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説課稿範文15篇

來源:文書谷 2.15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説課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説課稿範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説課稿範文15篇

美術説課稿範文1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四季的色彩》,國小人美版美術教材第七冊第一課教學內容,我準備從教學資源開發、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設計三部分來進行説課。

第一部分教學資源開發

(一)教材分析“四季美景,如詩如畫,色彩絢麗,怡然怡情。” 《四季的色彩》一課是以瞭解色彩知識為主線,認識國內外國多樣的表現形式為基點,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色彩變化與魅力的一節“欣賞評述”課,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不同季節的色彩變化有較深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設計,引發學生對大自然四季色彩變化的聯想,尋找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的關聯。

2.通過欣賞名家名作,作美感表達,使學生感受“藝術________於生活,而高於生活”。

重點:是讓學生感受四季色彩,欣賞名家名作,感受自然美和藝術美。

難點:學生對色彩的聯想,對作品的美感分析,並作美感表達。

第二部分教法學法

教法首先運用“激趣教學法”,通過小實驗,小遊戲等教學方式激發興趣,啟迪求知。其次重點運用“情境教學法”,力圖打造審美教學的亮點,南朝學者顏之説:“人在少年,精神未定,所與款押,薰清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暗化,自然擬之”,在備課的時候,我常想,我如何不辜負這多彩又美麗的四季?有這樣一個比喻“藝術是哭泣的淚珠,歡笑時的音符“”,當一個人全心去體會這個世界的時候,當一個人能將他的生活,知識,心靈和諧統一的.時候,情境教學就會為你打造一個美的世界,我和他們一起放飛心靈,一起美美的觀賞,美美的感受,美美的表達,讓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求知求趣,求美。

最後“啟發引導法”,藝術課程最大的亮點是綜合性與人文性,與音樂,文學學科整合,會怡情促趣,在這裏我重點要、説的的是本課對於教師語言的引導有很高的要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説的那樣:“人類教育中最美妙語言觸及人的心靈最敏感的角

角落。“:“”首先教師語言應該詩化,充滿情感,音樂的渲染,詩詞與美文都講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高度濃縮的情境,在本課當中我設計了聞一多的《色彩》一詩,講解色彩的聯想,又在欣賞美景圖片時,設計以詩文解説,或以美文解説,激發學生的心理感受,感受情境的情,情境的美。教師詩意的引導必然提升美術課堂的魅力。

學法我倡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的那句話:“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自主發現,自主解決問題有時來的比講授更深入人心。很喜歡肖伯納的那句話;”

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我們互相交換,我們只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就擁有了兩種思想。他啟發我們應給學生髮言討論,交流思想的機會,而情境教學教師設計了新奇,有趣,唯美等情境,點燃學生髮現,研究,探索之火,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培養合作精神。

第三部分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我分為一“導入環節------遊戲導入,色彩體驗”二“講授環節-----詩情畫意談四季,感受色彩變化”三“欣賞環節----欣賞名家名作,潤物無聲;自主探究得結論,金石為開”四“創作環節----美感表現四季”四步驟完成。

步驟一“導入環節------遊戲導入,色彩體驗”

活動一試驗導入引出課題

活動二色彩聯想遊戲

設計意圖;;遊戲激趣,初步引入色彩知識,色彩聯想,挖掘學生的認知潛力

步驟二分講授環節-----詩情畫意談四季,感受色彩變化”

首先從“點”入手,感受四季色彩。

其次“點點”成線,欣賞課件美景,師生詩文解説

最後“線線交織成面,情境引導,師生共展畫卷。

設計意圖;本環節對知識進行點線面全方位的引導,使學生從點入手,階梯狀到最後在頭腦中形成美好畫卷,激發學生的美感體驗,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説能夠把少年拴住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們通過一個個階梯走向認識,這是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徵。’”我想你給學生一個梯度,學生定會還你一個認知的高度。

步驟三“欣賞環節----欣賞名家名作,潤物無聲;自主探究得結論,金石為開”

學記中説,叩之以小者小鳴叩之以大者大鳴,設計了一個問題,“請同學們找出四幅作品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自主探究,從而引出作品內容,作者,表現形式,色調,感受五項知識的探究,可謂一石激起千重浪,最後教師把學生分散的觀點總結,為學生欣賞作品作範例。

步驟四“創作環節----美感表現四季”用線條畫出記憶深處最美的畫卷。

板書

結言作為美術教師,我應該對得起這個美字,作為審美教學,要讓學生感受美,創造美,應用美,你給學生一個美的學習情境,學生必然還你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

美術説課稿範文2

1、課型:造型表現

2、教材分析:《粉印紙版畫》向學生介紹粉印紙版畫這種運用水粉顏料塗在刻好的吹塑紙底版上,再轉印到印紙上的紙版畫品種,引導學生學習、瞭解其相關知識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作能力及審美情趣。它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版畫製作的每一道工序,對學生來講都是非常新鮮有趣的。特別是版畫印出來,學生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會更興奮。因此,粉印紙版畫的學習對學生的繪畫能力、動手能力都是一種鍛鍊。

3、學生分析:三年級學生通過前幾節課對紙版畫的瞭解學習,在造型表現能力方面都有了提高,通過欣賞生活中的不同線和藝術作品中的不同線,加深對線的認識,激發創造精神。在音樂聲中大膽的嘗試表現,體驗學習的快樂和自信。

4、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習瞭解粉印紙版畫的相關知識。

技能目標:學會粉印紙版畫製作方法,並能完成一副粉印紙版畫作品。提高造型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對版畫學習的興趣。

5、知識要點

粉印紙版畫:就是用(吹塑)紙作版子,在上面刻出要表現的形象的輪廓,然後塗上水粉顏料拓印出來的畫,叫做“粉印紙版畫”。粉印紙版畫是用吹塑紙製作的。吹塑紙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材料,常用於製作廣告或櫥窗的裝潢美化。吹塑紙質地鬆軟,可任意剪裁,在上面刻畫非常輕鬆。不需用力,用鉛筆、圓珠筆等工具在吹塑紙上寫畫、壓刻,版面上便能產生陰刻的白線與白點。也可用梳子、叉子、瓶蓋、筆桿等物,在吹塑紙上壓刻各種平行線、曲線、圓點等,也可用手卷、折、搓、撕等方法使畫面產生豐富的變化。

6、教學重點:在瞭解粉印紙版畫的基礎上,掌握粉印紙版畫的製作過程。

7、教學難點:製版和上色的技巧。

8、教學方式:欣賞、演示、小組討論、交流

9、教學場所:美術專用教室(3)多媒體教室

10、教具選擇:教師範圖、課件、水粉顏料,彩色卡紙,吹塑紙,毛筆,小夾子,粗頭鉛筆,以及圓珠筆。

11、學具準備:毛筆、顏料、報紙、水杯、調色盤、卡紙

一、欣賞導入

1、教師提問

師:同學們看,這些紙版畫作品和我們以前做的紙版畫有什麼不同?

2、出示課題

師:這些作品表現力豐富、色彩鮮豔厚重、對比強烈、效果獨特,是我們今天要來學習的粉印紙版畫。(出示粉印紙版畫課題)

二、探究發現

1、教師提問

師:你知道粉印紙版畫是用什麼方法怎麼做出來的呢?(請1、2位學生回答)

2、嘗試體驗

①做遊戲

師:剛才同學提到粉印紙版畫是印出來的.,和我們以前畫的畫不一樣。現在我們就來做個小遊戲,動手嘗試印一印。請同學們和王老師一樣,拿出小的吹塑紙,用圓珠筆在吹塑紙上畫一個簡單的形,出示(畫一畫)畫好後我們用圓珠筆刻一刻,出示(刻一刻)刻的時候注意不能將紙刻破,刻好後我們用一個夾子把底版和印紙夾住,最後我們塗上顏料,來印一印。出示(印一印)塗顏料的時候儘量少加水,保證顏色飽滿厚重。

②組織學生討論

師:你在印的過程中有什麼發現?

