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小語文説課稿範文合集九篇

來源:文書谷 6.12K

作為一名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語文説課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品】國小語文説課稿範文合集九篇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講的課文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我們成功了》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我們成功了》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三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圍繞“愛祖國”這個專題編寫的。通過對本組課文的學習提升孩子們的愛國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們成功了》這篇課文描寫的是20xx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奧成功後人們興奮、自豪的心情和歡樂的場面,表達了人們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2、教學目標:

本節課教學目標的確定力圖體現學為主體的新理念,(1)、進一步鞏固生字新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心情。(3)重視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培養。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儘可能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引入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感悟語言,學得語言。

3、重、難點:

a、鞏固識字

b、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們在申奧成功時的心情。

c、增強學生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4、教學準備:

因為教學需要我借用了多媒體課件、生字卡來輔助教學。

二、説教法: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結合本班學情,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課件運用形象生動的畫面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它成為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的紐帶。重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儘量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全面實現教學目標,重視三維目標的整合。既教書,又育人。如:在閲讀教學中,把讀放在首位,讓學生把課文從讀正確——流利——有感情。並使學生在讀中掌握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人們的快樂、喜悦和自豪的`心情,從而增強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説學法

在教學中,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來練讀課文。通過充分的有層次的朗讀,使學生漸漸入情入境,讀出感情。在小組合作讀的過程中,由於老師給予了學生充分自主的空間,點燃了他們富有靈性的思維火花。在讀中逐漸領會文中藴涵的濃濃的愛國熱情。

四、説教學過程

針對課文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步驟:

(一)鞏固字詞

鞏固識字是教學的難點。由於認字量大,學生認過的字必須及時的複習鞏固,並不斷的鞏固。因為低年級學生好表現,好勝心比較強,所以我採用了搶讀、賽讀、開火車讀、選詞説話等鞏固字詞的方式。 讓學生不僅會讀、會寫還要學會運用。

(二)朗讀感悟,引發共鳴。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確實,學生年齡小,很難把握人物的心理動態,老師也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幫助學生進行分析,那麼,如何使學生投入角色,從中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呢?

於是在這裏,我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在初讀的過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教師相機簡介申奧背景,讓學生明白,申奧的成功不僅證明了我國正日益強大,申奧成功也會為我國以後的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知道“北京申奧成功”對我國有着深遠的意義。

(播放錄像)單憑課文中的描述是抽像的,但北京申奧成功的實況錄像卻將孩子們帶入了20xx年7月13日那個不眠之夜。讓他們親眼目睹全國人民的歡呼,切身感受所有華人的激動和自豪。由此激發出孩子們心底深深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指導學生逐段的抓住提示性的語言去朗讀,如第一自然段中“人們不約而同地湧上街頭,北京立刻變成了歡樂的海洋”,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不約而同”的意思,從中體會:聽到北京申奧成功的喜訊,所有的中國人都滿懷激動、滿懷喜悦,紛紛湧向街頭,想要慶祝這激動人心的一刻。抓住描寫人多的語句,如:“天安門廣場上聚集了幾十萬人” “人如海,歌如潮”這些句子 ,理解並體會全國人民的心情都是一樣的激動。抓住人們表達喜悦的方式,如“人們揮舞着國旗,在歡慶的鑼鼓聲中,一遍一遍高呼‘我們成功 了!我們愛北京!祖國萬歲!’”;“人們相互擊掌,相互擁抱,任激動的淚水盡情流淌” 這幾句,體會每個人都為北京申奧成功而歡呼,為祖國越發強大而自豪的感情。

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來練讀課文。如自由讀,分組讀,男女生對讀,加動作讀,表演讀等等。每次讀完後,老師都會及時的點評反饋。通過充分的有層次的朗讀,學生漸漸入情入境,他們逐漸的讀出人們為申奧成功而激動,為祖國強大而驕傲,為身為一箇中國人而自豪。學生逐漸的讀熟,讀出感情,甚至能夠熟讀成誦。特別是在小組合作讀的過程中,由於老師給予了學生充分自主的空間,所以學生在反覆的朗讀中,學會感悟課文內容,學會在讀中體會領會文中藴涵的愛國熱情。

(三)再創情境,昇華情感

對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再次回到20xx年7月13日的夜晚,感受全國人民用不同的方式盡情地表達心中的喜悦之情。從而使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得到昇華。帶着驕傲,帶着自豪向全世界人民宣告“我們成功了”,師生一起以飽滿的激情朗讀課文。

(四)學習採訪(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充分相信學生,為學生創設輕鬆、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孩子們的思維在無拘無束中發展、飛越、撞擊。在這時我設計了一個模擬採訪活動。師先採訪學生:再過兩年,北京將迎來奧運會,請問同學,作為新時期的少先隊員,我們能為奧運做些什麼?然後 再由學生擔任小記者進行採訪。採訪活動不僅重視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也重視了學生髮散性思維的訓練

(五)總結:

最後在大家深情的祝願中結束本課學習:“讓我們祝福北京,更加美麗富饒;祝福祖國,更加繁榮強大”。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春雨的色彩》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國小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是圍繞"多彩的春天"這一主題編寫的。俗話説,春天是一幅七彩的畫,春天是一首無言的詩,春天是一曲悠揚的歌,春天是一個講不完的故事。《春雨的色彩》寫的是春雨的童話故事。故事中,小燕子説春雨是綠色的,麻雀説春雨是紅色的,小黃鶯説春雨是黃色的。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在讀書中感受到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感受到課文中藴含着的道理和情感,憑藉課文展開想象,並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的奧祕。

