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勵志職場文章

來源:文書谷 6.77K

我們要想在職場中有所作為,就要多勵志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職人,那麼經典勵志職場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勵志職場文章

經典勵志職場文章:別做職場玻璃心

作為職場新人,被罵簡直是家常便飯,最髒最累最沒有名分的活都讓職場新人去做了,做好了是本分,做不好就等着挨批吧,對於心裏承受能力強的人來説,是促進作用,越罵越強大,起了促進作用,但是,對於心裏承受能力差的人來説,簡直是當頭一棒,甚至對工作失去了信心,對工作產生了牴觸情緒,一振不起。對此,我只想説,別做職場玻璃心,成就人生大事,常常需要有超凡的忍耐力,越是受到委屈,越要沉着應對,從而走向遠方。

記得剛剛從象牙塔出來的時候,自己的自信心爆棚,覺得自己考取了那麼多證書,應付工作肯定小菜一碟,沒有想到剛剛參加工作不久,就在工作上出現了失誤,而且是犯很低級的錯誤,免不了一頓痛罵,加上社會遠比我想象的複雜,各種人際關係很明顯,有一些人的態度又非常惡劣,當所有的事一起接二連三地發生,有一次我竟然在辦公室哭了,把我這段時間的所有委屈都發泄出來,那一天下午真的很失態。現在回頭想想,其實,自己真的太過矯情了,誰的職場不委屈呢?沒有一份工作不辛苦,沒有一處的人際關係不復雜,每一個人都受盡委屈,那為什麼別人都能夠坦然面對,自己卻那麼在意別人的看法呢?發生的種種事都表明自己真的太嫩了,自己要學習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還有要增強消化批評的能力。

職場新人遭遇批評並不可怕,幾乎所有人都要經歷的過程,要正確對待批評,正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好,別人幫我們指出了不足之處,我們應該要感謝對方,虛心吸取教訓,避免下一次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樣才能進步。也不要因為小小的委屈難過,人生在世,我們要承受很多很多的委屈,越是成功的人,就越比一般人能消化委屈,把它轉為工作的動力,用業績證明自己,在工作中,業績就是尊嚴!越是能幹的人,就越不會在情緒上計較,因為真的沒有時間,忙着如何把工作做好才是重點,而不是忙着糾結這些無關痛癢的小事,只有沒有本事的人才會總是在情緒上糾結,讓情緒控制自己,有一句話説得很對,“不能控制情緒,何以控制人生呢?”

社會這麼現實,領着一顆玻璃心是不能走長久,一不小心就會破碎了。沒事的,讓我們正確地對待批評,看到自己的不足,吸取教訓,把別人扔向你的石頭,用來當作建宮殿的石頭,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學習,鍛鍊自己的工作能力,漸漸就能獨當一面了。

經典勵志職場文章:職場黃金20xx年,你應該少做的5件事

文/古爾浪窪

我常常看到各種各樣xx歲之前應該做的件事,説的神乎其神的,彷彿不去做那些事,人生真的會少掉什麼一樣。我就完全持相反的意見。看到現在那些每天累到在地鐵上睡覺坐過站上班族;忙到週末都無法回家看父母的年輕人,我的感覺是:你真的是被誤導了。我覺得你其實不應該多花精力去做那些對自己職場和人生沒什麼幫助的東西,應該是丟掉一些東西,集中精力去做那些重要的東西。以下是我認為現在的上班族們應該丟掉,少做一點的5件事:

1.少點跳槽,多在主業上投入精力

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是我們成長事業的黃金十年。這十年往往會奠定我們未來事業的基礎,會決定我們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在這個年齡階段,到底是應該多跳槽做那麼十幾份、幾十份工作呢,還是專注於幾份工作呢?説真的,我傾向於後者。

實際上,我們在工作中需要多方嘗試的是工作方法,而非不斷換工作去尋找興趣。工作是養家餬口的基礎,是未來發展事業的入口,而不是培養興趣的地方。如果真要培養興趣和尋找興趣,你應該在工作之外的業餘時間去找,去培養,而不是把一個可疑奠定你一生事業的重要發展歷程弄成了弄成了體驗課,那簡直是在浪費生命。

