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説課稿範文

來源:文書谷 5.94K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説課稿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大學説課稿範文

大學説課稿範文1

一、説教材

我教的這門課程是根據國家高職高專教育發展的要求,從目前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精選國內外的文學名篇,為學生提供閲讀欣賞並進行素質教育,鍛鍊學生的讀、寫能力,增強高職高專的綜合人文素養,提高我校學生的實際語文能力。

第一是適用性

當下的大學語文教材,有的過於簡單,重複學習高三的語文課程;有的則拔得太高,是一種脱離課堂教學具體情況的課外閲讀。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優選了這本教材,在選錄方面,側重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高職語文教育的良性發展,優選具有高職特色的文章。做到選文經典、古今結合、中外兼顧。第二是創新性

前六個單元一改以往的“以史為線”或“以文體為線”,而是“以主題”為線索,按照篇章的主題思想進行章節的劃分,主要圍繞語言的應用,對生命的思考、對理想的探索、對社會的反思、真情的流露及智慧的整合。既富有廣度和深度,又注重文章內容和社會生活相貼近,提高學生的素質、陶冶學生的情操。高職大學語文不能像普通高校大學語文那樣,較為全面的學習教材中的知識,所以我們對教材進行了刪減,選擇與職業院校學生聯繫密切的課文,如《我的母親》與《我們因你而驕傲》這兩篇課文,針對現在的九零後一代不懂得感恩,我們就從兒子對母親的感情與父親對孩子的感情兩個方面入手,學生通過學習改變了自己的情感維度。同時我們選拔了一些好的篇章,提供給學生,讓其閲讀。我們都知道一定的閲讀是必須的,它雖不能改變命運,但是卻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豐富思想、提高認識。這門課就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全面提高我們職業院校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二、説教學目標

大學語文課程是人文社會科學類課程綜合性最強的課程,許多篇目集文、史、哲及藝術於一身。因此,大學語文理所當然地成為大學生文化素質培養的基礎課程和重點課程。針對職業類院校的特點,我們改變以往大學語文作為輔助性工具的地位,而將我們的知識體系與專業課融合在一起,全面培養學生的素質,從而使我們學校的學生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工作崗位,都能成為第一流的人才。

(一)注重知識的傳播(知識目標)

我們的學生在高中都極為系統的學過語文課,在語文課中識字、語法、詞彙、修辭、與相應的文學知識都接觸過,故在我們開設的這門語文課中,我們協助學生學習相應的古文、現當代文,以及教育意義極強的新篇章,讓學生從人文角度掌握新的語文知識,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吸取新的養分。從人文素養進行單元劃分,這顯然無論是理解還是記憶都比大篇幅的學習詩歌、戲劇、現代文及按文學史進行梳理的方式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注重各種能力的培養(能力目標)

首先就鑑賞教學而言,“大學語文”絕不是中學語文閲讀教學的繼續。從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來講,必須注重鑑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學習理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讓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語文知識自動自覺的應用到社會實踐中,應用到生活中。

其次從寫作能力的提高來看,高職大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未必是欣賞類文章的創作,而是指針對專業、工作、生活需要的各種寫作實踐,如應用寫作。寫作能力是當今人才必須亟待加強的,大學寫作應以立足於學生已基本具備的寫作知識和寫作能力,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寫作理論知識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強化思維訓練,提高學生對寫作材料的蒐集、處理能力;並從文體學角度把握不同文體特徵,以具備常用實用文章的寫作能力。大學生的寫作能力,應體現在具有文體感的文章的寫作上。

(三)注重高職大學語文的道德教育(情感目標)

高職院校是培養的人才,不是機械的只懂得課本知識,而不會實踐操作的大學畢業生。我們這門課程具有無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傳佈、道德薰陶與思想教育的功能,這種功能不能靠空洞的説教,而要使學生在各個經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促成思想境界的昇華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養其愛國情感與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課程中,這種功能從實現的途徑來看有三種情況:第一是通過大學語文教材的內容以及在語文課程與教學中對它們做出的闡釋、評價,或者説,是閲讀什麼、寫什麼、聽什麼、説什麼中的“什麼”來進行的。第二是通過語言本身,語言就是對“人的精神教育”,文即是道,語言本身內藴着思想、人文、德育、態度。第三,技能中也包含着“德育”、“思想”、“人文”、“態度”。對於他人的作品,哪怕主張和自己相反,也能按照原意,公正無誤地理解,養成這種包容的態度,就是國語教育中的思想教育。”

