還穿那麼少,回來就感冒了……”

彼時,我並不懂,父母目送子女漸漸遠去背影的眼底裏,究竟深藏着什麼。只知道,那天,我從父親佇立在站台上略顯傴僂的身影與久久凝望的目光中,隱隱感到絲絲的落寞、無力與淒涼。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逝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後感8

最近,我在看龍應台的《目送》一書,讀了其中的“目送”一篇,我感慨萬千。文中作者回憶了三個送別兒子華安上學的情景:

情景一:華安上國小第一天,和母親手牽着手,進入校園後,他邊走邊不斷地回頭,依依不捨地離開媽媽。

情景二:十六歲,華安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告別時,母子倆照例擁抱,但是兒子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

情景三:華安二十一歲時上的大學,正好是作者任教的大學。但即使同路,他也不願搭母親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雖然只是簡單的三個情景,但是卻勾勒出孩子成長中的心理變化。孩子小的時候依戀父母,而母親也同樣依戀孩子。在孩子逐漸長大後,他們更加獨立,便嘗試擺脱父母的呵護,而母親卻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在孩子能完全獨立後,他更希望擁有自己的空間,而母親卻被拒之門外,她感覺很無奈。

讀完文章之後,我一方面感歎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規律,另一方面又很同情這位母親那無處安放的母愛。孩子在成長,在走向獨立,而母親對於孩子的愛的方式卻永恆不變,這必然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

這兩日,在朋友圈看到兩條消息,其中一條是一年級孩子的爸爸發的狀態,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耍,在玩碰碰車的項目時,小孩可以帶一位家長同坐一輛車玩,也可以獨自開車玩。在以前,孩子總會選擇讓父母陪着一起開車,可是這一次,孩子居然要求自己一個人玩。看着孩子一個人也玩得很開心,做爸爸的心情有些複雜。另一條消息是,一位三年級孩子的媽媽發的狀態,媽媽第一次讓孩子自己走着去上學,在樓上看着孩子小小的背影逐漸遠離,媽媽的心裏一陣酸楚。

小時候孩子是完全離不開父母的',而父母也已經習慣並享受着這種被依賴的感覺,可是,不知不覺中,孩子慢慢長大了,一點一點地變獨立了,父母感覺自己被孩子擺脱了,不被需要了,儘管當時觸動心靈的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足以傷感一陣子了。

怎樣才能避免這種心理落差呢?龍應台在書中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相比作者的這種看似有些傷感的人生感悟,或許紀伯倫的《致我們的孩子》裏“你的孩子不屬於你,他們是生命的渴望,是生命自己的兒女。經由你生,與你相伴,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所傳達的對於孩子觀念更為令人深思。“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送往無際的未來。”或許父母只有懷着這樣的心態,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等兒女長大脱離自己的時候才能淡然處之吧!

目送讀後感9

那本書講述了父母親情、閨蜜友情,每一個篇章都是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後都有一個耐人尋味的道理。沒錯!它就是龍應台的人生三部曲之一《目送》。

有一種捨不得你走叫《胭脂》。“媽,我明天我就要走了。”她也許正用空濛蒙的眼睛看着窗外的天,這時立馬把臉轉過來,慌張的看着我,“要走了,什麼要走呢?”這個場景多麼熟悉,每次去外婆家,臨走時,外婆總是那麼説“這不才剛來嗎?着急回去幹嘛?再玩兒會兒。”,每次我們必須離開時,從後車窗回望,準能看見她那孤單落寞的身影。也許幾十年後,我們也會這樣吧!

有一種鐵閨蜜叫《牽掛》。“拜託,洗衣機裏有洗過的衣服,忘了拿出來晾了,請你處理!”“還有冰箱裏過期的東西全部丟掉,都發黴了。”“你要保重,要保重!”這是閨蜜間最平常的對話。我也有好幾個好閨蜜,我們相識七年了,這七年裏我們吵過,鬧過,但更多的是幸福着,我為有這些閨蜜而幸福。她們在我難受時就會陪在我身邊,在我開心時,總會有她們與我一同分享喜悦;我們中一人獲了獎,其他人便都像是自己得了獎狀那樣開心自豪,這大概就是閨蜜吧!

