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説課稿集錦十篇

來源:文書谷 2.85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編寫説課稿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説課稿集錦十篇

説課稿 篇1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中學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潛移默化中薰陶學生的情操,達到“以情育智”“以情育德”的人文主義新目標。

一、教材分析

金色花》是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一首散文詩,安排在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四篇。本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以親情為主題,所以,學習本單元要將情感教育與語文教育相結合,用新的教育理念,使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繫,啟發學生在社會中體味語文,在語文學習中感悟真情。而《金色花》這首散文詩內容貼近學生生活,以奇特優美的想象和生動淺顯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母子情深圖,易於引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二、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體味作品情感。

2、指導學生合理想象,傾訴內心摯愛。

三、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學習文中合理想象,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利用想象表達感情。

根據以上重點難點,應把精力放在朗讀和拓展練習上。(詳細方法將在教學步驟中體現,這裏不再贅述)

四、教學手段和方法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從不同感官理解課文,並採用談話法、討論法、練筆法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能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六、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將按一課時、七環節進行教授。

(一)導入

朗讀詩歌《真愛》,創設情境,話題導入:

1、你生活中最愛的人是誰?

2、你通過什麼方式表達你的愛?

(二)出示學習目標

1、用心朗讀課文,感受母子情深。

2、學習合理想象,表達內心真愛。

(三)掃清文字障礙

出示生字,齊讀正音

(四)整體感知

1、配樂範讀,思考問題

2、出示問題組:我以什麼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我具體為媽媽做了那些事?

3、板書總結:金色花(花瓣兒、花香、花影)母子情深

4、齊讀課文,體味真情。(配樂)

(五)品讀賞析

1、找出最能表達母子情深的句子,想想為什麼寫得好。

2、品讀3-5自然段,體會想象的合理性。

(六)拓展運用

1、展開合理想象,抒發內心真情。

2、小組討論,互訴真情。

3、紙鶴傳真情(在摺紙鶴的紙上寫一段話或幾句詩,再折成紙鶴送給最愛的人。)

(七)佈置作業

用實際行動去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説課稿 篇2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高中生物學必修2(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第三章第4節《遺傳信息的表達——RNA和蛋白質的合成》的第一課時。本節課是學生對DNA分子結構特點和DNA複製過程已基本掌握的前提下來學習的,是對前面知識的應用和延伸,同時又為學習後面《生物的變異》埋下伏筆,因此,這部分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雖然在知識上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是一個微觀領域的變化,學生缺少直觀的體驗,而且這個過程涉及到的新概念比較多,學生難以理解,所以轉錄、翻譯的過程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知識、能力、情感這三維目標呢?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而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藉助教師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根據這一理念,本節課將問題教學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相結合,通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和合作學習,嘗試利用模型製作,建構知識體系。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首先是新課的導入,本節課選用熒光鼠圖片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隨後學生通過閲讀相關的資料,提煉信息,通過對相關資料的分析,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最後歸納總結得出老鼠能發光的原因是因為水母的熒光蛋白基因在小鼠體內得到了表達。

根據潛科學思想,學生對基因主要位於細胞核內而蛋白質的合成在細胞質中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必定會產生疑問:細胞核中的基因是如何控制細胞質中的蛋白質合成的呢?帶着這個疑問,學生進行討論、作出猜測,在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地完成學習。

為了幫助學生解決疑惑,我先提出了轉錄和翻譯這兩個名詞,將遺傳信息表達過程分為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來討論。首先是遺傳信息如何從DNA傳遞到RNA上完成轉錄過程的?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學生已經學過了DNA的複製過程,對轉錄過程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所以學生先帶着以下幾個問題去閲讀教材,學會利用教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然後觀看轉錄的視頻,將抽象的內容直觀化,有助於理解轉錄過程。對轉錄過程有了大致的瞭解後,利用圖片對轉錄的場所、產物和需要的條件等內容進行討論、歸納和總結,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通過這個環節,增強了識圖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突出教學的重點。轉錄過程中的一個難點也是學生易錯的內容是鹼基配對方式,接下來這個環節是學生通過嘗試模擬轉錄過程,自己暴露出問題(請大家看教學實錄)。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要明確轉錄過程中的鹼基配對方式,因為A—U和A—T的配對是最容易錯的,所以我特意為學生準備了A、T、C、G、U五種鹼基供學生選擇。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板演的學生,更要關注台下其餘學生的掌握情況。由於學生思維的定勢,很明顯演示的結果出現了差錯。這是錯誤的RNA鏈,我是這樣來處理的(請看),讓其他學生根據活動結果,進行評價糾錯,自己解決問題。這是學生糾正後得到的正確的RNA鏈,通過學生間的互評,鞏固所學知識,突破教學的難點,同時也提高學生思維的興奮性。通過嚴格的鹼基配對,遺傳信息從DNA傳遞到RNA上完成了轉錄過程。

