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説課稿【熱】

來源:文書谷 6.4K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説課稿【熱】

幼兒園説課稿1

説學法

淺顯的謎語,逼真的動物叫聲,引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同時培養了幼兒聽的習慣和説的習慣。活動情景的設計把幼兒帶入一個動物世界。他們迫不及待的去喂小動物,精練的提問:你想給誰送什麼?你的好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在這樣有梯度的提問中,幼兒的語言越來越豐富,語言表達的資料呈螺旋上升,表達潛力自然提高。聽的習慣、説的習慣也在培養。小動物坐位置更是提高了幼兒的分類潛力。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即得到樂趣,又活躍了思維,即培養了興趣,又提高了語言表達潛力。

説過程

《動物吃什麼》是一個綜合活動、包含語言領域、科學領域和藝術領域。其基本目的是透過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我採用環環相扣的組織形式,活動流程為:設置懸念、激發興趣――找朋友感知發現――組織討論。擴散思維――動物分類。提升經驗――活動延伸,擴展視野。

1、設置懸念,引起興趣、

俗話説:良好的開頭是成功一半。動物園又來了新朋友。誰來動物園了?緊緊吸引了幼兒,透過聽聲音,看動作,猜謎語把動物們引出來,一下子就把幼兒帶到了動物世界,激起他們的興趣。

2、找朋友,感知發現、

(1)、飼養員叔叔給動物準備了好多吃的,它們是什麼?

教師逐一出示食物圖片,鼓勵幼兒説出這是什麼。

(2)、你給誰送什麼?

幼兒説出給誰送什麼,並動手操作。然後扮演動物的老師説謝謝小朋友。送給我……引導幼兒説出不用謝。那裏的師幼互動,即為下面的語言訓練帶給了示範,也調動了幼兒的已有經驗。同時也為下面幼兒之間的互動打下了基礎。

(3)、你的`朋友是誰,它喜歡吃什麼?

部分潛力差的幼兒,有了前面的語言示範,也能試着説出來。那裏注意了因材施教和麪向全體。

語言潛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用心應答的環境,透過師幼之間、幼兒之間的互動,幼兒即瞭解動物吃什麼又發展了語言。

3、組織討論,擴散思維、

動物的種類繁多,前面幾種只是代表。經過幼兒討論想象,會説出更多的動物,能激發幼兒探索動物食物奧祕的興趣,使本活動重點得到突破。還有許多小動物它們是誰呢?它又吃什麼呢?當老師問討論結果時,要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有些動物只吃草,有些動物只吃肉,這樣就為下一步動物分類打下基礎。

4、動物分類,提升經驗、

如果簡單的讓小朋友給動物分類,即生硬、又不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於是我設計了動物聯歡、共進午餐的場景。你的朋友是誰?它就應在幾號餐桌上,為什麼?為了減少盲目性,每號餐桌上先送上兩個小動物。老師簡單總結,幼兒再根據自己的經驗放置其它小動物。每位幼兒都十分興奮和愉快。興奮和愉快是幼兒活動的最佳背景。在這個過程中,每位幼兒都敢説,敢做,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用心性比較高。在那裏把零碎的知識進行加工整理,認識了許多動物,瞭解到不同的動物喜歡吃不同的食物,落實化解了難點。

5、活動延伸,擴展視野。

動物範圍的廣大,讓探索沒有止境。如果就此結束。剛激起的興趣也持續不了多久。本活動的生成、延伸也是必須的了。動物不同,喜歡吃的食物也不同。請小朋友注意收集有關動物的資料和圖片,帶到幼兒園來,大家互相交流。

幼兒園説課稿2

一、説教材

散文《落葉》是一首充滿兒童情趣的作品,它以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秋天樹葉飄落的景象,將秋天的情景作了巧妙的比喻和聯想,顯得具體而又形象。如:“小樹葉由綠變黃,一個個好像穿着金黃色裙子的小姑娘,攙着大樹媽媽在秋風中翩翩起舞。”這都和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想象緊緊相扣。《綱要》指出:要引導孩子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孩子對作品的'體驗。這篇散文就便於孩子理解和感受,能夠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符合中班孩子的學習特點,可以很好地為孩子所接受。

二、説目標與重難點

《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孩子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鼓勵孩子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引導孩子感受散文的美,體驗母子親情交流的愉快。

2、加深孩子對樹葉從春天到秋天逐漸變黃,最後變成落葉的認識。

3、幫助孩子理解新詞:翩翩起舞,四面八方,焐焐,惦記,盼望等。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引導孩子感受散文的美,體驗母子親情交流的愉快。

我將本次活動的難點定為幫助孩子理解新詞:翩翩起舞,四面八方,焐焐,惦記,盼望等。在這個過程中,我主要通過啟發提問、動作表演等方式讓孩子理解並掌握新詞,以突破難點.。

三、説準備

為了能使孩子在活動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達,我作了以下的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圖片若干張,實物投影儀。

2、大樹媽媽頭飾1個,小樹葉頭飾若干個。

3、錄音機,錄音磁帶。

(二)知識準備:瞭解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特徵。

四、説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孩子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活動我除了和孩子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還採用了以下兩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

1、直觀教學法:本活動為了幫助孩子熟悉散文內容,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我採用了直觀教學法。當老師在有感情地朗誦散文時,分層次地出示相應的圖片。讓孩子通過眼、耳、口等多種感觀欣賞作品。

2、啟發提問法:在孩子欣賞了完整的作品後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逐句理解並學習新詞。如老師提問:“小樹葉在春天是什麼樣子的?夏天又是什麼樣了?秋天又是什麼樣?小樹葉落下來後,先飄到哪?後飄到哪?像什麼?”等等

引導孩子欣賞散文,體驗母子親情交流的愉快。

(二)學法

1、 動作表演法:活動中要求孩子學習新詞,為了避免讓孩子枯燥地理解新詞。我將引導孩子通過動作表演加深記憶和理解。如學習翩翩起舞一詞時請孩子們用各種優美的舞姿來表現,而表現四面八方時則請孩子們四散站立。

2、 遊戲法:活動中要求孩子能感受散文的美,體驗母子親情交流的愉快,我則採用遊戲法,由老師扮演媽媽,小朋友扮演小樹葉,在遊戲中加深體驗。

五、説教學程序:

1、 孩子交流導入活動:讓孩子倆倆結伴,根據已有的經驗説説春夏秋冬的樹葉名稱及特徵。

2、 完整欣賞散文

介紹散文名稱,有感情地配樂朗誦散文,孩子第一遍欣賞。

第二遍孩子邊看圖片邊欣賞散文。

接着老師提出問題:小樹葉落下來後先飄到哪?後飄到哪?像什麼?它們心裏在想什麼?最後小樹葉又飄到哪?為什麼?(孩子根據散文內容進行回答)

3、 通過動作表演學習新詞:翩翩起舞、焐焐、四面八方、惦記、盼望等

4、 集體朗誦並進行表演

教師扮演大樹媽媽,小朋友扮演小樹葉,體驗小樹葉快樂的情緒和愛媽媽的情感。在表演過程中着重引導孩子用抱一抱、親一親、看一看等動作表現母子相親相愛的情感。

5、 遷移作品情感

通過提問引出談論的話題:“小樹葉是怎麼愛媽媽的?你喜歡自己的媽媽嗎?你是怎麼關心自己的媽媽的?”圍繞這樣的話題進行自由交談或到集體面前談。在孩子交流時提醒其他孩子認真傾聽,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幼兒園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我先説一下教材,《各種各樣的車》是本階段開展主題活動《來來往往》,車在生活中與孩子的關係密切:孩子週末遊玩需要車,上學較遠需要車,大車、小車、公共汽車,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車子。而且孩子對車的興趣非常濃厚,通過對車子的進一步瞭解,藉助各種車子的模型和圖片等相關信息,讓孩子對各類車的外形特徵及特殊車輛更全面的瞭解,使孩子在自己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進一步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積極性。