二、説教法和學法。

班內學生大多屬於外向的類型他們活潑、好動,愛説、愛笑,獨立,喜愛新生事物,熱愛大自然,更喜歡用自己小小的畫筆和語言來描繪和敍説自己心中的春天和美麗的大自然。所以教學時候主要讓孩子在通過與文本的對話交流中更深刻的感悟教材體驗、自覺的毫無刻意的積累豐富的詞彙,並不由自主的從文本中走出來真實的體驗春雨,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生機與盎然。

1、以題統文法設計:講讀不僅從課題入手,而且始終抓住課題,統攝全文,使講讀精要,條理清楚,環節緊湊,學生理會深切。學生在激趣導入後,抓住課題進行探究。

2、誦讀法設計:"讀書百遍,其義自現",運用多種形式的讀來達到理解課文,提高閲讀能力,進行語言訓練的目的。

3、直觀法設計:根據課文內容,藉助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春雨的色彩"、春雨後的圖片,春雨的聲音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開展豐富的形象思維活動,加強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習興趣。

4、表演法設計: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分角色表演,充分從情感上薰陶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有效地進行語言訓練,培養表演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5、文本擴展法設計: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教學活動就是借課文中的"例子",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愛好,從而學生的思維。這篇課文顯而易見,是讓學生了解春雨給大自然帶來的變化。因此,我在課後設計了讓學生到外面看一看,並把看的結果畫出來,跟大家交流。這樣做是對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合作學習方式具體地運用。

三、説教學程序。

(一)、討論揭題,引入新課。

每一次學習新的`課文,課題其實早已被學生熟知,但是為了讓學生對課題產生更多的質疑,我先讓學生欣賞歌曲《小雨沙沙》,然後談談自己想到了什麼?再進行板書:春雨。告訴學生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這時,細心的學生會給老師糾錯,應該是:春雨的色彩。老師提出疑問:春雨也有色彩?看圖。

通過唱歌《小雨沙沙》,讀課題後給老師糾錯及老師的疑問,再加上對春雨課件的觀看,激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遐想,產生強烈的讀書慾望。

1、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應用自由讀、同桌互讀、"我會讀",讓學生拼讀討論春雨的樣子,春雨的聲音。並指導朗讀"沙沙沙,沙沙沙"。

2、出示課文最後一段,進行多種形式朗讀,邊讀邊思考: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麼疑問嗎?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比如:"大家"指的是誰?大家爭論的是什麼問題呢?等等。在這裏,我沒有讓學生按課文的順序學習,而是讓學生讀最後一自然段後質疑,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3、範讀,出示課文第2~5自然段,弄清以上的問題,並在句子中識字。

(二)、情景感悟,對話朗讀。

1、看圖,説説圖中畫了哪些鳥。(拿出三種鳥的頭飾)

2、分角色朗讀,討論:

⑴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麼顏色的?他們的根據是什麼呢?(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鳥對春雨顏色的認識)

⑵春雨從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課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動作的詞,能找出來嗎?

⑶識生字"淋、灑、滴、油"。

⑷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詞語。為了增強訓練過程的趣味性,我運用了多種朗讀方式:自由朗讀。分角色戴上頭飾表演讀。

⑸創設情景演一演:在多次的讀以後,我問:"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學生就會把自己讀書所體會到的東西一一作出陳述。(春雨是無色的,但它卻給我們帶來五彩繽紛的世界。)在這裏,我又讓學生欣賞了春雨後的圖片,培養他們的美感,感受到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並領略到大自然的神奇、美麗。欣賞了圖片之後,我設計了兩個問題:春天裏還有哪些小動物,他們眼中的春雨是什麼顏色的?小朋友,你眼中的春雨是什麼顏色的?為什麼?我認為春雨不能只是無色的這一種答案,只要學生能發揮自己的想象,馳騁在想象世界裏,春雨的色彩是五彩斑斕的。好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引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圖片展示的目的在於拋磚引玉,使學生引起對春雨的色彩的興趣,激發查找資料的願望。

(三)、作業佈置

佈置作業時,我設計了一個關於看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的作業。這個作業我分成了幾種形式:1、畫一副關於春雨的畫;2、講一個關於春雨的故事;3、唱一首關於春雨的歌;4、寫幾句關於春雨的話。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做作業,可多選。

四、説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春雨的色彩

(小燕子圖)綠色

(麻雀圖)紅色

(小黃鶯圖)黃色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3

作為第一課時,我這樣安排:説秋天——體會秋雨的清涼與温柔——總體把握,統領全文(以詩的形式出現)——感受秋天的美景,理解五彩繽紛(讀中體會秋雨給大地帶來的美景,感受語言美。)

怎樣才能突破難點?怎樣讓學生讀好課文?怎樣讓學生去感受,去領會?