怎樣才能印出比較好的效果?

3、教師總結

師:粉印紙版畫就是利用吹塑紙刻出有凹痕的底稿,製作成底版,然後用水粉顏料轉印到另一張印紙上的版畫品種。

三、練習創作

1、教師提問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就要來把上節課刻好的卡通底版印一印,印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麼問題?(請各個小組發表意見)

師:印的時候注意顏料不能塗到凹痕裏,夾子始終要夾好,顏料少加水。

2、欣賞粉印紙版畫製作全過程,瞭解製作過程。(課件播放)

師: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整個製作過程。

(通過小組討論、教師提煉、再次欣賞等環節的教學活動,完成對粉印紙版畫創作要領的認識也把握)

5、佈置作業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來嘗試製作一幅完整地粉印紙版畫作品呢?請看要求(課件出示)

(1)構思:在畫好的卡通人物上做適當修改,並添加上合適的背景。

(2)構圖:飽滿,注意卡通人物和背景的關係: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3)技法:刻板時線條流暢,一氣呵成。(用粗頭鉛筆以免把紙刮透)、將拓印紙與板子對齊夾好,以免錯位。

(4)上色:用色大膽,注意色彩的避免選擇與卡紙同色、顏料可調厚些,注意水分的乾濕程度。

(5)安全使用工具,注意環境衞生。

6、學生創作

7、教師巡視輔導

四、展示評價

1、展示學生作品

2、互評

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麼?(引導學生從粉印紙版畫的特點上來進行評價)

3、自評

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製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你在這節課上有什麼收穫,談談心得體會。

4、教師提出進一步要求

根據別人的評價和自評,結合學習的達標要求,自己再來進行適當修改。

五、拓展延伸(課件出示)

1、課後可以嘗試用粉印紙版畫的形式來表現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

2、課後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各種紙或布)來進行粉印紙版畫的創作。

3、作品進行裝裱後,變成了一件藝術品,可以裝點我們的房間、教室、學校……美化我們的生活。讓我們一起行動去發現美、創造美。

六、板書設計

粉印紙版畫

想一想

刻一刻

印一印

七、教學反思

版畫這一畫種不僅同其他美術樣式一樣,具有較強的審美性、實踐性和創造性,更由於兼具繪畫和工藝的特性,版畫有更突出的動手的實踐性特徵和動腦的創造性思維特徵。版畫進行過程的多次轉換、多次創造的功能是其他繪畫種類所不具備,更無法替代的。這些功能和特性恰恰適合學生的身心特徵,對於發展學生素質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

所以,對本課我一共花了三個課時的時間,第一課時,我安排了對版畫特點、工具的介紹,讓他們知道一件版畫作品同其他畫種的藝術作品形成一樣,要經歷一個複雜的過程:構思──畫稿——作品。對書上一副副版畫作品,學生讚歎不已,當學生得知這些就是採用刻刀在版上“行走”的傑作時,我從學生的表情和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材料的興趣程度甚是超過對畫面的興趣。所以我在佈置工具材料的準備時,學生都很認真的在書上記着,生怕自己忘了。第二課時,當我檢查學生工具準備情況的時候,每位同學都準備好了材料,我講了並示範了刻制的基本方法和注意的安全事項,很多學生早已將在家裏構思好的作品在板上畫了,當我讓他們可以構思、畫稿時,有些同學已經轉畫到版上開始刻了,這讓我有些興奮不已,沒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刻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他們很用心,同學之間還在討論着各自的作品,互相交流着,氣氛很不錯。第三課時,印。印的過程中,在示範瞭如何印以後,我讓學生自己拓印,學生都非常珍惜自己的作品,況且對這種材料還是頭一次用,興趣甚是大。學生也是越做越有經驗,我在學生的臉上看到了燦爛的笑容,有些刻的比較好的作品,學生還紛紛爭着要印。

美術説課稿範文3

一、説教材:

《變體美術字》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傳遞我們的心聲》“設計應用”中的一個主題活動。本單元以設計製作板報為線索,以美術字設計、版面設計為主要內容。變體美術字應用廣泛,實用價值高,是本單元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

二、説學情:

七年級學生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有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意識。在國小美術課上接觸過變體美術字,在生活中也見到過不少變體美術字,上節課已經學習了黑體、宋體美術字的基本特徵和書寫方法,這些都為本節課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條件。

三、説方法:

1.圖例的蒐集與斟選儘量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社會,加強趣味性、應用性,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慾望。

2.知識要點的講解,採用提出問題──欣賞實例──分析討論──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檢驗檢測的方法,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最終由理性認識指導設計實踐。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師適時加以引導總結,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3.作業的佈置結合製作元旦和聖誕賀卡設計變體美術字,體現時效性,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這樣學生既體會到了學習的價值,也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四、説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變體美術字的藝術特徵、造型特點和實用價值。

2.技能目標:掌握變體美術字的變化規律和設計方法

3.情感目標:感受變體美術字的形態美和意藴美。

教學重點:變體美術字的變化範圍和變化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變體美術字的設計規律設計出變體美術字。

教具準備:

1.變體美術字圖例。

2.多媒體教學課件。

學具準備:

1.收集生活中常見的變體美術字。

2.繪畫本、鉛筆橡皮、直尺、水彩筆等。

五、説過程:

我在上課前走到學生中間,檢查學生是否收集了變體美術字圖例,工具是否帶齊,與學生簡要交流是否瞭解變體美術字。

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幾位新朋友,大家看看認不認識它們?(打開課件,伴隨音樂播放生活中學生常見的變體美術字圖例:可口可樂、金絲猴、夢幻西遊等)

學生紛紛回答:認識。

教師啟發:它們屬於什麼美術字,這些字有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這些美術字屬於變體美術字,看起來形象、生動、活潑、很吸引人。(部分學生能回答出來)

教師總結:回答的非常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共同學習變體美術字。

講述新課:

活動一:展示與交流

每小組選一位學生上講台在實物展台上展示自己收集的變體美術字字例,並講解其特點。學生講完後,教師帶頭鼓掌,給予鼓勵。

教師總結:同學們蒐集的資料非常豐富,講解的也非常精彩,説明大家的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很強。並引出概念:變體美術字是把字的筆畫和外形進行變化裝飾而形成的美術字,它形象、生動、有趣,廣泛的應用在商品包裝、廣告宣傳、報紙雜誌等方面。

活動二:探究變體美術字的變化範圍

本活動採用:提出問題──出示典型圖例(觀察、比較、分析、討論)──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檢驗檢測的步驟開展。

1.提出問題:變體美術字是把字的那些部分進行變化?

2.出示典型圖例:星星詩刊(變筆畫)、羣星爭豔(變字型)、音樂會(字型筆畫一起變)

3.學生回答(教師此時可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

4.教師總結:A、筆畫變 B、字型變 C、筆畫字型一起變

5.檢驗檢測:舉出字例,讓學生判斷是哪種變化方法

活動三:探究變體美術字的變化方法

出示多種變化方法設計的變體美術字例,由學生討論分析,在此基礎上教師總結出變體美術字變化的規律:

1.筆畫裝飾

2.背景裝飾

3.連筆

4.折帶

5.象形

6.陰影、倒影

活動四:我當小小設計師

(經過活動二、三,學生已經理解了變體美術字的變化規律,活動四即是對前面學習效果的檢驗,也是打開學生思維,最終完成設計作業的必要過程)

以漢字 “雪山”為例,啟發學生思考怎樣把它設計成變體美術字,可以用那些方法設計,鼓勵學生表述自己的.設計思路。最後出示“雪山”的變體美術字設計方案之一,學生對這個方案可能認同,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見,對於學生的不同見解,教師要給予肯定,並鼓勵其他同學思考是不是還有更好的設計方法,以拓寬思路。

活動五:設計實踐

佈置作業:運用剛剛學過的變體美術字的知識,把“元旦快樂”“聖誕快樂”設計成變體美術字,應用到下節課元旦賀卡和聖誕賀卡製作上。

(多媒體上出示與元旦和聖誕相關的圖片素材,讓學生作為參照。)

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巡迴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表現。

(臨近元旦節和聖誕節,根據學生的要求,加入了賀卡製作的教學內容,本次作業的設計,達到了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情緒很高,非常樂意完成)

活動六:評價與拓展

學生完成作業後,在四人小組內展示交流,進行自評和互評,並推舉一到二人的作品拿到實物展台上展示。在展示的過程中,由設計者講解設計構思,並由全體同學評議,教師以鼓勵為主,給予相應的評價。

課堂小結:同學們,大家設計的非常好,希望你能把自己設計的變體美術字應用到下節課的賀卡製作中,也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設計出更多更好的變體美術字作品!

