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幼兒園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4.47K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幼兒園説課稿

幼兒園説課稿1

一、 説教材

1.教材分析

《nobody》是一首節奏鮮明,旋律活潑的歌曲,它歡快的節奏能夠感染幼兒,使孩子有一起動一動、扭一扭的興趣。在課件中選擇了一款兔斯基的QQ表情,它可愛又顯幽默的表情也貼近幼兒的審美。韻律活動是在音樂的伴隨下通過人體有節奏的動作、姿態、生動的反映現實生活,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對幼兒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起着重要作用。根據樂曲特點和幼兒好奇、好動、好模仿、好想象之特點,我設計了中班韻律活動《會跳舞的身體》,主旨是通過與健身兔一起鍛鍊、運動身體,讓幼兒在愉快、直觀的教學環境中發揮想象創編動作。通過多媒體課件、欣賞、韻律動作模仿的形式來幫助幼兒對音樂情節的理解,激發了他們創編動作的興趣,從而創造性的表現美。

2.教學目標

結合作品特點及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制定了以下目標:

(1)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大膽地模仿健身操做動作,並嘗試創編一些簡單的鍛鍊身體動作。

(2)能跟隨音樂、掌握節奏合拍做動作並在相應節奏處轉換動作。

(3)體驗律動活動帶來的互動的樂趣。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熟悉音樂旋律,跟隨動畫片段大膽模仿健身操動作。在活動中,通過帶領幼兒完整欣賞視頻,分段配樂欣賞,並在課件的直觀展示下,幼兒深受卡通動漫形象的吸引,從而樂意自主地進行模仿。

難點是跟隨音樂、掌握節奏合拍做動作並在相應節奏處轉換動作。選擇的這首律動歌曲旋律活潑、節奏歡快,為了更好地使幼兒能夠合拍地做動作,並且在前後樂句中進行動作的轉換,把課件設計成為了能夠按照幼兒的經驗回憶,分段欣賞,增強了活動的靈活性。

4.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1)幼兒前期經驗準備:與幼兒初步熟悉歌曲《nobody》,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特點。

(2)多媒體課件。在課件內容的選擇上,採用卡通動漫這個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形象

(3)場地準備:幼兒圍坐半圓形。

二、説教法和學法

1.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還應是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這個活動中,最大的特點就是利用課件作為教學溝通的橋樑,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同時運用了觀察法、交流討論法和啟發提示法。

2.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運用了多種感官參的方法。在活動中通過眼看(看課件)、耳聽(聽音樂),腦想(想象)、學一學、説一説(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我讓幼兒通過聽音樂熟悉了歌曲的旋律,體驗快樂的情緒,使活動更為豐富和有趣。

活動中還滲透着遊戲操作法、觀察法、歸納法來獲得知識,並且在創造性遊戲中,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情表現自己對音樂情節的理解,充分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三、説教學過程

我將這次韻律活動分為三個環節:一是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二是欣賞音樂並創編動作,三是邀請同伴一起表演,最後是活動延伸。其中第二環節欣賞音樂並創編動作還分為:提問健身教練會做哪些動作、完整欣賞視頻、分段創編模仿、完整創編模仿等。

下面我具體説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開場:跟音樂進場

一、引入活動,出示兔子健身教練圖片

師:今天老師邀請了一位朋友,大家來看看它是誰好嗎?健身教練和我們小朋友一起學本領,有誰知道健身教練會和我們做哪些鍛鍊身體的動作呢?(出示兔子圖片)

(直觀形象地展示出活動的主題內容(),並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想象鍛鍊身體的各種動作,為下面的活動開展做準備)

(二)欣賞視頻,模仿創編動作

一、欣賞小兔子跳舞

師:小朋友們自己也做了做鍛鍊身體的動作,我們的兔斯基健身教練也忍不住想給我們表演一下,大家快來看它帶來的運動操吧。(播放視頻)

(順着幼兒的講述,自然地過渡到視頻欣賞。在這一環節中,使幼兒初步瞭解今天所要模仿與創編的動作內容,並且感知音樂活潑、歡快的旋律和節奏)

二、引導幼兒回憶視頻中出現的動作並進行模仿

1、回憶動作並跟節奏模仿動作

師:健身教練的運動操做完了,誰來説一説,你看見它做了什麼動作呀?(根據幼兒回答,點擊課件中的分解動作)

師:我們看到了健身教練的這個動作是怎麼做的呀?(與幼兒共同討論並模仿,教師對於動作的難點做着重講解。如:"邀請動作"右手叉腰,左手從身前畫個半圓,接着左手自然揮動四下)

師:小朋友們,老師喊口令,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個動作吧。(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的口令,視幼兒掌握情況重複兩到三次)兔斯基教練還為我們配上了音樂,大家和它一起跟着音樂來做動作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與幼兒的共同回憶,引導幼兒進行動作模仿,先是喊口令,讓幼兒跟上節奏。接着是合樂進行模仿操,在背景音樂播放的同時,教師也會輕輕地跟着節奏喊口令,幫助幼兒手、耳協調地進行律動。在此是貫穿了活動的重點目標,也為解決活動的'難點目標打下基礎。)

2、出示完整的動作分解圖,提示幼兒回憶

師:我們一起跟着健身教練做了這麼多鍛鍊身體的動作,快來看看,還有哪些動作是我們沒有做過的呢?(點擊課件,出示全部分解的八個動作把幼兒沒有進行模仿過的動作進行學習)

(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幼兒的回憶進行動作分解學習。課件從單個動作展示,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進行模仿。在此環節中,課件的特點是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自由地切換動作畫面,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

三、幼兒完整欣賞律動並配樂律動

師:小朋友們和兔斯基教練學了這麼多鍛鍊身體的動作,我們一起再來看看教練

完整地表演一次吧。(配上音樂,幼兒完整欣賞律動)

師:接下來輪到小朋友們表演給教練看了。(幼兒配樂律動,在這個環節中是讓幼兒完整地欣賞並進行律動,由於前一個環節中,教師與幼兒對動作進行分解學習,且每段動作也進行了單獨的合樂律動,幼兒會掌握地比較好。通過再次欣賞,課件也直觀地展示了樂句與動作變化的關係,對幼兒起到暗示的作用,是活動難點得到解決。)

四、引導幼兒創編簡單的鍛鍊動作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除了教練教我們的這些動作,還有哪些動作也可以鍛鍊身體呢?我們一起來動一動,做一做吧。

(根據幼兒的想象,創編動作,並配樂律動。在引導幼兒根據樂曲創編動作的時候,我注意活動中我的體態語言,注意了幼兒情緒調整。)

五、教師小結並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做健身操

師:我們今天跟兔子健身教練學會了很多本領,讓我們的頭、肩膀、身體都跟着音樂跳起了舞,那你想和兔子健身教練一樣也來當一回小教練嗎?想的話請你趕快去找一位客人老師教她一起跳這個健身操。(這時我只播放音樂,讓小朋友們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説課稿2

一、説教材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從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天起,他們就用好奇、搜索的眼睛,欣賞着媽媽的笑臉,甜甜的布娃娃,悠悠的藍天和五顏六色的玩具,這些都給孩子帶來了無比愉悦的心理體驗。再長大些,他們就帶着這架“眼睛攝像機”到公園、到動物園、到祖國各地的名勝古蹟去遊覽,更是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陶冶了情操。眼睛引導孩子去發現美、感受美。可是,有時眼睛還會帶給我們錯覺。

如:旋轉的理髮店標誌燈、變幻莫測的霓虹燈,吸引了一雙雙驚奇的眼睛,難道燈也在長個子、霓虹燈也會跑步、做遊戲嗎?《新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為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我設計了中班的科學活動《眼睛變魔術》,本活動是根據北京教材中心“愛護我自己”之活動一“保護小眼睛”所設計的延伸活動,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瞭解、體會眼睛看到的錯覺現象。

活動目標:

1、體會眼睛看到的錯覺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2、初步培養幼兒對錯覺遊戲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索。

活動重難點:

體會眼睛看到的錯覺,並能説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二、説教法

本次活動教師將以關懷、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並運用遊戲、演示、提問、操作等方法,努力使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能有新奇的發現,獲得情感和探究的滿足,體驗成功的喜悦。

三、説學法

孩子是天生的發現家,生活環境中點點滴滴的變化都逃不過孩子敏鋭的眼睛。活動中,幼兒通過看看、説説、玩玩,探索發現教師提供的錯覺遊戲材料,感受眼睛看到的錯覺現象,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索的。

四、説活動程序

在以往的活動中,幼兒已充分了解了眼睛的保護方法。本次活動將由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四個環節來組成。

第一環節:即活動的開始部分,我將以輕鬆、愉快的“指指點點”遊戲,引入課題,使孩子自然進入活動狀態。

第二環節:教師將以魔術師的身份出現,為幼兒變魔術,在“變、變、變”的神祕氣氛中,快速地變出一束色彩鮮豔的花來吸引幼兒。這時我適時引導並提問:我變出來的是什麼?你怎麼知道我變出來的是一束花呢?(引出眼睛),接着,我將進一步提問:我們的眼睛都有什麼用呢?你的眼睛看到過什麼?此環節重在使幼兒瞭解眼睛的.作用併發散幼兒的思維,擴展幼兒的知識經驗,產生“放眼大自然,世界真精彩”的美妙感受和情感體驗。

