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

來源:文書谷 3.08W

創業,年少者敢博,年長者善算,常勝者愛拼。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80後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希望大家喜歡!

80後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

80後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篇1

陝西80後修腳工白手起家創業,把鄭遠元修腳公司開遍全國

成才不問出處

從西安上高速,越莽莽秦嶺,三個半小時後,抵達位於大巴山麓、漢水之濱的紫陽縣城;從這裏沿着盤山公路溯流而上,輾轉車行約30公里,記者來到了有着“地無三尺平”之稱的高橋古鎮;再在通向鐵佛村的村道上顛簸20分鐘,接着於無路處棄車步行,往山中再走1裏地……此行的目的地,羣山環抱間一座外皮已經龜裂的兩層土坯房終於躍然眼前,這就是鄭遠元的家。

踏着吱呀作響的木梯爬上老宅的二層,以青石板為瓦的房頂漏出幾道光亮,本用於倉儲的黑漆漆的頂棚裏,薄薄一層木板上橫着張落滿塵灰的板牀,“那是我從小的卧牀”,作為家中老幺的鄭遠元示意記者需跟着他踩着房樑處行走,“這個我最有經驗。”

在這個自然環境惡劣的國家級貧困縣,鄭遠元家的故事與其他山區農户並無什麼不同:父母務農,家境貧困,哥哥在煤窯打工受傷,1983年出生的鄭遠元國中即輟學,隻身到四川達州投奔姨父,一面跟着姨父學起了中醫修腳的手藝,一面在餐館洗碗打雜。

20xx年,已經出師的鄭遠元來到與達州相鄰的陝西漢中,原本打算找一份足浴店修腳工的工作餬口,“臨行前,在達州的好朋友要買房,我把幾年攢下的上千元積蓄都借給了朋友,只好朝姨父再借了幾百元做盤纏,想着很快就能領到工資。”

事有不巧,到達漢中的第一天,鄭遠元登門求職卻屢屢被拒之門外,“租了房子、買了生活必需品後,隨身帶的幾百元也只剩下了5塊錢,一晚上餓着肚子沒敢吃飯。”

第二天,揣着兜裏僅有的5塊錢,找不到工作又舉目無親的鄭遠元,無奈之下在漢中市汽車運輸公司門口擺起了修腳攤,“無人問津不説,很快還被人趕走了。”挪到虎橋路口後,鄭遠元“否極泰來”,地攤從早上10點一口氣擺到了晚上,“修腳3元,一天就掙了120塊錢!”——鄭遠元告訴記者,這是他時至今日仍最難忘懷的“第一桶金”。

修腳、治腳氣、挖雞眼、取肉刺……鄭遠元咽得下苦,出攤一出就是兩個年頭,“為了省時間,中午不吃米飯只吃3元一碗的刀削麪,更不敢多喝水怕老上廁所。”

創業不分貴賤

鄭遠元人聰明,一對眼睛時時透着機靈。修腳手藝越做越熟練,擺修腳攤每月也有近萬元收入。

悟性高是一回事,卻也難以彌補他文化程度低的短板。不過,鄭遠元做人踏實、待人真誠,總有些“貴人”為他“指點迷津”,補上了“社會大學”這一課。

20xx年初,在地攤上為一位老人治好腳病後,老人十分欣賞面前的小夥子:“你這麼年輕,技術又這麼好,擺地攤終究不是長久之計,還是應該開個店正規幹,才能有大的發展。”在老人的提醒下,租門面、辦執照,20xx年底,鄭遠元的第一家修腳店開起來了,只有一間門面,面積也只有30多平方米。從地攤修腳工到“鄭老闆”,鄭遠元用了3年,那年他22歲。

店面開張,需要增加人手,鄭遠元想到了還在老家深山裏“刨食”的鄉親們。“你發大財吧,我不幹,即使沒有飯吃,咱也不去搞修腳”,老家的朋友給他潑了一盆冷水,“啥事不能幹啊,去做這種下賤的活路!”