1、以境觸情

從時間性來講,已經過時了。要是正合時節的話,就可讓學生從生活中(如去找找秋天,去畫畫秋天,去寫寫秋天等一系列的活動。)去體驗,去感知。有了生活的閲歷,再來上這篇課文,可能更容易些。由於條件的限制,只有我自己儘可能的去給學生創造環境,營造氣氛,(整個教學過程設制一個背景音樂,以圖片去感染薰陶學生,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情趣。)讓學生在富有詩意的情境中,去學習凝聚着作家靈感、激情的文字,去品悟文章的語言美,去感悟秋天的美好。

2、讀——積累——感悟

在新舊課標交替過程中,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提升語言實踐能力,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讀出興趣與感情、意義與啟示,更應該注重的是讓學生從讀中積累語言文字,從讀中去感受。這來得很重要。

(1)注重“積累”

讓學生從讀中積累,説中積累,這些過程,在我的課中是這樣按排了一些內容:

如:“它把簧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這兩句在句式上是一樣的,學了一句,就等於學了兩句。按排一點點時間,讓學生選擇性的背一背,這其實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講到菊花時,讓學生來補白,説説菊花的其它顏色,再概括地用一個詞來説説這些顏色,學生肯定會用上學過的詞語來説。(像今天他們就説出了“五彩繽紛”“五顏六色”“五光十色”)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同時還是對所學知識的形象再現。

最後讓學生把喜歡的詞語和句子抄下來,去讀讀,背背,以便今後寫作。這又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之前,我還想過放一個讓學生寫的過程,可以讓學生仿寫一兩句話。但課文寫得那麼美,那麼詩情畫意,説實在,我們老師去寫也未必能寫好,讓學生去寫就更難了。要去引導寫好,我沒有這個把握。

(2)以讀帶説,以説帶讀

以讀帶説,以説帶讀去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課文中多數詞語是以聯繫語言環境來理解的。比如第二自然段的“五彩繽紛“,這個成語比較抽象,但是當我們讀完了這一段,眼前浮現出簧色的銀杏樹、紅紅的楓葉、金色的田野和美麗的菊花時,就自然而然地,五彩繽紛指的是什麼意思了。課文的語言很美,有些句子富有詩意,需要好好體會品味。如“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先讀,再説,説了再讀。有了感受去讀課文,感覺就出來了。“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理解這些句子一要聯繫上下文和自己平時的生活積累;二要反覆朗讀品味。

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覺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麼美的文章,我在教學時,有一點感觸很深:學到用時方恨少。教學時,覺得自己的語言真的太平乏了,需要引導學生去讀時,去説時,我沒有更多的詞彙,更多的'語句來表達。看來自己真的該多讀讀書了!

一、説教材:

[秋天的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第11課,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質寫秋天。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給我們帶來了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本課的的學習,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本課的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二、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難點品味文中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內化運用語言。

三、説教法學法:

課文的語言生動優美,適於朗讀的訓練,所以,教學本課主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秋雨的韻味,讀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讀中,積累語言。教學中採用情境教學法,朗讀指導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讀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讀中陶冶自己的感情。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將引導學生採用以讀為主的學習方法。

四、説教學程序:

1、 談話導課。

同學們,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季)那你知道秋季都有哪些特徵嗎?(學生髮言)老師今天也為大家帶來一組秋天的圖片,你想欣賞嗎?(課件出示,請學生欣賞)

結合最後一張圖片引出秋雨,再請學生説説對秋雨的感覺,引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l 這個環節主要讓學生對秋天有個整體感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體會秋天的美。

2、 朗讀指導。

(1)、指導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並標出段落序號。(學生自讀課文)

提問:全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2)、誰能給大家讀讀第一個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第一自然段講了什麼。

提問: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麼呢?(學生總結髮言)(板書:鑰匙)

秋雨是怎樣來到我們中間的?從哪些詞可以看出?(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説出“輕輕地、悄悄地”)

那我們應該怎樣讀這一段呢?(引導學生用“輕輕、温柔”的語氣來讀)

請同學再讀第一自然段,並提醒他們注意語氣。

l這個環節讓學生通過讀來體會秋天悄悄來臨,同時學習總結、概括。

(3)、秋天的大門打開以後,你最想看到的是什麼?(學生髮言)我們一起來看看作者看到了什麼。

指導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要求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並多讀幾遍。

指名讀喜歡的句子,注意指導要點。

第一句:引導學生理解“五彩繽紛”,並要求進行換詞練習。(如:五顏六色、萬紫千紅、奼紫嫣紅等)

第二句:要求説出是比喻句,並引導學生説説是把什麼比作什麼。

第三句、第四句:同上。

第五句:引導學生説出是擬人句,並指導理解“你擠我碰”。

第六句:引導學生説出是擬人句,並指導理解“頻頻點頭”,説出省略號的意義。

和學生共同欣賞第二自然段的美景。(課件出示)

引導學生總結秋雨的特點。(板書:五彩繽紛的顏料)

l本段是文章的重點部分,讓學生從讀中感悟,從欣賞中體會秋天的美,同時鞏固比喻句和擬人句的特點。

(4)、秋天的雨除了她的色彩美麗之外,還有其他特點嗎?

引導學生説出“好聞的氣味”,並説出所在的段落。(板書:好聞的氣味)

指導學生同桌合作讀第三自然段,並注意語氣。

引導學生理解“勾住小朋友的腳是為什麼”。

請學生結合圖片邊欣賞邊讀,要求語氣更能吸引人,更能勾出大家的腳。

l 這一段主要藉助課件讓學生體會秋天好聞的氣味,同時感受“勾”的妙用。

(5)、秋天的雨不僅色彩美麗,有好聞的氣味,它還挺關心人呢!不信你聽聽。(課件出示)

這是什麼聲音?(板書:金色的小喇叭)它吹起小喇叭告訴大傢什麼呢?