美術説課稿範文4

各位老師:

下午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色彩的心情》。下面我將從設計構想、教材分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課堂評價、拓展延伸六方面,對這堂課進行設計。

一、設計構想:

無論是舊大綱還是新課標都明確要求在中學階段要進行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識的訓練,體驗色彩的表現力。而僅僅簡單地向學生介紹冷暖色,或是畫一幅以暖色或冷色為主的創作畫就算完成了這一教學目標未免顯得過於膚淺和無趣,我試圖以冷暖色為支點,延伸出色彩的感覺,讓學生多角度地去感受和體會美妙的色彩……《色彩的心情》,意在通過欣賞、對比、想象、討論,把學生帶到一個色彩世界裏,並深入其中去感受色彩的含義,體會色彩的心情,以達到一種共鳴,並將這種共鳴延伸到自己的色彩運用當中。這是一種擴散式的教學嘗試,是在不變(教材)中求變(教法)。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中學美術第17冊美術教材第3課,學好這部分內容,為後面幾課公共設施的色彩搭配、環境設計的色彩搭配、工藝招貼畫等教學打下基礎。所以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着啟下的作用。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和《美術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九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我確定本節課要達到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理解色彩的概念和作用。

②、增強學生的欣賞能力和感知能力

③、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塑造學生初步的審美心理結構,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受色彩給人帶來的心情。

教學難點——理解並體會什麼是冷暖色以及冷暖色的運用。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1、教學分析:

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休,實踐操作和遊戲為主線”的教育思想,根據國中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我將採用間接引入教學,通過一個簡單的小遊戲、世界名畫和迪斯尼動畫的欣賞,激發了大家的興趣,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在腦中對本課時所學的內容有一個完整的感性認識;接着我再利用情景小遊戲導入正題,引出色彩的冷暖色的概念,並引導學生觀察、運用。在學生操作過程中教師適時指導,以增加學生的理性認識,突出本課時教學的重點。

2、學法分析:

遵循“學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做到學與練緊密結合。讓學生先認真觀察、聽講,再操作,在操作過程中,積極思考,及時提問,領悟到創作的要點和難點。

四、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課堂導入:

“猜猜我的.心情”:

每組選派1到2位同學上台前的暗箱中隨意抽取一張寫有不同心情或情感的卡片,並用一句話把你處於這種心情狀態下最常做的一件事、一個動作或一個表情等描述出來,再請同學們根據他所描述的情形來猜猜卡片上寫的應是哪一種心情?(猜對的同學可以給本組加分)

一個人心情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他的行為,而且人們在處於一種強烈情感狀態下,總是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發泄、去表達。

請學生回憶當自己快樂、興奮、傷心、委屈、痛苦……時,最希望用什麼方式去表達這種心情?

二、進入新課:

欣賞體會:

1.大師作品:世界上很多藝術大師喜歡用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來表達內心的一種強烈情感。(如畫家會拿起自己的畫筆去表達,作曲家會彈奏起旋律去表現、舞蹈家則會舒展自己曼妙的舞姿……)今天老師也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大藝術家和我們一起去感受,在介紹他之前,請同學們先欣賞他的兩幅畫,看看能否猜出這位藝術家是誰?

演示:凡高的《向日葵》和《吃土豆的人》。認真欣賞,細細感受(小組討論):這兩幅畫的作者是誰?從畫面中你感受到的是同一種心情嗎?這種不同的心情你是通過畫面的哪一部分傳達感受到的?(通過層層提問,引導學生理解並體會色彩在畫面中所帶來的不同感受)

2.欣賞兩幅相同畫面、不同色彩的裝飾畫:《希望》、《失望》

學生欣賞時並不告知畫題,只是在欣賞完後請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給這兩幅裝飾畫分別取一個合適的可以表達某種心情的名字,教師適當説明色彩的基本感情傾向。

3.觀看迪斯尼動畫片《夢幻》中因人物心情的變化而引起音樂及畫面色彩變化的片斷,從動態的畫面中更深一步地體會色彩的情感傾向。

“進入情境遊戲”

請學生輕輕閉上眼睛,伴隨着或歡快或悠揚的音樂,想象自己來到周圍都是紅或藍的色彩環境裏,切身感受並細心體會這些不同的色彩環境會帶給你哪些心情上的變化?

再分別體會還有哪些色彩和紅色或藍色的感受一樣?(討論)——最後引出冷暖色的概念。

小結:

通過比較、分析、討論會發現紅、橙、黃等暖色調大多表達的是一種熱情、温暖、興奮、憤怒等一些比較強烈的情感,而藍、綠、紫等冷色調則大多表達出的是一種寧靜、憂鬱、舒適等一些相對平和的心情。

三、創作練習:

請學生先拿出上一節課畫好的自畫像和他畫像(單色線描稿),選擇一種最想表達自己的心情,然後再選用幾種認為最能直接表達出這種心情的色彩去填色。(提醒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對於自己所想表達的心情要對同學嚴格保密,以便後段進行猜一猜的遊戲)。

教師在巡迴輔導中着重鼓勵要大膽用色、色彩明確、表達鮮明。

(為了增強課堂氣氛,我在學生作業過程中,將投影儀的鏡頭對準創作的學生。)

五、課堂評價:

先由學生自己選出一位畫得又快又好的學生上講台展示作品,再分別請幾位認為和展示作品表達不同心情的作者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接着請學生用很短的時間猜猜展示作品表達的是什麼心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種心情的表達?(全部是默想)。根據猜出的結果,選擇一位和自己表達最接近的作品就站到其作者旁邊,(每組約3人左右)。剩下的同學分組討論展示作品的色彩特點及表達心情。

六、拓展延伸:

請小組彙報課前查找信息資料,資源共享:

1、色彩除了可以表達不同的心情外,還有很多其它不同的象徵意義(如奧運會的五環旗、各國的國旗等);

2、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羣對於色彩的理解也不盡相同(如同樣的黃色在歐美國家代表的是警告、怯懦;而在亞洲信仰佛教的國家裏卻代表的是神聖;再如白色在歐美國家是新娘美麗婚紗的首選色,而到了中國卻常常用在親人去世後的喪禮喪服上等等)。

3、對色彩多瞭解一點,世界就更美了一點,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從而更好地創造美!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美術説課稿範文5

  一、説教材

1、內容:蘇教版國小美術二年級上冊第14課《今日的菜單》。

2、地位及作用:本課要求對學生進行造型與表現的訓練,學生在掌握一定的泥工製作方法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學生大膽想象,之後運用彩泥把自己想象的菜餚的造型和色彩大膽的表現出來。

3、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利用彩泥表現生活中的蔬菜、水果、菜餚,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強調在創造過程中,發揚團隊、協助的精神。

4、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回憶、説出見過的吃過的有特色的菜餚或蔬菜的特點,包括色、形。

(2)指導學生把自己想像的菜餚的造型與色彩大膽的表現出來。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教學方法上體現“玩中學”的理念,採用情境啟導法、講授法、演示法。

