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説課稿四篇

來源:文書谷 3.08W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説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説課稿四篇

説課稿 篇1

一、教學目標

課程標準這樣描述:通過觀察、操作了解三角形內角和是180。

分析教材內容,在上學期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掌握了角的分類及度量的知識。在本課之前,學生又研究了三角形的特性、三邊間的關係及三角形的分類等知識。積累了一些有關三角形的知識和經驗,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可以在比較抽象的水平上進一步認識三角形,探索新知。教材中安排了學生對不同形狀的、大小的三角形進行度量,再運用拼、折、剪等方法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學好它有助於學生理解三角形的三個內角之間的關係,也是進一步學習其他圖形內角和的基礎,同時為國中進一步論證做好準備。

課前我對學情進行了分析:

1、學生在學習本課前已經掌握了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和周角的度數,認識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徵及其分類,由於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角度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比較容易出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已經有不少學生知道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的結論,但是很可能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通過對課程標準的認識,以及內容分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這樣的學習目標:

1、通過量、拼、折、剪等方法探索和發現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並會應用這一規律解決實際的問題。

2、通過研究直角三角形進而研究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初步認識、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邏輯思辨方法。

二、評價設計

針對這一目標的完成,我設計了一下評價方式:

1、交流式評價:通過師生、生生對話交流,在交流中對學生進行評價。

2、表現性評價:通過小組討論表現、學生回答問題情況,適當對學生進行點撥。

3、操作反應評價:通過學生在研究三角形內角和過程中的測量、簡拼、折等活動對學生進行評價

評價題目

1、通過3個練習題(1、做一做。2、説一説3、拼一拼、想一想)

檢測學習目標1的掌握情況。

2、通過小組、同桌合作、彙報,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本節課所藴含的學習方法,檢測學習目標2的掌握情況

三、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準備:課件、3個直角三角形,2個鋭角三角形、2個鈍角三角形、一張表格

學具準備:三角板、量角器.

四、教學過程

這節課的教學我通過一下四個環節完成。

1、觀察猜測,引入新知;

2、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3、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4、總結評價、延伸知識。

第一環節,觀察猜測,引入新知。

由圖形引入,讓學生指出鋭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發現在這些三角形中最大的內角是鈍角。問:想看鈍角三角形72變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件演示:

(1)鈍角變小,另外兩個角怎樣變?

(2)鈍角變大,另外兩個角怎樣變?

(3)鈍角變大、變大、變大再變大,還能再大嗎?發現再大就成平角了。平角多少度?這時把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加起來,和可能多少呢?猜測:180度。

這只是我們的猜測,(板書:猜測)數學是要用事實説話的,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板書課題)這樣由三種變化的三角形引入新課,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為後面的.學習做準備

第二環節,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

(一)直角三角形內角和

先讓學生觀察一副三角板的內角和,發現都是180度,和猜測是一樣的,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內角和都是180度呢?課件出示一些直角三角形,讓學生用手中的工具驗證你的猜測。

四人小組合作,拿出學具袋裏三個紅色的直角三角形和表格,用不同的方法驗證猜測。學生可以“量一量”,也可以“剪一剪”,還可以“折一折”。彙報時要讓學生説一説方法,同時在課件上展示。

這個環節引導學生通過量、拼、推理等實踐操作活動,自主探究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通過這些過程使學生明白:探究問題有不同的方法、途徑,並且方法之間可以互為驗證,達到結論的統一,從而使學生明白獲得探究問題的方法比獲得結論更為重要。

(二)、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

課件出示將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問:你能利用我們剛才學到的知識來研究它們的內角和嗎?動手試一試,可以同桌討論。(學生操作,彙報,課件演示)讓學生模仿老師操作説理。由此得到了鋭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也是180度。我們就可以説所有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這是三角形的一個特性。

這樣引導學生通過直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來推導出鋭角和鈍角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使學生初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邏輯思辨方法。

第三環節、鞏固新知,拓展應用

用三角形的這一特性來解決一些問題

1、基本練習

通過做一做和説一説這兩個練習來強化學生認知。

2、拓展練習

拼一拼、想一想

(1)兩個三角形拼成大三角形,説出大三角形的內角和

(2)一個三角形去掉一部分

引導學生髮現,無論三角形的形狀或大小如何改變,內角和都是180度,看來三角形的內角和度數和他的大小形狀都無關。

(3)再把這個三角形剪去一部分剪成一個四邊形,它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4)如果變成五邊形,你還能求出他的度數嗎?

