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目送》讀後感15篇

來源:文書谷 1.91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目送》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經典)《目送》讀後感15篇

《目送》讀後感1

我一直是一個念舊之人,對那些已磨損或無用的舊物總有一種留戀之情,若將其丟棄,總會感到可惜,對故人也有一種難捨之情。

偶爾閒暇,總喜歡找出幼兒園及國小的畢業照,對照片上的人逐個進行回憶。幼兒園畢業照上一張張無邪的臉大多在我心中已沒有印象,只是依稀記得:啊!這人小時與我要好得很;嗯…他好像經常欺負我。可真要我完整的説出個故事來,我卻語塞了。只見照片上的小人笑的那麼燦爛

再看國小畢業照,一個個青澀懵懂的臉在我腦海逐漸清晰起來。一個個動人的場景也浮現出來。記得班主任的最後一個教師節;記得聖誕夜的狂歡;記得舞台上的共歌。這些都成回憶,我們都已長大。

暑假裏,我如往常一樣去一位退休教師家中補課,與以往不同,這天老師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老師更是興致勃勃的與電話那頭的人講個不停,時而眉飛色舞,時而緊皺眉頭。我很是好奇,又不敢問。倒是老師先與我提起:“誒,過幾天就要參加一個國小同學會了,可聽説已經有好幾個老同學不在認識了,悲傷的同時,我也感到幸運,至少,我還健康的活着。”他很是悵然,我默默地看着他沒有説話,看着他額頭的皺紋拉到眼角。我在想這場景是否就想《目送》裏的場景一樣,在人生八十歲的'時候,他們是否已互相忘卻,又互相回憶,互相介紹,又互相想起。那應該是一個相聚的場景,一個温馨的場景,也是一個令人感觸的場景。

老師的那番話,是他對流逝歲月的無奈,也是對自己沒有徹底對歲月妥協的慶幸。

“青春是手牽手坐上了,都不回頭的火車”正如歌中所唱,時光的旅途中,沒有站點,你無法回頭,無法退行,既然如此,何不好好欣賞沿途的風光,憧憬下一片大美光景呢?

《目送》讀後感2

《目送》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當我讀到“我送他到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地在勉強忍受母親的深情。”時,我的心有種難以言喻的痛楚!當讀到“我一向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可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我的心再一次被刺痛,“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一個人聽音樂。”我們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對我們是如此的排斥與冷漠!

於是“我慢慢、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任誰看到這樣的文字,都不免在心裏發出一個共鳴的震顫,這讓我想起現實中的.自我,此刻我們總在抱怨孩子粘人,總期望能讓自我多一點自由的空間,少一點孩子的糾纏,可是隨着歲月的流逝,當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想要跟她們親近都將成為一種奢望了。

我們的此刻就是孩子的將來,今日上午我還在跟表妹埋怨老媽太過嘮叨,我都三十好幾了還管三管四的。從上學到工作再到成家,我不明白留給了母親多少落寞,我每次都匆匆的離家,留給父母的僅有背影!當車輪啟動我目視前方,完全忽略了身後那深情的目光!每一次離家,母親都會把我送到車上,幫我找好座位,而我卻只留下淡淡的一句:“媽,你快回去吧”,但每次媽媽都會固執的等到車子啟動,直到我完全脱離她的視線……

感激龍應台的這篇散文,是她讓我讀懂了老人內心的淒涼與無奈!是她讓我明白在以後的日子裏應當怎樣去對待我的親人,愛人和孩子!怎樣讓我們的人生少一些不必要的遺憾!

《目送》讀後感3

這個暑假,我讀了龍應台的《目送》。《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讀完這本書,我感受頗深,尤其是《目送》《母親節》這兩篇文章,讀完後更是讓我印象深刻。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些話出自《目送》,讀來既令人心酸又無奈。不知從何時起,我們逐漸長大了,也慢慢獨立了,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張,那個向媽媽撒嬌,動不動就問為什麼的身影已逐漸遠去,換來的是獨自尋找答案,一個人作出抉擇的背影。其實我覺得,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我們承受父母不捨和不放心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

在《母親節》中,龍應台寫到“在他們廣闊的、全球覆蓋的交友網絡裏,‘母親’是被他們歸入垃圾或‘資源回收筒’那個類別裏去的。”更有安德烈發了一篇“與母親的經典對話”作為母親節的禮物送給自己的媽媽。看完後,我深深地責備安德烈,怎麼可以這樣傷母親的心,但同時,我也反思。自己有時也對母親的關心和嘮叨產生厭倦,雖嘴上不説,但心裏還是有點討厭,覺得怎麼老是説一樣的話,重複又重複。也會有跟安德烈一樣的心理,但事後想一想,這是為我們好啊!

