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燈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9.67K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冰燈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冰燈教學反思

冰燈教學反思1

《冰燈》一文是北師大三年級上冊第十二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講的是作者看見小夥伴買了一個漂亮的玻璃燈籠,心裏很羨慕,就讓父親給他做一個透明的.燈籠,家裏沒有玻璃,父親就在除夕的早上凍了一塊冰,冒着嚴寒給孩子做冰燈。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體會父親對兒子的那份關愛,但現實生活中,學生需要的東西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可以輕易地買到,所以學生對課文描述的故事感覺會比較遙遠,對父愛的體會也比較膚淺。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創設情境,從文章《地震中的父與子》入手,引出偉大無私的父愛。學習“父親做冰燈”一部分時,以課後思考題“看到父親做冰燈,我為什麼後悔了?”這個問題統領學生自學、讀文。通過對課文的品讀、理解、感悟和想象,感受到深深的父愛和作者對父親的愛。最後,我鼓勵學生説一説自己和父母間的故事,從而引起共鳴,引導學生從生活的小事中關心、體諒父母。

本課課堂教學由於時間關係,學生在講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感人故事時,沒能讓學生及時地寫下來,課後,我將引導學生把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故事寫成小作文,將使學生在語言文字訓練中進一步地受到思想教育和人文薰陶。

冰燈教學反思2

在教授《冰燈》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心中反覆在思考:深沉的父愛在孩子們眼中是怎麼樣的呢?現在的孩子和父母之間存在着太大的隔閡,缺乏溝通,以至於導致現在的孩子不理解父母,父母不瞭解自己的孩子。而《冰燈》是一篇極富教育意義的課文,這是一篇描寫父愛的文章:快過年了,“我”看到別的孩子都有一盞美麗的燈籠,雖然家裏很窮,但是“我”還是張口向父親要一盞透亮的燈籠,父親答應了。在大年三十的清晨,父親長時間打磨一塊冰,正給我做冰燈,父親凍僵的手不時塞進棉衣裏,冰鑽心的涼,但父親卻沒有放棄,此時的“我”鼻子發酸,趕忙讓父親到我的被子裏來暖暖手,但是父親説,他不冷,讓“我”別凍着。春節,我提着這盞冰燈,心裏很高興,後來雖然這盞冰燈融化了,但卻永遠留在了我心中。這故事中的父愛,藏在一些平常的動作,平淡的話語中,對三年級的孩子而言是那麼不起眼,更談不上震撼,仔細想想這才是父愛不同於母愛的地方啊!如何讓三年級的孩子感受、感悟並感動於這父愛,着實讓我費心思。

因此我在教學時注重了讓學生通過感悟、朗讀、體會、想象來理解課文,感受深深的父愛和作者對父親的愛,教學後有些許反思:

1、在教學一篇課文時,可以不按照課文的寫作順序進行教學,不一定要從第一段開始按照順序再講第二段、第三段……,可以打破常規進行。在教學這課時,我先進行了第一、二部分的教學,學生了解到了爸爸答應為我做冰燈,然後再直接跳到第四部分,“父親為我做的燈怎麼樣?”最後再學習課文的重點部分第三部分“父親怎樣為我做冰燈?”這樣做的目的,可以突出重點,加深對課文重點部分的認識。

2、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從表面認識到深入理解。在教學這一課時,我也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學“父親做的燈怎樣?”這一部分時,學生説到了“父親的燈雖然融化了,但它留在了我的`心裏”。這時我問:“它”為什麼留在了我的心裏。學生此時説可能是膚淺的表面的,即便是説出了是因為父親的愛,那也是一個淺層次的理解。此時我再引導學生學習第三部分“父親為我做冰燈,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此時學生再理解,就是對課文深入的理解。這樣做,能夠體現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

3、要引導學生學會享受別人從課文中的體會與感悟。比如在教學第二部分“父親為我做冰燈,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時?”當一位學生談及自己的感受時,可以引導學生品位他的感受,把感受讀到課文當中去,從而引起教學中的共鳴。

4、在課堂上,我把握住朗讀貫穿教學始終。在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出羨慕的心情。父親做冰燈的部分,引導學生抓住父子二人的言行心理,讀出“我”心疼父親,及父親疼愛“我”的感情。教學第三部分,以課後思考題“我為什麼後悔了”自學課文,體會我的心情變化。對於第二個思考題,學生默讀課文,細細品味,感受其樸實的文字所表現的父子間的深情,體味父親深沉的愛。最後結合生活,回憶父子、母子之間的事情,體會父母對孩子的那份關愛。

冰燈教學反思3

一、課前準備不夠充分

教材內容處理不夠緊湊。視頻聲音較小,事先沒有處理好。三年級學生正處於懂事的初期,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在校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還是比較多的。環境對他們的成長影響也很大,自私自利的孩子大有人在,不懂得關心父母,不懂得尊敬長輩也是部分學生身上的特點所以,本課教學中學生似乎感受不到父愛,事先創設情境不夠。

