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實驗總結

來源:文書谷 8.27K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他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是正確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課程改革實驗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1

我校在縣教育局、教研室的直接領導下,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從學校教育實際出發,調動各方力量,全面開展進行課程改革實驗協作式課程實驗,積極營造有利的課改氛圍,整個實驗的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我校在進行課程改革實驗中,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文件為依據,把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作為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紮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現將幾年來的實驗工作分下面幾個方面總結:

一、領導重視,身先士卒

為了更好地開展課程改革的實驗,加強對課程改革實驗的管理,學校成立了課程改革實驗小組,由校長牽頭擔任組長,副校長、主任分別擔任副組長,具體分工負責各科的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小組下設組員,分別由教學骨幹組成,在全體教師中起模範帶頭作用。

二、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在我校第一輪的課程改革實驗探索研究中,我們首要的任務是轉變教育觀念,明確課程改革的涵義。

一開始,對於何謂課程改革,一部分教師就字面的意思去理解,走進了誤區,以為只是換換課本教材而已,還有部分教師認為教學中摒棄傳統教學方法而採用最新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就是課程改革。學校的領導小組意識到這個問題後,在學校經費緊缺的情況下,專門訂閲了有關的書籍、資料,先後多次請來縣教研室權威人士到我校進行課程改革的培訓和指導。組織教師參加了各級各類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舉辦的各種培訓,組織有關教師到縣內外學習,開展各種形式的理論研究學習和討論活動,使老師們認真的學習各學科課程標準,瞭解人教版的學科教材的特點、編寫意圖,通過舊教材、新大綱與新教材、課程標準相對照,讓老師們明確課程標準與新大綱的異同。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標中系統地提出的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通過學習,教師們真正領會課程改革的真正涵義,轉變教學觀念,大膽開展課程改革實驗活動。

我們還要求教師們在課堂教學的觀念中做到三個轉變:即教學目標上實現從獲取知識到發展創新能力、創新精神的轉變;教學地位上實現以教師為中心到學生為主體的轉變;教學方法上實現教學生學會到教學生會學的轉變。參加課程改革實驗的教師們教育觀念轉變了,在教學中有較完整的教學思路,如:現在我們學校大部分備課、上課、提問、輔導、課外活動,都注重考慮如何體現課改精神,教師們的深入研究,全校形成了濃厚的實施課改的氣氛。

三、抓好特色,參與課改

要想大面積提高學校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還靠開展紮實有效的校本培訓。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幾年來我校以校本培訓為主,大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組織開展了三項校本培訓活動。

1、實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技能的有效途徑之一。每學期教研組根據周次及學科排出備課一覽表,按表依次活動,並制定教研活動登記表從內容、參加人數到中心發言人,就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由備課組長如實記錄。學期結束,學校檢查登記,整理歸入學校繼續教育綜合檔案。

2、開展講、聽、評課活動。每學期,每位教師必須上一節研討課,這已經成為我校常規,課改組的老師則必須上2節以上,在聽了老師們的評課後,要寫課後反思。學校還組織教師參加總校課堂教學比賽。強調參賽教師在課的設計中體現課改精神。我校先後多名教師進入了決賽,他們的課都呈現出了新的氣象。如李敏豔老師上的《鳥的天堂》,引導學生進入美的境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又如王秀環老師上的《百分數》,以學習小組的形式組織教學,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思考,激起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不但學會了本節課的知識,更懂得了學習的方法;印志娟老師上的英語課,大膽創新,課堂上通過電教手段,現場活動等形式,讓學生能在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用英語。

3、提倡反思和研究。科學探索的源頭在於問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源頭活水在於教師自身的教學實踐,在於教師能感悟教改實踐中提出的問題並對問題做出價值判斷。教師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總是在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和教學特案,只要學會反思,就一定能找到問題,並進行探究。以問題為中心的實踐反思和教學探究,是促進教師專業可持續發展的真正動力。每一堂經過精心設計的課,都值得反思;每一個教學突發事件,也值得反思;每一個學生學習狀態的獨特性,更值得反思。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期望與現實之間總有問題可供反思;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在理論的選擇與實踐的整合之間也總有問題可供反思。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學會反思和探究問題,就會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形成對研究方法的需求;就會深入地思考問題情景和教學案例,選擇改革思路和教學對策;就會自我評估改革成效,產生思考和寫作的激情和衝動,就會在理的問題解決之後又感悟到新的問題--如此循環往復,在教學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地促進自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反思和探究,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持久動力。

四、以研促教,深入課改

課程改革實驗的本身就是科研過程。因此要求教師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積極撰寫教學隨筆、教後反思,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並把課程改革與課題研究結合起來,以新課程的理念思想指導課題研究。教師們針對課改實驗中的難點問題成立了《在喜愛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識字能力的.培養與研究》、《國小數學教學中情景創設研究》兩個課題組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並順利通過市級教研部門驗收,而且參與研究的教師發表的論文、階段性總結、結題報告等都獲得了市級獎勵證書。

五、初見成效,積極推廣

開展課程改革實驗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年時間,卻充分顯示出課程改革的強大生命力,也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1、教師的教育觀念更新較快,掌握了課改的教育教學理論規律,一批中、青年教師脱穎而出,成為學校課改工作的骨幹。教師們所撰寫的多篇論文,案例分別獲得國家、省、秦皇島市以及縣局的獎勵。

2、學生學習思維活躍,創新意識濃厚。在學校開展課程改革以來,學生喜愛創新型的課堂學習,學習成績更上一台階,而且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活動能力等綜合素質大大提高。

六、問題與反思,正視前進中的困難

幾年來的課改工作,記錄了我們的成長與發展,同時也記錄着我們的問題與反思。

1.觀念更新仍需持續努力,重點是加強校長培訓解決部分領導教育觀念根本轉變的問題:

2.配套資料尚不完備,學校應解決與新教材配套的參考資料及教學用具問題。

3.教師的專業能力仍需不斷提高,在加強校本培訓的同時,學校應解決好如何根據課改進程解決後續的培訓問題。

4.學校應解決處理繼承與發展,知識與興趣,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人文性與工具性,評價與考試等關係問題。

5.加強實驗資料的檔案建設,解決學校實驗記錄不夠翔實的問題。

6.加強地方與學校課程的開發研製指導力度,解決各校所開設的課程地方性與學校性不明顯的問題。

幾年來的課改工作,我們先後市、縣區領導和教師的檢查調研和參觀學習,他們對我校的課改工作的許多方面都給予了肯定,這對我校的課改工作是一個很大的鼓舞。“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現在我校廣大教育工作者正在滿懷信心,齊心努力,克服困難,以開拓創新的精神,穩步推進課改工作向縱深發展。我們將不驕不躁,繼續以科學的、系統的科研方法、勇於創新的精神,力求在今後的實驗中深入研究,抓出實效,真正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2

我校從XX年秋季進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在這五年的實驗工作中,我們加強教改科研,建立培訓、教學、科研相結合的課改常態工作,以教育科研推動課改,以課改促進教育科研,加強課改實驗教學過程的管理和研究,大力加強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高質量的完成課改工作。

一、轉變觀念,端正思想,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學校中心工作。

1、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課改工作領導小組,遵循思想性、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的原則,負責指導全校課改工作的實施。制定學校課程改革實驗方案和計劃,擬定課改工作各項制度,包括集體學習培訓、集體備課等制度以及課改年級教師和課改各負責人職責等,紮實開展課改實驗工作。

2、加強學校了科研室的建設,針對課改教育教學中的現象、突出問題,擬定課題《農村學校學生合作學習研究》,開展了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研究,促進課改工作的深入開展。

3、學校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學校中心工作,探索建立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下的教學規範和教學管理形式。制定了《xx國小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量表》《新課程發展性評價學生意見》《xx國小新課程考試指導意見》和《新課程教學常規》。