聽了秋雨姑娘的話,衃物們在幹什麼?植物們呢?(引導學生分組讀句子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4

我説課的內容是六年制國小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24課《畫家鄉》、下面我將從教材的特點與教學目標的確定,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這四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1、課文簡説、《畫家鄉》這篇課文中五個孩子以畫畫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的家鄉,向我們展示了祖國蔚藍無垠的大海,山清水秀的鄉村,平坦遼闊的平原,一碧千里的草原以及現代化的繁華城市、課文圖文並茂,情景交融,可以説是一幅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風景畫、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受到了美的薰陶,積累了美的語言,獲得了美的享受,培養了美的情操、一幅幅優美的畫面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祖國的美麗與家鄉的可愛,更激發了對祖國和家鄉的熱愛,使孩子們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筆去畫自己的家鄉。

2、教學目標:

〔針對這篇課文的特點,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12個字,會寫"貝,蝦"兩個生字;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感受祖國的美,熱愛自己的家鄉。

3、教學重點,難點:

〔在學習了新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12個字,寫好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將課文配以形象,生動的課件,向孩子們展示了祖國各地的秀麗風光,把學習課文變為和小畫家交朋友到他們的家鄉去遊覽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孩子們去祖國各地遊覽,觀賞、這時,讀課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遊、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2、説學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找找,記記,讀讀等多種方式,並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自由讀,同桌讀,比賽讀,齊讀等多種讀書形式,使課文的意境和語言都走進了學生的心裏。

三、説教學程序:

圍繞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時教學過程分為四大環節,分別是:

(一)談話激趣,揭題引入;

(二)認讀生字,自主識字;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四)指導寫字,書寫美觀。

下面我將從這四個方面進行説明:

(一)談話激趣,揭題引入

上課一開始,我就出示祖國各地風光秀麗的圖片,聲情並茂地向同學介紹、有幾位小朋友,他們用自己的手,描繪出他們的家鄉,想看嗎這時引出課題。

〔在這裏我創設具體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美的享受中初步感知祖國的美,為學習課文內容做鋪墊、同時抓住兒童好奇的心理特點,讓孩子們在迫不急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閲讀〕

(二)認讀生字,自主識字

讓學生看動畫朗讀課文,看看他們的家鄉是怎麼樣的聽了介紹後,你想説什麼再讓學生自主讀課文,找出圈出來的生字認讀,通過"我會認,我會記,我會幫,我會讀"這幾個環節來幫助學生鞏固生字的學習。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課標》指出:國小低年級要讓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所以我讓學生通過認認,記記,讀讀等多種的識字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又在遊戲中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寓學於樂,學生學得輕鬆,愉快〕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首先我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寫了哪些小朋友他們的家鄉在哪裏這些小朋友喜歡他們的家鄉嗎課文哪一段講了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段。

〔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讓學生選擇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把學習的主動性交給了學生,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過程,讓學生在讀書中自悟自得,實現了教與學的整體優化,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小朋友的家鄉分佈在祖國各地,有的在海邊,有的在山裏,有的在平原,有的在草原,還有的在城市、你最喜歡誰的家鄉呢趕緊找到那一段,讀一讀、然後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尊重學生的喜好,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來讀課文,既優化了學習時間,又尊重學生的個性、通過多種方式的朗讀訓練,以讀代講,以讀促講,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瞭解,使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家鄉的美,感受語言的美〕

(四)指導寫字,書寫美觀

認讀生字"貝,蝦",組詞、再讓仔細觀察生字,説説寫字時要注意什麼教師範生字,學生在書上寫,這時我用兒歌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最後師生共同評議。

〔《課標》指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國小生寫字姿勢不正確,會影響寫字質量,養成不良的習慣、所以在寫字時,我先給學生仔細觀察生字,説説寫字時要注意什麼、範寫生字後,學生再寫生字,寫完後師生評議、這樣不但培養了良好的寫字習慣,還發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四、説板書:

〔我這節課的板書設計,主要採用貼畫配文的"圖文式"板書,此板書圖文並茂,色彩鮮豔,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記憶更為深刻〕

在本節課的設計中肯定有諸多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我説課完畢,謝謝大家!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文本細讀:

《掌聲》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9課,這篇課文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殘疾,從此內心很自卑,“總是默默地獨自坐在一角”。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師讓她上台講故事,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當她猶豫再三“一搖一晃”走上講台正緊張害怕的時候。想不到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氣,走出了困境,打開了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扉,變得樂觀開朗,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

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對文本的認識,以及《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年段“能質疑,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本要求,考慮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融合,結合本冊“在閲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這一重點訓練項目和第一課時已有的學習基礎,擬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掌聲前後英子的變化,抓重點詞句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

(3)、在體會英子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獲得對“掌聲”內涵的感悟,即: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尊重,主動關愛他人,也珍惜他人的關愛。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抓住表現英子掌聲前後神態動作的詞句,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聲”的內涵。

二、説教法和學法

“手捧着教材,為自己,更為學生,我必須懷着虔誠而又審慎的態度,從閲讀出發,或鑽進文字的裏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主動索取文字裏的巨大財富,在寶貴的課堂歲月,和學生一起,召喚我們每一個人心靈的日出。”竇桂梅如此向我們描述她的教學理想。讀着這段文字內心充溢着幸福,我一直憧憬着這種理想。讓孩子們踏着語言的台階,和老師一起,“在漢語裏出生入死”(王堯語),在情感世界摸爬滾打,於生命成長曆程中化蛹成蝶!