RNA又是如何控制蛋白質合成完成翻譯過程的呢?學生還是先帶着問題閲讀課本,進一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然後通過觀看翻譯的視頻,將抽象的問題儘可能的直觀化。翻譯這部分內容還有一個特點是概念比較多,學生如何準確的把握理解概念也成了這節課教學的另一個重點。我是這樣來解決的,比如在密碼子概念的教學中,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有了直觀的感受:RNA上排列的是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而蛋白質由多個氨基酸分子組成,RNA上的4種鹼基如何將決定20種氨基酸呢?通過探討幾個鹼基決定一個氨基酸的問題,引導學生推理、歸納,最後自己概括出密碼子的概念(請大家看教學實錄),通過對遺傳密碼、密碼子、反密碼子幾個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構建,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在“問題教學法的指導下”,學生摸着石頭過河,通過閲讀教材,觀看視頻對翻譯過程有了大致的瞭解後,並沒有像學習轉錄過程那樣直接進行歸納、小結,構建知識網絡,而是利用模型4人一組嘗試合作完成翻譯過程的模擬。(請看教學實錄)“這是在教學中使用的核糖體模型,這是信使RNA模型,這是轉運RNA模型,用不同顏色代表的不同的氨基酸。”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學生自己發現問題,然後通過同學間的合作學習,自己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得到的一條四肽鏈。通過這個環節,激發學習的興趣,突破教學的難點,同時也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為了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接下來這個環節是請學生代表展示成果,對翻譯過程進行歸納、總結,突出教學重點。(請看)學生一邊演示一邊講解翻譯過程,通過這個環節,進行歸納總結,構建知識網絡,進一步突出教學重點,同時也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最後通過對轉錄、翻譯和複製過程的比較,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主要解決上課開始提出的疑問“基因是如何指導蛋白質合成的?”,運用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的原理,瞭解發熒光小鼠、發熒光小豬等奇特生物的培育方法,理論聯繫實際。最後請同學們運用所學知識,課後利用互聯網收集與遺傳信息表達相關的信息,將所學知識運用於生活生產實際。

説課稿 篇3

一、説課內容:

説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教材第七冊第五單元第六節《商不變的規律》。

二、教材分析:

商不變的規律是在學生熟練掌握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基礎上安排的,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既為學習簡便運算做好準備, 商不變的規律是國小數學中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教學時,引導學生先計算,然後依次按照從上到下和從下到上的順序去觀察、比較,從而發現商不變的規律。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要求和國小生的認識規律,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1)探索的過程,理解、掌握商不變的規律。

(2)能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除法的簡便運算。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概括、表述等能力。

3、情感目標:向學生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繫的觀點。

四、教學重、難點:

理解、掌握商不變的規律;能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除法的簡便運算。

五、教學關鍵:

經歷探索的過程,發現被除數、除數的變化規律。

六、教具準備:課件

七、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以及學生的 認知規律,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四大環節。即準備、探究新知、鞏固練習、全課總結。

第一環節:複習準備:

出示一組口算:

如:24÷12=2 説出被除數、除數、商

由於商不變的規律是藉助整數除法計算引出的重要運算規律,是除法有關簡便運算的依據。由此,在準備環節出示書上的兩組題目進行口算,為接下來的探索新知創設了情境,做好了鋪墊。

第二環節:探究新知:

1、引導學生觀察這兩組除法算式中的每一組除法算式。思考:他們都是什麼發生了變化,什麼沒變?

通過觀察,學生可能回答出:每組除法算式中被除數和除數都變了,商沒有變。

學生通過初步觀察感知,每組算式中發生變化的是被除數和除數,而商沒有變。這樣先引出現象,再探究原因的方法,實際上 鼓勵學生積極發現,感受成為學習主人的樂趣。這時候我會説,那他們是按照什麼規律變化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研究這個變化規律。

2、比較歸納,總結規律。

(1)以第一組除法算式為例,讓學生從上往下看,觀察第1個表格除法算式與第一個比較被除數和除數各有什麼變化?

(2)小組討論,彙報。

學生可能會回答出:第一個算式中的被除數8和除數2都乘10就得到第二個算式中的被除數和除數;第一個算式中的被除數8和除數2都乘100就得到第三個算式中的被除數和除數……它們的商不變。

教師引導學生口述:被除數8和除數2都乘相同的數,商不變。

教師可指出,都乘可以叫做同時乘

(3)在另一組算式中,我們也按這樣的順序來觀察,被除數和除數的變化規律怎樣?學生回答後,要學生試着歸納變化規律: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相同的數,商不變。同桌倆互相説,以此來進一步強化,被除數和除數的這一變化規律。

以上是探究環節中的第二個小環節,總結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相同的數,商不變的規律。接着繼續往下探究。

(4)從下往上看,第2、3個表格裏除法算式與第1個比較,你發現了什麼?通過觀察、比較,學生能夠得出:被除數和 除數同時除以相同的數,商不變。

(5)歸納商不變的規律:誰能用一句話概括這兩個規律?引導學生説出: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商不變。

進一步引導學生:你認為這句話有沒有問題?學生可能回答要填“0”除外;如果學生答不出來,教師可適當的做引導。為什麼“0”除外?學生可能回答出因為除數不能為0;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0,算式沒有意義。

這一小環節的設計,既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發揮了主體地位,又在學生的彙報中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在比較中歸納,遵循了國小生的認知規律

(6)揭示課題,強化記憶: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學的知識。 同桌互相説,指名説商不變的規律來強化記憶。

(7)根據規律,解決問題

A、 a、出示950÷50 怎樣計算簡便?

學生試做時,不做統一要求。目的在於,不拘束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倡算法多樣化。再指出願意用哪種方法做,就用哪種方法做。

同步練習:440÷20 3600÷900

在此設計針對性比較強的同步練習的目的是讓學生獨立思考,動筆練習,進而鞏固比較商不變的規律

B、 a、出示400÷25 用商不變的規律計算

(8)看書質疑

整個探究環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學習更是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引導學生用眼觀察,比較相關算式的內在聯繫;動腦思考,抽象出規律;動口去説,概括出商不變的規律。讓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協同活動中主動獲取知識,進而培養他們的觀察、發現、概括、表達的能力。

第三環節:鞏固練習

練習是學生內化和鞏固新知識、達到能較熟練、靈活運用新知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練習題:

一、填空:

