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創業成功案例

來源:文書谷 1.07W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的農村也開始進行改革和發展,農村創業發展促進經濟的發展,同時推動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響應國家建設新農村和現代化農業的號召。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農村創業成功案例,一起來看看吧!

農村創業成功案例

農村創業成功案例篇1

我叫王壽波,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20xx年7月參加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到重慶市綦江縣新盛鎮服務。服務期滿後,我選擇留在當地繼續工作,並當選為氣田村黨總支書記。

我畢業那年,"非典"疫情襲擊中國大地。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最終戰勝了疫魔。北京的一位女醫生,冒着生命危險堅守在護理一線,即使在感染"非典"後仍不肯離開工作崗位,最後,留下年幼的孩子離開了我們。她的事蹟震撼了我。我是靠國家助學金才完成學業的,作為國家培養的大學生,我應該為社會盡自己的一份責任。於是,我放棄了留在重慶工作的機會,報名參加了西部計劃,來到鄉鎮當了一名志願者。

我是學桑蠶養殖的,我所服務的新盛鎮是桑蠶生產大鎮,我一下子找到了施展才能的舞台。一年下來,在我的組織指導下,全鎮成功推廣了蠶桑養殖新技術,為養殖户節省勞動力50%;推廣桑樹一步成園面積20xx畝,蠶繭增產一萬斤,農民增收10多萬元。20xx年9月,憑藉出色的工作成績和對氣田村發展的深入思考,我在村黨支部書記選舉中脱穎而出,當選為該村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黨總支書記,也成為"西部計劃"的第一位"大學生村官"。

當選後,我繼續抓住蠶桑養殖這個牛鼻子,提出了以創建樣板田帶動蠶桑業發展的新思路。兩年來,全村先後創建桑樹冬管示範園450畝,桑苗嫁接示範園95畝,並邀請母校專家進村,手把手地教授村民桑樹改良技術和疾病防治辦法。通過組建合作社,實現了全村蠶桑養殖物質、技術和人力資源的共享。科學的管理帶來了蠶桑業的快速發展和農民的增收。去年,全村養蠶總收入達到45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比兩年前增加了500多元。

此外,我爭取有關部門和企業的支持,共為氣田村引資86萬元,新修道路3.5公里,新建蓄水池6個,鋪設水管5公里,改建了兩委辦公室和黨員活動室。去年夏天,重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羣眾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半個月中,我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冒着40多度的高温,一桶一桶的將近百噸飲用水送到各家門口,幫助羣眾度過了難關。我的付出贏得了當地幹部羣眾的認可。村民們説,王書記就像一條蠶,夜以繼日地為氣田村吐絲,織就致富路,描繪富裕圖。我自己還有一件喜事,就是與鎮衞生院的一位女醫生結了婚,有了自己温馨的小家。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新農村建設的投入力度,我們在基層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這一點,都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我將繼續為農民羣眾服務,做一名不走的志願者。

農村創業成功案例篇2

1977年創辦汽車摩托車配件廠,打造的中國慈吉集團堪稱浙江省摩托車製造業最大企業;1999年開始第二次跨越式創業,開辦了設施、理念一流的慈吉教育集團,旗下的慈吉中學、國小、幼兒園成為橋城慈溪三道亮麗的風景線;20xx年,再次轉型投資奔馳4S店,創造出浙江銷售第一名的好成績。徐娣珍,這個榮獲 “浙商女傑傑出成就獎”和 “浙商女傑30強”稱號的女人締造了一個商業傳奇。

雖然已經擁有20億元資產,但在徐娣珍身上,看到更多的是對員工、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和奉獻。

徐娣珍出生在農村,家裏有7個姐妹,生活得很節儉。1976年,14歲的徐娣珍輟學了。此後,她和表姐合股辦了一家小石棉廠,有30多名職工。“老爸是大廠長,我是小廠長,開了兩年半,掙了第一桶金,有四五千元。”後來國家對石棉廠要求有防塵設備,需要300多萬元,她買不起,關了廠。這就是她第一次創業。

關掉石棉廠後,17歲的徐娣珍開始學繡花和縫紉,此後又先後經營服裝店,經營塑料原材料。1987年,23歲的徐娣珍與胡明龍結婚,開始了另一段水上運輸生涯。

結婚後,徐娣珍與丈夫開着兩條載重分別為10噸和12噸的船,在慈溪、上虞、紹興一帶水域來回奔波,幫助企業拉沙運貨。這段時間是資金迅速積累的時期,同時也是最辛苦的時候。