二、朗讀體悟不夠充分

在教學中,我注重讓學生通過朗讀感受深深的父愛和作者對父親的愛。首先,我把生自讀和生自悟放在首位,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出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經過再閲讀,再思考,來解決問題。其次我更希望學生情感上得到提升,使學生感受到樸素之中真情在,滲透熱愛父母的情感教育,父子之間的深情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來,但是,因為時間關係,學生朗讀不夠充分。

三、問題提出後,引導學生思考不夠

我設計了一個大問題,默讀這一部分,你感受到了什麼?有學生説感受到了父親做燈很辛苦,我就問具體表現在什麼地方,學生就分別找到了時間很早、天氣冷等等。還有學生説我體會到了父親很關心我,有人也説我也很關心父親,這樣,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教學的重點也能得到體現,但這一部分進行較為倉促,如蜻蜓點水,不夠紮實。

四、課後拓展不夠

學生認為“冰燈”好玩,我就簡單口頭講製作冰燈的方法,讓他們課後上網查閲,但大部分孩子家庭條件有限,查不到。而我也將此任務拋之腦後。

還有部分孩子在課堂上不能全面理解文本談出自己的感想,可能和我提問的準確性,合理性和他們自身情商都有關。我應該在課後把基礎這一塊做得更好一些,要考慮到差生的情況,引導更細緻一些,提問更準確一些,讓學生慢慢體悟,不一味追求“拔高”,讓每一個孩子在其中都有所收穫,有些許的成長。

五、鼓勵評價不夠,課堂氣氛沉悶

課堂中鼓勵性評價不夠充分,沒有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勵個性發展,當眾口頭評價較少,非語言式評價也很少,如,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誇獎的手勢,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輕輕的撫摸等等,這些無聲的評價是發自內心的,將牽動着學生的'心,而我由於趕進度,把它也忽略了,沒有促進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語文的

興趣,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致使課堂氣氛沉悶。

六、專業知識及教學機智有待提高

教高年級和教低年級不一樣,我的板書中字跡較為潦草,高年級學生能識別,低年級學生不能識別。個別字的筆順也不正確,在今後要格外注意。

以上是我對《冰燈》這一課教學的反思,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努力改進,不再出現同樣的錯誤。

冰燈教學反思4

短短的一堂課結束了,回顧這堂課,有成功的方面,也有不足的方面。只有時時總結教育教學成功的地方,不斷反思教育教學中的不足,才能揚長避短,把課改落到實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回顧這堂課,成功的方面有:

一、“課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上課伊始,教師出示幾張有關冰燈的圖片,説:“哈爾濱的冰燈節要到了,最近,老師從網上收集到一些好看的圖片,你們想知道嗎?”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這時,教師立即把握導的方向,説:“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冰燈》這篇課文,課文講了怎樣一個動人的故事呢?讀了課文大家就明白了。”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學生帶着問題和懸念積極投入到讀書活動中。

二、讀中感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1、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中年級閲讀教學的目標。為落實這一目標,在佈置預習時,教師組織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讀、默讀等形式通讀全文後,要求學生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教給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檢查預習中,教師提出問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在説課文的主要內容時,先要求學生同桌互説,保證了參與面,為指名説奠基。在整體感知課文後,再引領學生進入閲讀學習的第二階段。

2、精讀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體會重點詞句段在課文中的表情達意作用”是中年級閲讀教學的一個重點。本節課老師為了突破這一重點,首先要求學生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找出最能體現父親寒冷的一句話,思考:從哪些詞語看出父親在做冰燈時很寒冷?你從中感受到什麼?自己試着讀一讀,讀出這份感受。

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磨一陣、停下來、擦擦手、暖一會兒”來理解。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邊做動作邊自由朗讀這一句話。指名讀,師生評價,再指名讀,全班齊讀。接着,教師三次深情地引讀,學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昇華。在讀中體會父親做冰燈很寒冷,“我”特別特別感動。這正是父親對兒子的疼愛,通過讀讓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學完這個句子,再小結學習方法:(1)自讀課文,找出相應的句子。(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3)朗讀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受。

在學習“父親做冰燈”其他句子時,引導學生用上面學過的方法,通過“劃——説——讀”,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指名讀、同桌合作齊讀、齊讀幾種朗讀形式,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動,兒子心疼父親、對自己行為後悔的感情。特別是“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這裏來暖暖手吧。’”這句話,我先讓學生理解“急忙”、“喊”,再指名讀,師生評價,然後又指名讀,老師範讀,全班齊讀。學生進入到課文的角色中,讀出了兒子心疼父親的感受。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因為讀書是學生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讀的過程,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在這一環節的學習活動中,教師特別“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抓住學生感受最深的句子和段落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給方法,輕鬆掌握形聲字的特點。

