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説課稿模板彙編10篇

來源:文書谷 1.92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説課稿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説課稿模板彙編10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常常模仿影視中的人物踢踢打打,並且時常模仿同伴的新動作,以此得到更多的樂趣.為了順應孩子,結合最近開展的主題活動《從頭到腳》,我設計了《腿腳功夫》這節健康教育活動課,讓幼兒在探索的過程中練習我們的腿腳,並藉助於玩沙包來體驗探索腿腳功夫的樂趣,以及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活動中,我們也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兒創造的潛力,讓幼兒創新,增強自信。本活動通過自由探索、模仿練習、相互交流、玩遊戲等方式,讓幼兒在實踐中探索腿腳功夫,同時,整個活動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的空間,讓幼兒在寬鬆的氛圍內得到發展。

二、説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它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為依據,我把教材中的兩個目標合二為一,又以幼兒所喜愛 的沙包和好玩的遊戲為導向,把目標定位於:

1、探索用不同的方法活動自己的腿腳。

2、在活動中讓幼兒藉助材料,嘗試大膽探索。

3、能按要求用腿腳完成規定遊戲,使腿腳部的肌肉羣得到鍛鍊。

4、培養幼兒與他人合作、勇於進取的精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難點定位於

重點:在活動中練習腿腳。

難點:探索用不同的方式練習腿腳。

總之,我們建立了目標的整合觀、科學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為此,我們作了以下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在這方面,準備了幼兒熟悉而喜愛的《中國功夫》。

2、物質準備:我們準備了幼兒喜歡而好玩的沙包,每人一個。還有四個輪胎及每個幼兒一個小動物圖卡(烏龜、小兔、貓、小鴨)

全方位的預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三、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我大膽改變以往先示範後講解再練習的常規教學模式,以幼兒自主探究學習為主線。首先採用了情緒激勵法和形體學習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學習。採取的方法有:啟發式提問、嘗試學習法、分享交流法、兩人合作學習法。而在最後,又以集體遊戲、競爭的方式,讓幼兒展示自我。

四、説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我用情緒激勵法來導入。以“快樂島”的人們要來和朋友比試腿腳,並以腿腳練得棒的小朋友就以小動物卡獎勵的方式,來激發幼兒“我想學”的情感,為幼兒能更快、更好地練習腿腳而打下基礎。

(2)接下來是用非常有精神、有力度的音樂《中國功夫》做熱身活動,讓幼兒感受到腿腳的功夫。為下一步幼兒探索腿腳動作做鋪墊。

(二)、基本部分

這一環節是本節活動的重點也是難點。在這部分中,我分別讓幼兒進行了兩次自由活動,兩次來分享體驗活動。目的是通過反覆的嘗試、探索、分享、交流,讓幼兒體驗到自己的腿腳力量。

1、第一次探索活動:

(1)師:你還能想出什麼辦法練習自己的'腿腳

(2)、幼兒自由探索不同的辦法練習腿腳

(3)、個別幼兒演示,其他幼兒跟着一起做。

(4)、聽音樂把幼兒創編的動作進行表演。

2、第二次探索活動:

在這次的探索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沙包,讓幼兒藉助於他們所喜愛的沙包進行探索,練習腿腳,使他們在以上的基礎上再次進行創新,可調動那些缺乏想象的幼兒,也是為下一個環節做遊戲提供練習的機會。

(1)、師:腿腳不僅可以單獨遊戲,還可以和沙包一起玩呢,想試一試嗎。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迴觀察。

(3)幼兒互相介紹腿腳和沙包的玩法,並鼓勵幼兒模仿學習。

(5)、用剛才的玩法雙腳夾沙包練習放入輪胎中

3、遊戲〈快樂向前衝〉

大班下學期的幼兒競爭意識較強,故設計了一場競爭遊戲,從而也是一個高潮,讓每個幼兒都有展示自我,挑戰自我的機會。這場遊戲兩次進行,第一次是雙腳跳五次後前行,跑到沙包處用雙腿夾沙包到終點後用雙腳夾進輪胎中;第二次遊戲是在第一次遊戲的基礎上加大了難度,換成單腳跳五次跑到沙包處再單腿夾沙包前行,最後,單腳用力把沙包向前踢出。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1、 教材簡析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認識釐米》。本課教材的編排特點是注意呈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學習數學知識,並通過多種方式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這一課作為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顯得尤為重要。這部分內容也是學生以後學習米、毫米、千米等長度單位的知識基礎。二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通過一年級上冊“比長短”的學習,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並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這一課就是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長度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

2、 教學目標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廣州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科學業質量評價標準》及本教學內容特點,以及二年級孩子好奇心強,喜歡動手、喜歡生動活潑的建構,我從知識和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個維度來確定以下目標:

①在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中,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②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徑和學習成果。在老師的指導下在自然情境中親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觀察並與同伴交流、討論認識2釐米、3釐米、4釐米等更多的釐米.

③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估算意識。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及結合二年級學生由於感性認識還不夠豐富,抽象思維能力還未形成的特徵,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會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是建立1釐米的表象。

二、説教法和學法

結合《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內容,這節課採用“直觀演示、合作探究、實踐操作”等學習方法,主要採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討論,得到自己的思考途徑和學習成果,親身體會長度單位的產生。我將圍繞如何激發學生探求新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這一指導思想,組織教學過程。同時根據指導學生的自主性原則和滲透性原則,在直觀演示認識1釐米之後,放手讓學生通過觀察討論認識2釐米、3釐米、4釐米等更多的釐米,體現出寓學法於教法之中。

三、説教學過程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此結合本課目標,我以“在活動中體驗,在實踐中運用”為教學設計理念,我設計了以下的.幾個環節:1、動手操作,合作研究;2、引導探究、訓練技能;3、練習鞏固、實踐運用;4、課堂小結、昇華認識:

課堂實施的第一個環節是動手操作合作研究,在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以下的步驟:

1、提出問題:數學書的短邊有多長呢?