自己創業怎麼樣?一天傍晚,她跟丈夫一起從上虞運了20噸水泥回慈溪,突然,載重的船底在電壩上開過了頭,船底被劃開了個“7”字形的裂縫,江水直往船艙湧。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損失,丈夫開機器掌舵猛勁往回趕,徐娣珍就用臉盆向船外舀水。終於在次日曙光微現時,船靠上了岸。疲憊之極的徐娣珍正要下船,竟發現自己的雙腳被水泥結住。沒辦法,家人只好拿刀子一點點幫她刮掉,刮下來的,除了水泥,還有她的皮肉。

徐娣珍一直把那幾袋發硬的水泥堆在老家的屋牆邊。她要讓自己不要忘記曾經的艱苦歲月,也讓自己從中不斷汲取前進的力量

“我們對校車車速有個規定,就是時速絕對不能超過40公里!”談起去年廣受關注的校車安全事故,徐娣珍感慨地説:教育業其實也是“現代服務業”,需要超常的耐心與細心。“學校安全關係着每個孩子的健康與安危,來不得半點馬虎。”

曾被評為“首屆全國教育家”的徐娣珍辦起教育集團後,一直把“安全”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慈吉教育集團共有7000多名學生,20xx多名教師,是中國最大的民辦教育集團之一。自己創業怎麼樣?校園中,記者看到許多彩色汽車輪胎擺滿了牆根。她説,那是針對青少年好跑動的特點,為防止學生磕絆受傷而專設的。“那時我一口氣買了10萬個廢舊輪胎,黑黑的不好看,後來又請人刷了彩漆。”為了防止輪胎下雨積水,裏面生長蚊子與蠓蟲,徐娣珍又讓人將輪胎從上到下打孔,還讓清潔工每天進行打掃。

數年前,廈門大學原副校長潘懋元在參觀慈吉幼兒園時題詞道:“讚美一座城市,不是林立的高樓;讚美一個國家,不是財富與武力而是孕育未來幼苗,茁壯成長。”這幅書法一直為徐娣珍所珍藏,為之驕傲,又以此自勉。

農村創業成功案例篇3

這幾天,浙江餘姚冷江水產養殖場的養鼈專業户餘鵬一直奔走在寧波的各大超市,他準備在三江和華潤萬家兩家超市之外,把自己養殖的生態鼈打入寧波市區的其他大型超市。除此之外,剛剛獲得寧波地區唯一“全省現代農民創業典型”稱號的餘鵬,又着手進行第二次創業,上半年已分別在江西和寧波市的周邊鄉鎮進行了養殖基地的物色。

餘鵬“日夜與魚鼈為伴”的養殖生活始於1996年夏季。那年他在老方橋鎮建立了冷江水產養殖場,躊躇滿志地準備大幹一場。可不料卻連着3年遭遇不幸:第一年因為缺乏養殖經驗,甲魚存活量極低;第二年,遭遇特大台風襲擊,河蟹大量逃逸;第三年,原以為熬出頭了,但甲魚價格突然發生暴跌。望着滿塘賣不出價錢的甲魚,想到數十萬元的資金付諸東流,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使餘鵬面臨艱難的選擇:是進還是退?

不服輸的餘鵬在經過短暫的困惑後很快重新堅定了自己的信念。1999年,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查,他確定並非消費者不愛吃鼈而是嫌外塘養殖的鼈口味差,於是嘗試着進行生態養殖。很快,他的試驗就見了成效,當年養殖的20xx只生態鼈供不應求。20xx年,餘鵬“趁熱打鐵”與周邊的40多家養殖户建立了公司+農户的新型合作關係,由他的養殖場進行統一供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保護價回收。儘管當年甲魚的市場行情還不是太好,但餘鵬堅持“寧可自己不賺錢,也不能讓農户吃虧”的原則,以誠信贏得了養殖户的信任,並使這種合作關係的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到20xx年,他已與市內外近百户養殖户建立了合作關係,養殖面積達到5000畝,年銷售額超過千萬元。

