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説課稿模板彙總10篇

來源:文書谷 1.55W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説課稿模板彙總10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再來一次》是國小語文S版二年級下冊第課的課文。這是一篇兒童生活故事,寫小加在跳馬遊戲中因為害怕失敗,不敢跳,在媽媽的教導下明白重要的是應該努力去做。全文語言質樸,由始至終是媽媽和小加的對話,在平淡的敍述中包含着深刻的道理,接近學生生活實際,對於孩子來説很有教育意義,是一篇很好的進行挫折教育的範文。

2、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目標:

(1)、會認讀生字“扒、吞、咽、喪、戲、努、絕、棄”。能用“專心”、“不由自主”各説一句話。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失敗能發表看法,懂得做一件事要不怕困難,不輕易放棄,要努力堅持的道理。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懂得做一件事要不怕困難,不怕失敗, 不輕易放棄,要努力堅持的道理。

教學難點:懂得做一件事要不怕困難,不怕失敗,不輕易放棄,要努力堅持的道理。

二、説學生

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水平的閲讀能力,能借助拼音獨立讀通課文。教學這一課時,學生已經能説一段較完整的話,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的共鳴,同時也積累了不少與本課有關的生活素材,這也正是學習本課的有利因素。本課主要是對話,教學時,引導學生注意從人物的行為和話語中瞭解人物的心情,讀出不同的語氣,體驗人物的感情。以讀促思,以讀促悟,重點理解小加跳馬時的心裏想法,和媽媽勸告、鼓勵小加的話,使學生明白揭示的道理,培養學生不怕失敗,努力堅持的毅力。

三、説教法

這節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我以一個夥伴的身份給學生加油,並作適當的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説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四、説學法

朗讀感悟法:閲讀能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而自讀、自悟是閲讀的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五、説過程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讓學生在讀、悟、議這種寬鬆民主中的氛圍中學習。作為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架設生活與教材的橋樑,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並參與其中,推動學生去深入地感受。因此,我的教學過程如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上課伊始,我是這樣導入的:課件出示一組圖片,並伴以恰到好處的點評:當你在足球場上漂亮地進了一個球時,觀眾們會大聲對你喊:“再來一次!”當你學騎自行車摔了一跤時,爸爸會鼓勵地對你説:“沒關係,再來一次!”當你在回答問題時,因為緊張沒有説清楚意思時,老師會親切地對你説:“再來一次!”

這時學生已經從圖片的解釋中發現了“再來一次”,這時順勢讓學生説一説自己對“再來一次”的`理解,從而引入本課的學習。

(一)初讀課文,回顧生字詞語。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裏,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這一環節,我首先課件出示第一課時學過的生字詞,採用請小老師教讀、個別認讀、齊讀,選詞語造句等方法讓學生回顧生字詞。

然後我用課件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同時請學生輕聲跟讀,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從整體上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把握。

(三)細讀課文,感悟延伸。

課標中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在這一環節我重點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如:聽老師讀、齊讀,自由讀、分角色讀等。

第一自然段我先範讀,讓學生説一説從老師的讀中知道了什麼,是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小加不高興的。最後讓學生一起讀一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加不快樂、難過的心情。

教學第2~7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然後讓學生説一説小加究竟遇到了什麼難事。這篇課文對話比較多,便於分角色朗讀。在分角色讀時先讓學生在小組裏試讀,給學生創造了一種競賽氛圍,看哪一組同學讀得好,配合得好。然後老師也加入進來分角色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不同人物的心情。

8—12自然段是學生重點應領悟的,其中媽媽的話是要求學生重點理解的。因此教學時我用課件出示媽媽説的話,指名學生充分地讀一讀,然後讓學生説一説你從媽媽的這段話中,讀懂了什麼?讓學生各抒己見,用自己的話説一説自己的理解。最後再讓學生分角色讀一讀,在讀中進一步感悟媽媽説的話。

(四)拓展延伸

《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中,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藉助教學難點、重點、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時地給已經在閲讀課文中得到許多啟示的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引導學生用 “ 面對失敗,我認為 __ __ 。 ” 的句式,説一説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或失敗的經歷時是怎麼做的。學先自由練説,再點生髮言。這樣的話題,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的聯繫,培養了他們綜合應用的能力。

六、説板書

好的板書不僅起着舉綱張目的作用,還有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了更好的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我設計瞭如下板書:

再來一次

媽媽 小加

專心做 失敗

不放棄

説課稿 篇2

一、緊扣特點,説教材

1、今天,我説的課文是魯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第7課《一分鐘》。課文以國小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卻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歎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後悔和寶貴的教訓。選編本課的意圖不僅是讓學生知道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在課文中識記生字。

2、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閲讀教學的要求,結合單元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認識 9個生字,會寫“鍾”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體會元元的心情,感悟時間的寶貴。

3、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4、教學難點:識記生字,理解“哈欠、決定”的`意思,感悟時間的寶貴。

二、説教法:

基於以上一些想法,下面我就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進行説明:

(一)設疑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我根據低年級孩子好奇心強的特點,設計了一分鐘本應該等於六十秒但元元卻讓一分鐘等於了二十分鐘這個小問題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揭開了本節課的序幕,讓學生對新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下文的學習作好鋪墊,埋下伏筆。

隨機識記“鍾”字:

“鍾’字是本節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我採用歸類識記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你還知道哪些字也帶着金字旁?”引導學生歸類複習,在對比中不僅讓學生聯想起以前學過的生字,更旨在讓學生獲得對形聲字的構字方式及認讀方法的直觀經驗,體會漢字傳情達意的獨特魅力。

(二)初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課文,思考“一分鐘與20分鐘分別指的是什麼?”理清文章的脈絡,幫助學生把握住課文內容,為重點段落精讀感悟做好準備。

(三)精品細讀,隨文識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閲讀教學的重點。課標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使用結合。本課的生字教學中,我主要採用隨文識字的方法,在教學中注意滲透識字方法。

在教學“零”字時,我先引導學生模仿鬧鐘的聲音,讓學生讀準“零”在本課的變音——丁零零,再通過填空的形式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加以識記。 這樣,通過師生間的適度對話,將漢字融於生活化的語境中,使之活起來,以此增強學生對漢字的識記與運用,從而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內在動力。

在此環節中,我將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採用多種識字方法進行自主識字上,例如:

a、猜謎語識字:“大門裏邊有市場”(鬧)

b、加一加識字:哈、遲

c、熟字換偏旁識字:快、塊、訣—決

d、漢字演變規律識字:欠

e、理解詞義識字:歎、悔

(四)引導體會兩次“歎氣”,多元閲讀,以讀代講

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培養學生敏鋭的語感,就必須從語言文字的細節入手。第一段的教學中,我抓住“哈欠”一詞,引導學生做動作、説體會,並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感受元元的心理,讓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後面的朗讀訓練中,我抓住文中的關鍵詞“歎氣”進行反覆咀嚼品味,引導學生加動作表演,讀出元元后悔的語氣,從中懂得時間的寶貴,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從而突破本文的教學難點。