2、小組合作研究,引導學生用各種不同的學具來測量。

3、引導觀察,發現數據,學生把自己的發現在小組中交流。

4、質疑,為什麼都是量數學書的短邊,可是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5、再次質疑如果測量桌子的長度,用一個個小方塊去擺,方便嗎?有什麼更好的方法?

6、引出課題《認識釐米》

因為二年級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象,抽象思維還未形成。因此從生活實際引入,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學具,通過實踐活動建立對該知識的理解。落實了第一個體會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的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同時釐米是最基本的長度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個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它進行估測或實測。反過來,學生在進行實際測量的活動中,也能進一步加深和鞏固有關長度單位的觀念。因此在第二個環節引導探究、訓練技能中我設計了多種活動,第一個活動:先是讓學生感受1釐米。在這個活動中,我先出示1釐米長的小棒,告訴學生,這根小棒的長度是1釐米,再讓學生用食指和拇指“握”小棒,讓學生説一説,兩指間的距離是多長。接着讓學生輕輕地抽出小棒,再讓學生觀察兩指間的距離,並相互説一説這是長1釐米。接着讓學生動手,用1釐米長的小棒擺出2釐米、3釐米有多長。最後讓學生找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寬度)大概是1釐米。通過這樣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學生親自參與的動手操作過程,對釐米的認識不再停留在1釐米上,而是更加豐富了學生對釐米的認識。這樣習得的知識對學生來説是不容易忘記的。從而掌握本節課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這一教學重點,從而突破難以建立1釐米的表象這一教學難點。也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第二個活動是認識尺,我通過1、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尺,找一找尺上都有些什麼。2、引導學生用尺測量小方塊的邊長是幾釐米?來認識的。從而為掌握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這一技能作準備。

(4)認識更多的釐米。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接着我設計了第三個活動認識2釐米,讓學生有機會表現自己對釐米的理解,培養學生大膽説,從0-2是2釐米,或是1-3是2釐米等等。

為了讓學生在自由輕鬆的氛圍中充分張揚個性我緊接着設計了第四個活動認識更多的釐米,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釐米和小組成員交流。

有了以上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建立1釐米的長度觀念,為了更好檢測學生掌握的程度,我設置的第三個環節練習鞏固,實踐運用。在這個環節中,考慮到學生可能會在測量中出現不正確的測量方法我先設置了第一個練習:判斷量法的對錯。通過這一題的訓練,指出了學生測量時易錯的地方,為下一步正確動手測量奠定了基礎。

教學用書和《數學課程標準》裏,明確提出要重視估測,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我設計的第二個練習是估一估,量一量綵帶、鉛筆和數學書的短邊的長度。(提醒學生先不要量,估計好了,再用尺量一量)並和同伴説説你的估計結果怎樣?你是怎樣量的?最後得出正確測量的方法:量物體的長度時一般要把物體的一端與尺子的0刻度線對齊,然後把物體貼緊尺子, 看物體的另一端對着刻度上的數是幾,它的長度就是幾釐米。這樣的設計,使估測與實際測量相互配合,有效地幫助學生髮展長度的空間觀念,增強他們測量的靈活性。

為了訓練學生的測量能力,學會用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問題我設計的第三個練習是:量一量生活中的實物:請學生選擇最喜歡的身邊物體量一量,還可以和合作量。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

課堂實施的最後一個環節:課堂小結,昇華認識。引導學生回憶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這節課你表現得怎樣? 這樣的小結有利於學生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更還好地學好數學知識。

最後我的板書設計是:

認識釐米

1釐米有多長?

如何測量?

我的説課完了,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3

一、 説教材

教材地位

從教材體系看,第三課講“企業和經營者”,從微觀的層次描述了國民經濟的細胞,第四課講“產業和勞動者”,則要從宏觀的層次上剖析國民經濟的“經脈”,而本框又是第四課的開篇之作,起到很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 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看,經濟結構調整和新產業格局形成是關鍵性問題,而結構調整的難點和重點都在農村和農業上,所以學習好本框內容可以得出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深刻體悟。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三大產業、農業和鄉鎮企業的有關知識;通過對我國農業的地位、現狀的認識,加強學生對農業的憂患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首位的觀念;並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解決農業問題的有效辦法。

知識和技能目標: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三大產業、國民生產總值、國內生產總值、農業、"兩高一優"、鄉鎮企業。

方法和過程目標:通過指導學生自學,提高學生歸納、觀察、發現問題能力和辨證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對我國農業目前所面臨的嚴峻形勢的認識,增強學生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通過學生自學,對糧食等農產品供給仍然偏緊的事實進行形象、直觀的認識,幫助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和美德。

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上面的理解,加上學生離農村生活較遠,缺乏感性認識,所以我把本框的重點確定為讓學生體認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引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強烈願望,難點確立為對如何走高產、優質、高效道路有一定的理解。

二、 説教法學法構思

(一)教學設計

根據本框教材理論知識的'特點以及學生髮展為本的思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展開教學,輔之錄像、投影等多媒體教學手段。

(二)學法設計

引導自學,提出疑問。課前組織學生進行預習,自行歸納出本課應該掌握的知識點,並提出疑問。這一方法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質疑能力,及抓住重點的學習方法。

三、説教學過程

(一)詩句導入新課:

曹操有兩句名詩:“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憑藉着這兩句名人的詩句,杜康酒竟得以千年不衰,名揚天下。(學生思考:酒從生產到出售需要哪些環節呢?輕鬆開場,激發興趣。)(二)講授新課

對於GDP、GNP部分的教學

展示教材98頁“我國三大產業在GDP中的比重示意圖”,並補充美國三大產業在GDP中的比重示意圖。我先介紹GDP和GNP的相關知識,可以由“姚明在美國NBA打球的收入”釐清兩者關係:姚明的收入應計算在中國的GNP中,或者計算在美國的GDP之中。然後結合圖表讓學生進行縱橫比較,並討論兩個問題:①統計GDP或GNP的意義有那些?