二 、積極開展校本校驗、培訓,推進課改實驗工作。

促進學校教研工作和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近幾年來,我校通過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工作的開展,轉變教師觀念,促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促進教師教學方式改變。我們結合教研教改、新教材培訓、課堂教學研究等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養、培訓,逐漸使教師們成長為教育教學工作的行家裏手。

1、紮實抓好新教材教學研討活動。支持教師參加新課程的學習培訓,要求參加人員回來要上交學習筆記和學習心得,將學習資料打印,向其他教師發放。與此同時,要上一節示範課,並指導其他教師上好教改課。教師全員參加培訓,要求實驗年級教師把握課標,熟悉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學中能體現新理念,突出新教法,通過理論學習,課堂實踐,交流研討,優化組合,不斷提高駕馭新教材的能力。積極論文評癬課改論壇活動,提高我校課改實驗學術水平,並積極參加各類培訓及優秀論文、優質課的評眩。

2、規範教學過程,抓好教學管理。幾年來,我們規範課堂教學過程,要求教師做到課堂教學達標。積極按教研室要求開展備課改革,使教師能正確認識與處理好備課與寫教案的關係,處理好教學預案與課堂生成性教案的.關係,變一元目標為多元目標,變整本教案為活頁教案,切實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節課,寫好教學反思。學校將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檢查性聽課的力度,加大對課堂教學過程的監控。

3、抓好課改工作,提高提高教師業務能力。我們經常開展開展優秀教師公開課、示範課活動,充分發揮優秀教師在課改中的中堅力量。開展賽課、説課、教學設計比賽等活動,增進教師對新課程思想的認識、對新課標的理解和對教材的把握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三、基礎課程改革豐富了辦學特色內涵,提高特色質量品位,學校從實際出發,強化優勢項目,逐步形成學校辦學特色,進而實現特色辦學。

1、xx國小突出“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發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成立舞蹈隊,民樂隊,合唱隊,在舞蹈、民樂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強勢項目,初顯學校藝術特色和教育成果,讓學生在諸多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並在全國、盛市各級藝術人才選拔賽上屢獲佳績。

2、注重校園文

化建設,提升升精神文化內涵,打造了促進學校傳統文化的良好育人環境,積極發揮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的作用,抓好隊員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和體驗教育等活動,加強尊師守紀,勤奮好學,文明禮貌,講究衞生教育,並通過團支部,少先隊,中隊及隊員的自主性教育,把強制性教育(學校的各種檢查與督促)與自主性教育相結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3

為了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跟上時代改革的步伐,我校從20xx年秋季開始,在一年級進行了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因此,我們緊緊抓住這個契機,牢固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採取有效措施,指導並鼓勵教師深入細緻的進行新教材的課程改革實驗,大膽探索,勇於實踐,及時總結,深刻反思,經過研究與實驗,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現將實驗工作總結如下

一、實驗措施

1、領導身先士卒,參與課改實驗。

開學初,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為核心成員的課改實驗領導小組,研究並制定了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實驗計劃,建立了領導幹部聽課、研討制度。在平時的工作中,他們身先士卒,深入課堂,與實驗教師面對面的交流與研討,指導教師領會各學科課程標準的理念和教材的編寫特色,共同研究教學改革問題,特別在使用新教材問題上,給予教師具體的指導,使實驗教師敢於懷疑教材,敢於增減教材,並每月指導教師上一節研究課或觀摩課,加強宏觀調控。在校領導積極參與、具體指導和耐心幫助下,廣大實驗教師煥發了極大的改革和創新的熱情,使課程教材實驗工作積極穩妥地推進。

2、加強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1)精心選拔,做好崗前培訓。

暑假期間,我們精心挑選一些有教學經驗、善於研究的中青年骨幹教師擔任一年級各個學科課改實驗任務,並派他們參加區級課改實驗教師教材培訓,做到了“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使教師們對新教材、新課標、新理念有了初步的認識,促進了實驗教師運用新理念,使好新教材,研究新策略,為課改的順利進行起到了拋磚引玉的導向作用。

(2)重視學習機會,及時瞭解課改的最新研究動態。

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對實驗教師及其他教師進行新課程教改理論、新課程方案、及課程標準進行理論培訓,及時掌握課改的最新信息與方法。我們還按時組織實驗教師參加市、區級的各種培訓、聽課研討活動,學習、借鑑他人的優秀教學經驗,應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不斷提高改革意識和教學水平。

3、定期召開實驗教師經驗交流會。

課程教材實驗是一件十分艱鉅和複雜的工作,光靠教師“單槍匹馬”難於取得成功,需要有許多人合作,才能打開局面。因此,我們要一方面重視依託課改專家的指導,一方面要求各實驗教師加強合作與交流,發揮團隊精神,共同攻關。每月我們按時召開一次試教體會或研討活動,讓每一位教師都有述説困惑的機會,都有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都有展示自己成功的機會,在互助中不斷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4、大力倡導反思,不斷積累體會、經驗和材料。

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驛站,休整再出發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確。積極撰寫反思型教學案例,不斷地記載和積累實驗工作中的體會、經驗和資料,有利於實驗工作的深入進行,有利於不斷提升從事實驗教學者的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全體實驗教師每月撰寫一篇教學案例,尤其要認真寫好課後小結。看成功之處,記下創新“亮點”;找不足之處,寫出改進之法;想應做之法,留下瞬間感悟。

近一年來,我校通過以上這些行之有效的實驗措施,紮紮實實地進行了課改實驗,在全體實驗教師的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實驗成效

1、教學觀念上有所轉變。

新課程、新教材促進了所有參與實驗的幹部、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教學觀念的更新。越來越多的教師逐步認識到新世紀的教育,是以學生的需要和利益為依據,以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多樣化發展為目的,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是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

經過一年的探索,通過與實驗教師交流、溝通,與學生座談,並通過大量的研究課、跟蹤調查等反饋的信息,我們感覺到參與實驗的教師們的教育觀念正在發生着細微的變化。樹立了“人才多樣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觀,樹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認識到要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的發展創造寬鬆條件;注意到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角色地位的轉換,教師更多是成為學生學習的觀察者、設計者、幫助者,師生更多成為民主、平等、和諧、親密的朋友關係;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能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開展多種實踐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成功;注意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開始注意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獨特的個性。隨着新課程教材實驗的穩步推進,新課程倡導的素質教育觀念,不僅被教師們接受,並且開始融入課堂教學改革之中,正在影響並引導着教師行為與教學實踐發生深刻的變化。

2、教材的使用上有所創新。

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立足於“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的價值取向,將學科內容與兒童、生活、社會有機地聯繫、整合,教材內容變得綜合化、情趣化、活動化、情境化、生活化。教材的編寫為教師對教材的再創造留有很大的空間,教師在使用教材時有很大的自主權,可以根據學校和學生髮展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增、調、換、融,從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尋找秋天》這一內容在語文、美術兩個學科都出現了,為了便於教學,二位教師把這同一內容放到一天來完成,首先語文教師帶領學生到校園內去看一看,找一找,領略一下秋天的美景;然後再由美術教師指導學生把看到的美景畫下來,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最後語文教師又指導學生們津津有味地去讀秋天、説秋天。這樣的教材重組、整合,拓寬了教材的發展空間,挖掘了教材的個性內涵,還原了教材的生動本色,學生也從這種開放的教學氛圍中獲益最多。

3、學習方式的研究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

新世紀課程改革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基本理念,力求使學生在責任感、自主學習與生活能力、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現,努力追求創造相對寬鬆的發展環境,構建開放的基礎教育體系,倡導學生在選擇中學習選擇,在嘗試中學會負責,在參與中發展自我,強調教育教學與生活及社會實踐相結合,使學生更主動、更自覺、更活潑、更多樣地學習,把課堂與社會,把課堂與家庭結合起來,在更大更廣的天地中獲得發展,全面嘗試新的學習方式。許多實驗教師在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學的狀態投入學習。為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老師們做出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比如:李秀梅老師在數學教學中倡導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動手實踐中學習,在模擬情境中學習,在合作交流中學習;李冬梅老師的英語課讓學生在聽、説、唱、遊活動中學習;沈振老師的美術課讓學生在説説、看看、做做、玩玩、畫畫的活動中感受、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潛移默化地受到美的薰陶。

