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説課稿集合七篇

來源:文書谷 1.96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説課稿集合七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我多想去看看》是國小語文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首詩歌。詩歌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以一個山村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抒發了少年兒童嚮往北京的強烈思想感情。通過本課的教學激發學生對首都北京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依據《新課程標椎》要求,結合新教材重點,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從直觀入手,以活動教學為主,培養合作意識,注重調動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和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8個詞語及1個偏旁"心",能端正地寫"走".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練習。

難點:讀好詩中的長句子。

二、説教法、學法:

採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活動體驗法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首先通過學生喜歡的天安門入手,引起他們的興趣,當他們知道了北京還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和建築,就產生了很想去看看的思想情感,有助於對課文中"我"的心情的理解。然後通過範讀、自讀、分角色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聽國歌、看升旗儀式、讀句子、唱歌曲等活動,逐層加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識字方面:主要採取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去識字,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逐步培養想去識字、主動識字的意識。

三、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願和所有孩子對祖國純真的愛。在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師就必須創設情境,帶學生進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以體驗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特定情感。因此,()在教學時,設計了這樣的環節:首先出示北京天安門的圖,教學"安、北京城".講述北京是我們的首都,小朋友是不是很想去北京看看,引發出學生的情感,激起了他們的好奇情緒,學生自然地便被帶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

(二)檢查預習,學習生字新詞

先逐句分析讀。接着隨課文識字。

1、檢測詞語:告訴、遙遠、路、能、廣場、壯觀、升旗。(帶拼音)請小老師領讀,其他學生跟讀,正音。

2、再次出示詞語,讓學生認讀,(去掉拼音)進行鞏固複習。

最後,讀課文,做到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三)抓壯觀,激發情感:

"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學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這是《語文課程標準》所指出的。教學時,教師和學生一起逐步深入地挖掘課文的情感,通過品味關鍵詞句,表情朗讀,表達抒情等方法,引導學生進一步體驗課文情感,用課文的情感培育學生的情感,以達到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一旦學生的情感與課文的情感發生共鳴,便會張開想象的翅膀。在理解"壯觀"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天安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錄像,對於大部分沒有親眼見過升旗場面的學生來説,這一刻,他們和山裏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他們神情專注,已經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升旗儀式如此壯觀,難怪山裏的孩子對媽媽説: "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四)延伸拓展,昇華情感

根據一年級學生學習的目標、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安排了一個環節:看誰能把山裏孩子的心願讀出來。出示:萬里長城、泰山、北京大學、鳥巢。一次又一次地激情誦讀,在學生的情感和課文情感多次發生共鳴之後,學生已經完全置身於情感世界,充滿了對北京的嚮往。

(五)寫字

低段書寫是重點,本課在原有識字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鞏固生字,學生認認真真地在田字格中寫"走".

説課稿 篇2

一、説課內容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第一單元寫作:寫一篇狀物的。

二、教材簡析:

第一單元選取了《石榴》、《海藍》、《百鵝》、《鶴羣》四篇,他們都是狀物類的,都能抓準狀物特徵,或託物言志或詠物抒情。單元安排目的:1、讓學生了解狀物類散文的特點,學會閲讀、欣賞這類。2、讓學生掌握狀物的寫作方法,即抓住了狀物特徵以敍述、描寫為主,學習託物言志或詠物抒情的表現手法。3、引導學生領悟作者於狀物之中所言之志,所抒之情,培養健康,高雅的審美情趣。

單元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託物言志,詠物抒情這種藝術手法,學會狀物的寫作方法。單元作文教學就緊密圍繞託物言志,詠物抒情寫作方法來開展。

三、教學主題的提出。

本次作文課定格為《給語言穿上漂亮外衣》這一寫作教學主題。其理由有二:

1、在生活中,學生並不缺少自己喜愛的事物,它們美好的外形,藴涵的情趣都能引起豐富的聯想,觸動學生的情思,可見學生並不缺少寫作的材料。在閲讀教學中對這種託物言志、詠物抒情,已給予點撥,在此作文教學中不作為重點。

