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2.83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短歌行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短歌行説課稿

短歌行説課稿1

一、説課內容

1.教材:對教材的分析處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這個單元的詩歌可以説是高中學生學習詩歌的第一階段。單元內容包括:《<詩經>兩首》、《離騷》、《孔雀東南飛》、《漢魏晉詩三首》。按照詩歌發展的歷程漢魏晉五言詩這部分的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學習了《詩經》和《離騷》的基礎上接着學習的,為以後學習唐詩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目標

在第一課時的時候給學生梳理《漢魏晉詩三首》(即《迢迢牽牛星》、《短歌行》、《歸園田居》)的思路及基礎知識,這節課打算從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上升到能力的培養上,把曹操的《短歌行》作為一個突破點,上一節知識擴展和探究的活動課。

根據新《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認為這節課應達到兩個教學目標:一是注重語文應用、審美、探究與遷移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二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發揮語文課的育人功能。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①教學重點在於:注重古體詩對學生的文化薰陶。讓學生在查找資料、進行綜合、展示表達中學體驗古體詩的情感魅力和藝術趣味;讓學生在遷移閲讀名著《三國演義》中瞭解個性獨特的詩人曹操。

②教師指導學生找到資料後要儘量多分析,篩選出自己需要的資料,然後圍繞主題進行綜合,在上課的時候按照什麼思路來展示自己的收穫。這是教學的難點所在。

2.教法:

通過學生擴展探究、展示表達、遷移閲讀和交流提高的活動環節,培養同學們語文學習的興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提高他們創造性的審美和探究學習的綜合素養。

(1)依據:在學第二單元的時候,已經試過了自己查找資料介紹名人,已經有了初步的經驗,這次可以增加難度,要求學生更多的是自己的分析。

(2)目的:學習詩歌採用活動課的形式,不僅能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還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

(3)選擇的教學手段:多媒體展示

3.教學程序:

(1)課前探究準備階段(分好學習小組,6或7人/組,共8組)

在古典詩歌單元的教學結束以後,佈置以下的探究活動作業:

①自選或編輯一段樂曲,進行曹操詩作《短歌行》的配樂朗誦。

②查找資料,製作PPT、Flash等形式的電腦課件,介紹詩人曹操和他的詩歌作品。

③查找關於“曹操”的故事,課下相互交流。

(以上作業要求學生在一星期內獨立完成,也可另外自選形式)

此環節設計目的:通過探究活動鞏固課內學習的知識,發揮同學們的個性優勢,擴展課外知識能力的同時,形成獨特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課內展示表達和比較閲讀階段

步驟一:教師在音樂聲中導入

①導語設計:毛澤東在《沁園春.雪》説道:“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詩中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這些都是在中國歷史中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但是歷史上還有一個人可以站在這樣的高度與他們相提並論,這個人就是魏武帝曹操。

②歌聲漸稀,教師點明主題:這是一節知識擴展和探究的活動課,需要同學們的積極思考和參與。(這節展示課的目的和意義)

③由兩位學生主持展開

步驟二:課內展示(分兩部分展示,基本上由學生組織完成)

第一部分:

①學生展示曹操詩作《短歌行》的配樂朗誦(抽查一到兩個組)

②教師簡單歸納小結,並播放《短歌行》的名人朗誦,讓學生從中找出差距。

第二部分:

①按照自己的理解介紹曹操和他的詩歌作品。(抽查一到兩個組)

②教師歸納小結,對同學們的探究活動過程和作品做啟發性的點評。

步驟三:比較閲讀

①節選《三國演義》中能表現曹操鮮明個性的章節(分發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點評。老師不作統一的答案,而是鼓勵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形成自己的獨立見解。

②播放簡短的有關曹操的影視片,加深學生對這個人物的印象。

③教師總結,並提出思考題作為作業:曹操的文才在歷史上素有爭議,人們對他是褒貶不一的,你對他又有什麼看法,查找相關的資料後寫成一篇評論的文章。

二、步驟設計的目的:

通過課堂互動的形式,提供更多參與學習的機會,讓學生真正變成學習的主人;在學生展示、點評的分析和表達過程中,培養運用語文的能力和張揚個性化的語文學習。

(3)課後交流提高階段

課後交流以針對作品和個人評出以下獎項的活動形式展開:

最具個性創意獎

最具配樂完美獎

最具詩人氣質獎

最具演講口才獎

此環節設計目的:為了使課後交流學習提高不流於口頭形式,讓沒能出來展示作品的同學也有機會參與交流學習和提高,他們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利用課餘時間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們觀看,爭取更多的選票。教師也可以根據他們評選出來的結果瞭解到自己的教學效果。(教學反饋)

短歌行説課稿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把握思想情感。

2.瞭解詩歌中的比喻與用典。

3. 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重點難點

分析詩歌中詩人之“憂”。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 臨江仙》)有多少英雄能在歷史長河之中經得起千淘萬漉呢?曹操應該是三國時期留下最濃重一筆的人物。現在,請同學們説一説自己所瞭解的曹操。

提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中的曹操是個志士,而《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個奸雄,如曹操借刀殺禰衡、楊修等,曹操的名言就是“寧教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京劇中曹操的白臉形象(在戲劇中白臉代表壞人),其實小説戲劇不一定能全面反映曹操的性格,歷史上真實的曹操也許不像小説戲劇當中所描寫的那樣奸詐、陰險、嫉妒。今天,就讓我們藉助《短歌行》來了解曹操。

二、 簡介

(一)題解:

什麼叫短歌?《樂府題解》根據《古詩》“長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長”,認為長歌、短歌是指歌聲長短而言。一般説,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於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幻燈片)

(二)作者:

曹操,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幻燈片)

作為政治家:曹操二十歲被舉為孝廉,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起兵討伐董卓,先“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削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袁紹後,成為北方勢力最強的軍閥,並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曹操曾幾次下《求賢令》,打破當時以德行和家世為用人標準的慣例,實行任人唯賢,唯才是舉的政策,採取抑制豪強,限制兼併,廣興屯田等一些有利於人民的措施。曹丕稱帝后,追尊曹操為魏武帝。

作為軍事家:實踐方面,指揮官渡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理論上,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

作為文學家:曹操精音律,善詩歌,即使在鞍馬勞頓中,也常常橫槊賦詩,隨章命題。他的詩歌內容較為豐富,風格蒼勁悲涼。有反映戰亂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個人政治抱負的《短歌行》;有寫景的《觀滄海》和抒情的《龜雖壽》等。(幻燈片)

(三)背景介紹: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飲馬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勢力,完成統一大業。大戰前夕,曹操宴請眾文武,飲酒至半夜,忽聞鴉聲往南飛鳴而去,曹操因感此景,持槊而歌——《短歌行》。歷史上著名的橫槊賦詩的典故就來源於此。(幻燈片)

三、 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全詩,讀準字音。(幻燈片)

譬如朝露(pì) 青青子衿 (jīn) 呦呦鹿鳴(yōu) 何時可掇(duō)

契闊談?(qì) (yàn)繞樹三匝(zā) 周公吐哺(bǔ)

2.全班齊讀。

3.找出詩眼(詩眼就是一首詩中最能體現作者思想觀點、情感態度的詞語或者句子。)

明確:就是“憂”字。

四、合作探究

分析詩歌,合作探究。

1.結合註釋對課文進行翻譯。

2.六人一組進行討論分析。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表面上看,作者非常憂愁。“唯有杜康”才能解除得了心中的憂愁,到底作者憂的原因是什麼呢?

分析:詩人生逢亂世,目睹百姓顛沛流離,渴望建立功業而未得,這就不能不產生苦悶和感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作者“憂”的是人生短暫,此時他已53歲,人生已過半百,可是統一大業尚未完成。不得不憂啊!