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幫助學生理解、消化、新的知識,能夠靈活的運用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在此基礎上滲透數學的“轉化”思想和“分割”思想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和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四環節、總結評價、延伸知識

通過這個環節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收穫或感受,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拓展昇華。

五、板書設計:

三角形的內角和

猜測(180度)

驗證:測量、撕拼、摺疊結論

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我的板書簡明扼要,體現了本節課的重點,而且是對本節課學習方法的一個回顧。

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蝸牛的獎盃》講的是善飛的蝸牛獲得飛行比賽的冠軍獎盃以後,自我陶醉,不思進取,結果翅膀退化,喪失了飛行能力的事。告訴我們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文本語言生動鮮活,是訓練學生朗讀、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好教材。課文的兩幅插圖給學生以豐富的想象空間,有利於引發學生對寓意的感悟。

2、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重點詞語

(二)過程與方法:藉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難懂的詞語,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藉助看圖,引導想象,緊扣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在充分的誦讀中領悟文章寓意,鍛鍊多種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本課時的三維目標再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疊。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運用多種方法理解文章內容,懂得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寓意,體會“唯恐”和“生怕”兩詞的異同

二、學情、學法與教法

1、學情分析

通過本單元前兩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領悟了發現文本背後寓意的方法,但二年級的學生仍處於形象思維階段,他們的認知特點和整體語文素養決定了他們在學習時仍更多地關注於課文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而忽視形象的寓意和文本的內涵。

2、學法指導

針對這一學情,在教學時我將指導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經驗,藉助圖片,展開想象,反覆朗讀等多種手段領悟文章內涵。

3、教法分析

在教法上我會充分運用多媒體出示相關圖片,創設多種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想象,抓住課中的重點詞句,反覆朗讀,自由交流,從而突破重難點。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温故知新

(課件出示詞語)

【設計意圖:多媒體出示詞語,學生“開火車”讀。接着指名學生選取其中的幾個詞語説説課文大意。此處複習既鞏固了上節課認識的詞語,又培養的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運用詞語的能力。】

(二)前後對比,引出問題

(出示由翅膀的蝸牛圖和帶有硬殼的蝸牛圖)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展示兩幅圖,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圖片使其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説説兩幅圖中蝸牛的不同樣子。這一過程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更引起了學生的疑問,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

(出示兩幅圖以及相應的語句)

【設計意圖: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自主閲讀文本,找出描寫蝸牛奪冠前後樣子的句子讀一讀。多媒體出示相關句子並凸顯重點詞語,引導學生抓住這些重點詞語反覆朗讀體會蝸牛前後的變化,形成更為具體鮮明的對比,即得冠軍前的翅膀有力,善於飛行,和得冠軍後的翅膀退化,緩慢爬行。】

(三)精讀感悟,探究原因

第二自然段(出示飛行比賽現場圖和可隨意移動的蝸牛圖)

【設計意圖:多媒體出示飛行比賽現場圖,蝸牛的競爭對手一目瞭然。在此基礎上,通過多媒體貼圖畫的方式,請學生來擺擺蝸牛此時的飛行位置,讓學生直觀準確地理解“遙遙領先、甩下、所有”等詞語。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蝸牛高超的飛行本領和捧走獎盃的喜悦心情。】

(出示採訪圖)

【設計意圖:多媒體出示賽後採訪圖,為學生創設説話情境。請學生扮演奪冠的蝸牛發表感想(奪冠感言,今後做法等),使學生化身蝸牛,身臨其境,為理解下文蝸牛的想法和做法做鋪墊。】

第三自然段(出示蝸牛背獎盃和睡獎盃圖)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展示蝸牛奪冠後成天揹着獎盃圖和夜晚睡在獎盃裏的圖,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蝸牛賽後得意洋洋的心情。接着以“得意洋洋”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找找描寫蝸牛得意洋洋的句子,反覆誦讀,相互交流。】

(出示相關句子,凸顯重點詞語)

【設計意圖:抓住 “成天、唯恐、生怕”等關鍵詞深入體會蝸牛的得意洋洋,再引導學生想象蝸牛會怎樣四處炫耀,從而體會到蝸牛從此不思進取,把榮譽看得很重的心態。在此基礎上,結合插圖,讓學生將又大又重的獎盃與柔弱的蝸牛進行對比,從而引導學生感悟到獎盃的沉重以及蝸牛飛不起來的原因。】