2、學法:本課採用的有:觀察法、小組合作、動手操作等方法。

三、説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小黑板、彩泥

學具:彩泥、盤子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活躍氣氛

圍繞菜的色形香味方面去描述,從而使學生知道無論哪個菜,都有它的顏色、形狀和味道,為後面親手製作打下一個感性的基礎。比如有的菜需要的是完整的原料形體,而有的菜原料則要加工成各種漂亮的形狀,還有的菜是通過原料的顏色對比、形狀排列加強美感來促進我們食慾的

二、欣賞激趣,討論方法

讓學生通過欣賞感受菜餚的美,激發其興趣,使他們在視覺的.刺激下,誘發製作的慾望。而在相互的討論探究中,尋找其製作的方法與技巧。

從強調色彩的搭配、盤子上的裝飾、菜餚的造型設計中,讓小朋友感受到做菜的樂趣與巧妙,同時也明白做一道菜如此富有藝術性,間接地告訴了學生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係是如此的密切。

三、小組討論,合作學習

這一過程中,主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聚少成多,只有大家合起來才能辦好“飲食店”或佈置一個豐盛的“餐桌”。

四、展示作品,總結評析

在這一過程中,參觀的人感到驕傲,被參觀的心裏也是甜滋滋的。同時也使學生明白要佈置“小小飲食店”或一個“餐桌”,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只有發揮集體的智慧和精誠合作才能取得勝利。

美術説課稿範文6

美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瀰漫着美的氣息,如美麗的風景,圖畫,音樂,着裝等顯性的美,還有人如人之間的隱性的情感美、道德美,考慮到幼兒的認知特點是從具體到抽象的,因此,設想讓幼兒欣賞顯性的美,從而感受到隱性的美,又考慮到幼兒的生活實際,發現平時幼兒在同伴過生日的時候會送上一張小小的生日賀卡,表示對同伴的祝福。而生日賀卡這個題材正是由顯性的美到隱性美內化的最典型的素材。生日賀卡又有其不同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所以我就選擇了生日賀卡作為教學活動內容。

教學目標:

1、欣賞生日賀卡畫面的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

2、感受賀卡所表達的温馨的情感和美好的祝福。

3、提高選擇賀卡的有意性、並用美的語言表達祝福。

教學重點:

目標1

教學難點:

理解賀卡的隱性美,提高選擇賀卡的有意性。

隱性的美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讓幼兒反覆的欣賞、討論、幫助幼兒建立自己的審美特色,從理解美到表現美,從分類到送祝福,幫助幼兒理解賀卡的隱性美,促進幼兒的心理健康。

教學準備:

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數張生日賀卡、環境佈置、生日蛋糕

教學過程:

(一)唱生日歌,激發興趣,體驗快樂的情感。

(二)欣賞自己帶來的賀卡,欣賞其形象美,色彩美,造型美,感受和卡所表達的祝福與願望。

1、幼兒討論、教師指導,欣賞賀卡的美

2、集體欣賞,分類比較。

(三)每位幼兒想一句祝福的語句,為生日的幼兒送上祝福,教師指導。

(四)遊戲:買賀卡,提高幼兒選擇賀卡的有意性。

(五)延伸活動,製作賀卡,進一步提供幼兒創造美的能力。

設計思想:

1、生活化的特色。

《綱要》中指出:在藝術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生日賀卡”是成日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每當節日來臨時,幼兒就會在家長的引導下,為教師或同伴獻上自己親手製作或精心挑選的賀卡。涉及該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成人的啟發、引導,去感受發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態度。

2、活動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互動中教師先讓幼兒認識卡片上顯性的美,在通過送祝福理解賀卡其隱性的美,體現了活動為目標服務,目標為生活服務,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同時體現了藝術與幼兒的心理將康息息相關的特點,因為藝術中藴含的豐富情感通過審美中介感染着兒童的心靈。

3、活動體現了藝術活動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全過程。

(1)前延部分,收集材料,佈置環境,旨在練就幼兒發現美捕捉美的能力。

《綱要》中指出,大千世界,處處皆美,幼兒發現美的事物多半依賴於客觀事物本身的鮮明特徵的吸引,多數於自發而缺乏自覺性,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培養他們通過探索和學習自覺地去發現捕捉美。因此教師非常重視活動的前延部分,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有意性。

(2)活動過程中,提高幼兒感受美的能力。

幼兒的美感多處於直觀感受水平,具有形象性和功能性的`特點,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應適應幼兒的知識,經驗和心理髮展特點,生日賀卡正是貼近幼兒自己生活情趣,色彩鮮豔,生動活潑的藝術品。在活動中,教師持一種寬容性的態度,允許幼兒發展自己不同的意見,使幼兒的思想通過表述外露出來。如幼兒可以提出分類的標準,有音樂或沒音樂的,平面的或立體的,單頁的或雙面的,充分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自主性。

(3)活動延伸,提高創造美的能力。

4、體現了幼兒教育整合的觀念。

(1)資源的整合

該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家長、教師三方的力量,拓展了幼兒活動的空間。

(2)目標的整合

活動中教師基本上以藝術目標為準,同時報害了語言目標,情感目標,既體現了整合的思想又有主次之分。

美術説課稿範文7

一、學生經驗

本課主要是利用廢舊材料製作成藝術品的一個教學。不過特指棕色紙,主要是它的顏色與秋天的顏色有一定的聯繫,這也是前幾節與本課的的聯繫。所以學生已有的經驗是對與秋天有關的顏色比較敏感。另一個經驗是學生對運用廢舊材料創作藝術品這種形式不陌生。所以本課對學生來講有難度的是如何發揮創作力,把各種棕色紙的特點巧妙利用製作出各種畫面或形象。

二、相關知識背景

三、教材分析

依據教材要求運用棕色紙(包裝紙、信封、再生紙、舊報紙、紙箱紙、襯紙……)在製作中用撕撕、帖帖、剪剪的方法表現平面或立體的作品。教師要與學生對棕色紙的類型和特性進行分析探討,同時將這幾種視覺效果供學生欣賞。理解各種紙的質感與肌理特性對於創作是有很大幫助的。另外應根據畫面的需要,選擇合適的顏色(深淺)進行拼貼,可以互相重疊,也可以露出部分底色;可以貼平實些,也可以凹凸不平,產生一種厚重感;還可以利用撕紙邊緣的裂色產生的肌理來作為特殊的底色,如石路、牆壁等。

四、教學目標分析

本課主要是利用廢舊材料製作成藝術品的一個教學。學生已有的經驗是對與秋天有關的顏色比較敏感。另一個經驗是學生對運用廢舊材料創作藝術品這種形式不陌生。所以本課應該把製作棕色紙作品作為重點,而如何巧妙運用想象與技法使作品生動是難點。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體驗用棕色紙做藝術品的樂趣,感受秋天的顏色,領悟收穫與成功的喜悦。

知識與技能:認識棕色紙的特點,用撕撕、帖帖、剪剪作畫。

過程與方法:嘗試用棕色紙做出畫,利用棕色紙的顏色和質感創作藝術品和裝飾品。

五、教法探析

本課的教學設計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體現美術與生活密切聯繫的'教育理念。所以在課的開始,通過看錄象以及尋找各種棕色紙來幫助學生體會棕色紙與秋天的關係。在製作作品環節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討論各種紙的特點以及對教師範例和學生作品的分析,從而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和想象力、創作力。

在用棕色紙製作鏡框環節中,教師已激勵的手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創作,安排一個比賽的情境,以此激發學生競爭意識和榮譽感,並最終為製作生活用品服務,潛移默化地感受到美術與生活的聯繫。

六、學法指導

課的引入部分為了讓課的氛圍與前幾節課有一個自然的銜接,以播放一段秋天的錄象開頭。學生在看錄象中找出秋天的顏色——土黃色、棕色,引出棕色紙這個概念。教師拿出事先準備的各種紙,包括棕色紙(包裝紙、信紙、再生紙、舊報紙、紙箱紙、襯紙等),讓學生在找一找中瞭解棕色紙有這麼多。從而自然引出課題。