4、教育資源的利用上樹立新的資源觀。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保證新課程實施的基本條件。學校和教師應該成為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教科書不應該也不可能成為唯一的課程資源,課堂也不是唯一的學習場所,要樹立全新的`、大的課程資源觀。

(1)積極開發利用學校設施資源。

學校的圖書室、專用教室、教學設施、設備、計算機房、校園內的各種花草樹木等都是我們進行課程教材開發的重要資源,我們採取有效的管理,讓這些資源真正“動起來”、“活起來”、“用起來”,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如:為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關於課外閲讀和背誦優秀古詩文的“量”,為了達到這個“量”,我們利用圖書室,分班按周進行借閲,提倡學生廣泛閲讀,並採取自願原則,鼓勵學生購買《國小生必背古詩詞》,把開展優秀古詩文誦讀活動作為我們的傳統活動。同時,通過講故事、演講、徵文、讀書知識競賽、口頭作文比賽等形式使學生養成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

(2)善於學會發現、利用學生資源。

新課改強調教師要積極開發、利用課程資源,而有些課程資源就在我們身邊,關鍵是我們要學會發現和利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一種可貴的課程資源。如:李秀梅老師在教學“元、角、分”的認識時,就善於把學生已經掌握的和能夠發現的信息作為課程資源,首先教師讓學生調查生活中的“元、角、分”,再讓學生在課堂上介紹自己的調查結果。學生在發言時不僅能從人民幣上的阿拉伯數字辨認人民幣的面值,認識國徽及人民幣上的人物,知道了元、角、分之間的進率,而且還認識了防偽線、防偽標誌、盲點,以及有關人民幣辨別真偽的知識等等。學生了解到的信息既涉及教材上有關“元、角、分”的知識,也涉及教材之外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有關知識,豐富了教學內容,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1、優生髮展與扶持學困生的關係。

新課程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實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大量的課堂時間讓學生質疑、討論、交流、評價,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開拓性得到有效發展。然而實踐證明,這種學習方式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學習基礎與個性品質。優生具備這一條件和要求,質疑時,他們是發現者;合作討論時,他們是組織者;發言交流時,他們是代表者,他們的潛能得到良好發揮。而學困生因為基礎的薄弱,參與性、主動性的欠缺,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遜,往往總是落後優生半步,常常是問題剛想到一半,結果已被他人得出,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言、表現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變相剝奪了學習的權利。教學中應充分認識、研究這一現象,格外注意呵護學困生,想方設法為其提供學習的機會,扶持他們的發展。

2、鼓勵肯定、保護自信與客觀求是、堅持科學的關係。

新的理念要求課堂教學是民主平等的對話過程,要求教師要想方設法激勵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要加強積極的強化,要形成樂學的氛圍;要設法利用學生的注意力,要捨得誇獎學生。老師們為此很盡心,課堂風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觀。但也發現有的課堂上“你真棒”、“好聰明”不絕於耳;畫笑臉、獎紅旗不厭其煩;撫腦袋、牽握手甚是入情。可老師的熱情並不總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原因何在呢?其實表揚、鼓勵作為教育激勵學生的一種手段,並非一用即靈,凡用皆靈。表揚要適度,要因人而異,要講究方式,要讓學生感到,老師的微笑、點頭、讚許是一種崇高的精神獎賞,要做到該表揚的決不吝嗇,該高歌的決不低調,該委婉的切忌過露。新課程要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提倡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理解。我們既要注重人文性,關注人的情感個性,又要堅持科學性,實事求是,揭示真理,做到科學與人文的整合。

四、今後的想法

1、進一步加強學習,從根本上轉變觀念。

觀念轉變是課程改革重中之重的問題,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是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條件,但教育教學觀念的根本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條佈滿艱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項長期的任重道遠的艱鉅任務。因此,我們將進一步組織教師對課程標準、新的課程理念的再學習,使幹部教師儘快樹立正確的課程觀、教材觀、教學觀、學生觀、質量觀。

2、努力加強教師的自身素質的建設。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教師的數量不僅要滿足教學的要求,重要的是教師的素質。

一是教師要有廣博而又精深的專業知識,新課程教材的綜合性特徵決定,以往分科教學形成固定單一的知識結構,已不適應教育的需要,要創新,要改革,教師就要博聞強識,具有豐富文化底藴,才能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游刃有餘,舉一反三;

二是教師要有研究能力,新課程教材的創造性和開放性特徵給了教師創新發展的空間,教師必須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有效地發揮教材的優勢特徵,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是教師要形成反思習慣,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驛站,休整再出發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確,只有善於反思,才能不斷提高。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4

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啟動已經整整一年了,我校作為全國首批實驗區體育樣本校,在一學年中開展了大量的具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就實驗情況做一全面總結。

 一、學校概況

我校現有19個教學班,1000左右學生。學校體育教研組有“兩老兩青”四位教師。“兩老”從事一線體育工作40載,分別擔任迎澤區體育中心教研組正、副組長,有着豐富的教學經驗。“兩青”積極上進,勤學好問,大膽改革,勇於創新。現正在進修本科體育教育專業。“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是我校體育組的一大特點,老教師的“傳、幫、帶”與青年教師的朝氣蓬勃,接受新事物快,形成了一個團結戰鬥的集體,為實驗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能有幸成為體育實驗樣本校,這對我校體育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更快地適應新課標的要求,全面實施新課程的教學是一個極大的推動,是對我校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鼓舞和鞭策。為此,我校十分重視課程改革工作,成立了由校長擔任組長,有教導處、體育教研組、後勤參加的領導小組,聘請本省教育、心理專家、體育教研員,參與實驗、評估工作。添置了體育教學及課外體育鍛煉器材,配備了電腦,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和一年級學年、學期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努力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確保實驗順利進行。

 二、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在實驗之前,我校代霞老師參加了XX年8月人民教育出版社關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縣(區)培訓會,XX年4月參加了西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新課程骨幹教師培訓者國家級培訓班,系統學習了體育課程改革的有關知識。學習後,她與教研組的全體成員經常進行學習、討論、研究、交流,認真領會《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內涵,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們認識到,教師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深入地研究教學內容和學生,從教學內容、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認知、技能的實際發展水平出發,密切聯繫生活實際,創設無意識心理與有意識心理高度和諧統一的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的意向心理活動,使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在實踐中,我們的教育行為正逐步由精心設計教向精心設計教與學轉變,由重在啟發答向重在啟發問轉變,由重在統一規格的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師個性化轉變。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作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使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學習。

三、實驗實施與體會

1.適應新的課程標準,改革教材內容。

(1)對《教師用書》教材內容進行可行性研究。

我區被確定為實驗區後,首先選擇了新課程標準人教版《教師用書》,對書中的教材內容進行可行性研究。通過指導組、教研組、實驗教師的反覆研究、交流、實踐,我們感到《教師用書》的教材內容是切實可行的。如依據身體健康領域“水平一”目標的要求,國小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學會“定期測量和記錄自己的身高、體重的變化。”我們在一年級學生《體育健康手冊》中設置了身高、體重測量記錄和“等級評價”專欄。測量記錄表每人一張,學期開始時下發,每學期收兩次(測量2~3次),除集體統一測量、記錄外,學生還可與同伴、家長協作進行不定期測量、記錄。通過教學、實踐,反饋數據表明:學生學會了測量身高、體重的方法,並能在教師引導下完成等級評價、記錄的比例分別為96.8%、94.7%。在強化學生關注自己生長髮育的同時,還激發了學生積極參加體育和認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我們認為此教材是切實可行的。