二、説目標:

目標定位: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預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觀察汽車的外形特徵與圖形的聯繫,嘗試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等圖形組合來變現汽車。

2、體驗對繪畫的活動的樂趣。

三、説重難點:

活動的難點是:嘗試用圖形寶寶大膽設計各種各樣的車。重難點的突破在於孩子是在熟悉各種車輛的外形特徵及特別之處,運用所學過的圖形寶寶來組合成的車輛。

四、説活動準備:為使活動目標更好地達成,需做以下準備:

知識準備:已認識並能畫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梯形等圖形;認識常見車輛的基本結構。

物質準備:利用汽車圖片及模型佈置"汽車展"。

説教法:

教要有法,本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探索法"、"討論法"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去思考,下面我對所運用的教法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1、直觀、探索法:利用參觀"車展"讓幼兒更直觀去觀察各種各樣的車,讓幼兒通過視、觸覺獲取有關汽車種類和功能。更直觀瞭解各種各樣車的外形特徵,幫助幼兒提升原有的經驗,又為後面的繪畫做好知識準備。

2、討論法:幼兒通過交流各種各樣的車達到共同學習,通過討論充分發表對汽車的外形特徵及功能。引導幼兒通過自由和集中交流,()大膽和同伴、老師對自己所瞭解的各種各樣的汽車進行交流討論,使幼兒的認知、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説學法

為了讓幼兒的學習更具有實效性,採用的學法主要有:多感官參與法、體驗法

1、多感官參與法:《綱要》提出:要讓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過程和結果。通過引導啟發幼兒用多種感官去學習、探究,增進對各種各樣的汽車的認識。

2、嘗試法: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圖形的組合繪畫出的各種汽車,使他們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五、説教學程序

遵循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原則,來突破並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實現活動目標。

1、自由參觀車展

本環節將帶幼兒進入情境,讓幼兒帶着問題:展覽會上的`車,你喜歡哪一輛,它是由哪幾個圖形組成的?有什麼功能?"讓孩子有目的的去觀察和思考。

讓幼兒在與同伴玩的過程中互相交流自己喜歡的車的名稱、外形特徵以及這輛車的功能。目的是讓幼兒圍繞教師的問題,與同伴的積極互動,不僅豐富了幼兒對汽車種類的認識,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了解各種各樣車的興趣,同時也給幼兒敢説、樂説提供了良好的氛圍。

2、分享與交流

幼兒看、玩之後,一定很想把自己知道的説出來,就讓幼兒拿着自己認識的模型玩具汽車進行集中交流。幫助幼兒把之前的零碎知識加以整理、整合。因此這一環節需要教師細緻地引導,使幼兒能較完整地表達自己認識的車的名稱、外形特徵以及車有的功能。同時老師還要把汽車的基本特徵加以小結,提高了幼兒的思維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的達成主要採用幼兒經驗的交流分享和老師的整理、更直觀地瞭解汽車的外形特徵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為活動難點做好鋪墊。

幼兒園説課稿4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使寶寶在實踐操作中學習與朋友交換的好辦法,體驗交往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制作 *各式玩具若干 *錄音機、磁帶

活動流程:

一、故事講述 引起興趣

(通過故事,讓寶寶積累交換的方法。) 師:寶寶們,今天侯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邊操作多媒體,講述故事。) 提問:小兔籃子裏原來只有蘿蔔,後來怎麼又有青菜和蘑菇了。

小兔是用了什麼好辦法換到青菜、蘑菇的?

二、實踐操作 獲取經驗 (嘗試經驗遷移,在實踐操作中獲取交換法。)

1、小白兔換到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東西,真高興。 今天帶來了許多禮物送給我們的小朋友,想不想要?每個寶寶上來選一份,好嗎?(自由選擇)

2、我們看看,得到了什麼禮物?喜歡嗎?讓我們玩一會兒。

3、 我們每個寶寶手上都有好玩的玩具,別的寶寶手上也有好玩的玩具。你們有沒有辦法既能玩到自己的玩具,又能玩到別人喜歡的`玩具? (分享交換好辦法,提升經驗)

三、分享交流 體驗快樂 你剛才玩了什麼?你是用了什麼好辦法和小朋友交換到喜歡的玩具的?

剛才誰沒有換到玩具?你是怎麼跟他換的? 小結:寶寶今天都用了好辦法玩到了自己想玩的玩具,本領真大,真聰明!我們都是好朋友,,我們帶着玩具寶寶一起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嗎?

故事:交換

小兔有三隻蘿蔔,它看到小山羊有綠綠的青菜,它就笑眯眯地對小山羊説:“小山羊,我用蘿蔔來換你的青菜,好嗎?”小山羊説:“好吧。”小白兔就用蘿蔔換了青菜,對小山羊説:“謝謝,謝謝。”小山羊説:“不用謝!”小白兔又看到小花豬有大大的蘑菇,它就對小花豬説:“小花豬,我的蘿蔔又紅又大,又甜又脆,而且不打農藥,是純綠色食品哦,我用蘿蔔來換你的蘑菇好嗎?”小花豬説:“好吧,我換給你。”小白兔用蘿蔔換了蘑菇,對小花豬説:“謝謝,謝謝。”小花豬説:“不用謝。”小白兔看到自己的籃子裏有蘿蔔、 有青菜、有蘑菇,高興地笑了。

幼兒園説課稿5

【活動目標】

1、欣賞剪紙藝術,喜歡剪紙活動,知道剪紙是中國特有的民間藝術。

2、學習連續紋樣折剪和四瓣花折剪的方法,能發現剪紙作品中的對稱關係。

3、能將紙屑放在指定的地方,養成整潔有序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特色的剪紙作品,佈置剪紙作品展。

2、各種色紙、蠟光紙、剪刀、膠水、鉛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元旦快到了,有位老奶奶送給我們一份神祕的禮物,你們想不想知道是什麼?

幼:想。

師:好!看-----

2、出示各種剪紙作品,請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看到了什麼?

幼:小兔子、老虎、花、剪紙······

師:嗯,對!這就是剪紙,它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民間藝術。那你們看,簡直和其他的紙有什麼不同之處?

幼:有洞、兩朵花一樣、好多小兔子一樣······

師作總結:“洞 ” 是鏤空,對稱,四方連續······等方法。

3、以四瓣花剪紙作品,引起幼兒興趣。

師指着四瓣花説:哎,孩子們看這張剪紙是什麼?

幼:花朵

師:對,這是四瓣花,那你們想不想學一學這朵花是怎樣剪出來的?

幼:我們想一想,剪紙需要用什麼材料呢?