2、俗話説:精彩的語言常常意猶未盡,讓人覺得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之感,不忍釋卷。而現在的學生作文很難見到精美的語句,對事物的描寫平庸麻木,其味如嚼蠟。單元教學要求明確提出抓住狀物特徵進行敍述與描寫。其實質上就是“給語言穿上漂亮外衣”。“給語言穿上漂亮外衣”其核心就是通過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描寫方法,使語言形象化、生動化,讓語言為內容服務。

四、説教法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國中作文教學應該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了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述。其中“有創意地表達”涉及語言的表述,力求語言生動、形象、鮮明、新穎。教法指導思想:首先,鼓勵創新,珍視自己想法感受,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真切體驗,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受;其次,營造寬容的空間,明白作文也需要“三分資質,七分打扮”。讓作文的語言靚起來,美起來。最後,學會運用修辭手法,描寫方法真正體現語言的藝術之美。

教法運用:靈活運用快樂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討論法。做到講與練結合,扶與放結合,充分發揮了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愉悦民主的教學氣氛。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成為教學的着眼點和落腳點,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五、説學法

俗話,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構建寫作興趣體系,是指導學法的關鍵。學生在快樂愉悦中習作,那將會是人生無上的樂趣。

六、課時重難點

激發寫作慾望,調動寫作興趣,合理運用修辭手法和描寫方法,指導提高作文水平。

七、教學程序設計

1、導入:

由湖南民歌設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點題“給語言穿上漂亮外衣”。

a民歌內容:愛你愛你真愛你,恨你恨你真恨你;

請個畫匠來畫你,請個畫匠來畫你;

把你畫在眼睛上,把你畫在砧板上;

整天睜眼都看你,刀刀剁你剁死你!

b口語表示:我愛你,我恨你!

通過民歌與口語對比看出民間歌謠具有很好的藝術魅力,其原因是用了修辭和細節描寫,就是給語言“穿上漂亮的外衣。”

2、例句賞析,體味修辭與描寫。

a一張枯葉飄落在蘇比的膝頭,這意味着冬天就要來到。

b一張枯葉飄落在蘇比的膝頭,這是傑克弗洛斯特的名片,傑克對麥迪廣場的老住户很客氣,每年光臨之前,總要打個招呼(《警察與讚美詩》)

a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b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隱隱約約,斷斷續續,時有時無。(《荷塘月色》)

通過對比分析:第一組b句運用比喻擬人,第二組a句運用比喻(通感)都通過能夠形象具體、生動的描寫寫活客觀物象。這樣讓學生明確修辭與描寫語言的重要性。

3、句中練,體味修辭格與描寫。

例:改寫下面的句子,要求運用比喻修辭方法進行形象的描寫。

例句:a你也帶孩了,人家也帶孩子,你帶的孩子又髒又瘦,人家帶的孩子又白又胖。

例句:b這幫官們,眼睛處處盯着錢,言語不一致,盡幹禍國殃民的事。

改寫:

例句一、你也帶孩子,人家也帶孩子,你帶的孩子就像大街上耍把戲的瘦猴,又髒又瘦,人家帶的孩子就像剛出籠的饅頭,又白又胖。

例句二、這幫官們,黑眼珠子只盯着白銀子,句句話忠心愛國,樣樣事禍國殃民。

通過改寫,使學生明白了平淡的句子,給他穿上花衣服的妙處。運用修辭與描寫,使句子生動的表詞達意。

4.“段中練”例句演示,體味修辭格與描寫。

例:母親説我頭髮太亂,同學説我頭髮橫七豎八。我卻不以為然,現在不正流行這樣嗎?

修改:老媽説我滿頭秀髮,連一堆茅草也不如,同學説我的髮型有點“謝霆鋒”,也就是“強盜般”的模樣。對此,本人打心眼裏不屑一顧。公元20xx年, 滿大街最流行的不就是那種把頭髮一根根拉直再剪得參差不齊,亂七八糟零零碎碎的然後做得蓬蓬 的“亂髮”嗎?這真是“天然去雕飾”又省 ne≈cl!他們花錢還做不成這麼粗獷的'自然呢?