基於這種教育理想的追求,本課的設計理念是:引領着學生走向精神充實和心靈豐滿。緣本求豐,啟智激情!

教學構思:

基於上述理念,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為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為突破口,運用“以情促疑,直奔重點,以情激情,多元感悟,以情導行,情理相融”的模塊,緊扣文本,以情會文。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讓課堂噴湧真情,構建學生精神成長的搖籃。

教學策略:

如何在課堂上落實上述理念和目標?我準備採用“自讀自悟”“情景再現”“情境引讀” “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組織引導學生運用“朗讀感悟”“移情體驗”“想象拓展”“延伸生活”等方式學習課文,在教學過程上將對這些教法和學法予以説明。

三、説教學過程

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在課堂伊始,我這樣娓娓道來:孩子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年齡和我們相仿的好朋友,她是誰呢?(板書:英子)來,我們一起和她的打打招呼。(生讀)課文裏是怎樣介紹英子的呢?為後面的情感之旅鋪設基調。

學生的發言可能會集中在兩個片段:

片段一: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片段二: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説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1、朗讀感悟片段一:抓住:“默默地、早早地、總是、最後一個”等字詞品讀體會,想象體驗:每天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裏看其他同學遊戲説笑的英子,天剛矇矇亮就要趕到學校而行色匆匆的英子,目送着一個個同學離開後才敢在暮色中回家的英子,內心會怎樣?引導學生想象英子的內心世界:讓學生體會英子是個可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的女孩。再對比體驗,聯繫我們平日的快樂生活,對比體驗英子憂鬱孤獨的生活,煥起學生對英子的同情。我這樣説道:是啊,英子本應該和我們一樣擁有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生活,到操場上游戲,到舞蹈房跳舞,到林蔭下散步,到公園裏遊玩。可是她卻沒有。因為她的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總是不願意――,不願意――,擔心――所以她總是默默地――,早早地――最後一個――課文中有一個詞最能表現英子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姑娘。那就是――憂鬱!(板書:憂鬱)面對着這樣一個不幸的孩子,你的心裏會怎樣?在學生深刻體會了英子的憂鬱孤獨,內心湧動着對英子的同情和關懷的基礎上,順勢指導多種形式的朗讀,就讓我們讀出內心的同情,讀出英子的憂鬱自卑的內心世界吧!

2、自讀自悟片段二:瞭解英子的開朗活潑 。(板書:開朗)

3、比較質疑。(板書課題:掌聲)文中的這兩個片段充分展示了英子在掌聲前後的不同表現,掌聲聲前的英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掌聲後的英子:開朗活潑。這恰恰是課文的矛盾點。抓住這個“點”生髮開去,比較質疑:請你們把這兩處片段對比着讀。讀着讀着,你發現了什麼?又有什麼疑問呢?學生會被這個矛盾點吸引住,產生強烈的閲讀期待:是什麼改變了英子?掌聲又有着怎樣的內涵和力量?很自然地就切入了關鍵點“掌聲”!以“掌聲的內涵”為突破口,再逐步延伸擴展。把感悟引向深入。達到課堂行雲流水,疏密有致,情深意濃。

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一)學生自主研讀“掌聲”段落。

首先是個人默讀,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圈點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接着小組交流,每人挑一處感受最深的語句讀一讀,説説自己的體會。然後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時,老師點撥引領。

2、交流、點撥、感悟。

句子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

句子二、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裏,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句子三: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A、朗讀鋪情:引導學生抓住“猶豫”“慢吞吞地站”“一搖一晃地走”等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深層體會小英當時害怕、矛盾、緊張、無助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出來,通過讀讓小英的畏縮、自卑在學生的心裏產生了共鳴。

B、想象育情:請學生閉眼想象,我配樂旁白。

這裏,我用“情景再現法”,在教師深情語言的描繪下,學生沉浸在英子走上講台的緊張與艱難的情境中,使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喚起情感體驗的衝動,掀起他們內在的、心靈深處的湧動,甚至心靈的震撼。實現與文中人物英子既緊張害怕又難受痛苦的心靈契合。為之後掌聲出現時的噴湧真情做足前奏。

C、追問生情。導問:這一刻!英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此時,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響起。這掌聲中又包含着什麼?

這樣層層剝筍,螺旋上升,學生的感悟步步推進:英子原來想的怕受到同學們的嘲笑。怕當眾出醜的情況都沒有出現,相反:她得到了同學們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中有最真誠的鼓勵和尊重,更有同學們對她的關愛和期待。她的心靈被震撼了,感動了,同時也點燃了!

D、引讀煥情。音樂響起:師引入:是啊!此時的英子的心裏緊張不安呀!她多麼渴望來自同學們的真誠的鼓勵啊!