總之,大學語文課程所灌輸的人文精神,所培養的各種能力都體現了職業教育對學生素養與能力培養的要求。

三、説課程實施

我主要從兩大方面來講解:

一是教法,由於高校的課程內容多,涉及面廣,僅靠在有限的課時內學好語文是件困難的事,所以我在授課時注重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應該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在同一個班內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接受能力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出不同程度的學習要求,給予各類學生不同形式的輔導,從而使各類學生分別在各自的起點上選擇不同的速度,獲取數量,層次不同的知識信息。(學情)在教學中,我力求徹底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打破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從某種意義上把“接受型教法”轉變為“自主合作探究型學習”。密切聯繫實際生活,做到課堂中有生活,生活中有語文,從而真正落實語文即是生活的新理念。我校學生大部分都屬於思維比較活躍的類型,枯燥無味的課堂只會讓他們感到厭煩,老師一味的向他們灌輸知識,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必須根據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精神,再結合課文的實際特點,確定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為此,我重點設置了以下幾種教法:

情景設置法—激發興趣,逐漸深入。

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漸深入。

點撥法—展開聯想,拓展思路。

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關鍵處,進行恰到好處的啟發引導,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高質量的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二是説學法:“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會學生髮現真理。”

教會學生學會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學生獲得知識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我很重視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相學習,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學習過程,強調一些學習習慣的養成,在兼容並舉中力求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發展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激發興趣、理解陶情、啟迪心智、感悟沉澱的四種境界。在學法上重點採用了:

討論法—積極參與,總結規律

懸念法—帶着問題,鞏固提高

自主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其中,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和疑難問題進行集體討論以求明確,解決疑難。這種教學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關於《孔子論修身》這節課的教學設計

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説《孔子論修身》這篇課文的教學,一説教材,二説教學目標,三説教學重難點,四説這節課的教法與學法,五説教學過程。

(一)説教材

本節課是教材的第三單元的一節課,入選本單元的課文,大多講的是古今中外知名人士的博大理想與志趣以及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操。從不同的體裁入手,有的文章簡潔而意味深長,有的文章則節選自文人的精品之作,情感真摯,催人向上。而《孔子論修身》這篇文章,作者總結了自己的對修身的不斷求索,要想修身,必要內省。又通過與小人的對比,説明君子所應具有的風範、氣度、胸懷和表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亦能借此自省,從而在人文素質方面嚴格的要求自己。

(二)教學目標

我將教學目標具體分為三個

1.知識目標: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着重理解課文中關於修身養性的思想觀點。

2.人文目標:準確理解課文中孔子關於修身養性的基本觀點、主要內容和修身的方法,進一步瞭解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精髓,加強自身在傳統文化方面的修養。

3.情感目標:瞭解、借鑑課文中“內省”“忠恕”“誠信”“恭敬”等儒家思想,感受孔子安貧樂道、信念堅定、胸懷坦蕩、注重自省的崇高風範,提高自我修養、道德完善的自覺性。

(三)為了充分發揮本教材的優勢,教學重難點定為:

重點理解課文中關於修身養性的思想觀點,感受作者崇高的人格和坦蕩的胸懷。將文言語句的翻譯、理解,孔子思想的深邃和歷史的侷限等等作為本節課的難點。

(四)教法與學法

1.教法

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過程中是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不斷實現自我構建,學會閲讀,促進表達的過程,美國教育家杜威曾經説過,教育不是一種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學生主動性建造的過程,為此,我主要採納以下教法:(幻燈片)朗讀探究法

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法。

同時將創設情境法、指導學生自學法、運用遠程教育資源法及想象體驗法作為輔助教學。

2.學法

我們的學生對古文的理解,已經具有一定的閲讀能力,在閲讀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充分感知大學語文的培養目標,主要用了以下學法:(幻燈片)質疑提問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朗讀理解法

四)教學過程

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品味、感悟,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出難點,教學程序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幻燈片)