明確:人生短暫,功業未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這八句作者分別使用了什麼手法?為何而憂?

分析:前四句作者引用《詩經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領啊,深深縈迴在我的心靈。雖然我不能去找你,你為什麼不主動給我音信?)比喻對“賢才”的思念;但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由於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為什麼不主動來投奔我呢?”後四句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起興後面的“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説明賢才若來投奔於己,必將極盡禮節招待他。

明確:比喻、用典和起興。賢才難得。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這八句作者使用什麼手法?要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明明如月”作者將賢才比喻為天上皎皎明月。“何時可掇”意思是我何時才能得到賢才呢?這種憂愁的心不可斷絕。後四句想象賢才歸己時的那種歡樂場面。

明確:比喻。表達渴望賢才來歸的思想感情。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八句主要使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前四句比喻在三國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猶豫不決,彷徨不知何去何從。作者用烏鵲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於擇枝而棲,趕緊到自己這一邊來。這四句詩生動刻畫了那些猶豫彷徨者的處境與心情,然而作者不僅絲毫未加指責,反而透露出對這一些人的關心和同情。

後四句先用比喻手法説明自己渴望多納賢才 ;然後以周公自比,説自己也有周公那樣的胸襟,一定會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誠服地歸順。表達作者胸懷大志,一統天下的願望。

明確:比興、用典。表達作者渴望多納賢才,一統天下的願望。

五、寫作特點

1.運用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幻燈片)

2.引用典故和《詩經》成句,貼切而典雅。

六、課外拓展

重讀全詩,你覺得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怎樣?

明確:詩人由人生無常所帶來的憂思和招攬賢才、統一天下的壯志豪情相混雜,情緒或低落或高昂,到結尾處才讓讀者體會到詩人用對理想、事業的不懈追求驅散了心頭的憂思愁緒。總之,開頭低沉,後來昂揚。情調健康,內容積極,表現出來的進取精神,能給人們以鼓舞向上的力量。

小結:全詩感情基調健康,內容積極向上,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短暫和賢才難得的感慨,透露出作者統一天下的遠大政治抱負。給我們展現出了一個胸懷天下,渴望建功立業的曹操;一個關心百姓疾苦,大濟蒼生的曹操。

七、作業

許紹説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請你結合《短歌行》來評價曹操其人。

短歌行説課稿3

一、説教材地位與內容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2第二單元第8課《詩三首》中的第二首這個單元主要是學習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的詩歌單元內容包括:《<詩經>兩首》、《離騷》、《孔雀東南飛》、《漢魏晉詩三首》,是高一新生繼必修1第一單元學習中國現代詩歌的基礎上又一關於詩歌學習的階段

而《短歌行》是魏時曹操以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四言詩,它雖然繼承了漢代樂府的傳統,但面對人生苦短卻一掃兩漢時期及時享樂的腐朽詩風,代之以新鮮的現實內容——政治理想的高揚,建功立業的慾望,強烈的個性,都體現了魏晉時代文人的創作風格學習它對中學生思想道德及人生價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義

二、説教學目標

“閲讀鑑賞”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的主體新課標對這部分的要求是學生能在鑑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並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地表達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閲讀感受,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教學大綱和教材都強調高中語文詩歌鑑賞單元的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品質為主,教學重點必須放在如何指導學生閲讀鑑賞這方面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基本學情,特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技能:

(1)、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詩歌;

(2)、理解曹操“憂”的內涵,感受詩歌的情感變化;

(3)、學習並掌握詩中運用比興、典故等表現手法的鑑賞方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創設,反覆誦讀、質疑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感受文本,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方法歸納等學習能力

3、情感與態度:體會並學習曹操為實現人生價值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三、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曲折表達自己渴望招納賢才以建功立業的心情

教學難點:1.通過詩歌的語言把握詩歌的意境(內容)

2.運用典故及比興手法表達感情的技巧

四、説學情

我所上課的班級為K一1班,該班學生的學習情況是這樣的:

1、知識能力方面:詩歌重朗讀,而在朗讀方面,相對其它文學體裁而言,我校高一學生對詩歌的朗讀興趣會大一些,如果能抓住這一點,會增加課堂的學習氣氛但學生對詩歌的認識基本還停留在初步認識上,在必修一第一單元中國現代詩歌學習的時候,我們發現:學生閲讀面狹窄,生活閲歷淺,沒有耐心透過詩句深入探究詩人的思想情感,以致於難以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本單元雖然有了前面幾首詩歌的教學鋪墊,但感覺學生品讀詩歌的底子仍然比較薄弱,對詩歌鑑賞感悟的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2、個性方面:這些學生學習不夠積極主動,喜歡沉默,不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主動表達喜歡被動接收,老師講一點就學一點,自主性需要培養和提高

學習方法方面:由於學習能力有限,高中科目增多,課外能獨立自主地完成各科作業的不多,沒有時間複習更不要説來預習新課了,常常是一篇課文在上課前班裏找不到幾個有閲讀過的,很多教學任務只能依賴於課堂時間來完成

五、説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習者特徵,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能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語文素養,獲得學會學習的能力與方法,本節課主要採用以下策略:

1、體驗法:學生結合情境,通過誦讀,深刻理解詩歌的情感和內涵

2、質疑釋疑法: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培養個性化閲讀能力

3、小組合作與對話交流法:通過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教師對話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能力

4、拓展研究法:運用新舊知識進行拓展遷移,豐富詩的文化內涵

五、説教學資源的準備

①《三國演義》中曹操“橫槊賦詩”的一段視頻剪輯

②自制ppt課件

六、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情境,明確學習目標:(4分鐘)

1、導語:歷史是任人塗抹打扮的小姑娘,千年煙塵後,歷史人物的模樣難免模糊現在,請你談談,你所知道的曹操是怎樣一個人物?

2、導入課題: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當年他親率八十萬大軍,列陣長江,欲一舉蕩平“孫劉聯盟”,夜宴羣雄,橫槊賦詩時所吟唱的《短歌行》

設計意圖:從説曹操開始,看學生的知識儲備和閲讀面如何引導學生走進詩歌,走進曹操的內心

(二)、整體感知詩歌(8分鐘)

1、朗讀感知:組織學生自由閲讀全詩,初步感知詩句

2、正音教師使用多媒體出示對此詩預設的重要字的讀音

3、情境感染:播放《三國演義》中曹操“橫槊賦詩”的一段視頻剪輯

4、請一生朗讀全詩

設計意圖:原生態的閲讀才能真實看出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不要先入為主,尊重由淺入深的學習規律讓學生自主閲讀,讀順“橫槊賦詩”的視頻讓學生對比別人的閲讀,以此進一步感知詩歌的情感

(三)、文本賞析過程(25分鐘)

第一種方案(非指示性教學法的嘗試)自主、合作與對話

1.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再讀詩歌,提出問題

2.組內對話:小問題,容易的問題小組內解決

3.組與組對話:小組選派代表將組內部不能解決的且有代表性的問題寫到黑板上去,請求其他組幫助解答

師生對話:組與組對話不能解決的問題再由老師啟發點撥釋疑

第二種教學方案:教師預設問題,師生合作探究

1.解題;

2.寫作背景;

3.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探究一:詩人在這首詩中流露出怎樣的情緒?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呢?

①思考曹操在對酒當歌之際,有着怎樣的情緒,並試用一個詞或一個字來概括這情緒

②當讀到“對酒當歌”時大家有沒有聯想起以前學過的一些有涉及“酒”這個字的詩詞呢?

過渡:歷史上,飲酒想起詩,賦詩想起酒,酒與詩好象是孿生兄弟,結下了不解之緣請大家説説此詩中曹操喝酒時發出的是怎樣的感慨?

③作者憂愁的是什麼呢?