(四)感悟結尾,理解因果

(出示文章的`結尾,凸顯重點詞語)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讀,組織學生交流感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天長日久、退化、勉強”等詞語。感悟蝸牛現在的可憐是它自己得意洋洋、不思進取的後果,進而為課文主旨的揭示作好鋪墊】

(五)創設情境,理解寓意

(蝸牛以前和現在樣子的圖片)

【設計意圖:在學生深入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再次出示蝸牛以前和現在樣子的圖片,啟發學生觀察想象蝸牛現在的心情。接着出示文章結尾的插圖,創設情境:此時,如果你是這隻蝸牛,面對自己的孩子會説些什麼呢?看着再也飛不上天的蝸牛,你想對它説些什麼?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學生通過這一番説話練習提高了認識,理解了文章寓意。】

(出示名言警句

【設計意圖:在此基礎上,多媒體出示“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等相關名言警句,讓學生齊讀,進一步明白在榮譽面前驕傲自滿就會阻礙自己進步的道理。】

四、整合點的診斷與解決方法

1、運用多媒體增強教學的層次性,突破教學重難點。

利用多媒體依次有序呈現圖片、説話練習、相關文本,並用紅色字體凸顯出難以理解的詞語和關鍵詞語,在詞基礎上加以聲音的提示,不但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而且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突破了教學難點。

2、運用多媒體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多媒體能將課文中的靜態畫面和比較抽象的詞語轉化為生動、形象、有趣、易於理解和想象的動態畫面和圖象,這不僅有利於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用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本課時的教學就將蝸牛前後樣子的文字敍述轉換成了生動的圖畫,運用多媒體貼圖使學生理解了“遙遙領先”等詞語,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

3、運用多媒體增大了課堂教學的容量,拓展學生的視野。

語文學科是個涉及範圍很廣、信息內容豐富的學科,而課堂教學只有短短的40分鐘。多媒體的運用,使得在課堂中提高了教學效率,改善了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多次運用多媒體展示文本,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在揭示寓意後出示相關的名言警句,恰當地擴大了學習的信息量,不但有利於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有效地拓展了學生視野。

説課稿 篇3

一、 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冀教版國小英語第三冊第四單元Lesson 29 Where do they live?。本單元的主題是animals,在本課中介紹了四種animals及重點句型Where does it live?在本單元的前幾課中已經學過幾種animals以及一些表示地點的單詞。因此.教師可採用以舊帶新的方法拓展相關內容。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面向全體而又分層教學的方法,藉助情境教學,利用各種媒體的輔助,讓學生在教師鼓勵性評價中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在多説、多做、多練中學會用書面和口頭語傳遞信息,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增進對西方文化的理解。

根據本學段學生心理年齡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制定瞭如下學習目標:

(一)語言知識目標:

1)能聽得懂、會説、會讀和會拼寫單詞giraffe,panda,snake,zebra

2)學習句型? Where does it live? In a …

(二)語言技能目標:

1) 能根據情境和圖片説出單詞和句子

2) 在設計的情景下進行簡單的英語交流。

(三)情感態度目標:

1)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大膽開口,主動模仿。

3)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 瞭解動物的生活環境,培養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情感意識。

(五)下面説一下本課的重點難點:

學習要求的語句: Where does it live? In a …及單詞giraffe,panda,snake,zebra

(六)教學準備:課件

二、説教法與學法

(一)、情境教學法。

通過設置良好的情境,讓教師的語言調節、縮短知識和能力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情感,使學生以最佳的情緒、狀態,主動投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通過角色效應,強化主體意識。

(二)小組學習法

每4人一組可兩兩交流也可自由選擇,在互動中互相啟發產生思維的碰撞。同時注意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學習,從而培養學生與夥伴合作的意識和策略,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學生也在獨立與合作的交織中調控了自身的學習,變得自信,自強。

(三)練習法

把大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在多信息,高密度,快節奏的靈活操練中拓寬了學習思考方向,建造了知識和能力轉化的橋樑。

三、説教學程序:

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情境感知——靈活操練——生活實踐,這三個主要環節來突破重點難點。

一、熱身複習:

1、師生問好

2、出示單詞卡片複習上節課所學過的內容。

二、新課

1、引入

放動物圖片的課件,讓學生整體感知本課要學習的幾種動物。

2、第一部分:(What is it ?)