1.激情導入,誘發興趣。

2.指導方法,協助理解。

3.討論交流,重在激勵。

4.直奔重點,集中理解。

5.品新內化,拓展延伸。

一是激情導入,誘發興趣。在深入主題之前,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做好知識的銜接,我先給學生看一段有關孔子的短片,“看與思”相結合,提出問題:“能談談你對孔子的理解嗎?”從而自由進入學生討論,進入了課文,再順勢而導,“談談你對《論語》中的某句話的理解”,讓學生放開了講,我適當的加以引導、點撥、提示。

二是指導方法,協助理解。蘇霍姆林斯基曾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學生這種需要尤為強烈。為此,在課堂上,我首先借助註釋和工具書閲讀課文,幫助學生疏通文句,初步理解課文內容,接着將進一步的翻譯與理解交給學生,在這裏,我只是輔助學生,把主動權教給學生。針對個別難理解的語句做重點的點撥。

三是討論交流,重在激勵。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系統的進行討論、交流,進一步理解孔子關於修身養性的思想觀點,引發學生的思考與感悟,提高完善個人道德的自覺性。這時教師參與其中,但不是直接告訴答案,而是重在激勵、喚醒。之後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這時老師要對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分步處理。

四是直奔重點,集中理解。在這個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帶領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我將課文劃分為四個小節,要求學生用簡短的語言概括每一節的主要內容,而概括主要內容可在若干同學發言的基礎上形成比較準確、比較一致的意見。重點突出修身的方法—內省。孔子十分強調自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以“仁”為最高道德規範,那麼怎樣實現“仁”呢?孔子説“為仁由己”。也就是説要實現“仁”,還得靠自己。修身的本質就是不斷進行內心反省的過程,孔子稱之為“內自省”、“內自訟”、“躬自厚”、“求諸己”等。

2.接着我要求學生用白話的形式將內省部分表述出來,從讀到寫,從寫牽引,這樣讀寫牽引法的運用,讓學生對修身的方法理解的更加透徹了。

3.通過反覆閲讀挖掘修身的主要內容,這個層面師生共同交流,得出結論。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文,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時間,所以,一方面我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教學內容,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自己讀課文,有深刻的體會,真正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而共同探討重點句子,如“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既有利於解決重難點,也體現了互動性。

五是品新內化,擴展延伸。

既然是內化就要對文章加以吸收,既然是延伸就要延伸到我們的課堂之外,為此,我設計瞭如下幾個方面:

1.參照現代文中修身養性的描寫,結合這節課的內容,寫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談談你對加強個人修養的認識。

2.結合實際談談,在當今這個時代,孔子有關人格修養的這些論述今天是否還有借鑑的意義?談談你會做些什麼,怎麼做,加深學生對《論語》修身思想的認識及其現代價值探討,從而讓學生真正在生活中學語文,真正在生活中用語文,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節課的內容,板書設計上我力圖遵循:簡潔、美觀、實用的原則。突出修身養性的重要性,孔子所説的修身,就是學習做人的道理,要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修身為第一要。孔子説: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平天下者,先治其國。而修身的先決條件是格物、致知、誠意和正心。要努力觀察和研究事物,探究事物的發展規律,不斷獲取高深的知識和智慧。有了高深的學問和智慧,就能心誠意實,言行一致,即使無人在時,也照常遵守道德準則,保持情緒平穩,平常心,沒有憂患,很好地修身。

大學説課稿範文2

在新課程標準實驗和體育課程改革中,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務實、拓展、探索、創新的思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有關故事情景的展開來完成各項教學任務,讓學生沉浸在故事的角色中,使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參與,不斷體驗的過程。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自主發展的探索過程中,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滿足和快樂,為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教材分析

奔跑是體育鍛煉的主要教材之一,是人體基本活動能力的重點教材。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通過加速跑這一教學,是學生掌握最簡單的奔跑逐步加速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奔跑能力;促進學生下肢肌肉、關節、韌帶、上下肢協調能力和內臟器官機能的發展。本課的教學,儘量多給學生練習的機會,不過分強調動作的細節,而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跑的動作正確,逐步加速的奔跑能力上。輔助教材安排了聽信號快速跑的遊戲。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表現為思想活躍、活潑好動、興趣廣泛、情緒波動大、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好勝心強,模仿能力、表現欲和上進心都比較強。這為本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樂學思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夠樂於參加本堂課的學習,認真完成本課任務。