通過原稿與修改稿比較運用多種修辭手法,進行描寫既幽默得體,又表現出人物鮮活的個性,詼諧又富有生活氣息。

由此可看出,給語言穿上漂亮外衣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

5、“擴句練”,運用修辭格,扮靚語言。

原句:我騎着破自行車,衝向理髮店,理髮小姐熟練給我理髮。理完髮,我非常滿意,騎車回家,舒服極了。

要求同學們寫作要充分考慮修辭與描寫的運用。要具有生活氣息。寫好後,進行小組合作,傳閲評價。推出一篇優秀作文。

文選錄:我推出那輛歷史悠久功勛卓著除了鈴鐺不響其它什麼都響的“長征”牌坐騎,雙腳一用力,它就心領神會地為我敲響了美妙的爵士鼓,伴隨着震耳欲聾的鼓聲,我心率加快、兩腳如風,電閃雷鳴般地向20xx外的理髮店衝去。

剛待緩過氣來,理髮小姐那白若葱根的纖纖玉手就在我頭上的原始草坡上墾荒。推子、梳子,左右開弓;剪刀、吹風,輪番上陣;水洗熱烘,倏然變換。想當年,開發深圳區也不過如此吧!

30分鐘後,“開發區”大放異彩,盯着鏡子中那全新的模樣,腦中不由自主冒出毛主席的詩句:“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我一百二十個滿意地付了錢,飄飄然地走出理髮店,跨上那輛伴我南征北戰的“長征”牌專騎向家飛去。一路上,天是那麼藍,草是那麼綠,蟬唱是如此的順耳,鳥鳴是如此的怡情,我不禁由衷地高歌:“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麼豪邁;總想對你傾述,我對生活是多麼熱愛!”

這樣的作文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描寫方法,使作文幽默,富有生活氣息。由此可鑑,“給語言穿上漂亮外衣”實在必要。

6、“篇中練”,佈置課後作文,運用修辭與描寫以魅力為話題,寫一篇狀物。

八、總結: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勤學苦練,一定能有所作為。希望同學們不要把修辭放在銀河裏叫窮,只要大膽用,何愁不能苦寒自有梅花香,語言自有靚麗出呢?

説課稿 篇3

【説教材】

這篇民間故事講了文成公主進藏與松贊干布聯姻的事。故事首先講述了文成公主進藏的原因----吐蕃年輕首領松贊干布愛慕漂亮又聰明的文成公主,派使臣到唐朝求婚,而智慧的使臣順利通過了唐皇的考驗,求親成功;接着重點講述文成公主進藏途中的一系列故事----搭橋、鋪路、遇到惡烏鴉和神鳥天鵝、移山等;最後點明瞭文成公主進藏的不朽功績。

教學目的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技藝、沼澤地”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瞭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準備

1、多媒體。

2、佈置蒐集關於文成公主的資料。

【説理念】

本節課設計採用板塊式,從整體感知形成專題、深入研讀、推理想象到拓展延伸,從整體入手(初步整體感受)──部分(抓住重點、難點、特點研讀)──整體(感受和領悟寫法、學法的昇華),體現閲讀教學的基本規律、基本程序。

【説流程】

一、導入課題,交流資料

關於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麼?

導語:(播放文成公主進藏圖──布達拉宮壁畫中的圖)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畏艱險,遠嫁吐蕃,為促進唐、蕃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係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藏族人民熱愛美麗的文成公主,把她當成神一樣崇拜,因此,民間流傳着許多關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讀的,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質疑解難

根據閲讀提示自讀課文,瞭解故事的經過,提出自己的疑問。

交流彙報閲讀收穫

1、彙報朗讀。請學生分部分朗讀課文,通過師生評價,把課文讀好。

因為是民間故事,應用講故事的口氣讀,要讀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讀“公主找了一段樹幹橫在上面,搭了一座橋”“文成公主聽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過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邊去”等句,要讀出公主做這些事的輕而易舉。

2、交流疑問。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

a.為什麼“他斷定這個戴鮮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出示句子:使臣看過每一個姑娘,發現有兩隻蜜蜂總是在一個姑娘的頭上飛來飛去。他仔細一看,原來這個姑娘頭上戴的是鮮花,其他姑娘戴的是絹花。他斷定這個戴鮮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從幾方面引導思考:

鮮花和絹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麼都一樣,只有頭上花不一樣,這也是惟一能看出區別的地方。

鮮花配公主,更顯其高雅、美麗。

B、公主怎能背動乃巴山呢?