(五)找朋友,複習生字:

做“找朋友”、讀課文編寫的小詩,的遊戲、。

通過有趣的遊戲活動,既鞏固生字識記,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謂一舉兩得。

(六)趣味寫字、及時評價:

“鍾”是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寫這個字時,我讓學生先認真觀察,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左邊的金字旁要寫的小一些和右邊的中字要捱得緊一點,中的第一筆豎寫在書中線上,第三筆橫正好寫在橫中線上。

寫字評價環節意在讓學生對自己的書寫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並在評價中學會自評,學會反思。這樣的評價有利於學生進行自我操作,寫完後學生會認真審視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反思中培養對漢字的審美能力;在反思中學會讚賞自己,培養自信心;在反思中也初步意識到自己存在着不足,並能在自我評價中不時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三、簡潔大方,説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是課文精華的體現,簡潔大方的板書能吸引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因此,這節課我通過板書多睡一分鐘、遲到20分鐘讓學生體會到一分鐘的寶貴,引導學生做一個珍惜時間的人。

總之,以上設計我力求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在教學設計總體上體現“實”字,在具體教學環節中體現“精”字,在教學過程中體現“真”字,將紮實的語言訓練和“個體價值的體現”結合起來。

説課稿 篇3

導讀: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唱歌技能是音樂教育的任務之一。我們不能一味追求單純的技能技巧。我們進行唱歌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給幼兒提供享受美的機會,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掌握表達感情的工具,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一、設計意圖

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唱歌技能是音樂教育的任務之一。我們不能一味追求單純的技能技巧。我們進行唱歌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給幼兒提供享受美的機會,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掌握表達感情的工具,養成良好的唱歌習慣,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根據以上的指導思想,我設計以下活動。

二、説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能享受唱歌的樂趣,並初步知道歌曲的名稱,理解歌曲的內容。

2、學習用歌聲表達歌曲的幽默、風趣。

3、教唱歌曲《顛倒歌》,並能跟唱整首歌曲。

三、説教材

《顛倒歌》這首歌曲旋律有個性,歌曲形象、生動,歌詞幽默、風趣,詞曲結合得比較好,唱起來上口,它十分真實地描述詼諧逗樂的動物場面。幼兒對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兒在唱歌時感到十分愉快,有利於形成他們樂觀、開朗的性格。 《顛倒歌》音域為6度(1=D)最高音b,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兒童最感舒適的音域內進行,比較合適幼兒唱,速度為中速,節拍為2/4拍,節奏平穩,幼兒易於掌握。

《顛倒歌》的重點在於在活動中能享受唱歌的樂趣。因為我們進行唱歌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給幼兒提供享受美的機會,使幼兒獲得快樂的源泉。使幼兒能在快樂的唱歌活動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難點在於學習用歌聲表達歌曲的幽默、風趣。要求唱歌時有表情,這種情意的產生應出自幼兒的內心,表現在幼兒的歌聲中。這就要求幼兒不僅要理解歌詞,掌握歌曲,還要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自內心的表現出來。這對幼兒有一定的難度。

四、説教法、學法

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為目標服務,因此根據歌曲的特點及幼兒的具體情況,運用了遊戲法和直觀法,最終達到教學目的,培養了幼兒音樂感受力,音樂想象力,音樂記憶力。

遊戲法在幼兒學習中起着重要的動力作用。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則不會使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同時讓幼兒體驗在集體活動中的樂趣。老師通過設置疑問,配以色彩鮮豔的.圖片,把幼兒帶入一個詼諧有趣的場景中;視聽的結合,有助於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老師的整體教學法及分段教學法加深了幼兒對歌曲的印象,進一步學唱整首歌曲,而在表演歌曲中,老師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力及感受力,讓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表現歌曲的風趣,同時也提供給幼兒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

五、説學具準備

貼絨教具:獅子、老鼠、大象、螞蟻、小鳥、小魚、公雞、母雞。老師出示了顛倒的圖片,使幼兒馬上形成鮮明的對比。圖片直觀形象,提高了幼兒的興趣。

六、説教學程序

根據大班幼兒學習音樂活動的特點和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環節:

1、導語、引起興趣(複習律動)興趣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強有力的動力之一,尤其是幼兒興趣可以吸引幼兒去參加各種活動,積極學習各種知識,從而發展各種能力,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開始部分主要是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他的興趣,為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老師導語:“今天森林裏發生了一件大事,有好多動物都來參加森林大會,看,第一個跑來參加的是小馬。”幼兒聽音樂做騎馬動作進教室。老師:“誰第二個來了?”幼兒學做小猴子動作。

2、節奏訓練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是音樂的生命力源泉,因此,我特別強調從節奏入手進行音樂教育,結合語言的節奏、動作的節奏來訓練和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為學習一首歌曲打下堅實的基礎。

3、練聲音優質美是唱歌的基本要求,應從小培養幼兒習慣於用自然的聲音唱歌,而練聲是最好的方法,它可以讓幼兒的聲音得到一定的放鬆及鍛鍊。

4、教唱新歌曲《顛倒歌》

(1)、設疑、提問

老師説:“森林仙女告訴小動物們,今天森林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請小動物仔細聽,你們能不能聽出哪些地方發生奇怪的事。”老師範唱,幼兒回答。激起幼兒聽歌曲的情趣,啟動幼兒的思維。

(2)、視聽結合,觀察對比,加強感知出示貼絨教具,老師將大獅子與小老鼠,大象和螞蟻的力氣進行比較,然後範唱第一段歌曲,再將小魚與小鳥,母雞和公雞的特點進行比較,並範唱第二段歌曲,加強幼兒對歌曲內容的理解及記憶。

(3)、幼兒學唱歌曲老師通過整體教唱法進一步加強幼兒的音樂記憶,學會唱整首歌曲。

(4)、歌曲表演大班的幼兒已經積累了一定唱歌的經驗,又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因此,可以進一步向幼兒講講為什麼自己這麼唱,這一首歌自己想怎麼唱,這樣會使幼兒在學唱的過程中,在情感的表達上既有模仿,也有創新,同時也注意到音色的

變化。老師説:“這首歌王老師覺得非常有趣、好玩,所以在唱的時候,臉上帶着笑容,聲音不能太慢,要輕快活撥,你們覺得這首歌應該怎麼唱呢?”引導幼兒用幽默、風趣的歌聲及表情來表達。5、複習舞蹈《猜拳遊戲舞》利用舞蹈結束自然又輕鬆,可以讓整節課推向高潮,令人意猶未盡。

説課稿 篇4

一、説七年級作文訓練的總體目標:

七年級階段能完整生動的記敍一件事,寫出一個有特點的人就可以了。每個學期中,片斷練習應多於成篇練習,多作分解性的,專題性的練習,設置台階,最終使7個成篇的大作文達標,甚至達優。

二、所教七年級學生在人物語言描寫這個環節上的現狀分析

新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我們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的設計都要以生為本,以自己所教學生為主,那麼學生的上一次,甚至上幾次所寫出來的作文就是我們老師作文教學最好的備課教材和依據。針對學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問題,設計專項專題指導訓練,可能是一節課,甚至是幾節課。這樣從學生自己的現文出發,更有針對性和説服力,更能有的放矢。

在同學們寫一個人物時的作文裏,作文訓練重點是抓住人物特點寫人,並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特點。通過作文訓練,我們發現學生在人物語言的描寫方面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人物語言提示語的位置變化單一,死板,不會靈活運用提示語的位置變化,讀起來不富於變化,也不能和人物情感的起伏相呼應,更談不上吸引人。學生並非不知道人物語言提示語的位置可以變化,但他們缺乏清晰的感悟,需要教師的點撥。

2、寫人物對話的時候,只注意寫人物説的話,而不注意描寫人物説話時的神態、動作,老是“我説”、“你説”、“他説”,人物好像冷冰冰的在説着台詞,讀不出情感的變化。 寫出來的文章乾巴、乏味。

3、有少部分同學在進行人物語言描寫時不夠真實、不太自然、不太合乎情理。讓人感覺假大空。

4、可能是寫作的隨意性以及孩子本身平時語言的隨意性,孩子在人物語言描寫時沒關注場合情境。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習語言描寫的相關寫作知識,指導學生學會用語言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2、過程與方法: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合作讓學生學會語言描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增強他們對寫作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四、説教學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依據不同的寫作對象,寫出生動具體的文章”。可是學生寫出來的人物往往公式化,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很欠缺。我覺得如果學生掌握了人物語言描寫的技巧,再聯繫生活和寫作經驗,寫出較好的文章應該是不成問題的。根據學生在寫作中的這一實際情況,我把本節課教學重點定為:學習語言描寫的相關寫作知識,指導學生學會用語言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難點定為:學生學會用語言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能在寫作實踐中應用。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組織學生學習語言描寫的前提下,教師給出語言描寫的思路,指導學生進行語言描寫訓練。在教學設計中,前一環節是後一環節的鋪墊,後一環節是前一環節的推進,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讓學生課上有一種“原來作文並不難”的感覺,好像在做一種有益的遊戲,樹立學生的信心,指導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主動探索,合作交流,逐步學會在寫作實踐中運用語言描寫。

五、説教法、學法

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按照規定的教學內容,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所以教師應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做到教材讓學生審讀,規律讓學生尋找,疑問讓學生議論,錯誤讓學生辨析,知識讓學生梳理。大綱要求: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合作教學,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和學生關係,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法、學法:

教法:引導法、合作法、拓展法、實踐法。

學法:激發興趣法、討論法、評議法、舉例法、探究法。

偉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有這樣一句名言:“一個壞的教師是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是教人發現真理。”這就告誡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在激活學生思維的“深”度和調動學習主動性的“廣”度上下真功夫,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自始至終地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為了訓練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

六、説教學過程

(一)通過問題探究,學習語言描寫的相關知識

什麼是語言描寫,語言描寫有什麼作用呢?我們來看兩段文字(大屏幕展示):問題探究:

1、以下兩個片段的B組句子主要採用哪種描寫方法?

2、比較一下, B組句子運用這種描寫方法後有何好處?

A:哈爾威船長不準男人走在女人前面。

B:哈爾威船長説:“哪個男人膽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

A老大臣認為這布料很美,他很滿意。

B “哎呀,美極了!真是美極了!”老大臣一邊説,一邊從他的眼鏡裏仔細地看,“多麼美的花紋!多麼美的色彩!是的,我將要呈報皇上,我對這布料非常滿意。”

我選擇的這兩個語段,一是《皇帝的新裝》中的一段話。雖然沒學這一課,但是孩子們很熟悉這篇童話故事。看到題目自然會高興;二是剛學過的課文,看到以前學過的文章,還會減輕對學習新課的壓力,所以我設計這兩個語段來明確語言描寫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方面想借助這段話對學生進行讀的訓練,讀和寫是分不開的,有讀的興趣逐漸會養成寫的興趣。

通過這兩個語段的比較閲讀讓學生明白了運用恰當的語言描寫能使文章逼真、傳神、生動、形象,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更好地表現人物性格,揭示文章中心。學生知道了運用語言描寫這麼好,肯定就有運用的慾望。

(二)針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

1、※語言描寫的基本描述形式

(一)、提示語在前面(學生常用的格式)(多媒體展示)

媽媽輕輕地摸了摸我的額頭,心疼地説:“瞧你,這兩天人都瘦了。以後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二)、提示語在後面

“瞧你,這兩天都瘦了。以後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媽媽輕輕地摸了摸我的額頭,心疼地説。

(三)、提示語在中間

“瞧你,這兩天人都瘦了。”媽媽輕輕地摸了摸我的額頭,心疼地説,“以後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四)、提示語在兩邊

媽媽輕輕地摸了摸我的額頭,“瞧你,這兩天人都瘦了。以後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她心疼地説。

(五)、沒有提示語

直接引用人物説話的內容。 這種形式必須在一定的環境裏使用。

“瞧你,這兩天人都瘦了。以後可得注意保暖,不能再感冒了!”

“媽,我知道了。”

後四種,讓學生自己變換,並寫在課堂篇子上。

我們在作文時,不要只用一種描述形式,而是隨事情發展的情境出現,靈活運用提示語的位置變化:提示語在人物語言之前,在人物語言之後,在人物語言中間以及無提示語,讓人讀來富於變化,感覺波瀾起伏,人物的特點也藴含其中了。學生並非不知道人物語言提示語的位置可以變化,但他們缺乏清晰的感悟,需要教師的點撥。認識到人物語言提示語的位置這麼多,還愁他們再幹巴巴地寫“你説,我説”嗎?

2、語言描寫要真實、自然、合乎情理

由於人物的.地位、身份、個性、經歷、年齡、職業、文化教養等不同,這就決定着人物的語言必定是色彩斑斕的、變化萬千的。語言應力求真實、自然、合理。

先舉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家哥倆鬧分家,幾天也沒分清,就請裁縫、廚師、船老大、車把式四人來説和。這四人覺得事情棘手,於是相邀先到廚師家碰個頭,討論一下。

甲:“我看咱們去了要快刀斬亂麻,別鍋裏碗裏分不清。”

乙説:“咱們辦事不能太偏了,要針過去線過去才行。”

丙接過話茬兒:“咱原先也不是沒有管過這號事,前有車,後有轍,別出格就行。”

丁聽得不耐煩了:“我看別在這裏哆嗦了,不如到他家再見風使舵。”

廚師的媳婦“撲哧”一聲笑了:“你們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賣什麼的吆喝什麼。”

提問:從文中你能看出甲、乙、丙、丁都是誰嗎?廚師的媳婦又是幹什麼的呢?