本課的生字有8個,其中形聲字5個,所以充分利用分析形聲字的構字規律教識字有利於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識字效果。在教學中依據形聲字的特點,啟發學生認識形旁和聲旁,並知道一些形旁的意義。

如:“籠”,上面的“q”是形旁表義,“籠”的本義:用竹條做成的籠子,下面的“龍”是聲旁表音。教完第一個生字,讓學生自己找出其他幾個形聲字“級”、“吵”、“按”、“碰”。(用“碰”的小篆字體來輔助教學)這樣,學生掌握了形旁和聲旁,也懂得聲旁表讀音,形旁表字義,從而提高識字能力。

不足的方面;

一、指導朗讀力度不夠。

在“真情感染,以情**”方面,教師不能放得開、做得到。

在指導朗讀時,教師不能充分發揮範讀的作用,以**引趣。教師應該通過自己聲情並茂地誦讀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傳授給學生,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與作者產生最佳的情感共鳴。

二、聯繫生活實際不夠。課堂上,沒能讓學生及時講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感人故事,是缺憾。

總之,一堂課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能夠追求到“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教學情節就是一種收穫。課堂是師生、生生全方位互動的場所,這種互動不可能是事先設計好的,老師的教學機智、教學敏感、課堂駕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一步錘鍊。

冰燈教學反思5

【設計理念】

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讓學生在讀中感知,讀中領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以情激情,以情帶讀,通過師生互動,促進學生在跟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品味語言,積澱情感,感受課文所藴含的語言美、思想美和意境美,營造情感浸潤的課堂。

【教材分析】

《冰燈》是北師大版第五冊第十二單元“過年”這一主題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主要敍述了作者的父親為他製作冰燈的故事,反映了父親對孩子那深沉、博大的愛以及孩子對父母的理解和愛戴。課文文風樸實,淺顯易通,沒有太多的抒情,但是從字裏行間卻流露出父子之間的深厚情誼。

【學情分析】

隨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現在學生需要的東西幾乎所有的家長很輕易地買到,所以學生對課文描述的故事感覺會比較遙遠,對父親的愛體會比較膚淺,因此課堂上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感悟品味語言文字,將自己的感情融於課文內容,更容易體會父子之間的情誼,懂得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父母都以不同的方式表達着對子女的關愛。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樂趣”“享受”“繼續”“後悔”“稱讚”在課文中的意思

3、繼續培養學生養成邊讀書邊、思考、邊圈畫、邊批註的良好學習習慣。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瞭解父親給兒子做冰燈的故事,理解父親的心情,體會父親對兒子的那份關愛,同時也理解兒子前後的心理變化。

【教學重點】讀中感悟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教學難點】體會小作者的心理變化以及心情,教育孩子體諒理解父母。

【教學準備】製作cai課件

【課時劃分】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圍繞冰燈寫了一件什麼事?帶着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生詞。

2、讀後指名反饋。

三、合作學習、掌握生字。

四、學習1—4段,瞭解事情原因。

1、指名分段讀課文,學生思考;我為什麼要父親做燈?

2、指名反饋。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對大軍的燈籠描寫的句子,體會作者的羨慕心情。

五、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詳)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多媒體出示,認讀生詞。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作者為什麼要父親做燈,用“因為——所以——”説話。

3、父親做燈辛不辛苦,從課文中哪裏可以看出呢?今天我們接着學習。板書:冰燈。

二、研讀課文體驗情感

▲研讀父親對孩子的愛

1、父親做冰燈辛不辛苦,讀出有關語句“大年三十的早上,﹍﹍父親正在離炕很遠的地方打磨一塊冰。”

⑴“沙沙”指的是什麼聲音,你能説出表示聲音的詞語嗎?

⑵父親做冰燈起得早不早,從哪句話可以看出來,讀一讀。(很暗的.光線)

⑶比較句子,你體會到什麼?

父親正在打磨一塊冰。

父親起碼在離炕很遠的地方打磨一塊冰。

⑷指導讀父親做冰燈非常冷的句子。

2、“父親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涼啊!”

3、父親做冰燈這樣辛苦,這樣冷,為什麼還要幫孩子做冰燈,你想説點什麼?

▲研讀“父與子對話的語句”

1、默讀課文6—9段,用“—”劃出父親説的話,用“~”劃出孩子的語言,想想讀了他們的話,你體會到什麼?作簡單批註。

2、指導讀好人物的對話。

3、彙報通過人物的語言描寫,你體會到什麼?

4、男女生分角色讀人物的對話。

5、師生合作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研讀“我”對父親的理解和愛戴。

(一)找出兒子前後心理變化的語句。

(二)看到父親做冰燈,“我”為什麼後悔?