②通過比較我們能得到哪些啟示?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兩點結論。(這樣便於學生理解,也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很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對於農業部分的教學

1、由於這部分知識點多且零散,所以通過呈現“先行組織者”的方式,讓學生首先做到心中有數:①農業的含義和分類、②農業的作用、③我國農業的現狀(成就和不足)、④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的意義、⑤如何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⑥同時要大力發展鄉鎮企業。

2、農業的含義和分類由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我結合溧陽板栗和螃蟹的生產幫助學生加深對含義的理解,導入農業的作用。

3、讓學生分析教材99頁第三自然段多農業作用的描述一共講了幾個層次,師生共同探究後概括出農業的四點作用:一個形象比喻,三個方面切入。“一個形象比喻”是指農業是國民經濟這座大廈的基石, 學生討論:為什麼糧食是基礎的基礎?(從我國的現實糧食供給來討論,假設我國有錢去國外購買糧食去分析,“飯”的漢字構造分析)

5、多媒體出示美國農場與中國農田在農忙是的情景,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中國農業技術設備的落後,從而引出應大力發展農業。用民謠“想的是先富快富,盼的是政策穩定,缺的是資金技術,愁的是沒有銷路”引出如何來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然後通過學生討論、畫圖表、創設情景等方法,從政策、科技、投入、產業化四個方面啟發引導學生掌握這一內容。

6、因為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問題是目前的新問題,也是學生比較難以明白的內容,事實材料來幫助學生形象地進行認識,這裏主要是檢查學生的調查報告。並調取相關資料以天目茶場"公司+農户"模式的產業化經營為例加以分析説明。

7、農村經濟“無農不穩,無工不富”,請同學談談自己的理解。

四、課堂總結鞏固

1、先請同學們總結。

2、教師引導: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深刻的理解了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國農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要知道農業發展緩慢,農民增收就非常困難,農業社會就難以穩定,農村經濟就難以發展.以致於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所以,這些年來黨和國家一直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探索農業發展之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總之,“三農”問題的解決,任重道遠。

3、佈置兩道典型題目,當場鞏固。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黃河》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自然環境中的內容。它是接中國地形,氣候之後更直觀動態地綜合反映中國的自然環境,同時是與下章水資源和區域地理中的北方地區及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徵密切相關。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西部大開發知識內容具有重要意義。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興衰與黃河息息相關,其中藴含着深刻的人地思想。黃河的水患,斷流缺水問題又是關係着中華民族發展“熱點問題”。而對黃河的治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極強的發散思維價值。

本課的教育教學目標是:知識目標:①利用好黃河水系圖,中國地形圖瞭解黃河的源流概況是本節課的基礎。②分析“地上河”的形成及危害。③搞好黃河的綜合治理。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閲讀和運用地圖的能力;初步具有綜合分析區域地理特徵的能力,以及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生態、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的教育。

本課的教學重點:黃河存在的問題及綜合治理。

教學難點是:“地上河”的形成及危害。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而不是教學的產物。作為教師應對教材進行科學的處理,我是由淺入深,步步深入的方法,按照地理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因果關係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歡迎訪問

(二)説教學過程、教法、學法

第一步:設置情景,導入新課。

播放多媒體VCD,展示黃河的'景觀,通過動態景觀能生動地、真實準確地感受到黃河那種磅礴的氣勢,陶冶情操,激發愛國主義熱情。教師尋找切入點,自然導入新課。

第二步:學習新課

(一)黃河的概況:這部分內容是這節課的基礎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利用《黃河水系圖》、《中國地形圖》找出下列內容:①發源地、入海、幹流流經的省區。②上、中、下游界線及所在的省區。③主要支流。然後發給學生一張無註記的黃河干支流圖,要學生把以上的內容填寫出來。並讓學生分析:黃河為什麼是我國第二長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呢?通過學生的讀圖、填圖活動突出了地理課“圖不離手”這一特點。這是“地理教學活動化”模式的第一步,既注重給學生提供過量的知識,又重視給他們創設“活動情境”。

(二)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也曾多次決口氾濫,給中華民族帶來過深重的災難。我們今天怎麼來看待它的功與過呢?以“黃河——母親河?害河?”為題,開設一個簡單黃河知識的講座。學生各持己見,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整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然後找兩個有代表性的學生髮言,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和補充,母親河的奉獻表現在:①塑造了肥沃平源;②提供了灌溉水源;③藴藏着豐富的水能。教師再次設置情景播放《黃河的水利工程》,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劉家峽、龍羊峽、三門峽等水利工程,並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水電站要建立在這些地方? 提供各種免費文書文檔

教師又緊接“黃河——害河?”提出問題:為什麼説黃河是一條害河?害在哪裏?提出問題之後,學生產生了要解決問題的強烈慾望,這時又再一次設置情景,播放《黃土高原水土流失》、《黃河治理》VCD,啟發、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最後得出結論,教師歸納、總結危害表現在:①上中游的水土流失;②下游“地上河”;③斷流。

(三)分析“地上河”成因是本節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這難點,我採用的是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透過現象,層層深入地分析,找出本質內容其步驟如下:①能運用課本上“地上河”示意圖引導學生,分析黃河下游河牀有何特點?②泥沙是黃河下游河牀抬高的主要原因。泥沙是從何而來的?再次播放VCD《黃土高源水土流失》,從自然景觀入手,符合人們認識自然的規律,使這部分內容生動具體,無形中降低了教學難度。根據景觀內容進行整理;從地形、氣候、植被、支流去分析黃河成為含沙量最大的河。③黃河帶來的大量泥沙流到下游華北中原後,河牀變寬、水流平緩,大量泥沙積於河牀,使河牀不斷抬高,形成“地上河”。全靠築堤約束河水,一遇暴雨隨時隨處都有決口危險。