14歲的我讀這本書或許還不能真正領悟、體會,但我知道,我總會經歷的,隨着我一次次的蜕變和成長,我會慢慢理解父母的不易和親人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4

書的封面是大塊大塊深深淺淺的綠,這是大自然的顏色。時間在流逝,物是人非,僅有足下的這片土地沒有變。初見《目送》這本書,隱約中使我從內心中感到無限的親切,回憶往事,感覺在某些方面與作者有着同樣的過去與經歷,作者在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正如書中所訴,以往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此刻相信了。以往不相信“色即是空”,此刻相信了。以往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此刻有點信了。以往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此刻也還沒準備相信,可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終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引發讀者無限深思。

經過全書的閲讀與思考,我深刻感受到作者擁有一顆悲憫生活的心,僅有熱愛生活的人,才能感同身受。最為珍貴的是,我學習到了作者龍應台的廣闊視野和樸實的文筆。建築在你的視野和你對生活汲取的養分上,這是一種平淡但充滿魅力的美麗。書中的很多想法資料很多的你我都能書寫出來,可是那樣的角度和敍述方式卻是我們不可及的。

有人説,少年時讀過的書,奠定了我們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過瓦爾登湖的晨光,奔跑過聶魯達的黃昏。任憑世間萬象映射心間,你仍舊能以夢為馬,踏遍天際的絳紫與金黃。讀完《目送》這本書,使我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一個是以往歷的畫面。光陰似箭,曇花一下,稍縱即逝。

《目送》讀後感5

《目送》是龍應台的著作,在我看來,書中的故事也是我們生活的寫照。

“我慢慢的、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人生怎麼不是在親人的一次次目送中度過的?曾經的我單純、天真、可愛,躺在母親的懷抱中,要她和我玩玩具,要她給我講百聽不厭的小故事,我十分依賴她。

後來,我與家人之間彷彿隔了一堵鋼鐵造的牆,母親無法進入我的內心,我也無法理解他們對我的愛。

父親説:“我要去出差。”第二天,母親推開那許久沒有打開的房門:“老爸要去出差了哦!”我低着頭,快要趴到桌上,一聲不吭。“他要出去了,快出來説聲再見啊!”她又衝我叫道。我終於抬頭,用反感的眼神望着她:“走就走嘛,又不是不回來。”話音剛落,他就匆匆走了。沒等我説再見,只留下一陣沉重的關門聲。回過神來,屋裏顯得寂靜而冷漠。

我走在成長的路上,卻與父母“漸行漸遠”。然而作者對她那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是那麼有耐心,無數次對她的母親説:“我是你的女兒,你記得嗎?”記得有一個公益廣告,痴呆的父親在聚餐時不顧形象把餃子塞進口袋裏,説:“我兒子最愛吃餃子。”這讓我深思,難道只有在父母到這種境地我們才懂得去關心、理解他們嗎?如果某天父母頭髮蒼白,認不出我們了,那又是多麼深刻的傷痛?

這本《目送》告訴我應該把握現在。讓我感受到了父母親對我“漸行漸遠”的傷感。為了明天不是遺憾,我決定去理解這份親情,更加珍惜它,愛護它……

《目送》讀後感6

“我慢慢地、慢慢地開始瞭解,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是《目送》中,我一直記憶尤深的一句話。每每拿起這本書,眼眶總是犯潮,一種無能為力之感便油然而生。

在這本書中,作者龍應台給我上了三堂課,一課是父母老去,一課是與兄弟姐妹別離,一課是朋友間的牽掛。這三課,每個人都要經歷,是躲不掉,逃不開的。

父母老去,是我們無法阻擋的事情。這一點在最近幾年,我感覺尤其深刻。以前在我心裏,父母一直都是年輕的樣子,可是最近這幾年,我發現,他們開始出現一些老態,臉上的皺紋多了,頭頂的白髮多了,睡覺時間少了……我們長大了,可他們卻老了,這樣的.現實我不想接受,但也不得不接受。歲月匆匆,父母老矣,剩下的時光,只想少一些目送。