第三環節:教師以詩一樣的語言,總結幼兒看到的現象,向幼兒提出疑問,順利向下一環節過渡,“看見花兒紅的是眼睛,看到葉兒綠的是眼睛,可是眼睛看到的一定沒錯嗎?請你睜大眼睛仔細看”(教師適時出示圖片)以疑問的語氣發問:這幅圖片上有兩組圓,這兩組中間的兩個圓是一樣大呢?還是一個大?一個小?這時,孩子可能説一個大,一個小,我就採取比比看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喔!原來兩個圓是一樣大的,這時,教師將以肯定的語氣告訴幼兒,這就是眼睛給我們造成的錯覺,從而引出本次活動的重點:眼睛看到的錯覺。接着我繼續請幼兒觀察花瓶圖片和轉筒,請幼兒講講自己的發現,繼續體會錯覺現象。這時,孩子們的操作探索已被充分調動起來,迫不及待地想玩一玩、試一試,難道眼睛真會看錯嗎?從而順利進入下一環節:操作、探索、發現。

第四環節:探索、發現。我是這樣引導的,“眼睛還會變魔術呢?老師準備了許多有趣的玩具,請小朋友動手玩一玩,用你的小眼睛去仔細觀察看看會發現什麼?教師逐一介紹操作材料,然後請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探索發現。之後,我請幼兒悄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大家一起來談談自己的發現,共享錯覺遊戲帶來的快樂,體會眼睛看到的奇妙感覺--錯覺。生活中也有許多錯覺現象,給我們帶來了美妙的感受,美化了我們的生活。接着,我請幼兒欣賞生活中有關錯覺現象的錄象,並和幼兒進行交流。

活動的結束部分

我是這樣設計結束語的:“在我們周圍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錯覺現象,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在輕鬆歡快的音樂聲中,幼兒愉快離開活動室,滿懷一雙雙探索、求知的眼睛去發現、尋找現實生活中的錯覺現象。活動以開放性的談話,自然結束本次活動。

幼兒園説課稿3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新《綱要》在幼兒健康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提出:要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要求我們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幼兒需要知道必要的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隨着幼兒身心的發展,中班幼兒對周圍環境充滿着好奇,他們總是不停的看、聽、摸、動,見到新奇的東西,總會伸手去摸、去拿,他們會積極運用感官去探索,去了解感興趣的事物。在户外踢球的時候,常常聽見幾個孩子討論到各自小腳的本領,如“我踢的球很遠”“我的腳本領大,會騎自行車”“你看,我還會用腳尖走路呢”。。。。。孩子們對腳的興趣十分濃厚。由此,一方面我結合《指南》中“強調激發幼兒對學習的興趣,探索意識,以幼兒的現實生活為軸心展開活動”的指引,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並根據該年齡段幼兒的活潑好奇、喜歡積極動用感官探索周圍世界的特點,設想通過《小腳丫》這一活動,讓孩子們對腳有個初步的瞭解。另一方面這一選材注意了情趣性、遊戲性和幽默感,避免簡單的説教和操作,進一步增加幼兒瞭解小腳丫的特點,也給幼兒留有充分想象的空間。

(二)説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的作用,我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方面的目標,本節課三個目標,1、觀察小腳丫,瞭解腳的結構。2、知道小腳丫的作用,懂得保護腳。3、發展腳部動作,體驗探索身體奧祕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嘗試有創造性地用小腳丫進行遊戲並練習小腳抓(夾)東西。這時需要老師鼓勵他們勇於挑戰、提醒他們用不同的方法(抓、夾)把物品放到籃子裏。鍛鍊小腳的肌肉力量和協調,同時鼓勵幼兒用小腳丫來撕紙和夾球跳,鍛鍊小腳丫的靈活性、協調性。由易到難,逐層深入。使活動呈現出挑戰性和活動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

(三)幼兒年齡特點分析

1、心理特點:本班孩子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樂意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和要求,初步嘗試與同伴合作遊戲,有一定的運動意識和能力。但注意力不太穩定。

2、運動能力基礎:本班孩子基本運動能力,在小班階段已初步得到鍛鍊和發展,但多是模仿或自發形成的,對於動作還沒有形成比較正確的理解。

(四)説活動準備:

1.地毯、墊子、瓷磚若干,小樹兩棵。

2.足球、小車、繩子、沙包、小棒若干,紙團30個,大灰狼頭飾一個。

3.音樂磁帶、錄音機。

二、説教法、學法

(一)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整個教學活動中始終體現即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原則。激發幼兒學習和鍛鍊的興趣。活躍幼兒的思維,發展其能力。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法。

1、提問法:鼓勵幼兒自己去發現探索,從而啟發他們積極,大膽想象。

2、自主嘗試法;活動安排了三次嘗試,第一次,分散練習嘗試不同的方法,能夠選擇合適的方法把物品放到籃子。第二次嘗試,着重練習一種方法(抓)懂得用自己的小腳丫來撕紙。第三次嘗試,嘗試雙腳夾球向前跳。三次探索的活動目的不同,內容不同,在對保護的要求上也逐層深入,體現了一節課中層層遞進的要求。

3、觀察法:教師通過觀察幼兒分散練習,糾正部分幼兒不到位的姿勢,引導幼兒想出不同的方法。及時有創新玩法的幼兒加以鼓勵。

4、對比法:在集中展示的時候,教師通過邀請幼兒逐個示範,通過對比展示,讓幼兒發現能幹的小腳丫,使幼兒在嘗試練習的過程中獲得愉悦的經驗。

(二)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設條件讓幼兒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本次活動採用了以下學法。

1、嘗試法:在活動中我鼓勵幼兒嘗試有創造性地用小腳丫進行遊戲,發展幼兒腳的小肌肉力量和協調能力。

2、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我想這次健康活動“小腳丫”一定會對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的快樂,和勇於挑戰的精神也將會永遠讓他們回憶。與此同時他們不僅學會了用小腳丫取物的方法,也會回憶與同伴老師一起遊戲的情景,從而進一步體驗成功的樂趣。

三、説活動程序

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活動目標,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熱身運動:在開展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環節。我讓幼兒在的音樂聲中開始學做小腳操。使幼兒的小腳關節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鬆。為活動能夠安全的開展提供了生理上的準備。

第二個環節是嘗試用小腳丫進行遊戲。通過這環節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嘗試用不同的方法把物品夾起,從中感到成功的樂趣。

第三個環節是遊戲活動:練習用小腳丫撕紙的方法,並雙腳夾球跳。在此基礎上對幼兒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嘗試雙腳夾球跳。整個活動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層深入

第四個環節是放鬆運動:教師帶領幼兒走小路做放鬆運動(印腳印),教師在地板上鋪上報紙,隔一段放一盆顏料,讓幼兒小腳丫醮上顏料慢慢走在報紙上做放鬆運動。這環節的設計主要是讓幼兒的小腳得放鬆,在前一系列的活動後,幼兒的小腳已得到一定的鍛鍊,這時在讓幼兒小腳丫醮上顏料慢慢走在報紙上做放鬆運動,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整個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啟發幼兒大膽嘗試、發現、感知,調動每個幼兒思維的積極性。本次活動能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及初步瞭解小腳丫的重要性。

幼兒園説課稿4

一、活動設計意圖

幼兒在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標誌。而且會詢問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那個標誌代表什麼?幼兒的這種興趣及好奇,正是我們向幼兒介紹社會,以及社會生活的一個突破口。常用的標誌活動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幼兒通過找一找,認一認,畫一畫等了解標誌的外形及含義,從而發展幼兒的想想力、創造力,本次活動綜合了社會、藝術、語言等領域的內容,運用了多種手段,以求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最為難得的是培養幼兒的探索意識,創新意識,語言構築能力。

二、活動教育目標

1、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興,認識常用的標誌,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講述對各種標誌理解的含義,培養幼兒的語言構築能力。

2、在認識常用標誌的基礎上,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合作創造,設計標誌。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和合作意識。

三、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在活動準備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公共場所及其他地方找各種標誌,並想辦法通過查詢、查資料等辦法理解標誌的意思。

2、教具、學具準備:為體現學具、教具是幼兒學習的教科書,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家長,教師共同收集常用標誌的資料作為教材的重要補充。同時為幼兒提供各色彩紙、彩筆等製作用品等。

教具的提供主要有:各種標誌的卡片,有代表性的錄像片斷,如:禁令標誌:禁止通行、禁止進入、禁止鳴喇叭、禁止停車、警告標誌:注意危險、交叉路口、鐵路道口、、軍人的標誌、電視台的標誌等。

3、心理環境準備:為幼兒在自然的環境下學習,在幼兒園牆壁上設置一塊展覽版,把幼兒們找到的標誌拿到幼兒園放在展覽版上進行展示。

四、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總體設計思路:以《新綱要》為指導,借鑑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及做中學思想。從“尋找標誌――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意――標誌小遊戲――討論設計圖標――製作圖標――”五大塊,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從感知到體驗到創造,使原有的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的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創造力。

各環節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配如下:

第一環節:帶幼兒觀看展覽版,“請小朋友看看展覽版上都是什麼”?將幼兒引到“標誌的世界”。目的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該活動中來,此環節在1分鐘以內。

