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聲》説課稿範文

來源:文書谷 1.65W

第29課掌聲,我想可能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禮物了,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因為那是對一個人努力的回報,對成功的肯定,同時也更是支持和鼓勵。適時的掌聲,帶給人的感覺是滿足、美好與感動。不僅如此,掌聲更能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成就人生。今天我想和大家走入一個美麗感人的故事《掌聲》,讓我們親身體驗掌聲給予人的温暖和力量

《掌聲》説課稿範文

一、教材解讀:

1、文本細讀:

《掌聲》人教版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29課,這篇課文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為小時候得過小兒麻痺症,腿腳落下殘疾,從此內心很自卑,“總是默默地獨自坐在一角”。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師讓她上台講故事,她不得不面對全班同學的目光。當她猶豫再三“一搖一晃”走上講台正緊張害怕的時候。想不到同學們給了她鼓勵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氣,走出了困境,打開了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扉,變得樂觀開朗,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

課文以英子的感情變化為主線貫穿全文,言簡情濃,透過描寫英子動作神態的詞句,展現了兩次“掌聲”帶給英子的內心變化過程。表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鼓勵和尊重,藴含着豐富的人文內涵。

三年級上冊的第八單元的主題是“愛是什麼”,《掌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教學中關注“愛”的主題,那是自然。但是我想:這份“愛”,在教學時,如果僅僅是讓學生知道“掌聲就是愛,同學們都愛英子”這空化了的思想內容,那這份“愛”已經遠離了我們。因為在我看來:愛,不是解釋,不是告訴,更不是口號,而是一種心靈的潤澤,是一次難忘的充沛的情感經歷!只有讓學生在“愛”的情感世界裏,經歷情感的洗禮,精神得到喚醒,內心得到敞亮,沉澱為人格了,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為生命奠基”!

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對文本的認識,以及《語文課程標準》對本年段“能質疑,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本要求,考慮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融合,結合本冊“在閲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這一重點訓練項目和第一課時已有的學習基礎,擬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如下: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掌聲前後英子的變化,抓重點詞句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

(3)、在體會英子內心世界的過程中獲得對“掌聲”內涵的感悟,即: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愛、鼓勵、尊重,主動關愛他人,也珍惜他人的關愛。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抓住表現英子掌聲前後神態動作的詞句,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後的變化。

教學難點:體會英子在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體會掌聲給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聲”的內涵。

二、設計理念:

“手捧着教材,為自己,更為學生,我必須懷着虔誠而又審慎的態度,從閲讀出發,或鑽進文字的裏面,透視到文字的背後,主動索取文字裏的巨大財富,在寶貴的課堂歲月,和學生一起,召喚我們每一個人心靈的日出。”竇桂梅如此向我們描述她的教學理想。讀着這段文字內心充溢着幸福,我一直憧憬着這種理想。讓孩子們踏着語言的台階,和老師一起,“在漢語裏出生入死”(王堯語),在情感世界摸爬滾打,於生命成長曆程中化蛹成蝶!

基於這種教育理想的追求,本課的設計理念是:引領着學生走向精神充實和心靈豐滿。緣本求豐,啟智激情!

三、教學構思:

基於上述理念,我設想本課時的教學將着眼於“情”,紮根於“讀”,抓住課文中提到的兩次“掌聲”為線索,以“英子掌聲前後的內心變化過程”為突破口,運用“以情促疑,直奔重點,以情激情,多元感悟,以情導行,情理相融”的模塊,緊扣文本,以情會文。指導學生用“抓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來體會人物內心世界”的閲讀方法。用心去學,動情去讀。圍繞一個“愛”字,深入體驗感悟,張揚情感,讓課堂噴湧真情,構建學生精神成長的搖籃。

四、教學策略:

如何在課堂上落實上述理念和目標?我準備採用“自讀自悟”“情景再現”“情境引讀” “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組織引導學生運用“朗讀感悟”“移情體驗”“想象拓展”“延伸生活”等方式學習課文,在教學過程上將對這些教法和學法予以説明。

五、流程預設:

我的教學由三個模塊組成。(屏示)接下來,具體談談每個模塊的教學:

一、以情促疑,直奔重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動學生稚嫩而又純潔的心靈。在課堂伊始,我以輕鬆愉悦的語調把學生自然而然的引入英子的世界。為後面的情感之旅鋪設基調。

我這樣娓娓道來:孩子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年齡和我們相仿的好朋友,她是誰呢?(板書:英子)來,我們一起和她的打打招呼。(生讀)課文裏是怎樣介紹英子的呢?