幼:剪刀、彩紙、蠟光紙

4、探索、嘗試剪紙的方法。

師:很好,下面我們來學一下如何剪,教師示範兩種基本的剪紙方法:

(1) 將長方形紙對邊折四折,用鉛筆畫出簡單的圖形,再剪出來。

(2) 將正方形紙對角折兩折,用鉛筆畫出簡單的.圖形,再剪出來。

觀看剪紙作品,引導幼兒發現對稱關係,學習辨認對稱圖形,瞭解對稱的美。

幼兒進行剪紙活動,教師鼓勵幼兒大膽進行自由創作,指導幼兒完成作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使用剪刀;剪窗花時要仔細、有耐心;剪掉的紙要放在指定位置,不亂扔紙屑。

5、展示欣賞幼兒作品,鼓勵幼兒繼續創作剪出更多的作品。

【活動延伸】

幼兒繼續欣賞剪紙作品,並一齊拍手學説童謠。

【設計意圖】

剪紙是我國特有的民間藝術,本節活動的設計從孩子興趣出發,通過欣賞各種剪紙作品,使孩子對剪紙藝術有了初步瞭解,激發孩子想動手一試的慾望。

幼兒園説課稿6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今天,我為大家提供的是大班珠心算活動《9以內數的直加—1,2,3,4》,接下來,我將為大家介紹本次活動的初步構想:

珠心算作為一門新興的開發人的智慧的科學,正在全國蓬勃發展。目前,我園正在開展幼兒珠心算教學活動,教師們通過活動中的嘗試與體驗,已非常清楚的認識到:珠心算教學以算盤為媒體教學,把遊戲和學習有機的聯繫起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練、學中玩、玩中會,不僅幼兒感興趣,家長滿意,更能啟迪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提高,收到“一科突出,多科受益”的效果,同時,《幼兒園指導綱要》強調,在教育與發展間應堅持:“既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又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珠心算教學的出發點正是幼兒自我發展(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活動。

本次活動的目標有三點:

(1)幼兒通過玩中學、學中練,感受珠心算活動的樂趣,體會成功的快樂

(2)動用多種感官,積極、主動探究問題,培養幼兒舉一反三的能力,發展幼兒的形象思維及創造性思維。

(3)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反映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增強幼兒的時間觀念。

在設計本次活動時,我力圖體現珠心算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操作性、互動性、主體性和教學活動化的特點。

一、突出了活動的趣味性

《綱要》中明確提出:“幼兒園應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為樂,注重活動過程”。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以遊戲的口吻引入,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將取盤、握筆、清盤、撥珠等常規活動融於兒歌裏,如:在學習珠圖這一環節時,我將大拇指比作上珠,其餘四指比作下珠,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興趣高漲;學畫珠圖時,請幼兒當攝影師,給珠圖照相;在練習時,更是用上幼兒喜歡的“送信”“開火車”的遊戲,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充分體現了杜威的教育理論:“做中玩,玩中練”,使幼兒在輕鬆、愉悦的遊戲中得到有趣的收益。

二、突出了幼兒學習的主體性

我遵循現代幼兒教育思想,將幼兒擺在了活動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幼兒主體性的發展。做到“教人以漁”。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撥珠動作。為解決這一難點,我大膽運用了操作法、演示法、探索發現法、啟發式教學法,使教學內容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首先,在教學準備中對幼兒進行撥珠練習,讓幼兒全盤撥入1,再撥入1……使幼兒熟悉撥珠動作,然後層層深入,讓幼兒試撥“11”,啟發他們説出撥珠動作;通過一撥二復三放這三步曲,利用幼兒好模仿的天性,發展其觀察模仿力,教會幼兒正確的撥珠動作,並以此為切入點,由此及彼,大膽探索,尋求規律,從而舉一反三的學會“2,3,4”的撥珠動作,體現了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幼兒學的主體性。其次,採用遊戲式、競技式的練習,增強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趣味性,為幼兒今後主動去學習、去發現、去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讓幼兒終身受益,較好的解決了“幼小銜接的”的問題。

三、多種感官的參與,多元智能的發展

蘇聯霍姆林斯基説“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珠心算教學是一門重過程、操作性很強的課程,主要表現在撥珠、畫珠圖、寫數字等身體的操作上。

其次,體現為多種方式的動,通過動耳、動口、動腦、動手、動眼等多種感官的綜合學習,同時作用,在看看、説説、聽聽、畫畫、想想中,培養幼兒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兒童情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發展。

四、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針對幼兒學得快,忘的快、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自控能力差的年齡特點,開展“閃電讀數”、“讀、畫珠圖”等練習,開發幼兒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促進幼

兒的記憶力、反應力、有意注意力的發展。針對幼兒喜歡被表揚、被肯定的情感特徵,我設計了“記時撥珠”“撥珠接力”等環節,使幼兒能感受到自己一次一次的進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悦,而小紅珠的發放更是貫穿與活動的始終,更讓幼兒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

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全部構想,請各位領導和同行們多多指正,給我提出寶貴意見。

幼兒園説課稿7

尊敬的專家評委、敬愛的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大班手工活動《美麗的窗花》,該活動選自江西省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下面,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學情、教學準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幾個方面來介紹我對課的設計。

一、説教材

窗花是民間剪紙的一個類別,它主要用於過年過節婚慶等喜慶環境中,張貼在門窗等地方,體現喜慶的氣氛。窗花的圖案細緻、精美、寓意美好,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和嚮往。適逢元旦,為迎接新年,我特設計了剪窗花這一手工活動,讓孩子們積極參與到新年的環境創設中來,真正實現孩子與環境的互動。

二、説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與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我班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實際操作能力,我將目標定位:

1 通過欣賞各種精美的窗花,引導孩子瞭解窗花的作用,感受窗花對稱的特點,發現窗花的簡單規律。

2 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的剪紙經驗,嘗試用對角折的方法剪出各種各樣的窗花。

3 體驗剪紙活動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民間剪紙藝術的興趣,提高審美情趣。

在活動中我將目標1定為活動的難點,目標2定為活動的重點。

三、説學情

大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剪紙經驗,很樂於參與剪紙活動。他們喜歡自己探究事物,發現事物的規律,喜歡自己動手嘗試創作。所以本次活動中我將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四、説教學準備

環境創設(活動室內貼好各種各樣的.窗花)、多媒體課件、兒童剪刀、大小不同的各色蠟光紙、雙面膠、透明膠帶等

五、説教學方法

1、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還以啟發式的提問引導孩子。

興趣激發法

通過環境的預設引發孩子觀察、學習、探究的興趣,從而自覺、自願、自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直觀法

利用ppt課件,形象的展示各種各樣的窗花,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的熱情。

示範講解法

這是美工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較好地幫助幼兒學會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

2、説學法

觀察法、探究法、討論法、操作法、遊戲法

六、説教學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導入窗花——欣賞窗花——剪窗花——貼窗花——活動延伸

具體活動程序如下:

(一)導入窗花。

1 教師身穿貼有窗花的衣服引導幼兒觀察,激發幼兒想了解窗花的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的衣服好看嗎?為什麼好看?

2 啟發提問幫助幼兒瞭解窗花的相關知識。

教師:這朵好看的花,叫什麼名字?是怎麼做的?人們在什麼時間會貼窗花?都貼在哪些地方?它有什麼作用?