④作者形容人生苦短的時候用了什麼修辭?這種修辭的好處是什麼?

過渡:自古以來歎時光易逝,人生易老,大有人在如有哪些,請説説⑤曹操《短歌行》開頭也發出了時光短促,人生幾何的感慨那曹操感歎人生苦短之後為什麼又認為只有酒才可解難忘之“憂思”呢?探究二:常説酒後吐真言,那曹操飲酒後有沒有向眾人吐露心中的“真言”呢?如果有,又是什麼呢?請結合文本中的詩句加以説明

②這些句子用了什麼樣的表達技巧?

③詩人引用典故來表達什麼心理願望,這樣表達又有什麼作用呢?

④請位同學分析一下文中其它有引用典故的句子

⑤歸納引用典故的表達效果

過渡:滿腹經綸富有才華的曹操以委婉的語言向眾人傳達了自己渴求賢才、禮遇賢才的一片誠心根據我們剛才對使用典故句子的分析,請同學們總結一下運用典故的'詩句應如何理解清楚,這樣用的好處是什麼?

探究三:詩中除運用典故之外,還使用了哪些藝術手法來表達思想感情?試作分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注意表述格式)

教師小結:通過對詩人多種表現手法的理解,我們走進了作者的內心,明白曹操在詩中不僅表明了自己的求賢之心,也表明了對賢才的禮待,更表現着一種真誠感人的力量可以説,這首詩本身就是在為求賢做着努力,打着“廣告”

設計意圖:1.將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組內生生對話、組與組之間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等幾種互動對話方式深入理解詩歌的內涵及表現手法,學會鑑賞詩歌,掌握相應的方法與技能讓學生有一課一得的感受這也是重難點突破的手段

2.在學生對話交流的過程中適時穿插進朗讀,使學生的感悟和理解與文本有效結合,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3.學生臨時生成的問題與考驗着教師的基本功與課堂駕馭能力對教師而言,這是一種挑戰但我以為,這樣的課才真實

(四)、課堂鞏固(8分鐘)

背誦《短歌行》

設計意圖:本首詩表達感情曲折多變,感情充沛,適宜朗讀,且有不少的精華句子,讓學生通過反覆吟詠,體會詩人的情趣用課堂時間也是為了及時落實與鞏固背誦任務

七、説作業設計

閲讀曹操的《求賢令》一文,再結全《短歌行》一詩,以書面的形式談談曹操的求賢觀對現代生活有什麼啟示,對你有什麼啟發?要求:先寫在紙上,再準備發言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學的內容價值,從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評價其積極意義與歷史侷限讓學生在學完課文後通過寫來交流,通過寫加深對本詩的理解

八、説板書設計

表達格式:手法內容作用或效果

運用了 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 ,表達(抒發、體現)了詩人 的思想感情(心意、情懷、理想、高尚品德等

藝術手法

用典 典雅耐讀 富於文采

增加內涵容量;

詠吏以言志或抒情

比興 形象生動

借代 引人聯想 形象突出

特點鮮明 具體生動

思想情感

憂 解憂

人生苦短——>只爭朝夕

賢才難得——>招納賢才

功業未就——>天下歸心

思想情感和藝術手法是本課的學習重點與難點,將這兩部分板示給學生以條理清楚,重難點突出的印象表達格式的歸納是對知識上升為技巧方法的指導

短歌行説課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是文新學院···級··班的···,我今天説課的篇目是《短歌行》。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方面闡述我對本課的教學思路及其依據。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短歌行》是建安文學開創者曹操的著名作品,也是漢魏詩歌的傑出代表。這是一首曹樂府詩歌,全詩運用比興、典故等藝術手法,抒情與言志相結合,表現了曹操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中語文新課標必修第二冊第二單元“詩三首”中的一首,本單元要求學生學會欣賞詩歌意象,品味詩歌語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課文的基本特徵是意象明朗、語言精煉、情感真摯。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教師應以點撥為主,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但是漢魏詩歌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忽視對詩歌大意的疏通以及對重點知識的講解。