( 這個問題就是要求我們讀者根據人物語言去判斷這幾個人的身份. 明確:這説明這些人物的語言能夠表現鮮明的個性特徵. "鍋了碗了" "針過去線過去" "前有車後有轍"這些極具職業特點的用語顯示出它們的使用者分別是廚師,裁縫,車把式和船老大.而"賣什麼的吆喝什麼"透露出廚師媳婦的身份—商人.因此,我們要寫好人物,必須寫出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努力做到"話到人到"

接着請看一位學生的作文片斷:(大屏幕展示)

八歲的小明對爸爸説:“你給我好好聽着,下班就回家,不準喝酒打牌……” 八歲的小孩會這樣説嗎? 應該是誰説比較合適?

不識字的農民李大伯説:“今天的菜真鹹,氯化鈉(食鹽的化學名稱)放得太多了。” 符合説話人的身份嗎?作為李大伯,該怎麼説?

因為這兩個例子比較簡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所以我通過這兩個例子引導學生明白人物的語言必須個性化,符合人物獨特的身份、地位、年齡、職業、文化教養等,使讀者聞其言便知其人。如果不符合,會給人很假的感覺。特別是在討論李大伯時,同學們很積極,有説自己媽媽的,奶奶的,還有爸爸的,各有特點。

3、語言描寫要注意場合情境

人物的語言描寫還要注意場合情境,寫出人物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的語言。比如上課時、遊戲時、在家時、在外時……即使是同一個人,同一句話,在不同場合説的方式、語氣都應有所不同。

請同學思考: “你的語文課本不見了,在課堂上、下課時、在家裏會怎樣呢,説的話一樣嗎?”

課堂上不見課本:

下課時不見課本:

在家裏不見課本:

我設計的這一內容並不難,都是同學們經常會遇到的情況,通過設計這個小片段讓學生明白了人物的語言描寫還要注意場合情境,寫出人物在特定環境條件下的語言。比如上課時、遊戲時、在家時、在外時……即使是同一個人,同一句話,在不同場合説的方式、語氣都應有所不同;讓同學們知道作文並不難,其實就是把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用語言描述出來。這樣同學們就不會一提到寫作文就皺眉頭了。

當然,既要有全體學生達到的基本要求,也要有層次、有坡度地分類要求。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學習了語言描寫的方法後,為了讓學生當堂利用,我讓他們把自己丟書的情況用文字語言描繪出來,可以寫一個場景,也可以寫三個場景;看誰寫得多。寫完之後,選同學讀,師生共同評價。

4、語言描寫要能夠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

情境練習:

某一同學亂潑污水,玷污了牆壁。大家紛紛議論,是否該主動告訴老師。針對這一情境,請同學們進行對話描寫。

要求:用A、B、 C、 D、E代替人物姓名,寫一羣不同性格的人對話內容。

A:“你闖禍了,等着挨罰吧!” (幸災樂禍的人)

B:“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認,誰知道是你潑的水呢?” (不誠實的人)

C:“我看你還是快去自首吧,‘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嘛!’” (幽默的人)

D:“那不是自投羅網嗎?” (固執的人)

E:“我有辦法了,你去拿一根棍子來,綁在背上,去負荊請罪。” (惡作劇的人)

5、描寫人物語言時,配以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在描寫人物語言時,配以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人物性格就會更鮮明、生動,人物形象更富感染力。有些學生寫人物對話的時候,只注意寫人物説的話,而不注意描寫人物説話時的神態、動作,老是“我説”、“你説”、“他説”,寫出來的文章乾巴、乏味

作文片段舉例:玻璃窗被砸壞了,開了一個籃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過來,説:“誰弄壞的?”董小天説:“沒看見。” 高芳芳説:“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認。老師説:“還有誰看見了?”李星説: “沒看見。”

:這一段描寫顯得單調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們性格的個性化語言,就會好象真的聽見他們的聲音,同時添上相應的表情和動作,就會加強對話的表達效果.

玻璃窗被砸壞了,開了一個籃球大的窟窿。班主任走了過來,瞪着眼:“誰弄壞的?”搗亂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道:“鬼才知道,又沒有人叫我們一定要看好玻璃窗?”旁邊的張小勇朝老師做了個鬼臉:“哈……,開了口,好涼快喲!”誰知這一下卻惹惱了站在旁邊的高芳芳,她大聲説道:“是董小天,他和張小勇在玩,拿掃把大鬧天宮,張小勇推了董小天一把,董小天一火,掄起掃把朝他死勁地打去,結果張小勇一躲閃,董小天就打到了玻璃,碎了。”董小天一跺腳:“大白天別説夢話!你小心點,不要誣陷好人!”高芳芳理直氣壯:“我才不瞎説呢,大家都看見的。你憑什麼做了壞事,還耍嘴。”老師望了望四周,説:“還有誰看見了?”“我……沒看見。”李星使勁地嚥了一下口水,神情恍惚。

改動後我們可以看到搗亂鬼無事生非,油嘴滑舌,張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義,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軟弱,膽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點活靈活現.

(由於時間關係,有些同學沒寫完,我留在課後繼續寫和整理)

把“某一同學亂潑污水,玷污了牆壁。大家紛紛議論,是否該主動告訴老師。”那段不同性格人物對話的練習再配以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比較其效果。

我呆呆地站在教室門口,同學們圍了上來。

A眯着眼睛笑嘻嘻地説:“你闖禍了,等着挨罰吧!”

“不怕,只要你自己不承認,誰知道是你潑的水呢?”B瞪大眼睛説。

C湊了上來:“我看你還是去自首吧,‘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嘛!”

D打斷他的話憤憤不平地説:“那不是自投羅網嗎?”

