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説課稿模板彙總6篇

來源:文書谷 1.18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説課稿模板彙總6篇

説課稿 篇1

這次作課,我教的是冀教版國小五年級語文第12課《瘸蟬》。

《瘸蟬》以時間為線索,記敍與描寫相結合,並巧妙地運用了對比。作者讓人不知不覺中感悟一個深刻的道理:一方面,好心未必能辦成好事,善意卻有可能帶來了悲劇;另一方面,痛苦與挫折是成長旅途中不可缺少的財富。

這組單元的主題是感受智慧的啟迪,而本文是落實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發展語言、啟發思維、啟迪智慧的好課文。今天我所上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下面我來説説這節課設計理念:

一、基本理念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明確一點,那就是:閲讀教學的直接目標是培養閲讀能力,間接目標是發展思維能力,潛在目標的陶冶思想情操,啟迪智慧。《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閲讀的綜合能力是閲讀技能的分項訓練逐步形成的。本節課就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努力營造在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中培養閲讀能力,發展思維,啟迪智慧。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的教學理念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思路,學習從關鍵詞入手有條理的複述課文的方法。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文中重點詞句。

3、通過課文具體的語段的品讀,感受蟬蜕變過程的痛苦與煎熬,感悟作者具體生動地描述。(重點)

4、領悟這篇文章所藴含的道理,從中獲得啟示。(難點)

三、教法:

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全面落實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我力爭做到:努力啟發誘導,變“教”’為“導”,變為引導學生探索、發現文本中的內涵。充分發揮朗讀、默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啟迪智慧的作用,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

四、學法指導

葉聖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教師要成為“善教者”,就必須進行學法指導,根據本課特點,着重指導學生運用以下方法學習課文:

1.以重點詞為索引,以詞繞文,串珠引線,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敍述線索,學習有條理地複述課文。

2,從重點段入手,加強字、詞、句的訓練,避免面面俱到,使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五、教學設計

1.複述導入

複述課文的目的在於温故知新,為深入探究文章的內涵作準備,使教學前後銜接。首先請學生填寫課中詞,回憶課文語句。接着指導讀詞,讀出詞中的情感。在讀懂、讀出情感的基礎上嘗試有條理地複述課文,是思想、語言表達相互融合的一項綜合能力訓練,也是本課教學突破重難點的重要一環。

2.導之以讀

語文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因此本課時通過提問導讀課文,使學生知道同樣是經歷蜕變的蟬的幼蟲,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結局?是什麼導致了這種不同的結局?為進一步深究因果、回答問題奠定基礎,達到以讀代問、以讀代答的目的,具體感受課文中的內涵。而教學中教師的範讀、學生的感悟讀、重點詞句的品讀,都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3.導之以思

這篇課文中所描寫的蟬蜕變的'過程確實是激烈、痛苦、讓人於心不忍。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去體驗那種煎熬呢?首先我讓學生獨立去讀、去批註、去感受。而後,我展示了一組蟬蜕變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去感受。抓重點段,引導學生細緻品讀,自讀思考,感悟蟬蜕變過程中的所要忍受的痛苦與煎熬,從而明白蘇格拉底為什麼要幫助這隻蟬。思考之後進行批註與交流,珍視學生潛心讀書、認真思考的點滴感悟。

4.導之以悟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説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説,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成長的體驗。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文章時,不忘時時聯繫自己,接下來的拓展環節啟發學生思考:在為蟬惋惜的同時,你感悟到了什麼?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這樣的設計既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口頭的表達能力。

5.導之以説

在學生充分交流閲讀體會後,引導學生大膽想象,鼓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表達,將課文內容進行拓展,把自己設想成那隻瘸蟬,換位思考,進行説話練習,使學生在這樣的練習中進一步提高認識、昇華情感,引發共鳴。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課文內涵,也把文章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了。

遺憾的是教學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的重要性沒能很好的發揮,學生互相質疑的積極性沒能開發出來,課堂氛圍調動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定會把每一步都走紮實,使語文課豐富起來!

我真誠地希望:我的每一節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輕鬆快樂而有所收穫的時光!