1、“理解後悔”,聯繫生活實際,你以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讓你後悔。

2、生彙報“我”後悔的原因。

(三)理解最後一段

1、“我的燈籠是最特別的”特別在哪裏?

2、“小夥伴們都稱讚我的冰燈”,小夥伴是怎麼稱讚我的冰燈的呢?

3、“我”提着冰燈時的心情怎樣。

4、“它從此留在了我心裏”它指的是什麼?你體會到什麼?

5、指導讀好這一段。

三、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1、你想對文中父親説什麼?對作者説什麼?

2、説説父母愛我們的事兒。

四、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寫一寫讀《冰燈》有感。(寫片斷即可)

【板書設計】

冰燈

做冰燈

父子

理解愛戴

【教學反思】

當我第一次讀《冰燈》時,我就深深被文章中濃濃的父子情所感動。父親忍受徹骨的寒冷起早為兒子做冰燈,兒子理解、心疼父親。文章沒有堆砌華麗的詞藻,沒有描摹激情的話語,沒有大段大段的抒發感情,只用白描手法將父子之間的深情,自自然然地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來。如何讓學生理解父子情深,在教學中我是通過品詞析句、玩味語言,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實實在在地領悟。

一、品味詞語方法多樣

1、創設情境,理解詞語

“繼續”一詞在本文中要求學生會寫會掌握,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詞語,我創設了這樣情境:我先認真地看書,讓學生説老師在幹什麼,忽然,老師的手機響了,我接手機,接完手機後,我再看書。要求學生運用“繼續”説一段話,把剛才老師創設的情境説清楚,説明白。然後向學生説清楚在什麼情況下可以運用“繼續”一詞。某人開始做某件事,中間因其它的原因,暫且放下這件事,後來又接着做這件事,就可以用“繼續”一詞。最後指導學生理解課文是寫誰繼續做什麼事。通過創設這樣的情境,不僅幫助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詞語,而且培養了學生説話,寫片段的能力。

2、聯繫生活,理解詞語

我是這樣幫助學生理解“後悔”的。

師:後悔是什麼意思?你們以前做過讓你後悔的事嗎?如果有,請你告訴我們好嗎?

生:有一次,我為了試一試我的小斧子鋒不鋒利,我用斧子砍我家的桃樹,結果桃樹被砍死了,爸爸責備我怎麼把樹砍死了呢?我當時很後悔,不該用斧子砍桃樹。

師:那文中寫作者後悔因為什麼呢?

生:因為是作者讓父親為他做燈籠,父親為了滿足“我”的願望,起早冒着徹骨的寒冷為“我”做冰燈,“我”非常心疼父親,所以“我”後悔讓父親為“我”做燈籠。

在不知不覺中,同學們深刻地理解了“後悔”,我想這得益於在理解詞語時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將理解詞語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情感緊密聯繫在一起。

二、感悟句子形式多樣

1、比較句子

文章第五自然段有這樣一句:父親正在離炕很遠的地方打磨一塊冰。教學這一句時,我讓學生和“父親正在打磨一塊冰”這一句進行比較,兩句有什麼不同,你認為哪一句比較好?為什麼?通過比較句子,讓學生明白父親為什麼離炕很遠地地方打磨冰呢?是因為孩子睡在炕上,父親生怕吵醒孩子,耽誤孩子休息,通過“很遠”一詞,我們能體會到那濃濃的父愛。

2、動作表演

片段:當我看見父親又一次把手放進棉襖時,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這裏來暖暖手吧。”

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理解“喊”,創設情境讓學生表演。在上學路上,你看到你的好朋友小紅,離你有一段距離,你想和他一起上學校,你怎麼喊他呢?誰來試試?文中“喊”前面加了一個什麼詞呢?“急忙”説明喊的速度快,誰來急忙喊一喊。當“我”看到父親做冰燈,非常寒冷,我為什麼急忙喊呢?透過急忙一詞,你能體會到什麼呢?(“急忙”一詞,説明“我”非常心疼父親,生怕父親凍着,想讓父親快點兒來到被窩裏來暖暖手。)

以上片段,我是抓住重點詞“急忙喊”“趕快”師生進行表演,玩味語言,這樣學生水道渠成地體驗到濃濃父子情,學生情趣盎然,印象深刻。

這堂課,我就是抓住重點詞句,讓學生品詞嚼句,玩味語言,體驗那濃濃的“愛”,當然,這堂課也有缺憾,在時間把握上有所偏頗,後來拓展延伸部分:説説父母關心我們的事,沒時間交流了。

冰燈教學反思6

《冰燈》是一篇極富教育意義的課文。文章中的父親是一位極普通的勞動者,他淳樸、心靈手巧。他理解孩子,對兒子體貼入微。一年中,窮鄉僻壤的孩子們最大的快樂就是提着喜愛的燈籠“招搖”。所以他憑藉勞動者的智慧,用深沉的父愛,圓了孩子的夢想。他無言的行動深深地感動了孩子。

