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説課稿模板合集七篇

來源:文書谷 2.29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師説課稿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教師説課稿模板合集七篇

幼兒教師説課稿 篇1

一、談話引入

1、孩子們,你們喜歡聽童話故事嗎?老師今天從童話王國裏請來了兩位朋友。大家掌聲歡迎他們。(貼圖)

2、誰來告訴我,在你的印象中狼和羊的本性是什麼?

小結:

大家都説的非常好,狡猾、兇殘的狼,善良、温順的羊,它們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請大家翻開書本132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字,做到不加字、不丟字,遇到不懂的字音可以請教同學和老師,並多讀幾遍。

過渡:

同學們讀的很認真,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詞語寶寶你會讀嗎?

2、檢查字音

【詞語】(請大家看大屏幕、先自己讀讀,待會請你來讀。)誰來讀,其它同學豎起耳朵傾聽,待會請你做小老師來評評他讀的怎麼樣?【誰來評評?】你能比他讀得好嗎?請你做小老師帶大家讀讀。

小結並過渡:

哇,真棒!我們不僅會認詞語寶寶,還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評價,這是會學習的表現。除了這些我們還要學會思考,學會表達。

過渡:

請同學們挺直腰板、拿好書快速地數數狼和羊進行了多少對話?(指名回答)同意嗎?

三、默讀課文

現在請大家默讀課文2-6自然段,畫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對話。想想狼是怎樣找碴兒的?説説你從中你讀懂了什麼?

四、指名彙報

過渡:

同學們,學得那麼起勁。老師真高興!誰來把狼第一次找碴兒的話讀一讀?(指名讀)狼為什麼要這麼説?它説得對嗎?

【沒錯,狼的無理取鬧就叫找碴兒,也是找藉口】那應怎樣讀這句話。

【指導讀】〖範讀過渡:小羊不會把水弄髒的理由是什麼?它當時的心情怎樣?應怎樣來讀這句話。這句話説狼站在什麼地方?水是怎麼流的?

【上游在哪個位置?】我們再把狼和羊的第一次對話讀一讀,誰願意來讀狼説的話,羊説的話?

【注意讀出狼和羊的語氣,其他同學讀旁白】狼還找了什麼藉口?小羊是怎麼説的?

【誰來説?】你從中讀懂了什麼?

五、師生合作讀三次對話(男女)

過渡:

大家能讀出狼和羊各自的語氣,那能不能加上動作演一演它們的故事?下面就讓我們分小組合作練習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並比比,哪個小組合作的最愉快,演得最逼真!

六、演一演(小組練習表演狼和小羊的故事)

指2個小組上台演,齊評議

小結過渡:

大家真不簡單,詹老師為你高興。你們不僅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表達,還學會了合作,學會了表演!可是可愛的小羊糟了(請看大屏幕:演示狼撲向小羊)

七、延伸拓展

過渡:

可憐的小羊怎樣才能逃出狼口呢?請聰明的你幫小羊想個好辦法,怎樣才不會被狼吃了?

【誰來説】學到這裏,你們還有什麼話想對狼或小羊説的?

八、總結、佈置作業

總結:今天我們傾聽了狼和小羊的故事,掌握了很多的學習方法。詹老師為你們高興!也代表狼謝謝你們為他提出了那麼多善意的忠告,代表小羊謝謝你們為它想了這麼多的好辦法。

幼兒教師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選自《幼兒園教育教學安排意見》小班內容,認識三角形是幼兒幾何形體教育的內容之一,幼兒的幾何形體教育使幼兒數學教育的重點內容。幼兒學習一些幾何形體的簡單知識能幫助他們對客觀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體做出辨別和區分。發展它們的空間知覺能力和初步的空間想象力從而為國小學習幾何形體做些準備。小班幼兒在他們充分獲得對圓形的感知和確認後,再讓他們認識三角形的特徵,這對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和空間概念具有重要意義。認識三角形是在認識圓形的基礎上進行的。這就為比較圓形和三角形奠定了知識基礎,有利於幼兒對三角形的感知和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就是三角形的特徵。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結合幼兒的認知特點,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教幼兒知道三角形的名稱和主要特徵,知道三角形由3條邊、3個角。