1、在一道除法算式裏,如果被除數除以5,除數也除以5,商( )。

2、在一道除法算式裏,如果被除數乘22,要使商不變,除數( )。

3、在一道除法算式裏,如果除數除以14,要使商不變,被除數( )。

這道題是口頭敍述性練習,及時強化了學生對商不變的規律的理解和記憶

二、根據第一個算式的結果直接寫得數。

(1)18÷6=3 (2) 480÷10=48

(18×2)÷(6×2)= (480÷2)÷(10÷2)= (18×15)÷(6×15)= (480÷5)÷(10÷5)=

三、用商不變的規律計算

120÷40 800÷25 9000÷125

通過綜合練習,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進一步鞏固商不變的規律,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第四環節: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讓學生彙報本課學習的主要內容——商不變的規律。

由於在上課時前面的時間沒有處理好,導致後面兩個環節沒有很好的進行,沒有達到預設的效果。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我選擇的活動是《麻雀媽媽》,它是屬於社會領域範疇,幼兒社會教育是指以發展幼兒的社會性為目標,以增進幼兒的社會認知,激發幼兒的社會情感,培養幼兒的社會行為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再從中班幼兒社會教育的目標看:使幼兒初步瞭解自己的與他人的情緒,初步學會同情和關心他人。我選擇這一活動主要是考慮現在獨生子女普遍缺乏同情心和關心他人的情感意識,在他們的生活中,只有父母和長輩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他們很少會想到要去關心和愛自己的父母。所以我以此作為活動設計的依據,想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瞭解父母是如何關心,照顧自己的基礎上,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情感。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懂得爸爸媽媽為了我們的成長很辛苦,我們要愛爸爸媽媽。

2、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感情。

重點、難點:讓幼兒初步瞭解父母的基礎上,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感情。

二、説教法:

為了增強本次活動的效果。提高幼兒學習興趣,活動第一環節,我以木偶熊貓記者的情境表演引出課題,使幼兒迅速地集中起來、並將問題自然地呈現在幼兒面前,使幼兒主動討論的積極性,為第二個環節作鋪墊,然後在第二個環節中我設計幼兒拿出照片互相説一説在你小時侯父母是如何關心,照顧自己的。讓每個幼兒有大膽講述的機會,這裏我考慮讓每個幼兒都真正參與到討論,而不侷限於部分幼兒參與,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實現本次活動的目標,因為社會情感是社會發展的動力因素,只有讓幼兒有一定的社會認知,幼兒的社會情感就能深化,有了社會情感,社會認知才能轉化為社會行為,那麼這種行為需要在日常的各項活動中逐步加入深化。最後我還是一熊貓記者的身份結束遊戲。

三、説幼兒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主要以形象直觀的演示教具,淺顯易懂的兒歌形式,通過移情法讓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進行講述。在講述中,使幼兒逐步瞭解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情感。

教案:麻雀媽媽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懂得爸爸媽媽為了我們的成長很辛苦,我們要愛爸爸媽媽。

2、激發幼兒愛父母的情感。

活動準備:木偶熊貓一個,麻雀媽媽,幼兒自己小時侯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以熊貓記者的採訪形式引出課題。

(1)出示熊貓木偶,把幼兒帶入情景之中。

小朋友們好!我是熊貓記者,今天我要到森林裏去採訪。咦!我怎麼聽到有哭聲呀?

(2)請幼兒看“麻雀媽媽”熊貓記者問:“麻雀媽媽。你為什麼怎麼傷心呀?”唉!我真的很傷心,你聽我慢慢地説吧(麻雀媽媽念兒歌)

二、以熊貓記者的口吻。調動幼兒討論的積極性。

提問:(1)小朋友,你們説説麻雀媽媽為什麼傷心?

(2)麻雀媽媽為了小麻雀的成長做了哪些事?

(3)小麻雀長大以後又是怎樣對待媽媽的?

(4)教師與幼兒共同小結。麻雀媽媽為了小麻雀的成長很辛苦。可是,小麻雀長大後卻再也不回來看媽媽,小麻雀這樣是不對的。

那麼,我們小朋友小的時候也像小麻雀一樣,自己不會吃飯,不會穿衣,不會走路,那麼你們是怎樣長大的?

三、激發幼兒關心媽媽的情感。

(1)引導幼兒看照片,互相述説父母是如何關心、照顧自己的?

(2)爸爸媽媽這樣關心我們,我們長大後應該怎樣對待爸爸媽媽呢?

四、以熊貓記者的口吻小結。

小朋友討論得太好了,我也懂得了爸爸媽媽為了我們的成長很辛苦,我也要愛爸爸媽媽,我一定要找到小麻雀,把小朋友的話告訴它,等它改正了以後,我再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朋友,好嗎?再見。

附兒歌:麻雀媽媽

小麻雀,叫喳喳。

媽媽叼蟲餵養大。

等到翅膀一長硬。

撲稜撲稜全飛了。

媽媽偷偷流眼淚。

誰也不來看望它。

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節課是教科社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信息技術基礎》(必修)第3章的第2節。本節共1課時。

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加工有自動化、人性化、智能化三種主要形態,本章第1節首先從整體上介紹了信息加工的一般過程和方式;本節主要介紹基於程序設計的自動化加工。自動化加工是信息加工和處理的一種重要手段,是智能化和人性化加工的一個基礎。本課為選修課程《算法與程序設計》作前期準備並打下基礎。

在深入分析並吃透課程標準後,我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接受水平,對教材進行了建設,設計了不同於教材的教學案例;並按程序設計的一般過程,增加了“需求分析”和“選擇開發環境”。

(二)教學目標

按照課標要求,結合教學實際,我制定瞭如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 知道基於程序設計的自動化信息加工的一般步驟和方法:需求分析、算法設計、選擇開發環境、編程實現。

② 知道利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步驟和基本思想方法——算法設計,從而瞭解計算機信息加工的內在機制。

③ 瞭解並嘗試高温烘箱編程加工的主要過程。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一個完整的程序設計過程,懂得運用編程加工信息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體驗程序設計的獨特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編程的興趣,為以後選修《算法與程序設計》打下基礎。