與兄弟姐妹分離,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小時候,我們形影不離,玩要一起玩,吃要吃一樣的食物,晚上睡覺也要鬧騰一陣,再各自安穩睡去。可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角色的轉變,我們終將要各自為家,甚至彼此遠離。龍應台與自己哥哥的遠行,被她寫得深刻異常,也重重撞擊了我的心。常念少年時光,但也知那是不能回去的日子,只願我的兄弟在以後的日子裏,能夠擔得起家庭的重擔,做一個幸福的爸爸。

與朋友牽掛,也是逃不開的命運。以前,我們下課一起趴在走廊的欄杆,談天説地,一起去小賣部挑選共同喜歡的小零食。考試的時候彼此加油打氣,失意的時候你給我温暖的依靠。可是,如今我們都長大了,也早就分別兩地,除了偶爾朋友圈點個贊,其他再無交集。明明沒想着要成現在這樣,但終究抵不過時間,把友情淡忘。

歲月還長,但願人間少目送。

《目送》讀後感7

相傳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人類開始了漫長的繁衍和進化,直至二十一世紀,科技飛躍,人心卻趨向複雜,迷惘,黑暗,扭曲……

本書闡述了一位母親的人生中的一段歷程,看到的是作者對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目送。命的長度,不過短暫幾十年,電光火石,僅是享受着自然吝嗇地賜予。降世,成長,結婚,生子,入土,僅此而已,可能平淡,也可能悲愴,但一切,只能面對。太疼的傷口,你不敢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承受着壓力,黑暗,你早已負荷;處在忙碌的弦上,你幾近崩潰;鐵錚錚的事實提醒着你,得向前看。每個人一輩子都在努力幹事,“沒事幹”是件可怕的事。忙碌的同時就意味着你在珍惜時間,因為你不感覺無聊。忙碌是幸福的中另一種體現,如果學會享受,你就真正成為了時間的主人。時間的沙漏·也就不復存在。當然,也有一種世界,我們肉身觸不到,眼睛看不到,可能存在,不能輕忽,--那是慢的境界,可以按摩不安的心臟。任性道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無別勝解……

人活着,必定存在着信仰,不分善惡,你的理解定格了它;蒼茫的世界,很多東西過於朦朧,但你不必費力去揭開它的面紗,朦朧美也是一種淡淡的幸福,凡事不必過於計較,淡然就好。有些事,心知肚明卻不一定要點明;有些人,埋在心底但卻不必等,做個“醒”的沉默者以利於混沌之世。至於相信,似乎只是一廂情願的嚮往,相信會走向不相信,不相信會逐漸相信,我,會站立在中立線,不會尷尬的地界。

豪華的表面,繁囂的喧鬧,底下都有死的`影子。走的慌忙迅速,導致步伐不穩,所以道德的缺失,自然而然,前路似乎幽邃空洞,可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矇蔽罷了。看懂一切,也就可以安然走向死亡,處事不驚的目送他人,自己的人生,同時也在他人的目送下走着,走着……

《目送》讀後感8

最近讀了龍應台的目送,書的首章寫到:“要真正的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讀完整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成長終究是一個人的路途,需要學會自己長大。

國慶假期最後一天返校,老媽執意要送我到高鐵站,可天水到蘭州也就短短一個半小時,我頓時哭笑不得。好像在媽媽眼裏我永遠是那個長不大的孩子,不管去哪兒她dou要注視着才能放心。第二天一早,收拾好行李後與老媽例行擁抱,在忍受了老媽長達一個小時的愛的嘮叨後,我終於坐上了公交匆匆趕往車站。坐在車上,回想起前一晚上與老媽的對話,在我搬出一系列一個人出行安全指數可靠的數據後,她終於鬆口答應讓我一個人去車站。這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出門,説不興奮那是假的。一個人踏上旅途,與風景作伴。沿途中我看見了早晨淺淺的陽光裏,一個老婆婆弓着腰走下石階,上百層的寬闊石階氣派萬千,像山一樣高,她的聲影柔弱如稻草。我看見一隻花貓斜躺在一截頹唐廢棄的`斷牆下,牽牛花開出一片濃青豔紫的繽紛,花貓無所謂的伸了伸懶腰。車廂裏的人們在安靜的讀報、聽歌,偶爾還會聽到小朋友甜甜的聲音。整趟旅程下來,我都處於興奮激動的狀態,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學校。有人説,獨處是一種毒,會讓你上癮,會愛上這感覺。我想是真的,不然我又怎麼能夠心無旁騖的用眼睛去親自觸摸沿途風光呢?