第二環節:運用多種感官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談發現。這部分是重點,需8分鐘左右。

建構主義理論提示我們,在教學中,要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我讓孩子在“標誌”情景中,與標誌零距離接觸,通過看、摸、聽認識常用標誌,理解各種標誌的含義。“你認識哪些標誌?它有什麼含義?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

第三個環節:標誌小遊戲,加強對標誌認識的環節,需4左右分鐘。教師準備各種標誌的圖片,讓幼兒快速認出是什麼標誌?是什麼意思,看看誰的反應快。

在遊戲中幼兒對常見標誌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並保持了濃厚的持續探究的願望,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

第四個環節:過渡環節,需1分鐘。討論設計圖標,請幼兒想一想,我們幼兒園什麼地方需要掛上標誌?設計什麼樣的標誌?同時把幼兒引到坐位上。

第五個環節: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幼兒自選材料,嘗試自己喜歡的活動方式,創造、設計常用圖標。如:班標、衞生間標誌、園長室標誌、廚房標誌、節約用水標誌、活動區標誌等。

多元智能理論提示我們:要發展智能優勢,開發智能弱勢,要面向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有差異的幼兒,採用不同的方式,適合不同的孩子,在這裏,我們讓孩子按自己對標誌的認識,體驗創造和設計常用圖標。教師始終參與與幼兒的活動,及時地給予支持、引導、幫助。孩子們在玩中學、做中學,他們相互交流、相互協商,創造性、動手能力由此也增強了。這部分也是重點,需10分鐘左右。

結束部分:1-2分鐘。幼兒設計後大家分享。並把標誌貼到相應的地方。由此得到昇華,讓兒童裝點自己的學習生活環境,極大提高幼兒的成就感,讓幼兒們愛園、樂園。

五、評析

活動設計的各個環節都激發了幼兒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培養了幼兒的創新意識、探究能力,從而達到了大班所設定的活動目標。並且是將教育真實地滲透在生活和各項活動之中,不難想像,如此的師生互動,生生協作,對孩子,對教師都會是自然的,毫無壓力的,學者樂學,愛學,教者愛教,樂教,自然和諧。

一、設計意圖:

各式各樣的`廣告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廣告的種類有很多種,公益廣告、商品廣告;隨着社會的發展,廣告的載體也越來越多了,書報、電視、電腦、廣播、宣傳紙、橫幅、交通工具、衣服、傘、宣傳牆,等等。幼兒對廣告不陌生,每天都在接觸,那麼它有什麼作用呢?它能給我們提供怎麼樣的信息呢?通過這節課的設計讓幼兒開始關注廣告,並從廣告中獲取更多的信息。另外,廣告的製作也能幫助幼兒瞭解更多的新事物。“關注、收集、交流周圍環境中的信息,並對此發生興趣,逐步擴大探索的視野”本身就是《綱要》中對幼兒探索世界的內容和要求。

二、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

本次活動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個點,它其中的一個要求是:讓幼兒有了解自己身邊的各種新事物的興趣,樂於主動蒐集新的信息。根據活動教材中的內容與要求,再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課程指南》上的要求,我將目標設定為:

1.知道廣告是無處不在、多種多樣的,它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

2.體驗共同製作廣告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把重點放在理解廣告的含義上,讓幼兒知道廣告需要把想介紹事物的特徵表現出來,要讓聽眾一聽、一看就知道你介紹的是什麼。難點是讓幼兒合作為某一事物製作一個廣告。

三、活動準備:

我積極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境遊戲之中,我將作如下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準備:讓幼兒與父母一起找找哪裏有廣告,它們都是以什麼形式呈現的。

2.教具、學具準備:若干條廣告,拍攝廣告的照片。

四、教學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中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課件演示法:通過觀看具體的廣告,讓幼兒在腦海中有個具體的、直觀的對廣告的認識。廣告的生動有趣也能激起幼兒參與制作廣告的興趣。

2.交流討論法:大班年齡段的孩子表現慾望強烈,他們會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活動中要讓他們自己學會觀察,學會捕捉信息,並能通過自己的言語表達出來。作為教師,應給他們充分表達的機會。

五、活動過程:

教學流程:觀看廣告――為自己喜歡的東西做廣告――製作廣告――延伸活動。

第一環節:觀看廣告。

觀看若干段廣告,以多媒體的形式,生動有趣,讓幼兒對廣告有更直觀地認識,並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過來。其中的廣告語、廣告歌為下面讓幼兒自己製作廣告做了鋪墊與示範。也讓幼兒知道廣告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很多信息,帶來方便,讓他們學會在觀察,學會吸收信息。另外,第二個問題:“除了在電視裏,你在哪裏也見過廣告?”幫助他們回憶、梳理,從而知道原來廣告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一直存在在我們的周圍。

第二環節:為玩具包裝製作廣告。

首先,我會出示幾張自己事先拍好的玩具包裝的照片。為什麼要選擇玩具,因為這是幼兒都熟悉的、感興趣的東西,這樣就不會使得他們沒話講了。我的問題層層遞進,先讓他們選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來介紹,在介紹完了之後加深難度,請他們用兒歌的形式表達出來,這無疑是對他們語言的精練度、概括能力、趣味性等多了一層考驗。另外,還要求其他幼兒回答,聽了同伴的介紹,你知道了什麼。讓他們知道,廣告(語)不是説給自己聽、做給自己看的,而是要向其他人傳遞一種信息的。作為聽眾,也要學會從廣告(語)中獲取信息。

第三環節:製作廣告。

《課程指南》中指出,大班的幼兒他們的創造慾望比較強烈。因此在瞭解了廣告的性質,它的製作方法之後,我們就嘗試着自己來體驗一回、鍛鍊一回,也讓第二環節得到了鞏固和加深。《指南》中還指出:大班年齡段的兒童開始有了合作意識,他們會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性遊戲。因此,在製作廣告前,我就給了他們這樣一個問題:現在這裏有16名幼兒,請你們分成四組,自由組合。在這裏就整合了一個數學問題,16個人,分成四組,那麼每組要幾個人呢?讓幼兒自己考慮。自由組合也讓幼兒有足夠的主動權去選擇和自己喜歡的同伴一起合作,鍛鍊了幼兒的交往協商的能力。

在幼兒製作廣告時,教師從旁指導,主要關注幼兒是否遵守遊戲規則。提醒幼兒在遊戲時每人只能説一句廣告語,要求簡練一點。後面的人要重複前面幼兒的廣告語。建議每組第三個幼兒先説這件東西看上去像什麼,再説説它的功用,最後一名幼兒可以抒發一下感情。教師還要適時地幫助幼兒概括提煉。

第四環節:延伸活動。

活動的延伸是為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教師可將此佈置在區角中,裏面投放更多的物品。另外做一個電視背景,有一個情景性以提高幼兒的興趣,讓他們自己來製作廣告,播報廣告。或者提供一些書報,也可以讓他們以圖畫的形式製作廣告,粘貼在書報上,感受自己的勞動成果。

幼兒園説課稿5

一、説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摺紙、剪貼等手工比較感興趣,但他們的動手能力比較弱,為了讓幼兒有更多的動手機會,我就設計了這樣的一節新穎的,趣味性濃厚的手工活動,幼兒能利用所給的操作材料,能運用剪、粘貼、畫等技能,認真的、有耐心的完成作品,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説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製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增強環保的意識。

三、説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要讓幼兒畫、剪、粘貼等綜合的技能技巧。

難點沿着果凍殼邊緣畫圓,手不能動,這樣才能把園畫得圓。

四、説活動準備

1、教師給幼兒提供操作用的大的果凍殼、剪刀、卡紙、記號筆、乳膠人手一份

2、製作好的小"烏龜",還有一個活的烏龜。

3、一塊展板。展示幼兒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五、説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運用談話的形式,激發幼兒對小烏龜的的興趣的。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誰來了。(拿出魚缸裏烏龜)"呀,小烏龜來了",小烏龜長得是什麼樣子的?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説説。孩子們都運用已有的經驗跟自己的好朋友説説烏龜的樣子,在幼兒講述的同時讓幼兒集體學一學烏龜爬,感受一下小烏龜慢慢地爬,快快的爬……教師引導幼兒説小烏龜喜歡在什麼地玩?這時候教師以小烏龜的口吻告訴幼兒:今天沙灘上要開一個運動會的呢,它的好朋友也都趕來了。教師及時地出示製作好的小烏龜:"哎,這一隻小烏龜是用什麼做成的?"

(二)師講解示範。

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幼兒討論:這個小烏龜是用什麼做的?從而發現操作的順序:1、果凍殼放在卡紙上,用一隻手按住,另一隻手,沿着果凍殼的邊緣,在卡紙上畫一個圓。然後觀察教師示範製作小烏龜,2、在圓上添畫上小烏龜的頭和四肢尾巴。3、剪下小烏龜。4、在小烏龜的背面邊緣塗上膠水,再把果凍殼粘在圓圈上。

(三)幼兒製作:

小朋友都想用果凍殼來做一做小烏龜,讓它們也來參加運動會。但我想到中班幼兒的動手能力比較弱,在這個環節我就讓個別的幼兒上來先試一試,這樣給其他的幼兒也是一次鞏固,加深練習吧!省得到操作的時候,會犯"圓畫不好"錯誤。讓小朋友回憶一下,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接着做什麼?最後做什麼?