2、教幼兒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的實物進行比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3、 發展幼兒觀察力、空間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確定目標的依據:小班上學期雖然還沒有進行數的形成教學,但在日常活動中已經滲透了許多數的概念教育,因此,通過數形結合認識三角形的特徵幼兒有一定的基礎。3歲幼兒經常會把幾何形體理解為他們所熟悉的實物,因此,教幼兒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見的實物進行比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有利於發展幼兒對應能力。

圍繞教學目標根據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我認為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三角形的特徵,幼兒認知幾何形體對圖形的知覺屬於空間知覺的範疇,從幼兒感知三角形的形狀到表達需要完成配對——指認——圖形的特徵,因此,三角形的特徵定為本節課的重點。

三角形的特徵同時也是本節課的難點。三角形的特徵有三條邊、三個角。但是,對於還沒學過一一對應點數的幼兒來説還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把三角形的特徵定為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方法

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掌握知識,充分發揮教與學的互動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採用遊戲法和啟發探索法,體現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師生雙邊活動。

遊戲法:在計算教學中運用遊戲法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幫助幼兒輕鬆愉快地理解知識,因此,在本節課中,無論是新知的學習,還是複習鞏固我都採用遊戲的形式,如在課的開始,教師

以遊戲的

口吻介紹兩個圖形娃娃到小班做客,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複習鞏固三角形特徵時,設計了遊戲給圖形娃娃找朋友、奇妙的拼圖、拼拼三角形使幼兒進一步鞏固了三角形的特徵,又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啟發探索法:這一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依靠 幼兒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經驗啟發幼兒去探索並獲得新知。其最大的特點是激發幼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本節課認識三角形的特徵時,我採用這一方法先出示一個圓形娃娃,再出示一個三角形娃娃,啟發幼兒比較三角形和圓形的不同,在幼兒的觀察探索中得出三角形有角、有邊,通過親自數一數、試一試,讓幼兒明確有三個角的圖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角有點兒扎手。

本節課採用的教具:

⑴圓形、三角形娃娃各一個,用於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⑵圖形拼圖一幅

⑶每桌一盤各類幾何圖形及冰糕棍若干。

選取教具的依據是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

三、學法指導

1、複習內容的確定:三角形的特徵有三條邊、三個角。幼兒要掌握三角形的特徵,就必須通過數一數來掌握,因此,3的數數的掌握直接影響到幼兒學習三角形的效果,因此將3的數數定為學習內容。採用幼兒比較喜歡的體態動作(拍手、拍肩、拍褪)進行,幼兒比較感興趣又很快地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

2、引導幼兒用探索法和操作法學習新知,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為了便於幼兒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特徵,請幼兒通過觀察圓形和三角形有哪些地方不一樣?通過親自數一數、摸一摸來感知三角形的特徵。幼兒從觀察、判斷到表述是幼兒利用舊知獲取新知,主動學習的過程。

3、在操作、遊戲中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力,在複習鞏固三角形特徵時,採取了遊戲《給圖形娃娃找朋友》、用小棍拼三角形。幼兒在遊戲時,就需要將頭腦中三角形的特徵的輪廓體現出來,需要幼兒將想象、圖形小棒聯繫在一起,進一步發展了幼兒的空間想象力,同時幼兒聯想生活中的實物與三角形想象的物體將圖形與實物相聯繫,從而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力。

4、數形結合,時幼兒在掌握特徵的同時,加深幼兒對3的認識,在學習三角形特徵時讓幼兒數數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在看拼圖找三角形的遊戲中,讓幼兒數數蝴蝶的翅膀、樹身、房頂個由幾個三角形拼成,在數形結合中既鞏固了新知,又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四、教學程序

為了國小過程中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準備分以下幾個步驟完成教學任務:

1、複習3的數數

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在下步學習三角形特徵時幼兒能更好地學習掌握,能準確感知圖形特徵這一環節,採用體態動作一集體複習的形式進行。

2、學習三角形特徵: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難點所在,我準備分以下幾步完成,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圓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提供幼兒每人一三角形,通過自己數一數,試一試,感知圖形特徵,並充分讓幼兒表述,得出圖形的特徵。

⑵引導幼兒觀察幾個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過驗證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條邊、三個角,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都是三角形。

⑶老師小結三角形特徵,使幼兒獲得的知識完整化。

3、複習鞏固三角形的特徵。在幼兒初步掌握三角形特徵的基礎上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才能得以鞏固,準備分三步完成這一環節。

⑴給圖形娃娃找朋友:目的是幼兒排除干擾從眾多幾何圖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⑵看圖拼圖找三角形:

圖形拼圖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讓幼兒觀察:

這些拼圖像什麼?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幾個三角形?

⑶周圍環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東西:幼兒通過自己的聯想尋找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能力,進一步鞏固了三角形的特徵。

四、延伸活動:幼兒用冰糕棒拼三角形,引導幼兒拼完後講一講你拼得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用了幾根冰糕棒?

幼兒教師説課稿 篇3

一、 教材分析:

《拍花籮》是一首極具特色的民間兒歌。雖然篇幅比較長,但內容很有趣也很簡單,節奏順口,不僅念起來琅琅上口,而且還能邊念、邊唱、邊玩,一定會給孩子們帶來無窮的樂趣。

兒歌《拍花籮》

(引子)拍呀,拍呀,拍花籮呀,紅草地呀,綠馬車呀;

你拍幾呀?我拍一呀,一隻蝸牛上樓梯呀。

你拍幾呀?我拍二呀,兩隻螞蟻抬着大花瓣呀。

你拍幾呀?我拍三呀,三條鯉魚滾下山呀。

你拍幾呀?我拍四呀,四方的招牌沒有字呀。

你拍幾呀?我拍五呀,五隻大熊打花鼓呀。

你拍幾呀?我拍六呀,六個老頭賣烤肉呀。

你拍幾呀?我拍七呀,七隻野狼抱小雞呀。

你拍幾呀?我拍八呀,八腳的章魚坐沙發呀。

你拍幾呀?我拍九呀,九隻老虎喝老酒呀。

你拍幾呀?我拍十呀,十隻青蛙跳進荷花池呀。

撲通!撲通!撲通!撲通!撲通!撲通!撲通!撲通!撲通!撲通!

二、 活動目標:

正因為這首兒歌的趣味性很強,沒有多麼大的記憶負擔,特別適合一邊玩一邊學,所以活動的目標定為

1、 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誦兒歌,並嘗試用一問一答的形式進行對誦。

2、 感知兒歌內容的滑稽詼諧,同時複習1---10的數概念。

3、 有興趣進行兒歌表演,為遊戲活動作準備。

重點:在學説、表演兒歌的過程中,充分體驗這首民間兒歌的趣味性。

難點:兒歌內容的順序和較難掌握的節奏(如抬着大花瓣兒呀)。

三、活動準備:

1、 豐富幼兒有關經驗:招牌及其動作。

2、 數字卡片1—10及相關的形象圖片10張。

四、活動設計:

(一)首先請孩子們觀看兩位老師示範表演兒歌"拍花籮",激發起他們學兒歌的興趣。

這首兒歌的.特點適合兩個人合作邊玩邊説,而兩個老師示範的拍手遊戲正好把這個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拍呀,拍呀,拍花籮呀,紅草地呀,綠馬車呀。你拍幾呀,我拍一呀,一隻蝸牛上樓梯呀……"一下子就調動起孩子們想學想説的興趣,孩子們肯定會躍躍欲試。