學生的發言可能會集中在兩個片段:

片段一: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後,她又總是最後一個離開。

片段二:她和同學們一起遊戲説笑,甚至在一次聯歡會上,還讓同學們教她跳舞。

這兩個片段都描寫的英子在班裏的表現。教學時要區別對待,片段一是通過英子的動作展示掌聲前英子的自卑憂鬱,非常感人,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生髮情感。我用“移情體驗”法和“想象感悟”法引導學生細細朗讀感悟,引起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而片段二簡單明瞭,可以一讀帶過。我是這樣處理片段一的:

1、朗讀感悟片段一:抓住:“默默地、早早地、總是、最後一個”等字詞品讀體會,想象體驗:每天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裏看其他同學遊戲説笑的英子,天剛矇矇亮就要趕到學校而行色匆匆的英子,目送着一個個同學離開後才敢在暮色中回家的英子,內心會怎樣?引導學生想象英子的內心世界:讓學生體會英子是個可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的女孩。再對比體驗,聯繫我們平日的快樂生活,對比體驗英子憂鬱孤獨的生活,煥起學生對英子的同情。我這樣説道:是啊,英子本應該和我們一樣擁有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生活,到操場上游戲,到舞蹈房跳舞,到林蔭下散步,到公園裏遊玩。可是她卻沒有。因為她的一條腿落下了殘疾。她總是不願意――,不願意――,擔心――所以她總是默默地――,早早地――最後一個――課文中有一個詞最能表現英子是一個什麼樣的小姑娘。那就是――憂鬱!(板書:憂鬱)面對着這樣一個不幸的孩子,你的心裏會怎樣?在學生深刻體會了英子的憂鬱孤獨,內心湧動着對英子的同情和關懷的基礎上,順勢指導多種形式的朗讀,就讓我們讀出內心的同情,讀出英子的憂鬱自卑的內心世界吧!

2、自讀自悟片段二:瞭解英子的開朗活潑 。(板書:開朗)

3、比較質疑。(板書課題:掌聲)

文中的這兩個片段充分展示了英子在掌聲前後的不同表現,掌聲聲前的英子孤獨、害羞、自卑、怕別人歧視,掌聲後的英子:開朗活潑。這恰恰是課文的矛盾點。抓住這個“點”生髮開去,比較質疑:請你們把這兩處片段對比着讀。讀着讀着,你發現了什麼?又有什麼疑問呢?學生會被這個矛盾點吸引住,產生強烈的閲讀期待:是什麼改變了英子?掌聲又有着怎樣的內涵和力量?很自然地就切入了關鍵點“掌聲”!以“掌聲的內涵”為突破口,再逐步延伸擴展。把感悟引向深入。達到課堂行雲流水,疏密有致,情深意濃。

二、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一)學生自主研讀“掌聲”段落。

首先是個人默讀,老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圈點批註,“不動筆墨不讀書”。接着小組交流,每人挑一處感受最深的語句讀一讀,説説自己的體會。然後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時,老師點撥引領。

這裏我創設了以自主為基礎,以合作為途徑,以探究為目的的開放的學習環境,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運用“自讀自悟”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自己走入文本,與文本對話,以產生獨特的個性化閲讀體驗。

2、交流、點撥、感悟。

句子一、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於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台。

句子二、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教室裏驟然間響起了掌聲,那掌聲熱烈而持久。在掌聲裏,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

句子三:故事講完了,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A、朗讀鋪情:引導學生抓住“猶豫”“慢吞吞地站”“一搖一晃地走”等引領學生展開想象,深層體會小英當時害怕、矛盾、緊張、無助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把這種感受送進去讀出來,通過讀讓小英的畏縮、自卑在學生的心裏產生了共鳴。

B、想象育情:請學生閉眼想象,我配樂旁白。

就在四十多雙眼睛的注視下,英子帶着紅紅的眼圈,低着頭,一搖一晃地,艱難地朝講台前挪動。整個教室頃刻間顯得異常安靜,靜的似乎可以聽到英子那急促的心跳。這不足十米的距離,此刻對英子來講,顯得那麼漫長。一步……兩步……五步……近了……更近了……終於,英子走上了講台……此時此刻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那一課”英子的心裏會是怎樣?

這裏,我用了“情景再現法”,在教師深情語言的描繪下,學生沉浸在英子走上講台的緊張與艱難的情境中,使學生置身於一個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喚起情感體驗的衝動,掀起他們內在的、心靈深處的湧動,甚至心靈的震撼。實現與文中人物英子既緊張害怕又難受痛苦的心靈契合。為之後掌聲出現時的噴湧真情做足前奏。

C、追問生情。導問:這一刻!英子最需要的是什麼?

追問:就在此時,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響起。這掌聲中又包含着什麼?

這樣層層剝筍,螺旋上升,學生的感悟步步推進:英子原來想的怕受到同學們的嘲笑。怕當眾出醜的情況都沒有出現,相反:她得到了同學們熱烈而持久的掌聲,這掌聲中有最真誠的鼓勵和尊重,更有同學們對她的關愛和期待。她的心靈被震撼了,感動了,同時也點燃了!