2、能做到上體放鬆,兩臂前後擺動,逐漸加快跑的速度。

3、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表現勇於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點:提示跑的動作正確,逐步加快跑的速度。

教學難點:逐步加快跑的速度。

四、教學方法

針對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同時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化教學原則,本課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入境動情,明理知味,用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使每個學生在強烈的角色體驗中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獲得注意力,從而獲得的教學效果。

2、直觀教學法:運用掛圖展示站立式起跑的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所學動作的形象。

3、遊戲競賽法:利用遊戲的娛樂性、競爭性、規則性強的特點,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產生想象,在思考、領會、比較、體驗中掌握動作技術,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產生較強的情緒體驗,激發好勝心,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

五、學法指導

“方法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本課在學法上我主要採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先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發現問題,然後在相互對比,小組研討中領悟出要領,理解道理。最後通過小組協作和個人練習相結合的學習方法,解決發現的問題,從而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做到“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六、教學過程

本課以“森林探險”為主線,從初如情景,再如情景,發展情景,保持情景,延續情景五個環節展開體育教學。

(一)初入情景:

1、導入:同學們,大家知道大森林裏有哪些兇猛的野生動物嗎?(知道)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呢?以提問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很輕鬆的進入到預設的情景教學中。在介紹的時候,學生應該使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回答出答案,我稍以語言鼓勵,效果會更佳。

(二)再入情景:

老師聽説我們班的小朋友特別勇敢,你們願意參加森林探險活動嗎?(願意)森林中險惡重生,在探險之前,我們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故事情節,模仿各種小動物,小朋友們跟着老師自由自在地做遊戲,從而達到身體各關節的充分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意識。使他們在“玩中學,在學中樂。”

(三)發展情景:

在森林當中我們遇到了不少困難,就要同學們不斷的進行克服。嘗試自由練習快速跑:怎麼樣才能快速的通過自己本組的路線?這時候學生在自我的探索中不斷的進行較快速度的練習,達到了自學的效果。

2、教師點出:我們在通過森林時不僅要有比較好的越過障礙的方法,還需要有快速跑的能力,因為教師給每組同學都設計了一條必須通過的路線,那就是快速跑過一條“危險”的長距離障礙。該怎樣加速,才能使自己在跑道上跑的越來越快。於是同學們帶着不同的表情和動作開始在跑道上奔跑。剛開始,學生自由發揮的動作不一定都正確,這就需要教師的幫助。教師組織學生觀看掛圖,學生自由模仿站立式起跑,學生在嘗試中不知不覺的掌握了動作要領,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在學生掌握奔跑動作的時候,讓學生對比一下,慢跑、快跑和加速跑有什麼不同。通過比較自然瞭解了加速跑的動作。上肢與下肢的配合會更協調,自然速度就越快。最後通過讓學生通過比賽,看誰跑的最快,請4個組中的同學出來決賽併發獎。

(四)保持情景:遊戲“聽信號快速跑”

同學們通過鍛鍊掌握了探險的本領,教師通過哨聲來統一指揮,達到動作的熟練。提問:我們的探險本領已經十分的高強了,讓我們比一比誰的本領,好嗎?教師按照遊戲規則,將學生分為兩組,分別在佈置場景的場地進行,在音樂的伴奏下,開展遊戲,最後教師講評比賽結果。

(五)情景延續

在課的最後部分安排了放鬆舞蹈,學生在我的帶領下跳起歡樂的《幸福拍手歌》舞,讓學生們跳起來,樂起來,笑起來,調節大腦中樞神經的興奮,使緊張的肌肉得到放鬆,從而達到體育課的目的和任務。

七、效果回顧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以《加速跑》為主教材,以聽信號快速跑遊戲為輔助教材。通過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情景的感染下,激發學習興趣,獲得注意力,從而達到的學習效果。另外,通過利用掛圖展示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所學動作的形象。通過利用遊戲的娛樂性等特點,精心設計問題讓學生產生想象,在思考、領會、比較、體驗中掌握技術,提高學生的興趣,產生較強的情緒體驗,激發好勝心,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

大學説課稿範文3

本次體育課的性質,是一堂實踐綜合課。教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其中,新授的內容是正面雙手墊球,課課練內容是中長跑耐力練習。我將從教學目標、教學程序等6個(手勢)方面來説本次課。