出示句子:走着走着,乃巴山又把路擋住了。大家走起來很不方便。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邊去。直到現在,乃巴山下還有公主的腳印。

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這樣引導:

為什麼人們要這樣説呢?在他們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樣的人?

文中還有許多這樣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嗎?

引導學生找到“建橋、撒羊毛、跟鳥説話、樹木變化”等地方,感受民間故事的豐富想象力。

三、複述故事

1、導語激趣:這個故事充滿了神奇色彩,很受人們的歡迎。請你把故事簡單講給父母聽,你想怎麼講?

2、自己練習講述。

3、指名講述,進行評價。

評價中指導學生理清思路:答應求婚──進藏途中──貢獻。

要重點講進藏途中發生的幾件小事。

四、課外拓展

讀另一傳説《文成公主進藏》

五、課外作業

把《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設計

説課稿 篇4

一、設計意圖:

《山丘上的約會》屬於故事類讀本,作為筆友的鷺鷥鳥和青蛙分別對未見面的筆友有着自己的期望,一種期待與現實之間的差異搭建了整個故事的情節發展背景,

結合尊重尊重幼兒興趣、滿足幼兒需要的思想,我為孩子提供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大膽想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推理,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 説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情感、能力、認知、等方面的目標。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細節,嘗試推理故事情節。

2、能夠合理想象,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閲讀的快樂,培養閲讀興趣。

三、説重難點:

活動重難點在於讓幼兒理解故事情節發展與人物特點的關係。

四、説教學準備:

故事動畫DVD,教學大書

五、説教法:

在活動中我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觀察、發現、討論、表達。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引導觀察法:引導幼兒觀察封面和扉頁,讓幼兒獲悉故事人物、時間及地點。觀察書中鷺鷥鳥與青蛙動作和表情,讓幼兒身臨其境地理解兩位主人公,從期待到失望,再到回覆平靜的情緒變化。

2.有效提問法:在本次閲讀活動中,主要採用猜想式,啟發式及遞進式這幾種提問方法,引導幼兒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真正有效地進行閲讀。

六、説學法:

綱要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在輕鬆的氛圍中獲得知識,我主要採用了:

1.動靜交替法:在活動過程中,讓幼兒模仿鷺鷥鳥和青蛙的表情和動作,動靜交替,讓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發展與人物特點的關係。

2.觀察發現法: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幼兒思考尋找答案,發現答案,從而提高幼兒在閲讀中的自主性,體驗閲讀帶來的成就感。

2、講述法:幼兒觀察後大膽、清楚的講述自己的觀點。

七、説教學過程:略

説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下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下冊《尊嚴》。下面我主要從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教學背景分析、學習目標及重難點、教學過程、教學特色五個方面來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應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適應實際生活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閲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秀文化的薰陶感染,促進學生和諧發展,使他們提高思想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尊嚴》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第二單元第七課的一篇精讀課文。本組教材是以“以誠待人”為主題編寫的。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理解重點語句和段落,從文章內容體會思想感情。

本文主要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以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尊嚴,贏得了別人尊重,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故事以“尊嚴”為題,含義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説明人要有自尊、自立、自強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傑克遜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長者風範。

(二)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能力較強。大部分學生能從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獲取知識。抽象思維水平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具備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本篇課文情感真摯,學生易理解,但對於文本深層的內容,仍需多讀多想,與文本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和交流。

因為學生幾乎沒有捱餓的經歷,在解讀文本時他們沒法感受難民的那種飢不可耐,這使他們在理解哈默寧願忍受飢餓而不願意不勞而獲時的那份尊嚴會有困難。因此,藉助多媒體出示難民圖,讓學生有直觀地感受,並運用對比的.手法,將哈默與其他難民進行對比,從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嚴,突破本文的教學難點。

三、學習目標及重難點:

本課教學共兩課時,我執教的是第二課時。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學會14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學習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體現人物的品質。

3、情感目標:體會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在什麼時候人都要有尊嚴。

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説結合語言環境理解詞義、句意相對而言有些困難。因此我把學習運用“從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體現人物的品質,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例如:“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等等句子的體會。而我將教學難點定為,體會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學生從小就要有自尊心,無論在什麼時候人都要有尊嚴。