D、引讀煥情。音樂響起:師引入:是啊!此時的英子的心裏緊張不安呀!她多麼渴望來自同學們的真誠的鼓勵啊!

引讀: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生讀句子二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再讀——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勵的那一刻──生又讀——

層層鋪陳、重錘出擊,把這段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盡致,掀起學生情感體驗的高潮,實現了文與人、文與己的相遇交融,促使學生生成“真正感人的愛的力量”這種生命化的感悟!

E、換位傳情。

a、此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這掌聲告訴英子什麼?

b、得到同學們的掌聲,如果你是英子,你會想些什麼?

“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閲讀教學也這個道理,如果沒有親身體驗,就難留下深刻的心靈印記。在這裏我用“角色互換”“移情體驗”的方法,把文中的“此情此景”變成學生的“我情我景”。這樣,學生就容易融“我”入境,於“身臨其境”中推測、想象、探索,感悟語言,體悟情感,在閲讀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昇華!

F、品讀升情:循着“深深地鞠了一躬”和“一搖一晃”這兩個詞,在老師的語言引領下,通過一遍遍地迴環朗讀,讓學生沿着這些字詞鋪設的英子的心路一步步走向促使英子轉變的情感世界 。

鼓起勇氣講完故事的英子,再一次得到了熱烈的掌聲。此時此刻,無數的話語在英子心頭湧動,她想説: !

是呀,英子有太多太多的話要説,千言萬語在英子的心裏,她覺得再多的語言也不足以表達她內心的感激,於是,她向大家──生接: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 生接: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掌聲喚醒了英子的自信,掌聲鼓起了英子的勇氣,掌聲使英子和同學們的心緊緊連在了一起,聽,故事講完了──生接:教室裏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在掌聲裏一搖一晃地走下了講台。

G、聚情導思:“冰嘗無華,相蕩而成漣漪,石本無光,相擊而發火花。”學生通過充分的體會、感悟、想象、表達,心中湧動着真情,這份真情在盪漾流淌,課堂沐浴着人文的光輝。此時讓學生比較兩次掌聲,體味“掌聲”的內涵:第一次掌聲的背後是鼓勵,這一次的掌聲背後又是什麼呢?這兩次掌聲的背後都藏着什麼呢?再輔以音樂渲染,聚集情感:第一次掌聲的背後是鼓勵,第二次掌聲的背後是讚賞。兩次掌聲的指向雖有不同,卻有着同一個源頭:那就是同學們對英子的關愛、尊重和期待啊!(板書:愛)自然地昇華課堂主題:愛!並將這暖暖愛意融入學生的生命!至此學生的精神得以充實,心靈得以豐滿!

三、 以情導行,品悟“愛”的真諦。

1.叩擊“微笑着面對生活”。

師引入:正是這愛的掌聲改變了英子的一生,使她由一個文靜憂鬱的女孩變成了一個開朗活潑的女孩,瞧,英子來信了。

(屏示:英子的信)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掌聲,因為它使我明白,同學沒有歧視我。大家的掌聲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使我鼓起勇氣微笑着面對生活。”

讀後想象:英子會怎樣地微笑着面對生活。

聯繫生活:談對“微笑着面對生活”的理解。

竇桂梅説:“最好的讀者要提煉出屬於自己的東西。讀書在於讀自己,發現別人的時候也在發現自己。因此,讀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讀出自己的人生思考”。於是我讓英子的“微笑着面對生活”成為學生自己的獨特的思考,以情導行,把語文學習的情感體驗引向品味生活的真諦。

2拓展練筆,學會如何去愛:從英子的變化,你想到了什麼?你想把掌聲獻給誰?除了掌聲,你還會選擇什麼方式表達愛?出示《愛的小詩》,引導練筆,放飛思維,同時積累語言,實現情感、語言和思維同構共生!

3、激情結課:《讓世界充滿愛》音樂響起。師:在班級裏,在學校中,在社會上,處處需要掌聲,時時需要愛,我們不僅要知道愛,更要學會愛!讓我們給有困難的人一絲鼓勵,給逆境中的人一份支持,給成功的人一些喝彩!讓我們珍惜別人的掌聲,同時,也不要忘記把自己的掌聲獻給別人。相互關愛,共同温暖!讓世界充滿愛!

單元主題“愛的教育”的終級目標是什麼?面對着今天被愛重重包圍的學生,我想:感受愛,只是起點,讓學生學會如何去愛?才是本課的終極生命意義!

最後説下我的板書:

掌 聲

英子

憂鬱 開朗

抓住英子掌聲前後變化的兩個關鍵詞,展現英子在掌聲的激勵下的變化。藴藏文本內涵。中間一顆愛心即體現了同學之間的關愛,點化文本主題,實現學文明理、無痕育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