“哎,我有辦法了,”E手舞足蹈地説,“你去拿一根棍子來,綁在背上,去負荊請罪。”

大家聽了哈哈大笑。

(由於時間關係,有些同學沒寫完,我留在課後繼續寫和整理)

(三)本課總結

語言描寫的基本描述形式要交替使用

語言描寫要真實、自然、合乎情理

語言描寫要注意場合情境

語言描寫配以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四)佈置作業

重點訓練語言描寫配以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1、繼續把那段不同性格人物對話(把牆壁弄污了)的練習配以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

2、繼續寫(玻璃窗被砸壞後)的對話

七、教學反思

1、引導學習思路,為學生自主學習搭設平台。

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説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國中的作文教學浩繁且沒有頭緒,就像整個宇宙一樣博大精深。作為一名教師,如何讓學生找到寫作靈感呢?這當然需要教師的點撥功夫。教師的教學設計就像一架梯子,把學生的思維引到了至高點,讓學生去摘取那顆最美的星辰。在本教學案例中,我努力設置“支點”,精心架置“梯子”,使寫作的內容適合學生的口味,把寫作的內容渲染到最濃的程度,帶領學生捕捉寫作靈感,給他們創作最佳的寫作環境,讓學生課上有一種輕鬆感,好像在做一種有益的遊戲。教師始終以一個引導者,組織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引在知識點,導在關鍵處,撥在疑難中。

2、創設交流情境,拓展學生合作交流的空間。

美國創造學的奠基人奧斯本認為:對一個成功的“人腦風暴”來説,許多創造性的方法都是在交往中產生的。創造性的人才通過相互交往成為獨立的人。創造心理研究表明:闡述、爭辯、議論,有利於創造思維的發展。在本教學案例中,我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創設多種形式的交流情境:師生合作、小組合作、同桌合作、人機合作,隨堂寫,當即評,人人動手,個個動口,為學生提供了思維摩擦與碰撞的環境,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工程中學會溝通、學會互動、學會分享。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學會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在合作中學會學習。

3、不足

這節課我選取的點太多,有些環節學生在課堂上寫得還不夠不透,所以就把它們放在課後繼續寫。

教學形式還單一。

4、課後反思教學設計調整:

這節課就指導語言描寫的基本描述形式要交替使用和描寫人物語言時,配以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兩個點,其餘點到為止或者有必要在設計一個專題。這樣學生完全可以就在課上練實練夠,而且還能當堂修改整理本上已寫的成文。

説課稿 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圖畫,理解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地觀察荷花的方法,把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

3。利用思→劃→找的方法理解重點詞語。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有的……有的……有的……寫幾句話。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白荷花開放的種種姿態,想象出“一大幅活的畫”的景象。

2。體會“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時眼前出現的景象。

教學難點

體會是大自然創造出的荷花,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見過荷花嗎?

誰能説説你所見過的荷花是什麼樣的?

今天這篇課文,就將帶我們去欣賞一池白荷花的美景,打開書80頁。

二、完成預習

1。讀預習,瞭解大意。

2。預習中對學習課文提出了哪些要求?

(1)仔細看看圖,再讀讀課文,想想作者看到的白荷花都是什麼樣兒的。

(2)看着看着,作者有了什麼感覺。

3。仔細觀察書中的插圖,説一説圖上畫了什麼?(一池美麗的荷花。)

荷葉是什麼樣的?荷花又是什麼樣的?

(觀察後自己説一説,兩個人互相説一説。)

指名説圖,注意説時要按順序:

板書:(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

4。剛才同學們説的都很好,那麼課文又是怎樣將一池荷花寫得淋漓盡致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自由讀課文:

(1)想一想作者看到的白荷花是什麼樣兒的?

(2)看着看着,作者有了什麼感覺。

(回答時可將第2、4自然段讀一遍。)

三、默讀課文

1。劃出文章的自然段。

2。找出容易讀錯的字音。

板書:挨挨擠擠:挨āi不要讀成ái;

蓮蓬:蓬應讀輕聲pen;

姿勢:勢慶讀shì

衣裳:裳應讀輕聲shang。

3。指名讀課文注意字音要讀準確。

糾正:“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不是“姿態”,齊讀這句話。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觀察了圖畫,初讀了課文,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

二、新課

1。(教師將荷花的掛圖,掛在黑板的左邊。)

請一個同學來讀課文,其它同學聽音樂觀察圖畫,體會一下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怎樣把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的。(配樂鋼琴曲。)

2。老師曾交給你們了理解一段話的方法,誰還記得是哪三個字?

板書:思(問題)→劃(句子)→找(詞語)

這節課我們繼續用這三個字來幫助我們理解課文。打開書:80頁

3。為什麼一進門,我就往荷花池邊跑去?

思考問題,看看從哪個自然段找答案。(第1自然段。)

找句子,劃出重點句子。

劃出詞語。(教師指黑板上的三個字:聞,清香。)

板書:聞清香

“跑去”表達了作者什麼心情?(作者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

4。是荷花的清香將我帶到了荷花池邊,我首先看到了什麼?板書:看

(“荷花開了不少”)表示荷花開得非常多,先引起了我的注意,概括的寫荷花給我的整體感覺。

5。走到荷花池邊作者按怎樣的順序觀察的?默讀第2自然段從文中找答案。(從下到上。)

先描寫的是荷葉,荷葉是什麼樣的?板書:葉讀句子,找重點詞語(“挨挨擠擠”)板書:挨挨擠擠

什麼叫挨挨擠擠?(靠近、緊緊地挨着)

看老師寫這四個字就是挨挨擠擠的。(教師將這四個字寫得比較緊密。)

“挨挨擠擠”説明了什麼?(荷葉生長得很茂盛。)

6。荷花就在這挨挨擠擠的荷葉之間長出來了?(長字讀重些。)

有的同學聽出了老師的錯誤。(書上説是冒出來了。)

“冒”是什麼意思?(向外透,往上升。)

我們一般説什麼“冒”出來了?(水開了從壺蓋邊冒出來了,煙從煙囱裏冒出來了……)

也就是説冒是用來形容正在動的東西,本身荷花是靜止的這裏用“冒”字來形容就怎麼樣了?(就把荷花寫活了)板書:活

簡單的一個字就賦予了書本上荷花生命,你們説這個字用得好不好?板書:冒我快把它寫在黑板上吧!

7。那麼這些荷花都是什麼樣的呢?板書:花

請你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從文中劃出有關的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兩人一組,一起學一學。(學生自由討論。)

指名説:先讀句子,再找出重點詞語。

(1)“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重點詞:才展開,才展開表示什麼?(剛剛開)板書:才展開

(2)“有的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重點詞:全展開,全展開了,已經露出了蓮蓬説明了什麼?