用課件出示動物圖片

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學生自由讀、小組合作讀、男女生分開讀、比賽讀等,教師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體會單詞的.發音,記憶單詞。

3、第二部分:(Where does it live?)

在這一部分中將單詞的學習與句子有機的結合起來。在不斷的重複與演示下讓學生明白句子的含義,為下一步句子的學習打下伏筆。這樣由單詞逐步擴展到句子。在由句子擴展到其他的單詞,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出示課件,先讓學生試着讀讀句子,給學生解釋清楚第三人稱單數“does”用法。

由學生自己根據已經學過的知識試着讀句子。

教師領讀,學生自由讀,小組內讀,直到熟練為止。

以相同的方式教學第二至四幅圖的句子。

三、趣味操練

1、口形識別遊戲

提醒學生注意,由教師不出聲只做口形讀出單詞,請學生識別相應的單詞。

2、小組實踐表演對話,練習句型。

四、作業,課堂結束

説課稿 篇4

  説教學理念、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綜合性學習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積極合作,樂於探究,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裏學習語文、用語文、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突出了語文學科與相關學科的聯繫,強調學習語文,也在學習其他學科;學習其他學科,也在學習語文。第六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與本單元的閲讀教學內容是互相聯繫的。本單元要求學生在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根據以上要求,我制定了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正確積累一定數量有關馬的成語和俗語。2.瞭解有關馬的故事、音樂、繪畫等常識。3.通過“馬的世界”的探討,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論辯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學生蒐集有關馬的資料活動的開展,學習從事一般課題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課題研究的能力。2.敢於針對有關馬的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3.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資料,共享學習資源。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活動的開展,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瞭解有關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2.從馬的精神價值領域體會馬帶給人類的精神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提高學生的“聽、説”能力,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

難點:從人與馬的關係中去體驗馬的精神價值。

我試圖利用這次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給學生以後研究問題和發展語文能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任何探討和研究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識馬

學生對於馬或許早已瞭解,但是學生的瞭解難免不會全面。所以這一環節就通過 1.學生先説説自己瞭解的馬。2.教師利用多媒體和朗讀介紹展示馬。3.學生再説説現在自己瞭解了多少馬的知識。三個步驟力求學生對馬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這也是研究馬的基礎。

二、説馬

這一環節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蒐集的資料,提煉了四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1.關於馬的成語和俗語。2.關於馬的故事。3.關於馬的歌曲和繪畫。4.關於馬的其他話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課前的準備和自己的興趣自主的選擇任何一個話題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每個小組選出代表來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這就體現了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議馬

秦始皇統一六國,馬之功居其半,兵馬俑可為一證;唐太宗連年征伐,所驅策者六駿,貞觀之治,六駿有其功。到了當今時代,天上有飛機,地上有火車、汽車,農田有拖拉機、收割機。現代戰爭中,各種武器也都用最堅硬的鋼鐵和最先進的電子技術來裝備。馬已經不可避免地從交通線、從戰場上“退役”了。這必然會引發學生的思考:1.馬的前途和命運會怎樣?馬會走向滅絕嗎?2.馬的價值思考:現在説來,馬的精神價值和實用價值哪個大一些?

綜合性學習《馬的世界》只是一個載體,怎樣讓學生通過這個載體的學習來引發他們從事一般課題研究的方法,培養他們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提高他們課題研究的能力呢?在課堂拓展延伸活動中可設計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談談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自己學到了哪些研究問題的方法?以此來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並激發學生主動積極探索的精神。

説活動內容、過程

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生利用報紙、電視、網絡、圖書等媒體蒐集有關馬的成語、俗語、故事、音樂、繪畫等資料。有選擇性的將資料予以分類,確定自己喜歡的話題。(時間為二週;具體操作略)

第二階段:課堂展示活動。(一課時)

教學過程

馬的世界

一、 導入活動

1.談話導入。由學生屬馬説起,教師祝學生:“在學習上:一馬當先、馬不停蹄、快馬加鞭、天馬行空、馬到成功。”(意圖:教師用帶有“馬”字的成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教學。)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馬的世界》。在“馬的世界”裏:打開記憶的閘門;奔湧千年的情感;洋溢起馬的知識、馬的歷史、馬的藝術、馬的文學、與馬共舞。(用CAI 出示課題:馬的世界)