四、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我將教學過程設計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回顧詞語,導入新課;初步閲讀,整體感知;細賞文本,感悟尊嚴;讀寫結合,練筆作業。下面,我將教學過程的四個本分加以詳細説明:

(一) 回顧詞語,導入新課。

尊嚴 逃難 善良 樸實 款待 例外 喉結 讚賞 捶背 僵硬 許配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 狼吞虎嚥 骨瘦如柴

【設計意圖】在第二課時分析文本之前,先回憶第一課時對於生字詞的學習,這樣既能夠鞏固基礎知識,幫助正確閲讀;又可以再次強調難理解的詞語,幫助理解文意。

(二) 初步閲讀,成體感知。 問: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設計意圖】在掌握生字詞之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概括課文大意的能力,同時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三) 細賞文本,感悟尊嚴 。

1、出示難民的插圖,説説年輕人作為逃難人中的一員,他與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麼?最大的不同又是什麼?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幫助學生直觀地瞭解逃難的人“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的樣子,以及相同點“臉色蒼白、骨瘦如柴”。更能夠體會到難民此時飢餓難耐的境況,同時也可以引入“外貌描寫”的概念。

2、默讀課文,找出對於年輕人動作、行動方面描寫的語句,説説體會到了什麼。

【設計意圖】本文對哈默的形象是通過對他的外貌、語言和動作的細緻描寫來體現的。所以讓學生找到“動作描寫”的語句,並體會該動作描寫對於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能夠很好地指導人物寫作中如何利用動作描寫去刻畫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3、默讀課文,找出年輕人與傑克遜大叔的三次對話,體會對話的深刻含義,並且分角色朗讀。

【設計意圖】學生獨立找到三處“語言描寫”,再與全班彙報交流。這樣既培養了閲讀能力,還可以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分角色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於文本情感的體悟和理解。

4、合作探究:①年輕人為何執意先幹完活兒才肯吃東西?

②傑克遜大叔為什麼要留下這個年輕人? ③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説的話你如何去理解?

【設計意圖】本篇課文語言相對較好理解,所以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自己去課文中尋找答案。在感悟文章主題、昇華文章情感的部分,主要採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三個問題,三個層次,循序漸進,逐步深入,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理解逐漸感悟年輕人對“尊嚴”的堅持,自愛、自強、自尊的高尚品格;以及傑克遜大叔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長者風範。還特別需要重點去強調“富翁”與“尊嚴”之間的聯繫,從而體悟尊嚴對於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

5、你想對一無所有的難民哈默説些什麼?你想對“石油大王”哈默説些什麼?

【設計意圖】基於對課文中“尊嚴”的理解和感悟,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對一貧一富兩種不同身份的哈默説出自己的感受,特別在不同境遇下對“尊嚴”的理解和感受。從而深化文章的主旨,加深學生對尊嚴的體悟,更培養學生獨立抒發自己觀點和想法的能力。

(四)讀寫結合,練筆作業 。

練筆題目:選取你熟悉的一個人,利用外貌、行動、語言描寫,寫一件小事。

【設計意圖】以讀悟寫,讀寫結合。通過學習課文中哈默的外貌、行動、語言方面的描寫,自己嘗試用此方式去塑造人物,及時對課文寫法進行鞏固和訓練,達到讀寫結合的目的。

五、教學特色:

1、教放有度,以學生為主體。

根據課文的難易程度,選取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的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訓練閲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學生理解“尊嚴”的深刻含義,並在體會文章主旨、昇華情感的部分多加引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以讀悟寫,讀寫結合。

在學生自主體會文章塑造人物特點的方法的同時,及時加以訓練,以小練筆的形式鞏固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技巧,做到以讀悟寫,讀寫結合。

【板書設計】略

六、結束語:

以上就是我對《尊嚴》第二課時教學説課的全部內容。作為一名新教師,在教學上我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需要今後去慢慢改進和提高,真誠地希望在座的各位專家、老師多提寶貴意見,我將虛心像您學習和請教,再次感謝您的傾聽和指導,不勝感激!