説課稿 篇2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小鳥找家》,是國小美術第一冊第8課,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課堂評價,四個方面來對這堂課進行設計。

一、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根據教材提供的故事情境,畫出一幅小鳥找家的過程的兒童想象畫。

2、知識點的作用:

(1)、促進同學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同步發展

(2)、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友愛互助的思想

3、教學目標:

(1)、能根據特定情境進行簡單推理,促進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同步發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2)、運用繪畫形式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和思想;

(3)、在美術活動中體現關愛他人、友愛互助的思想。

4、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靈活考慮、判斷推理

難點:能將考慮的結果通過繪畫形式表示出來

5、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6、課時:一課時

7、教室安排:將課桌拼成四個小組

二、教法與學法分析:

1、 教法分析:

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實踐操作為主線”的教學思想,根據一年級的心理特徵。我採用故事發明情境的導入方法,先利用CAI課件來導入教學,讓同學看動畫製作的故事,激發同學的積極性,把同學的思維帶入到故事中來。然後,讓同學分析討論,大膽設想,激發同學豐富的想象力和發明力,把同學的思維帶入到今天這堂課要完成的任務中來。接着利用課件,步步深入,讓同學的邏輯思維慢慢轉向形象思維,並讓同學模仿和感受。最後,欣賞教材上的範畫,讓其認識表示形式的多種方法,感受繪畫的風格,並進行選擇。

2、 學法分析:

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以學為主體,做到學與練相結合。讓同學激發情感,然後大膽想象,分組討論,説出自身的觀點,再通過欣賞加深理解,在繪畫過程中,積極考慮,大膽發明,和時提問,領悟繪畫過程中的難點和重點。

三、 教學過程

1、 用故事發明情境導入:

在美麗的大森林裏,住着小鳥和鳥媽媽,一天,天氣晴朗,小鳥告別了媽媽到森林深處去玩,它東瞧瞧,西看看,可新鮮啦,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落山了,她告別了蝴蝶,準備回家,可是,這時,天已經黑了,小鳥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嗚的哭了起來,小朋友,你能幫小鳥找到自身的家嗎?

2、 分析討論

(1)、問:小鳥為什麼找不到家了?(因為天黑了)那麼怎樣才幹使森林亮起來呢?小鳥的朋友會用什麼方法協助她回家呢?

(2)、同學討論,並舉手回答,説説自身的點子

(3)、根據同學的想象,老師示範或用課件出示發光物,如:手電、螢火蟲、星星、月亮、汽車燈、燈籠……

(4)、問:小鳥是在森林迷路的,那麼怎麼表示森林呢?(要畫出樹和草)。光線應該怎麼表示呢?(教師示範)

3、欣賞感受

讓同學打開教材,欣賞同學作業,讓其認識表示這幅畫的多種形式。

4、同學作業

(1)、教師提出作業要求,不能完全臨摹書上同學作業,要求畫面交代小鳥的形象,環境和發光物以和光線。

(2)、教師巡視,和時發現問題。

四、課堂評價

b) 自評、互評為主。

c) 教師評價時,把同學的優秀作業在黑板上展示出來。

d) 引導同學要保護動物,學會協助和關心他人,面對困難正確對待,從小培養自我維護意識。

説課稿 篇3

一、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現代國小數學”第五冊第四單元78-81頁例1、練一練

二、教材簡析:

這部分教材是在學生熟練掌握了兩位數乘除多位數的基礎上安排的,讓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既為學習簡便運算作好準備,也有利於以後學習小數除法、分數和比的有關知識,是國小數學中十分重要的基礎知識。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個開放性的準備練習,旨在激活學生的思維,接着歸類分成商是3和商不是3的兩類,並將商是3的除法式子按次序排列起來,以利於學生觀察、比較,發現規律。然後有步驟地引導發現兩條規律,在概括性質之前,安排討論“0除外”,最後概括出商的不變性質。這樣的安排有利於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髮現商的不變性質,難點是正確理解“同時”、“同一個數”、“0除外”。

根據教材的特點、大綱的要求和兒童的認識規律,從知識、能力和非智力因素三個方面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商的不變性質;

2、引導學生觀察比較發現規律,培養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

3、通過“變”與“不變”,向學生滲透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三、教學思想:

1、扶放結合:根據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和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靈活處理教法,扶放結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2、引導探究: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圍繞中心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實踐活動,大膽想象,勇於探索,相互合作,從而發現商的不變性質。

3、自主參與:首先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讓給學生,其次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再次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最後還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