②培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和習慣

(三)教學重點

體驗編程加工信息的主要過程

(四)教學難點

理解用算法描述實際問題,理解人的思維在計算機中發揮的作用,從而瞭解計算機信息加工的內在機制。

二、學情分析

高中生思維活躍,求知慾旺盛,已經具有較強的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也日趨嚴密。我所教學生大部分來自城市,基礎整體相對較好,但據我所作的調查顯示,學生基礎參差不齊。按照“以強扶弱”的原則,開學不久就把他們分成了15個左右的小組,每組4人,並指定了各組組長,小組成員相對固定,學生已經有較好的小組合作基礎和計算機操作基礎。但是,程序設計很少有學生接觸過,再加上內容本身相對枯燥,因此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消除他們對程序設計的“恐懼”心理,調動他們學習和探究的刮板輸送機主動性、積極性,顯得尤其重要。學生不可能用一節課的時間對編程掌握多少,但讓他們在體驗中理解編程加工的主要過程,瞭解其內在機制;並通過簡單的改進實現小小的目標,有成功的體驗和收穫是完全能夠達到的。

三、説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為總的指導原則,結合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我主要採用瞭如下幾種教法:

1.講解示範法

講解示範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通過講解示範,給學生以系統連貫的知識,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比如對於程序設計的一般過程和方法,學生可能歸納不完整或準確,需要教師適時補充和講解;對於算法的概念和怎麼樣用算法描述實際問題,也需

要教師的講解和詮釋;對於遊戲的編程實現,需要教師演示操作其中一小部分,為學生的親身體驗作示範;對於計算機加工信息的內在機制,學生理解起來更是抽象,需要教師適時點破並作分析。

2.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是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主張教師將學習內容隱含在一個或幾個有代表性的任務中,以完成任務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我設置了讓學生組裝並運行自己的遊戲(只是組裝整個遊戲中一個小的模塊)的體驗任務,讓學生在看似玩樂的過程中,體驗編程加工的獨特魅力和主要過程、瞭解編程加工的內在機制。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中探索的意識和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習慣。

3.分層教學法

分層教學法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而採用的教學方法,目的是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考慮到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為了給一些基礎較好的學生創設挑戰、形成吸引力,加深他們對編程加工的體驗和理解,同時防止他們完成必作任務後,去做與課堂無關的其他事情,我設計了2個拓展任務,供學有餘力的學生選作。必作任務和拓展任務之間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同時又具有明顯的梯度。

四、説學法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在教學中,引導學生主要按以下兩種方式來完成任務:

1.自主探究

教師給學生提供了相關的課件資源、視頻錄象等,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自己在計算機進行組裝操作、修改加工,從中體驗編程加工的獨特魅力和主要過程,進一步理解其內在機制。

2.小組協作

教師通過評選5個優勝組,給予課外上機獎勵以及學習評價表等激勵機制,強調小組合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任務,鼓勵優秀學生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遇到問題主張先

自己思考(如觀看視頻錄象),不能解決的再通過小組協作的方式探討,若還有(轉 載於: :信息的編程加工説課稿)問題再請教老師。通過小組協作和溝通,學生可以看到問題不同的解決途徑,開闊學生思路,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五、媒體運用

多媒體網絡教室、多媒體教學軟件、VB簡體中文版、課堂教學課件、取火柴遊戲成品、半成品及完整源代碼、製作過程視頻錄象、學習評價表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4分鐘)

教師展示取火柴的小遊戲,請幾個學生上來玩該遊戲,其他學生觀察遊戲過程,思考怎樣才能有取勝的策略。(教師不點破)

接着,教師設問:既然大家對遊戲那麼感興趣,有沒有思考過遊戲到底是什麼呢?遊戲其實就是專業人員設計好的用來供用户娛樂的程序,是對信息的編程加工。那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遊戲呢?然後提議學生自己設計遊戲。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們都喜愛和熟悉的遊戲,很自然引出課題;通過提議學生自己設計遊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積極性。

(二)師生互動、學習新知(18分鐘)

首先啟發學生思考要做出這個遊戲,即信息的編程加工需要經歷哪些步驟呢?同時告訴學生,老師會根據整節課各個小組的綜合表現,選出5個優勝組,利用課外時間給予他們一個小時的自由上機獎勵。

1.需求分析:確定要解決的問題,即要計算機“做什麼”。

説明:這一步學生很難回答出來,教師可以通過類比第2章進行信息獲取時首先需要做“定位信息需求”來引導學生思考。

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後,設問:“我們只要把問題原封不動地交給計算機,計算機就能自動得出結論嗎?”從而引出結論:“計算機並不能代替人做所有的事情,它只能按照人們事先給定的步驟工作。因此,當我們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後,先要一步一步設計好怎麼做,也就是

設計解決問題的算法,然後通過編寫程序,將人們解決問題的過程用計算機語言表述為指令,從而賦予計算機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意圖:啟發學生歸納並自然地引出後幾個步驟,避免生硬的説教,使知識的講解過渡自然、銜接緊密。

2.算法設計:對某一特定的問題設計的一組(有限個)求解步驟或方法。

教師講解算法的概念,並強調:它不僅是指計算的方法,而且還包含從何處着手、解題步驟以及結果處理等全過程。再通過一個極為生活化的事例加以説明和詮釋:郵寄一封信可分為寫信、寫信封、貼郵票、投信等步驟;每步分別通過什麼樣的方法實現。

然後啟發學生思考本遊戲的實現應該怎樣設計算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理解怎樣用算法描述實際問題、理解人的思維在計算機中發揮的作用,初步突破教學的難點。

3.選擇開發環境:

教師通過類比“要表達某種意思,可以通過不同的語言來實現”,讓學生明白:可以選用不同的編程語言(環境),來把人們設計的算法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代碼;從而讓學生理解計算機語言只是工具,算法才是程序設計的靈魂。由於VB操作簡單、上手容易(考慮到學生第一次接觸編程,不要提面向對象等專業性很強的特點,學生聽了反而糊塗),所以我們選用VB來實現。避免學生建立“編程=VB”的片面觀念。

4.編程實現:把人們設計的算法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代碼,並調試實現。

(1)界面設計:界面是應用程序呈現給用户的外觀,也是實現人機交互的接口。

(2)編寫代碼:把人們設計的算法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識別的代碼。

(3)調試運行:剛編寫的程序不一定正確,必須在計算機上反覆實際運行,排除程序中的錯誤,測試其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首先讓學生觀察一下游戲的界面,再讓學生思考:該界面需要設計哪些部分呢?