一、説教學指導思想

1、説教學對象與學情分析

這是一堂45分鐘的課,他們身體的協調性較差,好勝心強、耐力素質好、接受能力強。

2、説教材分析與教學重難點:

本次課的內容選自人教社《體育與健康》,第七章的內容,墊球是排球三大技術的首要環節,學好墊球,會為以後學習傳球和扣球動作打下堅實的技術基礎。

本次課的教學重點是墊球動作的手臂手型,以腳蹬地為主的全身協調用力(側面示範)。教學難點是也手臂的手型、用力源點即上下肢的協調用力;中長跑中的身心極點的處理。

3、説教學程序(教學方法)

首先,由我集合整隊,師生問好。宣佈課的內容。把學生分成四路縱隊進行慢跑熱身,每組小組長帶領成員,在上課區域自行設計進行慢跑路線。教師提示有蛇形、方形、不規則形、也可以是場地上的線條等。總距離約300米,時間為3分鐘。

二、我安排了七節雙人徒手操

1)雙人拉鋸練

2)雙人壓肩

3)同時蹲、起;一蹲一起;

4)拉手側邁步(配口令,示範一下);

5)拉手繞圈(兩個字的要求:動作慢、距離遠);

6)背靠體轉擊掌(不抬腳掌,口令逐漸加快速度,示範一下);

7)互背各三次時間約為7分鐘。

這樣做的理由有二點:

1、充分活動開各主要關節和肌肉,防止受傷;為學習技術動作創造更好的身體條件。

2、給學生一定自主學習空間,改變單調乏味的跑圈模式,這也符合小場地上大體育課的中國國情。

進入基本部分

調整學生隊形,(做手勢)教師站中間,學生站兩邊。教師説明今天要學習的動作名稱:正面雙手墊球。然後做完整示範,這樣做的理由是根據心理學家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運動技術在學習初期,學生是通過視覺的觀察與模仿來建立動作表象與動作概念的。所以,我在示範與講解時,只注重動作重點與關鍵環節(整體方向結構與順序),不會強調動作的細節與局部問題。

對此,我這樣講解:

1、強調手型與接球部位,對於手臂的要求:六個字,三個詞(壓腕、夾臂、頂肘)。

對於擊球部位容易出錯,我用圓珠筆標註一同學手臂的正確部位打“√”錯誤部位打“×”。

2、強調發力點:力來自於腳蹬地,手是平動,而不是以肩為軸的轉動。採用這樣一些輔助練習:(邊示範、邊喊口令一蹲一起徒手練習,先原地、),約15次熟練後,基本定型,再行進間一步一動練習,練習次數約20次。

第二步:用重複練習法,擊固定球練習(10次一換)。一人持球於腹前,另一人做原地擊球動作,注意感受擊球部位,和正確的發力順序。第三步:用合作學習法,拋接球練習,兩人一組,一人拋,一人墊(10次一換)。

本次課又只是3次教學的第二次,況且學生一般都很着急完整練習,只練徒手或輔助練習,學生會覺得枯燥,所以,用嘗試教學法,讓學生兩人對練,提高積極性。)教師巡迴指導,糾正,如果遇集體犯錯問題,就口哨召喚學生,停止練習,靠攏糾正後再分散練習。時間約為22分鐘。基本部分的.複習內容是中長跑量大,枯燥。學生不喜歡。但它反映的是人的心血管能力,是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因此,老師用鼓勵性的語言學生提高心理極點:“這個時間你們一定能行的;你們盡力了就是好學生。”再教授一些克服生理極點的技巧。如:1)調整呼吸,2)加大擺臂幅度,3)減小步長等等。

我的具體做法是,設計一條安全的校園路線,利用環境變化,轉移注意力,降低疲勞感。男生約為1500m,女生為1200米。在學生必經點的2/3處,設置未知的驚喜(展示明星圖片)。我這樣做的理由是:依據心理學家托爾曼的認知論,讓學生事前知道有獎勵而不知道獎勵的結果,使學生有一種未知的誘惑,從而更好的完成練習。

三、結束部分

做拍手,拍臂,拍腿,抖臂,抖腿放鬆操,一邊做一邊説肌肉名稱。

教師作總結,鼓勵,表揚跑在前面和盡力的同學。

5、通過教學程序擬達到以下目標:

5.1參與目標:新課程理念要求,為了一切學生,我們絕不拋棄任何一名學生。所以,要求100%的學生參與到運動學習中來。

5.2技能目標:約80%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與體會動作;50%的同學能基本掌握墊球技術,長跑優生,男、女同學應該在6分鐘內跑完。

5.3情感目標:本次課,通過雙人徒手操、明星圖片給予新鮮感,調節學生的情緒,刺激學生的情感,克服生理和心理極限,鍛鍊戰勝困難的意志品質。

整堂課負荷強度由低到高,因為有什麼內容,什麼順序,所以心率控制在110-130次/分。練習密度約40%。

大學説課稿範文4

一、關於教材。

這一單元是高中語文新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用淺易文言文寫成的演講稿。繼國中《最後一次演講》之後,高中階段第一次集中學習這種實用文體。通過學習,除了要求學生了解演説詞的基本特點之外,我們還要求學生學習瀏覽、圈點、勾畫的讀書方法。這一課是一篇自讀課文,主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進一步瞭解演講稿的特點,為自己撰寫、參加演講語文活動做準備。

二、關於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定我們的依據是單元教學要求和高一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目標設定為三維目標,以便於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語文素養的積累。

(一)知識教育目標。

1、結合本文的結構,瞭解演講辭中心突出、層次分明的特點。

2、理清局部思路,弄明白一段文字,一句接一句,後一句接前一句的道理。

(二)能力培養目標。

1、結合註解,疏通字句,通過關鍵語句的分析,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的內涵,體會本文的思想文化意義。

2、探究思路,提高積極思維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引導學生理解蔡元培的辦學方針和巨大貢獻。

三、關於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本課是文言文寫成的,又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但本文層次分明,重心突出。抓住了本文的重點,也就容易理解本文的結構和內容了。因此,我們確定瞭如下教學重點和難點內容。對於難點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了以探究合作學習為主的學習方法。

1、重點:結合本文的結構,瞭解演講辭中心突出、層次分明的特點。

2、難點:結合註解,疏通字句,通過關鍵語句的分析,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的內涵,體會本文的思想文化意義。

3、解決辦法:多探究,多發問,多思考,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關於教學步驟。

教學步驟的重點有兩個:一是理清課文的結構,二是關於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一)明確目標。

1、結合本文的結構,瞭解演講辭中心突出、層次分明的特點。

2、結合註解,疏通字句,通過關鍵語句的分析,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的內涵,體會本文的思想文化意義。

(二)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説》是一篇用淺易的文言文寫成的演講辭。要想理解這篇演講辭的內涵和意義,必須先了解當時的社會現狀和北大的發展歷程。此時,可通過投影或口頭介紹,幫助學生了解時代背景。

2、朗讀課文、把握文意。

3、分析思路在演講中,他開門見山,在簡單地回顧了自己與北大的.淵源之後,就以校長的身份直截了當地對青年學子提出了三點要求:抱定宗旨、砥礪德行、敬愛師友。這幾點要求絕非泛泛而談,而是直接針對當時的社會風氣和北大的沉痾而提出的,可以説每一點都極富有針對性,都事關北大的前途和命運。首先,他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大學的性質,明確求學的目的,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蔡元培對青年學子提出這樣的要求,可謂切中肯綮。第二點則着眼於品行,這一點也是有的放矢的,這些教誨既嚴肅認真又體貼入微,可謂語重心長。第三條,是從個人修養方面來説的。這三點看起來並不複雜;但在當時卻有着振聾發聵、匡正時弊的重要意義。

正是因為有了蔡元培,有了這樣的辦學方針和求學準則、做人標準,北大才從多年陳腐封建的泥潭中拔了出來,走上正軌,逐步成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大學,為成就今後的百年輝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演講辭的最後,作者告訴在座的青年學子,自己近期要做兩件事,一是改良講義,二是添購書籍。這兩件事情雖小,卻是建構一個優秀大學的基本條件,也正是北大學子們最迫切需要的。作為一個校長,蔡元培為學校、為學生考慮得不可謂不深,不可謂不細。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朗讀並積累詞語。