2. 少為目的唸書,多為修養提升

專精於工作和專業領域的學習是必要的,畢竟這是你在工作上是否能持續成長的基礎。但是,我還是要説,如果可以,請儘量減少唸書的目的,不要老想着為了所謂的學歷而去念書。工作後的唸書,應該為了求知慾。實際上,自踏入工作歷程之後,你會發現,後面的歷程中,越來越需要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學歷。此時若還為學歷而唸書,就會顯得功利且本末倒置。而增加哲學、文學、藝術等等的閲讀,提升這方面的修養,可以增加你的生命厚度與廣度。

3.少交社交性朋友,多與重要的人相處

大行其道的人脈説使得很多人有誤解,認為認識的人越多,就越能多些朋友,多些人脈。其實不然。生命中重要的人,從來都不會多。隨着年齡的增長,你應該學會的是辨識和愛惜那些在你生命中顯得重要的人,而不是為一些一面之緣,抱着增加所謂的人脈,為認識人而認識人的那些社交性朋友浪費你的時間。如果説要多點什麼,我覺得應該是多學會怎樣與陌生人打交道。

4.少看視頻,多讀文字

我承認,這是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如果不去廣泛接受各種信息,可能很快會被這個世界拋棄。即便是如此,我也是建議,你儘量少看視頻,多讀文字,因為文字的閲讀效率會比視頻的高效很多,吸收信息的量也要高很多。如果可以,建議你儘量多一些3000字以上具有深度的文章,而不是整天閲讀微信微博那些零零碎碎的信息。實際上,所謂的攝入信息,是要攝入有價值的信息,所以你要學會的是在海量的信息裏快速判斷出自己需要的、有價值東西,而不是像個回收站一樣,凡信息皆來着不拒,那樣才會真的變成信息垃圾站。

5.少花閒錢,多做投資

價值是無法靠錢堆砌起來的。所以,我的建議是少花閒錢,多做投資。

投資什麼呢?

1、知識:如果通過花錢可以得到難得的學習到很多東西,我覺得可以花,這可以算作是對知識的投資。

2、時間:如果花錢可以讓你能節省下大量的時間去做更重要、更有意義的是,這個也可以花,算作是對時間的投資。

3、機會:如果花錢可以贏得機會,比如認識更優秀的人,接觸到自己難以接觸到的資源,可以話,算作是對機會的投資。

經典勵志職場文章:與艱難工作為伍,才能看到最美風景

文:東方贏

1

最近幾年,各種同學會的邀請多了起來。從各種同學會裏,我們可以察覺到一些有趣的現象。一些以前上學時成績馬馬虎虎的人,在30到40歲的這十年,都有非常戲劇性的發展,成了中小企業的老闆或有實力的機構高層。他們在參加同學會的時候,都會大大方方的支付贊助費。

而另一些讀書時的優秀學生,走進社會多少年後,卻成就與地位一般般。可見人生的逆轉,就潛藏在人生的各個節點上。小時候會讀書的孩子,因為腦筋都不錯,自然就練就一身察言觀色的小花招,也學到了學習與生活上的小竅門。換言之,這些人都具有小聰明。

那些落第生的情形正好和優秀學生相反。他們成績不佳,不會念書。所以他們不斷重新開創。碰到挫折,他們不會傷心,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傷心。常在不如意中打滾,更讓他們看清了社會的底層,意外懂得解讀人心,善解人意。所以他們不自負、不自誇,從不認為自己是最好的。別人看來可能很難,可是他自己卻不覺得。對他們來説,那隻不過是種磨鍊。於是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就成了這一行業的第一第二。有了成績,自然就有信心。由於他們做事都是出於自發,所以即使下一個工作的困難度更高,他們一樣心平氣和、迎難而上。如此一來工作的進展,自然會逐漸往好的方向延伸。

反觀那些優秀學生呢?由於他們從小就懂得察顏觀色,長大後處事格外世故。總是可以在瞬間經過篩選,並找到不需特別費心力的工作,輕鬆應付。也就是説他們非常懂得逃避艱難的工作。等到遭遇工作或人生的重大困境時,便不知所措了。