2、説學生情況

中國古典詩歌對於學生並不陌生,從國小到國中都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許多著名作品學生都能吟誦,所以都有一定的古典詩歌學習基礎。但是,漢魏詩歌時代久遠,語言精煉,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在學習時不僅要熟讀、背誦,還要了解詩歌特點,領悟詩人抒發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新課標就強調:“高中語文課程應幫助學生獲得較為全面的語文素養,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的功能。”

二、説教學目標

依據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新課標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理解詩歌大意、掌握詩歌意象、學習漢魏詩歌典型藝術手法。

2、能力目標:培養鑑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3、情感與價值目標:學習曹操積極進取、重視人才的精神風貌。

[依據]:單元要求:品味詩歌的語言,理解意象的意義,把握詩歌的情感,初步學會鑑賞詩歌的方法。

《新課標》要求:在閲讀鑑賞古典詩歌中,瞭解詩歌的基本特徵及其主要表現手法,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教育者,養成人性之事業也。”——蔡元培

[説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三、 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解讀詩歌意象,領會詩歌意境;學習漢魏詩歌典型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解讀詩歌意象,領會詩歌意境。

[依據]:新課標“詩歌教學應注重意象、意境以及詩歌的語言美。”(只有加深對詩歌意象的解讀才能更好的領悟作者的情感,只有加強對詩歌藝術手法的學習才能更好地領會詩歌的語言美。)

四、 説教學方法

1.誦讀法:反覆誦讀,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

2.探討法:把握重點,抓住關鍵詩句互動探討。

[依據]《新課標》要求:詩歌教學要以朗讀指導為基礎,努力提高學生對古詩文語言的感受力,陶冶性情,提高審美境界。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主導,學生積極參與,構建開放、有序的語文課程。(熟讀涵詠,乘着歌聲的翅膀遠觴,超越時空,於千載之下和詩人達成心靈的默契,方乃培養讀詩鑑詩的正確途徑。)

“語文教學的根在聽説讀寫,是聽説讀寫之內的挖掘與創新,而不是遊離於聽説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葉聖陶

五、 説教學過程

1、教學思路:

1)整體感知,初步理解;

2)品讀詩歌,領會感情;

3)欣賞意象,體會語言;

4)結合小結,拓展訓練。

2、導入:話題討論——中國古代帝王不同的“人才觀”。

(通過對古代帝王“人才觀”的討論引出魏武帝曹操的對人才的重視,導入課文。)

[依據]《新課標》要求:“在繼續提高學生觀察、感受、分析、判斷能力的同時還要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興趣。”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瑞士教育家皮亞傑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興趣。”——托爾斯泰

3、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學生邊聽邊小聲跟着朗讀,在聽讀的過程中感受全詩的感情基調——“憂”。

2)在初步感知了全詩的感情基調後,帶着“憂”的情感再齊讀課文。

4、課文賞析

1)抓住作者的情感脈絡,理解詩歌大意。

(主導問題:通讀全詩,可以看出作者在憂什麼?)以“憂”為線索,理清詩歌大意。作者通過對“人生短暫”、“人才難得”、“功業未就”三種憂愁的抒發,表達了渴望人才,一統天下的願望。

2)解讀詩歌意象。

(主導問題:通讀全詩,可以看出作者運用了哪些意象?)以詩歌中的`重點意象:酒、朝露、鹿、明月、烏鵲等進行解讀,領會其營造的詩歌意境:為人才,為天下的大一統而憂愁幽思。(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概括分析詩歌藝術手法。

(主導問題:通讀全詩,可以看出詩歌中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對詩歌中運用的藝術手法進行概括總結:比興、典故、抒情與言志結合。

[説明]:通過主導問題,啟發學生思考。

[依據]新課標“鑑賞古典詩歌,要在熟讀、背誦的基礎上,領悟詩人的思想感情,學習詩歌的語言藝術魅力。”(漢魏詩歌,時代久遠,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在賞析詩歌之前需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抓住作者感情脈絡理清詩歌大意。而意象的解讀和詩歌藝術手法的探討是學習這首詩歌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應分別予以講解。)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孔子