(四)接下來就是探究治理黃河的方案,這是本節課重點內容。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分小組進行,通過各小組協作式學習,完成小組的課題任務。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每個課題小組都提出了自己的創意,寫在紙條上。上中游水土流失組:提出方案有七、八種。教師給予肯定,並用示意圖的形式給予補充(圖略)。揭示這節課的地理原理:搞好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黃之本。通過繪圖啟發了學生的形象思維,並創設出一個真實的情境,使學生更易體會。下游組:治理黃河“地上河”方案:①改造現有河牀,將河牀修成“寬窄式”束水衝沙。②挖河固堤,利用吸泥機、絞沙機清除河牀裏泥沙。③修建水庫,蓄水攔沙。④泥沙淤積嚴重處,開挖新河道等等。斷流組提出:①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②在黃河上、中游修建水庫,攔蓄洪水。③發展節水農業、節水工業。④人工降雨等等。學生想法很多,不一列舉,想法有時雖簡單幼稚,但有創意強於無創意,而且使課本內容得到深化擴展。在這種小組協作的活動模式中,教師只是一個幫助者,通過同學們之間互相交流方案,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學生的思維在碰撞中發出火花。有的同學還提出新的大膽的設想,如:設想A:從嘉陵江引水到渭河;設想B:從洮河到渭河開挖河道讓黃河干流不再經過黃土高源,以減輕黃河對黃土高原的侵蝕,減少黃河含沙量。學生通過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體會到地理知識的有用價值,從而提高了學習積極性。

第三步:總結全節課。突出重難點:黃河之害,害在下游“地上河”的決口改道,究其根源是中游的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搞好中游水土保持工作是治黃之本。

第四步:目標檢測,概括分析,使知識系統化。

本課通過“地理教學活動化”模式運用,以課題小組形式讓學生參與學習,以解決問題的策略讓學生探究。整個課堂的活動思維線索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何解決更好。其意義在於①變陳述性教材為探究性教材;變講授為主的教學,為解決問題式教學。②選擇恰當內容,拓展為“小課題”活動,擴充數學內涵。③強化探究過程評價,讓各類學生均獲得成功體驗,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精神。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給我們描繪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麗景象,語言優美、典雅。新的職業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在閲讀上的要求是:“在國中語文的基礎上,培養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瞭解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初步掌握欣賞文學作品的方法;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及藝術手法的表現力,具有初步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編者正是按大綱要求把散文的閲讀與欣賞安排在職業高中語文第二冊第五單元,本文是第一篇課文,屬於精讀文,但對於本課,教師不宜過多地繁瑣地分析,點到為止。重在引導學生仔細閲讀,反覆品味,領悟滲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獨運的構思,以及語言藝術的魅力。

2.説學生情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職高一年級學生,多數對散文有一定了解,從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對語言美、意境美有所領會,但由於我們的學生認識問題膚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們的閲讀還停留在泛讀和初讀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尚在培養形成之中。鑑於此種情況,教師要充分利用他們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

3.教學目標

依據學生學習特點、教材特色以及大綱要求,制定教學目標如下:(出示課件)

(1)情感與態度目標: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悶的心境和潔身自好、嚮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懷。

(本文寫於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中國陷於一片黑暗之中。讀課文理解作者內心“頗不寧靜”的原因。)

(2)知識與能力目標: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揣摩語言,體會語言的抒情性,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同時,學習本文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本文構思巧妙,寫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寫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優雅、朦朧、幽靜的意境之美。語言優美,恰當地運用比喻、通感的修辭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

(3)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語文課具有開放性。

[説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4.教學重點、難點

課文四、五、六三段的賞析。本文語言充滿詩情畫意,體味語言運用的妙處,是本課的重點。通感的修辭手法學生第一次接觸,也要作為一個重點來講。難點主要有兩個:一是作者為什麼會有“頗不寧靜”的心情,二是寫江南採蓮舊俗的作用。另外教材中引用的《採蓮賦》片斷,語言較難理解,但註解詳細,學生可以據註釋自行解決。

二、説教學方法

藉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採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適時的啟發點撥,使整個教學導之有序,從而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三、説學習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為此,我設計如下學習方法:朗讀法、欣賞法、討論法、質疑法等指導學生如何鑑賞寫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語言,體會情景交融的優美意境。

四、教具的使用

收錄機、朗讀帶、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設計

擬定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設想: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釋題,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範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調,重點賞析4-6段,品味作品的語言和比喻、通感、疊字的運用

第二課時

教學設想:通過討論、質疑重在理解作者情感,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優美意境。

第一課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激趣

1.創設情境,導入課文。(設計一個較好的教學環境,為課文教學作情感鋪墊。)

在夏季的一個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輪圓月,我們的主人公心情鬱悶,想散散心,於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樣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像一幅靜謐、安詳、優美的圖畫。作者將這幅畫給我們描摹了下來,成為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們讀他的文章就像看到了那幅畫一樣。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先生。(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媒體,顯示配樂的荷塘景色,板書課題。)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

力求創新,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尤其是作者那不食嗟來之食的高尚品德深深的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今天我們就帶着深深的敬意走進清華園的荷花池,去領會朱自清先生妙筆回春之神奇。(設計這一步驟是因為朱自清是一位現代著名作家,對他應作多瞭解。出示課件。)

(二)感知

1.教師配樂範讀課文

學生聽讀,在交流聽讀的感受基礎上確定閲讀的感情基調,在老師指導朗讀方法後,再來齊讀重點段落。這樣學生有了遵循,誦讀就有了美感,讓學生如身臨其境,接受美的薰陶,也為後面賞析語言打下基礎。

要求:

(1)標出自己讀得不準字音。如曲,讀第一聲;似,與似的在一起時讀捲舌音。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輕聲朗讀,配以輕音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設計遵循漸進原理,由淺入深,為品讀課文做好鋪墊。)

教師引導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發現問題、獲取感受和認識,並用精練準確的語言加以概括。同時教師可提供以下問題供同學思考:

(A)文中所寫的景物有哪些?

(B)文中內容直接與題目相照應的段落有哪些?