有志不在年高,成才不問出處,創業的路徑又豈有高低貴賤之別?經過反覆動員,鄭遠元的姐姐鄭遠翠、嫂子任繼芳成為了他的第一批員工。服務熱情、價格低廉,他的店面逐漸門庭若市起來,老家前來打工的人也越來越多,很快分店陸續開張……20xx年底,僅僅過去一年,鄭遠元已經在漢中、安康、四川達州等地開了十幾家專業修腳店。

“我很感謝當初買房借我錢的達州朋友,如果不是因此把自己‘逼上絕路’,可能我現在還在給人打工”,鄭遠元對記者説。

80後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篇2

華南理工尿毒症大學生創業成功,捐款20萬回饋母校

記者採訪蒲少濤當天,他從清遠市來到廣州中山一院進行例行檢查、取藥,臉色稍差,但精神不錯。畢業後,蒲少濤因病工作無望才選擇了創業,目前經營的天貓網店年營業額已經達到20xx萬元。

“起初,創業是為了生存。”這位20xx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不僅在畢業後成功創業,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愛人,他們的寶寶也即將出生。

一邊治療一邊敲鍵盤

20xx年,蒲少濤從陝西農村考入華南理工大學,成為一名光榮的國防生,躊躇滿志之時,卻在20xx年年底查出患有尿毒症。

蒲少濤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強面對病情。在醫院接受治療期間,為配合治療,他一天只喝一口水,前前後後10餘次血液透析治療,每次都疼得全身直髮抖,他從沒喊過一聲苦。

出院後蒲少濤重返學校,堅持每天4次治療。在學校提供的單人宿舍裏,每天起牀後、中午回到宿舍、下午下課後、晚上睡覺前,蒲少濤都要給自己做持續半個小時的透析治療。給傷口換藥、給房間消毒、按時打針吃藥,他都一絲不苟地執行。

蒲少濤也會有感覺絕望的時刻,那時他會一個人偷偷哭。“感覺自己像用藥物維持的肉體,少做一次透析治療就是慢性自殺”。

未來看似黯淡,但蒲少濤並未自暴自棄,總是盡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由於身體原因,蒲少濤不得不放棄國防生資格,課餘時間多了起來,他便自學鍾愛的計算機編程。“我得學個一技之長。”蒲少濤開始為自己考慮,於是選修了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還上網找教程學習。

如果那時有人經過蒲少濤的宿舍,經常可以看到他一邊做治療,一邊手敲鍵盤。“學編程的時候,感覺治療的時間過得飛快。”蒲少濤笑着説,學習也轉移了對治療壓力的注意力。

有一次,聽到老師説想找人將國防生網站改版,蒲少濤心頭一熱,便毛遂自薦。現在他做一個網站一個星期便能搞定,但當時由於技術不熟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才把網站做出來。“硬着頭皮把作品交上去”,老師卻覺得新網站效果挺好。知道了蒲少濤網頁設計的技能,老師們熱情地介紹新的“客户”給他,在校期間,蒲少濤給學校十幾個學院設計了網站,還接到些外校的單子。

“兼職”幫蒲少濤賺取了一定的生活費,更重要的,是讓他增添了生活的自信心。這時,蒲少濤對未來的期許是,找一份工作養活自己。他從未想過創業,直到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尷尬。

工作無望只能創業

20xx年金融危機掃蕩下,應屆畢業生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就業季。儘管如此,憑藉紮實的編程技術,有好幾個不錯的軟件開發類崗位向蒲少濤拋出橄欖枝。是否要隱瞞病情?蒲少濤在心裏掙扎過,最終還是選擇誠實告知。

一個公司打電話讓他去報到,他將病情告知對方,並再三保證:身體不影響工作,以後病情與公司無任何關係。但對方還是回絕了他。

“我理解企業的做法。”蒲少濤歎了一口氣説,“但看到其他同學都在討論找到的工作,心裏還是挺失落的。”至此,蒲少濤斷了找工作的念頭。

別人創業大多是出於興趣,或追逐理想,但對蒲少濤而言,創業是被迫無奈的選擇。

恰在這時,學校老師給蒲少濤送來一個好消息:省里正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對於符合條件的學生可以提供一筆啟動資金。為此,蒲少濤拿到了10萬元的創業啟動資金。