在學習製作作品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白各種紙的特性和質感,這對製作是十分重要的。感官的刺激比教師的語言更能促進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摸一摸、看一看中比較各種紙的不同,感受紙的特性,有的是光滑的、有的是瓦楞的、有厚的、有薄的……通過了解熟悉紙的特點後,教師出示範例給學生欣賞,教師這時要注意在分析作品時把如何運用紙的特點來表現事物講清楚。

如:揉縐的紙可以表現土坡、樹幹,再生紙可以表現樹葉、窗簾、房頂……還可以讓學生模仿教師的分析對書上的作品進行分析。這個活動的目的要讓學生了解如何利用紙的特性開展想象,發散思維。在學生的腦中有了一定概念以後,交給學生任務:製作棕色紙藝品。

這時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製作的能力,在先前的思考中進行篩選。平面的與立體的製作方法是不同的,可以師生共同探討解決。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這種能力,所以在製作時小組合作的方式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整塊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各種棕色紙的特點,發散學生的思維,其中教師的範例和學生作品的分析是很重要的。

第二個活動通過告訴學生什麼是廢物利用這個理念引出用棕色紙做的鏡框,以新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給學生新鮮感。在學生討論、比賽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創作欲,並以一定的競爭形式展開,氣氛會比較活躍。這一塊活動是為了體現美術與生活的關係密切聯繫的理念,讓學生用包裝紙裝飾生活中的東西就是讓他們在活動實踐中明白道理。

因為本課的作業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所以在作業展示評價環節評選團體獎比較公平。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結精神。拓展環節可以繼續本課的理念,讓學生收集廢報紙製作各種作品,開一個報紙展覽會。

七、教學活動實施脈胳

欣賞、引入→想象創作→表現、應用→展示評價→拓展

美術説課稿範文8

一、教材內容:《紙窗花》

二、教材分析:《紙窗花》這一課是我校的校本課程。選這一課的內容是我覺得剪紙是我國的民間傳統工藝,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瞭解我國優秀的民間手工藝術,認識剪紙藝術,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還可以適時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教學環境:本課是在交互式白板的教學環境下進行的,在運用交互式白板做課件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許多驚喜,本課運用了白板嵌入式的播放功能,遮擋、拖拉功能,與PPS等教學資料靈活互動式運用。

四、教學目標:

1)體驗與發現:發現生活中美的形象與圖案。

2)實踐與創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製作有趣的圖案。

3)欣賞與評論:欣賞我國民間剪紙藝術,對自己的創作充滿信心。

五、教學重點:剪紙的基本製作方法。

六、教學難點:圖案的疏密關係。

七、教學準備:

1)學具:剪刀、彩紙等。

2)教具:優秀的剪紙作品和課件、範作、剪刀、膠水、彩紙。

八、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2。5分鐘)

1、創設情景導入:同學們都看過迪斯尼出品的《貓和老鼠》,老師現在要給同學們看看有中國特色的《貓和老鼠》的動畫片。

設問:剪紙還有那些別的用途?(學生回答:裝飾牆壁、窗户等)

2、出示課題:紙窗花

理念:利用動畫吸引學生注意力,成功導入課題。

二、欣賞與發現。(8分鐘)

欣賞分析。(課件出示)剪紙的'表現手法有許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陽刻和陰刻。請仔細看看、想想,剪紙中的這兩種手法分別是什麼樣?你能從中找出來嗎?這兩種表現方法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欣賞同一幅畫陰刻和陽刻的不同剪法。用拖拉的方法直觀的展示陰刻和陽刻的區別。

展示剪紙的裝飾手法,分析在不同的作品當中有哪些裝飾手法?剪紙的造型方式有三種,同學們觀看圖片,分析這三種方式各有什麼特點?

理念:通過欣賞和分析瞭解剪紙的表現手法、裝飾手法和造型方式。

三、教師示範。(4。5分鐘)

剪紙的步驟有起稿、剪刻、修改、粘貼。教師邊示範邊講解過程。

理念:剪紙不難,合理利用摺疊,用簡單的圖案就能剪出漂亮的作品。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視指導(背景:播放北方民歌《剪窗花》和優秀剪紙作品)(25分鐘)

以5人小組為單位剪窗花,遇到困難可提出,師生共同交流並解決。

理念:自主創作,使學生學的輕鬆,學的快樂。課堂就象一個樂園,讓學生樂在其中。

五、展示學生作業,作者説説設計構思,教師小結。(5分鐘)

理念:再現學生完成的作品,重點是讓學生描述自己的創意和情思,讓學生建立和自己作品的感情。

六、拓展:鼓勵學生用作品來裝飾自己的房間

美術説課稿範文9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早在小班、中班的常識課中,就有提到味道這一常識,幼兒對味道已經有了自身的感知,而本次活動正是前面知識的後續,新《綱要》指出:“藝術是情感啟迪、情感交流、情感表達的良好手段,是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手段。”而本次活動建立在幼兒對味道已經有所感知的基礎上,讓幼兒從感受到發現再到創造性的表現,幼兒喜歡貼近自己生活的東西,不喜歡拘泥於摹寫對象的真實形象,因此我設計了《畫味道》為題的美術活動。

這次活動,開始環節的動機呼喚,鼓動幼兒的積極性,過程中注重激活思路、啟迪智慧、觸發創新,在結束環節把幼兒的興趣引向欣賞和獲得滿足上。能幫助幼兒通過嘗與説回顧對各種味道的認識與感受,通過畫,將自己的感受大膽、創新地以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兒的學習特點,通過交流與評價增強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活動中獲得肯定與滿足感。這個活動具有現實性和可操作性。

2、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目標起着導向的作用。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材本身的特點。整合了社會、認知、藝術、語言等領域,確立了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

(1)、運用不同的線、形、色大膽構圖,創造性地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

(2)、通過嘗味、説味、畫味活動,激發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對味道的體驗,在活動中得到心情的愉悦。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為幼兒能學會運用不同的線條、色彩、形狀表現自己對味道的感受,並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將在後面環節介紹中做具體闡述。

3、説活動準備:

同時,我為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對各種味道已有初步感知,能説出各種味道,掌握各種繪畫的基本技能。

(2)、為了讓活動更有趣味性,我將場景佈置成“食品展覽會”能更好的激起幼兒的興趣。

(3)、另外,本次活動的物質準備是: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奶糖、檸檬、苦瓜、辣味牛肉乾、黃蓮、薑糖、穿心涼糖、話梅糖、酸梅糖、秀逗糖等等;

為幼兒提供畫紙、水彩筆、油畫棒、水粉顏料、棉籤等作畫工具;為了讓幼兒在作畫時有一個輕鬆的環境,我準備了輕音樂一盒。

二、説教法:

在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提問法、操作法等。

首先是遊戲法,遊戲能調動幼兒的興趣,興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開始就以參加“食品展覽會”的形式品嚐食物,充分的.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其次是提問法,教師提問的準確性,能引導幼兒有目的的,仔細的觀察,有利於幼兒進一步的學習與思考。

再次,我還用了操作法,讓幼兒品嚐各種味道,並將味道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自主性和

不錯的創造性。使幼兒體驗成功的樂趣,建立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此外,我還用了示範法、交流法、鼓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突出教師主導、幼兒主體的地位,達到各個領域和諧統一,從而培養幼兒的綜合能力,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認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發展。

三、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提供幼兒熟悉的材料,創造良好的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提高幼兒認知,鍛鍊幼兒的能力,本次活動我讓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感官參與法:皮亞傑認知理論裏提到:“幼兒必須通過自身活動發現,認識客觀世界,不斷建構,完善自己的認知模式。”在整個活動中,我將引導幼兒運用各種感官,通過嘗、説、想,動手及動腦,進行學習,嘗主要是嘗味道,想是想想嘗後的感受,説是將嚐到的味道説出來,動手和動腦是讓幼兒能動手將自己感受到的味道,用各種繪畫形式表現出來,體驗創作的樂趣。