引讀: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生讀句子二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再讀——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生又讀——

層層鋪陳、重錘出擊,把這段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盡致,掀起學生情感體驗的高潮,實現了文與人、文與己的相遇交融,促使學生生成“真正感人的愛的力量”這種生命化的感悟!

E、換位傳情。

a、此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這掌聲告訴英子什麼?

b、得到同學們的掌聲,如果你是英子,你會想些什麼?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閲讀教學也這個道理,如果沒有親身體驗,就難留下深刻的心靈印記。在這裏我用“角色互換”“移情體驗”的方法,把文中的“此情此景”變成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學生就容易融“我”入境,於“身臨其境”中推測、想象、探索,感悟語言,體悟情感,在閲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昇華!

F、品讀升情:循着“深深地鞠了一躬”和“一搖一晃”這兩個詞,在老師的語言引領下,通過一遍遍地迴環朗讀,讓學生沿着這些字詞鋪設的英子的心路一步步走向促使英子轉變的情感世界 。

鼓起勇氣講完故事的英子,再一次得到了熱烈的掌聲。此時此刻,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湧動,她想説: !

是呀,英子有太多太多的話要説,千言萬語在英子的心裏,她覺得再多的語言也不足以表達她內心的感激,於是,她向大家——生接: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 生接: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掌聲喚醒了英子的自信,掌聲鼓起了英子的勇氣,掌聲使英子和同學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聽,故事講完了——生接: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G、聚情導思:

“冰嘗無華,相蕩而成漣漪,石本無光,相擊而發火花。”學生通過充分的體會、感悟、想象、表達,心中湧動着真情,這份真情在盪漾流淌,課堂沐浴着人文的光輝。此時讓學生比較兩次掌聲,體味“掌聲”的內涵:第一次掌聲的背後是鼓勵,這一次的'掌聲背後又是什麼呢?這兩次掌聲的背後都藏着什麼呢?再輔以音樂渲染,聚集情感:第一次掌聲的背後是鼓勵,第二次掌聲的背後是讚賞。兩次掌聲的指向雖有不同,卻有着同一個源頭:那就是同學們對英子的關愛、尊重和期待啊!(板書:愛)自然地昇華課堂主題:愛!並將這暖暖愛意融入學生的生命!至此學生的精神得以充實,心靈得以豐滿!

以情導行,品悟“愛”的真諦。

1.叩擊“微笑着面對生活”。

師引入:正是這愛的掌聲改變了英子的一生,使她由一個文靜憂鬱的女孩變成了一個開朗活潑的女孩,瞧,英子來信了。

(屏示:英子的信)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着面對生活。”

讀後想象:英子會怎樣地微笑着面對生活。

聯繫生活:談對“微笑着面對生活”的理解。

竇桂梅説:“最好的讀者要提煉出屬於自己的東西。讀書在於讀自己,發現別人的時候也在發現自己。因此,讀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讀出自己的人生思考”。於是我讓英子的“微笑着面對生活”成為學生自己的獨特的思考,以情導行,把語文學習的情感體驗引向品味生活的真諦。

2.拓展練筆,學會如何去愛:從英子的變化,你想到了什麼?你想把掌聲獻給誰?除了掌聲,你還會選擇什麼方式表達愛?出示《愛的小詩》,引導練筆,放飛思維,同時積累語言,實現情感、語言和思維同構共生!

3.激情結課:《讓世界充滿愛》音樂響起。師:在班級裏,在學校中,在社會上,處處需要掌聲,時時需要愛,我們不僅要知道愛,更要學會愛!讓我們給有困難的人一絲鼓勵,給逆境中的人一份支持,給成功的人一些喝彩!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相互關愛,共同温暖!讓世界充滿愛!

面對着今天被愛重重包圍的學生,我想:感受愛,只是起點,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愛,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最後説一下板書:

掌 聲

憂鬱 (愛) 開朗

抓住英子掌聲前後變化的兩個關鍵詞,展現英子在掌聲的激勵下的變化。藴藏文本內涵。中間一顆愛心即體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點化文本主題,實現學文明理、無痕育人。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6

[説教材]

我説課的課題是《美麗的彩虹》。《美麗的彩虹》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詩歌。全文圖文並茂,插圖優美,生動有趣。“彩虹”是小朋友日常生活非常常見但又非常神祕的一種自然現象。這首詩歌很容易引發小朋友學習的興趣,激發小朋友的求知慾。

[説目標]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遊戲識字,情感朗讀,發揮想象力三個環節,並説出自己所想的內容三個環節,它是地達到了識字、讀文、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教學目標。

[説教法、學法]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小朋友在遊戲中主動識字,是本節課主要的識字手段。讓小朋友在遊戲中既鞏固了拼音,又認讀了本課要求掌握的二類字,並培養了小朋友主動識字的興趣。

2、願意表現自己,是兒童的共同特徵。因此,我給了小朋友充足的時間,選讀詩歌中自己想讀的'小節,達到了情感朗讀的效果。

3、培養低年級小朋友積極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新課標中低年級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在本節課中,如“彩虹還像什麼?”“你走過彩虹橋,還希望能看到什麼”訓練了小朋友的口頭表達能力。

[説教學過程]

1、收集資料,激發興趣。

新課標指出: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並表達自己的看法,突出生活中既有語文,使小朋友開闊視野。課前,我佈置