(2)分組交流討論各自的認識及相關問題,教師巡迴指導,參與交流討論。

(3)教師主導,師生互答。(視具體情況,就討論未決的問題在更大範圍之內展開討論,仍以學生為主。)

主導問題:

(A)文中最能體現作者感情基調的句子是哪一句?

(B)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種感情是濃還是淡?作者感情發展的脈絡是怎樣的?(明確這些問題後,從4-5段切入)

(三)品讀--賞析

1.局部研討,欣賞朱自清筆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體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特色。

(1)學生朗讀4-5段,藉助圖片形象直觀的品味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表達效果,體會語言的美。

(出示課件)

教師點名請朗讀水平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説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後,讀相關的語段感情就要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2)賞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語言的妙處,體會景物特點。

荷葉,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寫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寫荷香,把荷香若有若無、遠遠才能聞到的這種感覺與渺茫歌聲相通,作者就這樣抓住荷塘景物特點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形象逼真的寫出景物形態美、動態美、靜態美。

此段作者集中筆墨描寫月下的荷塘,但已遠不是平日走過的荷塘了,而是作者心中的荷塘。通過這些景物作者表現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質和潔身自好,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污的情懷。景物描寫融進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以上內容應充分引導學生思考把握,教師適時點撥,然後由教師視情況加以歸納總結。

(3)荷塘月光的賞析

在第四段分析基礎上由學生自由討論品味幾個動詞的妙用,再次明確通感修辭手法的作用。教師可出示課件幫助學生體會。經過探討,荷塘月光朦朧和諧美便也呈現於眼前

2.再次出示有關荷花的幻燈片,強化學生的感受,進一步體味文章的意境。

3.小結本課必不可少,教師總結本文語言的特點,點明在柔美和諧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這裏,教師點到為止,不作過多的解釋,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藉自身的審美力、想象力,去感悟文章意境的美。最後再對這兩個畫面閲讀賞析,伴着音樂使學生整體融入作者所給出的至高藝術境界。至此第一課時便結束。

(四)討論

1.第二課時重在理解作者情感。

在閲讀欣賞4—5段基礎上以討論形式完成教學內容。(課件展示)

討論一:

回想4—6段景物描寫的特點,思考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景物特點?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討論二:

結合時代背景思考作者“頗不寧靜”的心情緣於何者?

討論三:

作者引用《採蓮賦》《西洲曲》中寫採蓮的事情,有什麼作用?

2.課堂練習

明確問題後,將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請學生配樂朗誦

教學效果如何主要通過課堂練習來檢測,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則,我把練習定位於記憶;

限時背誦第4段,效果可由學生自行評判。

(五)拓展延伸

(語文學習要出於教材,但又不能侷限於教材,應向生活延伸,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

(六)課後練習

學習本文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寫一段景物描寫的文字,抒發自己的某種感情。

説課稿 篇6

各位領導、各位教師,上午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細胞膜──系統的邊界》。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學習方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等方面進行剖析。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節課是高中生物新課改生物必修1分子與細胞第三章第一節的教學內容,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習了生物的物質基礎和細胞的種類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學好本節內容既能幫助學生鞏固前面的知識,又能為學生學習動物和植物的代謝作好鋪墊,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因此本節課在教學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2.主要內容

細胞膜是細胞中必不可少的結構。本節課主要講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教材首先介紹了細胞膜的成分,隨後教材聯繫生活實際,簡要講述了癌細胞的一些特徵;其次教材分析了細胞膜的功能;最後簡要講述了植物細胞壁的成分與功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了一下微調,從學生已學過的細菌的細胞壁入手,簡要説植物細胞壁的成分與功能。緊接着從學生能體驗到的細胞膜的功能入手,講細胞膜的功能,根據生物學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功能是由結構決定的,結構又是由成分決定的,自然過渡到細胞膜的成份。最後聯繫生活,通過本堂課的學習能解釋預測腫瘤的化驗單。

二、教學目標

教學總是具有教育性的,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為教師更要在重視知識教育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因此根據教學大綱、教材以及學生心理、生理特點、認知規律和我國素質教育的要求,把本節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

a.簡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b.解釋細胞膜在維持細胞結構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標

a.培養學生識別生物圖的能力和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b.培養學生依據科學實驗史料建構生物學知識的能力。

c.通過玉米胚的染色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3.情感目標

a.讓學生理解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建立起生命活動的物質性觀點。

b.樹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為了更好地解決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1.教學重點

a.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b.理解細胞膜對於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意義。

2.教學難點

a.細胞膜的功能。

b.理解細胞膜對於細胞這個生命系統的重要意義。

四、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1.教學方法

針對生物學學科特點,堅持以啟發探究性原則為主,綜合運用講授、談話、討論、觀察直觀教具、多媒體教學和動手實驗等多種方法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力求作到因材施教。

2.學法指導

依據不同的教法,指導學生的具體學法,體現“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通過指導學生對電腦課件的觀察,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通過指導學生做死與活的玉米種子胚被紅墨水染色的實驗,教給學生實驗的方法和動手能力;通過直觀教具的使用和多媒體教學手段,教給學生分析綜合的思維方法;通過指導學生運用形象記憶,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

五、教學程序

本節課有些內容直觀性差,比較抽象,難於理解。如難點之一細胞膜的功能,我藉助多媒體動畫、視頻,以演示生活現象,從而化抽象為具體,化複雜為簡單;而且設計了學生動手做死與活的玉米種子胚被紅墨水染色的實驗,親身感受細胞膜的功能。將難點一一突破。本節課主要圍繞細胞膜的成份與功能展開的。我把它分為四個環節來設計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導言在教學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懸念。本節課的導言我採用設疑的方法。提出問題(1)不論是微小的細菌還是高大的喬木,不論是低等的.原生動物還是高等動物人,都是由什麼構成的?(2)細胞有什麼功能?(3)細胞有哪些結構?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回答這些問題,而進入新知識的學習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2.引導探索,學習新知