(2)從學校、學生實際出發,選擇教學內容。

《教師用書》教材內容的彈性和選擇性,為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中留有相當大的選擇餘地和發展空間。我校除選用教師用書中的教材內容外,還從學校實際出發,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年齡、性別等特點,選擇了具有改進學生健康和增強體質實效性的內容,如小排球、滾鐵環、小四項(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邁大步)等內容。另外,我們為了符合學生心理要求,從學生興趣出發,在開學初設計了體育興趣調查表(如表一),每月初進行一次興趣調查,學生在自己最喜愛的項目欄內打“√”,然後教師進行數據整理,根據結果對教材內容給予適當的調整。以九月、十月、十一月調查結果為例(表二),前兩個月學生興趣變化最大的是遊戲與隊列,那麼在教學中,我們就多組織學生喜愛的遊戲。大多數學生不喜歡隊列,而隊列又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不進行教學又不行,教師便通過豐富教材內容,逐漸引導學生由不喜歡到喜歡。十一月的數據表明改革教學內容是行之有效的。如在“排隊”實施中,老師首先用樹枝、繩子做比較高矮、長短的實驗,然後引導學生與同伴比較身高,並鼓勵學生嘗試按大小個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教師進行編號,最後讓相鄰的同伴互相認識,交流感情。整個過程還伴有輕鬆優美的音樂,給學生創設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結果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排隊”的速度比以前由老師一個一個地安排位置快了許多,學生們不僅很快記住了自己的位置,還能幫助相鄰的小夥伴找到位置,加深了彼此間的友誼。

2.適應新的課程標準,改革教法、學法。

新課程標準選擇了新教學內容,許多一線教師駕輕就熟的教學方法在全新的領域目標前已顯得力不從心,在研究教師教法、學生學法方面更是束手無策。這些都喚起了我們強烈的責任感,我們沒有退縮,而是繼續大膽實驗,經過多次研究、討論,決定對教法、學法進行改革。

首先對體育基礎常識進行了實驗改革。如在實施“正確身體的坐、立、行姿勢”時,安排兩個班選用不同的教法、學法,然後進行對比(表三)。

實驗班的教學以“學生髮展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老師引導下自主地學習,在新體驗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大提高,大多數學生都能説出坐、立、行的基本要求,並幫助同伴糾正錯誤動作。對比班的學生則在典型的“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的模式中被動地學習,大多數學生對學習不僅沒有興趣,而且更談不上説出坐、立、行的基本要求,與同伴合作學習等等。

其次,注重學生學法的改革,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參與、合作、創新意識,鼓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跳單、雙圈”的實教中,我們根據低年級學生興

趣廣泛、模仿力強、活潑好動、喜歡遊戲等特點,採用遊戲的組織形式,使教材內容具有趣味性和娛樂性。首先學生結伴來到小動物樂園,做完健身操(模仿操)後,去參加小動物運動會(單、雙腳跳比賽),然後在老師適當的引導下,利用自制繩圈(直徑30公分、可隨意調整、有彈性、能進行多種活動)學習跳單、雙圈。學生通過自我嘗試,互幫互學、反覆實踐、展示交流、創新拓展,不僅學會了單踏雙落動作,而且還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最後鼓勵學生開動腦筋,通過改造器材創編自己喜愛的遊戲,如“跳皮筋、跳短繩、跳長繩、抓尾巴、網魚、貓抓老鼠……”孩子們在自主學習活動中個性得以展示,激情得到渲泄,心理得到滿足,合作得到加強、身心得到發展,達到了教與學的`統一,體現了現代教學為學生“授之以漁”的改革思路。此外,練習中還體現了分層教學,通過學生自己選擇練習場地(單、雙圈不同組合、不同遠度)使不同身體條件和能力水平的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起點和發展的餘地。

3.適應新的課程標準,改革評價方法。

學習評價是體育課程教學中重要的環節,評什麼,怎樣評,事關學生的進步與發展。我們延續多年的體育考核方法,強調測驗學生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的量化指標,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產生過激勵作用,但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消極影響。新課程標準,構建了多層次的目標體系,以反映對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情感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要求,達到提高興趣,促進發展,鼓勵進步,增進健康的目的。為此,我們在課程改革中,對體育課程評價重點進行研究。

首先我們制定了“一(二)年級體育課成績綜合評價記錄表”(表四),開學初,向學生説明評價的方法,鼓勵學生積極表現。劃分小組,讓各小組學生一起活動,一起學習,以便相互瞭解,掌握組內每個成員的情況,為小組評價打好基礎。成績評定內容包括認識與知識、體能與運動技能、學習態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採用自評、組評、教師評、家長評的評價方法。首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然後分組對每個組員進行互相評定(對有爭議的則採用少數服從多數,就高不就低的方法),最後教師依據學生學習目標達成度、行為表現、進步幅度及自我評定、組內評定情況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對進行幅度大,表現尤為突出的或身體的缺陷及其他情況的學生寫出簡短、激勵性的評語。另外,讓家長共同參與評價,關注孩子的學習、發展。調查數據統計:下發評定表159份,回收150份,其中希望老師對孩子嚴加管理,並增加體能訓練及意志品質培養的102份,佔68%,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進行評價的24份,佔16%,沒有意見的24人,佔16%。

關於對學生的學習評定工作,我們還在反覆實踐,修改完善之中,希望得到專家,同仁們的指正。

 四、實際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1.我們力求改革,想理性、紮實地從事教學,但由於領悟課改新理念的程度不深,對學生認知估計不夠,有時還不能完全擺脱傳統觀念的束縛。

2.現實社會中,在長期教育實踐中忽視或輕視體育的行為、觀念還沒有得到根本轉變,有的人對課程改革不能理解。

3.一線老師缺少改革的具體指導,不知道怎樣去做和為什麼要這樣做(包括教學組織、評價等)。

4.課程改革後,工作量加大,相應的人員編制不能及時到位,課程改革實驗質量得不到保證。

總之,改革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創新是方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我們會滿懷熱情,以萬馬奔騰之勢投入到課改的最前沿,本着“探索創新、與時俱進”的原則,積極、認真地理論聯繫實際地用我們的智慧和才華為我國的課程改革和教師用書的修訂提供最切實的依據。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5

新一輪高中新課程改革無疑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條件和機遇。我科組以此為契機,加強學習,狠抓落實,在學校的領導下,根據課改精神,組織全體科組教師認真進行課改實驗。現將我校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制定方案為課改實驗工作提供製度保障

課程改革工作涉及的範圍廣,政策性強,必須建立有效的管理運行機制,強化過程管理,才能保障課程改革實驗順利實施。為全面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我科組根據國家和省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制定了《厚街中學思想政治科新課程實施方案》、《厚街中學思想政治科課程開設方案》、《厚街中學思想政治科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厚街中學思想政治科學分認定方案》,為科組順利實施新課改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轉變教師觀念樹立以生為本的理念,

深刻領會新課程所倡導的基本理念,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前提。自20xx年實施新課改以來,為了樹立新課程所倡導的“以生為本、德育為先、全面發展、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保證嚴格按照國家和省的要求開展思想政治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我科組突出了“四抓”:一抓學習。科組先後組織老師學習了《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科教學指導》《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新課程教學論思想政治(品德)》《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實驗)》等理論,使“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步深入老師內心。二抓培訓。科組嚴格執行上級要求,堅持貫徹學校“先培訓後上崗,不培訓不上崗”的精神,認真制定教師培訓計劃。全體科組教師(除20xx年剛畢業的羅幸平老師外)均參加了由省、市教育部門組織的新課程培訓並結業,徐豐老師還於20xx年6月參加了由省教育廳組織的新課程骨幹老師培訓。三抓指導。①在新課程改革實驗過程中,校領導和科組骨幹教師經常深入課堂、走入教師和學生中去,與教師進行交流研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②科組經常邀請教研員、專家來我科組進行專題講座,如省教研員謝紹嬉老師、華師附中陳慧華老師多次來我科組講學。四抓總結。對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科組能及時進行總結和反思。