4、學會學習:引導學生用眼觀察,比較相關算式的內在聯繫;動腦去想,抽象出“變與不變”的規律;動口去説,概括出商的不變性質。讓學生在多種感官的協同活動中主動獲取知識。

5、培養能力:引導觀察比較,探究規律,發現規律,表述規律,應用規律。培養學生的自主發現、抽象概括、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新精神。

四、教學設計

(一)、準備練習

1、12346891218243672

從上面的數中取兩個數,把它們組成沒有餘數的除法式子,並求出商。(學生列舉,有商是3的揭示出來)

2、老師選出了幾道,它們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嗎?(商是3)誰還能舉出商是3的式子呢?(將商是3的除法式子按次序排列起來)

3÷1=36÷2=39÷3=312÷4=3

18÷6=324÷8=336÷12=372÷24=3

【開放性的問題,活躍了學生的思維,通過歸類,讓學生的思維在最近發展區內活動。這樣不僅巧妙地為新授教學收集了豐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培養了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

(二)、概念教學

1、初步感知

請同學們看一看這兒幾道除法式子的被除數一樣嗎?(不一樣)除數一樣嗎?(不一樣)商呢?(一樣,都是3)

為什麼被除數和除數不一樣,而商卻一樣呢?這裏有什麼規律嗎?我們選擇其中的幾道式子來看一看(出示例1)

例1⑴36÷12=3

⑵24÷8=3

⑶12÷4=3

⑷6÷2=3

⑸3÷1=3

【這一環節讓學生直觀而清晰地看到被除數和除數不同,而商卻相同。巧設懸念使學生產生疑問,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

2、引導發現

⑴討論概括“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以一個相同的數,商不變”的規律。

①從⑶式12÷4=3往上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被除數和除數都是怎樣變化的?商變不變呢?

從⑶式到⑵式,師生共同觀察比較,討論交流。

從⑶式到⑴式,小組討論交流。

②驗證:從⑸式往上看,被除數和除數如何變化,商呢?

如果同時乘以其他的數,商會不會變化呢?

③概括並揭示規律。

從這裏誰能告訴老師你發現了什麼規律?(揭示規律1)

這個規律告訴我們什麼不變,什麼變了?

(板書:“不變”、“變”)

【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驗證,逐步發現: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以一個相同的數,商不變。從感性認識逐步過渡到理性認識,最後讓學生説發現了什麼規律,並嘗試歸納,培養了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而實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由個別到一般歸納概括的認識過程。】

⑵討論概括“被除數和除數同時除以一個相同的數,商不變”的規律。

①從⑶式往下看,分小組討論。

討論題:

1、從⑶式到⑷式,被除數和除數是怎樣變化的?商變不變?

2。從⑶式到⑸式,被除數和除數是怎樣變化的?商呢?

3、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②小組討論、交流彙報(概括並揭示規律2)

【教法靈活,由扶到放,詳略得當,設計中注意把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讓學生圍繞討論題對照板書,自主探究,發現並概括出規律。這樣不僅讓學生“學會”,而且讓學生“會學”,有機地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

3、概括性質

①這兩條規律可不可以合併成一條規律呢?

②討論“0除外”。

請同學們在裏填數,看誰填得又對又快。

A.18÷6=(18×)÷(6×)

那是不是所有的數都可以呢?(0不可以)為什麼呢?

B.18÷6=(18÷)÷(6÷)

同時除以的數可以為“0”嗎?為什麼?

【“0除外”的問題採取了讓步的教學策略,先避而不談,再通過兩道練習適時點拔,加以完善,既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又能夠幫助他們主動地構建認知結構,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③補充性質,揭示課題。

④理解關鍵詞。

根據商的不變性質判斷:

60÷15=(60÷3)÷15

60÷15=(60×7)÷(15×6)

60÷15=(60÷5)÷(15÷5)

60÷15=(60×0)÷(15×0)

所以我們要注意:同時、同一個數、0除外。

【教學難點通過4道判斷題,讓學生辨析,幫助學生加深理解。】

4、深化理解。(運用商的不變性質試做)

①在○裏填運算符號,在裏填數。

90÷15=(90○÷(15÷3)

300÷25=(300×2)÷(25○)

②根據48÷6=8,在裏填數。

(48×4)÷(6×)=8

(48÷)÷(6÷2)=8

(48÷)÷(6÷)=8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理解要使商不變,可以把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以或者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

(三)、全課總結,質疑解惑。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什麼是商的不變性質?