畢業後,在與別人合租的民宅裏,“光桿司令”蒲少濤開始了網站設計與維護的創業項目。由於缺少資金,他一直在猶豫是否招人,“人來了沒項目怎麼辦呢”。但不邁出第一步,永遠不能獲得成功。最終,蒲少濤破釜沉舟般招了4名員工,搬進另一個140平方米的民宅。

壓力大,很多事情必須親力親為,蒲少濤的身體備受考驗。有一天晚上10點鐘,他給客户送展板,回來時已經沒公交車了。那天天空下着大雨,他走了半個小時,腿都抽筋了。“經常為了幾百元的訂單熬夜”,蒲少濤很拼,因為他沒有退路。

一年多下來,去掉員工工資和各項投入,蒲少濤發現自己並沒有賺到錢。

20xx年,聽從哥哥的建議,蒲少濤把目光投向了電商,成為天貓最早做建材與家居產品網上定製與銷售的商家。由於發展需要,他將創業戰場從廣州搬遷到了清遠,註冊成立了清新樂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存儲倉庫從最初的一兩百平方米,擴大到1000多平方米,發展至今已成為一家專業的窗軌供應商。

不斷轉型升級衝業績

隨着同類型網店越來越多,價格戰導致利潤降低,不利於公司長久發展。蒲少濤從營銷模式和服務質量突圍,希望成就“獨一無二”。

公司在全國1000個城市佈局了線下服務網絡,“從廣州找一個師傅開始,半年時間新疆、西藏都有了人,只要訂單一下,師傅就上門進行窗簾的專業安裝服務”。

蒲少濤還開發了一套ERP系統,專門用於定製類訂單管理。早期用普通的網店銷售系統,客户每改一個意見,就需要人工對照表格進行定價改動,效率低且容易出錯。改進系統後,大大減輕工作量,“之前得15個銷售人員才能完成的工作,目前只需要10個人”。

為了更好地為顧客服務,公司還提出了“20元規則”:即顧客收貨發現產品有不滿意之處(如顏色有差別),公司會給予買家幾元到20元的賠償。因此,有的買家只是買了10元的產品,都有可能獲得20元的賠償。

優質的產品與客户體驗,蒲少濤的“致尚家居”旗艦店成為天貓窗簾配件銷售第一品牌。從20xx年開始,“致尚家居”已是天貓KA級商家。

產品可以複製,服務可以模仿,公司要長久發展,轉型升級、掌握核心技術是關鍵。蒲少濤把目光轉向智能家居,嘗試通過手機控制整個家居的帶電產品,目前硬件設備正在測試。蒲少濤説:“如果可行,顧客回家前就可以通過手機APP先開好空調、放好洗澡水。”蒲少濤形容,“這就像給現在的產品裝上大腦。”

步入正軌不忘反哺

公司走上正軌後,蒲少濤以更加實在的方式回報社會。在粵北的清遠市,蒲少濤公司的員工大多數學歷不高,許多都是高中畢業生,但平均月收入能拿到四五千元,有些勤奮的甚至能拿到上萬元,“買房都不是難事”。每年公司會給員工安排體檢,也設立獎金獎勵優秀員工。

另外,網店每一筆訂單成交額的千分之一,將會捐助給貧困山區小孩供其上學;蒲少濤還想為陝西農村的農產品打通網上銷售渠道,希望農民可以多掙一點錢。

20xx年5月19日,蒲少濤不聲不響地給華南理工大學基金會賬號匯款20萬元,希望用於重病學生的幫扶。蒲少濤説:“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學校和社會給了我巨大的關愛和幫助,現在我有了一定的能力,要將這份關愛和幫助傳遞下去。”