2、另外,還採用了交流法,《綱要》指出“幼兒不會獨享個人的成功,他們總喜歡想方設法與他人分享,讓別人接納並期待別人給予的讚賞,互相啟迪、互相促進。”因此我為幼兒提供了説味道的環節,在活動這環節,讓幼兒充分地將自己的創意説出來,與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説教學程序:

共有3個環節:

1、嘗味道,激發幼兒興趣。

2、畫味道。

3、説味道。

第一個環節,我以參與“食品展覽會”的形式激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中進行品嚐,並且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將品嚐味道後的感受説出來,為下畫味道做鋪墊。如:在幼兒品嚐前,讓幼兒明確嘗後要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可以從想到的和感覺到的等方面進行闡述。

第二環節畫味道,是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在充分的感受後,對味道有了初步的體驗,我以引導語“如果要用畫畫的方式表現你吃到的味道,你會用怎樣的方式呢?”從而讓幼兒回憶起已學的繪畫方式,並且讓幼兒對繪畫方式進行搜索,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知道並啟發幼兒用線、色、形等方式進行繪畫,豐富

不錯的幼兒的實際經驗,為幼兒提供各種可操作的材料,教師及時的給予幼兒鼓勵與幫助,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第三個環節請幼兒談談自己的作品,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版上,為了讓幼兒能從多角度進行闡述,教師進行示範講解,讓幼兒明確可以從什麼角度對作品進行完整的闡述,如:“我嚐到的是……味道,它給我帶來……的感覺,所以我用了……的顏色和線條來表現。”另外,以欣賞的角度,讓幼兒説出最喜歡的作品,互相交流評價,為幼兒提供自我表達的機會。通過這樣的交流,讓幼兒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欣賞他人,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的創造性。

接着教師進行總結,這樣有利於幼兒知識經驗的梳理。也為活動延伸做鋪墊。

五、延伸推進:

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味道,並嘗試用多種形式表現出來,嘗試着畫其他感覺,如聲音、冷、熱等,遷移幼兒已有經驗。(根據本次活動設計)

六、效果預測:

整個活動能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師應該能夠抓住幼兒的興奮點,使幼兒產生濃厚的興趣,並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根據本次活動中,我使用教法與學法的選擇和程序的設計,會對活動重難點有所突破,但是由於本次活動以幼兒創造性為主,無法預計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因此我將在活動過程中,及時關注幼兒的表現,適當調整教學方式,使幼兒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美術説課稿範文10

一、教材分析

我根據新課標內容,確定《xx》一課屬於"xx"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二、學情分析

國小生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國小階段學生已經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這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結合國小生的學齡特點,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我確定了: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xx.

教學難點是:xx.

五、教學準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備好畫具是上好本課的前提條件。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畫具等。

學生準備:網上資料收集、畫具等。

六、教法學法

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老師是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促進者、。在新理念指導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進行了多年,廣大教師經歷了"初步認識—初步實踐—課改反思—再認識—再實踐"的課改過程。國小美術作為藝術教育必修學科之一,使國小美術教師有着深刻的體驗和感受。在課改新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轉變。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七、教學程序

(1)組織教學:

注重學生的畫具準備與分組情況。

(2)創設情境欣賞xx

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xx"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xx動畫片段,把學生帶入xx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xx,為後面設計xx做好鋪墊,引導學生通過體會xx的意義,懂得珍惜xx,引出本課課題—xx(3)引導啟發根據本課的

瞭解xx其次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瞭解xx"一環節。先出示一組圖片,通過"?"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瞭解。接着出示一組有錯誤的xx,讓學生觀察分析:設疑引路,歸納總結,突破難點,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這一環節的設計為學生的製作設計了一個坡度,減低了難度。通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4)自主探究

折制xx接着我設計了"自主探究——折制種表"一環節,因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他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所以在這環節我先用激勵的語言表揚學生的學習精神,xx正當學生情緒高漲,產生積極的探究動機的時刻,我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到書中尋找答案,鼓勵他們根據書中提示,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製作想法,瞭解不同的方法步驟,並大膽地展示出一個設計與眾不同的表面。通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重、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5)大膽創作製作xx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製作xx"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作,()在再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鐘面指示明確。製作同時,並播放兒童歌曲xx,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6)展示欣賞評價xx我接着設計了"展示欣賞——評價鐘錶"的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説説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悦。

(7)課堂小結擴展延伸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xx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板書的設計圍繞着突出重點展開。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説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美術説課稿範文11

  一、説教材

《千變萬化的帽子》是義務教育課標版國小四年級美術教材中的一課。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和造型.表現這兩個學習領域,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而設置的課程。本課以學生所熟悉的帽子為題材,向學生展示了各式各樣的紙製帽子插圖,學生通過欣賞和製作帽子,體驗製作過程中的樂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説目標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帽子的有關知識並能利用各種材料和方法制作帽子。

(2)、過程與方法:瞭解和掌握帽子的基本造型、裝飾方法。能用各種不同材質的紙張製作造型獨特的帽子。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熱愛生活、運用美術知識美化生活的.興趣。

2、教學重點與難點

(1)、運用各種平面紙和材料,通過剪、折、貼、訂等方法制作成立體的帽子。

(2)設計各種造型美觀的帽子。

3、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彩紙、剪刀、雙面膠等。

三、説學情

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手工製作方法,做過一些剪紙的練習。因此為本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學生的特徵看: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手工製作有着濃厚的興趣,喜歡嘗試製作一切新奇的東西。但部分基礎弱的學生缺乏耐心和信心,針對這種情形教師要找出具體原因,激發其靈感,鼓勵其產生競爭意識。

四、説教法

1、直觀演示法:通過展示大量的帽子的圖片、實物,引導學生欣賞並藉此激發其豐富的想象力。

2、情景教學法:根據四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利用生動的畫面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情景中體驗學習。

3、自主探究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學習特點。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自説自悟,自主發現問題、合作探究,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説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發現問題

2、欣賞交流充實感知

3、利用資源指導製作

4、實踐操作內化知識

5、巡迴察看點拔指導

6、展評總結積累經驗

美術説課稿範文12

説設計意圖: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也是兒童進入美術學習的起點,把生活中的事物引進課堂,從學生的問題和興趣出發,在活動中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形成對身邊世界的興趣,培養髮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多元學科不同領域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感受生活的美。

因此,我在教育活動內容選擇上特別注意活動內容“源於生活,緣於興趣”。

説活動目標:

根據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建構知識的能力,我為本次活動制定瞭如下四條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圓形,瞭解其特點,學會區分;

2、會畫圓形,在圓形中畫出彩色的故事內容、物象或圖案;

3、學會用彩色的圓形制作陀螺;

4、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動手動腦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説活動重點、難點:

此次活動設計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對於基本型有一些認識和了解。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為“引導學生認識、畫出圓形並對其塗畫裝飾”,將“製作陀螺,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動手動腦能力”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説活動方法:

為了構建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讓學生在自主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體現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識運用了以下幾種教育方法:

1、利用情景吸引兒童的關注,通過小光盤需要幫助的可憐形象激發學生的興趣,產生助人為樂的激情,同時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之產生了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

2、適當引導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思考和設置開放性問題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與學生有效地互動。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3、適當對學生進行點撥。藉助當時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題,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把教師的主題轉換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把學生的探索興趣引向教師要求的方向,以此突破重點難點。

説學法: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天真浪漫,愛説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如果能找到適合並讓他們感興趣的課堂活動,他們就會非常樂意去做、去學。所以只有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樂,體會趣味感、成功感”才能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

説活動過程: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新《綱要》精神,本次活動設立四個環節完成目標: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二)融入生活,探求新知;

(三)走近生活 ,個性創作;

(四)真情流露 成果展評;

(五)歸納總結,延續拓展: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順應兒童情感發展的需要,設計具體的情景吸引幼兒關注。為了不拘泥於教材內容,在課的一開始,通過給學生介紹新朋友:一個擬人化的光盤形象,來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之產生了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小光盤需要幫助的可憐形象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產生助人為樂的激情。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光盤的形狀後,確定本節課要完成的任務:在圓形上畫上多彩的圖案,讓小光盤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引出課題《彩色的圓形》