三、立足課堂優化教學工作

先進的教育理念要通過先進的教育方式來體現,再好的教學改革設想也要靠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去實現和完善。因此,我們立足課堂,加強指導,整體優化教學過程。

1、教學常規貫徹落實“三七七”工程

科組從學科和學生實際出發,實施課堂教學“三七七”工程。“三”是實踐三維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第一個“七”是上好一堂課的七個要素(明確目標、激情投入、巧於設問、及時點評、精講精練、拓展創新、善用媒體);第二個“七”是落實教學過程七個基本環節(備課、講課、練習、批改、輔導、考試、評價)。主要做法是:第一,按照一堂好課的七個要素進行集體備課;第二,科組、備課組內互相聽課,要求組內老師每學期互相聽課節數不少於10節,科組長聽課節數不少於15節;第三,按一節好課具備的三個要素的要求,制定了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對課堂教學水平進行評價。第四,及時進行反饋、反思和總結。

2、積極探索打造具有政治科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改,帶來了新理念,新課程觀,新課程模式。新課改倡導的新的課程觀,即改變過去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強調學生與教師之間的對話和交流,以促進學生改變原有的被動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和諧發展。我科組老師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大膽地嘗試新的教學模式,積極地實踐新課改的理念。第一,積極實踐“雙主體———四整合”新課課堂教學模式,對新課改理念的實施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雙主體”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四整合”:分別是教學“序列”的有機整合,多種教學方式的有機整合,多種交往方式的有機整合,多種教學狀態的有機整合。第二,在參觀學習江蘇東廬中學、洋思中學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和思想政治科的學科特點,在高一、高二年級推行“導學案教學法”。第三,在高三複習備考課堂教學中推行“五性”複習法,即按“可操作性”、“基礎性”、“計劃性”、“針對性”和“規範性”要求進行復習備考。在積極探索政治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我科組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林鈿老師撰寫的論文《新課程背景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模式新探》、方蘭芳老師撰寫的論文《導學案教學法在高一政治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分獲市論文比賽一、二等獎。

四、結合課題研究以課題研究促進新課程改革

我們抓住新課程改革實驗的契機,以課程改革為龍頭,加強教育教學研究與實驗,帶動課改全面展開。科組堅持貫徹學校“科研興校、科研促教”的思想,圍繞課改確定課題,通過課題研究帶動教研工作,三者緊密結合,相互促進。第一,認真落實學校四級科研製度。第二、堅持“問題即課題”。在每學期初,科組老師都要定出本學期的科研課題,注重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問題,積累素材,及時反饋、反思和總結。期末每位老師都要撰寫一篇教學論文。第三、鼓勵進行科研立項申報,凡在市級立項的課題都會獲得物質獎勵。科組目前有市級立項課題2個,每學年都有多位老師的教學論文獲市級獎勵。在“實踐理論實踐”循環

往復中,老師們駕馭教育、教學的能力明顯增強。

五、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實現學習內容的'多樣化

為了更好地適應高中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強化和擴展課程資源意識,提高對於課程資源的認識和開發利用能力,我科組因地制宜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課程資源,舉行高一學生辯論賽、模擬法庭、時事競賽、手抄報比賽、配合學校在高一級新生中組織軍訓等活動,還組織編寫了《教你撰寫政治小論文》的校本課程,活躍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為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提供資源保障。

六、認真進行模塊學分認定改革評價體系

新課程用學分計量學生的學習量、學習過程,並對學生在課程方面的發展水平做出評價。進行學分認定是新課程實驗的重要環節。20xx年12月,我科組根據《廣東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學校管理意見》的有關精神,制定了《厚街中學政治新課程必修模塊學業評價和學分認定方案》。學分認定以學科模塊為單位,以“三維”課標為認定的依據,並按模塊規定的學分值進行認定,如果學生修習的學時數達到規定要求、考勤符合學校規定、模塊考核合格可認定學科類模塊學分。對於政治必修模塊的學業評價採用百分制:模塊學習水平測驗佔60%,過程性評價佔40%(活動課表現10%、作業質量10%、課堂表現10%、考勤10%)

七、實驗工作中的問題與困惑

1、課程內容多,廣大教師最直接的問題是:一方面感到教材容量大,任務重,另一方面又感到課時少,不足以完成教材所給定的任務。教材綜合探究多,師生互動多,對教學過程中的討論時間有時很難控制。

2、目前考試與評價改革還不到位,社會、家長對學校、學科的評價不是以學校素質教育進行得怎樣,新課程改革得怎樣來評價,他們還是以分數為唯一標準來評價學生,評價學校和學科,再加上大學聯考、綜合評估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們還是被分數所困擾。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6

在課改進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不斷地轉變思想,不斷地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幾年來,我積極參與崗位培訓,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教研活動、課程培訓等。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勤練基本功,博.眾長,不斷涉獵新知識。

在學校,我積極營造課改氛圍,引領教師成長。通過校本教研活動,公開課、研討課、示範課,教學沙龍等活動形式,通過確定行之有效的課題,圍繞課題開展有針對性地活動等,使教研工作“主題化、課題化、精品化”,帶領教師在活動中領會課改精神,提高課改意識。

走進新課改以來,我感覺收穫頗豐。20xx年喜獲寧波市教壇新秀比賽第一名的好成績;曾兩次執教浙江省五市區課堂教學研討活動觀摩課,受到與會專家的肯定及好評;多次擔任區級課改研討課任務,為我區教師的`課改培訓做好先鋒;多次隨教研室、教師進修學校的領導一起參加送教下鄉活動,給偏遠地區的老師帶去課改的春風。20xx年8月教師進修學校組織新教師培訓,我做了《新教師成長之我見》專題報告,受到領導的肯定和新教師的好評,參與教研室研究的《以教例研究為平台促進語文青年教師專業成長》課題獲寧波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優秀課題評比一等獎;20xx年10月有幸被聘請為鄞州區名師工作室研究員。

20xx年9月榮獲鄞州區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20xx年6月獲得區優質課比賽二等獎,20xx年3月獲區教壇新秀評比一等獎。20xx年8月榮獲區級優秀教師榮譽稱號,20xx年有幸參加浙江省校級骨幹高級研修班脱產培訓,榮獲優秀學員稱號。近年來,基於對課改的認識,結合自己的教學,我積極撰寫文章,取得一些成績。論文《讓語言實踐與情感薰陶同構共生》分獲浙江省20xx國小語文論文比賽、寧波市國小語文論文比賽二等獎;《走出尷尬演繹精彩》獲寧波市20xx國小語文優秀案例評比一等獎;《合.加工教材有效提升情感》等三篇文章入編寧波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新探索》一書;14篇案例刊發在《國小語文名師教例賞析》一書中;《“該出手時”還應“出手”》等論文分獲省市級論文比賽一、二等獎。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7

我很慶幸自己趕上了新課程實驗。我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好重。每一次我都精心準備好教案,滿懷熱情地走進課堂,面對活潑的孩子,我説啥都不管用,上課就像在打仗,有時教學任務還沒完成就灰溜溜地走出了課堂。一次次的挫敗差點扼殺了我從教11年來苦心經營起來的那麼一點點自信。

痛定思痛,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如何理解《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如何將這些基本理念轉化為教學行為?尤其是如何真正地關注學生,讓他們主動地個性化地學習,變“老師教我學習語文”為“我和大家一起學習語文”?這需要觀念的轉變,更需要教學行為的轉變。

“老師,我知道”