小朋友廣泛蒐集有關彩虹的資料,並相互交流,激發了他們迫切想學習這一課的興趣。

2、遊戲識字,情感朗讀。

新改版的教材識字多,難度大,單一的去認,去寫,既枯燥,又沒有效果,所以在教學流程中我始終讓小朋友在遊戲中充分去青銅自己,能認識哪些字,能讀好哪一節詩歌。激發了小朋友主動識字、讀文的願望,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3、插想象翅膀,練口語能力。

  最後,讓小朋友在課件中瞭解到更多的有關彩虹的資料,並教小朋友在課外“人造彩虹”,讓學習大膽嘗試,真切地感受到語文就在身邊,從而更樂意地學習語文,學好語文。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小山泉的心願》屬於讀課文識字單元。本課是一則寓言。讀課文識字是個重點,要學習“願、遲、取、幸、竟、碰、解、閒、需”9個生字,反覆讀文是基礎,主要抓住小山泉和野兔的對話,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什麼是“不幸”什麼是“幸運”,從而感悟到大家都需要自己,才體現了自己存在的價值,能為別人服務才是幸福的事。

詞語中,“泉眼”可藉助圖片加以理解,“心願”可結合生活實際,配以説話訓練。指導説話時,要從內容入手,先讓學生思考有什麼心願,然後用“誰的心願是什麼”或者“什麼是誰的心願”兩種句式,説一句話。

“讀句子”中的第一句,是小山泉所説的重點句子,這是一句假設關係的複句,它從反面説明了小山泉的心願;第二句是根據課文的意思重新組合的句子。兩句話句式相同,一正一反,表達了寓言的含義。朗讀指導時,可以先要求學生讀正確,再注意讀出感歎句的語氣。

二、學情簡介

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在識字方面,學生們都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能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準字音;積累了一些識字方法,如:加部首、去部首、猜字謎、編口訣、字形分析等。因此,在教學時可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來做小老師落實生字的音、形,温故而知新。

在閲讀方面,多數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有些基礎好的學生還能讀出句子的語氣。隨着識字量的增加,朗讀水平的提高,學生能夠初步讀懂一些短小、淺顯、有趣的文章,初步嚐到閲讀所帶來的快樂。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本階段的.教學目標及本班實際,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目標一:認讀本課9個生字;能讀準後鼻音“竟、碰、幸”;複習鞏固整體認讀音節“願、遲”。

根據本班學生實際,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量和識字能力,已能認讀生字“取、解”,所以這幾個字,只要通過讀文鞏固即可。識字重點就落在其他7個生字上。我們可以將這7個字分散在課上,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進行教學,且每一個生字教學的側重點各不相同。有些強調得是讀音,如後鼻音“竟、碰、幸”;如三拼音“閒”;整體認讀音節“願、遲”;有的是結合書寫,重在筆順,如“閒”半包圍結構,先外后里。這樣的教學就體現了層次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目標二:朗讀課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頓讀;並積累2句句子。

本階段的教學目標是“讀課文識字”。讓學生藉助豐富生動的語言環境識字、閲讀,同時在識字、閲讀中鞏固漢語拼音。所以,在課上創設各種環境讓學生反覆讀文,幫助學生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由於本課採用對話形式展開的,朗讀課文時也可以採用對話的形式,同桌之間,或分角色朗讀,分別讀讀小山泉和野兔之間的對話,儘量使朗讀的形式多樣,使學生在他們喜歡的形式下朗讀。

目標三:在反覆讀文中,讀懂小山泉的話,初步懂得為別人服務是幸福的事。

讓孩子學得愉快是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期望。老師要努力在課堂中創設輕鬆、活潑、愉快的學習氛圍,如挑戰讀,同桌分角色讀等讓學生的朗讀更富有生氣,使學生更熱愛語文。

目標四:認識部首“石字旁”,並在老師的帶領下描摹“碰、取、閃、閒”。

複習左右結構和半包圍結構的書寫順序,擺好左右結構和半包圍結構的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老師要重點關注學生正確的書寫姿勢。通過之前對學生的寫字訓練,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筆順規則及在田字格中將字描寫好的方法。所以在這堂課上,教師沒有必要手把手的教每一個字的筆順。而放手讓學生在小組中學習,教師起指導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教學設計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學目標後,我對課堂教學進行了如下設計。

一)自主識字,合作互動,重點反饋

一年級下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獨立識字的能力,因此,對於課文生字的學習,採用先獨立學、再小組交流、最後大組反饋的學習形式,通過互動,幫助預習有困難的學生學習生字、讀通課文,從而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大面積提高學習效益。教師在反饋時注意抓重點。如揭示課題時,重點學習整體認讀音節“願“並書空;讀文反饋時,關注讀準“碰、竟、幸”的後鼻音;複習整體認讀音節“遲”;注意“閒”這個三拼音的正確拼讀。而對字義的瞭解,則放在閲讀教學中,使學生通過讀文,結合具體的語境,隨文理解字義。

二)反覆讀文,層層推進

閲讀教學要體現以讀為本,使學生讀有所思,讀有所獲。在課堂教學中,我對每一次的朗讀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使學生明白讀什麼。該怎樣讀。精讀課文有關句子,使學生能讀懂內容。

初讀課文,要求學生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的讀音。學生在反饋預習的同時,對課文的內容進行初步的瞭解,對課文內容有個整體認識。