(全開了)板書:全展開

(3)“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重點詞:要破裂也就是説荷花將要開放的'。板書:要破裂。

破裂是什麼意思?(破開,分開)白色的花瓣,緊裹着嫩黃色的小蓮蓬,花瓣馬上要破裂,使你聯想到了什麼?(小雞出殼)

請一個同學到黑板上指一指三種不同姿態的荷花。

8。描寫荷花樣子的三句話開頭都用了一個詞“有的”,這三個詞就表現了,一池荷花三種不同的姿態,也就是説一件事的三個方面。下面咱們用“有的……有的……有的……”説幾句話。(教師掛出二幅表示不同場面的插圖,要求學生説出。)例如:星期天,同學們一起到空地上植樹,他們幹得可起勁了!有的和同學一起扛小樹苗。有的將水倒入栽好的樹坑裏。有的在給小樹添土。

9。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荷花是什麼樣的,它就這三種姿態嗎?作者在這裏不多向我們形容荷花的各種樣子,而是怎麼説的?(而是説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為什麼不在這裏多寫幾種呢?(①千姿百態,無法形容;②太美了,無法形容;③抓住重點來描寫。)板書:姿勢不同。

10。作者只好把眼前的美景看作了一大幅活的畫。板書:的畫

哪位畫家這麼了不起創作出這麼美的一幅畫呢?板書:美

(大自然)大自然可真了不起。

2、3自然段作者主要將所看到的寫清楚,寫得非常美,誰能將這種美的感覺讀出來,讀一下2、3自然段。

11。我看着看着就出現了奇蹟,範讀第4自然段。(教師邊讀邊將小女孩,蜻蜓,小魚貼入圖中)

作者太羨慕白荷花了,自己也想成為一朵白荷花,荷花又將蜻蜓,小魚都吸引了過來。課文沒有具體描寫荷花與蜻蜓、小魚的對話,下面大家來想象一下它們都説了些什麼?(討論)請同學分別當荷花姐姐,蜻蜓弟弟,小魚妹妹。

這個自然段最後有一個省略號表示什麼?(也許蝴蝶又飛來了與荷花比美;也許青蛙跳上了荷葉欣賞荷花的美麗……)

11。過了很久,我才意識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12。請同學把書平放,這節課,作者帶着我們欣賞了一池美麗的荷花,先聞到了荷花的清香,才來到了荷花池邊,作者通過細緻地觀察抓住重點把荷花是什麼樣的寫清楚,最後作者入迷了,展開了合理的想象,作者通過聞→看→想象把一池活荷花展現在我們面前,你們喜歡嗎?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我們已經理解了課文內容,下面聯繫上下文説一説詞語的意思:

挨挨擠擠:靠近,緊緊挨着。

飽脹:體積變大。

冒出來:往上升,向外透。

翩翩起舞:輕快地飛舞或跳舞。

破裂:破開,分開。

姿勢:體態,樣子。

2。讀一讀生字,看一看哪些字容易寫錯。

冒;寫時上大下小,下邊是“目”字;

瓣:注意和辯、辨區分開;

脹:注意和張區分開;

翩:注意和遍區分開;

蹈:注意和稻區分開;

夢:注意和楚區分開。

二、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説一説白荷花都是什麼樣的?然後填空

剛開的白荷花才展開兩三片花瓣。

全開的白荷花花瓣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

將要開的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三、仿照課文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説幾句話將説的寫下來。

四、有感情地朗讀最後兩個自然段

練習背誦。(同桌背,指名背,全班背。)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16.荷花

冒 瓣 蓮 脹 剛開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

辯 蓮 張 全開的白荷花________________。

翩 蹈 夢 將要開的花骨朵兒________________。

説課稿 篇6

我説課的題目是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山水遊記《小石潭記》。接下來我將從教材、教學思想、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反思幾個方面進行説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小石潭記》是八年級上冊四單元“江山多嬌”中的一篇山水遊記。是柳宗元“永州八記”中的第四篇。作者從不同角度描繪了小石潭的各種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淒寒、幽愴的氣氛,借景抒發自己在貶官失意時的悲涼、悽愴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卻清晰地記敍了作者出行、遊覽的全過程,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畫意。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閲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優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2、學情分析:學生們在七年級已經接觸過一些寫山水風景的文言文,比如《三峽》,對於寫景的方法初步的瞭解,但是畢竟只讀過一半篇,像這樣寓情於景,內涵較為深刻的文言文還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從閲讀的方法,和閲讀的深度來説都還達不到應有程度。

3、教學目標:《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國中古詩文的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興趣與語感為主,使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作家有所瞭解。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針對這首詩的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我設計了以下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文章按照遊蹤移步換景的寫法。把握小石潭的特點。學習文章抓住特點寫景,寓情於景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文章內容,概括小石潭特點。通過推敲,揣摩文字,學習抓住景物特點寫景的方法及寓情於景的寫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大好河山的熱愛,感悟作者貶官的失意,寂寞處境中的孤苦悲涼。

教學重點:學習文章按照遊蹤移步換景的寫法。學習文章抓住特點寫景,寓情於景的寫法

教學難點:感悟作者貶官的失意,寂寞處境中的孤苦悲涼。

二、教學思想:

本節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圍繞目標,引導閲讀,探究研討,深入淺出”教師首先要激發全體學生對本文的閲讀興趣,提出問題不斷引導,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師在其中擔引導、歸納、點評的任務,並對突發的問題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接下來分析教法學法。首先看學法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

(1)學法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於國中生來説,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在本課教學中以問題貫穿,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為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

1、嘗試用其它的作品入手解讀文學作品,體會文章抑鬱憂傷的感情基調。

2、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與作者同遊,體會課文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借景抒情的寫法。

3、結合背景資料,知人論世,理解作品主題。

(2)教法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把握遊記散文的優美意境,培養學生閲讀鑑賞能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我首先注重問題的設計,引入式的問題,過渡式的問題,啟發式的問題,需要集中探究的問題。這些問題成為課堂的'主線,引導着學生的思維發展。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誦讀法、合作討論法、提問法、練習法等。

(3)並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四、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1、導入新課:以柳宗元的《江雪》導入新課。這首詩的意境與課文的意境一致,從這首詩入手,能夠初步感受到柳宗元散文的風格,自然進入到文章的情景中去。

2、走近文本,與柳宗元同遊這一環節理清文章思路,明確文章描寫了那些具體的景物。學習文章按照遊覽順序來介紹景物的方法。從第一段入手,找出發現小石潭過程的動詞,之後理清遊蹤,學習移步換景的寫法。然後找出文章中描寫的景物。最後教師小結本環節要點。

3、品味文本,賞小石潭美景設計了兩個學生活動

(一)趣味欣賞課文,把握寫景特點。從文中畫出寫景的句子來讀一讀,並且用一個字來概括其特點。這個活動主要是在上個環節找出具體景物的基礎上,把握景物的特點,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賞析寫景名句,把握寫景方法請同學們把剛才畫出的寫景的句子中,最生動的拿出來進行賞析。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點,賞析寫景的句子。教師給予提示。學生討論合作,明確寫景用到的方法有哪些。以上三個環節是一脈相承,不斷深入,從找出景物,到明確景物特點,再到學習寫景方法。

4、深入文本,與柳宗元對話從文中的句子入手去剖析,逐步走進作者的心靈,先找到文中寫出作者感受的句子,“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再來追溯它的原因,通過補充有關資料來使學生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感受,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感受。因為這個是理解上的一個難點。必須要學生了解當時的處境。從而明白寫小石潭的美景為的就是抒發他內心的感受。這是一種寓情於景的寫法。

五、拓展延伸,體悟聖賢情懷補充張岱《湖心亭看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吳均《與朱元思書》。