(二 )欣賞窗花。

1 教師運用ppt課件,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窗花,初步培養他們對民間剪紙藝術的興趣,瞭解相關知識。

幼兒發現:剪紙內容豐富(有動物,植物、人物、風景、字等);有各種各樣的顏色,以紅色為主;形狀多樣(有圓形、方的等);圖案講究對稱。

2 教師運用預先創設好的窗花環境,引導幼兒親近窗花,進一步觀察感受窗花的特點與規律。

幼兒通過探索發現:窗花顏色豐富;多種多樣,有圓有方,有大還有小;花邊有的是波浪線,有的是折線,還有的又有波浪線又有折線;花上的圖案是各種各樣的幾何圖形。

(三 )剪窗花。

1 教師鼓勵幼兒當小老師,運用已有的剪紙經驗和探索出的規律,大膽的説出自己會怎樣剪窗花,並給與積極地評價。

2 教師再次講解示範剪窗花的基本方法,進一步規範幼兒的操作方法。先折再畫最後剪。

3 最後,教師提出操作要求,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創作剪窗花。

教師巡迴指導

1、提醒幼兒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2、將剪出的碎紙丟在紙簍中。

3、注意剪紙時連接處不能剪斷。

(四) 貼窗花。

1 播放歡快的新年音樂,幼兒將剪好的窗花貼在自己的衣服上,隨着音樂自由的舞蹈,展示美麗的窗花作品。

2 用窗花裝飾活動室的走廊,迎接新年。

(五)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剪窗花,打扮自己的家。

七、説教學反思

1整節課既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教師為導的教育理念。幼兒説得多看得多,想得多動得多。教師説得少示範得少。

2在活動設計上,教師注意了幼兒的實際操作水平。

教師運用課件,引導幼兒欣賞民間的各種窗花,在這一環節,幼兒欣賞的窗花雖然美麗,但不適合幼兒模仿學習。因此在活動的第三環節,教師運用預先創設好的窗花環境(這些窗花比較簡單,有規律,便於幼兒學習),引導幼兒近距離的欣賞、觸摸、觀察、感受窗花的細節特點。通過主動觀察探索,發現窗花的圖案是有規律的,窗花的花邊是由各種線條,而窗花上的圖案則是各種幾何圖形組成的。適合幼兒模仿練習,又為孩子創作剪花形的窗花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3 為幼兒創設了展示自己作品交流學習的平台。

一個成功的幼兒教育活動,是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享受到美感和愉悦。因此,我認為這次活動達到教育大綱所規定的要求。不足的是整個活動時間較長。

幼兒園説課稿8

教材分析:

該內容在語言領域裏,通過閲讀教材,我認為該內容選自幼兒生活,從提示上來看,主要是從語言指令方面來培養幼兒的傾聽能力,進而建立語言和畫面之間的聯繫,為閲讀打下基礎。為此,本着課程整合的理念,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我將該活動拓寬到健康、社會、音樂充分挖掘了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聽懂故事大意;2、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學習按指令行事;3、能根據語言指令作出判斷,建立語言和畫面之間的聯繫;4、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學習常用的禮貌用語(“謝謝”“不用謝”“不客氣”);5、有外出時的一些安全自護意識;6、在遊戲和情景中認識漢字“家”;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a、自制能懸掛娃娃三個(紅紅、明明、強強)掛鈎6個;b、貼絨教具:房子三座、蘋果樹、柳樹、草地;c、貓媽媽頭飾、小貓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d、大字卡“家”e、幼兒語言用書2、知識準備:活動前幼兒已會唱《小花貓你別吵》的歌曲設計思路:

1、遊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好玩是幼兒的天性,所以,利用孩子感興趣的説説、做做、玩玩的方式,引導他們耐心地傾聽,將會受到良好的效果。

2、故事也是幼兒喜聞樂見的形式,通過故事設置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情景,引導他們在情景中聽懂語言指令並作出判斷,進而幫助幼兒建立語言的畫面的聯繫,從而發展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畫面閲讀能力奠定基礎。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通過遊戲《我來説你來做》使幼兒初步能聽懂簡單的語言指令、學習按指令行事;玩法:教師説:“請你拍拍手”“請你摸摸頭”“請你找找小耳朵”等語言指令,幼兒聽指令做出相應動作並表述“我就拍拍手”“我就摸摸頭”等。

(二)、基本部分:

1、以故事形式導入,設置問題情景,引起幼兒傾聽興趣。

教師:小朋友,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有一天,紅紅、明明、強強,他們一起和媽媽去超市。在超市裏,他們走着走着,被許多玩具吸引住了,悄悄離開了媽媽,他們看到有小狗汪汪、小貓咪咪,還有胖乎乎的.小熊貓真可愛。看着看着,因為超市裏人很多,他們突然找不到媽媽了。紅紅、明明和強強都非常着急。小朋友,你們願意做他們的好朋友,幫他們找家嗎2、情景遊戲《幫朋友找家》

玩法:教師出示紅紅,併發紅紅的口氣説:“小朋友,我家房頂平平的,門前有一棵蘋果樹,請你們幫我找家,好嗎?”幼兒根據紅紅的描述幫她找家,並把紅紅送回家,教師又以紅紅媽媽的口氣説:“謝謝小朋友。”然後啟發幼兒做出回答:“不用謝。”(或不客氣)(用同樣方式引導幼兒幫助明明強強找家。)(幼兒坐下來)3、引導幼兒討論:

(1)剛才小朋友都幫誰找家了?(出示“家”的字卡)

(2)你是怎樣幫他們找到家的?(引導幼兒描述紅紅、明明、強強各自家的明顯特徵)

(3)紅紅、明明、強強為什麼找不到家了?(通過引導使幼兒明白因為他們在超市裏光顧看玩具離開了媽媽。

(4)假如你和爸爸媽媽去超市應該怎樣做?如果不小心走丟,又該怎麼辦?(請超市的阿姨、叔叔幫助告訴他們自己家哪裏或電話號碼)。

4、遊戲《給字寶寶照相》

玩法:幼兒假裝給字寶寶“家”照相,嘴裏發出“咔嚓”的聲音,然後請幼兒打開書P4在書中找到它的照片。

5、教師引導幼兒分別找出書中紅紅、明明、強強的家並進行特徵描述。

6、教師分別出示紅紅、明明、強強,並以他們的口氣説:“小朋友,天黑了,你們還能幫我找到家嗎?”(引導幼兒將畫面與畫面之間聯繫起來,並作出判斷)三、結束部分:

1、活動小結:a、教師説:“小朋友真聰明,能幫紅紅、明明、強強找到他們白天的家,還能找到他們黑夜的家,自己鼓勵自己:一、二、三我真棒!

B、朋友,你們幫助紅紅、明明、強強找到了家,高興嗎?開心嗎?(引導幼兒用拍手、笑表達自己的情緒)2、延伸活動:教師扮演貓媽媽,幼兒扮演小貓到户外做《小花貓找媽媽》和《吹泡泡》的遊戲。

效果分析:本次教學活動運用了多種遊戲的形式來使聽指令做動作比較單調的學習形式豐富起來,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完成本次活動的目標,不僅培養了孩子們觀察力、分析力、判斷力,還培養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個別孩子在表達時需要老師的引導、幫助,教師也應多給他們鍛鍊的機會,鼓勵這些孩子,使他們擁有自信。

幼兒園説課稿9

一、設計意圖:

託班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度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喜歡遊戲,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遊戲中認識自我,適應環境,瞭解未知,形成經驗。我班幼兒在經過一學期的幼兒園生活中,他們的動作有了較大的進展。他們基本掌握了走跑、跳,爬等動作技能,並在各種各樣的體育遊戲中已經發展起了運動能力,學習更為複雜的動作技能。為幼兒認識世界開拓廣闊的天地,但是他們的動作仍然不夠協調和平穩,大肌肉羣比控制手指小肌肉發育更早些。託班孩子的遊戲必須有非常強的情景性,因此此時的孩子對遊戲自主活動能力很弱,以來於承認印發的假想情景中,這就需要老師創設一定的情景。我選擇的《小雞當心》這次體育活動,主要是通過情景貫穿其中進行遊戲,幼兒在扮演自己喜歡的小雞的同時,練習越過障礙,發展跨越動作和反應能力,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二:教學目標的