2

遭遇困難與挫折,雖然客觀上不是什麼好事,但在主觀上不要看成什麼壞事。大德大勇大智的養成,大多因為經歷困難、挫折的啟迪與磨礪。

人易流於舒適安逸。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有人習於迴避艱難的工作。面臨21世紀大變革期,很多機會往往以困難的面目出現。所以主動的選擇艱難工作更有意義,也是上上之策。如此才能抓住別人不易看出的機會,如此你的潛力才能發揮出極限。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人類也是如此,一類人選擇艱難的拼搏,一類人選擇輕鬆的苛且,但結局與人生會分出天壤之別。

3

面對艱難的工作,需要的不是盲幹與心靈雞湯式的成功學。我們要用科學的“逆思維”。

平庸者,或者説失敗者,在行為上有一個共同表現,面對困難,接受一件未做過的任務,做一件不熟悉的新事情,或面臨需要提升目標時,他們都會面露難色在心裏打退堂鼓,嘴裏吐出“不可能”。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們採用的是一種叫“順思維”的方式,即用現有的方法、習慣、經驗及現有的資源條件,去看待與評估具有挑戰性的新事情、新任務或超越於現有條件的高目標,認為不可能做到。

而成功者都是“逆思維”。挑戰艱難的工作,最忌諱的就是負向思考的順思維,整日擔心煩惱、憂心忡忡而錯失良機。

運用逆思維首先要做到下述五點:

(1)不説不行。

(2)窮盡假設。聆聽各種新的想法及有創意的提案後,再慎重給與評價。

(3)發現好機會,即勇敢挑戰。

(4)從機遇倒推戰略,從目標倒推努力。歡迎難題,突破解決。

(5)平靜面對感傷、沮喪、悲情。

由此形成不畏險阻,接受艱難工作並遇難而樂的念頭。進而讓這種征服欲成為心靈自發的驅動力量

4

記得我少年時看過的京劇《沙家浜》中有這樣一個細節:被困於蘆葦蕩的十八名新四軍傷病員,連續多日面臨日偽軍的掃蕩、傷痛的折磨、彈盡糧絕的威脅,人的體力和毅力幾接近於極限……這時,指導員郭建光這樣説服大家: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最終,他們以“再堅持一下”的頑強精神,迎來了大部隊反掃蕩行動,得以走出蘆葦蕩,重回殺敵戰場。

“有利的情況和主動的恢復,往往產生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這句話,是毛澤東在《抗日遊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中説過的。

很多時候,“再堅持一下”,不僅是信心的體現,也是意志和毅力的較量。心弱則志衰,志衰則不達。在不少情況下,外在的打擊實際上並不足以置人於死地,其脆弱的心理才是真正的元兇。戰勝危機、擺脱困境,關鍵是要有迎難而上、勇克時艱的堅定信念和抗打擊的堅強意志。“再堅持一下”,就是這種信念和意志的體現。

松下電器創辦者松下幸之助,在驗收工作時常講的一句話是“最後一擊”。

一流的人和二流的人之差,就在這“再堅持一下”“最後一擊”。與艱難的工作為伍,靠着這“再堅持一下““最後一擊”,才能完成艱難的工作。

5

三年前,帶孩子去海南三亞旅遊。

蜈支洲島有個潛水項目。當時上國小五年級的兒子很興奮,拉我們去玩。我覺得要換上全套潛水服很麻煩,水下又不能抽煙,我就留在了岸上。太太陪兒子下水,到中途,耳朵感到不舒服,也半途而退了。只有兒子在專業人員陪同下,堅持到了海底。

他回來後,向我們描述了海底的景色:透藍的海水,迎浪搖曳的海草,身邊遊動着各種五顏六色的海魚。原來只能在圖片上看到的異國美色,沒想到這兒也有。我有點小後悔了。

旅遊時,最美的風景,大多藏在需要付出艱難努力的僻遠處、山頂上、海底下。

在我們職業生涯中,又何嘗不是這樣。艱難工作的後面往往有最美的風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