接着教師打開課前準備好的遊戲半成品,先簡要介紹VB的工作界面,對VB獨特之處進行有選擇地説明:如界面設計窗口、代碼窗口、運行,停止命令行,讓學生能很快地進行。

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誰鬆的土》這個故事選自省教材小班語言中的一節,《試試看真好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幼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蝴蝶、蜜蜂、啄木鳥、蚯蚓等小動物,故事講述了春天到來小桃樹在尋找幫自己鬆土的小動物過程中與小動物們發生的一系列對話。幼兒雖然對故事中的小動物非常熟悉,但是對於他們的一些生活習性並不是很瞭解。故事情節簡單,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知識、技能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知識上:理解故事內容,瞭解蚯蚓的生活習性。

2、技能上:樂於參與講故事,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通過學習故事,學會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學重、難點

由於孩子們對於動物生活習性方面瞭解和接觸的較少,因此在活動中我把了解蚯蚓的生活習性作為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説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説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a)教學具的準備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物質上的準備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好的參與到講述故事中;根據故事,我準備了故事掛圖,使故事更形象,便於孩子理解,並準備了蚯蚓實物,讓孩子們通過觀察和自己動手觸摸蚯蚓,加深對蚯蚓的瞭解。

2、知識上的準備通過問答,瞭解了故事中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通過討論知道在生活中要幫助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説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本班孩子雖然活潑,但是有時不能大膽的自我表述。但孩子們對故事很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想説又不知該怎樣説,即使説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給幼兒提供説話和表現的機會。

(五)説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角色表演法、操作法等。

1、情境教學法: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集中孩子們的注意力。

2、角色表演法:角色表演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可愛的動物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説話。

3、觀察法:出示蚯蚓實物讓孩子們觀察,增加活動的趣味性,也是孩子們加深了對蚯蚓的瞭解。

(六)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情景表演法、討論談話法等學習方法。

情景表演法:幼兒在表演中,邊玩邊聯繫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i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説話的好機會。

(七)活動程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通過圖片討論出故事情節。

2、完整講述故事、角色表演。

3、出示實物,幼兒進行觀察。

4、幼兒自由討論蚯蚓的生活習性,進行自由表演。

a)在情境和觀察掛圖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

桃樹遇到了誰?它是怎樣説的?小蝴蝶、小蜜蜂、啄木鳥都有怎樣的本領?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説出自己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b)完整講述故事並角色表演。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掌握重點:故事裏是誰幫小桃樹鬆的土?在生活中你可以幫你的好朋友做些什麼是呢?幼兒自己説出答案。並有老師和幼兒共同進行角色表演,鍛鍊語言表達力,增加活動趣味性。

c)觀察實物,加深瞭解。

在這個環節中出示蚯蚓的實物,讓孩子進行觀察並觸摸蚯蚓,大膽的説出自己觀察和感受到的,鍛鍊了孩子們思維和表達的同時,也讓孩子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增加了對蚯蚓和它的生活習性的瞭解。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d)幼兒自由討論蚯蚓的生活習性,進行自由表演。

這一環節是活動的延伸部分,通過了上一環節對蚯蚓的觀察,讓孩子用動作自由表演蚯蚓鬆土。並讓孩子們瞭解蚯蚓的再生功能。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説課內容,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説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上午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詠雪》,是南朝宋彭城人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 教材分析:

《詠雪》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本單元以“人間親情”為主題,濃濃親情,動人心絃。親情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詠雪》,文章講的是謝家子弟詠雪一事的始末。本文只有70多字,卻鮮明地塑造了謝安、謝朗、謝道韞這三個人物。“詠雪”成為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詠雪之才、詠絮才”等典故。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三個維度,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重點和難點。

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

1、掌握“俄而、驟、欣然、差可擬、因”等文言詞語

2、情景再現,走近古人講論文義的情境中。

過程與方法: 1、檢測掌握的作家作品情況,並補充相關內容;

2、同伴互助,解決疑難詞語,並歸納整理;

3、師生共同表演,講論文義,再現故人讀書的情景。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感受文化故人的情操,感受文化魅力,在和睦、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感受親情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詞語。

教學難點:情境再現,講論文義,引導學生去想象,培養創造性思維。

二、説教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完美統一。新課標要求教師轉變角色,變知識的傳授者為學習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根據這一指導思想,因此,我準備採用的教法是

1、朗讀法:課前預習反覆朗讀,課堂朗讀,注意字音、斷句,強調“擬”“差”的讀音。

2、同伴互助,解疑答難,掌握字詞,老師引導歸納整理。

3、師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體參與表演,再現當時情境。

三、説學法

我貫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的指導思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採用的學習方法是朗讀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

(一)、導入新課:

圖片展示“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這是《紅樓夢》中寫給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停機德”講的是樂羊子的妻子為勸丈夫繼續求學而剪斷織布機上的娟的故事。“詠絮才”講的是什麼呢?今天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就知道了。(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二)介紹作者及作品

導入課文之後,我便請學生根據課文註釋介紹作者 及作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作者生平的主要方面(生辰字號、所處的時代、文學地位以及代表作品等)進行識記。

(三)朗讀感知

我們知道,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體,其特點是簡潔典雅。文言文的學習側重於朗讀,為此,我主要採用先聽課文的範讀,然後再師生競賽朗讀法落實課文的字音,把握節奏與停頓。在朗讀的形式上,我力求做到個別讀與集體讀、小組讀與全班讀相結合,從而力爭讀準字音,讀好。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難讀字音:

擬 差 俄而 雪驟 柳絮 無奕女 ......