幹祿、終南捷徑、弭、肄業、鮮、相勖、訾詈。

2、提問。

作為一篇就職演説,本文富有針對性和現實意義。

就職演説,大都會闡釋自己的施政綱領或對聽眾提出要求,本文二者融合而又側重於後者。作為北大的新一任校長,蔡元培對青年學子寄予了厚望。他深知當時社會的污濁與北大的沉痾,因此,在演講中,他開門見山,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三點要求。這三點可以説每一點都事關北大的前途和命運,也是青年學子們普遍關心的。這樣,在內容上首先就抓住了聽眾的心理和興奮點,引起聽眾的興趣。

3、提問。

本文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在結構上,這篇演講辭思路非常清晰。演講,由於是一聽而過,時間有限,一篇演講只能安排一箇中心思想,而且要求中心突出,本文就是圍繞着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北大學子而展開的,而且通篇都圍繞着這一中心選擇材料和組織結構。簡短的開場白引出話題,正文展開話題,結尾總結話題,層次分明,脈絡清楚,給人一氣呵成之感。

4、提問。

本文在語言上有何特點?

在語言上,本文用淺易的文言文寫成,在簡潔凝練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樸典雅。這篇演講辭寫作的年代,正是文言文向白話文過渡、新舊兩種文體並行的時期,當時的許多都帶有文白混雜的特點。以本文為例,基本的框架還是文言文,有大量的文言字詞和文言句式,多用單音詞、語氣詞等,但另一方面又比較淺顯,有許多口語成分,比起古文來好理解。因此,本文讀起來既有文言的言簡意賅、意味深長,又有口語的明快易懂,學習時要注意體味。五、關於作業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三。

大學説課稿範文5

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新編實用英語》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精講課文部分,課文的題目是:Different Attitudes to Gift Giving.在此,我希望和大家分享我的授課心得,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包括五部分:教學計劃及大綱要求,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學生學法以及教學的實施和過程。

第一部分是教學計劃及大綱要求:

其中教學計劃為:每單元精講閲讀部分第一篇課文,課時是兩課時時間,總計90分鐘。需要完成的內容是全篇課文的講解及相關習題的練習。大綱的要求是:閲讀作為外語教學訓練的歸結,通過閲讀開拓學生眼界,進一步提高語感和交際能力,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充分的條件。我對大綱要求的理解是重點要放在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大學的學習,不同於初高中的學習,畢業後很多學生要面臨工作,培養學生快速自主的學習能力就是培養學生職場最核心的競爭力,因此引導學生自主獲得信息,找到文章重點是本課設計的重點。

第二部分是教學目標:

一、本課的教學目標中最基本的是知識目標:學生能掌握基本的詞彙,句子結構,相關語法,能夠理解文章意思 ,瞭解相關文化信息。

二、更高一級的目標是能力目標:

1.激發學生了解不同國家文化的興趣,任何學科的學習都要以興趣為基礎,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相關的文化對興趣的培養,英語文章的理解都大有幫助。如果考試中的閲讀理解是同樣的難易程度,但一個是考端午節的文章,一個是考狂歡節的文章,相信學生一定是第一篇文章做的效果好,因為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相關信息,而對西方的狂歡節學生知之甚少。因此,學生了解西方文化對應試,尤其是閲讀部分的得分,會有很大的幫助。

2.培養學生理解英文文章,快速準確獲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學生畢業後面臨工作,職場不同於學校,如何快速的獲得信息,學會相關工作流程是職場必備的素質,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着重培養學生在短時間之內理解文章,找到文章重點的能力,鼓勵學生自主學習,這是我們大學教育的教學中重要的一項教育目標。

3.學習文中地道英語句型的寫法,完善寫作能力。英語文章的講解初高中就有,但側重點應該是不同的,大學階段不應僅僅把閲讀的教學重點放在意思的理解,和單獨詞彙的使用上,要讓學生學會模仿學習文章中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寫出地道的英文句子。這是對大學英語中閲讀教學的更高要求,這有利於學生英語水平得到質的提高。寫作能力在職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本的能力之一,雖然寫作在聽、説、讀、寫、譯中是難點,但只要經過不斷的模仿,練習,學生能夠寫出標準的清晰的英語文章,相信這對學生步入職場會有很大的幫助。