隨後,餘鵬在全市個體養殖户中率先為自己的產品註冊了“冷江”商標,生產基地也相繼被認定為寧波市和浙江省綠色農產品基地,生態鼈被評為寧波市、浙江省綠色農產品及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與此同時,他積極發展現代“訂單農業”,僅今年上半年,就向鹿亭、大嵐等周邊農户提供鼈種3萬餘隻,套養面積約3000畝,預計年底這些農户的總收入可達200餘萬元。餘鵬感言:“創業成功使我個人走上了富裕路,但是讓更多的農户共同致富才是我今後更高的追求目標”。

農村創業成功案例篇4

從放棄20xx元的月收入成為一個自主創業的“雞司令”,是因為他懷揣着一個夢想,而且面臨着一個好的創業環境。

如今,不到一年的時間,恩施市小渡船辦事處旗峯社區的韓俊已經成長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除已經出欄了一批肉雞外,目前他的雞舍裏還存欄8000多隻蛋雞,每天可收穫6000多隻蛋,每月收入可達10幾萬元,資產已達40多萬元。

當初,韓俊和許多城邊村的小夥子一樣,考了駕駛執照,給一個私營業主開起了農用車,每月20xx的收入,讓他很滿足。20xx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韓俊發現,農用車的生意大不如前,常常好長時間無事可做。

不能就這樣玩下去,必須另謀出路。偶然一次,他聽説一個要好的朋友,在重慶長壽縣的一個養雞專業村打工,學會了科學養雞技術。養雞,合作養雞! 這想法在他的頭腦中靈光一閃,當他對朋友提及這個想法,馬上得到了朋友的響應。就這樣,20xx年初,韓俊開始了養雞場的籌劃。

回想創業歷程,韓俊對市裏、辦事處對創業者的支持感激不盡。當初雖説滿懷創業激情,可資金、場地、政策這些硬件要求,讓他創業的夢想步履艱難。在他最為苦難最為困惑的時候,辦事處全民創業辦公室的同志及時上門為他送上了全民創業的優惠政策,積極幫他解決各種實際困難。在他為資金缺乏而焦頭爛額的時侯,旗峯社區居委會及時“雪中送炭”,為他在最短的時間內爭取到15萬元的小額貸款。

他看中了大龍潭村公路旁一個閒置的打石場,村委會幹部立馬幫他協調各方關係迅速辦好了手續。最讓他最為感動的是,辦事處還為他創業提供了創業學習機會。團市委組織的青年創業培訓活動,辦事處為他爭取到機會讓他去學習。

“如果不是辦事處提供的良好創業環境、優惠的政策,沒有辦事處和村裏周到、便捷、熱情的服務,他不可能順利起步,也不會有養雞場今天的發展勢頭”。韓俊説。

創業之路上,除了政府扶持外,更凝聚了韓俊和合作夥伴的心血和汗水。創業之初,資金緊張,雞舍是年邁的父母和親戚朋友挑磚抬瓦建起來的,進飼料、除雞糞都是自己親力親為。孵化小雞整夜不敢睡覺,早上5點多鐘就得準時去給小雞餵食,幾個月來他幾乎沒離開過雞場,渾身都是雞糞味,朋友開玩笑稱他為“雞司令”。

好不容易孵出的第一批小雞,卻突然出現了掉毛、拉稀的病症,看着小雞開始發蔫,韓俊和朋友心急如焚,他們幾天幾夜不敢閤眼,心急如焚多方尋求解決辦法,東奔西跑去找特效藥。後來病症終於控制住了,他和夥伴相擁而泣,然後整整睡了兩天兩夜的覺……

這些艱辛磨練了韓俊的意志,堅定了他頑強創業的決心,成了他創業中一筆不小的財富。

如今,韓俊的養雞場正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銷售網絡已經初步建立,鮮蛋銷往恩施市的各大院校、超市以及咸豐、宣恩、建始等縣市。技術人員穩定,培訓上崗了4名會技術、懂管理的員工。

雖如小試成功。但韓俊並不滿足。他説這才剛剛起步,下一步資金回籠後,將擴建雞舍;第二步是讓養雞的副產品產生利潤,把雞糞加工成有機肥,讓廢物變成寶貝,變成錢;第三步就要進一步增加科技含量,向特色養殖、綠色養殖的方向上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