在讀懂文意的基礎上,讓學生試着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1)撒/鹽/空中/差/可擬

(2) 未若/柳絮/因/風起

(3)謝太傅/寒雪日/內集

(4)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明確這些停頓後,再放聲朗讀,讀好停頓,自然體會出感情了。)

(四)疏通文意

在把握字音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翻譯理解。第一步是翻譯,在課文翻譯這一教學環節當中,我先引導學生落實文言字詞,並結合翻譯方法,如增添法、替換法等,然後指導學生結合課文註釋試着翻譯全文,其間老師進行點撥,師生一起合作解答疑難;點撥的重點字詞句有:

俄而 欣然 擬 未若

接着再請學生翻譯全文,這樣便使學生能夠大致地瞭解課文內容;當然,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我還是注重朗讀,在讀中翻譯,在讀中理解。

(五)研讀賞析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為引導學生開展獨立的閲讀實踐,教師以多媒體出示如下一組思考題:

(1) 文中的這一家人是在一種什麼樣的氛圍下聚會的?從哪裏看出來?

(2) 聯繫上下文,“兒女”的含義與今天又什麼不同?

(3) “公大笑”一句省略了謝安的話,如果你是謝安,你會説出什麼話來?把雪比

作“柳絮因風起”和“撒鹽空中”哪一個更好?同時説説還可以用哪些

事物來比喻雪。

(4) 文末為什麼要強調謝道韞是王凝之的妻子?

(1、明確:融洽,欣然、大笑)

(2、指子侄輩,今專指子女)

(3、有兩種相反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寫物必須首先求得形似而後達於神似,形似是基礎,據此可知,前一喻好,後一喻不好。另一種意見認為“柳絮”一喻好,它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正如英國大詩人雪萊所説,“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西風頌》),有深刻的意藴;而“撒鹽”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藴──“撒鹽空中”,幹什麼呢?誰也不知道。好的詩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藴的統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鹽”一喻僅有物象而無意藴,所以説不好。)

(4、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讚賞道韞的才氣。)

請學生先朗讀再小組討論,之後班級交流。學生通過積極主動的

思考和討論,做出答案,進一步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從而受到情感

的薰陶,獲得思想的啟迪。

(六)再現當時情景:

1、師生共同確定:時間、地點、天氣、事件、人物。重點在人物上,文中有謝安的表情,謝朗和謝道韞只有話語,先讓學生從文中發現、想象他們的表情,再推薦同學扮演角色,其他同學扮演“眾兒女”,思考:他倆誰説的好?“白雪紛紛何所似”?

2、創造條件,師生表演。重點探討謝朗和謝道韞誰説的好,各抒己見。再説説“白雪紛紛何所似”,可以用學過的詩句,可以是自己的想象,最好是自己寫的七字一句的詩句。

師生共同分析人物形象,全體參與表演,再現當時情境。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發揮學生想象力,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突破教學難點。

(七)、佈置作業:

A、積累詞語;

B:讀幾則《世説新語》中的故事,寫讀書筆記。

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閲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閲讀期待,豐富同學們的知識儲備。

五、説板書 讚賞謝道韞 敍述詠雪事件 一問、一答的聰明才智

板書在教學活動中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此板書清晰直觀,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

各位評委老師: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了説明,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説課稿 篇8

一、説教學理念

我將在錢夢龍老師的“三主”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開展我的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以教師為主導,突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學習;以訓練的為主線,突出學生在訓練中進行鞏固性學習

二、説教材

《像山那樣思考》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第四專題“像山那樣思考”中的“湖山沉思”版塊,該板塊意在引導學生思考和實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式本文是奧爾多·利奧波德《沙鄉年鑑》中收錄的一則隨筆,是作者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處理方式的良好建議,是這種建議的詩意表達本課的學習可以強化學生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我將用一課時把它上完

三、説學情

從知識與能力上來説,高一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品味鑑賞散文的能力,而且剛剛學過梭羅的《神的一滴》,對本版塊的教學已有一定的認識,解讀文本的難度不會太大,本次教學的關鍵在於引導學生在賞析散文的過程中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應該如何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四、説教學目標

在知識與能力目標上,學生能夠體味賞析文中富有詩意和思辨色彩的語言,理解其中所藴含的深意

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上,通過分組討論,進行文本研習,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上,培養學生建立起和諧的人與自然關係的意識,激發學生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五、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通過賞析文中富有詩意思辨的語言來體味作者對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倫理的思考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激發學生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六、説教法學法

教法:品讀賞析法,通過品讀文中富有詩意思辨的語句,讀出文意,理解文章意藴

學法:合作探究法,學生通過討論探究感悟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七、説教學過程

綜合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對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難點的確立,我把教學過程分為情境導入,整體感知,文本研習,重點突破,拓展延伸五個環節