過去的十八年裏,我們拼命學習如何衝刺成功的方法,但是沒有人告訴我們這條路上你會遇到些什麼,你跌倒時怎樣跌的有尊嚴;你的膝蓋破的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樣包紮;一個人出門在外時應該怎樣照顧好自己。所有的這些感受,你只有一個人去經歷、去體會,才能真正得到你想要的成長。有些路,你只能一個人走,一個人走時,才是遇到真正遇到自己的開始……

麥田裏的守望者讀後感750字白鹿原讀後感900字古希臘神話故事讀後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400字螢王讀後感

《目送》讀後感9

《目送》的七十二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對於龍應台的瞭解是由她的《目送》一文。後來才知道,《目送》是一本散文集。集子裏,滿滿的都是作者對於人生的感悟。其中龍應台將對親人真摯、又很複雜的情感表達得十分真實。

朱自清在《背影》中寫道,因看到父親為自己擔心操勞的背影而油然而生的心酸;龍應台則寫了兩種背影。一種是目送父親離開人世,另一種則是看着兒子慢慢長大。漸漸只能遠望兒子高大的背影。文章抒發的是一種不捨,卻又不得不捨的心情。作者身為人子,身為人母,經歷了大半輩子,回首往事,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作者倏地發現當年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人、自己也無法隨時隨地的陪在兒子身邊了,心裏有幾分落寞。

全文的感情基調有些壓抑,語言卻十分真誠。如今我們也生活在父母庇護的翅膀下。卻未曾報答過什麼,小時候我們總自顧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險之路絲毫不艱險,我們去忘了回頭看看保護着我們的父母。我們快要在社會中變得獨立,在將來又會目送我們的孩子。或許真的像龍應台所説的那樣,我們間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中行漸遠——記得回頭看看關心我們的人。

作者經歷了許多、想要教會我們的是超脱的看待這個塵世。的確,有時候需要的是繼續往前走,而有時,需要停下來。正如“相信與不相信之間,彷彿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這便是我們的生活:相信了便是這樣,不相信便非得刨根問底,親身試驗。總之,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信心地做事,而不要拒絕困難、甚至拒絕生活。

《目送》讀後感10

我的腦海中總浮現着這樣的場景——

那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每一個人都要走過的路。路中,站着一個人,一個母親。她看着,目送着,凝望着。孩子像迫不及待離開巢穴的雛鳥,義無反顧、毫無留戀地奔向那個他們心中的“遠方”,奔向生命的綻放。可他們從沒有回過頭。

從沒有回過頭。

父母,已經飽嘗人間疾苦哀傷,正在漸漸衰老、退化,用他們蹣跚的步伐,一步步走向枯敗、死亡。可時光卻不讓他們回頭。

不讓他們回頭。

這也許就是目送。這本書中,作者用深邃的眼光、深情的筆觸,緩慢而又憂傷地記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既有款款深情,也有絕決冷漠。通過這些文字,我們能體會到人間深情以及離別惆悵。

其中,我記憶深刻的是《回家》這一篇短小的散文。一個女兒牽着母親,好不容易才把嚴重失憶的她拉上了火車,而那母親卻鬧着要回家。女兒明白,媽媽要回的“家”是一段時光,那曾經美好、温暖的快樂時光……但她不得不安慰母親:

“這班火車會帶你回家。”

