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鮑覺生書文言文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1.56W

在我們平凡無奇的學生時代,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答鮑覺生書文言文閲讀答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答鮑覺生書文言文閲讀答案

頃邀惠書,省僕動靜安否,情重辭温,增僕遠望,僕自足下北遊,沈默閒處,歎左右益少通敏之才、可與之深言文字者,以此私恚,他無足懷。

僕八歲入塾,誦四子、六藝之書,慨然願遊春秋之世,追陪顏、曾之倫,執經杏壇,覿②聖人之德輝;又思遊南北宋之世,偕楊、遊諸人,立程子、朱子之堂,飫聞其訓誡;已念二者雖不可得,然烏知今世不有道德淵純之士,聚羣講學,可扶翼我者?

既成童,出與鄉閭讀書之子游,見其所傾向者,無非科舉之學,眾人一志,傳習成風。叩以聖賢之道,則羣怪以為狂痴而笑之。退而告諸父兄,始知講道勸學之風,海內衰歇者數十年矣。於是愴然內悲,太息向之所志不度也。

年既壯,涉歷東越吳楚之交,交遊日廣以遠。見有嗜好三代舊章法物,以考訂為工;有慕秦漢以來之詩歌古文,以文藻風流相尚,私心喜且慕,謂此雖非吾學所急,抑亦可備斯道什一之資,宜以餘力講明其術也。於是或師焉,或友焉。蓋自幼至今,同志相導之助,莫盛於此時矣。

今者年已五十,足不涉四方,而四方雄俊之羣舊嘗假館於歙者,或散或亡,不可複合,無所慰其意。冀得一二俊秀後進,與之相勸相成;而來遊者,類溺沒於科舉舊習,而不能為之展其志,拓其才。蓋雖考訂、辭章之末,鮮有能助我者,況其他乎?嗚呼!幼志不可遂矣,即壯歲師友相從之歡,亦渺不可復。甚矣,歲晚而道益孤也!

君子之志於道也,合眾人之賢明,以羣相誘掖,雖中材企及之而有餘,竭一己之私智微能,委曲與道相從,雖豪傑有所不足。僕之智不逮中人,而偏違眾。有志於道,譬如深居暗室,無人導延,乃欲積跬步以致千里,吾知有畫地以終焉已。曏者僕方稚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奮然以繼孔孟之傳自任,其志豈小哉?歲今艾矣而所可者止此思欲畢智盡才責功暮齒而獨學之苦反甚於前遇歧途孰能指我哉?此所以中夜伏枕太息,而深以不克成其幼稚之志自悲也。

足下少而才,在門牆中最為篤志於學者,因來書念僕勤拳,故發憤舉僕今昔之恨,而一為足下道之如此。

注:①吳定,安徽歙縣人。早年曾從桐城派劉大櫆學習古文。②覿:dí相見,見。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叩以聖賢之道叩:詢問。

B.抑亦可備斯道什一之資資:幫助。

C.而四方雄俊之羣舊嘗假館於歙者假:借。

D.故發憤舉僕今昔之恨恨:怨恨。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則羣怪以為狂痴而笑之/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B.退而告諸父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C.即壯歲師友相從之歡/凌萬頃之茫然

D.乃欲積跬步以致千里/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封信歷數自己了從幼年至老年的治學經過,將士子爭相趨鶩科舉的舉動與自己孤獨中苦心鑽研的堅持對比,更凸顯了在世俗化氛圍中治學的不易。

B.作者思慕春秋、南北宋時代,又遊歷廣遠,或拜師.或求友,以求問道.這都反映出他渴望追隨賢者以及對“道”的孜孜以求。

C.作者面對與自己交好的朋友與同輩,袒露真情,真摯感人,傾訴自己求學向道的經歷,希望對人有所裨益,絲毫沒有説教的意味。

D.面對繼承孔孟之道的宏大志向,作者認為即使中人之材,如果能有他人的扶持引導,而非獨學無友,也一定不會是現在的局面。

4.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

歲今艾矣而所可者止此思欲畢智盡才責功暮齒而獨學之苦反甚於前遇歧途孰能指我哉

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竭一己之私智微能,委曲與道相從,雖豪傑有所不足。

(2)不自度德薄才庸,奮然以繼孔孟之傳自任,其志豈小哉?

【參考答案】

1. D

2. D

3. C

4.歲今艾矣/而所可者止此/思欲畢智盡才/責功暮齒/而獨學之苦//反甚於前/遇歧途/孰能指我哉(//是可斷可不斷處)

5. (1)用盡自己的微薄才智與能力,曲折不順地隨從於道,即使是豪傑之士也有做不到的。

(2)從前我幼稚愚昧,沒有考慮自己德行淺薄才智平庸,奮勇地把繼承孔孟的學説作為自己的職責,這種志向難道小嗎?

閲讀理解的技巧

1.首先要通讀全文,對於全文有一個大致的'瞭解,這是第一部。

2.要知道全文一共幾個自然段,這個脈絡要搞清楚,否則很不好做。

3.要找出全文的重點自然段和文章的中心思想,這個是最重要的。

4.根據題目的要求,鎖定段落尋找答案,讓自己的題目做正確。

5.閲讀技巧和方法的提高不能侷限於閲讀練習題,應該在平日裏進行大量的閲讀練習。

6.對於閲讀要懷着自己興趣,不斷的思索,讀出自己的觀點,提高閲讀的水平。

閲讀理解説明方法作用題型答題方法

1.分類別:使説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複交叉的現象。

2.下定義: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瞭解。

3.作比較:用人們熟知的與所要説明的事物作比較,從而突出被説明事物的特徵。

4.舉例子:可使讀者對説明對象的特徵獲得具體認識。

5.打比方:可達到形象地説明事物的作用。

6.列數字:可以準確地説明事物。

7.配圖表:使讀者一目瞭然,非常直觀地理解被説明的事物。

8.引資料:能使説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