有一個温暖的家叫《寒色》。家是什麼?作為被人呵護的兒女,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終身伴侶時,兩個人在哪裏,哪裏就是家。有了兒女,家就是兒女在的地方。是啊,這都是家,是一個温暖的'棲息所,是累了可以回去休息,痛了可以回去治癒,是我們永遠的港灣。如果人是一片葉子,那家就是那棵遮蔽風雨的大樹,如果人是一條魚,那家就是那片温暖自由的海洋,如果人是一葉小舟,那家就是那個風平浪靜的港灣

有一種遺憾叫《如果》。每個人都有離開世界的那一天,這是一種自然規律,我們誰都無法改變。如果有一天親人離開了,我們也許會埋怨自己,為什麼沒有在他年輕時逼他少抽點煙?如果親人離開了,我們也許會後悔,為什麼當初沒有控制着他少喝點酒?如果親人離開了,我們也許會抱怨自己為什麼沒有留在他身邊?可抱怨和後悔又有何用?我們都清楚的明白,人生沒有如果,只有結果。趁我們和親人在一起的時間還很長,就從今日開始行動吧!多麼希望親人,能永遠在我們身邊陪着我們呀。

有一種擔憂叫《牽掛》。牽掛,因放心不下而想念。放心不下,是啊,年幼的時候,父母在出門前提醒我們帶好鑰匙,卻總是放心不下,一遍又一遍的詢問;在快要下雨時提醒我們帶傘,卻總是放心不下,再打個電話確定一下;我們出門在外時總放心不下我們的衣食住行,“吃飯了嗎?吃的什麼呀?住在哪裏”?這是我們最常聽到的字眼,父母年邁時,人生就會反轉,給父母打電話時總會問,“最近身體怎麼樣啊?沒感冒吧,加沒加厚衣服啊?自己做沒做飯啊?”幸福在彼此的牽掛中流淌。

目送着你遠去,情愫卻在我心中蔓延開來。

目送讀後感10

我在合上接下來要推薦的這本書的時候,腦海中浮現了元代詩人王冕的《墨萱圖》。南風吹着萱草,搖擺着到底是為了誰吐露芬芳?我想你和我一樣可以在書中尋找到答案。我是講書人王靜娜,我推薦龍應台先生的《目送》。這本書收錄了龍先生的七十八篇散文,書中寫盡了生活百態——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子女的遠離、友人的關心、兄弟姐妹的攜手。她用簡單直白的文字,透過生活常態去解讀人生,這是她對於父母、子女、家庭、生死的又一思考力作。

在這開篇大作《目送》中,龍先生的開頭很有意思,從自己牽着年幼的兒子去上國小説起,到後青春期和兒子的交流日漸疏遠,從而思及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聯繫也是這樣漸行漸遠。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逐漸成了一方總是固執地給予,一方總是固執地拒絕。我們都認為,我們長大了,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也想試試一個人過馬路的時候會不會進退兩難;一個人去外婆家的`時候會不會迷失方向,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會不會結交新的朋友。。。那些一個人的時候,是見證我們成長的每一個瞬間。然而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你之所以擁有一個人生活的技能,是因為有人陪你經歷了千萬次的失敗,仍舊相信你值得擁有成功。

我在讀到龍先生的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這莫名的分隔線,好似一把利劍,直扎我內心。

芳華歲月,我們拼搏、進取,努力成為優秀,更優秀的人。我們説着偉大的抱負,做着關於理想的事,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有着追不完的夢。時間對於我們來説顯得彌足珍貴,我們需要時間去成長,去創造價值,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的時間漸漸地被工作填滿了。我們對雙親的奉養日漸遠離,而我們的音訊也不能及時的傳達給至愛之人。

龍應台先生在《兩本存摺》中,寫下一段話,她説:“你在那一本存摺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累積,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裏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兑換、不對等的貨幣——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裏的“金錢”回頭來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無法兑換。”