在老師示範表演後,鼓勵孩子們討論對兒歌的感受,"你喜歡哪一句呢"使孩子們在表達自己感受的同時回憶了兒歌的內容。尤其是幾個比較難掌握的節奏像"兩隻螞蟻抬着大花瓣呀"也可以在孩子提出的同時注意引導孩子們掌握。難點自然地解決了。

(二)藉助圖片和動作學習兒歌,引導孩子們充分體會兒歌的趣味性,理解並且掌握兒歌內容。

首先學習引子:拍呀,拍呀,拍花籮呀,紅草地呀,綠馬車呀。兒歌中每一句的前半部分很簡單"你拍幾呀,我拍一呀;你拍幾呀,我拍二呀……"孩子們很容易理解、記憶。記憶的難點就在於後半句。但是藉助圖片和動作來記憶,這個難點就解決了。(加上動作説)

一隻蝸牛上樓梯呀。

兩隻螞蟻抬着大花瓣呀。

三條鯉魚滾下山呀。

四方的招牌沒有字呀。

五隻大熊打花鼓呀。

六個老頭賣烤肉呀。

七隻野狼抱小雞呀。

八腳的章魚坐沙發呀。

九隻老虎喝老酒呀。

十隻青蛙跳進荷花池呀。

拍手的動作最初是自拍的,速度可以由慢變快,後來熟悉後可以對拍,為後面兩人的拍手遊戲做好準備。

在自拍和對拍的過程中,最初都是老師孩子一起説,熟悉兒歌內容。然後在練習當中老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獨立説出後半句的內容,促進記憶難點的解決。

在對兒歌的內容非常熟悉以後,開始指導孩子分組對誦練習。

(三)引導孩子加上動作,體會兒歌表演的趣味性。

在分組對誦後,接下來就是增強遊戲的趣味性。首先把所有的孩子分成兩組,採取輪流説的形式,一組説一組欣賞然後互換。這樣,無形中又鞏固了對兒歌內容的記憶,也可以使孩子們輪流休息同時注意傾聽同伴是怎樣説的。然後鼓勵孩子們尋找自己喜歡的朋友,可以是老師,可以是其他小朋友結伴進行兒歌遊戲。

(四)小結與延伸

這種經典的小歌謠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兒歌的趣味性。這一點在綱要中也有所體現。遊戲法是活動中的主要方法。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邊玩遊戲邊學兒歌,始終是積極投入的,充分體驗出了遊戲兒歌的趣味性、體驗到了這種趣味歌謠的獨特魅力!

幼兒教師説課稿 篇4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圖形找家》,下面我將從教學理念、教材分析、説教法、活動目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以及活動延伸七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學理念

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圖形,而且會詢問這是什麼圖形,注重幼兒的興趣和終身教育是我活動的兩大特色,幼兒園是現代幼兒生活學習最為熟悉的環境之一。活動開始我就讓幼兒觀察我的掛圖,掛圖中有不同顏色的不同圖形,由不同圖形拼成的一幅畫,是為了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瞭解各種圖形分別由什麼特點。活動中教師一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對幼兒表達不清楚的或出現困難的地方加以糾正,耐心的指導,使每個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參與活動中。

二、教材分析

《圖形找家》出自貴州人民出版社,新編學前班教材數學上冊27頁。這一活動屬於操作型活動,關於圖形認識及圖形分類活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機組織練習,圖形教育多與實物相結合,促進幼兒具體技能的發展。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三、活動目標

通過教材內容和設計意圖,吸取人本主義教育理念,為滿足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的需要,按照《綱要》涉及的五大領域教育目標,確定本次的活動目標為:

1.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認識常見的圖形,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説明圖形的特點和含義。

2.在認識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作創造,用不同的圖形及不同的顏色拼成一幅畫,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的認知能力,學會分類,分清各種不同的顏色和圖形,把圖形送回家。

四、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以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老師帶來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若干,常見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物品若干件,家四個(家門分別為各種圖形)。

2.幼兒自帶卡紙若干剪刀雙面膠等。

五、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數字卡片,讓幼兒鞏固數字。

2.出示掛圖,讓幼兒交流掛圖中有什麼(房子樹卡車花)