再讀課文,思考小山泉真的認為自己不幸嗎?它是怎麼想的?通過讀文找到小山泉所説的重點句子,結合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初步有所感悟,同時注意本單元的朗讀要求:不唱讀,不頓讀,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

細讀課文,重點指導朗讀小山泉所説的重點句子,能讀出感歎句的語氣。學生交流讀後感想,即讀懂了些什麼。在交流時,不作統一要求,或多,或少,或詳,或略,都可以,旨在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的習慣和口頭表達能力。最後,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總結。

三)發揮想像,訓練説話

教學中圍繞課文內容,注意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實踐活動。如:老師提供句式,進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想想説説誰的心願是什麼。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結合課文內容,藉助老師提示,既展開豐富想象,又訓練了規範説話.從而使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發展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8

“説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説課稿】則是為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於教案,教案只説“怎樣教”,説課稿則重點説清“為什麼要這樣教”。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國小語文《落花生》説課稿 ,歡迎閲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首先要感謝你們,給我搭建了這個平台,給我這次鍛鍊的機會。下面我就對我今天上的這堂課進行説課,

一、説教材

今天我上的這一課《落花生》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教材第九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本文通過介紹作者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在收穫節上對花生好處的談論,讓學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我的這節課是第二課時,因此,我把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點: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含義,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2、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或背誦全文重點段落。3、在學習中,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難點是: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二、説教材的教法和學法

本課通過採用借物喻人的寫法,讓學生對`課文中花生品格的學習,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什麼是有用的人,什麼是隻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用的人。所以教學這篇課文,我採用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情景教學法、講授法、談話法、啟發式教學法。

使用情景教學法是因為課文采用到借物喻人的寫法。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花生外形不美卻很實用的認識,我特意採用這一教學方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新內容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使用講授法是因為本課是一篇講讀課文,對文中的重點、難點教師要講解,這樣學生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有關內容,便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使用談話法,在這一問一答的形式下,引導學生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文中的疑點、難點。利用這一方法,目的是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的目的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用啟發式教學法,是確定國小語文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教師對文中的問題給予點撥指點,指導學生學習,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為調動全體學生直接參與學習全過程起到重要作用。

三、説教學過程

1、用情景教學法來導入新課。(直觀導入)

我特意出示一則謎語讓大家來猜,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猜出後不失時機地又問為什麼叫落花生?落花生有什麼特徵?等問題來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落花生。

2、授新課。

(1)、初讀課文。為了直接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我讓學

生邊朗讀課文,邊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一件什麼事?找出文章的重點部分,以便下一步的教學。

(2)、深入理解課文。

為了理解花生的品格。我運用談話法來導入課文

a、同學們請找出:我們姐弟認為花生有哪些好處?(板書)花生的好處(談話)父親説花生有哪些好處呢?父親是怎樣評議花生的?

b、為了優化課堂教學,我還精心設計問題。設計的問題是根據班內學生的程度來設計。由容易到困,由淺入深,讓全體學生在輕鬆、歡快之中學到新的知識,讓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獲得了成功的喜

悦,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他們探究新知的主動權。

父親用什麼方法來議論花生的?你們認為什麼是有用的?什麼是隻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生活中像花生一樣的事物還有什麼?身邊有沒有具有花生精神的人?(提問個別學生,教師小結)

3、鞏固深化。

在教學結束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對花生品格的深刻認識,我巧設了兩道小練筆1、我愛花生,它的好處很多,它雖然沒有___,但可貴的是___。我們的___不正像花生一樣嗎?他___。2、我讚美花生,我更要讚美___。

4、總結全文。

課文以議花生的可貴之處,來説明做人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5、我有設計了説話訓練,由於時間關係,這個環節就只能作為作業,放到下一節課了。

本來一開始我還設計了分角色朗讀這一環節,可後來説要我上(2)班,我不太瞭解學生,於是就把這個環節給取消了。

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採納的。謝謝大家。

國小語文説課稿 篇9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逐步理解每一個人都是特別的;發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以自己的特點為榮;逐步養成分享與合作的習慣。

【能力與方法目標】

能夠接受自己的與眾不同,包容別人的不同;學會分享與合作。

【知識目標】

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接受自己的不同

【難點】

理解別人的不同;學會分享與合作

三、教學方法

遊戲法、活動法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新課導入

運用“大風吹”的遊戲進行導入。教師説大風吹,小朋友們問“吹什麼”,教師説“吹短髮”,短頭髮的同學就請站起來。運用這個遊戲進行導入不僅能夠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一起他們的興趣,還能幫助他們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環節二:新課講授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活動一:自畫像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你瞭解自己嗎?你喜歡什麼?你最擅長什麼?你的性格是什麼樣的?讓我們按照教材上第22頁的圖片給自己畫個自畫像吧。

畫完之後可以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的'自畫像,説一説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性格怎樣。通過這樣的畫一畫、説一説,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二:畫一畫

(為了進一步加深小朋友們對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認識,設計如下活動)

利用PPT展示一幅圓的簡筆畫,讓小朋友們發揮想象,把他們聯想到的生活中的圖形畫在紙上。畫完之後讓小朋友在全班進行交流分享。每個小朋友畫了不同的圖像,有畫氣球的,有畫皮球的,有畫笑臉的等等。

接下來引導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同一個圓,到了我們每個人手裏,變成了不同的圖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