1、情境導入我的設想在播放舒緩的的音樂的同時在多媒體課件中展示環境惡化的相關圖片,如沙塵暴、地震、洪水等,然後讓同學們談談感想,以此來導入新課《像山那樣思考》的學習我認為如此導入可以讓學生對現在的自然環境狀況有一個直觀深切認識,為學習像山那樣思考埋下情感鋪墊,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2、整體感知我將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朗讀課文,學生在朗讀中與文本進行對話,把自己的感想寫在書中空白的地方朗讀結束後,學生交流朗讀後的感受,自主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並思考以下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只有山能夠“山”能夠地聽狼的嗥叫?二是作者希望我們像山那樣思考,那麼山究竟是如何思考的?朗讀是課堂對話的開始,可以讓學生獲得最初最真實的閲讀體驗,學生交流感受,自主發言,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文本研習我將帶領學生一起研習文本,學生分成諾幹小組進行合作學習,討論人一味的捕殺狼,當狼減少消失之後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狼的消失對山對我們人類又意味着什麼,從中我們又可以得到怎樣的啟示?討論完後每個小組選一位代表進行發言,闡述小組討論後的結果,其他小組可以點評和質疑教師只需給予必要的點撥指導我這樣設計是因為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不能夠代替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教師起到的引導點撥的作用,而且學生通過對以上問題的討論後可以對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4、感悟賞析課文中有很多富有詩意美和思辨色彩的的語句,非常值得學生去品味咀嚼鑑賞,因此在本環節我將安排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他們所喜歡欣賞的語句,並加以解讀賞析,説説自己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如這個世界的啟示在荒野,這是一種不馴服的,對抗性的悲鳴,是對世界上一切苦難的蔑視情感的迸發等語句我如此設計主要因為這篇文章是一篇富有詩意美和思辨色彩的散文,學習這樣的散文,鑑賞品味語言,感悟散文的思想內涵是非常重要的通過本環節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提高鑑賞散文的能力,還可以對課文內涵有更深刻的理解

5、拓展延伸學生自主發言,談談自己所看到的聽到的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的現象,人類應該如何處理與自然的關係,作為個人的自己又應該做些什麼,課後要求學生寫一篇小短文我設計的意圖是為了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文字寫作能力,而且在這個環節中可以讓學生對人與自然的關係有更深刻的理解,激發學生珍愛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八、説板書設計

説課稿 篇9

生活消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在學習了家庭消費的知識後,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消費行為和現象,有必要使學生認清哪些消費是合理的,哪些是反對的,由此達到樹立科學消費的目的。因此,《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課,無論是從知識的傳授,還是覺悟的提高,實踐的落實都是一個重要的內容。由於本課的內容較多,教學至少要2課時。

我從三個方面來談本課的教學。

一、在教學目標的要求上

課程標準中對本課教學的要求着重是理解,即“結合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説明青年學生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反對鋪張浪費,應當適度消費”。所以,在教學目標上着重是理解和自覺實踐能力的培養。正確消費觀的內容(包括適度消費、協調消費、科學消費)是重點理解的內容。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的現實意義是重要的理解內容。本課重要培養的能力是通過對各種消費現象的認識,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了解哪些消費現象,而且要其影響和危害性。在情感體驗和覺悟目標上,是使學生摒棄不合理、不科學的消費習慣,自覺形成合理、科學的消費習慣,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二、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

本課的教學內容共分為三大塊:

1、生產和消費的關係。這是經濟常識非常重要的一個原理。講清這一原理是前提,因為只有指出消費對生產的重要意義,才能重視消費,才能引出一些消費現象,才能指出哪些消費是合理的、哪些是反對的。

2、正確消費觀的內容,這是本課教學的主體,也是重點。通過這一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明確正確消費觀的內容,反對不合理、不科學的消費現象和習慣。

3、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這一內容實際也是正確消費觀的組成部分。之所以單獨作為一個知識點,是因為這一問題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在這三大板塊中,第一板塊是要使學生掌握生產和消費的原理,並能運用這一原理説明如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假日經濟等社會熱點問題。其實就是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第二板塊由於是重點內容,教學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這一內容的處理上,應先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的各種不合理、不科學的消費現象,然後老師歸類(三類),並且促使學生思考這些消費現象的影響和危害性,從而達到樹立正確消費觀的目的。在教學中,既要使學生能體驗要經濟生活,實現正確消費觀的形成,又能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第三塊的處理。首先要使學生懂得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本質,然後才講清其必要性。最後可以通過“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是否與勤儉節約是否矛盾?”這個問題的探討,加強對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現實意義的理解。

三、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

原理的學習一般都採用演繹法教學,即要求學生讀書找出有關的道理,在用恰當的事例加以説明,最後學生能運用原理,形成能力。所以,在講授生產和消費關係原理時,採用學生讀書、老師講授、師生共同探討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由生產和消費關係原理能聯繫到的很多的社會熱點問題,所以用探討法是非常有效的。在探討中不是把一些社會現象交給學生就算了,而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怎樣分析這些問題、從哪些方面分析,實現理論聯繫實際。所以,學生探討學習的過程不能沒有老師的參與。

而在學習樹立正確消費觀這一問題時,由於會涉及到很多消費現象,而且這些現象都會有體會。因此,用歸納法較好。即先通過對一些消費現象的瞭解,總結歸類,得出要適度消費、協調消費、科學性費的道理,進而結合學生的自身的情況,達到形成正確消費觀的目的。

由於一些消費現象都是學生熟知的,所以教學的重點是對一些現象的探討,即指出其危害性,透過現象看本質。所以,探討法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法。

在講到艱苦奮鬥、勤儉節約時可能很多學生都覺得沒勁,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裏的關鍵是他們還不能真正認清什麼是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精神。所以在教學中要首先採用講授法,講清這一精神的本質,避免學生誤解。其次,在學生理解了這一精神的現實意義後,應要求學生談體會,所以,採用演練法,要求學生現身説法,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可以用一課時開展演説等活動,我在課堂教學中就採用這種方法,效果很好。很多學生逐漸喜歡上政治課了。)