3.板書主題《圖形找家》,教幼兒認識圖形,説明圖形的特點。

4.出示物品,問幼兒這是什麼圖形的物品。

5.指名幼兒來認識圖形,或從眾多的圖片尋找老師需要的圖形。

幼兒教師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引導幼兒從優美的童話作品中,感受語言的優美,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是語言活動的目的之一。快樂是幼兒最常感受到的一種情緒體驗,但快樂的涵義是廣泛的。中班語言活動《兔寶寶找快樂》向幼兒展示了一個快樂、有趣的童話世界。它採用擬人的手法,把兔寶寶找快樂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情節並不複雜,但充滿了懸念,故事通過小貓咪給兔寶寶出主意,兔寶寶按小貓咪出的主意,在幫助別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從而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後的那種快樂,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好教材。

(二)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瞭解兔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和經過。

2、激發幼兒幫助別人的情感,體驗幫助別人後的那種快樂。

3、積極參與活動,願意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

依據:

一、是根據中班上期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髮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需要教師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清故事脈絡,理解故事內容。

二、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情感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三、新《綱要》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根據這一要求,制定了第三個教學目標。

(三)重難點分析: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瞭解兔寶寶情緒變化的原因和經過。中班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幼兒只有掌握了這個知識脈絡,才能更好地理解故事情節,激發積極地情感體驗。

中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往往一句話只説了半句或幾個字就無法再説了,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難點定為: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四)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了一定的關於快樂的情感體驗。

2、動物手偶(故事中出現的形象)、動物指偶若干、背景音樂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師幼互動。因此,活動中我除了挖掘教師自身的教育價值,以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還注意挖掘此活動中所隱藏的教育價值,採用的教法有:

操作演示法:手偶形象逼真,深受幼兒的喜愛,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手偶的操作,讓-

故事中的人物一一呈現,故事情節一目瞭然。

提問法:引導性的互動提問鼓勵幼兒將所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嘗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這也是解決活動難點的有效方法。

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指偶操作遊戲和小記者採訪活動中能大膽説話,充分地表現自我,獲得積極地情感體驗。

三、説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説説、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將運用下列學習方法。

觀察法:幼兒通過觀看手偶表演,直接感知故事。

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説話的好機會,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體驗法: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幼兒自由操作指偶表演故事情節,以增加對故事的理解。體現着“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遊戲練習法:幼兒在小記者採訪遊戲中練習對話,符合幼兒語言學習個別化的特點。

四、活動程序

一、質疑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兒童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基於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在活動一開始,我就把孩子引入主動發現、積極思考的氛圍中。

我先出示一個兔寶寶(煩惱的臉),説:“今天真開心,和中班的小朋友在一起。陳老師還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歡迎嗎?你們看,兔寶寶怎麼了?(引導幼兒從他的表情推測兔寶寶現在的心情)不知為什麼,誰也沒見他開心地笑過。聰明的小朋友快給出個主意吧,讓他快樂起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小朋友能説出許多充滿智慧的答案。)

(懸念的討論,不但給孩子提供一個與同伴交流的機會,創設寬鬆的語言環境,還能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講述,既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為下面的故事打下伏筆,也是思維活動的開始。幼兒的想法得到老師和同伴的認可,激發了參與活動的興趣。)

“有一天,他的好朋友小貓咪也給他出了一個主意,你們看,兔寶寶現在的表情(換上一張快樂的臉)。小貓咪出了一個什麼好主意呢?他的主意和你們的一樣嗎?