4.靈活運用所學詞彙。這要求學生不僅知道詞彙的意思,而且可以運用到實際英語交流中去,最重要的是學生可以運用到自己所寫的文章中去,很多學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背了很多的單詞,但最後考試的時候,寫作部分卻很多詞不會寫,原因就是平時對詞彙的運用掌握不好,只知道意思,不會運用,因此會再多的詞彙,不會使用,也是白費工夫,在教學中,老師要多給學生舉例,讓學生自主模仿、學習詞彙的使用,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詞彙的理解及運用。

三、最高一層的目標是素質目標:不同國家,習俗不同,應當尊重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學到相關禮儀,瞭解其他國家文化的同時,取其精華,弘揚發展本國文化。

第三部分是教學方法:

適用於本課的教學方法有:講述教學法,任務教學法,舉例教學法及提問啟發法。

1.講述教學法:這是所有學科授課過程中最根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教學法,英語區別於其他學科:要求部分內容英文授課,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我意識到如果整節課都是英語授課,會有部分學生聽不明白,因此在文化背景介紹時會使用英語,配合多媒體教室中PPT的播放,將英文介紹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理解相關內容,但在重點語法、句型的講解中一定採取中文授課,要給學生講清楚講透徹,語言要具有啟發性。

2. 任務教學法:在學習文章之前我都會先提出相關的問題,並呈現在黑板上,讓學生帶着問題自己先閲讀一下整篇文章,找到相關答案。這種方法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自主學習的氛圍中,快速獲得文章信息,理解文章大意,也劃出自己不會的詞彙,不理解的句子,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 舉例教學法:英語學科的教學是語言的教學,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生必須有模仿學習的過程,因此舉例教學對英語教學非常重要。老師要列舉英語句子,告訴學生語法詞彙的用法,並及時給出中文句子,讓學生模擬的寫出英文句子,讓學生學會運用。

4. 提問啟發法:這個教學方法要貫穿於整堂課的教學中,要啟發式的教學,隨時提問學生,瞭解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時補充並糾正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運用這個方法有效的增加了課堂中學生與老師的互動,使學生自主的學習。同時,提問的方法也很多,可以是口頭提問,也可以以書寫的方式提問。以前在講課時我存在的問題是課文講的很詳細,但課後練習講的不到位,學生練的很少,在督導老師的提議及啟發下,我改進了教學方法,在課後習題的練習部分,請學生到黑板寫答案,這樣我可以直觀的給學生訂正語法,詞彙甚至是單詞拼寫上的錯誤,同時會叫到不同班的學生,可以説是小型競賽的'方式,這助於學生對習題部分增加興趣,準確獲取答案。同時,英語的教學目標還與A,B級考試相關,因此在我講完文章後,會讓學生做一篇A,B級水平的閲讀理解,我會提問答案,及提問相關句子的理解,經過教材中整片文章的學習,學生再去自己做A,B級閲讀題,都會感到得心應手,這也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也將A,B級考試恰當的融入課堂教學中。

第四部分是學生的學習方法:

配合教學方法的實施,學生在課堂上可以以討論,回答問題,完成任務等方式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啟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到相關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學生應試與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其中討論的環節我會運用到文化背景的介紹環節中,讓學生討論自己地區的文化習俗,並交流他們所知道和了解的其他國家文人習俗,提高學生學習文章的興趣。當然學生學法的重點也是要放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第五部分是教學的實施和過程,以下是我對本堂課的設計

(一)、課題引入:

教師創設問題情景(創設情景:A、教師演示實驗。B、使用多媒體模擬一些比較有趣、與生活實踐比較有關的事例。C、講述數學科學史上的有關情況。)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引導學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問題。

(二)、新課教學:

1、針對上面提出的問題,設計學生動手實踐,讓學生通過動手探索有關的知識,並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得出新知,並進一步提出下面的問題。

2、組織學生進行新問題的實驗方法設計—這時在設計上最好是有對比性、數學方法性的設計實驗,指導學生實驗、通過多媒體的輔助,顯示學生的實驗數據,模擬強化出實驗情況,由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出知識的結構。

(三)、實施反饋:

1、課堂反饋,遷移知識(最好遷移到與生活有關的例子)。讓學生分析有關的問題,實現知識的昇華、實現學生的再次創新。

2、課後反饋,延續創新。通過課後練習,學生互改作業,課後研實驗,實現課堂內外的綜合,實現創新精神的延續。

總之,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以能力、方法為主線,有計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和實踐能力、思維能力、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為指導思想。並且能從各種實際出發,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