(二)、融入生活 探求新知

這一環節我分兩步進行教學,引導孩子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層層推進,步步深入。

(1)畫一畫

1、學生可徒手畫圓,也可利用飲料瓶蓋等畫圓,並隨意裝飾圓形。

2、讓學生把設計好的彩色圓形剪下來,在小組內展示,學生互評,取長補短。

3、由學生選出每小組最漂亮的圓形,由老師向全班展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激發學生的創作思維。

(二)、説一説

為了訓練學生的思維,並且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我將學生每四人分成一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隨意地展開聯想,並説説各自的想法:

1、交流自己最喜歡的一幅作品及喜歡的原因,得出結論:這些作品的色彩豐富,裝飾圖案很美。

2、提出問題:這些作品用什麼方法裝飾的?請剛才畫出彩色圖畫的同學介紹方法,總結經驗。

當我請剛才畫出彩色圖畫的同學介紹方法,孩子們已經有些躍躍欲試了。於是,我動手演示讓學生感到從整體到局部的作畫步驟,提示學生注意色彩搭配。

除了用形、線裝飾,我們還可以用其它形象來裝飾圓形。老師將示範圖樣一一出示,開拓學生的思考範圍,為學生提供資料。在合作與交流中、自學與互助中,孩子們發現了圓形同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這種“研究性學習”方法的使用,能讓學生在探索中發現,在探索中嘗試,在探索中創新,使學生主動學習,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加上教師的`的示範,本課的重、難點的知識就迎刃而解了。

(三)、走近生活 個性創作:

在本環節中,為了捕捉隨機教育的契機,我藉助當時的情景、材料——裝飾好的光盤和一支紙做的粗紙棒,演示小光盤的舞蹈,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從而把學生的探索興趣引向教師要求的方向——製作陀螺,激發美感。學生積極動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一個漂亮的圓形,做一個漂亮的陀螺玩一玩!

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我以“流動”組員的身份與他們交流,及時對學生在創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在輕鬆、“安全”的氛圍中進行創作。有了以上的創作情境,學生對彩色的圓形在他們的作品中以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和獨特的個性表現了出來。

(四)真情流露 成果展評

一堂好課,過程性評價不可少,總結性評價尤為重要。在此環節,我讓孩子們展示、交流,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相結合。孩子們獨特的創意與構思,以及他們審視作品的角度不得不令我佩服。

(五)歸納總結 ,延續拓展:

最後為了學生經驗在原有的基礎上得以拓展,探究興趣得到更好的延伸,使學生輕鬆、愉快地完成本次活動。我用這段話,對本課內容進行總結,使孩子們受到了美的教育,同時也昇華了本課的主題:多彩的圓形可以做成陀螺,它還可以做成很多漂亮的飾品。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和圓形比較相像,建議學生想一想,做一做,別讓自己的巧手閒着!

整個活動我用探究體驗新方法,始終以師生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往機會的提供者和學生髮展的支持者和指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在喜歡的“玩”中,主動去探索、去發現、去嘗試,去辨別,並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建構新的認知結構,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從而實現了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美術説課稿範文13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

我是——號參賽選手,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和文化價值》,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四個方面來説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我首先分析一下教材的內容地位和作用。本課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本單元屬於欣賞評述領域。包括三組學習活動,可用3-5課時進行教學。今天我講解的是第一課時的內容。

2,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對這一領域的要求以及對教材的分析和學生的認識規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知識目標:初步瞭解美術作品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與美術的發展及其藝術特色之間的關係。能力目標:讓學生自己收集中國美術作品圖片和文獻資料摘錄,並引導學生瀏覽和初步欣賞美術作品。選擇一些作品進行深入欣賞和評價。情感目標:能從社會歷史文化的角度來認識美術的社會價值和審美特徵。

3,通過對教材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我把本課的'重點確定為:結合歷史課學習經驗,幫助學生回顧先秦至兩漢時期中國歷史發展的基本狀況。

針對九年級學生的特點,我把本課的難點確定為:引導學生能夠利用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歷史文化資料和美術史料,和美術作品相互印證與對照,進行探究學習。

二説教法

根據本課的性質與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採取“啟發引導”及討論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開發思維中,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並且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師師範的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能夠主動地掌握知識,已解決本課的重點,突破難點。

三説學法

鑑於以上分析以及學生特點,在這節課,我運用了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和師生互動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達成能對美術作品和美術現象簡短評述的目標。

四教學過程:

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與學法的基礎上,我預設的本課的教學流程分以下三大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這一環節我通過展示所選先秦至兩漢時期的美術作品圖片和其他歷史資料圖片圖表,讓學生自己積極主動提出史前或上古時代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表現了什麼樣的含義或思想內容?的問題。從而引出課題中國美術的輝煌歷程和文化價值。這種導入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收到“一石衝開水底天”的效果。

第二環節自主合作探究方法這一環節我分三個層次組織教學。

第一層次:獨立思考互相討論組織學生對一些重點作品進行欣賞並對作品中的視覺形象,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進行初步的描述。引導學生瀏覽和初步欣賞美術作品,並對一些作品進行一一介紹

第二層次選擇方法小組合作把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討論,引導學生提出一些值得討論的問題,如"史前或上古時代作品中的藝術形象表現了什麼樣的含義或思想內容?"。"這些作品的藝術形式與深層意藴和人類的社會生活方式。思想感情與審美理想有什麼時候樣的關係?"等等。歸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然後圍繞本課的中心議題-不同時期美術作品的時代審美特徵及其社會文化價值,進行深入的欣賞和分析討論。

第三層次互相交流進行小結根據學生或小組準備的材料,分別對其他一些優秀作品進行欣賞和評述。讓學生更深層的瞭解中國繪畫的發生發展過程。

這樣的設計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落腳點,讓學生從事主動地觀察,猜測,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受到薰陶和感染,從而培養學生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得能力。

第三環節總結提煉帶領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要點,鼓勵學生多關注美術的發展動態。

通過總結,促進學生對一堂課的教學進行梳理,並把學習的觸角向外擴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整堂課,我力求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1體現美術與社會,生活,人文。自然,科學的聯繫,培養學生的表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

2注重美術思想方法的滲(shen)透,鼓勵學生自主探究。

3重視培養學生應用美術的意識與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把美術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結合起來,提高審美情趣。

4始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注重評價。

各位評委,以上所説是我對這一單元第二課時的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是千變萬化的,會隨着學生和老師的靈性而隨機生成。預設效果如何,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結合。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教!

美術説課稿範文14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優美的校園》,我將圍繞教什麼,怎麼教和為什麼這樣教,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説明我的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選自湖南美術七年級美術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學習生活》第一章《優美的校園》課,依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我明確了本課的課型屬於繪畫應用領域。本節課內容有兩個活動。

活動一:學習與研究——透視法。其主要內容是:透視知識的學習;

活動二:寫生與表現必備的造型基礎之一。透視知識的學習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美術語言,提高學生的空間表現能力,還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空間想象力,發展學生具有個性的表現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學情分析

依據國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制定本課教學方法。國中生兩級分化已形成,個體差異明顯,形象思維往抽象思維轉化,但形象思維仍然佔主體地位,因而直觀性教學更貼近學生實際,如在國小時學生主要以平面畫為主,進入國中後開始學習立體畫。剛開始接觸時學生的空間思維可能難於轉變,有部分學生思維會停留在平面裏,通過實物觀察後會有所轉變。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美術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對透視知識的學習與探究,使學生了解多種空間表達法,掌握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規律,學會運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法來表現校園的空間。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體驗、交流、總結和運用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觀察能力和空間表現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在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透視知識來源於生活,同時學會運用透視知識美化我們的生活,表現校園的空間之美。

四、教學重點、難點及依據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結構和心理特徵,我特制定如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透視的規律、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的基本知識