二、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手偶操作,理解重點片斷段。

(手偶的操作,能快速抓住幼兒眼球,集中幼兒注意力,使幼兒與故事中的形象近距離接觸,更好地與故事人物對話,走進故事的情境中。同時,可根據幼兒情況,把握學習的節奏,也以最簡單的方式達到了最好的效果。)

提問:

(1)故事講了小兔子和哪些小動物的故事?(幼兒回答,指導幼兒把話説完整。)

(2)兔寶寶是怎麼幫助他們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引導幼兒將理解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師生對話、生生對話、自由對話。在幼兒表述遇到困難時,及時操作手偶,表演情節,在關鍵的時候推孩子一下,不僅增強幼兒自信心,還提高幼兒的語言講述能力,使講述更完整、連貫。也體現了手偶操作的靈活性。)

(3)操作指偶,表演情節。

這個故事有趣嗎?你們想説一説他們的故事嗎?

師:請每個小朋友找到一個兔寶寶手偶,套在手指上,真有趣!再給兔寶寶找一個朋友,套在另一隻手的手指上。想一想、説一説,兔寶寶是怎麼幫助別人的,比一比,誰的故事最有趣。

誰願意為我們説一説他的有趣的故事?(請一位幼兒上前講述。)

(4)幼兒討論:兔寶寶現在快樂嗎?它的快樂是什麼呢?

教師講述故事最後部分。

(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的或現成的答案,而要回答這個問題,幼兒不但要理解故事,還要將自己理解的內容用語言表達出來,雖然有一定難度,但幼兒卻能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思考、嘗試完整的表達。)

(通過設疑、猜想、提問、表演重點片段,幼兒操作、再討論,內容一環扣一環,抓住故事情節線索,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它是解決活動重點、突破難點的一個關鍵的環節。同時完成了第一、第三個目標。)

三、再次完整欣賞故事。

師:“現在我們來完整聽一遍故事,喜歡講的小朋友可以跟着老師一起試着講講看。

(幫助幼兒把獲得的經驗加以完整再現和總結,從而掌握故事內容,激發情感體驗。)

四、小記者採訪活動,加深對快樂涵義的理解。

(一張紙頭捲起來就是一隻話筒(輕緩的背景音樂)

兔寶寶找到了自己的快樂——幫助別人,小朋友,你的快樂是什麼呢?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表達自己對快樂含義的理解)

小朋友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那你們想不想知道陳老師的快樂是什麼?後面聽課老師的快樂是什麼?其他小朋友的快樂是什麼呢?做一個小記者,去採訪一下吧。

(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流,對幼兒語言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小記者的採訪活動給幼兒的語言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個別交流的機會。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游戲,表達自己的意思,體驗了語言交流的樂趣。同時也實現活動的第二個目標。)

五、放鬆活動

小朋友,今天你們快樂嗎?是啊,幫助了別人我們很快樂。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快樂地唱起來、跳起來吧!(我快樂,我快樂。我就拍拍手,我就拍拍手,啪啪………跺跺腳、扭扭腰等)

(這即是一個放鬆活動,也是幼兒情緒的宣泄。)

延伸活動:

1、語言區

在語言區域提供各種動物指偶,幼兒嘗試表演故事。鼓勵幼兒自由發揮,同伴合作,創編新故事。

2、美工區

提供了紙、筆、積木和醫療用品等操作材料。所提供的材料激發了幼兒操作的慾望,給予幼兒一個暗示性的提問方式:你想怎麼去幫助別人。幼兒的答案可能是非語言的,可能是一幅畫,可能是一個鳥窩,但起到了比語言還要精確的答案效果。幼兒在操作中也獲得更深的體會:幫助別人,我很快樂。

幼兒教師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新年到》是大班綜合活動內容。這首詩歌具有奇妙別緻的想象,將星星、月亮、太陽都擬人化,描寫了共同歡度新年的快樂,同時通過自然的對話,幼兒知道了過新年自己長大了一歲,更加懂事了。幼兒瞭解和體會到詩歌中的內容,感受詩歌的美,流露出了盼新年、過新年的喜悦心情。這是理解這首詩歌的基礎知識,也是本次活動的知識點。

2、目標定位

根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觀,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以及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任務,特制定了以下三個活動目標:

(1)感受新年歡樂氣氛,增強大一歲的自豪感。

(2)學習詩歌的語言,能創編詩歌。

(3)引導幼兒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和豐富的想象,激發幼兒對詩歌的興趣。

3、活動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活動重點定位於理解詩歌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活動難點則是根據詩歌的結構及語言情緒進行詩歌創編,使活動得到深化。

4、活動準備

為了使活動的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協調統一,富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特做以下活動準備:

(1)與詩歌內容有關的課件以及幼兒運用的小圖片。

(2)關於《新年到》的歌曲磁帶、背景音樂,創編詩歌用的小圖片(如小狗、大樹等)。

(3)繪畫用的紙、筆每人一份。

二、説教法

新《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讓幼兒想説、敢説。在活動中,我本着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的原則,採用了以下教法:

1、遊戲法: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就是遊戲,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因此我設計了三個不同的遊戲貫穿於整個活動中。首先,在導入部分運用了音樂小遊戲“模仿動作”。隨着音樂引導幼兒模仿做夢等動作,創設情境。在理解詩歌的內容時,設計了遊戲“對話”。通過這個遊戲讓幼兒理解詩歌中描述的各種事物對新年的認識。最後,在活動結束時運用了音樂表演遊戲“一年過去了”。

幼兒教師説課稿——新年到,標籤:幼兒園説課,幼兒園説課稿模板,

2、視聽講結合法:主要是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以及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聽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講就是幼兒的講述。包括自由接結伴講、分組講,這樣可以更好的滿足每個幼兒想説的願望。視聽講結合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

3、分段跟誦法:在幼兒自由探索獲取知識的同時利用圖片進行分段跟誦的方法。由於這首詩歌描寫了四個不同的場景,完整教學不利於幼兒的記憶,分句又會破壞詩歌的完整性,所以運用分段跟誦法,每一段設計幾種不同形式的提問,使幼兒熟悉理解記憶詩歌中的語句。

以上三種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補充,配合使用形象逼真的圖片,適合幼兒操作的小圖片,以及優美的音樂,使語言與藝術極和諧的融為一體。

三、説學法

遵循“幼兒是通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發展規律。為了給幼兒今後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奠定基礎,本次活動運用的學法有:

1、傾聽表述法:首先,讓幼兒帶着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教師聲請並茂的朗誦,激發幼兒“想説”的願望。其次,利用各種教法和遊戲,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並通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仿編詩歌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説”。

2、探索仿編法:新《綱要》指出: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因此,我為幼兒創設了支持性的語言教育環境,支持幼兒在活動中拓展語言經驗。我在引導幼兒進行仿編詩歌的同時,提供了各種小圖片,以引起幼兒的思考,讓幼兒在探索中自主學習,突破活動的難點。

四、説活動程序

(一)模仿動作,激發興趣。

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在活動開始時,伴隨Flash動畫請幼兒聽音樂“模仿動作”,隨着優美的音樂教師説:“小朋友進入夢鄉,做了一個甜甜的夢。”幼兒用動作表現出酣睡,並用語言説“我做了一個夢,我坐上飛船遨遊。”教師將飛船的圖片貼到夢的背景圖上,這就使幼兒從藝術活動中產生興趣,併為詩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師幼互動,共同探索。

這一部分工共分四個環節。第一環節語言遊戲“夢見誰”。教師出示飛船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在遨遊時碰到了誰呢?”“他們是怎樣過新年的?”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表述自己的想法,拓展了幼兒的思維。第二環節完整欣賞。讓幼兒帶着問題去聽詩歌裏説了什麼,感受新年的快樂,感受詩歌的美。第三環節分段跟誦。首先,幼兒自選太陽、星星、月亮的圖片有感情的朗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調動幼兒的情感共鳴,進行有感而發的朗誦。然後,教師再組織全體幼兒進行有感情的分段跟誦。自然過度到第四環節完整的有感情的配樂朗誦,完成活動重點。第五環節仿編詩歌。出世小鳥、大樹等圖片引發幼兒思考,讓幼兒自選一種與同伴討論。例小鳥們説“新年就是躲在窩裏聽鞭炮······”。通過這樣的操作討論,讓幼兒學以致用,利用剛剛學到的知識參與仿編,教師及時指導和幫助。