看過不由心酸。一個腦萎縮的病人,連最親最愛的孩子也不記得了,卻只記得“回家”。

在這個時候,面對記憶的失去,生命的流逝,作者也只能看着,目送着凝望着,母親在“回家”這個信念的支持下,越走越遠。她固執得不讓你追上。

人生無非就是這樣一場又一場的相送。

當那英姿勃發的年輕的孩子腳步慢下來,面上滄桑起來,明白過來回頭看看時,卻只能看見蒼老的父母,相扶相依着,蹣跚地走向死亡。

正如他們的父母中年時的目送一樣。

永遠追不上,趕不及。

《目送》讀後感11

《目送》的封面是大塊大塊深深淺淺的綠,這是大自然的顏色。時間在流逝,物是人非,只有足下這片土地沒有變。“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兒時看到時,只覺迷惘。華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媽媽的心,可他沒有再像小時候那樣不斷回頭,而是選擇了將背影留給他的媽媽。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也早已忘了小時候黏着媽媽的華安了。時間在改變,而我們沒有變。牽連着他們的,是那根維繫柔情的無形紐帶。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身為龍應台的媽媽她又惆悵什麼呢?

再細讀時,心猛然一震,繼而湧出一股傷感的情感,彷彿看到了那個用怯怯眼光追隨媽媽的小小華安和以後頭也不回決絕又幹脆地離去的背影。維繫他們唯一的紐帶也就只剩那薄弱但堅固的親情了。我們一直在離別,但無數次的`目送,留給我們無盡的心酸。這一生這麼長,又這麼短。這條路上來往過客無數,行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父母,曾經陪伴但從未離場,他們陪你走過的每一段路,都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扶和關愛你。

在以後,隨着時間的流逝,時間是個劊子手,顛倒靈魂的白與空。而我們的父母會越走越慢,最後漸漸的走不動,需要你停下來,轉過身攙扶他們。我們會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責任,自己也逐漸成為父母,對於兒女而言,我們是港灣,但於我們本身而言,港灣永遠是自己的父母。

稚子遠遊,身在異鄉。一杯清酒,三生如豆。每每思及此,都覺悵然,而《目送》這本書,截取的是生活中每一個都會經歷的片段。我們以後會逐漸體會到“所謂父(母)子一場,就是目送他在你面前漸行漸遠,而他沒有回頭。”曾經在操場上揮酒熱血的少年啊,大抵以後都會變成為人父、為人母的角色。願我們還身懷這其中的感動,度過以後還很長很漫長的日子。

《目送》讀後感12

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寫盡了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這是xx作家龍應台對生活的記錄。

在她的文字中,時而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時而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亡有大歡喜,因為我藉此知道它曾存活。”這是她對死亡獨特的見解,面對不可抗拒的輪迴,她選擇了從容面對。這是人們無法做到的釋然。在生與死的交替間,我們既然沒有選擇的權利,為何不欣然接受這一切突如其來的驚與喜。你不必訝異,她只是看透了人生。“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温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都説家是温暖的港灣,但當這裏少了以往的喧鬧,或許安靜,又或許寂寞。那孤寂在空氣中凝聚,一點一點朝自己靠近,那種情景,連空氣都陌生了。我們都不珍惜有家的温暖,當家殘缺時,一切都變成了回憶,一切都失去了色彩。

讀到這裏,左手邊的心房不禁顫抖了一下,它提醒了我,也教會我珍惜,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説“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現今的人們都在追尋幸福,可那模糊地詞彙你是否真的知道到那裏尋找。貪婪的人類得到的越多想要的也越多,在追尋的.路上,你們不斷卸掉身上沉重的負擔。只有失敗的那一刻愚蠢的路人才會發現原來早已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幸福。

幸福其實很簡單,不需要你追尋,只需要你珍惜。再多的遺憾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來填補過去的空白和傷口,帶着愛和釋懷與生命和解。

《目送》讀後感13

涼爽的晚秋裏,當我讀一書《目送》時,不禁感到一絲淡淡的、涼涼的滋味。澀澀的文字讓人感動,卻平凡得讓人流不出眼淚。

龍應台用一篇篇散文,記錄了作為母親的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困惑,記錄了作為女兒的自己在父母日益衰老中的細心和耐心,記錄了孟買的鐵軌、金門的地雷、老撾的孩子。她的文章不是在光寫自己,而是通過自己這微不足道的光來投射每一個人。每篇散文的主題內容都很常見,可是讀起來又有不一樣的感受。“母親,原來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有人説母親是棉襖、是旭日、是山水畫,龍應台説母親是CEO,語言並不華麗,卻很真實。