從類似的作品中去加深體會,感受古代聖賢的情懷,幫助理解文章的主題。尤其是最後找的這個詞是特別能書寫柳州元的心志感受的。

六、結束語

最後教師以總結性的語言結束本課。

五、反思文言文與學生在時空上的距離太大,學生學起來沒興趣,尤其是遊記類的散文,沒有可感的故事情節,沒有具體的人物形象,對景物的描寫有比較吝嗇筆墨。所以説首先要把他們帶入到文言文的情景之中,用一篇已經學過的詩為切入點,先使學生對文章對作者有最初的感性的認識。我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對文本的分析是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先找出景物,再概括景物特點,再分析寫法,再思考寫景與抒情的關係。思路比較清晰。總體來説這堂課的教學基本完成預定目標,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讀的問題,讀的少。其次是不是該添加一些圖片進來,因為時間有限,我都考慮是不是把移步換景這個環節去掉,總每節課都有許多困惑,還請老師們多提意見。我的説課結束,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選自山東教育出版社五四制,義務教育課程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美麗的校園》。本單元屬於造型·表現和綜合·探索領域。雖然本單元選取的是學生熟悉的校園,但是寫生這種形式對七年級學生來説,還是很陌生很有難度的。本節主要是讓同學對風景畫中的空間表示法——透視,有所認識瞭解,為後面的風景寫生做鋪墊。

二、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基礎不一,有的在國小學習過美術,有的沒上過美術課,總體來説基礎薄弱,興趣也不一。本節課將帶着學生了解風景畫的相關知識,學習透視圖畫法。嘗試培養學生的造型表現能力。

三、設計思路

本節課主要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為主要目的,採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在教師引導啟發下,運用“欣賞·探究·反思”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促進學生的美感和才能的發展。

四、教學目標

按照新課程標準,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與技能

1.瞭解視平線,心點,餘點。

2.掌握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畫法。

(2)過程與方法

根據本課性質及學生特點,展示大量實景圖片和繪畫作品,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注重互動教學法(師生生生組組)的運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注重學生的體驗和學習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提高繪畫表現能力,增強自信心,提升審美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增強探究意識,感悟獲得新知的快樂。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視平線,平行透視,成角透視規律

難點:平行透視,成角透視的畫法

六、教具及電教手段

多媒體課件、影像資料

七、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創設問題情境:

自然界的物象雖然千姿百態,但是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狀態主要就是兩種:一種是平行狀態,一種是成角狀態。提問:觀察下面的幾幅風景圖,你能不能判斷出哪幅是平行,哪幅是成角?

利用學生喜歡的情景引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探究熱情。

教師引領總結:若有一個面正朝着我們就是平行,如果一個正面也看不到則是成角。

引出本節課題:平行透視和成角透視

(二)進行新課

1、自主合作 探究方法

1)、視平線。

平行透視,成角透視不同,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就是視平線。什麼是視平線呢?教師出示視平線概念,強調關鍵字:平視時,眼睛高度相等,假設的水平線。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引發學生自己思考。同時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美術,從美術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如果在室外寫生,看到的地平線,就是視平線,如天地,天海相接的這條地平線就是視平線。此時,地平線和視平線是同一條。站在教室的後面往前看,這個紅線——視平線,就是畫者眼睛的高度。觀看樓房我們正常視覺也就看到一樓這裏,所以,跟眼睛等高的視平線在這裏。

視平線對畫面有什麼影響?高低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畫面效果。展示相應圖片。

總結:視平線對畫面有支配作用

設計意圖:使學生帶着問題觀看視頻。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理解能力。

2、平行透視

用粉筆盒展示立方體的平行狀態,幫助理解平行透視概念

展示平行透視圖(物體在左側),引導同學觀察,正對着我們的這個平行面可以看成正方形,其它的面如果朝向我們也是正方形,但是現在由於不與我們平行,所以在視覺上產生了變形,觀察一下在平行透視圖中發生了哪些有規律的.變化?找一下它們的變化規律?

設計意圖:欣賞圖片直觀形象,學生比較容易接受。

教師引導得出主點:這個消失點叫主點(心點/消失點)

產生透視變化的立方體很有立體感,空間感。

景物空間就是利用透視變形來表現的。

同學們想不想畫出具有空間感的立方體?

下面我們就看一下立方體的平行透視圖畫法,注意觀察繪畫步驟,動畫演示:平行透視畫法步驟

3、成角透視

粉筆盒展示成角透視狀態,

出示成角透視圖,引領觀察成角透視規律。引導出兩個餘點。

成角透視畫法演示

設計意圖:開闊學生視野,豐富才能

4、課堂練習:

平行透視,成角透視畫法

教師巡迴輔導

師生共同進行作業講評:

1)、好的作業

2)、有問題的作業

視時間情況可補充此內容,(教師多媒體課件播放:曲阜孔廟孔林孔府)注意其中視平線的高低變化,平行透視,成角透視的規律

5、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對本節知識進行總結。學生總結概括本節知識要點,並鞏固記憶。

設計意圖:及時總結鞏固,學生記憶牢固。

(三)鞏固練習

通過簡單的練習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使所學知識得到進一步的昇華。

八、教學反思

本次授課環節完整,教學任務順利完成,但是,感覺平淡無奇。跟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不夠激烈。整堂課教師還是講的太多,留給學生的時間偏少,今後還要在授課形式上尋求突破,力主在學生活動中傳達出知識點。體現學生為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學習方式。

説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非洲》 ,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四個方面談談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想。

一、教材分析

本課題選自湘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二節內容,第一章認識大洲包括亞洲及歐洲、非洲、美洲三節內容,本節定內容既是對前面所學亞洲及歐洲學習方法的知識鞏固,同時也為學習美洲知識打下了基礎,在本章教材中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本節內容包括地理概況、高原為主的地形和炎熱的氣候三部分、共兩課時完成,本課時主要學習地理概況、高原為主的地形,根據教材內容,結合新課標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認識非洲是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能結合地圖描述非洲的位置範圍、範圍、地形、河流特徵。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學會運用非洲政區圖和地形圖總結非洲的位置以及地形特徵。進一步掌握運用地圖歸納大洲位置和地形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科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

習的態度,激發學生度地理問題的興趣,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思想。

重點:高原為主的地形、主要地形區

難點:地形與河流

為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談談本節課的教法學

二、教法: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學的中心,所以必須堅持“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播評價”在後的原則。根據七年級學生心理髮展規律,聯繫實際安排教學內容,我主要採用以下三種教學方法落實教學目標。

1、探究式教學 ;教學中營造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以問題情境為主線,設計一些有趣的問題,激勵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

2、多媒體教學法;利用課件將文字、圖形等綜合在一起,創設直觀生動、形象的教學情況,強化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讀圖分析法;通過學生讀圖,教師輔於適當講解,讓學生在地圖中獲取地理信息。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時注意學法的.指導,讓學生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為其他區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學法