如何在教學中帶領學生走入文本,感同身受作者所表現的思想感情呢?在課堂上,我把握住朗讀貫穿教學始終。在第二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出羨慕的'心情。父親做冰燈的部分,引導學生抓住父子二人的言行心理,讀出“我”心疼父親,及父親疼愛“我”的感情。再把重點放在第三部分:寫大年三十的早上“我”看見父親給自己做冰燈。我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情境表演“我”看見父親給自己做冰燈,通過學生一言一行的表演讓生入情入境,感受到父親的愛。特別是小細節處“冰太涼,每磨一陣,父親就會停下來,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裏暖一會兒。”“父親的手碰着了我的手,他的手真涼啊!”等語句讓學生多演多看多體會,感受父親做冰燈很辛苦,前一天晚上就準備,天不亮就起來,家裏不寬裕,又是接近年根的寒冬,父親很冷。但他還是認真地做。“磨”顯然比用紙糊費勁得多,而且“冰”透骨寒冷。他這樣辛苦,只是為了滿足兒子的心願。從而也在價值觀上引導學生有些東西是金錢買不到的,那就是“愛”。最後結合生活,指導學生回憶父子、母子、之間的事情,體會父母對孩子的那份關愛,再進行最後的小練筆:寫一寫與父母之間發生的感動故事,從而激發孩子們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從而達到讀中生情、讀中感悟的效果。

但是,這堂課也有缺憾,教學中教師的牽制仍然較多,不敢充分地放手,學生的主體地位還彰顯不夠。在時間把握上也有所偏頗,以至於最後結合生活,指導學生回憶父母與自己之間的事情,體會父母對孩子的那份關愛,再進行小練筆這個環節就沒時間交流了。這些都有待於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完善

冰燈教學反思7

本次教學活動月圍繞“品詞析句”這個主題以《冰燈》一課為教例進行教學研究。課前和本教研組的老師對教材進行了多次探討,教學設計也根據試講情況進行了反覆修改。充分的前期準備,使我對教材的解讀更深入,教學設計也日趨完善,更使我對“品詞析句”這個研究主題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有了新的.收穫:

1、“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通過齊讀、引讀、指名等多種朗讀形式讀引導學生充分地朗讀在讀中學,讀中悟。

2、創設情境,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在引導學生體會對大軍玻璃燈籠的羨慕這部分文字時,先通過讀文、繪圖先展示出大軍玻璃燈籠的漂亮,在通過角色體驗“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大軍漂亮的玻璃燈籠,你會怎樣想?”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悟作者對大軍玻璃燈籠的羨慕和嚮往。

3、學生的感悟來自於他品讀文字的真實內心體驗。緊扣文本,多途徑引領學生積極的和文本對話。緊緊抓住文本中具體的語言句子進行品讀,時時引領學生回到文本中,抓具體詞語,抓具體句子。如對“習俗”一詞采用了拆字法進行理解,對“打磨”一詞采用了動作表演方式進行理解,“稱讚”一詞采用了近義詞的方式進行理解。在感悟“冰太涼,父親每磨一陣就得停下來,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裏暖一會兒”這句時,通過語言創設情景,三次引讀,層層深入理解父親的艱難,感悟到位了,有感情的朗讀便水到渠成。

冰燈教學反思8

一、重視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積極地展開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1、通讀全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中年級閲讀教學的目標。為落實這一目標,在初讀課文時,教師組織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讀、指名小組分自然段讀、默讀三種形式通讀全文後,要求學生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教給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組織、引導學生每讀一遍課文,都有不同的要求、目的,而不是在同一平面上做反覆平推,採用各種形式,有目的、有層次地引導學生閲讀,調動了學生閲讀的積極性,學生讀的投入。特別是指名小組流利地讀課文,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並通過恰當的口頭評價,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在這一環節的學習中,教師不但注意學生閲讀興趣的調動,而且特別注意問題出示的時機,如,在學生通讀課文兩遍後,提出問題:“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要求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以指導以後的閲讀實踐。在説課文的主要內容時,先要求學生同桌互説,保證了參與面,為指名説奠基。在整體感知課文後,教師引領學生進入閲讀學習的第二階段。

2、精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體會重點詞句段在課文中的表情達意作用”是中年級閲讀教學的一個重點。本節課老師為了突破這一重點,首先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讀給老師和全班同學聽聽。並説説自己從中感受到了什麼?因為讀書是學生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是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

解讀的過程,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在這一環節的學習

活動中,教師特別“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抓住學生感受最深的

句子和段落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在學生充分讀文之後,以課後思考題為重點,組織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於學生讀文充分,理解課文水到渠成,當他們圍在一起討論時,你側耳傾聽,他們的回答幾乎是人云亦云,意見達成了共識。學習思路、文章思路、教學思路三路合一,取得了好的教學效果。且全班交流時,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相繼進行板書,板書突出了文章的重點。