二、識馬

1.師生交流各自心中對“馬”的初步認識。(意圖: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課前學習成果的初步彙報。)

2.播放CAI課件,學生看畫面,聽老師朗讀馬的相關知識並回答有關問題。(意圖:傾聽習慣的培養;提煉信息能力的培養。)

三、説馬

依據學生對“馬”的資料收集情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愛好,以小組為單位由四個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馬”。交流、展示、合作學習,資源和成果共享。(教師巡視學生小組活動,相機指導。)(意圖: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書寫能力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互相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

四、議馬

1.馬的未來命運會怎樣。(意圖: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鼓勵學生之間有意義的論辯。)

2.馬的價值思考。(意圖:提高人文素養。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從馬的精神價值領域體會馬帶給人類的精神體驗。)

五、延伸性學習

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難度不一的延伸性課後作業,由學生依據自己能力有選擇的完成。(意圖:體現語文課堂評價的多元性;讓學生依自己所長進行作業;加深語文學科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綜合。)

六、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識馬、看馬、聽馬、説馬、議馬、評馬。在馬的世界裏遨遊,我們與馬結下了深情厚意,我們與馬情深深、意濃濃。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多留心、細心觀察,處處留心皆學問。去開創自己的天空吧。

説教法、學法

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綜合性學習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積極合作,樂於探究,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裏學習語文、用語文、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説讀寫能力的總體發展、課本知識與生活體驗的緊密聯繫。

所以,我把本次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的教法制定為:輔助、引導、點撥、拓展。

學法制定為: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在活動中提高聽説讀寫能力。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共同提高

説教學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評價手段不是量化評價;評價目的不是甄別和選拔;評價方式不是單一的教師評價,還應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評價的着眼點不是學習結果而是學習的過程;強調的不單是學會,還要會學。所以,本次活動的評價設計主要考慮了以下方面:

1.學生是否積極的通過課外閲讀和蒐集資料來探究問題?

2.學生是否主動的發現問題?

3.學生是否根據佔有的資料形成自己的觀點?

4.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合作能力如何?

5.學生運用語文能力如何?

在活動的評價過程中,教師應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關心和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學生評價為主要評價方式,鼓勵學生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共同提高。

馬的世界教學反思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是綜合性學習的價值所在。《綱要》旨在倡導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而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它重在學科內外的聯繫、重在學習過程,注意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於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蒐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馬的世界》這節綜合性學習課就是在上述理念指導下的一次實踐。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學生不僅瞭解到了馬的相關知識,而且培養了一定的文學興趣,陶冶了學生情操,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藝術修養,激發了學生熱愛文學藝術的情感。同時,學生也在實踐活動中鍛鍊了語文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下面對這節課的得失作一個反思。

一、突出綜合。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培養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學習課題研究的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能力;培養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它體現了較強的綜合性;從學習方式來看,也體現了多方面的學習方式的結合:篩選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分析問題;既是書本學習和實踐活動的結合,也是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結合,既有課內的學習,又有課外的學習。

二、加強實踐。這次綜合性學習分三個階段:課前準備階段(學生用了3周的時間選課題、分組、討論制定課題研究方案、蒐集資料、篩選整合資料、佈置課室);課堂上活動成果展示;課後總結、寫作。三個階段的任務都是學生在實踐中完成的。

三、強調“自主、探究、合作”。這次綜合性學習突出了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合作任務的確定為合作活動的進行提供了載體。任務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單憑個人或在規定的時間內個人無法完成,學生便較為自覺地圍繞特定的目標開展活動,互相幫助,分享資源,而且彼此相互助長學習,創造一種積極互賴的關係。合作學習情境的創設,促進學生之間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協作,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個體的學習。

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的小組學習成果展示環節中,既開闊了視野,又體驗到成功的欣喜。這樣,課堂生機盎然,學生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

五、本次綜合性學習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在合作學習的小組活動中,有時因組內成員的意見不一致、分歧太多而爭論不休,造成內耗,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和精力。 小組內同學間的交流相對小組間的交流多得多,有時會造成各個小組的小集體主義傾向,不利於各組間的交流與合作。二是課堂上還未能把每個學生都調動起來。

語文教學是一種遺憾的實踐,每次上完課總有很多的遺憾,只能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聊以安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