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偓《春盡》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2.15W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經常看到閲讀答案的身影,閲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閲讀題的金鑰匙。什麼類型的閲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韓偓《春盡》閲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韓偓《春盡》閲讀答案

韓偓《春盡》閲讀答案1

閲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春盡

韓偓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後衣裳見酒痕。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雲含雨入孤村。

人閒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

1.頷聯運用了哪些意象?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4分)

2.本詩是怎樣以“春盡”統攝全篇的?結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3.試分析頷聯兩句的意境:

參考答案:

1.頷聯選取了“水、花、雲、村”四個意象(2分),描繪出片斷的雲彩隨風吹灑一陣雨點,涓細的水流載着落花漂浮而去的畫面(2分)。

2.首聯抓住“醉”“酒痕”來突出“春盡”時的惜春之情(1分)。頷聯選取“細水浮花”“斷雲含雨”等典型景物來描寫“春盡”的畫面(1分)。頸聯緊扣“春盡”,寫出了“人閒”時對春歸的惆悵(1分)。尾聯借流鶯相顧、春愁略解,含蓄地表達了對“春盡”的感傷和悲歎之情(1分)。

3.枝頭的花瓣片片飄落到水面上,又隨着涓涓流水漂浮前去,孤零零的小村上空一塊一塊的雲彩隨風灑下一陣陣雨點。這正是南方春天正在逝去的景象,落花、流水、雨點都是讓人傷感的物象,不僅如此,詩人還自然的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那漂浮於水面的落花,那隨風帶雨的雲塊,漂泊無依,正是詩人浪跡江湖的寫照。流水、落花帶走的是人間美好的春光,作者由此聯想到正在走向沒落的晚唐社會,對於一個念念不忘國事的愛國詩人來説,這將盡的春光讓他那敏感的心更加淒涼哀傷,眼睜睜的看着唐王朝逐漸退出歷史舞台,才是最大的'痛苦。這兩句所描寫的景物色彩是悽清的,所烘托的詩人的情緒是悲涼的。這兩句把物境、心境、與身境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意味雋永的效果。

韓偓《春盡》閲讀答案2

春盡

惜春連日醉昏昏,醒後衣裳見酒痕。

細水浮花歸別澗,斷雲含雨入孤村。

人閒易有芳時恨,地迥難招自古魂。

慚愧流鶯相厚意,清晨猶為到西園。

【注】①官至翰林學士承旨,但後遭排擠,被貶淮州,後因避難投靠節度使王審知。當時朱全忠弒帝,建立樑期,王審知接受樑的封號,韓偓離開王審知定居於閩南泉州。詩作於此時。②招魂,語出《楚辭·招魂》,原指祈禱死者復生的一種宗教儀式,這裏只是一般地用作招致魂魄。

1、有人評價本詩頷聯所用意象“興寄深微”,請談談你的理解。(5分)

2、這首詩的後兩聯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頷聯中的“細水浮花”“斷雲含雨”等意象,既是南方暮春時節的典型景物,同時,還有深層的象徵(比興、託喻)意義:漂浮於水面的、隨風帶雨的'片雲,漂泊無定,無所歸依,正是詩人自身漂泊無依的象徵;而流水落花,春光逝去,也可看作詩人深心眷念的唐王朝終於被埋葬的象徵。本句詩把殘春之景與身世之感、國事之悲融合在一起,情味雋永,興寄深微。(答出字面含義給1分,象徵意義各2分)

2、①傷春惜春之情。“芳時恨”表現了作者的心惜春之情。②年華遲暮,有志難騁的沉痛:芳時春盡,人生老去,詩人卻只能“閒”置一隅,其苦悶沉痛可知。③孤身獨處,苦無知音的寂寞:詩人地處偏僻,非但親朋息跡,古人魂魄也難招致,唯有“流鶯相厚”,更見其寂寞之感。(三點各2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