四、聯繫學生生活實際,滲透人文教育

這篇課文文風樸實,沒有大段的`抒情,但父子之間的深情從字裏行間流露出來。教師能夠挖掘本文所藴含的人文教育因素,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成長經歷中與父母之間感人的小事。使學生在語言訓練中受到思想教育和人文薰陶。

不足的方面;

一、在“真情感染,以情激情”方面,教師不能放得開、做得到。 如,在指導朗讀時,教師不能充分發揮範讀的作用,以激情引趣。教師應該通過自己聲情並茂的誦讀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傳授給學生,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與作者產生最佳的情感共鳴。

二、學生講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感人故事時,那純真的語言,生動的比喻,很感人。課堂上,沒能讓學生及時寫下來,是缺憾。並且,在學生講述、感受到父母的深情厚愛時,,老師沒能及時啟發、引導學生説説自己應該怎樣做來回報父母的深情厚愛,德育滲透力不夠強。

三、沒能把小組間的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總之,一堂課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能夠追求到“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教學情節就是一種收穫。

冰燈教學反思9

很喜歡《冰燈》這篇課文,因為文中所藴含的深厚的父子感情把我深深感動了。為了讓孩子們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這種父子深情,我設計了一系列很細的問題來引導孩子理解:為什麼後來“我”後悔了?做冰燈容易嗎?做冰燈如此艱辛,父親為什麼還要做冰燈?“我”看到父親這樣辛苦地做冰燈,“我”是怎麼做的?你體會到什麼?為什麼説“我”的冰燈是最特別的?提着這盞最特別的冰燈,“我“會是什麼心情呢?

整堂課上下來,孩子們雖然理解了文中所藴含的的深深父愛,對重點詞語的意思也理解了。但是,感覺都是我在牽着孩子們走,而沒有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自主性,讓他們自主讀文、理解,這種教學方式也不利於提高孩子們的閲讀能力。課後,在教研組討論時,李老師説她在班上用的.是另外一種教學方式來上這篇課文,感覺效果不錯,孩子們也動起來了。李老師是這樣上的:先檢查孩子們的預習情況,帶領孩子們把課文讀熟,然後問孩子:文中哪些地方感動了你,勾畫出相關句子,並思考,為什麼讓你感動?整堂課上寫來,孩子們不僅理解了文中所藴含的父子情,課堂氣氛也非常活躍,孩子們都樂於自己去讀書,然後勾畫、談感受,而且這種教學方法不致於把文本講解得支離破碎。細細想來,是我低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已有的理解水平。真的應該像李老師那樣,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然後談體會。就好像孩子學走路一樣,如果大人因為害怕孩子摔跤而始終把孩子抱在懷裏,那麼孩子始終學不會走路。

現在學生已經進入中段了,如果不果斷放手,孩子的閲讀能力只會在原地踏步。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做的更多是讓孩子自己去實踐,自己去讀書,然後談體會,他們才是課堂的主角。而我所充當的角色就是一個引導者、啟發者,“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當孩子思維受阻時,適時啟發他們;當孩子的思維偏離正確的航向時,我需要及時矯正,引領他們找到正確的方向。

冰燈教學反思10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語文第五冊第十單元第三篇主體課文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瞭解父親給兒子做冰燈的故事,體會父親對兒子的那份愛。

2、 激發學生去用心感受自己父母的愛,從而用實際行動去愛自己的父母。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材分析:

《冰燈》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材第12單元的第三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的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記述作者的父親為他製作冰燈的故事,反映了父親對孩子那種深切的愛。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我在執教的第一課時時,掃除了字、詞障礙,並對課文進行了初步感知,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重點學習了課文1——7自然段。這節實錄是第二課時,重點是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立足課文8——11自然段,進行有效的拓展延伸,使學生的心靈經受洗禮,情感得到昇華。

學生分析:

寧安市是黑龍江省的一個小鎮,這裏有着北國特有的物產及人文景觀。我所執教的班級有63名學生,作為課改的第一批孩子,他們有思維活躍、自信心及表現力強的特點。《冰燈》這篇課文的教學時間恰逢歲末年初,正值隆冬。北國的孩子愛冰雪,冰雪鑄就了一代代北方人粗曠、豪放、純樸的性格。做為冰城雪鄉的孩子,對冰燈的感受更是親切,加上這篇課文濃濃的親情及北方特點,學生樂於品味,利於達到“三維”目標。

教學實錄:

一、 複習導入

師:上節課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已經知道了什麼?