(1)植物細胞的細胞壁

因為這部分知識比較簡單,而且學生也很熟悉,因此我主要採用提問的方法,你認為細胞最外面的結構是什麼?讓學生得出結論,植物細胞的細胞壁,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主要是對植物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回憶細菌的細胞壁的成份。教師點評後總結,注意點評學生的思維習慣。

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它們沒有生命活動的特殊功能。能知道細胞壁的成分與功能就可以了,重點討論的是“系統的邊界”,系統的邊界是什麼?這裏的答案就只有一個──細胞膜。自然過渡到下一個知識點。

(2)細胞膜的功能

這部分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知識抽象,學生缺乏感性認識,所以我主要採用講授法並藉助多媒體動畫來演示相應過程以及讓學生親自動手做死與活的玉米種子胚被紅墨水染色的實驗,非常直觀、形象、生動,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會充滿好奇並有強烈的求知慾x,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仔細觀察並積極思考,這時教師給與適當的指導,積極設疑,讓學生帶着問題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即有利於組織教學又利於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符合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規律,把難點分散、轉化,便於學生接受、掌握細胞膜的功能。

學生學完這些知識後,並不能把它和成分聯繫起來,這就需要教師作為橋樑,幫助學生把知識聯繫起來,進入新知識的學習。我們知道有什麼樣的結構才可能具有什麼樣功能,功能與結構是相適應的,結構又與成分相適應,那麼,細胞膜具有什麼樣的結構與成分才能完成上述的功能呢?鑑於細胞膜的結構我們還會在第四章詳細學習,我們這裏主要來研究細胞膜的成分。

(3)細胞膜的成分

通過重温科學家的探索過程,教師給出相關的資料,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更容易理解這部分,能加深對新知識的掌握,增強學生依據科學實驗史料建構生物學知識的能力。

通過對各成分功能的分析,引導學生認同成分與功能也是相適應,聯繫生活實際,引入腫瘤的化驗單。

(4)讀懂預測腫瘤的化驗單

聯繫生活實際,教師介紹腫瘤的化驗單各數據的意思,結合本課剛學過知識,學生會更加深刻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3.深入鑽研,總結提高

將知識系統化,明確重點、難點,置疑解惑。

4.鞏固練習,及時反饋

練習時突出最本質、最主要的知識,依據因材施教、教學信息及時反饋的原則,在出示練習題時,分為鞏固題和運用題。鞏固題考察學生對原材料的再認再現,運用題考察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5.佈置作業

總之在本節課上,在執行教學任務時,巧妙地運用各種教具,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發展他們的觀察、思維、想象等能力。

六、板書設計

第1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一、植物細胞壁

1.成分

2.生理功能

二、細胞膜的功能

三、細胞膜的成分

預測腫瘤的化驗單

説課稿 篇7

尊敬的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要説課的題目是《老師,您好》。

一、 教學內容:

《老師,您好》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蘇教版教材第七冊第一單元中的一首情詩,讚美了教師事業的崇高和美好,抒發了孩子們對老師的感激、熱愛的思想感情。

全詩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描寫和咱美教師事業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條是孩子們對老師的無限感激和真誠祝願。兩條線索交錯發展構成了明快的節奏和鮮明的主題。

二、説學情:

學生通過前面三年的學習,已經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質疑習慣和抓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對於含義深刻的詞語的理解已經掌握了一些方法。所以面對這首抒情詩,學生通過多讀能瞭解本首詩的含義。

三、説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教材特點和學生的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目標和實驗目標:

教學目標:

1、 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3、 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實驗目標:

利用教師節這一契機,以籌備教師節慶祝活動為目的,讓學生去搜集資料,調動已有知識和情感,加深對教師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學生熱愛教師的思想感情。

四、説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掌握本課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和掌握本課重點句子。

難點是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五、説學法:

根據學生的情況,我確定本課的學法主要為以下三點:

①注重學生讀書的個體情感體驗,充分運用讀、思、議、練的方法學習課文,做到以讀的為本,注重讀的效果;

②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③注重課堂交流。做到師生間交流,學生間交流,共同體驗成功的歡樂。

六、教學方法:

本文的教學我選擇了“激情導練”為主要教法,主要依據有兩條:依據之一是我認為激情導練法最能體現老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完美統一,以情帶動學生的理解和感悟。依據之二是我覺得這種以導練為主體的訓練程序,最適於突破本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七、説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蒐集相關資料,學生課前走訪教師。

八、教學時間:2課時,本次説的是第一課時的設計安排。

九、教學過程設計

設計本課教學時,我以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為主線,主要從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來完成學習目標。

(一)談話導入,調動情感。

1、彙報走訪教師的感想,主要談談他們教書育人的感受。

2、教師在你們心目中的形象?

(二)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就要來了,我們中隊決定舉行一次慶祝教師節的活動,大家來出出主意,你想出什麼節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兩句,想説的就説兩句。

相機引導出詩朗誦。

(三) 提供詩稿、自由練讀

1、 師配樂範讀。

2、 小組合作,自由練讀。

(1) 自學生字詞,分析字形,簡單記憶。

(2) 小組互讀,糾正讀音,初步確定朗讀感情。

(3) 試着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 小組表演,生生互評。

(四) 教師指導,提高朗讀

1、 分句訓練。

(1) 自由讀,體會一下,你最喜歡哪一句話,説説為什麼。

(2) 其他學生補充説明這句話的精彩之處。

(3) 指名朗讀這句話,生點評。

(4) 生競賽讀這句話,達到朗誦水平。

2、 如上,對相關句子進行訓練。

3、 重點部分,拓展訓練。

(1) 生質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 指名讀這些句子,師生共同解決。

(3) 再讀句子,抒發感情。

(4) 重點句子:讓春暉和朝霞在心靈閃耀;筆尖飛舞,那是春蠶悄悄地編織理想的絲線;笑語盈盈,那是甘露輕輕地撒向茁壯的新苗。帶學生理解“春暉”、“朝霞”、“春蠶”、“理想的絲線”、“甘露”、“茁壯的新苗”的.象徵義。

(5) 相機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着教師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項創造不藴含着教師的辛勞!