由於尿毒症,蒲少濤非常容易疲憊,經常失眠。每3個月他就得到廣州進行詳細的複查,每個月要拿一次藥。為了方便透析治療,工作的方式也轉變成上午公司上班,下午回家遠程網絡操控管理。

目前,蒲少濤依然在等待合適的腎源。即便如此,蒲少濤依然對未來充滿期許,“病好了以後還要繼續進修學習,繼續創業”。

80後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篇3

北京通州大男孩養伯恩山犬,變身"狗語者"年賺百萬

在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北劉村,有一個人稱“狗語者”的香港大男孩——林健迪。他不僅可以通過狗的肢體語言和狗的叫聲,瞭解狗的想法和需求。同時,他還擁有一家專業的伯恩山犬犬舍,為他年賺百萬元。

這個“狗語者”林建迪難道真的擁有超能力嗎?非也!據記者瞭解,他之所以能夠跟狗溝通交流對話,完全是憑藉十幾年愛狗養狗的經驗,每隻狗的眼神、動作、叫聲在他看來,都是“語言”,都是在傳遞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林健迪飼養的伯恩山犬,起源於瑞士,雖然體型大,但是身體靈活,曾經被當地人當做運輸犬使用。公犬負責拉車送牛奶、奶酪等奶製品,母犬負責看家護院。而近年來,伯恩山犬因為其性格温順,對人友善,逐漸走入家庭,成為非常受歡迎的寵物犬。

林健迪,出生於香港,19歲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香港消防局九龍分局成為一名消防員。後來因為父親的物流公司業務拓展至內地,於是他從消防隊辭職幫助家裏公司跑業務,常駐深圳。在深圳獨自生活的林健迪終於可以實現自己多年來養一隻狗作為寵物的夢想,20xx年林健迪從香港購買了一隻伯恩山母犬,而他的生活因為也因為有了愛犬的陪伴而變得豐富多彩。次年,林健迪再次從俄羅斯以購買了一公一母伯恩山犬。由於自己的三隻伯恩山犬的品相都非常不錯,林健迪開始帶着愛犬在深圳參加犬展比賽,沒想到一路所向無敵,逢賽必贏。

20xx年,林健迪餵養的兩隻母狗同時生產,他把9只小狗的照片剛剛發到寵物論壇,很快便被網友搶購一空,一共給他帶來了10幾萬元的意外收入。讓所有人意外的是,林健迪把賣小狗賺來的錢又用來從日本,韓國,瑞士等國家的犬舍購買伯恩山種犬,此時,家裏的伯恩山犬數量已經達到了17只,80平米的房子已經無法容納這麼多隻狗,他便把堂哥位於深圳市郊的兩棟別墅租了下來,還請了2個工人幫忙照顧狗的飲食起居。

由於林健迪把自己的絕大多數精力都用在了餵養伯恩山犬上面,父母覺得他這是不務正業,終於在20xx年,家庭矛盾一觸即發,林健迪最終從公司辭職。此時,有錢有閒的林健迪已經有了更高的目標——到北京參賽,問鼎全國!而這一次北京之行,也成就了他今天的一番事業。在北京參加比賽的過程中,林健迪和一個做金毛犬繁殖的同行聊天,對方説自己的金毛犬同是大型犬,一胎小狗能有7—9只。而林健迪在深圳繁殖的伯恩山犬,一胎小狗也就3-5只,林健迪覺得這種來自於瑞士的大型犬如果在北方飼養繁殖,不僅會讓狗的毛髮更加漂亮,也一定會提高繁殖數量。賽後,林健迪果斷決定在北京成立屬於自己的專業伯恩山犬犬舍,所以他在朋友的幫助下火速租下通州區一處農家院,找來工人興建犬舍。

在十幾年養狗過程中積累的與狗對話的能力,也着實在養殖過程中給林健迪帶來了不小的幫助。目前,林健迪的犬舍擁有38只種犬,年繁殖小狗近百隻,收入達百萬元。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帶着中國本土繁殖的伯恩山犬,站在世界犬展賽場上,證明中國繁殖者的實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