這是一節語文課。我正引導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草原的早晨》這篇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遠處,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藍天下回蕩着牧羊人的歌聲。讓他們在朗讀想像中去體會草原靜謐的美。按教學思路,我該引導學生朗讀全文了,讓他們能在朗讀中體會草原的動態美與靜態美,同時領會課文的條理。可剛一讀完第三自然段,第一大組裏就冒出了一隻小手。“曹均宜,你有什麼事嗎?”我耐心地問。曹均宜站起來,拿起書,鄭重其事地説:“老師,我知道為什麼説羊羣像白雲。”我很高興,提醒全班學生:“同學們注意了,現在曹均宜小朋友有一個重大發現,讓我們來聽一聽。”曹均宜説:“因為白雲是白的,羊羣也是白的,所以説羊羣像白雲。”

曹均宜的話音剛落,教室裏冒出了更多的小手:“老師,我還知道。老師,我還知道。”“廖若嵐,你説説看。”廖若嵐站起來,説:“如果是一隻羊的話就不像白雲了,要許多隻羊在一起才像白雲。”

“對。還有,如果羊羣在跑的時候也不像白雲,因為白雲不會跑得那麼快。只有羊羣一邊吃草一邊走的時候才像朵朵白雲在飄動。”劉悒杉乾脆就不站起來,坐在座位上直接插話。再讀這句話,學生的感受就更加深刻了。這時,下課鈴響了,雖然教學任務沒能完成,但我很興奮。

我真佩服這些孩子,他們會讀書,會思考,會發現,會表達。如果我在教學中對第一隻突然舉起的小手視若無睹的話,我想我會錯過一次又一次的發現,失去一次又一次和學生真正交流學習的機會。關注學生,尊重學生,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經歷了這一次後,使我對此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老師,我有個建議”

在以後的語文課上,學生的聲音多了,活動也多了。

又是一節語文課,我組織學生來演一演《小松樹和大松樹》這篇課文。有一個學生主動當小松樹,很大方,聲音響亮,問的語氣和驕傲的.神情都表演得不錯。我比較滿意了,但還得聽聽其他學生的評價。我還沒來得及發話,蔣丹丹就一邊舉手一邊説:“老師,我有個建議。”“好,你説。”她站起來,用手指着書上的話,説:“這個‘很遠很遠’應該讀得慢一點長一點,就像這樣——”她拿起書,姿勢美美地、表情美美地、有滋有味地讀起來。我趕緊追問:“為什麼要這樣讀呢?”“因為小松樹能看很遠很遠的地方,這樣讀才覺得它看得遠。”蔣丹丹振振有詞。我問全班學生:“你們同意嗎?”大家都點點頭。“那就學學吧。”全班同學很有感情地朗讀起來。

“老師,我還有個建議。我覺得小松樹説話的時候很得意。應該這樣演。”宋前超自個兒走上講台雙手叉腰,昂着頭開始邊演邊説,還真有點得意的味兒。我忍不住鼓起掌來,他注視着我,隨即一個點頭一聲“謝謝”就回座位了。“真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我忍不住又誇他一句。

“老師,我還有個跟他們不一樣的建議。”馬冬妮説。“不一樣的,好,讓我們聽一聽。”我説。“小松樹對大松樹説話的時候,頭是低着的。”我很詫異:“為什麼?”“因為小松樹在山上,大松樹在山下,小松樹要低着頭對大松樹説話,大松樹才能聽見。”我恍然大悟,不禁佩服:‘你真會讀書。”

接下來讓學生再演一演,那效果就更上一層樓了。學生的這些表現是我課前沒有預料到的,學生讀到的、想到的是我在與文本交流時所沒有體驗到的,這讓我和學生們越來越充滿自信。

教學總結·一年級學生的閲讀潛力——我在課程改革實驗中的發現,本站還有更多關於學校工作總結,學校工作總結大全,學校工作總結範文的資料。

我的發現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一年級學生雖然只有六七歲,但是他們的閲讀潛力令人吃驚。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要真正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緒,學會傾聽,學會發現,學會激勵,學會鼓舞,學會組織,學會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依據自己獨特的體驗方式建構知識,形成能力,健全人格,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

受一篇詩歌的影響,我小時候最大的理想是做一名地質勘探隊員,去為祖國發掘大自然中的寶藏,那該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啊! 20年後的今天,我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我的理想,我要做一個最最深情的“地質勘探隊員”,去發掘學生的潛力,“這裏敲敲,那裏敲敲,丁冬丁冬”,讓這個過程變得和諧美妙,讓寶藏得以顯現。我想這應該是一件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8

20xx年9月,我參加學校。11月我接受任務,向三元、梅列兩區的實驗教師開設一堂新教材研討課。這堂課的設計摒棄了一般公開課上那些表演性的花架子,而注重採用一些可操作性強的、實用的教學策略。沒有想到,在這樣一堂樸實的課中卻出現了一個又一個亮點,點亮了我和聽課教師的心。我從這堂課中真正體會到:學生放鬆了,課堂精彩了!下面擷取幾個教學片斷,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快樂。

其一:曹操發明了印刷術。

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是蘇教版第一冊第五課《家》。這是一首兒童詩,其中我們的祖國像花園,祖國就是我們的家。一句是理解的重點,也是難點。課前我佈置孩子們收集有關祖國的資料,在課上進行交流:關於祖國,你還知道什麼?孩子們紛紛彙報,有的説知道祖國的首都是北京,有的説知道祖國的地圖像公雞,還有的説知道祖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其中有一個孩子説:我知道祖國有四大發明。另一個孩子補充説:我知道四大發明是什麼這時候平時不大發言的小榮也興奮地站起來説:我知道是曹操發明了印刷術。聽到這個回答,同學中馬上有了小聲的議論,我聽到一個孩子説不是曹操發明的,就轉頭問他:不是曹操發明的,那麼是誰發明的,你知道嗎?他想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也忘記了。其他同學知道嗎?看到孩子們一臉茫然的樣子,於是我又微笑着問小榮:你知道是曹操發明了印刷術,這個資料你是從哪兒來的?是媽媽告訴我的。孩子的臉開始有些紅了。哦,是這樣呀。向媽媽請教是一個收集資料的辦法。不過呢,我記得呀,發明印刷術的這個人叫畢昇。當然,我説的也不一定對。咱們都再回去查查資料,好嗎?好!這個孩子很體面地坐下了。

其二:每個人都要獎勵!

為了進一步豐富孩子們對祖國的情感認識,我播放了一段《娃哈哈》的樂曲,並熱情地對他們説:你們可以坐在座位上欣賞音樂,也可以站起來邊表演邊欣賞,老師特別希望有同學願意到台上來表演給大家看。誰願意來?陸續有七八個女孩子走上了講台,可是當她們站到台上面對後排黑壓壓的聽課教師時,幾個孩子膽怯了,甚至站在台上一動也不敢動,只有三個孩子大大方方地表演了。當表演結束時,我問:剛才誰的表演最出色?咱們獎勵她一個天線寶寶'(一種卡通貼圖),好嗎?同學們很快説出了那三個表演孩子的名字,正當我給這三位同學發獎的時候,下面的同學又説了:老師,我認為應該給她們每個人都獎勵一個天線寶寶,因為她們都很勇敢。一句話提醒了我,我趕緊邊發獎品邊對她們説:對對對。這位同學説得有道理,因為你們都很勇敢地上台來表演,所以應該給你們每一位都獎勵。被獎的同學興奮了,而台下的同學因為意見被採納,也高興地笑了。

其三:我最喜歡我的詩。

因為這是一首句式大體相同的兒童詩,所以在教學即將結束時,我設計了讓學生學做小詩人的環節,即四人小組合作,每人模仿哪裏是什麼的家説一句話,四人四句即成一首四行詩了。孩子們的想象十分豐富,有衣櫥是衣服的家,也有花叢是蝴蝶的家,有海洋是珊瑚的家,也有地球是我們大家的家當小組彙報完後,為引導學生學會評價與欣賞他人,我又問:你最喜歡誰的詩句?為什麼喜歡?孩子們的'回答也是妙趣橫生的,有的説我喜歡某某同學的詩句,因為他的詩很美。他的評價當然獲得了稱讚;有的説我喜歡某某同學的詩句,因為我喜歡。我馬上説:嗯,喜歡就是喜歡,這也是一個理由。最妙的是一位同學説我喜歡我的詩句,因為是我寫的,跟他們的都不一樣。他的回答引來一陣善意的笑聲,我也邊笑邊鼓勵他:你説得對。我也喜歡你的詩,我還喜歡你的自信。

其四:我還要玩!