2、看書,質疑。

【鼓勵質疑,充分體現了教學民主、因材施教,且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通過學生之間互相提問、解答和教師的適時指點,增加了生生、師生交往機會,促進信息渠道的暢通,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和諧的統一。】

(四)、課內練習

1、不計算,把左右兩邊商相等的式子用線連起來。

2400÷600

24÷624000÷60

8÷2

2、根據商的不變性質,在裏填數。

15÷5=(15×)÷(5×2)

36÷6=(36÷2)÷(6÷)

(24÷4)÷(8÷)=24÷8

8÷4=÷12

3、你能寫多少個?

360÷24=720÷=÷=÷12=÷……

【這一層次的練習設計,緊扣目標,針對性強,有層次、有坡度;最後一題開放性強,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了足夠的空間,既鞏固內化了商的不變性質,又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給人以一種課雖止、意未盡的感覺。】

(五)、板書設計

商的不變性質

例1

⑴36÷12=3(12×3)÷(4×3)=3

⑵24÷8=3(12×2)÷(4×2)=3被除數和除數同時乘以或者

⑶12÷4=3除以同一個數(0除外),商不變。

⑷6÷2=3(12÷2)÷(4÷2)=3

⑸3÷1=3(12÷4)÷(4÷4)=3

變不變

【這樣的板書設計,形式新穎,簡潔明快,概括了本課內容的精華,能讓學生清楚地看出變化的過程及內在聯繫,有利於讓學生觀察、比較發現被除數和除數如何變化而商不變的規律。】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假期有收穫》位於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內容結構由“用心過,有收穫”和“有打算,不慌亂”兩項內容組成,重在學生交流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學好、玩好、休息好、有計劃、有收穫。從教材結構來看,本節課在整個單元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通過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感悟假期生活,合理安排假期,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為後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説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特點是教師授課的依據和出發點。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國小二年級的學生,本階段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對熟悉的事物有所感悟,但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因此,根據學生的特點,授課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與學生的互動,引導學生主動思考。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程標準的規定,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情感與態度目標】

品味暑假生活帶來的收穫,對新學期的學習和以後的假期生活充滿信心。

【行為與習慣目標】

學會計劃自己的生活,合理利用假期時間。

【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道暑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收穫是很多的。

【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生交流暑期有趣的事情和內心感受。

四、説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本課的重難點為:

【重點】

知道暑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用過心就會有收穫。

【難點】

對新學期的學習和以後的假期生活充滿信心。

五、説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結合國小思想品德課程的特點,本節課我將採用談話法、小組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這有利於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獨立思考。

六、説教學過程

過渡:接下來,進入我説課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學過程的闡述。

環節一:導入新課

在開課之初我會以談話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孩子們,你們喜歡夏天嗎?説到夏天你們會想起什麼呢?

學生可能會説:蟬鳴、雷雨等。

我會繼續追問:這些都是夏天帶給我們的禮物,但同學們知道夏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是什麼嗎?

在學生回答之後,統一學生認識:這是進入國小的第一個暑假。暑假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繼而引出課題。

這樣的設計可以建設活躍輕鬆的課堂氛圍,為後面的教學做鋪墊。

環節二:新課講授

1.用心過,有收穫

【活動一】小強的暑假生活

運用多媒體展示《小強的暑假生活》,請學生想一想,覺得小強的暑假快樂嗎?為什麼?

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我會留意學生的情況,最後帶領學生總結:小強的暑假過得很快樂,因為他去了爸爸工作的地方,既增進了和家人的感情,又見到了高大上的'樓房和好看的電影,還交到了新朋友,展示了自己的本領。

【活動二】説説自己的暑假生活

運用多媒體展示幾個小朋友在分享自己假期收穫的圖片,請學生認真看一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

待學生回答之後,我會請學生分享自己的暑假生活是怎麼過的,通過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讓學生都投入到這一活動中。

最後,我對活動進行總結:在這次的暑假生活中,同學們學到了很多本領,參加了有意義的活動,在愉快的同時,大家還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新的學期開始了,令人難忘的暑假也畫上了句號,但是老師相信,只要用心就會有收穫,同學們在新的學期裏也會收穫更多!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兩個活動,學生能夠明白自己的暑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收穫是很多的。

1.有打算,不慌亂

【活動三】過暑假的不同方式

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請學生觀看一個視頻,小強和小剛分別是怎麼過暑假的,最喜歡誰的生活方式,為什麼?