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教師巡迴的指導,剪的時候注意不要把小烏龜的身體剪破了。

(四)欣賞:

1、幼兒欣賞作品,評價同伴的`作品。

2、小朋友想一想果凍盒好可以做什麼的?這時候如果教師出示一些預先用廢舊物製作的其他作品供幼兒欣賞,這樣會更加的好。更能激發幼兒手工活動的興趣,最後進行環保教育。

反思:

1、活動中,我能為幼兒提供材料的,讓幼兒主動探索,主動學習,

2、整個過程,孩子們興趣濃厚的,也比較投入,認真,都能認真的完成自己的作品。通過此活動掌握了剪、畫、粘貼等一定的技能技巧。

3、課後,他們興奮地把小烏龜放在一起相互比較,激烈的議論,而且也創造出很多玩法:搭烏龜橋,烏龜變隊行,烏龜賽跑等等,有一個小在烏龜的另一面也粘貼了一個果凍盒,做出了一個會轉動的小烏龜,為此,我就想把這個活動延伸到特色區域裏,讓幼兒的興趣得到延續,再一次的滿足幼兒的學習的慾望。

幼兒園説課稿6

活動目標:

1、嘗試探索火災發生的基本原因和條件,認識滅火器材和防火材料,瞭解火災為人類帶來的危害。

2、初步學習收集、查

找相關資料,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合作分享的意識。

3、感受火災現場的真實場面,能正確的估計火勢的大小,掌握髮生火災時的基本自救措施。

l活動準備:

1、收集相關圖文資料及幼兒探究活動中需要的材料。

2、創設火災現場的場景,讓幼兒親身感受火災發生時的真實場面。

活動流程:

在主題實施中,我將採取“以幼兒的自主探索為經線,以“觀察、實驗、討論、製作、實踐、資料收集與共享為緯線”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

典型活動:

一、防患於未然

户外活動時,機靈的劉瀚琪聞到燒樹葉的味道,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説:“咦,火可以把樹葉燒斷。”“為什麼燒過的葉子會有難聞的氣味呢?”一連串的問題被孩子們拋了出來。我想:孩子們一定是非常渴望瞭解火的祕密,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第三部分——組織與實施中指出: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抓住時機適時引導。我就順勢引導孩子:“火可以燒燬哪些物品呢?”於是《誰能燃燒》這個實驗開始了。孩子們將收集到的各種塑料、紙、木頭、金屬、針織品進行燃燒。當他們第一次看到火迅速地將棉花燒着了,好多孩子都嚇得發出了尖叫聲紛紛逃跑,我鼓勵孩子把燃着的棉花放進水裏,使火苗熄滅。並問到:“濕棉花還能着火嗎?”還是那些比較有生活常識的孩子們答對了:濕棉花當然不能燒着了。當他們燃燒塑料製品時,又聞到了難聞的氣味,還有黑色的物質殘留。聰明的韓梓鑑很有經驗的説:“這難聞的氣味就是塑料燃燒時排放的毒氣。”孩子們聽他這麼一説,趕緊捂上了鼻子和嘴。通過他們細心觀察,親手實踐,孩子們知道了誰能燃燒,誰不能燃燒。接下來,大家又發現家裏的窗簾,牀上用品,廚房裏的櫃子,毛巾,教室裏的玩具,桌椅都是易燃品。這是金彤彤小朋友和媽媽在網上搜集到的放火材料的圖片,孩子們還在家中統計了飛機和火車上禁止攜帶的易燃品。

由收集資料到尋找答案,拓寬了孩子們的視野,加深了對“防患於未然”的理解,同時也體驗到尋找答案與分享經驗的快樂。

二、滅火有高招

自從孩子們找到了身邊的易燃品後,他們就一直擔心着:如果哪一天人們由於注意不當而引發火災,那該怎麼辦呢?孩子們想到了消防隊——這個火災的剋星。他們從網上收集到消防隊滅

火過程的圖片,知道了消防隊是用消防車、高架雲梯、救生犬來滅火的,還為我們瀋陽自制的滅火炮而拍手叫好。我們還認識了身邊的消防栓、滅火器,滅火箱……孩子們建議在家中,幼兒園裏多準備幾個滅火器,謹防火災的發生。不過當他們瞭解到其實還可以利用窒息的辦法制作滅火器時,就迫不及待地動手製作起來。他們收集了好多的塑料瓶,將水、沙子、鹽倒入瓶子中,希望用它來滅火。可是塑料瓶是摔不破的呀?大家討論應該用玻璃瓶來製作,但是玻璃瓶摔破時會有玻璃片崩濺是十分危險的。還是婷婷最有辦法了,她想出用塑料袋製作的滅火彈既安全又方便而且價錢還很便宜呢。在後面的環節中,孩子們自制的滅火彈也派上了用場。

三、火災來了怎麼辦

孩子們製作了滅火彈後就幻想着用它顯顯威風。針對孩子們的願望,我們決定明天來一次真正的消防演習。點子多的佳佳説:“我們應該設計好逃跑的路線,火災來了我們就能順利的逃走了。”她的想法啟發了大家,孩子們紛紛動腦設計逃生路線。有的用熒光筆畫箭頭貼在牆上,有的用不乾膠紙直接粘在地上,孟孟還利用了小彩燈照明,即使有濃煙也不會迷路。孩子們還細心的為小班的小朋友想了逃生的好主意:拉着誘導繩逃跑。

“光有逃生路線還不行,萬一門外起火逃不出去,我們可得找個安全的地方躲起來。”方廣權若有所思的説——孩子們的想法越來越具體了。“我們躲到廁所裏吧。”“不行,廁所裏不通風,毒煙進來會被薰死的,得用濕毛巾堵住門縫。”冉冉很有經驗的説着。“火災來了要帶上濕毛巾用來捂嘴,還有濕的被子可以保護自己,王老師你別忘了帶上藥箱和哨子。”“為什麼?”我奇怪的問。“你可以吹哨子叫我們集合,萬一我們受傷了,你可以為我們擦藥啊。”孩子們想的可真周到。我們利用間操前的時間進行了一次預演,孩子們有的'拿玩具,有的抱錄音機,甚至連坐墊都帶上了,結果用了十多分鐘集合完畢,孩子們發現:真正的火災是不能帶這些東西的。

11月9日這一天,孩子們格外的興奮,當聽到火災警報時,孩子們快速的穿上衣服,有的孩子急的衣服都穿反了,有的找到自己的小毛巾弄濕後將嘴和鼻子捂好……孩子們快速站隊,統一下樓。當遇到濃煙時,孩子們都蹲下行走,有的學着解放軍匍匐前進。保育員則負責保護年齡小的幼兒快速撤離。

當我們跑到安全的地方時,袁一凡撥打了報警電話,請求消防隊救援。這時潞潞提醒了我:“老師,消防栓裏不是有報警器嗎?”是啊我怎麼忘記了呢。

這時剛剛被困在教室裏的那部分孩子跑到陽台大聲的呼救。有的用喇叭,有的用顏色鮮豔的手絹,有的用杯子敲擊欄杆發出聲響,還有的吹哨子……孩子們運用多種方式呼救,使整個演習成功的結束了。

演習結束後,我們討論了個別孩子出現的危險行為:大家一致認為:不能從窗户逃生,在火災中扶手會很快被火燙熱,不能順着扶手滑下來。我們的活動還得到了市急救中心的救護員——我班張斯飛媽媽的大力支持,她為小朋友和家長們講解了“火災中燒傷、燙傷事故處理的辦法”,使整個活動推入了高潮。

活動中孩子真切的體驗到火災現場緊張的場面,通過自己的努力及時的逃生、呼救、報警,它是探索火災自救措施的昇華。

自評與反思:

一、

活動中孩子危險行為的發生,教師事先沒有考慮到,當孩子們討論這種行為是否可取時,我又意識到:其實這也是個反面教育素材,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啟示,使孩子們對整個活動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二、

開展本次活動時,由於一些原因沒有能與孩子們親自到消防隊進行參觀這點略有遺憾,近期我們會盡量爭取彌補這個遺憾,讓孩子們親自走進消防隊中感受真實的滅火氛圍。

三、

本次活動的到了家長的極力支持,他們與孩子從網上下載了大量的圖片資料。我們將這次活動上傳到瀋河教育網,還有家長建議我們班在網絡上創建主頁,將班級的各種活動上傳到網上。

幼兒園説課稿7

説教材

《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中提到:幼兒社會領域的學習與發展過程時其社會性不斷完善並奠定人格基礎的過程。人際交往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其社會性發展的重要途徑。班內幼兒在日常遊戲時,我發現有不少小朋友不知道如何加入同伴之間的遊戲,不會友好地提出請求,經常會發生爭搶玩具,甚至有動手的現象。小班幼兒的表達能力不是很好,不會和小朋友去溝通,往往先動手解決問題。因此,我設計了此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加入同伴遊戲的好方法,提升幼兒的交往能力。

説活動目標

《指南》在社會領域中提出:“在遊戲中,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想加入同伴遊戲時,能主動提出請求。”

依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目標:

1.想加入同伴遊戲時,能用多種方式提出請求。

2.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感受同伴交往的樂趣。

説重點難點

依據班級幼兒的情況和活動目標,活動的重難點也確定下來。

活動重點: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感受禮貌交往的樂趣。

活動難點:加入同伴遊戲時會用多種方式表達。

説教法

《綱要》中提到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角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我在活動中採用了3種方法組織幼兒活動。

1.情境教學法: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的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觀察、體驗,引發孩子的好奇心。以孩子喜愛的卡通小熊貓形象帶入情境中,讓幼兒通過觀察小熊貓攀攀的表情來引出活動主題。

2.啟發提問法:提問在活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來設計提問,活動中我主要運用瞭解釋性提問和假設性提問兩種形式。如:小熊貓攀攀為什麼傷心了?請你幫助小攀攀想一想加入同伴遊戲的好方法等問題。

3.直觀教學法:利用圖片、同伴示範的形式,引導幼兒思考加入同伴遊戲的方法,能與同伴友好遊戲。

説學法

活動中,我將幼兒作為“主體”,把過去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想想、説説、試試等有趣的活動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因此,我在活動中採用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通過幼兒多種感官進行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以傷心的小熊貓攀攀引出如何加入同伴遊戲的方法。

2.觀察法:利用圖片和兒歌結合、同伴示範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加入同伴遊戲的方法。

説活動過程

(一)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小攀攀又來和小朋友做遊戲了,我們一起來跟小攀攀打個招呼吧!最近小攀攀有一件不開心的事,我們一起看看發生什麼事?”

(二)通過情境,分析小攀攀傷心的原因。

師:“哎呀,小攀攀躲在牆後面傷心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三)通過同伴互助的方式,學習如何加入同伴遊戲的方法。

師:“小攀攀傷心是因為小朋友在遊戲時,沒有發現小攀攀,小攀攀也想加入小朋友們的遊戲,你能來幫幫他嗎?”

(四)利用圖片,梳理加入好朋友遊戲的方法。

師:“小朋友幫助小攀攀想了很多加入同伴遊戲的方法,有用語言表達;玩具交換;抱一抱成為好朋友等好方法。”

(五)鼓勵幼兒在區域遊戲時間,當你想加入同伴遊戲時,去試一試加入同伴遊戲的方法。

幼兒園説課稿8

師:小朋友們好,老師今天呀給你們帶來了幾個好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呀?

生:想。

師:好,看,他們來了。

老師拿出數字卡片1、2、3、4、5、6。

師:我的數字寶寶,你們都認識他們嗎?

老師拿出數字卡片,讓學生認讀。

師:可是今天呀,我的數字寶寶有點不聽話,他們沒有排好隊,你們誰能幫幫忙?

小朋友踴躍上台。

……

師:你們做的真棒,謝謝你們的幫助。

師:你們的數字寶寶在哪呀?(生拿出自己準備的數字卡片。)

師:你們的數字寶寶聽話嗎?生:聽話。

……

師:我的'數字寶寶6想和他相鄰的數字寶寶做朋友。(拿着數字5的小朋友爭着和老師握手做朋友。)

……

師:好了。我們的數字寶寶累了,我們把他放在畫報下面讓他們睡一覺好嗎?(小朋友都很認真的把數字卡片整齊的放在了畫冊下。)……在教學過程中用到5的時候,師説:“我們來把數字寶寶5叫醒好嗎?”

……小朋友們也累了,我們一起去外面做遊戲好嗎?(結束)

評析:整節課小朋友們學習興趣很高,秩序很好,老師沒有一句生硬的話語,課堂氣氛很輕鬆。

反思:幼兒的思維是直觀、形象的,容易為興趣所左右。所以,對幼兒教師來説,語言表達僅僅做到準確、清晰、規範是不夠的,還必須實現語言的“兒童化”,。教學實踐也表明,用兒童化語言上課,課堂氣氛活躍、生動,易於幼兒接受。教師要用生動、形象、具有兒童情趣的語言來描述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才會吸引他們的注意,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在教學中都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聲調,有效地激發起幼兒的內心體驗,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獲得知識。語調上要注意舒緩有致,語氣上要注意柔和。巧妙地處理好輕重、停頓、兒化、變調,做到抑揚頓挫,同時還可採用形容詞疊用、摹聲等修辭手段,以求達到娓娓動聽的效果。還可適當用些“呀、啊、呢、啦”等語氣助詞。

我們在去各園聽課的過程中,劉老師的一節課給了我們很大的啟迪,現摘出其中的一段課堂實錄,與各位老師共同學習,共同探討。

幼兒園説課稿9

(一)設計思路

剛剛入園一個月的小班孩子,情緒才基本穩定,他們還只是剛剛熟悉幼兒園緊張有序地一日生活環節。在繪畫方面,可以説毫無基礎,如果要他們拿筆獨立畫出一幅美麗的畫來,恐怕不太可能。那麼,怎樣讓孩子對美術活動感興趣,怎樣讓孩子從美術活動中體會到成功感呢?用印章印畫出的作品,一般色彩鮮豔,裝飾性強,容易讓孩子體會到成功感。所以我選擇了這一活動內容,希望孩子完成的作品有一定的效果,從而激發孩子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小班的孩子從一個個家庭走入幼兒園,他不再是家庭中大家圍着轉的中心,而變成了羣體中與別人一樣的一份子,應該學會怎樣與人相處,怎樣與人合作。那麼,在活動中我們應該給孩子多提供一些讓孩子“友好相處”的機會,所以本次活動我選擇了小組合作畫的形式。印畫是小班手工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對小班幼兒的小肌肉羣、各種動作的和諧發展,起着促進作用。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學習運用印章進行印畫”。為了突破此難點,我採用的方法有:1、豐富幼兒的經驗,讓幼兒對各種材料有初步的認識; 2、通過小組自主操作,讓幼兒自己大膽地去嘗試,在實際操作中來解決。 “一個印章只蘸一種顏色”,這是印畫中的常規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但對於初次印畫的小班孩子來説,有一定的難度,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為了突破此難點,我採用的

方法有:1、創設寬鬆的活動氛圍; 2、運用適當的指導,如:鼓勵表揚;榜樣示範;個別指導等。

本次活動我分三部分進行:第一,採用情境激勵法,即教師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花布展覽會的情境,引起幼兒興趣,使之在身臨其境

中產生追求美與表現美的慾望和熱情,積極主動的去觀察、去創造。第二,採用講解演示法,通過 教師、個別幼兒的講解演示,讓幼兒學習使用印章印畫的方法,感受到色彩的美,激發他們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小班幼兒對色彩的感受力較強,他們能夠正確地辨別幾種顏色,但還不能正確説出它們的名稱。在作畫時,往往任意取用一種顏色或材料,不加選擇地進行作畫,也不知道換顏色或材料,有的一種材料或顏色一直用到結束。所以,老師在示範時還要注意提醒幼兒使用多種材料和顏色進行印畫,使畫面色彩豐富。第三,採用交流討論法、賞識激勵法,以花布展的形式進行作品講評。這是對幼兒操作活動結果的肯定與互相評價,使每個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悦,從而激發他們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對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認識,培養幼兒對使用顏色的興趣。

2、引導幼兒學習運用印章印畫的方法,體驗手工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印畫常規,知道一個印章只蘸一種顏色。

(三)活動準備:

1、活動前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可做印章的自然物或廢舊材料,如:有凹凸花紋的玩具、瓶蓋、筆套、紙筒等。

2、紅、黃、藍顏料水每桌各2盤,盤中墊上薄海綿。

3、純白棉布、一次性桌布、抹布每組各一塊。.

4、花布一塊貼在牆上。

(四)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今天,我們小一班要開一個花布展覽會,請小朋友一起印一些漂亮的花布。”

2、鞏固認識紅、黃、藍三色。

3、引導

幼兒學習使用“印章”印畫。

(1)介紹各種拓印材料。

(2)示範講解印章的使用方法。

(3)請個別幼兒用“印章”進行操作。

(4)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老師準備了許多“印章”和紅、黃、藍三種顏料,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料和“印章”來印出美麗的花。

2每組的幾位小朋友要互相合作,共同印製一塊花布。

3注意衞生,強調一個“印章”只蘸一種顏料。印過一種顏料後,不要再去蘸其它顏色。4儘量多印,使畫面色彩豐富。

3、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將幼兒印製的“花布”展示出來,引導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悦。篇二:幼兒小班美術説課稿:歡樂的曲線

小班美術教案《歡樂的曲線》

目的:

1.結合遊戲引導幼兒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大膽作畫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準備:

縐紙綵帶,彩色筆,事先貼有小魚的大畫紙,錄有快慢兩段音樂的磁帶,教具魚一條。過程:

一、讓綵帶跳舞。

1.與幼兒一起手持綵帶,隨着音樂有節奏地舞動,在遊戲中感受曲線。

2.引導幼兒跟着音樂邊舞動綵帶,邊觀察曲線。

3.引導幼兒自由舞動綵帶,從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態的曲線。

二、觀察曲線的畫法。

1.請個別幼兒説説綵帶是如何“跳舞”的。幼兒每説出一種,教師就請大家舞動綵帶模仿。

2.教師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用綵帶舞出不同方向的、不同形態的曲線,並將其“記錄”在黑板上。