在練習階段,我設計了電腦遊戲的環節。因為之前我們已經在第一課時做完了前兩個與字詞學習相關的遊戲,所以這節課就直接進入了第三個與本課學習內容相關的遊戲。當做完第三個遊戲時,又有孩子説話了:老師,我還想玩第一個遊戲。我迅速看了看時間,一邊在思考能不能答應他的要求,一邊自言自語:還想做第一個遊戲?昨天不是做過了嗎?第一個遊戲很好玩,很有意思。再做一次吧。聲音多起來了。我的主意也拿定了,既然他們是課堂的主人,那就聽他們的吧。自然,我的決定引起了一陣歡呼聲。事實證明,孩子們的提議並非全無道理。雖然是第二次做複習字詞的遊戲,可還是出現了個別孩子對太和大的辨析失誤。以為做過了就掌握了,所以沒有必要再做一次,是我的經驗騙了我。

這堂課,直到下課的一刻,孩子們始終是興致勃勃的。

新的課堂裏,從教學內容到教學評價,他們説了算,哪怕錯了,也可以很放心地被老師和同學們包容。孩子們放鬆了,説出了他們想説的話,在老師的適度引導下,這些童心折射出來的世界是多麼精彩。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9

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會議之後,我市被確定為新一輪課程改革實驗區之一,這既是對我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激勵,也是對我們進行教育改革的鞭策。本學期,我們認真貫徹了教育部制定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精心組織教師培訓,明確了課程改革的目標,掌握了新課程的基本結構和課程標準,加大了教學改革的力度,有效地進行課程評價的改革。從整體上看,課程改革實驗工作進展比較順利,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現將本學期的基本情況做如下概要總結:

一、課程改革實驗工作,師資必先行

面對新出台的音樂課程標準和新編的音樂教材,怎樣進行教育教學改革,最關鍵的就是要儘快更新音樂教師的教育觀念。新觀念從哪裏來,主要來自於加強學習。針對我市音樂教師的情況,署假期間首先進行了集體培訓,學習《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通過學習,教師們認識到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使轉變觀念有了前提條件。通過聽專家的報告(看錄像),使教師明確了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懂得了課程改革必須從課程功能、結構、內容、評價、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樹立了課程意識,初步形成了新的課程觀,即對課程有了自己基本的看法,不再把課程侷限於“知識”“學科”“教學科目”等狹隘的範疇。通過培訓學習,教師們還充分認識到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教學,所以教學改革是最重要的,是課程改革的重頭戲。要搞好教學,教師就要樹立正確的理念,明確教與學的關係,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教師現、學生觀等。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主動、探究、合作。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教師們還明確了新課程倡導的教育評價是發展性評價,必須以人為出發點,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

通過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和參加教材培訓,使教師充分認識到,《音樂課程標準》的問世,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成果,引起了全體音樂教師的普遍關注。《音樂課程標準》體現了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發展,貫穿着素質教育的思想,突出音樂課程的審美價值、文化傳承價值等。根據音樂藝術的特徵和現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國小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審美認識規律,提出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藝術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評價機制等嶄新的音樂教育理念。通過進一步的學習,明確了國家音樂課程標準展示出一種新的設計思路,立足於學生音樂學習方式的改變,關注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這不僅是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以學生髮展為中心的科學教育觀的突出體現。它的突出特點是: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課程目標的首位,把“過程與方法”設為課程目標之一。對音樂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通過進行教材培訓,教師們瞭解了新教材的編寫特點,明確了教材所體現的四個教學領域:即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

二、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有觀念才有行動。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的教學行為。教師們充分認識到,音樂教育的基本屬性是藝術教育,藝術教育的本質是審美,因此,音樂教育從本質上説是一種審美教育,從課程標準中可以看出,把“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作為第一個教學理念。但長期的音樂教學存在着“重技輕藝”的傾向,即重視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而忽視藝術感受、表現和創造力的培養,許多音樂課理性有餘,情感不足,變得枯燥乏味,學生在樂理知識、識譜和被分解後的音樂中找不到樂趣,不能進入音樂,哪裏還談得上審美。所以音樂課程標準中,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放在了第一個課程目標。針對當前的音樂教學情況,教師們首先改變了觀念,正確認識到了音樂教育的性質。經過重新審視,老師們共同提出了三個主要目標在教學中去努力達到,即強化以審美為核心,加強基礎能力培養,拓寬音樂文化視野。強化以審美為核心包括:情感的培養過程,以創造為中心,音樂愉悦性特徵等;加強基礎能力培養包括:感知能力、表現能力、鑑賞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拓寬音樂文化視野包括:弘揚民族民間音樂,學習世界優秀名作,瞭解時代氣息音樂文化等。三個目標針對性強,例如強化,首先是針對當前對“性質”的模糊而必須“強化”提高認識,其次是説明審美功能是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要發揮其獨特作用。在音樂教育中強化情感、創造、愉悦的教學活動,那麼審美教育必然能得到“強化”,其結果是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在教學中,教師們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突破口,因為興趣是學生學習行為的動力,要強化以審美為核心的音樂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突破口,學生有了興趣,一切都迎刃而解,有了興趣可以產生情感,情感可以上升為審美,審美可以積澱情操,情操可以昇華人格。例如,在有的音樂課上,學生學習積極性特別高,教師設計的音樂活動學生非常有興趣,學生能全員參與。

在教學中,教師們還重視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很多課中可以看出,他們以即興創作為抓手,以想像、聯想為中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

三、加強教研

本學期結合國小音樂課程改革實驗,全市確立了幾個實驗點校。九月下

旬,省教研室音樂教研員李東老師和市教科院領導到一實小、二實小等幾個實驗點校調研音樂教學實驗情況,進行了聽課評課,李東老師首先肯定了音樂老師的教學成績,然後給老師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只注重教,更多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學,要注意備學生,全面瞭解學生,特別注意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應因人而異,注重個性培養,不能要求千篇一律,用一個模子來套。二是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能力,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不要被動地讓老師牽着走,要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自己提出想幹什麼,自己設計。如用碟子敲節奏。不能讓學生只跟着老師敲碟子的一個位置,而應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可以變換着位置敲,敲出不同的音色、不同的節奏,這樣學生感到新鮮、有趣。有了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特別高,教學效果一定更好。三是教師不能用成人化的語言和學生交流,要用生活化的兒童語言,並且教師要用情感打動學生,使學生受到藝術的.感染。通過李東老師的講評,給音樂老師上了一堂生動的指導課。老師們受到了很大鼓舞,更加明確了下一步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十月下旬,人教社領導來我市瞭解音樂新教材的使用情況,聽了幾節音樂課,讓老師們談談時使用新教材的看法。老師們一致認為;新教材編寫得很好,特別以單元形式呈現,每個單元都沒有一個相對獨立的主題,各個部分中都貫穿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思想,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能力,選材範圍寬泛,編排形式新穎,總之,充分體現出了音樂課程標準的十個基本理念,內容標準的四個領域:感受與欣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總之,新教材具有開放性、科學性、愉悦性、綜合性、藝術性等特點。

十月下旬,我市舉行了國小音樂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有十八位教師參加了優質課評選,通過評選活動,評出了四名優質課教師,他們的優質課充分體現了新理念指導下的改革課,特別是12月中旬舉行的兩節國小音樂公開課,全市音樂教師都參加了聽課,聽後受到很大啟發。首先,公開課普遍體現出教師樹立了目標意識,由重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重視了情感體驗,重視了過程與方法,採用多種形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體驗等,從各方面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二是體現了面向全體學生這一基本理念,改變了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體現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全員參與實踐活動,體現了新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相互交流,並給予了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三是體現了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採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從多方面多角度體現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師生的平等地位、教師對學生的尊重等等,總之,由於教師更新了教育觀念,所以課堂展示的是新理念指導下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改革課。兩位教師的課還錄製成了錄像帶。