① 指名讀;

② 理解“浸透”、“藴含”的表層意思。

③ 換一種句式,讀一讀,比一比,體會有什麼不同?

④ 根據你搜集的資料,來證明這句話。

⑤ 飽含感情地再讀一讀。

4、 齊讀。

(五) 補充資料,增強積累

1、 調動學生積累,説説讚美教師的詩句。

2、 師出示有關讚美教師的詩文,小故事。

(六) 小練筆

1、 你們一定也有好多話想對教師説,你是不是也仿照課文寫一首詩,長短不限,我們來個新的節目——詩歌聯誦。

2、 各自起筆。

3、 主動朗讀,師生點評,以鼓勵為主,提出改進性意見。

4、 修改後進行詩歌聯誦。

(七) 作業:

1、 抄寫優美詞句

2、 小組合作,排練詩朗誦。

十、説板書設計:

本課在設計板書時,緊緊抓住重點詞語展開。板書設計重點突出,脈落清晰,既展示了教師的教路,又體現了學生的學路,對文章的內容和中心都有所提示還體現了詩歌獨特的形式,對學生理解詩歌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5、老師,您好!

昨天 今天

崇高 現實 理想 感激

浸透 、 藴含

教師

事業

真理和智慧

美好 春暉和朝霞 祝願

春蠶、甘露

以上就是我對於本課教材的理解和教學設計,如有不當之處,還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附資料:

您是蠟燭

點燃了自己照亮了別人

您是黃牛

勤勤懇懇在黑板上耕耘

您是春蠶

春蠶到死絲方盡

不,都不對

您比蠟燭的光輝更明亮

您比勤勞的黃牛更樸實

您比奉獻的春蠶更無私

對,我知道了

您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塑造心靈

淨化靈魂

永遠不知疲倦

長大了我也要——

做一名老師

為您服務!

説課稿 篇8

各位尊敬的領導,教師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將説課的內容是高中《政治生活》第八課第一框《國際社會的成員: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很榮幸能有這樣的機會與大家分享我的教學心得,希望通過這次體驗能與大家一同交流,以求完善

一、 説教材

本框題是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政治生活》第四單元第八課第一框題《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本課從國內政治上升到國際政治的層面,對國際社會的組成及其組成成員進行詳細的描述與分析,是對國內政治基本知識的延伸和深化。本課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國際社會的構成”為本課的情景導入部分。第二:“主權國家的地位和國際組織的作用”為本課的教學難點。第三:“活躍在聯合國舞台上的中國”,詳細的介紹了聯合國的產生、宗旨、地位和作用,以及中國在國際舞台的作用,該部分為本課教學重點,是對國際社會相關理論知識的具體化。

二、 説學情

本課是建立在學生對國家政治概況和基本政治概念深刻理解的基礎上,上升到對國際政治相關政治的學習,是對以往知識的必要深化。通過本框題的學習,促使學生將視野從對國內政治的認識上升到對國際社會的認識中來,促進自身具備分析世界政治問題的相關能力。

三、 説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將已學知識與本框內容相結合。在課堂中貫徹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改理念,鼓勵學生積極討論發言,將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充分調動起來,並且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四、 説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國際社會的構成,主權國家的構成要素及其基本權利與義務

2.主權對於國家的重要性以及應如何維護

3.國際組織的含義及其分類

4.理解中國與聯合國的關係,説明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是負責任的國家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判斷國際社會政治現象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關心祖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命運的民族責任感,通過感受中國在聯合國的聲音和身影,讓學生明白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是負責人的國家,從而增強對祖國的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

五、 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主權的重要性﹔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教學難點:國家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中國是國際社會負責任的國家。

六、 説教學方法

(1)教法

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還要有良好的教學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將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下列教學方法。

1、啟發式講授法。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精心通過口頭語言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並注意啟發,在講授中善於詰問並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

2、提問法。也叫談話法,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和鞏固知識,這種方法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準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即如何從一個一個問題引出過渡到另一個問題,並且要注意提出的問題要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問題的難易要因人而異,最後還要做好歸納、小結,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科學化,注意糾正學生的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幫助他們準確的掌握知識。

3、問題討論法。在課堂討論中,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利用知識。

4、熱點資料情景導入法

(二)學法

因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針對一些基礎性的知識採用學生自主預習展示法,在自主預習的基礎上,對於一些簡單地知識自由發言。針對重難點知識採用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法,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交流學習成果,在互相質疑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發現、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並在掌握書本知識後進行拓展鞏固。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七、説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採用熱點材料情景導入法。多媒體展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雅安地震多國表示願為災區提供援助》資料。

看完材料,要求學生回答:材料中共出現了哪些國際社會的主體?

時事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銜接到本課所學的內容上來。知道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

(二)講授新課

對於主權國家、國際組織以及聯合國的一些基礎性知識,重點由學生在自主預習的基礎上自由發言,展示交流,必要的時候教師予以引導點撥。

對於本課的重難點知識之一:主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維護,通過一個相對熱點的材料《中菲南海問題》,激發學生的討論興趣,在相互補充質疑的過程中得以解決,最後突出本部分的關鍵詞主權國家,接着通過幻燈片展示具體的內容,包括主權國家的地位、內型以及主權國家的基本要素,再加以詳細分析。

對於本課的重難點知識之二: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聯合國的宗旨及作用以及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是本課的另外兩個重難點,因此,通過導學案上的兩個合作探究,讓學生自主討論交流,教師予以引導點撥,從而突出重難點,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第一個探究為前面提到的《中菲南海對峙》,由材料引出一系列的'提問,通過學生自主討論後,得出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和義務。講完這個內容的重難點後,再打出一組圖片,讓學生輕鬆的知道國際組織的含義及分類,最後通過一張表格鞏固知識點,本個環節的第一個知識點就落實了。接下來,分析第二個知識點,先通過一些資料和圖片的展示,瞭解聯合國的性質、宗旨、原則、作用及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引出第二個探究《日本為何強烈要求加入常》,通過這個探究的討論,讓學生們進一步瞭解了聯合國的機構及聯合國在世界的舞台上發揮的作用,再引入一組圖片進行展示,這個知識點就牢記於心了。