制定:練習越過障礙,發展跨越動作和反應能力。皮亞傑指出:在前運算時期(幼兒時期)要發展智慧,關鍵是讓幼兒做各種各樣的遊戲,從娛樂中學,從玩耍中學,小動物是幼兒最親密的朋友,幼兒對小動物的叫聲極感興趣,並好模仿動物的動作,因此對本次活動產生強烈的興趣成了遊戲的基礎。本次活動涉及到“小雞越過障礙,也就是跨過欄杆進菜園,因此發展幼兒的跨越動作是本次活動的新授動作,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我將在活動中以鼓勵,個別示範,提醒強調,兒歌等各種方法來突破此難點。

三、活動準備:

為了引起幼兒的興趣,調動不錯的幼兒活動的積極性,結合本次活動的情景貫穿,我適當地使用了一些能活動的教具,本次活動我作了以下準備:

1、椅子和皮筋搭成的菜園。

2、狐狸頭飾一個。小雞頭飾若干。

3、各種菜(青菜、蘿蔔等,畫好塑封,為人數的3—4倍。)

四、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我共分為三部分來進行:

1、小雞真快樂。幼兒扮演小雞,在ji媽媽的帶領下,邊念兒歌邊模仿動作。小雞小雞嘰嘰嘰,會找蟲子會吃米,跑到東、跑到西,開開心心做遊戲。《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一開始,我就以ji媽媽的身份,融入到孩子當中,參與到其中,讓每個幼兒扮演小雞,模仿小雞的動作,使幼兒對活動產生興趣,為下一個環節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2、小雞種菜。

(1)媽媽帶小雞到菜園:“欄杆有點高,你們能跨過去嗎?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跨進去試一試,再跨出來。A請個別幼兒示範,ji媽媽用兒歌提醒小雞:“小腳小腳抬得高,小欄杆呀別碰到”B集體練習。本環節是重點點所在,通過老師的不斷提醒及示範,再加上練習來突破。

(2)菜園裏現在空空的,什麼也偶,我們來種菜吃,種什麼菜呢?到每邊四個筐裏挑自己喜歡的'菜,跨進欄杆,種到菜園裏,提醒幼兒進出欄杆時別碰到。

3、小雞和狐狸。ji媽媽:不好了,狐狸來了,我們快到菜園裏躲起來。狐狸在欄杆外轉一圈:欄杆這麼高,小雞一定不會躲在菜園裏。看了又看,然後離開。受感知經驗的制約,託班幼兒對遊戲的自主選擇能力比較差,經常需要承認通過表情、語言動作等,吸引幼兒的注意,使其對教師預成不錯的的或隨機生成的遊戲活動感興趣。這裏也是活動的高潮,我為孩子創設有準備的環境,通過適宜的玩具、寬鬆的氛圍有計劃地激發幼兒參與遊戲的願望。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發展需要,運用誇張的語言、表情、動作,誘導幼兒進入遊戲情景中。主要運用了引導法和吸引法。小雞繼續種菜,遊戲2—3次。

4、天黑了,小雞回家。

幼兒園説課稿10

一、設計意圖:

記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告訴我們: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紙棒是本園幼兒非常熟悉的,幾乎每個班的健康區裏都有,它既安全又環保,是幼兒每天接觸的好夥伴。可是我們常常發現,孩子喜歡玩紙棒,但他們往往玩不出什麼花樣來,不是拿來當金箍棒舞,就是當劍劈。針對這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這讓幼兒既會感到親近熟悉,又感到新奇,對老師來講,既符合其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目標分析:

我們都知道,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的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結合所選教材內容,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主動而有創造地參加健康活動,體驗身體運動的樂趣。

2、自主探索紙棒的多種玩法。

3、能與同伴相互合作,有一定的競爭意識。

三、重點和難點

一個活動當中最能體現課題目標的部分便是活動的重點部分,如果抓住重點就能使整個活動的進程有的放矢,並且合理安排活動時間及順序。

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嘗試小棒的多種玩法。

難點定為:遵守遊戲規則。

四、教法和學法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這些是深入我們教師心底的教育理念。本次活動我始終以引導者的身份出現,以自己的語言啟發幼兒的創新意識外,還挖掘此綜合活動價值,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講解示範法:如在明確講解趕野鴨的動作要領及活動規則時所使用的講解示範法。

2、語言提示和具體幫助法:如在幼兒初次嘗試趕野鴨時,我運用簡單明瞭、和富有針對性的語言來指導和提示幼兒正確活動,並直接具體的'幫助,進行個別指導,做到面向全體。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創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遊戲法:遊戲活動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形式,《綱要》也重申“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遊戲是激發引導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滿足幼兒身心需要。遊戲過程能激發幼兒一直以積極、輕鬆、愉快、自覺的心情參與活動。因此,整個活動我讓遊戲貫穿教學過程始終。

2、自主探索法:嘗試和探索是幼兒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最佳途徑。這個過程遇到的成功和失敗對幼兒來説,都是寶貴的經驗。提供幼兒自由探索和盡情發揮的自由運動空間,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比組織練習更符合幼兒天性。活動中,我讓孩子自主地嘗試、自主地探索。。

3、競賽法:動作練習到一定程度,幼兒會失去興趣;大班幼兒已有初步的競爭意識,並較注重結果,此時安排競賽性遊戲,符合大班幼兒的心理特點,有效地激發興趣和積極性,還能培養幼兒同伴間的合作性和集體榮譽感。

五、教學程序:

(一)、開始部分活動的一開始,我讓幼兒手持紙棒以小小運動員的角色在節奏感較強的音樂聲中踏步入場,這一情境很快激起幼兒的興趣,使他們情緒高漲,精神飽滿。緊接着和着音樂做熱身運動,孩子興致極高,很快就達到有效的熱身效果,從生理、心理為即將開始的遊戲活動作好準備。

(二)、基本部分這是本次活動的核心部分,活動重點的掌握,難點的突破以及目標的完成都在這部分層層練習中逐步完成。

1、自由探索:

這部分最重要的是進行一物多玩的探索活動。在幼兒進行完熱身運動,情緒還很積極時,我便順時設疑:“紙棒還可以有哪些有趣的玩法?”我為他們提供充足的時間,引導他們想出多種方法玩,互相觀察和學習,創造出有鍛鍊價值的玩法。這樣的安排不僅能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合作性,更能學習他人經驗、能力。

2、相互交流讓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玩法,圍繞各自玩法進行集體反饋交流感覺。這既讓幼兒有機會表演自己的玩法,又可以看到別的幼兒的玩法。我根據幼兒玩法,針對掃地動作重點示範,目的在於幼兒的頭腦中建立清晰的表象,然後我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帶着表象去實踐、印證。

3、遊戲《趕野鴨》

在幼兒自由練習趕野鴨時,我對規則做明確要求。

我設計這個活動目的在於改變練習形式,增大活動的密度和強度,讓幼兒有充分練習的機會,並有利於教師觀察、瞭解幼兒的現有水平。大班幼兒已開始注重結果,組織比賽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還能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合作性和集體榮譽感。掀起活動的高潮。