總之,在教學我覺得主要應把握好“四個三”。

着眼三大教學目標。掌握、理解、情感

立足三大知識板塊。生產和消費的關係、正確的消費觀、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精神

運用三種教學方法。講授、探討、演練

實現三種教學效果。師生互動、激發思考、目標達成

説課稿 篇10

説課題目:《鋼琴》

説課內容;1、鋼琴課的任務、地位和作用

2、課程介紹與分析

3、教學改進

4、教學效果評估

一、 鋼琴課的任務、地位和作用

1、 任務:培養具有彈奏能力、音樂表演能力與歌曲伴奏編配與彈奏能力的藝術實用性人才。

2、 地位:高職音樂專業中,《鋼琴課》核心課程,是每個學生必修的一門技能課。

3、 作用:鋼琴不僅能夠在舞台上獨立進行演奏,而且還常為歌曲進行伴奏,另外,它還是一些音樂基礎課程的有力輔助工具,如樂理、和聲、作曲等。

二、 課程介紹與分析大綱規定:

1、 《鋼琴課》的設置:貫穿三個學年的五個學期,每生每週一節,總學時共達88個。要解決的問題,一個是鋼琴演奏,另一個是歌曲伴奏的編配與彈奏。

2、 鋼琴課的特點:

1)、鋼琴課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即需要口傳心授,又需要面對面、手把手才能做好做成的教學, 因此在教學安排中,是要求每個學生單獨進行教學的。

2)、鋼琴課是用來傳授鋼琴彈奏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

3)鋼琴課的授課主要經過四個環節來完成:講解示範、實踐練習、熟練鞏固、檢查輔導。

4)鋼琴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手指機能、鍵盤操作、樂譜閲讀、彈奏協調。

3、 鋼琴課實訓目標:

1) 認知——操作原理、動作分析、聲音效果的處理、音樂作品的認識能力。

2) 能力——視譜能力、鍵盤控制能力、手指機能、協調能力、音樂作品的審美和表達能力。

3) 情感——激發熱情,喚起熱愛音樂、熱愛鋼琴、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培養良好健康的審美情趣。

4、 鋼琴課實訓內容與要求

1、 內容:鋼琴彈奏的入門、協調、基礎、技巧及應用能力。

2、 要求:1)樹立一定的思想意識,如指法意識、彈法意識、準確意識、動作意識、聲音意識音樂表達意識等

2)建立一定的標準體系,如準確、完整、流暢和有表現。

5、 鋼琴課的實訓過程:

1) 入門——集中在樂器性能與操作、樂譜的學習與運用、動作的正確與規範等

2) 協調——集中訓練身體各器官的協調、雙手的協調、人琴的協調。

3) 基礎——全面建立彈奏技術基礎、奠定音樂演奏基礎。

4) 技巧——集中在手指的快速跑動和流暢自如。

5) 應用——集中在音樂作品表演彈奏和歌曲的即興伴奏。

三、 教學改進

1、音樂表演專業特點

1) 需要相對紮實的鋼琴演奏功底和較強組織能力

2) 教學安排,即需要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同時也需要有大量的舞台實踐的經歷和經驗。

2、教學改進

1)教學中,注意安排階段性的教學彙報,以鍛鍊學生實踐表演能力

2)引導學生多聽多看,通過觀摩與學習,感受音樂表演的方法與手段

3)督促學生,經常參加各種音樂表演活動,以豐富和積累音樂表演能力和舞台表演經驗

四、 教學效果評估

通過教學改革,實現了教學、能力一起抓,這樣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教學效率,大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以致用的做法,有力的保證了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附:教案一則

鋼琴教案

班級:06級音樂表演

一、教學內容:1、599練習曲

2、歌曲伴奏《閃爍的小星》

二、課時:兩個學時(四個學生)

三、教學要求:1、明確練習曲的彈奏要點

2、學習和掌握一首歌曲的簡易伴奏編配和彈奏方法

四、教學目標:1、獨立視譜彈奏練習曲599之84

2、用三種織體準確完整流暢地彈奏歌曲《閃爍的小星》

五、重點難點:1、節奏、音準及速度

2、指法、和絃選擇、和聲連接及雙手配合

六、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集中講解

2、分頭實踐、練習和輔導

(二)導入語

本學期,根據大綱及教學的安排,我們的鋼琴學習主要從兩方面進行:

1、繼續進行鋼琴彈奏技能技巧學習;

2、補充學習歌曲的簡易伴奏編排和彈奏練習。

(三)進行新課

1、599練習曲的學習

本期我們將要學習的練習曲有:599之84、87、92、96,另外還有一首849練習曲(849之12)。總的看來,它們集中解決的主要是鋼琴 彈奏流暢方面的技術課題。

對於練習曲的學習,我們將有別於前面的學習。因為通過兩年的學習與積累,我們其實已經具備了獨立解決一首新樂曲的能力。因此,對 於這幾首練習的學習,我們將一改原來課堂上手把手的教學方式,我們 將採用的是獨立的視譜和彈奏與老師的檢查輔導相結合的方法。

1)讀譜——視奏——回課——鞏固

2)聽旋律打節奏,初步感受作品。

2、學習歌曲伴奏《閃爍的小星》

1)講解:歌曲伴奏是我們鋼琴彈奏中一個應用性比較強的項目,它不僅有助於音樂其他學科的學習,同時也是我們進行音樂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正如計算機的軟硬件組成一樣,即興伴奏也有兩項技術:一是硬技術,即在彈奏方面應具備的技術;一是軟技術,即針對歌曲進行編配時要運用到的技術。這兩項技術同時圍繞的是四個核心來進行:

a) 調式及音階琶音

b) 和絃及和聲連接

c) 伴奏類型及織體

d) 變調技術及應用

2)練習與實踐

硬技術:彈奏:C、G、F三個大調的音階琶音、三和絃及原位轉位、正三和絃屬七和絃原位及轉位進行:和聲功能連接練習(基本功能進行和旋律功能連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