三、在遊戲情境中作畫。

1.出示活動教具,以小魚的口吻引出遊戲情景:請你們幫助我在池塘裏畫上清清的河水,長長的水草,還有我愛吃的小蟲子,好嗎?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聽着音樂共同表現自己體驗到的各種曲線。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畫的曲線,説説它們分別像什麼。

4.讓幼兒把綵帶塞在褲腰扮作小魚,游到每個“池塘”去看一看,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家”。

評析

小班美術教案《歡樂的曲線》

目的:

1.結合遊戲引導幼兒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大膽作畫及互相合作的能力。

準備:

縐紙綵帶,彩色筆,事先貼有小魚的大畫紙,錄有快慢兩段音樂的磁帶,教具魚一條。過程:

一、讓綵帶跳舞。

1.與幼兒一起手持綵帶,隨着音樂有節奏地舞動,在遊戲中感受曲線。

2.引導幼兒跟着音樂邊舞動綵帶,邊觀察曲線。

3.引導幼兒自由舞動綵帶,從不同方向感受不同形態的曲線。

二、觀察曲線的畫法。

1.請個別幼兒説説綵帶是如何“跳舞”的。幼兒每説出一種,教師就請大家舞動綵帶模仿。

2.教師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用綵帶舞出不同方向的、不同形態的曲線,並將其“記錄”在黑板上。

三、在遊戲情境中作畫。

1.出示活動教具,以小魚的口吻引出遊戲情景:請你們幫助我在池塘裏畫上清清的河水,長長的水草,還有我愛吃的小蟲子,好嗎?

2.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聽着音樂共同表現自己體驗到的各種曲線。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畫的曲線,説説它們分別像什麼。

4.讓幼兒把綵帶塞在褲腰扮作小魚,游到每個“池塘”去看一看,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家”。

評析

在設計美術活動時,教師除了要重視孩子的生活經驗,還必須重視孩子的年齡特點。小班美術活動《歡樂的曲線》中,教師根據小班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通過有趣的遊戲形式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創造了相對自由、輕鬆的活動情境。活動中,教師首先根據節奏變化示範了各種方向的曲線,並賦予一定的意義(如水草、波浪),然後引導孩子把自己體會到的各種類型的曲線以組畫的形式表現在畫紙上,讓孩子在動中體驗,在玩中發展,充分體現了小班美術活動遊戲化的特點。

幼兒園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題目是大班社會《祖國在我心》,熱愛祖國教育一直以來是一個傳統而又經典的教學內容,《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幼兒的愛國主義教育應從情感教育和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貫穿於幼兒生活與各項活動之中。"因此,愛國主義教育始終是我教學的重點。研究表明,3~6歲的孩子正是個性傾向和道德觀念形成的萌芽時期,是培養良好品德行為的黃金時代。我園現在使用的是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和台灣信宜基金出版社合作開發的《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指導》,由於教材來源於台灣,在小、中、大班的教材中都沒有關於"熱愛祖國"方面的主題內容。但這個關於民族靈魂的教育是作為每一箇中國人都應該學習的,金秋十月,人們將迎來最為盛大、喜慶的節日--祖國母親六十週歲生日。"十月一日是誰的生日?""中國到底有多大?""我們中國有什麼?"……這些都是孩子們想了解的。於是,結合我國的國情和即將到來的國慶節,以及班級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班內開展"我愛祖國"主題系列教育活動,讓幼兒知道自己是中國娃,知道中國娃的特徵;瞭解我們祖國的全稱;認識祖國的國旗、國歌、國徽;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我國少數民族的服飾是怎樣的?等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以此來弘揚祖國的正氣,萌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基於此,我精心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以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就本活動我確定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知道祖國的全稱和首都的名稱,能在世界地圖上找到中國。

2、認識國歌、國旗和國徽,知道它們是祖國的標誌,知道十月一日是我們祖國的生日。

3、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根據目標,我把本課的重難點定位於:知道祖國的全稱和首都的名稱,能在地圖上找到中國;認識國歌、國旗和國徽以及它們的象徵意義,知道它們是祖國的標誌,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為了有效突破重難點,我採用的方法是:通過多媒體課件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通過講述鞏固幼兒對祖國的認識,培養幼兒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讓幼兒能夠理解內容豐富、含義深刻、較為抽象的"祖國"這一概念。為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情景遊戲之中,我將積極樹立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序。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參加過幼兒園的升旗儀式、看過介紹祖國大好河山的電視等。

2、教具準備:《祖國在我心》課件一套。

3、心理和環境準備:

培養愛祖國的情感,環境的隱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視,注重創設教育環境,是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在活動室的四周張貼中國地圖;貼上國旗、國徽和各種抗日英雄故事的圖片以及天安門、長城等有代表性標誌的圖片;做到讓每一堵牆壁都説話,以"動情"到"曉理"過渡,使幼兒在環境的薰陶下逐步產生愛祖國的情感,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目的。

二、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活動中我較多地採用直觀教學法,結合本園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和具有網絡探索室後幼兒會操作電腦的有利因素,綜合考慮學科特點、教學目標的要求和幼兒的年齡及認知結構,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並有效落實於實踐中。為幼兒理解抽象的內容展示一種情境,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有效輔助教學過程,將重點、難點內容巧妙突破,提高了教學效率。此外,還結合運用交流討論法、審美薰陶法、遊戲法、多種教法加以整合、層層深入。

三、説學法:

幼兒園的教育應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積極創設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運用多種方法獲取知識經驗,培養能力。在活動中,我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有趣的氣氛和愉快的體驗中參與活動,努力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指導幼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讓每個幼兒都受益,讓每個幼兒都發展。從而促進學習方法的落實,促進學習目標的達成。在本次活動中,採用了多種感官參與法,每一個環節都引導幼兒帶着問題去看一看、聽一聽、找一找、想一想、認一認,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共同參與,並用適當的方法表達、交流認知的過程和結果,瞭解有關祖國的基本知識,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此外,活動中我還採用了體驗法,讓幼兒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向國旗行注目禮,由於幼兒親身體驗了升旗敬禮的情節,有直接的經驗,當以後再聽到國歌、再看到國旗國徽時會有一種神聖的特殊的愛國情感。

四、説教學程序:

本次活動,以新《綱要》為指導,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大塊,由淺入深,從感知到體驗,使原有經驗與新經驗之間建立有機聯繫,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科技,是"以人為本"的,人,終究是科技的靈魂!我這次説課時演示的課件,不是圖教學使用時的方便,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做的話,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幼兒的思路引到電腦既定的流程上來,這樣太程序化,上出的課便是"流水課"。我選擇的是多個按鈕式組合課件,幼兒想到什麼可以隨時點擊使用的單個獨立小課件,充分尊重幼兒主體地位,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在教學時會更加遊刃有餘。同時根據幼兒認知、情感發展規律,通過創設教育環境,靈活運用體驗感受、信息交流、自主活動、積極表現等多種教育方法,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了適合幼兒發展特點的愛國主義教育。具體的教學過程為:

(一)開始部分:聽聽、尋尋,激發幼兒的興趣。本環節預設用時5分鐘。

1、聽一聽,知道祖國的全稱。(播放課件《大中國》)愛因斯坦説:"興趣是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請幼兒邊傾聽熱烈激昂的歌曲《大中國》邊欣賞與歌曲內容匹配的畫面,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幼兒初步瞭解我們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家名字叫中國,它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物產富饒的國家。

2、尋一尋,我們的祖國在哪裏?(播放課件《祖國在哪裏》)有句話説得好:聽來的容易忘,看到的記不住,只有動手做才能學得會。在動手過程中不僅易於引發興趣,拓展思維,也有利於每一位幼兒自主、獨立、創造性的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由於我園具有網絡探索室,大班孩子掌握了一些簡單的電腦操作技能,於是我讓幼兒觀察電子地圖的各個版面,並請幼兒逐一點擊畫面傾聽電腦中提示的國家名稱,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動手操作幫助幼兒形成表象、建立概念。幼兒在點擊畫面、傾聽聲音、尋找自己國家的遊戲中瞭解中國在地圖上的位置。

(二)基本部分:國歌聲聲、國旗飄飄、國徽閃閃。本環節預設用時20分鐘。

1、想一想,中國地圖像什麼?(播放課件《祖國像什麼》)這一環節中,我出示中國地圖,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自由交流和表達,説説我國的地圖像什麼?待幼兒自由交流後演示課件,讓幼兒明白中國的地圖像只大公雞。想象是智慧的翅膀,是思維的特殊形式,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2、找一找,首都北京在哪裏?(播放課件《祖國首都》)有關祖國的基本知識比較抽象,光靠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更是不可能掌握的。只有通過多媒體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把電、光、形、聲多種媒體組合起來,創造有利於教學的`學習情境,使幼兒充分領略視聽效果,積極主動地學習。於是我出示中國地圖,請幼兒點擊地圖中的圓點,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所在地,並逐一認識北京首都的着名建築物--天安門、長城、天壇以及聆聽講解員的講解。

3、辨一辨,雄壯的國歌。(播放課件《國歌聲聲》)在這個環節中,播放三種不同類型的樂曲,請幼兒辨別哪一首是我國的國歌,音樂鑑賞它不僅讓我們在民族文化和不同的精神氛圍下感受來自各方的薰陶,還讓人對各個地域的人文、物質、感情、活動有更深一步的瞭解。能通過音樂這面鏡子照射出更廣闊的大千世界。幼兒通過辨別,知道這首樂曲叫《義勇軍進行曲》,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人民高唱的戰歌,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人們無論何時何地聽到這首歌,都會熱血沸騰,充滿希望,心中升起對祖國的崇高敬畏與仰望。