(三)、結束部分在結束部分,我通過語言引導:“活動了這麼久,你們一定累了吧,讓我們放鬆一下吧”在音樂聲中放鬆身體,之後退出場地。

六、活動反思:

小小的紙棒在小朋友手中變得很神奇,也很有魔力,是活動良好的開端。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始終堅持“活動在前,認識在後”、“發現在前、結論在後”、“嘗試在前、引導在後”的原則,幼兒始終在玩中探索、玩中學習、玩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因此,幼兒在活動中玩得很主動、很開心,確實有所發現、有所發展。而且,在活動中,讓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我儘量以鼓勵為主,幼兒儘量以體驗為主,避免了因個體差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增強了每個幼兒的自信心,並在活動中樂意與同伴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使每個幼兒的心理得到了滿足,為他們帶來了探索的成功和喜悦。

幼兒園説課稿11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是第xx號參賽選手。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幼兒園大班藝術活動《佤族木鼓舞-─敲木鼓》,下面我從説設計意圖、説活動目標、活動流程等七個方面向各位評委加以説明。

一、説設計意圖

普洱民族文化多元豐富,佤族是雲南的獨有民族之一,而我所實習的幼兒園就在普洱西盟佤族自治縣,每年4月16-18日普洱西盟縣佤族自治縣都舉辦佤族木鼓節。合理地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挖掘本地的優秀民族文化藝術,將其融合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豐富幼兒的認知,從而使幼兒逐漸對本地區、本民族的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我所在實習幼兒園一直嘗試研究的園本科研課題內容。"木鼓舞"是從佤族人民祭祀、生活、生產勞動中演變出來的,是普洱西盟佤族文化中一塊瑰寶,咚咚的木鼓聲和不時的高吭歌聲、歡呼聲,伴着充滿激情的舞蹈,強烈地表現了佤族人民純樸的鄉土情感和執着追求的民族精神。舞蹈節奏強烈有力,聲響渾厚高亢,非常熱烈而具有感染力,能激發孩子參與舞蹈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從佤族最具特色的木鼓舞第三段"敲木鼓"中提煉出適合大班幼兒學習的內容,試圖通過與"敲木鼓"的接觸,讓孩子在熱烈、歡快的氛圍中,感受佤族木鼓舞的藝術魅力。

二、説活動的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因此,整個活動都是在以幼兒前期對佤族民俗風情、木鼓舞的產生背景以及表現風格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根據《新綱要》強調指出"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以及本班幼兒實際情況,我從認知、情感、能力方面設計了適宜的活動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木鼓舞中相互配合,合作舞蹈的快樂,進而產生對身邊民族文化的喜愛之情。

2、技能目標:初步學習木鼓舞---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鼓勵幼兒大膽運用肢體動作表現敲木鼓,嘗試舞蹈創編。

3、知識目標:複習運用佤族舞蹈以甩手、走步和跺腳為主的基本舞步。

三、説活動重點和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木鼓舞---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

活動難點:能結合節奏譜,準確的進行敲打併有所創新。

四、説活動準備

定下目標後,我做了如下的精心準備:

1、經驗準備:

①已觀看了影像《西盟佤山》,初步瞭解西盟佤族人民的生活習俗,瞭解木鼓的作用。

②已學會佤族舞蹈以甩手、走步和跺腳為主的基本舞步。

2、物質方面

①和幼兒人數相當的自制小型木鼓與鼓槌

②音樂《阿佤人民唱新歌》、《加林賽》;

③圖譜一張;

④牛頭貼畫若干五、説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新《綱要》中提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研究的理念,讓幼兒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我運用了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在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為幼兒搭建了一個自我表現,自我創新的舞台,讓孩子們通過發現、欣賞、探索、創新,從而獲得成就感。在潛移默化中使幼兒的節奏感、樂感、表演及自由創編能力相應得到培養和提高,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對舞蹈藝術的憧憬和熱愛!本次活動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如下:

1、示範法:是根據舞蹈的難易,幼兒接受水平及教學階段目的的不同,我採用完整示範和局部示範。示範前對幼兒提出要求,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模仿。

2、練習法:是指幼兒親身參加到舞蹈藝術創編活動中來的一種基本方法,它是幼兒學習舞蹈的基本知識技能,陶冶情感、性格的基本途徑。在教師指導過程中主要採用了基本動作、難點動作、分樂句和完整串排練習方法。在幼兒練習、掌握的過程中,我採用了分組、分角色、單獨練習方法。

(二)學法教學中,根據大班幼兒愛動、愛表現的心理特徵,我以幼兒為主體,以活動為主線,以生活為源頭,創設了多種感受、表現的`形式和渠道,讓幼兒自主探究與學習,發展自己的綜合潛能。藉助木鼓,音樂、課件等手段,引導幼兒參與、模仿、表演,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主動學習。

六、説活動流程

好的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積極引導孩子們去探索,去嘗試,讓他們在活動中真正的動起來、跳起來,全身心投入學習過程中,為達到本節課的預期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

(一)活動導入把孩子帶入一種特定的學習環境中,讓幼兒在接近真實的環境中感受輕鬆、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能使他們在愉快的情緒中主動學習。所以我在《阿佤人民唱新歌》的音樂聲中,帶幼兒跳着基本的佤族舞步進入"佤族村寨"(活動室)這樣的形式導入課題。

(二)、教師示範,幼兒學習基本動作

⑴、首先請幼兒欣賞活動室裏擺放的小型木鼓。

這裏我採用的是啟發提問法,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大膽的想象。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想到的具體事物用語言描述出來或動作表現出來。之後我用簡潔的語言,引出學習內容,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2)、教師演示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講清跳木鼓舞的要求:敲的時候注意握着鼓槌的中間,不能傷到旁邊的小朋友;

二是在敲木鼓的過程中可加上雙膝彈動;

三是在起始部分添加歡呼聲"喔呵|喔呵|"表示歡慶,最後結束時添加"喔呵",動作均為雙手持鼓槌兩側上舉。教師喊口令,練習兩次。這個環節我根據木鼓典型敲打法的難易,大班幼兒接受水平及教學階段目的的不同,我採用完整示範法。示範前我對幼兒提出要求,引導幼兒有目的地觀察、模仿,突出了本次活動的重點"學習木鼓舞---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

(3)、請幼兒取出鼓槌,站到木鼓前跟着老師學習敲木鼓。

(4)、請幼兒六人一組自由組合,分組練習。

(5)、鼓勵幼兒進行新的創編,給予幼兒牛頭貼畫獎勵,帶領幼兒一起嘗試表演。這個環節我用的是有針性的別指導法,運用這對於能力較強的幼兒,我從動作美感,自主創編、大膽表現等方面進行個別指導,然後請他個別示範,達到"以強帶弱"、"互相學習"的目的;對於能力稍差的幼兒,我從動作規範、完整連貫等方面給於個別指導,縮小了全班幼兒學習舞蹈的水平差距,增強幼兒對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對本次活動的難點"準確的進行敲打併有所創新"得於突破。

(6)、最後播放《敲木鼓》音樂,師幼共同表演木鼓舞:幼兒帶着喜悦的心情,加大動作幅度和力度,添加一些表現激情的動作敲木鼓,教師在幼兒的鼓點聲中跳起木鼓舞中女角的舞蹈動作,進一步豐富幼兒對木鼓舞的藝術認知。下面我給大家展示幾個舞蹈片段。

七、説拓展延伸

將小型木鼓、鼓槌和相關道具投放在活動區角"阿瓦部落",鼓勵幼兒嘗試木鼓的其他玩法。幼兒的興趣未盡,這樣的設計可以引領幼兒繼續學習佤族木鼓舞,為新的藝術活動生成奠定基礎。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懇請各位專家評委指正,謝謝!