(三)遊戲體驗,表達情感。

教師進行情感啟發:“過新年,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小朋友,唱起歌,把舞跳,敲鑼打鼓真熱鬧。”然後在音樂遊戲“一年過去了”中讓幼兒充分感受新年的快樂。

(四)評價活動,培養自信。

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進行情感、語言、動作等多方面的隨機評價和階段評價,並注意調整控制好活動節奏速度,合理分配好時間,同時針對性的選擇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兒回答,一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五)説活動延伸

請幼兒欣賞詩歌《新年到》,並組織美術活動,利用靈活的教育機機制,鞏固了幼兒獲得的各種情感體驗、知識能力和學習方法,體現了各種教學的整合性。

幼兒教師説課稿 篇7

一、設計意圖:

小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或毆打能夠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結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遊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

《小小雞》是一首外國歌曲創編而來的一首幼兒歌曲,小小班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在動作模仿和遊戲情景中學習。因此,我所選擇的音樂將情景性和趣味性放在首位,節奏鮮明,形象性強的音樂引起幼兒活動的願望,另外,活動設計小小雞到草地上玩和允許自己喜歡的小小雞,在唱唱玩玩中,反覆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歌詞。從看小雞,做小雞,一直到唱小雞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地產生了愛小小雞、愛雞媽媽的情感。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二、教學目標的制定

1、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表達對小小雞和雞媽媽的喜愛之情。

音樂學習心理學告訴我們:多種感知通道參與,特別是大肌肉運動的參與,能有效地提高兒童對音樂的感知興趣和感知音樂的效果。新《綱要》中強調:"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嘔吐能夠的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標1是本次活動的重點。

2、在唱唱玩玩中學習做音樂遊戲《小小雞》。

皮亞傑指出:在前運算時期(幼兒時期)要發展智慧,關鍵是讓幼兒做各種各樣的遊戲,從娛樂中學、從玩耍中學,脱班幼兒很喜歡一邊哼唱一邊做模仿動作,小動物是幼兒最親密的朋友,幼兒對小動物的叫聲及感興趣,並好模仿動物的動作,因此對這首歌有強烈的興趣成了遊戲的基礎,目標2是目標1的基礎上進行,又是目標1的突破口,而遵守遊戲的規則幽將是成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活動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對音樂的積極性以及幫助他們對歌詞內容的理解,加強節奏感等,我適當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動的教具,本次活動我作了以下準備:

1、情景課件。

2、區域活動中,幼兒自由聽賞過歌曲的旋律。

3、創設在遊戲中學習的氛圍。

4、準備雞媽媽頭飾一隻,音帶,錄音機。

四、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聽小雞叫,問"誰來了?"幼兒回答,打開課件引出小雞及音樂。

二、看小雞、聽節奏、做動作。

1、引導幼兒看小雞,模仿學做各種小雞的動作,激發幼兒的興趣。

2、引導幼兒欣賞音樂,並學做小小雞。

託班幼兒正處在聽覺感官發展時期,聽覺的發展比其他感官快而需求多,因此對音樂能表示出明顯的情緒反應,這一環節是幼兒的聽覺感受及動作感受,使幼兒對音樂有初步的印象。

三、聽歌曲,講解遊戲規則。

1、教師聽音樂,表演小小雞,讓幼兒模仿。

2、引出雞媽媽。教師表演雞媽媽找小雞。(初步感知遊戲規則)

3、告訴幼兒這是一個音樂遊戲,遊戲是有規則的。(幼兒表演小小雞在草地上玩耍,做各種動作,雞媽媽來找小雞,按音樂旋律進行遊戲)

五、幼兒遊戲

1、邊聽音樂,邊哼唱歌曲進行遊戲,再次激發幼兒愛小雞的情感,強化遊戲規則,以此來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2、在遊戲中結束本次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