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認識面積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教學這部分內容我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幫助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教學時,選擇學生身邊熟悉的物體,讓他們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説一説,在此基礎上,適時地揭示面積的初步含義,並讓他們直接使用“面積”這個詞進一步觀察、比較和描述,讓學生結合實例體會面積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初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使學生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在體驗多種比較策略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數方格比較的方法,掌握這一方法對於面積計量的意義。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圖形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積累圖形與幾何的學習經驗,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面積的含義,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學難點:

掌握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的方法。

三、説教法、學法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這樣的平面圖形。並學會了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面積”這個抽象的概念,同時面積又是學生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或物體的面所必備的基礎知識。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為了上好這節課,我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引入法:通過創設認識新朋友的情境,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產生探索新知的需求。

2、比較法:通過不同物體或平面圖形面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面積是有大小的。

3、動手操作:通過學生動手操作,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4、自主探究:比較面積大小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種方法,從而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四、教學過程

具體來説我分了四個層次逐步讓學生來認識面積和比較面積大小的比較。

第一層次的學習活動是“摸”用手掌面摸一摸數學書的封面,凳子的面,初步體會物體都有面。

第二層次“看” 藉助學生熟悉的教室,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面有哪些。通過比較黑板的面、流動紅旗的面,學生髮現物體的面是有大小的,物體面的大小就是物體的面積。

第三層次“説” 學習了物體的面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生活中物體的面積是指什麼?通過學生的交流讓學生正確使用“面積”這個詞。

第四層次是開放的,“比”,讓學生指一指一些物體的表面,並比較這些物體面積的大小。進一步豐富對面積的感知,逐步學會用面積概念來進行表達和交流。

其中在這一環節,我注重到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第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學生的觀察、塗色來感知長方形的面積大,正方形的面積小。並用重疊發進行驗證,例2二個長方形已經不能用觀察法作出正確的判斷,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比較。當觀察法和重疊法都不能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時候,我提供了邊長是1釐米的正方形格子,通過學生的討論,讓學生自己總結數格子的方法。並運用數格子的方法解決一些問題。

練習的設計我打亂分散到各個環節,進行及時的鞏固,並設計了一些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進行拓展,課後還佈置了一個比較靈活有趣的作業。

説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我是某號選手李小慧,我説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19課《水鄉行》,很高興能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教學設計。我的説課流程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教學分析,二、教學目標。三、教法學法,四、教學程序,五、板書設計,六、教學效果預測。

一、 教學分析:

教材分析:《水鄉行》是冀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19課。本單元的文化主題是:人在畫中游。展現的是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而《水鄉行》是沙白1961年寫的一首小詩,節奏明快,韻律優美,展示了江南水鄉極富韻味的風情。這首詩由遠及近,寫了進水鄉,游水鄉,出水鄉,把“水鄉”景之美、境之幽,人之勤、情之美寫得有味、有趣,意境非常優美。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和一定的獨立閲讀能力,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探究、合作學習,並能發表各自的見解。本課所描繪的美景,學生並不很熟悉,有些離他們的生活經驗比較遠,所以創設教學情境是很重要的。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中年級閲讀教學的要求以及我對教材新理念的把握與理解,我將本節課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讀、誦、背想象水鄉優美的環境、寧靜的氣氛,感受江南水鄉淳樸的民風和水鄉人的勤勞。

3、瞭解詩歌的敍述順序,感受詩歌的音韻美、形式美。學習作者通過描寫景、物來抒發感情的表達方法。

4、正確認讀本課的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主動積累優美詞句。

過程與方法:

1、通過以讀帶講,想象、對比的方式,感悟水鄉獨特的風土人情,並陶醉其中。

2、通過古典詩詞與現代新詩的巧妙融合,品味本詩的文字美、韻律美、意境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詩歌的敍述順序,感受詩歌的音韻美、形式美。通過讀、誦、背想象水鄉優美的環境、寧靜的氣氛,感受江南水鄉淳樸的民風和水鄉人的勤勞。

根據教材特點,為了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重難點分析:

體會水鄉優美的環境、寧靜的氣氛。

感受江南水鄉淳樸的民風和水鄉人的勤勞。

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結合教材特點和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樂於交流的學習特點,本堂課主要採用了以下學習方法。

三、教法學法:

1、朗讀感悟法;結合本課的語言特點,以讀帶講,以讀促學,通過自讀自悟,邊讀邊想象,同桌互讀評議和指名讀,老師範讀和配樂朗誦等多種方式的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想象,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