生1:我知道了作者看到大軍有漂亮的玻璃燈,也讓他爸給他做一個。

生2:我知道爸爸很愛他。給他做了一個最漂亮的冰燈。

二、品讀感悟,深入理解

師:這篇課文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會有更大的收穫。首先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看 哪部分最讓你感動。

(生讀,師巡視)

師:誰來説説哪部分最讓你感動?

生;我看到爸爸給我做冰燈的時候和爸爸的對話部分,我最感動。

師:能把這部分最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嗎?

生:能

師:請你自己找同學説説聽了你的朗讀有什麼感受。

生:選付貴彬

生:張帆,你讀得很有感情,尤其是“爹,你到我這裏來暖暖手”這句我聽出了你關心爸爸。就是你讀的“我不冷, 小心凍着,要過年了”不像爸爸的語氣。爸爸的聲音再粗點,就更好了。

生:謝謝你付貴彬

師:付貴彬評得真好,爸爸的聲音是要再成熟和深沉些,表現出父親疼愛兒子那種親切的感情。

生:對,我就是這麼想的,沒説出來。

師:張帆,那請你再讀讀這句吧(生讀)

師:有進步了。誰再説説,還有哪個部分讓你最感動。

生:我最感動的`是第10自然段。“我的鼻子發酸”我覺得小作者後悔得都要哭了。

師:你能讀出這種要哭的感覺嗎?

生:我試試吧。(生讀)

師:老師覺得你讀的不錯。你們選擇這部分,我也很受感動,我也想讀讀,行嗎?

生:行!

師:聽老師朗讀8——10自然段,大家邊聽邊想,看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師讀)

生:老師我想給你評一評。

師:可以

生:老師你讀得真好。第一句“我再也睡不着了”。“再”字重讀得很好。

生:老師,你讀的“我鼻子發酸”這一句聽得我都要哭了,非常感人。

師:謝謝你們的鼓勵,這就是有感情朗讀,用自己的感情打動聽眾,就是朗讀的高境界。聽了這部分。你能提出什麼 問題?(眾生舉手)先把你的問題説給小組同學聽,讓大家試着回答。

(生交流問題,並解答)

師:哪個小組來説説你們最感興趣或認為最重要的問題。

生:我認為最重要的問題是“看到父親做冰燈,小作者為什麼後悔了?”

師:大家想聽聽他們小組的回答嗎?

生:想

生1:因為他看到父親暖手,知道冰很涼,心疼爸爸了。所以後悔了。

生2:爸爸“用力磨”做冰燈很費勁,所以後悔了。

生3:作者後悔的是我要是不要透亮的燈,爸爸就不用挨凍給我做冰燈了。

師:你們回答的不錯,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

生:爸爸那麼早就起來,我還睡着呢,所以後悔不應該讓爸爸早起。

生:爸爸那麼凍手,還不到我的被裏暖手,我更後悔了。

師:大家説得真好,其實,作者後悔就是看到了爸爸做冰燈很不容易,體會到了爸爸那種深沉而偉大的愛。你還從哪 能看出爸爸愛孩子。

生1:作者要燈,他爸就答應了,是因為爸爸愛他。

生2:他爸爸明知沒錢給兒子買燈,卻答應了兒子。還給他做了個透亮的冰燈。

生3:爸爸起來了,卻讓兒子再睡一會兒。

生4:爸爸把棉被按下去也是愛兒子。

生5:“冰燈融化了,卻留在我的心裏”其實留下的就是爸爸對他的愛。

師:同學們説得太好了,瞭解了父親的愛,讓我們再在小組中深情的讀讀這一部分。

二、 拓展延伸

師:父愛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點點滴滴都有着父母的愛,想想你的爸爸媽 媽對你有沒有像課文中這樣感人的事。先和小組同學説説。

師:誰和大家説説你感到的父愛。

生1:我看到小飯桌有溜肉段,和爸爸説我想吃,那天中午我爸爸就給我做了溜肉段,那是他打電話問別人學着做的。 我知道,那盤溜肉段就是爸爸的愛。

生2:我的小車子紮了,我爸修了一晚上,第2天,我又騎上小車子了。這也是爸爸的愛。

生3:我叔叔家買了一台遊戲機。我去玩,給弄壞了。我以為爸爸能打我呢。結果他沒打我,幫叔叔修理好了遊戲機, 還給我買了一個新的遊戲機,那就是爸爸的愛。

師:他們説得老師都感動了。爸爸是如此地疼愛我們,文中小作者是怎麼對爸爸的呢?

生:小作者也愛爸爸。

師:從哪能看出來呢?

生1:他讓爸爸到被裏暖手。

生2:他後悔就是愛爸爸。

生3:他説把冰燈留在心裏,也是記住爸爸的愛。

師:大家看得真明白,説得也很清楚。那麼你想怎麼對待爸爸媽媽呢?

生1:我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回報爸爸媽媽。

師:不錯,可有點遠,現在我們能為父母做些什麼?