當我讀到她送別自己的兒子時我想到現在的自己也和安德烈一樣,跟媽媽擁抱很難為情,漸漸的,不再擁抱了,我的心一陣刺痛。自己以前是多愛粘着媽媽,無論走到哪,自己的手永遠抓着媽媽的衣角。但現在的我們早已習慣把自己的背影留給母親就算同處一室,也是戴着耳機,看着手機。我們是不是太忽略母親了?她含辛茹苦把我們養育成人,可得到的卻是如此冷落的對待。

現在回想起來,每晚的母親端來的那一杯熱氣騰騰的.牛奶,平日裏那些各式各樣水果,書包裏只增不減的零花錢,我從來沒有,也未想感謝她。反而還經常與她發生矛盾,使她經常傷心,一個人在獨自抹淚。但不管我怎麼樣對待媽媽,她卻總視我為珍寶。她為了我吃盡苦頭,還忍着不表現出來。現在想想,我有什麼理由去拒絕媽媽的愛?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終究我會長大,變成那個看着背影的人,目送下一代的遠行。

《目送》讀後感14

目送,是為了再次聚首

最開始,先回憶一番。

第一次聞及龍應台這三個字是在高三的某個課間,隔壁桌的同學説了一句龍應台的格言,而我卻啞然不知這位華人世界裏頗有影響力的一支筆,深感慚愧。

看的第一本龍應台的書正是《目送》,此刻還在噹噹的銷售榜上,書是從小夥伴那裏借來的,在某個暑假裏看完,當時的情感至今仍有幾分印象。書中談到死亡,衰老和孤獨,觸及脆弱的敏感神經,幾次尷尬落淚。還記

得是在家裏的客廳沙發上,蜷縮着身子,看得入情入味,在母親走出廚房門的時候,假裝無意地抹去眼淚。當時讀到的正是作者對其母親的描述,平平淡淡的文字中卻有着一股讓人心生悲傷的強烈情緒。

給文字賦予情感,它就是擁有了靈魂的`存在。

再一次接觸龍應台這三個字,是在讀書會員的書單上,於是我便再一次重拾目送,決定細細品味一番。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我們都到了獨當一面的時候了吧,小時候渴望長大,覺得長大就有了自由,卻不知越是長大,越會被現實圈住。成長的自由是相對的,大手拉小手已經成為模糊的記憶,一個人走,需要更多的勇氣。

人在天地之間終究是無所憑依的孤獨。你真能應對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這世間,沒有什麼能夠附着依託。

人,終究是孤獨的,你會有家人,會有伴侶,會有朋友,可是更多的時候,你僅有你自我。你才是你自我的全部,在這世間,所有的依附都只是暫時的,你所得到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你的情感和思想,才是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目送》讀後感15

她的《目送》讓我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當初上學時學《背影》,一點都不感動,後來上了大學,我慢慢的體會漸深,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2008年奧運前夕,父親和母親來北京,匆匆的住了15天,那時父親看起來還是那樣高大強健,下飛機時那麼健步如飛。2010年端午,感覺兩年恍然間父親老了,滿頭白髮,步子慢了,他是真的老了。2010年12月,父親來北京看病,看到父親我説不出太多的話,心酸徹夜難眠。喚起了我太多的回憶,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親是我們寬大的遮護傘,我想起來了讀九年級時,下晚上自習時,父親在鄉政府宿舍裏給我留的.一塊西瓜。

長大的時候父母親卻漸漸成為我們極欲擺脱的枷鎖,那個十八九歲年紀的我們充滿了青春的叛逆,想要儘快地離開父母的庇護,自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我想起來98年我上大學時,關於送我去長沙,我和父親還辯過嘴,而那年我們家裏讀書買房,經濟上的很拮据。可真的在外孤單流浪,跌得滿身是傷的時候,最懷念的還是父母親的鼓勵,因為在父母的心目中,自家的小孩都是最棒的。想來了這次父親來北京看病時仍然清晰地講到那些道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親人在的時候總是不夠珍惜,而在她們忽然離去之後,我們才明白,這個世界上也許再也沒有人像家人一樣無私無悔地愛着我們,那份入骨的血緣和温暖的失去足於使整個人生的信念倒塌。家人的緣分要幾世的福分才能修得在一起,以後再也不會有這樣的緣分,生離死別之間,唯有親情的思念仍然是不變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