最後,展示本課的板書內容,再佈置課堂作業,由學生當堂完成。

課堂總結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當今國際社會的構成,明確了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有關知識,認識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在聯合國的各項事務中發揮着積極的作用,這對於我們正確認識國際社會起着重要的作用。

八、説教學反思

這節課知識點講解基本到位,重點突出,難點也有所突破,重難點處理得相對較好,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由於與咱們的學生是初次接觸,彼此之間不太瞭解,因此,在師生互動配合方面做得不是很好,課堂氣氛一般,不是十分活躍,説明我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方面還有待加強提高;另外,可能是學生自主預習完成的情況不是太好,導致操作過程中對於簡單的一些知識沒能迅速有效的解決,佔用了一定的時間,從而使得重難點知識的討論時間不充分,顯得稍有倉促;此外,由於自己從教時間有限,作為一名年輕的青年教師,在專業知識、講課技巧與經驗方面都比較欠缺,因此感覺這節課對知識點的拓展稍微不夠 ,思路邏輯性方面也需要加強。

我的説課完畢,請各位老師予以批評指導,我一定會虛心採納,認真對待,力爭有所提高,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9

一感受閲讀的樂趣

本單元通過引導學生關注蘋果落地、自己的影子這些常見的生活現象,調動學生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

影子是有趣的,閲讀關於影子的課文,也應該是充滿童趣的過程。也只有快樂的閲讀過程,才更能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伴隨他們去快樂地探索。本課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讀為主,自我感悟為主,使他們感受到閲讀的.樂趣和這些生活現象中藴含的樂趣。針對本課各個自然段的特點,我設計了不同的閲讀活動。

第一自然段:自讀,合作表演讀。

第二自然段:聽範讀,模仿讀,個性朗讀。

第三自然段:默讀,創造讀(自編拍手兒歌)。

第四自然段:個別讀,拓展讀(向影子提問)。

二享受識字的樂趣

為了避免單調乏味的死記硬背,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個性識字,我在班上開展了“記字小竅門,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活動。初期由教師做好一些示範,如編兒歌記字、表演動作記字、講故事記字等。通過一定量的積累,學生受到啟發後,我在課堂上提供機會,讓他們互相交流自己的記字小竅門,評選最受大家歡迎的小竅門。嘗試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隨着他們的小竅門越來越多、越來越妙,孩子們的思維越來越活躍,記字興趣越來越濃厚。我又不失時機地鼓勵他們動手把記字小竅門寫下來、畫下來。如“闖”:一匹馬飛快地闖進門裏來。“宿”:寶蓋頭代表房子,房子裏住了一百個人,就是宿舍。現在,孩子們識字的興趣可高了,他們的記字小竅門在課堂上總也説不完。

三享受作業的樂趣

作業不再是知識點的重複,而是講究個性與合作,具有綜合性、開拓性,學生自主選擇、自主設計。我在練習與拓展中設計了多項不同的作業,由學生四人小組選擇一項,合作完成,再全班交流,體會作業帶來的樂趣。通過畫畫檢查孩子是否掌握有關影子的科學知識;通過猜字謎教給學生識字小竅門;通過字詞填空總結規律、積累詞彙;通過補充閲讀材料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做實驗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通過猜腦筋急轉彎讓孩子靈活運用有關影子的科學知識……

評課

本課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語文學科特點,並做到了恰當的拓展和延伸。

評課

本課教學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語文學科特點,並做到了恰當的拓展和延伸。在朗讀教學中,師生互評,以評代導,重視自讀自悟。本課在低段小組合作學習方面做了有意的探索。

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本課共有16個漢字,這16個漢字課本上均配有與其相對應的事物,字義圖,便於學生根據圖認讀漢字。因為這時學生已經學完了漢語拼音,所以每個漢字均加上了紅色的漢語拼音,以便於學生可以運用漢語拼音自學這16個漢字。其中部分是部首字或基本字。

本課的教學可分為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完成前兩組———大説明了分是古代的作戰工具和交通運輸工具;第二課完成第三組和第四組的生字教學,它們都表示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水果和糧食。這樣的安排是把學習拼音和學漢字結合起來,有利於提高學生興趣,減輕學習拼音的負擔,同時也把漢字和學生生活經驗中所認識的事物連起來,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二、説教法學法

在教學的過程中,字義理解為難點,可根據學生已有的識字基礎,指導學生讀準字音。有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漢字,教學時,先將生字的圖片展示給學生,通過觀察圖畫,讓學生初步瞭解本課漢字字義,認識該物體,再將生字展示給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生自己拼讀,讀準翹舌音和三拼音音節,同時,教師要發揮示範作用,幫助學生讀準每個字的音、字義可以聯繫現實生活的其他物品進行類比,以便於同學們真正地理解與掌握。

老師應該創設一定的語境,在説話中鞏固識字,讓學生積累豐富語言。 要激發學生喜歡學習漢字,調動學生認識本課生字的興趣,在此基礎上發展學生語言,主動識字的願望。通過認識8個漢字,培養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生態平衡,保護動物,珍惜糧食的的思想品德。

三、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師出示上一節課學習的前8個生字。

(二)出示前八個字圖片,激趣進入新課。

1、出示圖片,讓生仔細觀察,説説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2、出示生字,請生試讀,師糾正示範,注意讀準字音看準音節。

3、對生進行情感教育,要愛護小動物,愛惜糧食。

(三)總結,拓展

1、讀八個生字,説説每一部分講的是什麼?

2、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不愛護小動物,不愛惜糧食的要怎麼做?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