何為孤獨?念而不能擾,擾而不能留,留而不能久。此為孤獨。所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想必還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論身處何地,你永遠是他最牽掛的人。“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給温暖心愛的人。

從龍應台先生的書中,我讀到了她對於父親逝去的不捨,對於母親日漸衰老的無奈,對於子女遠離的理解。顯然,在生命的刻度裏,每一次目送都意義深遠,每一份孤獨都飽含深情。都説“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在國家繁榮富強的今天,我們在為新生活拼搏的同時,也應該擔起家庭的這份責任,別讓每一份孤獨獨自前行。

目送讀後感11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龍應台在《目送》中已為人母的感受到當看到這一句感傷無奈卻充滿深情的話語時,我那顆有些叛逆、不理解父母的心得到了撫慰,決定將人生三書之三——《目送》讀完,想深入瞭解一個母親的感受。

初為人母,難掩喜悦,卻也憂心忡忡。龍應台三十四歲才當上母親,當看到還睜不開眼睛的寶寶,她是激動的;當他上國小的第一天,能和他手牽手,穿過街道到達學校,她是喜悦的;但當兒子才十六歲就到美國做交換生,在機場深情的擁抱住已經比她高一個頭的兒子,她是不捨的;知道兒子在國外遭遇挫折時,她是擔憂的……和多數母親一樣,龍應台也要經歷孩子從無知到叛逆,再到成熟的過程,她也試着不與孩子產生隔閡,但代溝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再看看我們的生活中,父母逼迫孩子上各種補習班,給孩子施加太多壓力,以至於隔閡加深。又或者對孩子過度順從、溺愛,讓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以至於上大學時連衣服都不會洗。對待早戀問題,有些父母不是找孩子好好談談,而且採取極端的方式勒令禁止,以至於孩子離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導致這種矛盾加深的原因,大多是缺少交流,沒有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像龍應台一樣細心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理解對方的心情,也許我們不能逾越代溝,但我們能儘量減小代溝。

身為女兒,感受母愛,卻也操碎了心。龍應台雖已為人母,但在她的母親面前,她永遠是個長不大的孩子。當看到龍應台寫自己的母親時,能看到她母親對女兒滿滿的.愛,也看到龍應台對母親的孝道。“我每天打一通電話,不管在世界上哪個角落。電話接通,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如果是越洋長途,講完我就等,等那六個字穿越渺渺大氣層進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點時間。然後她説:‘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對,那就是我。’”每每看到這,我的內心是被觸動的。每天打電話給一個患了老年痴呆的母親,講幾句話她又問“你是哪一位”,龍應台卻毫不厭煩,每天如此,又有幾個子女能做到這樣?

現今當“啃老族”的年輕人不少,還有父母把不贍養自己的子女給給告上法庭,竟還有因為父母不給錢而把父母給刺殺的新聞。如此觸目驚心,“孝”是中華民族之傳統美德,即使不能像龍應台那樣每天都關心自己的母親,也不能如此不孝啊!父母不能給予我們豐富的物質生活,但他們也每天累死累活的努力着。就像龍應台的母親一樣,她患了老年痴呆而不記得很多事,但她永遠記得女兒的名字。天底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一樣的無條件愛自己的孩子。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説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牀下”這是龍應台對幸福的詮釋,簡簡單單便是幸福,有家便是幸福,家人都健康便是幸福……是啊,我們不奢求什麼,有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

讀《目送》收穫的是滿滿的感動,還有對人生深刻的理解。讀完最後一頁,合上書,心裏久久不能平靜,想到自己的父母是否也如此細膩,自己應該為他們做些什麼?