生1:我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洗碗、擦桌子,掃地。

生:到他們過生日的時候,我給他們禮物。

師:小時候,爸爸媽媽給你洗過腳嗎?

生:洗過。

師:今天,讓你給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能洗嗎?

生:能。

師:那好,今天的作業,就是給爸爸或媽媽洗腳,並且寫成一篇日記。看誰做得好。看誰寫得好。

三、 結束

讓我們帶着真摯的情感,再把課文朗讀一遍,進一步體會父母的愛,表達子女對父母的愛。

執教反思

《冰燈》這節教學結束了,我還沉浸在課文那濃濃的親情中,沉浸在課堂上學生那活躍的思維中。如今的孩子,享受着親人的愛已習以為常。感受別人的愛卻很遲鈍。真誠回報親人的為數不多。本節課,通過對課文的品讀、理解,感悟和拓展。擦亮了學生讀愛的心靈之眼。有的學生下課還圍着我説:“老師今早我還感到媽媽的愛。出門時她讓我係圍巾,怕我凍着。”

尤其是“洗腳日記”這一課外延伸,還有頗多趣事、樂事、感人事。一個學生學寫道:我給爸爸洗腳,以為爸爸的腳很臭,結果,爸爸的腳不香也不臭。又一個學生寫到。媽媽説:養女兒真好,還能給媽媽洗腳。我感到給媽媽洗腳,她很幸福,我很快樂。

班級有一個學生的父親是聾啞人,只靠裝車掙錢。這個孩子寫道:爸爸的腳上有土又有泥,還有水泡,我一點點洗着,一塊塊撮着,爸爸哭了,我也哭了,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再不讓爸爸幹這麼重的活。

也許我執教的這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但我覺得讓學生有情可感、有話可説、有事可記也算是有所收益了。

實錄評析:

《語文課程標準》上講:“閲讀教學是老師、學生和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過程”。聽完張老師執教的《冰燈》這一課,我深深地被感動着。我被這篇優美的文章所表達的父子情深所感動。被張老師為孩子搭建的平台所感動,為孩子們精彩的發言所感動。張老師在本節課中真正起到了組織、引導、激勵的作用。引導着孩子和書本一次次地對話,在充分的對話中,孩子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張老師趁熱打鐵,又將話題引入到生活之中。讓孩子們想一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沒有感人的事,這也是張老師把學語文延伸到家裏,延伸到學生的情感中的一種巧妙的做法,既培養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孩子們的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們愛自己的父母,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使三維目標有機地統一在一起。冰燈是北方的孩子非常熟悉的事物,在熟悉的事物中,孩子們的心靈又經受了一次洗禮,得到了淨化。同時,張老師還特別注重學習方式的轉變,注重評價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冰燈教學反思11

《冰燈》是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十二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無論是描寫還是情感都是一篇引領孩子寫作和領悟父子之愛的很好的範文,所以這節課我重在知道孩子在閲讀中感悟,教學隨筆——《冰燈》教學反思 王會勤。

在教學本課時,我着重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讀中培養語感,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中年級閲讀教學的目標。為落實這一目標,在初讀課文時,我組織引導學生通過自由讀、指名小組分自然段讀、默讀三種形式通讀全文後,要求學生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教給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在這一環節的教學活動中,我組織、引導學生每讀一遍課文,都有不同的要求、目的,而不是在同一平面上做反覆平推,採用各種形式,有目的、有層次地引導學生閲讀,調動了學生閲讀的積極性,學生讀的投入。特別是指名小組流利地讀課文,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並通過恰當的`口頭評價,使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

精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重點詞句段在課文中的表情達意作用”是中年級閲讀教學的一個重點。本節課老師為了突破這一重點,首先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讀給老師和全班同學聽聽。並説説自己從中感受到了什麼?

這篇課文文風樸實,沒有大段的抒情,但父子之間的深情從字裏行間流露出來。教師能夠挖掘本文所藴含的人文教育因素,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成長經歷中與父母之間感人的小事。使學生在語言訓練中受到思想教育和人文薰陶。

不足:

一、在“真情感染,以情激情”方面,教師不能放得開、做得到。

如,在指導朗讀時,教師不能充分發揮範讀的作用,以激情引趣。教師應該通過自己聲情並茂的誦讀把自己的真情實感傳授給學生,極大地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與作者產生最佳的情感共鳴。

二、學生講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感人故事時,那純真的語言,生動的比喻,很感人。課堂上,沒能讓學生及時寫下來,是缺憾。並且,在學生講述、感受到父母的深情厚愛時,老師沒能及時啟發、引導學生説説自己應該怎樣做來回報父母的深情厚愛,德育滲透力不夠強。

三、沒能把小組間的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總之,一堂課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能夠追求到“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教學情節就是一種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