結合課堂教學實驗,部分音樂教師還寫下了教學經驗論文、課堂教學案例、教學感想、教學體會等,對以後的課程改革將是一個很大的促進。

總之,本學期的國小音樂課程改革實驗已初見成效,但是就全市音樂課程改革實驗工作整體上看,發展仍不夠平穩,表現在有的音樂教師認識不到位,傳統的教學思維模式丟不下,新的教學理念沒有樹立起來,有的音樂教師在創新面前畏難發愁,不願吃苦,有的學校在教學實驗上邁不出新步子,新教材老教法現象仍然存在。

今後的音樂課程實驗改革工作,如何使觀念到位仍是重要問題,教學實踐中我們還要勇於大膽地去探索、創新、實踐,要持之以恆地去努力,去追求,去不斷完善、總結並上升到理論高度,從而探索出高密市音樂教學改革的新路。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10

“做一名好老師”是許多老師一生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我的目標。自踏入教育這個崗位以來,我始終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態度來對待我的工作,以“師德”規範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以“當一名好老師”作為自己工作的座右銘。本學期已盡尾聲,現將一學期的課改實驗工作總結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轉變觀念

觀念是行動的靈魂,是實踐的先導,教育觀念的轉變是課程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正確、先進的教育觀念,就不會有自覺而有效的實踐,一切先進的教育改革都是從先進的教育觀念中生髮出來的,而先進的教育觀念來自不斷的學習,因此,我把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作為我自己進行新課程改革的第一步,把新課程理念作為一切工作的指導。我對照新課程的要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討論反思。通過學習、討論和反思,提高了認識,深刻地感到:課程改革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是與21世紀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必由之路。一定要貫徹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實現五個轉變:

1、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還要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生存;

2、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教師不僅要精心設計怎樣教,更要精心研究學生怎樣學;

3、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教師不但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培養學生“會學”;

4、由居高臨下的權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轉變,師生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達到共識、共享、共進的目的;

5、由教材的接受和傳遞向教材的開發和創造轉變,教師不再是教材忠實的闡述者和傳授者,而是教材開發者了創造者。

教與學的方式的根本轉變,是此次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傳統的教與學,就是教師負責教、學生負責學,教師是知識的主宰者和闡述者,學生是知識的接收者和儲存者,沒有教師對知識的輸出,學生就接收不到知識,學生沒有自由選擇和自主學習的權利和機會,完全處於單一的、被動的接受狀態,失去了自主性和獨立性。所以,在課改實驗中,我狠抓課堂教學,努力實現師生角色的轉變,教師由課堂的主宰者,向學生學習引導者轉變;由高高在上的權威,向學生學習的合作伙伴轉移;由單一的知識的傳遞者向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轉變。學生要從被動的接受者向主動參與者轉變,由學習的主體轉變。要創設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的學習環境,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營造自由、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真正達到師生交往,平等對話,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目的。經過幾個月的實踐,我的師生關係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變,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居高臨下地要學生接受學習,而是放下架子,與學生進行平等的情感交流,與學生交朋友,成為完成學習任務的合作伙伴,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也不再是學習的被動者和接受者,而是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和合作者,把學生參與教學,探究知識貫穿於整個課堂。小組學習時,讓小組長當小老師檢查、輔導本組學生,並選出學習好的小組到前邊講台教全班學生讀寫等等。課堂上師生配合緊密協調,關係融洽和諧,一種平等,互動的新型師生關係正在消然形成。

二、注重方法,培養能力

在知識大爆炸的今天,傳授給學生多少知識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教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和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要求教師從舊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提倡自主、探究、使用學習,着眼於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問題情境—共同探究—多項交流—實踐應用的課堂教學的結構模式,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平等和諧的學習環境。例如:為了便於學生多感官接受和傳遞信息,增加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便於學生之間相互切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我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學習互相交流。

課程改革實驗總結11

時間如流水,轉眼半年過去了,回顧過去的半年,我校在上級的領導和業務指導下,認真分析我校的實際情況,確定瞭如何抓好課堂教學作為我校課改的重點,經過老師們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績。

在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往往採用先提問,再讓學生思考問題,回答問題的方法。這是一種啟發學生思考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方法,易於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把學生當做知識獲得過程中的被動者,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思維過程進行學習。至本期以來我校改變了這樣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再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去操作實踐,去交流和分享探索的成果,體驗成功的快樂。

一、動手實踐,激活思維

思維來源於實踐,只有思維得到發展,能力才能提高。“讓學生在做中學”,就是要放開學生的雙手,讓學生自立參與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去。這樣學生的手、眼、腦等多種感官才能協同參與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活動方式學生喜歡、樂意,它不僅能使學生學得活潑,而且能激活大腦的思維,對所學知識理解更深刻。例如楊聖志教學“長方形面積”一課後,讓學生回家測量家裏的客廳的長和寬,再測量一下地磚的.長和寬,最後算一算客廳裏鋪這樣的地磚需多少塊,如果每塊地磚25元,一共需要多少錢,這樣不但讓學生體驗了成功的快樂,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這樣不僅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長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拓寬了思路,更重要的是能把學生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達到了數學知識生活化,進而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主動探究,促進學習

教學過程是學習主體的一種主動的建構過程,既把書本中的知識結構轉化為他們的認知結構過程,這個過程是學生主體活動的過程,任何教師都包辦代替不了,必須由學生參與這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把學生引入教學活動,努力提高他們的參與度,促進他們自覺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同時運用各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在濃厚的學習興趣中,接受新識。如蔡飛在教學“年、月、日”時,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學前請學生自己去收集不同年份的年曆卡片,(必須有1996年、20xx年、20xx年),在教學中通過學生自己觀察,小組討論,最後得出年、月、日之間的普通規律,既不管年份的變化,而31天、30天的月份始終是固定不變的,只有2月份的天數例外。在收集時有意讓學生收集1996年、20xx年、20xx年的卡片,是有意安排了平年、閏年,使學生在觀察中發現不同的情況,設疑激思,讓學生在思考中活動,在活動中思考。在教學中讓學生實際操作,自己製作一張下一學期的校歷,經歷了知識的發展過程,揭示了年、月、日的規律,建立起知識結構,豐富了表象,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主動探究新識的精神,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能力。

三.教學點撥,掌握策略

學生的“學”是內因,教師的“教”是外因,教師的作用是用“教”的外因去調動“學”的內因,是“主導”而不是“主宰”或“主體”。在課堂教學中,當學生在自我嘗試,集體協作都無法完成學習任務時,教師就要在知識錯誤、理解疑難、思維章礙、方法不當等處起到“點撥”的作用。這裏的“點撥”有別於對方法、結論的直接傳授灌輸,而是先用一定的時間鼓勵學生積極向老師置疑提問,萌發學生問題意識,瞭解學生思維障礙的關鍵所在。然後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地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加以暗示、點撥。如在語文生字教學中,先試着讓學生在未學生新知識的基礎上試着自由地讀,然後讓學生找出自己認為最難讀的生字,如男字方該怎樣理解,讓學生猜一猜,學生就會提出“在遠古時代,男人在田間勞作,則男字可折為田字和力字”的猜想,後適當點撥,給予鼓勵。在這種教師點撥下使學生受到鼓舞,有利於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學生情趣昂然,並且在觀察、思考、協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培養。

總之,在國小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把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放在首位,善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創造主動參與的條件,培養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愛學、會學、能學,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的一代新人。

在課改中,是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我校在這方面做得還離領導的要求還遠,在今後的工作,需要加倍努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