目送讀後感12

拿到書的時候,沉甸甸的,每晚入睡前讀一兩篇,閉目思考,有時會輾轉反側,有時會帶着笑一夜黑甜。温情的文字,慢慢地,熨帖着人心,有種窩心的安慰。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目送》

許是很久沒有讀書的緣故。當念及此段話的時候,還是心下一軟,彷佛心裏的愧疚慢慢融化了,似是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

不必追。做到好難。習慣了傳統思維的.我們,內心“父母在不遠游”的思想佔據着牢固的位置,總是怕“子欲養而親不待”,希望陪在他們身邊,哪怕暫時擱置自己的夢想。我想,我就是那種無法離開的人吧。有太多牽絆,小到滿屋滿架的書籍,大到親情友情,都很難割捨。曾經,為着叛逆,在大學聯考結束時,報了南方的大學,遠離家鄉,離開後才知道,原來我想擺脱的不是家庭,而是父母那無時無刻的嘮叨。內心,還是想在離他們進一些的地方。希望,他們目送我離開,不必追,而我,只會走到小路轉彎的地方,不再遠行。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薺’的無邊着落,人知恩那個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離開她們之後,常常會覺得寂寞,彷佛被抽走了所有力量。有時會莫名其妙地走神,做事會出錯。有時會忽略身邊的人和事。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有時候他會和我商量一些瑣事,這也是過去從未有過的,只是恍然間讓你明白,孩子長大了,而他真的老了。我變得害怕。在我漸漸長大的過程中,生命裏那些莫可名狀的無奈和悲涼在一瞬間將我淹沒,我甚至不敢去想象將來我該如何站在我的孩子身後去正視我的蒼老。

孩子將是你的生命的延續,他剛生下來時哇哇大叫,給你一個肉肉的細小的背影;他三歲時調皮得讓你抓狂,給你一個滿地亂爬的背影;他七歲時你擔心他那亂七八糟的數學成績,他給你一個很不甘的背影;他十三歲時你擔心他從別的地方看到不該看的東西於是嘗試着和他交流,而他彷彿對此不屑一顧,只給你一個很倔強的背影;他十六歲時不搭理你,永遠只給你一個消瘦的背影;他二十歲時飛揚跋扈得彷彿整個天下都是他的,而你的所有勸誡全都成了廢話;他三十歲時你幾乎要用年來做單位用以計量和他見面的頻率,他一直給你一個忙碌的背影;他四十歲時你已經老得滿臉褶子走不動路了,你行動不便,偶爾還會尿牀,你在這時候回過頭望望,這一輩子,望到的全是他的背影。而當他終於真切地望着你的時候,你已經快不行了,你看着他哭,你笑,你知道,他是你的延續。

目送讀後感13

人的一生由無數次目送構成,或悲傷淒涼、或温暖美好。龍應台的《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和美麗。她寫到了兒子的離別、母親的衰老、朋友間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父親的最後時光。“情”字貫穿全書,但文字柔軟而不煽情,符合我們的情感認知。沒有華麗的文字,全書用最接地氣的語言,告訴了我們最樸素的道理。我一次一次被書中的情節感動,一字一句回味作者的情感。目送,讓我學會了牽掛,讓我學會了珍惜。

人的一生都在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是啊!父母和子女間的緣分就是目送。作為孩子,年幼的時候,我們目送父母去上班。上了大學,我們在父母的目送中離家。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們目送牙牙學語的孩子上幼兒園,目送長大了的孩子一次又一次離家。

目送不僅僅是父母和子女間的緣分,夫妻之間、兄弟之間、朋友之間都會有無數個目送瞬間。這一生我們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也許只是轉身的擦肩,有些或許會是相伴一程,而後揮手告別的旅人,甚至還有一些成了連告別都沒有的陌生人。珍惜每一個目送的緣分,珍惜每一個目送的人。

人生的歸途

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個有郵遞區號、郵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嗞嗞香氣、丈夫正從她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掛號拿印章來”……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人一旦老了,特別愛回憶以前的.事情,因為他們所有的美好瞬間都留在過去的記憶裏。記憶中,他們的父母還在,伴侶和孩子都圍繞在身邊,雖然辛苦奮鬥,但心裏是甜蜜的。年齡大了,父母離去,孩子成家,伴侶離開,他們成了孤家寡人。雖有兒女的陪伴,但兒女的家終究不是他們自己的家,他們的心並不屬於這裏,他們想要回的是屬於自己的温馨的家。

每每聽到年邁的父母説到回家時,你一定要把他們摟在懷裏,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去愛他們,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温暖。