幼兒園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小烏龜上幼兒園》這個故事選自於小班上學期望整合(一),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烏龜、小青蛙、小鴨子、小雞為角色。講述了一隻小烏龜第一天上幼兒園的心情及所發生的事情,最終小烏龜能夠快樂地和同伴玩,融入到了集體當中的故事。現獨生子女較多,其有較多的幼兒都是爺爺、奶奶帶,因此,都比較嬌氣;並且接觸外面的'生活較少加上年齡較小,未離開過家長。因此,剛踏入陌生的環境中,難免會哭鬧得厲害。為了能夠使幼兒更快地適應新環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來安撫幼兒情緒,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大領域相結合。

二、説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提出:“發展幼兒語言最主要是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夠得到積極的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在加上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太願意去傾聽。因此,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目標:

1、認知上: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小烏龜為什麼要上幼兒園,並加深對小烏龜的認識。

2、能力上: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願意傾聽故事,體會和新朋友一起玩的樂趣。

三、説教學重點、難點:

目標中提到:願意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小烏龜為什麼要上幼兒園為重點。對於剛入園的幼兒來説情緒還未穩定,會有膽怯的心理。本次活動中的難點是: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四、説活動準備:

小烏龜、小青蛙、小鴨子、小雞頭飾。

五、説教學法:

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傳統模式、角色扮演遊戲及提問法。

1、傳統模式:主要使幼兒能認真傾聽故事內容。

2、提問法:幼兒認真傾聽過後,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把故事內容説出來。

3、角色扮演:充分讓他們表現自己、大膽説話積極融入到集體當中。

六、説學法:

小班幼兒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因此,我想通過角色扮演遊戲,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説話的機會。其主要的目的是幫助幼兒儘快適應新環境,從而喜歡上幼兒園,並且在輕鬆的氛圍中掌握活動重點、難點。

幼兒園説課稿13

設計意圖

在一次春遊的路上,孩子們看到一個正在過馬路的盲人,有的孩子便好奇地叫了起來:“你們看,那邊有個瞎子!”全班幼兒的注意力便集中過來,有的嘻嘻笑;有的無所謂;有的則表現出同情。通過這件事,我不斷地思考:現代孩子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能得到家庭、社會給予的關愛和照顧,而關心、照顧他人的意識卻略顯不足。

説教材

幼兒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親社會行為的發展有助於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發展作了描述性的規定:主要涉及同情、安慰、幫助、分享、合作和社會公德行為等與學前兒童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行為。上述的情節中正説明了孩子缺乏同情、助人等親社會行為,為了讓幼兒能夠用平等、接納和尊重的態度對待不同的人和適應社會,我設計了本次活動《看不見的世界》,從多方面、多層次地促進幼兒社會情感的發展,滿足他們親社會發展的需要。

説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瞭解盲人生活的困難和不易。

2.技能目標:能主動去幫助盲人或身邊有需要的人。

3.情感目標:激發尊重、愛護殘疾人的社會情感,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説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殘疾人頑強拼搏、不怕困難的意識品質。

2.難點:懂得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愛,並能主動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幫助。

説教法

1.語言傳遞法。利用談話法與幼兒進行交流,激發其發散性思維,引發思考盲人的生活有哪些不便;並將幼兒討論的要點進行小結,瞭解幫助殘疾人的`各種方法。

2.直觀教學法。播放多媒體資源,用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去了解殘疾人的生活。

3.陶冶薰染法。通過觀看視頻、創建情景等形式對幼兒進行情感薰陶;活動結束後,通過榜樣行為及環境創設等方式進行環境薰陶,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習得助人、謙讓等親社會行為。

説學法

1.多通道參與法。從不同角度讓幼兒更加深入地瞭解盲人的生活。

2.移情體驗法。採用模擬盲人的遊戲,幼兒能更加深切地體會盲人生活的不易,知道盲人與正常人在生活上的差別併產生同情之心。達到活動重點的需求。

3.合作遊戲法。通過“我來幫助你”的合作遊戲,讓幼兒體驗在合作過程中,從中感受幫助他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也體會到被別人幫助的好處,由此攻破本次活動的難點部分。

説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黑暗時刻”(8min)

(一)談話討論,引發共情。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世界真是美麗而多彩,能看到藍藍的天空、綠綠的草地、紅紅的花兒……。可是,有一羣人,他們的世界卻永遠是黑暗的,你們知道他們是一羣什麼樣的人嗎?(盲人)但有的人叫他們瞎子,他們聽了心裏該有多難受,這是不禮貌的。

師:你們知道盲人是怎樣生活的嗎?現在我們也來體驗一下盲人的生活。

(二)遊戲體驗,在黑暗中初步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

1.教師準備三個沒有五官的臉蛋圖片,請幼兒帶上眼罩將五官貼在相應的位置。

2.遊戲結束後,請幼兒談一談蒙着眼睛走路和做事情的感受。

3.小結:盲人什麼也看不見,只能通過聲音來辨別方向、用手指觸摸來做事情,所以他們的生活會遇到很多困難。

二、觀看視頻《盲人的生活世界》,瞭解盲人的日常生活。(10min)

(一)播放視頻,師生交流討論。

師:1.盲人是怎樣生活的?

2.在盲人的生活中需要誰的幫助?

3.盲人上街走哪裏?盲道起到什麼作用?

4.盲人是怎樣工作和學習的?

(二)小結:盲人的生活很不容易,但他們並沒有因此放棄。他們通過學習盲文,藉助盲人用具(盲道、枴杖、導盲犬等)來生活和外出。

三、情景遊戲——“我來幫助你”(15min)

(一)遊戲玩法:

A組幼兒帶上眼罩當“盲人”;B組幼兒協助“盲人”回家,通過走、鑽、跨等方式,穿越倒斜的桌子、椅子,把“盲人”送回家;兩組幼兒互換角色體驗。

(二)遊戲結束後,幼兒分享自己的感受。

(三)情感遷移,建立親社會行為意識。

1.小組討論:

(1)遇到盲人時,我們能做些什麼?

(2)除了盲人還有哪些人生活也很不方便?