2、想象感悟法: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力圖挖掘教材的空白處,開啟學生想象的閘門,體會文章的意境和情感,真正做到基於文本又超越文本,發展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能力。

3、情境教學法:有情有趣是教學,教學伊始,我藉助樂曲、色彩鮮明的畫面和充滿感染力的語言,扣住學生的心絃,引領學生走進水鄉,奠定情感基礎。研讀時,使學生在情境中理解課文的語言,享受審美情趣。

4、評價激勵法:在本堂課中,我給學生充分的閲讀時間,開放的閲讀思維空間,正視學生獨特的閲讀體驗,只要言而有物,言而有理,都給予認可和鼓勵。

除此以外,在教學過程中,我還運用自主探究法和合作交流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好的走進文本,體悟文本。

因此,我設計了這五個環節進行課堂教學。一、激趣導入 ,感受水鄉之美。二、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三、朗讀品味,體會水鄉之美。四、昇華情感,留戀水鄉之美。五、拓展延伸,留住水鄉之美 。

四、教學程序

第一環節:激趣導入 ,感受水鄉之美。

(一)多媒體課件出示水鄉視頻。教師展示並講解。

師作介紹:這裏的水域非常廣闊,河道縱橫,雲水相連。村莊裏,綠樹紅花,流水潺潺,幾户人家沿河散立。放眼望去,千百條水渠,把無邊的.田野劃成整齊的稻田,那一塊塊青翠的稻田帶給人們豐收的希望。

(二)學生談看後感受,激起讀文興趣。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讓學生置身水鄉,感受水鄉之美,引起學習興趣,為閲讀學習奠定認知和情感上的基礎。)

(三)引入課題:著名作家沙白寫了一首《水鄉行》表達他的讚美之情,讓我們和他一同走進江南水鄉,感受那特有的風情吧。

(設計意圖:激起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頭腦的表象,對水鄉有了感性的認識,為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一)自由讀文:要求認真讀這首小詩,朗讀時,注意把字音讀準確,把語句讀流利。

學生練讀時需注意的字:櫓、簾、榴、纜。

課件出示詩歌。

(二)指名讀,糾正並評論。

(三)我會讀。

課件出示生詞:門簾、石榴、一副、蟬聲、纜繩。

(四)教師配樂範讀:課件點擊音樂。提出思考問題:請大家想一想,作者先後到了哪裏?水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設計意圖:感知詩歌內容,形成初步印象。總體把握文章內容。)

(五)師生交流。

1、這首詩由遠及近,寫了進水鄉,游水鄉,出水鄉。

路線:水路上→水上村莊→稻田→離莊時

2、水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水面廣,人們坐船出入,他們勤勞,景色美,靜,熱鬧。

(設計意圖:理清作者遊覽的路線,既是獨立思考所得,也是教給學生閲讀方法,培養學生的閲讀習慣。)

第三環節:朗讀品味,體會水鄉之美。

(一)教學時圍繞“你最喜歡水鄉什麼地方,喜歡那裏的什麼?”這一中心話題,引導學生聯繫全文,體會感受水鄉優美的壞境、寧靜的氣氛,感受江南水鄉淳樸的民風和水鄉人的勤勞。引導學生一邊讀書,一邊想象畫面。

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1、水鄉的每個地方都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再讀詩歌,説説你最喜歡水鄉什麼地方,喜歡那裏的什麼。

2、喜歡哪幅畫面,邊讀邊展開想象,體會着讀出自己的感受。

(二)生練讀,互相説,師在同學中輔導:

(設計意圖:通過自讀自悟,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學習的活動中去。讓學生真正意義上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三)集體交流,體會水鄉之美。

提出中心問題:水鄉行,你感悟到哪些獨特的風土人情?有滋有味的讀一讀。

學法指導:引導學生從有特點的詞或者短語中,品詞析句,並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用對比的方法,抓住不同,品味水鄉的景美、人美、情美,體悟作者展示給我們的優美意境。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聯繫全文,體會感受水鄉優美的壞境、寧靜的氣氛,感受江南水鄉淳樸的民風和水鄉人的勤勞。)