父母和子女一場,我們在父母的庇佑下長大,我們擁有了自己的生活。年輕的我們,忙於自己的工作,忙於照顧自己的孩子。我們沒有時間陪伴父母,總是覺得他們還很年輕,還有大把的時間會等待我們的陪伴。誰知,突然有一天,他們不再等,你才知道你所有的忙碌,是多麼蒼白!父母在,人生尚有去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次新冠疫情讓多少逝者的家屬痛徹心扉的哭喊,他們的親人走得如此匆忙,目送告別都已經成了奢望,還沒來得及好好擁抱,竟然就匆匆離別。

所以,請朋友們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目送讀後感14

而今的龍應台,在《目送》中,有了更加豐富多變的內涵。

這是一本記錄她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翻開這一本《目送》,竟然能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輕輕擠一擠,眼淚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周圍世界的植物、動物、風景……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為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為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這樣優秀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象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

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為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鋭氣,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為會是一個温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説起的寂寞。

在面對的父母時,仿若在呵護柔弱的嬰兒,那般的温柔耐心,細細私語。她知道“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卻再也找不到歸程的旅人”,她知道“媽媽想要一個家,不是一個空間,而是一段時光。在那個時光的籠罩裏,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鬧,廚房裏正傳來煎魚的滋滋香氣,丈夫從身後捂着她的'雙眼要她猜是誰,門外有人高喊‘限時快遞拿印章來’……”她年邁衰老甚至開始神志不清的媽媽想要的,只是那樣平淡而幸福的時光,在那段時光裏,凝聚着她一生豐盛的記憶,她的愛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戀……

她也在書中寫戰爭的殘酷,貧窮的無奈,寫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漸漸黯淡下來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經相信和不相信的東西,在陌生的小巷見到的年幼的童工,父親離世後巨大的傷痛,一點一滴細微的觸動……

目送讀後感15

龍應台在這本書中説過一段話:“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因此,整本書,也就是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看着孩子小時候的照片,龍應台不禁感歎道:時光飛逝如河;當她希望孩子能在離別前能回頭一瞥,但現實中孩子堅決離去的背影令她感到心落。她寫道: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龍應台目送父親從大學離開時,內心對父親的感恩及悲憐油然而生,當她目送父親的棺材進入火葬場的爐門前,更多地讓她明白生與死的課程。

孩子的成長,對於作者而言,更多帶來的是無奈與孤單,猶如一隻孤零零的'小鹿,迷茫、失望。當她去機場接孩子回家時,她遞給孩子的傘卻遭到了孩子的冷語拒絕;當她與孩子在英國街頭散步時,孩子的“你簡直就像個沒見過世面的五歲小孩”震撼、刺傷了她,她也感歎道:“我們這一代人,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前後拉得很長。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或相濡以沫,或怒目而視。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或遲疑徘徊,或漠然而果決。前後雖隔數裏,聲氣婉轉相通,我們是同一條路上的同代人。”

面對生死,她感歎道:“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面對寂寞,她説:“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面對友誼,她説:“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開夜合,看同一場雨直落地,與樹雨共老,挺好的。”面對家庭,她説:“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温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後就開始終身流浪。”

龍應台不僅在表達親情、友情方面細膩,她的古樸的筆風在刻畫細節中也是可圈可點的。“車子騎到沙灘,風輕輕地吹,像夢一樣温柔,但是你能看見,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灘;反搶灘的尖鋭木樁仍舊倒插在沙上,像猙獰的鐵絲網一樣罩着美麗的沙灘。”表面上看,這是對沙灘的環境描寫,但實際上,它反諷了當今這個時代的禍亂與危險。為什麼這麼美麗的海灘卻不能過?因為海灘上佈滿了隱藏着的地雷。為什麼尖鋭的木樁要倒插在海灘上?因為那是一國與另一國的土地紛爭……她在這篇文章末寫道:“有時候,時代太殘酷,你閉上眼,不忍注視。”

《目送》,是一個時代的人的深刻反思,它描繪了親情,友情,用幽靜的筆調寫盡了世態滄桑。她寫了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新的眼光看透人性。這是一本屬於這個時代的生死筆記,深邃、美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