在學生回答之後,針對學生的回答,我會朝着這樣的方向引導:我們要對自己的假期有打算,才不會過得忙亂,但也要合理休息,享受假期。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暑假生活方式的對比,學生能夠明白對自己的假期有規劃和打算,才不會過得忙亂,但也要合理休息,享受假期。

環節三:鞏固提高

通過前面的環節,學生已經體會到暑假生活的豐富多彩,並且知道要有計劃的進行學習生活。因此這一環節重在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我會請學生自己制定一份國慶節的計劃表,在計劃的指導下去玩耍,去學習。

【設計意圖】:學生觀看視頻之後能夠明白有計劃的假期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秩序,不慌亂,有收穫,學會自己制訂計劃,在計劃的指導下去學習與生活。

環節四:小結作業

在課程即將結束之時,我會請學生進行自我總結:這堂課學到了什麼?針對學生的回答我再做出適當的補充。

拓展作業:回家跟爸爸、媽媽制定一份假期的新打算,一定要實事求是,切實可行。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我總結,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合理利用假期、過有意義的假期的認識和行為。同時,讓學生制定一份假期新打算的作業,實現了知行統一,有利於學生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

七、説板書設計

説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輕輕鬆鬆添文字》教學對象是國小五年級學生。它是教材初識PowerPoint知識鋪墊的延伸,並且貫穿着以後整個PowerPoint的知識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操作使用PowerPoint的基礎之一,也是形成學生“瞭解熟悉——技巧掌握——綜合運用”這一合理知識鏈的必要環節。教材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在文本框中添加文字,掌握幻燈片的初步製作方法,重點是掌握對文字的不同處理的方法。因此這節課是PowerPoint軟件教學的基礎知識教學提高課。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⑴讓學生熟練掌握建立演示文稿的方法。

⑵學會制作文字幻燈片。

⑶掌握保存演示文稿的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勵,體驗成功,在不斷嘗試中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探究性學習活動,掌握幻燈片的製作方法。

難點:版式的選擇及應用。

四、教法闡述

信息技術的學科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必須“立足基本操作,滲透基礎知識”,從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信息處理任務出發,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完成任務,以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使學生具有獲取、傳輸、處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從而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

為了讓學生掌握本課的內容,我採用了情景導學法與任務驅動法,幫助學生消化本課的內容,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求知慾,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教師的主體作用。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輔之以演示法、遷移法,並借用了藝術課的“三位一體(即欣賞、技能、情感)”教學法,以期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五、學法指導

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在這節課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慾進行學習與操作,通過自主探索獲取知識與技能。把“自學—嘗試—創新”的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明確目標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發現方法、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六、教學環境:多媒體電子網絡教室

七、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國小六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三)綜合運用,知識拓展

(四)作品展示,知識鞏固

具體闡述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首先創設情境:展示教師的`課件。

設計意圖:創設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學生對新事物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景中主動、積極地接受任務,從而樂學。

教師引課:一個PowerPoint演示文稿就像一幕精彩的話劇,每張幻燈片都是它的一個舞台。文字、圖片、聲音、影像、動畫都會在舞台上閃亮登場,但這些都需要你來精心策劃,巧做安排。

現在結合我們要學的語文課內容來製作一張文字幻燈片。

(二)任務驅動,自主學習

1、新建演示文稿

教師演示,學生同步操作。

第一步:啟動PowerPoint。

第二步:單擊任務窗格的“開始工作”,在下拉選項中選擇“幻燈片版式”。確定操作後,任務窗格“開始工作”處變換為“幻燈片版式”。

*有時啟動後會直接顯示。

第三步:選擇並單擊“標題與文本”版式,PowerPoint編輯區出現標題版式幻燈片。

教師佈置學習任務:練習操作並在“應用幻燈片版式”中選擇不同的版式,看一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2、演示文稿中的文字輸入