預設:(1) 進水鄉

A、我喜歡水路上的風景:水面很廣,水雲相接。通過:“水鄉的路,水雲鋪,進莊出莊,一把擼”,體會到的。

水和雲彩鋪成的路不但廣闊,而且是五顏六色的,特別美麗,走在上面就像走在天上一樣如夢如幻。

(通過反覆誦讀,感受詩歌的節奏美、韻律美。)

(2) 游水鄉

B、我喜歡那個小村莊的景色。因為那裏魚很多。通過:“漁網做門簾,掛滿樹;走進才見,幾户人家住”,體會出。

(設計意圖:通過詩歌簡潔的文字,激發學生的想象,感受江南水鄉的人民的淳樸、勤勞。)

C、我喜歡那個小村莊,因為那裏很美,有紅色的石榴,翠綠的柳枝又細又長,風一吹就翩翩起舞。通過: 榴火自紅,柳線舞;家家門前,鎖一副。

火紅的榴花熱熱鬧鬧地簇擁着細柔的柳條跳着輕盈的舞;樹陰下掩着間間茅屋,門上掛着鎖—原來人們都勞動去了

D、我喜歡小村莊,因為那裏十分安靜,因為只有幾户人家,又都上了鎖。

(教師引領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音韻美。指導朗讀。)

E、我喜歡稻田,稻田一望無際,像海洋一樣,稻浪滾滾。通過:要找人,稻海深處;一步步,踏停蛙鼓。

稻如海,一片豐收的景象,這是辛勤勞動的碩果。

“一步步踏停蛙鼓”又讓我們領略到“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意藴。只是彼時動,此時靜。好一派江南風光!人在天地之間勞動,多麼樸實的水鄉人。

(3) 出水鄉

F、我喜歡離莊時的景色,蟬已經不叫了,夕陽西下,水面上升起薄霧,像一層紗籠罩在小水村,很靜、朦朧。 通過:蟬聲住,水上起暮霧。

G、我喜歡那個小孩子,因為他很好客,很會划船。 通過:兒童解纜送客,一手好擼。

水鄉特有的風土人情體現在方方面面,水鄉人能幹,水鄉的孩子更能幹,在理解文章情感的前提下,培養學生向水鄉孩子學習勤勞、好客、成熟自立的品質。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學生的自主體悟,在教學中,打破文章順序,隨學生的感悟而重點引導,深化體悟。引領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音韻美。指導朗讀。)

第四環節:昇華情感,留戀水鄉之美。

(一)昇華學生情感體驗:

教師提出問題:現在你和作者都坐在船上,回頭再看,心中不免留戀,有許多的依依不捨。你留戀的是什麼?

課件出示填空:

坐在船上,回頭再看水鄉,我們心中不免留戀,有許多的依依不捨。我留戀的是( )。

預設:人,風景,稻田……

(二)請你帶着喜愛與留戀之情,讀一讀整首詩。

(三)學生配樂詩讀。

課件出示配樂

(四)指導背誦全詩。

(設計意圖:使學生不僅讀懂作者離開水鄉的依依不捨,讀懂作者內心,更讀出了自己的感受。)

第五環節:拓展延伸,留住水鄉之美 。

(一)你們都知道哪些著名的水鄉?現在就帶大家到著名江南水鄉周莊去親眼看一看。

(設計意圖:水鄉的影像資料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瞭解水鄉的知識,嚮往水鄉。)

(二)、介紹文人墨客筆下的“水鄉”。

(三)拓展實踐

1、把《水鄉行》改寫成一篇小遊記。

2、畫一畫水鄉的圖畫。

3、積累描寫景色的詩句。

(設計意圖:把課內的學習引向課外,增加學生的收穫。)

五、板書設計:

19水鄉行

水路上→水上村莊→稻田→離莊時

水靜、船多——榴紅、柳綠 —— 田忙 —— 兒童送客

六、教學效果預測:

本節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感悟和體會文章的意境。讓學生經歷從字面理解朗讀,到想象意境朗讀,到情感理解朗讀的漸進過程。從而使朗讀真正成為學生感悟文章、昇華感情、培養語感的重要語文實踐活動。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讀中感悟、展開想象等多種方式,使學生感受到江南水鄉淳樸的民風和水鄉人的勤勞。我的説課完畢,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