4、認一認,鮮豔的國旗。(播放課件《國旗飄飄》)

(1)出示眾多的國旗,請幼兒自由談談它們都有哪些不同的特徵,並指認出我國的國旗。並講解國旗的象徵意義:紅色表示熱烈,象徵革命,祖國大地似紅霞一片。多媒體教學便於給幼兒提供知識素材,使每個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認知結構構建知識體系,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

(2)動手操作可以讓幼兒經歷、感受、體驗全部過程。於是組織幼兒開展電腦操作遊戲--製作國旗。運用電腦給國旗填上合適的顏色--紅色,添上一個大五星和四個小五星。

(3)啟發幼兒談談在哪些地方見過國旗,在什麼場合看到過升旗活動。口語交際是人們交流思想、傳播信息、表達情感的重要形式,設計這樣的即時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也得到長足的發展。

(4)心理學家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因此,我播放國歌,學習向國旗行注目禮,培養幼兒尊敬國旗、國歌的情感。

5、看一看,莊嚴的國徽。(播放課件《國徽閃閃》)演示課件,老師介紹國徽的組成部分以及象徵意義。知道國徽、國旗是我們國家的標誌,尊重國旗、國徽是熱愛祖國的表現。

在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下,通過音樂鑑賞、動手操作、口語交際、親身體驗等多種方法,有效地解決了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三)結束部分:共慶國慶節,將活動的氣氛推向高潮。本環節預設用時5分鐘。

1、想一想,慶祝國慶節。

討論:你們知道哪一天是我們國家的生日呢?十月一日是什麼節日呢?大家為什麼這樣熱情地開展慶祝活動?我們怎樣慶賀我們國家的生日呢?

自主討論交流,讓每個幼兒充分地闡述自己的見解、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進行思維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在自己表達和傾聽別人的闡述中瞭解十月一日是國慶節。

2、慶一慶,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美好祝願。

在《大中國》的音樂聲中,幼兒自由結伴載歌載舞,表達自己內心對祖國母親的美好祝願。這樣,首尾呼應將本次活動的氣氛推向高潮,結束本次活動。

(四)活動延伸:

從課堂延伸到課外,應該留給幼兒更多活動的餘地。我們把愛國主義教育延伸到課外活動中去,就是依據環境對幼兒的影響作用為根本出發點,優化幼兒的活動空間,以吸引幼兒主動投入,主動參與。為次,安排了教師和幼兒一起裝扮教室,營造歡慶氣氛,迎接我們祖國媽媽的生日;全園教師在升旗活動時,以身作則,表現出對國旗和升旗儀式的崇敬來感染幼兒等活動,將愛國主義教育進行到底。

(五)區域遊戲:

區域活動是當前幼兒學習的一種途經,它立足於幼兒,能讓幼兒充分體驗和探索,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和能動性,也是對幼兒進行個別化教育的手段。於是我將愛國主義教育與區域遊戲有機整合。在建構區提供大小不同的積木,讓幼兒自己去建造天安門、長城等祖國名勝。在美術區中提供繪畫和手工製作等材料,畫畫天安門、製作五星紅旗等。

(六)家長工作:

陳鶴琴認為,兒童好模仿,易受成人的暗示,而且易於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開展家園合作的內容有:為孩子營造一個温暖和諧的家庭氛圍,有時間帶幼兒出去旅遊,領略祖國的美好風光;家長和幼兒共同玩中國地圖的拼板遊戲;帶領幼兒觀看能理解的時事新聞,通過故事等形式讓幼兒瞭解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等活動。

幼兒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啟蒙時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對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讓孩子從小就把"祖國媽媽"銘刻在心裏,才能使他們成長為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接班人。幼兒愛祖國情感的形成是長期教育的結果,只有課內與課外相通,教學與活動結合,幼兒園與社會攜手,讓幼兒聽得見,看得懂,摸得着,做得到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影響,持之以恆,為幼兒從小愛祖國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的心田是一塊奇異的土地,播灑思想的種子,就會得到行為的收穫。我願在幼兒的心裏及早地播下閃爍着愛祖國光輝思想的種子,讓他們開放出美好的情操之花,結出豐碩的道德行為之果。

幼兒園説課稿11

教材分析:

《水仙花圓舞曲》是一首四三拍節奏的樂曲,輕快、俏皮,又不失優雅,具有圓舞曲的典型特點。第一、二次活動時,幼兒學習了樂曲的身體樂譜動作組合,並對樂曲進行了配器和演奏練習。以往的打擊樂活動一般都是重點放在配器和演奏上,幼兒指揮練習很少。我設計的這個活動內容主要是指導幼兒學習指揮。活動重點是指導幼兒學習指揮和看指揮演奏樂曲;難點是讓幼兒在指揮和演奏時都能盡力表現出樂曲的特殊情趣。本次活動為第三課時,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我對樂曲的理解,我設定了以下兩個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學習樂曲的指揮動作。

2、要求幼兒在進行指揮和演奏時,都能盡力表現樂曲特殊的情趣。

此活動的.'適合年齡為大班幼兒,

活動準備:

1、一幅用來幫助幼兒學習指揮用的假想樂隊排列圖。(馬蹄形排列,左側為三角鐵,中間為鈴鼓,右側為響木)

2、幼兒圍坐成“雙馬蹄形”,每個幼兒椅子下面放一種樂器。(分別為三角鐵、響木、鈴鼓)

3、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第一個環節,直接入題:“上次我們學習了打擊樂《水仙花圓舞曲》,現在請小朋友看圖譜,一起來演奏一遍。”這個圖譜是上次活動中幫幼兒學習分聲部演奏的圖譜,由節奏型和相匹配的樂器組成。

第二個環節,重點指導幼兒學習樂曲演奏的指揮動作。首先,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如:“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當小指揮,你們有沒有信心!”之後,向幼兒出示由各種樂器組成的樂隊排列圖,與幼兒討論指揮方法。引導幼兒考慮:“什麼手勢來表示所有的樂器一起演奏,什麼手勢表示只有左側的三角鐵演奏。”請個別幼兒示範後,總結出較好的指揮手勢。如,雙手從頭上方向下向外劃表示樂器齊奏等。接下來,同樣方法討論空拍怎麼指揮,怎麼表示準備,怎麼表示結束等。下面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聽音樂看圖練習指揮動作,為讓幼兒更清楚的記憶指揮動作,這時老師要背對幼兒,用與幼兒相同的動作方向給幼兒提示和示範。練習幾遍後,請全體幼兒看圖再次練習指揮動作,體驗指揮的樂趣。

第三個環節,請幼兒練習指揮樂隊演奏。首先請出一位自願當小指揮的幼兒到前面,其餘幼兒取出椅子下面的樂器,隨音樂開始演奏。演奏完後和幼兒討論:“小指揮怎樣才能讓演奏的人很高興、很投入、很認真的演奏呢?”和幼兒一起總結出:“小指揮要看着演奏的小朋友的眼睛,用自己的表情、眼睛提示演奏的小朋友,並且演奏的人要認真看指揮,才能演奏的準確、好聽。”接下來,老師指揮大家演奏,給幼兒一個良好的示範。然後再請全體幼兒看假想圖進行演奏練習。

最後一個環節,利用舉行音樂會的形式,激發幼兒的演奏興趣。如:“大一班小樂隊要開始演出了,哪個小朋友來給我們當小指揮?”將幼兒的演奏和指揮熱情推向高潮。邀請2――3個幼兒分別當指揮,其餘幼兒演奏樂器。

整個教學過程中,為讓幼兒感受並表現出樂曲的輕快俏皮的特點,老師始終用眼神體態等感染幼兒,讓幼兒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激發他們的活動熱情。通過學習指揮和演奏,幼兒也學習瞭如何與人溝通、與人合作,以及如何在情感上、行為上與人相協調。此外,活動中還注意發揮了幼兒的主體性,鼓勵幼兒自己去解決問題,如讓幼兒討論各種指揮動作等。

幼兒園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中午,有幾個小朋友需要吃藥,我就幫助他們先拿好自己的藥,再幫他們把袋子撕開。有兩個小朋友帶來的是糖漿,他們很神氣地對我説:"老師,我會自己開的!""我也會!"説着,就自己把蓋子打開了。旁邊看到的小朋友説:"我也會這樣開瓶子的!"在區角中,我們為孩子設計了幫圖形寶寶回家、響罐等遊戲活動,孩子們經常想打開罐子看看裏面的東西,也經常把蓋子搞得亂七八糟。正如杜威所説,兒童有調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兒童的本能衝動,好奇、好問、好探究是兒童與生俱來的特點。它不僅能提高認識活動的積極性和效果,還能使認識活動成為快樂的事。幼兒的認識活動更是受到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的直接驅使和控制,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是使幼兒的認識活動得以維持和獲得成功的首要前提。3~4歲的幼兒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認知活動基本上是在行動過程中進行的,幼兒觀察事物缺乏整體性,較隨意,只能直接地、簡單地表面化地認識一些周圍的事物。我班幼兒對身邊的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喜歡提問,非常願意自己動手去探索,同時,也願意嘗試用詞語或簡單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發現,與老師、同伴交流。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利用幼兒活動中的興趣點,設計本次活動,密切聯繫生活中的現象,能夠較大限度地激發幼兒的探究慾望,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活動目標設定為:

1、瞭解瓶蓋的作用,能根據瓶口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瓶蓋。

2、能積極探索瓶蓋的開關方法。

3、情緒愉快地參加探知活動,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

定位重難點:

重點:根據瓶口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瓶蓋,並積極探索瓶蓋的開關方法。

難點:學習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發現。

並做好活動準備:

1、圖片:"小熊的家"

2、師生共同收集各種不同的瓶蓋(大小、形狀、開啟方法不同)與瓶子。

3、小筐若干。

二。説教學方法

美國教育家克拉克(Leonard H. Clark)和斯塔爾(Ivring S. Starr)把教學方法定義為:教師為達到教學目的而組織和使用教學技術、教材、教具和教學輔助材料的方法。分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兩部分。教師適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便於傳授知識,使學生易於形成技能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根據這次科學活動的性質和需要,我採用了談話法、討論法、演示法、實驗實習法等教學方法,將在教學過程中作具體闡述。

三。説教學過

在本次活動中,我將主要活動過程分成四個部分:一。情景導入,激發好奇心;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三。再次操作,討論、擴展經驗;四。結束。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產生探知的慾望。

加涅(Gagne)認為,構成教學過程有九個要素,其中首要因素就是要"引起學生注意".

活動開始,出示圖片:"小熊的家","今天,()我們要到小熊家做客,看,熊媽媽來了!"通過設疑提問使幼兒對教學內容加以注意:"唉呀呀,這是怎麼回事?你們看,熊媽媽一不小心把瓶蓋全弄亂了,真着急呀,怎麼辦呀?"這時,請幼兒幫熊媽媽想辦法,充分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3分鐘,情景法、討論法)

(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

教師在引起幼兒注意之後,接着就應對幼兒提出教學目標。其目的在於讓幼兒在學習之前在心理上有所準備:將要做什麼和怎樣做。這裏主要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步驟:提供每組幼兒一筐瓶子和蓋子,自己嘗試給瓶子蓋蓋子。新的科學教育觀強調讓孩子們面對真實,向真實發問,與真實接觸。孩子們通過自己的動手動腦,探究解決問題。在這裏,我們提供了足夠的材料,使每個幼兒都有探究的條件和可能。

第二步驟:幫助幼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探索過程。通過之前的探究操作,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發現,在頭腦中有許多刺激、動覺的經驗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處於半意識狀態的東西,通過思考和適當的方式表達形成想法,通過交流梳理頭腦中的信息,明晰所發現的事物特徵和關係,以及自己的探究過程。幼兒在探究之後,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也有向別人傾訴的慾望,在這裏,通過講述自己的探索過程,即能夠滿足幼兒的訴説慾望,也能幫助孩子形成知識點。"知識是在孩子們的探究之後,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

第三步驟:幫助幼兒解決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在之前的操作中,幼兒不可避免地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難,通過大家集體討論,視頻演示來幫助幼兒解決困難,為幼兒相互學習,分享經驗提供平台。

(12分鐘,實驗實習法、討論法)

(三)再次操作,討論、擴展經驗。主要分為兩個步驟:

第一步驟:提供更多的瓶子和蓋子,請幼兒自由操作,鞏固對瓶子和蓋子特徵的認識。

第二步驟:再次討論,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根據瓶口的特徵選擇合適的瓶蓋。

通過材料操作難易程度的變化,引導幼兒對瓶蓋的不同開關方法產生興趣,幫助幼兒擴展經驗。

(8分鐘,實驗實習法、演示法、討論法)

(四)結束

熊媽媽感謝小朋友的幫助,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2分鐘,情景法)

幼兒園説課稿13

我今天説課的篇目是大班綜合活動《有趣的檢查》。

一、説教材:

對於自己的身體,幼兒一直充滿認識的興趣。我們教師需要做的僅僅是創造必要的學習情境幫助他們瞭解身體,逐步提升自我認識的水平。因此我選擇這一主題,和幼兒一起在有趣的遊戲中實現情景化的展示。通過這一活動,會讓幼兒覺得體檢既神祕又有趣,利用幼兒這一心理特點,引導幼兒瞭解人的身體以及體檢的部位與方式。

二、説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人體的某些健康體徵。

2、瞭解體檢的部位及方法。

三、教學重點:

讓幼兒瞭解體檢的方法及健康體徵。

四、説教法:

針對這次教育活動的'教學目標,根據幼兒對身體的認識瞭解情況,整個活動過程以遊戲為主要形式,整個過程動靜結合,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師幼交融互動。整個活動教師與幼兒協調着、合作着,並在有組織、有規範、有秩序中完成。

五、説教學過程:

1、各種各樣的病人。

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讓幼兒瞭解故事中有哪些奇怪的病人。

2、有趣的檢查。

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讓幼兒瞭解有哪些有趣的檢查。

3、我知道的身體檢查。

4、情境表演:“有趣的檢查”。

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幼兒表演。

5、遊戲:有趣的檢查。

整個活動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幼兒創設寬敞自由活動的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做到師幼交融,讓幼兒步步行進,逐漸成長為身心健康的個體。

幼兒園説課稿14

《水果鎖》説課稿

一、設計意圖大班的孩子語言發展很快,他們已不滿足於會使用簡單句來説一段話,而轉向為詞彙的豐富和會説一定的合成句,要理解掌握並且運用都需要經過一定場合的練習。而聽説遊戲就是用遊戲的方式組織的語言教育活動,教育目標以培養幼兒傾聽和表述能力為主,活動內容主要集中在幼兒在聽和説的理解和表達方面。聽説遊戲就能有意識地幫助幼兒練習,讓他們通過專門的集中的學習迅速地把握某一種句法的特點規律,並在嘗試運用過程中提高熟練使用的水平。我選擇的《水果鎖》這一聽説遊戲正適合大班幼兒學習。

二、説話動目標《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簡單的詞語和句式來形容一個事物。幫助幼兒學習運用"ΧΧ,ΧΧ,XXX的句型2、引導幼兒仔細傾聽同伴的講話,並能迅速、正確的對話,訓練幼兒語言反應的敏捷性。

3、使幼兒能夠遵守遊戲規則,愉快地進行遊戲活動。

目標中提到:教師要幫助幼兒學習運用"XX,XX,XXX"的句型。因此在整個活動中,我始終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教學,這既是本次活動的重點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説話動準備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和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 課前已學習過用"ΧΧ,XXX句型講話。

2、 PPT以及實物圖和實物鎖四、説教法學法為了在教學中幼兒更好的進行學習,根據幼兒學習的.特點主要採用了傾聽法、示範講解法、遊戲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

傾聽法:教師播放PPT講解是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和學習興趣。

示範講解法:老師範講能引起幼兒談話的興趣,並在談話內容及語言表達上起到示範作用。

遊戲法:在談話過程中,如何使幼兒都積極發言,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幼兒對遊戲本身有興趣,用遊戲法來刺激幼兒主動發言,克服困難,積極發言。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五、説話動程序根據大班幼兒學習語言和年齡的特點,結合幼兒園教學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以下幾環節:

一、設置遊戲情境。

二、交代遊戲規則。

三、引導幼兒玩遊戲。

四、幼兒自主遊戲。

幼兒園説課稿15

一、説設計意圖:

本次活動主要是圍繞春天這一主題,我選擇了在春天開放的蒲公英,設計了《蒲公英》這一折紙活動。突出了主題,同時讓幼兒的動手能力得到提高。

二、説目標:

1通過摺紙這一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2在學習摺痕對摺的基礎上折出蒲公英。

三、説重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學習摺痕和對摺的基礎上折出蒲公英。

難點是在折法3處,幼兒精確折到三分之一處。

四、説準備:

根據本堂活動的設計需要,我準備了:

1綠色正方形蠟光紙

2教師折出的蒲公英範例2朵

3油畫棒,剪刀,雙面膠

4歌曲《我是一隻羊》的磁帶。

五、説過程:

1、讓幼兒聽故事“美羊羊哭了”,引出本堂課

本班的幼兒對動畫人物美羊羊非常的喜歡,孩子們得知美羊羊遇到的麻煩,我會願意積極的幫助她,所以在第一個環節,我讓孩子們為了幫助美羊羊學習折蒲公英,這樣幼兒們帶着任務去學習折蒲公英會更加的有興趣,同時也會更認真。

2、出示“蒲公英”的範例和示意圖,和幼兒一起學習怎麼折出蒲公英。

孩子們喜歡動腦筋思考,這是他們的優點,所以我讓幼兒們一起來觀察示意圖,教師適當的'作一些提示和引導,和幼兒一起看示意圖,一起討論怎麼折。這樣幼兒在學會折蒲公英的同時還培養了他們的觀察力和動手動腦能力。

3、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播放歌曲“我是一隻羊”,幼兒將摺好的蒲公英貼到主題牆“多彩的春天”上。

4、活動延伸

幼兒可在區角活動中,多折一些蒲公英,把它們連起來做成漂亮的花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