教師講解:在PowerPoint中,不能直接在幻燈片中輸入文字,文字需要在文本框中輸入(這與word不同)。建立演示文稿後,屏幕上出現了兩個虛線方框,可以在這兩個方框中輸入文字。我們都學過古詩《石灰吟》,那就用它來製作一張幻燈片吧。

第一步:在製作區中,單擊“單擊此處添加標題”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輸入古詩的題目“石灰吟”,然後在文本框以外的任何位置單擊鼠標左鍵,完成標題的輸入。

第二步:單擊“單擊此處添加文本”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輸入古詩的內容,然後在文本框以外的任何位置單擊鼠標左鍵,完成古詩內容的輸入。

第三步:調整文本框位置。將光標移至需要調整的文字處單擊,恢復文本框。將光標移至邊框上,光標變成“◆”箭頭,按下鼠標左鍵不放,將文本框拖放到合適的位置時,鬆開鼠標左鍵。

設計意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採用邊演示邊操作的方法,教師在學生彙報過程中針對難點工具及時點撥,質疑學習,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突破難點。在彙報學習中,對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讚揚。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了自學能力,養成不怕困難、積極思考、與人合作的學習精神。

*教師巡視指導,特別是移動文本框時讓學生結合word插入圖形的方法多加練習。

思考:在文本框中輸入文字的設計有什麼優點?(可任意調整位置)

(三)綜合運用,知識拓展

試一試:如果PowerPoint給出的版式不合適或不合自己心意,可以選擇“空白”版式自行編輯。通過菜單欄中的“插入”項選擇“文本框”。選擇“水平”和“垂直”這兩種文本框,輸入文字試一試,看看它們有什麼不同。

設計意圖:在鞏固新授課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勵學生個性發展,讓他們在自由、寬鬆的空間裏,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獨特的作品。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1、我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八冊的《三角形的內角和》。

2、教材簡析

三角形在平面圖形中是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三角形已經有了直觀的認識,並且對三角形的特性及分類有了一定的瞭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抽象的思維能力,為以後學習多邊形打好基礎。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知識現狀和年齡心理特點,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從實際出發,通過互動學習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在此基礎上,用實驗的方法加以探究。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歸納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體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感受到數學的價值。

4、教學重點與難點。

《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是學生從直觀形象到抽象掌握的過程,即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昇華,對學生髮展類推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認為學生通過操作,自主探究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是本節課的重點;採用多種途徑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是本節課的難點。

5、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以下教具和學具:課件、不同類型的三角形紙片、量角器、剪刀、膠水。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程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教學中以直觀教學為主。運用動手觀察,分組討論等多種方法,採用現代化手段結合教材,讓學生在“想一想”、“做一做”、“説一説”的'自主探索過程發揮學生相互之間的作用,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中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

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上儘量體現:

①在具體的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②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探究、合作交流,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③通過靈活、有趣和富有創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大小不同的角,但對於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的知識,生活中很少接觸,顯得比較抽象,對於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以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綜合、歸納、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培養。

四、説教學流程

為了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這樣設計教學流程:

1、設疑導入。

為了激起學生求知的慾望,再根據本課題的特點和四年級學生心理的特點,我採取了直接設疑導入。具體步驟如下:

(1)讓學生彙報三角尺各個內角的度數,並計算出每個三角尺的內角和是多少度。

(2)提出問題:當學生答出三角尺的內角和度數之後,我問:所有的三角形的內角和都是180度嗎?學生討論之後引出課題。

2、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為創新學生的思維,張揚學生的個性,學生動手量、剪、拼等活動貫穿於整個課堂。我根據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了這一環節,其目的是: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形成問題意識,從而展開想象,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具體做法是:(1)先讓學生思考如何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然後通過討論交流得到幾種驗證方法。(2)讓學生利用量角器量出學具三角形紙片的各個內角的度數,再求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初步感知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3)讓學生利用剪拼的方法感知三角形的三個內角拼在一起是一個平角,從而得到結論。

3、鞏固新知

本環節我設計了不同類型的習題。有操作題,計算題,畫圖題,拼角題等等。其目的是:通過這一環節,讓學生掌握、理解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並把所學知識迴歸於生活實踐,從而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教學目標的實現。

五、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語言的一種表現形式,它具有啟發性、指導性和應用性。精巧的板書設計有“引”和“導”的功能,“引”是引學生之思,“導”是導學生之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