2.小結:生活中還有聾啞人、四肢不健全、智力有障礙的人都是社會關愛羣體,這些人統稱為殘疾人。人們都在關心和幫助殘疾人,設計了很多方便他們的生活用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出示圖片。師:生活中,人們是怎樣幫助殘疾人的?(馬路上有為盲人設置的盲道,公共汽車上的愛心座位、奧運會場上有無障礙通道和設施,廁所裏有扶手……)

4.小結:殘疾人在生活中要克服很多困難,所以我們可以帶他們過馬路、提醒他們小心危險等等。

説活動總結

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全國助殘日。根據《指南》,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多是社會生活的縮影和反映,因此,既要在課堂內營造社會生活的場景,又要善於把課堂搬到社會生活之中,就要注意課內外知識經驗的結合。幼兒憑藉對盲人的情感和理解,設想生活中各種可以幫助殘疾人的方法,從而達到學有所用、學以致用的目的。

説活動延伸

在社會活動教育中,親社會行為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設計了“愛的延續”這一延伸活動。請家長參與到活動中,與幼兒一同製作愛心標語或提示,向更多的人們宣傳全國助殘日,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觀看殘運會向幼兒講述殘疾人的堅強不息、勇於拼搏的事例等。

幼兒園説課稿14

設計意圖

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徵及其認知規律,採用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放手讓孩子自主探索學習,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多變的表情》,幼兒時期是情感最豐富的時期,他們對情感的表現和流露往往體現在他們的臉上。《幼兒園教育指南》中指出:結合實際情景,提醒幼兒注意別人情緒,瞭解他們的需要,給予適當的關心和幫助。《多變的表情》這節中班社會活動,是通過認識常用的表情,學習描述不同的表情,感知、體驗各種表情等方法,促進幼兒社會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説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因此,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從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確定了本活動的目標:

(1)能分辨高興、生氣、傷心、害怕等基本表情。

(2)理解人物不同情緒,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3)依據自身理解事件,心情與表情之間關係的經驗,辨認、判斷別人的情緒。

説重點難點

《綱要》的基本點是以兒童發展為出發點。因此,在教學目標的確定和教學方法、過程的設計上,我努力體現以兒童發展為中心教育理念,把“理解人物不同的情緒,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依據自身理解事件、心情與表情之間的經驗,辨認,判斷別人的情緒”作為本次教學活動的重點。

説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本活動教師將充當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中班幼兒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始終貫穿直觀性原則,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1、直觀法

這裏使用的是演示法,通過故事課件引出主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對中班幼兒來説,有圖片的故事,情節更加形象化,方便幼兒理解。而且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同時也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

2、談話法

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通過認識常用的表情,學習描述不同的表情,感知、體驗各種表情等一系列方法,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語言交往環境中學習。《多變的表情》是社會活動,社會活動不要求幼兒統一認識,而是讓幼兒根據個人感受發表見解,説自己的獨特的經驗。

3、操作體驗法

它是幼兒建構知識的基本方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操作體驗活動是在延伸環節,發給幼兒空白頭像和剪好的各種表情圖紙,讓幼兒粘貼出各種表情,並展示給小朋友門看。

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共情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種感官參與法

新《綱要》社會領域中,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2、體驗法

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在活動中就採用了體驗法,讓幼兒看圖片,自然的流露出各種表情,體驗不同的表情,活動中孩子們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去表現。

3 、嘗試法

陶行知先生説:“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二環節為幼兒準備了各種各樣的表情圖片,嘗試根據圖片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講述自己在什麼情況下,有什麼表情;在分享活動中,又充分給予幼兒與同伴和老師交流的機會,讓他們把記錄下的表情告訴同伴和老師,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説活動過程

本次談話活動,我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出現的,我一樣和孩子一起分享我的經驗,談我的感受,我覺得這樣能更好的和幼兒進行互動,減少師幼的距離感,談話活動又是隨機性的,但並不表明這場談話是任意無計劃的交流,我在設計組織談話時,仍然是按照預定的目標內容進行,緊扣《多變的表情》這個中心話題,層層深入,結合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5個環節:

1、開始環節:

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相應的表情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人物面部表情。

一天,小剛和小華在樓下踢球,倆人互相追逐,玩的非常高興(出示高興的表情)。忽然,小華用力一踢,球踢偏了,踢到了玻璃窗上,只聽“嘩啦”一聲,玻璃碎了。緊接着,從樓裏衝出來。一位叔叔,他怒氣衝衝地問:“是誰把我的玻璃打碎了?”(出示生氣的表情)小華和小剛十分害怕(出示害怕的表情),都連忙説:“不是我,不是我。”這時,小華的媽媽走了過來,輕聲説:“做錯了事要勇敢的承認,就是個誠實的好孩子。”小華聽了難過的低下了頭(出示傷心的表情),説:“玻璃是我打碎的,對不起!”叔叔聽了,表示理解和原諒,並且説:“下次踢球注意點!”

2、基本環節:

1、學習看錶情圖,識別、理解人的情緒。

教師用課件出示高興、生氣、害怕、傷心等四種表情圖,引導幼兒觀察並判斷:哪幅圖説明小剛和小華很高興?哪幅圖表達的是生氣的情緒?哪幅圖是害怕的表情?哪幅圖是傷心的表情?歸納幼兒的答案,教師引導幼兒重複表示心情的詞,同時將相應的文字(高興、生氣、害怕、傷心)貼在表情圖旁,進一步討論:你是怎麼看出來的?使幼兒知道通過看人的眉毛、眼睛、嘴等的狀態和變化來判斷人的情緒。鼓勵幼兒做出這幾種表情,對做得好的幼兒給予獎勵。幫助幼兒歸納:我們每天都會遇到高興的、生氣的、害怕的、傷心的事情,在這些時候,臉上的表情就會表現出來,我們通過別人臉上的表情就能看出別人是什麼樣的心情。

3、解決問題,做“開心娃娃”。

請幼兒看課件上的各種表情圖,説説太陽寶寶們是什麼表情。教師啟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一講曾經遇到過的高興、傷心或生氣、害怕的事情。與幼兒共同討論傷心、生氣的害處,使幼兒知道快樂、高興能讓人心情愉快,吃的香,睡得穩,有益於身體健康。

説活動總結

課件展示各種人物表情,請幼兒猜出表情所代表的的心情,並鼓勵幼兒根據情緒配音。

説活動延伸

1、分發給幼兒空白頭像和剪好的各種表情的五官圖紙,讓幼兒粘貼出各種表情,並展示給小朋友們看。

2、播放《幸福拍手歌》,請幼兒隨老師一起律動。

幼兒園説課稿15

一、設計意圖:

《綱要》明確的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就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

體育活動“小兔拔蘿蔔”就是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通過兔媽媽教小兔子學本領這一主要遊戲環節完成的。

二、活動目標

1.幼兒練習雙腳向前跳。

2.初步培養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讓幼兒在活動中獲得愉悦身心的經驗。

活動準備:1.小兔子頭飾若干;

2.胡蘿蔔若干,四散在場地一端。

3.塑料圈若干。

通過拔蘿蔔吸引幼兒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前準備的時候,我們班的孩子就問我,老師我們今天要幹什麼啊?我讓他們看完活動準備的東西以後告訴她們我們今天要變成小兔子,並給他們帶上頭飾,他們就和我玩起兔媽媽和兔寶寶的.遊戲了。孩子們對活動準備的內容很感興趣而且很快進入遊戲角色。

活動重點:初步掌握跳躍的基本動作。

活動難點:兩腳併攏向前跳。

在我組織活動的過程中,難點就是兩腳併攏向前跳,所以我在

幼兒活動的時候特別注重,腳要併攏成正步位,注意到幼兒的個體差異,其中有個孩子並不能很好的進行雙腳向前跳,所以我在這個時候及時給他幫助,當孩子跳了幾個圈以後就可以雙腳向前跳。

三、説教法

本次活動我採用了:

遊戲法、提問法

首先創設環境、激發興趣,用起牀鍛鍊身體,念兒歌的形式引出小白兔的走路方式是“跳”。

重點和難點主要集中在兔媽媽教幼兒學習本領,及《小白兔拔蘿蔔》這個遊戲活動中進行,所以在這個部分主要看幼兒的動作是否正確,大多數幼兒是否已經掌握了。

在活動最後,孩子拔完蘿蔔以後,我發現班裏的很多孩子累了,所以這時,我沒有按教案上馬上結束活動而是讓他們休息放鬆了一會,再進行下一環節的遊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