七、説課文小結

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點明在憂愁中透露出的作者一統天下的宏圖大志。

八、説拓展訓練

結合《鴻門宴》相關情節,討論劉項二人成敗與用人態度的關係,引出曹操的用人觀。

[依據]:新課標“語文學習要出於教材,但又不能侷限於教材,應向生活延伸,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

九、説課後作業

寫一篇短文談談《短歌行》中曹操表露的思想感情對你的啟示。

[依據]:新課標“通過學習必修課程,應具有較強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學習用歷史眼光和現代觀念審視古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勇於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斷提高探究能力。”

十、説板書設計

以作者的情感“憂”為線索概括出“憂”的內容,最後總結出詩人的抒情言志目的:渴望人才,一統天下。

[依據]:新課標“板書圖示的基本功能是用簡潔、醒目的板書、圖標和形象,勾勒出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結構的特點,引導學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教學內容。能夠揭示中心,突出重點,理清思路,啟發思考。”

短歌行説課稿5

通過這節課,我不僅想讓學生體會曹操詩的特點“氣魄雄偉、慷慨悲涼”,還想讓他們進一步瞭解曹操,從而能對他進行客觀的評價,同時,更讓他們深深體會曹操那求賢若渴的心情。也為了培養他們對詩歌的興趣與鑑賞能力,課這樣開始了……

教師:同學們,看過《三國演義》嗎?

學生:看過。

教師:喜歡裏面的.曹操嗎?你們認為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學生:喜歡。(大部分學生)

學生:微笑作答。(有的學生)

教師:誰來談談自己心目中的曹操?

學生:(學生主動站起來)我喜歡曹操,我看過《三國演義》,我覺得他胸懷跟寬廣。

學生:(另外一個學生接着答)我也喜歡曹操,在赤壁大站中,他失敗了,但是他能大笑幾聲,以後東山再起,他的豁達的胸襟與敗不餒的精神我最欣賞。(微笑)我希望我能像他那樣。

教師:還有嗎?

學生:老師,我還知道曹操是一個多疑的人。

教師:這位同學説對了,曹操是比較多疑,諸葛亮就看準了他這點,所以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與周瑜能設計連環記、反間記等那麼多計策,能以少勝多。

學生:他奸詐。

教師: 同學們,對於一位歷史人物,或者身邊的同學我們都應該客觀地看待。有人這樣評價曹操,“亂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我認為這種評價很有道理,

這一教學環節深深把學生吸引了過來,這時候的他們各個心情舒暢,激情飛揚,誰都想談談。

教師:現在,我們就一起欣賞他的《短歌行》,老師先問一下,大家喜歡曹操的這首《短歌行》嗎?

學生:喜歡。(異口同聲)

教師:喜歡那些詩句呢? 學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月明星稀,烏雀南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教師:不錯,老師也和大家一樣,非常喜歡這首詩。這首詩具體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呢?主旨呢?

學生:作者哀歎了人生的短暫。

教師:還有沒有?詩中都運用了那些典故呢?

學生:“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教師:誰能給講解一下這些典故呢?

學生:我來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借用了《管子 形解》中的話,原文是:“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意思是希望儘可能多地接納人才。“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史記》裏有記載,周公在吃飯時曾三次把飯從嘴裏吐出來,惟恐因接待賢士遲慢而失掉人才。詩人在這裏借用這個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樣熱切殷勤地接待賢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誠服地歸順。(課下註解幫助了學生)

教師:很不錯,現在大家是不是已經明白了曹操這首詩的主旨?

學生:明白了。(頻頻點頭)

教師:同學們,既然喜歡這首詩,現在就請大家好好背誦,從中認真品味它的語言與風格。

這時候,下課的鈴聲響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