難點:如何運用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表現空間的變化

五、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畫具等。

學生準備:美術教材、收集的圖片、資料和繪畫工具。

六、教學方法

依據本課實際,我以體驗、問答和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完成本課內容,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樂於學習美術的興趣。另外以多媒體課件貫穿課堂,通過直觀、詳盡的直觀演示,來達到教學目標。

七、教學過程

本課的主要內容是透視學,透視知識的學習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説較為抽象和理性,學習的難度較大。如果還是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會讓學生覺得學習困難,而且還會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本節課設計了三個活動,更多地讓學生接觸實際事物和具體環境,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同時結合教師的引導觀察——情景創設——啟發點撥——彙總歸納,以便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空間表現能力。本課的基本教學程序如下: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得出結論——練習、反饋應用。

教學過程

依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來組織課堂教學,我的教學過程設置如下:導入新課——講授新課——學生練習——作業展示——小結——拓展;

(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我通過一個提問——黑板是什麼形狀的?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因為學生會覺得奇怪“黑板不是長方形的嗎?老師怎麼會提這麼簡單的問題?”接着進行活動一:

讓幾位學生通過對黑板正面和側面的觀察並討論,瞭解到黑板會由於空間的變化呈現出梯形的形狀,即原本相等的兩條邊會產生“近大遠小”變化來引入本課的主要內容——透視

(2) 講授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得出結論

活動二:

探究第1個問題“透視”現象。播放幻燈片:當我們站在寬闊的馬路上,放眼往遠處望的時候,馬路兩邊的景物會產生什麼現象呢?學生觀察很容易得出結論:馬路越來越窄;兩旁的樹木越來越小,越來越密;行人、車輛越來越小,越來越密。看到物體時產生的這種近大遠小、近疏遠密的現象就叫透視現象。

探究第2個問題“平行透視”及其消失規律。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理解:什麼是平行透視以及它的消失規律。

探究第3個問題“成角透視”及其消失規律。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理解:什麼是成角透視以及它的消失規律。

(3) 學生練習 教師指導

活動三:

把學生分成三部分,坐在教室中間的小組運用平行透視法對講台上的正方體實物進行描繪,兩邊兩小組運用成角透視法對講台上的正方體實物進行描繪。

通過這個活動,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和深化透視知識的學習。在這個環節裏,學生也許可以根據透視規律來畫出正方體,但許多學生畫的正方體會出現傾斜的現象,原因在於學生把豎直線畫得不垂直於視平線。此時可以啟發學生:這與如何寫字端正是一樣的道理。

(4)作業展示

展示學生作業進行對比並進行點評。

(5) 小結——拓展

針對本課內容進行設計了三個問題

你學會了什麼?

你的體會是什麼?

你喜歡今天這堂課嗎?

目的是通過學生回顧內容,尊重其個體感受,從而實現本教材人文性特點,同時又起到鞏固今天所學知識的作用。

課後拓展

通過今天的學習,課後同學們可以用透視法來描繪我們的校園,如教室、操場等。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美術説課稿範文15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1、編輯指導思想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學習認識色彩是人們生活的需要,是人們掌握美術文化的一部分。認識三原色中的黃色和藍色,引導學生分別欣賞以黃色、藍色為主的圖片,從而體驗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對生活中色彩的感知能力。通過欣賞,感受黃色帶給人們的明亮、温馨的感覺,感受藍色帶給人們的涼爽、清靜的感覺,提高學生運用色彩的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創造力。本課教材的意圖是通過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認識、感受黃色和藍色特有的魅力,幫助學生學會感知色彩現象,並從中體驗到黃色的畫和藍色的畫不同的美感,激發學生學習色彩的興趣,調動全體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2、教材版面分析

本課佔用了兩個版面,共展示了6幅以黃色為主的繪畫和6幅以藍色為主的畫面。它們都是分別以黃色和藍色為底色的。有的主體也是用黃色和藍色來表現的,但是主體和背景有比較明顯的深淺對比關係,有的畫面主體採用的是和底色對比明顯的其他顏色。作品的這些特徵,教師應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反覆欣賞、體驗、感受,還可以把表現不同的兩幅作品,放到一起對比,使學生能比較容易地發現它們的不同,這樣有利於學生在繪畫創作時借鑑其表現方法。書中選用的都是繪畫作品,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補充欣賞一些攝影作品,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體會色彩的魅力,感受黃色、藍色帶給人們的不同的美感,使學生逐漸豐富對色彩的感覺。

(二)教學目標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結合二年級學生特點,本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相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在黃色和藍色的畫情感體驗中,提高對色彩美的認識。

②過程與方法:通過聯繫生活實際,以及以黃色、藍色為主的美術作品的展示,使學生感受和認識這兩種顏色,增強對色彩學習的興趣,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它們。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體驗黃色和藍色的畫情感中,提高對色彩美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和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感受黃色與藍色,並解讀黃色與藍色以及在畫面上的應用。

教學難點:注意畫面主體和背景的色彩對比關係以及同類色之間的深淺對比。

二、説學情

由於二年級的學生對色彩已有一定的認識,但是他們的感受力、語言表達力較弱,對這一點,我採用多媒體教學來解決學生學習中的難點、疑點,激活學生的內在潛力,讓他們在寬鬆自由的氣氛中突破已知的形象轉化成經過大腦加工內化的形象,用自己的語言及繪畫語言符號再重新表現出來,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三、説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過程主要通過師生的`互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作為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因此在本課中,我主要採用了啟發式引導為主,以問題的呈現,結合運用多媒體、範畫等直觀教具,不段採用欣賞、啟發、歸納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感受色彩。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參與”氛圍,讓他們多動手進行大膽實踐,養成不怕挫折,不怕失敗,磨練頑強的意志力和創造力。

通過師生雙邊教學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探究學生內在的潛能,激活想象思維能力,迸發出學習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創設課堂的這種氛圍,讓學生的眼、腦、手得到協調的發展,思維意識達到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轉化,促進創造才能的盡情發揮和智力的發展。

在學法上,主要讓學生多次觀察思考,為學生創設情鏡,使他們在觀察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想象空間。在教學中,採用課堂討論,探究學習等形式,通過比較、分析、實踐讓學生以突破本課的重難點,以便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教具、學具準備:

幻燈、範畫、多媒體教學課件、彩筆、紙張、鉛筆

四、説教學過程:

第一環節:語言組織教學

第二環節:激趣導入

講故事《一對好朋友》,激發學生興趣,集中注意力。

第三環節:欣賞圖片,認識色彩

展示圖片:圖片1向日葵花園;圖片2麥田;圖片3:秋天的森林

出示色相卡:檸檬黃、中黃、橙黃、土黃......圖片4:湖邊美景

出示色相卡:普藍、羣青、鈷藍、湖藍......

通過欣賞自然中的美景,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並引入本課內容

第四環節:作品分析

1、品位黃色

欣賞分析梵高的《向日葵》、《阿爾的房間》、《收割中的田園風景》,體會黃色帶給人們的感受。

2、感悟藍色

欣賞對比分析梵高的《星月夜》,畢加索的《拿煙斗的男孩》,感悟藍色帶給人們的美。

通過欣賞繪畫大師的作品,啟發學生探索感悟色彩的美。

3、認識三原色、三間色

出示三原色:紅色、黃色、藍色

三間色:紅+黃=橙、黃+藍=綠、藍+紅=紫

通過引入黃色與藍色的間色綠色,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色彩。

第四環節:學生實踐

學生根據自己的繪畫實際情況選擇其一

A、將黑白的線描畫,變成漂亮的藍色調或者黃色調的畫。

B、揮動你手中的彩筆,自己創作一張藍色調或者黃色調的畫。

教師通過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要善於發現美、表現美,創造美。用自己的聰明的智慧與靈巧的雙手去感受、創造美好的生活。]第五環節:評價拓展

教師評價:在學生作畫時評價展示,啟發學生的創作。

課後拓展采用“連一連”的遊戲,來展示畫中的黃顏色:朱磦、藤黃;藍顏色:三青、花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