新型的地理教學模式,不僅要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所以本科採用: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具體學法可分為四種:

1、學會用圖: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學會探究:使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分析歸納比較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3、學會合作: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學習過程中

4、學會歸納:要求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概括歸納的意識,並能用準確簡練的語言表達地理問題。

説課稿 篇9

李老師執教的本節課是青島版國小數學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情景窗一第一節新授課——《認識角》,主要教學內容有:認識角的特徵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稱,能從具體抽象的事物中認識角,認識直角。初步學會畫角。並在認識角的過程中,發展初步的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形象思維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總的來説李老師這節課教學思路很清晰,先由學生觀察情境圖引出角,再讓學生找生活中的角,認識角各部分名稱,總結角的特徵,最後通過各種練習以及畫角、做角等活動鞏固對角的認識,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教學效果良好。我覺得本節課有這樣幾個亮點:

1、從學生生活經驗入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初步建立角的正確表象。給出角基本形態之後,再讓學生説説自己在生活中見到過的角,這時的舉例已屬於驗證、應用狀態,讓學生體會學以致用,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2、加強學生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積累數學經驗,如做角、畫角等教學環節的設計,都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3、讓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

這節課中我覺得不盡人意之處有這樣兩點:

1、在課堂各環節中,從角的表象的'給出、角的各部分名稱到角的特徵的認識,教師導的痕跡較重,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和機會相對較少。

2、角的畫法指導不是很到位,學生只是處在模仿的階段。可以結合角各部分的名稱和組成來理解如何畫角。

學生合作學習探究過程方面:課堂中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動手操作、上台展示等手段來調動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方面做得還不夠,教師引導過多使得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興趣沒有被充分激發出來。

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aoe》是人教版國小第一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漢語拼音,課文主要講了aoe的認讀、它的四聲以及書寫,課文以圖畫的形式,生動地表現了3個單韻母,課文插圖生動活潑,富有意趣,是一篇人文性很強的教材。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和在教材中所處的位置,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徵,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a o e 三個單韻母,能讀準字母的音,認清字母的形,正確書寫。

2、認識聲調符號,掌握a o e的四個聲調,能直接讀出帶聲調的音。

3、認識四線格,學習四線格。

4、培養學生觀察圖畫和讀書的能力。

教學重點:a o e的音、形的教學

解決方法:指導看圖,形象記憶。

難點:掌握 o的發音,學會a o e的四聲,讀準二、三聲。 解決方法:指導口形、反覆練讀。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説教法

根據課文的內容特點,圍繞學習目標,緊扣《語文課程標準》,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讀”為本的教學策略,在教學方法的整體構想上,我準備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有所發現,再帶出語境歌,幫助學生初步感知,然後採用讀——思——議——讀的方法學習,並結合遊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實踐活動。為此,我準備安排兩個課時引導學生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設置形象生動的故事情景,讓學生整體上感知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藉助表音表形圖,在語境中認識aoe 3個單韻母。創設情景,幫助學生認識四種聲調符號,掌握aoe的四聲,能夠直接讀出帶調的韻母。

第二課時:藉助表音表形圖,幫助學生複習aoe的音形,指導學生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

三、説學法

觀察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歡迎來到拼音王國

介紹漢語拼音的三大家族

(二)看圖講故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1、師:老師知道大家都喜歡聽故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三個小韻母都藏在故事裏,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找一找這三個小韻母吧。

2、學生聽故事

(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聽老師講故事。)

師:這是一個美麗的村莊,綠草如茵,小溪清澈。有一天,太陽公公還沒爬上山坡,一位小姑娘就站在小溪邊唱起了a字歌。大公雞聽到了歌聲也跟着唱起來。它們的歌聲引來了大白鵝,伴隨着優美的歌聲,大白鵝在水中翩翩起舞。它跳着唱着,發現自己在溪水中的倒影,便不由自主的哼起歌來。幾隻剛學會游泳的小鴨子聽到歌聲也都往這邊趕來,它們也來參加這場清晨音樂會呢!

3、師:同學們找到了嗎,誰來説一説?

4、學生彙報後,教師進行評價。

5、板書:aoe

(二)學習三個單韻母的發音

1、教學單韻母a

(1)讀準a的音

師:小姑娘唱歌的時候,是把嘴巴張大的,我們念a的時候,也要和唱歌一樣,要張大嘴巴,讀音要拉長些,口型保持不變。

教師帶讀,學生跟着念,體會發音要領。

師:看我先來念,嘴巴張大a a a。

指名讀,小組開火車讀。

(2)認清a的形

(1)師:請同學們仔細看看圖,找一找小女孩身體的哪一部分像a。

是啊,小女孩的頭像a,圓圓的腦袋像a的肚子,她的小辮子就像是a的小尾巴。

(2)教師教學生説順口溜:“圓圓臉蛋扎小辮 張大嘴巴a a a。”

(3)(好,現在大家把手伸出來,)我們一起來寫個a,a要兩筆寫成,先寫半圓,就是圓圓的'腦袋,在寫一筆豎彎,是小辮子。

學生跟着寫,書空。

(二)教學單韻母o e

1、讀準韻母o音

(出示o e教學)

O是圓圓的,讀的時候嘴巴也要圓圓的,口型保持不變。

教師範讀,學生跟着範讀。

2、認清o的形

(1)師:同學們觀察一下o,它像什麼啊?

生:、、、、、、

(2)教師教學生説順口溜:“太陽出來紅通通 公雞一叫 o o o。”

(3)(好,現在大家把手伸出來,)我們一起來寫個o,o要一筆寫成,從左上起筆寫成半圓後繼續往上寫,與起筆處相接。

學生跟着寫,書空。

3、讀準韻母e音

讀e時,口型要變扁,嘴角往兩邊咧開,露出牙齒,口型保持不變。

教師帶讀,學生跟着讀,體會發音要領。

指名讀

4、認清韻母e的形

(1)師:請你們看看圖, e長得像什麼?指名説一説。

生:

(2)教師教學生説順口溜:“清清池塘一隻鵝 水中倒影像個 e e e”

(3)(好,現在大家把手伸出來,)我們一起來寫個e,

e要一筆寫成,從裏面的“-”起筆往上,再接着寫半圓。,教師再次範寫,學生跟着書空。

(三)鞏固練習

1、教給學生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發音方法、認清形,學説順口溜:

嘴巴張大a a a

嘴巴圓圓o o o

嘴巴扁扁e e e

2、隨機出示單韻母,指名認讀。

(四)學習四聲

1、認識聲調符號。

師:三個單韻母跟我們一起完了這麼長時間,我們該送他們回家了。

(點擊課件,出示聲調符號圖片)同學們,你們看,這些小汽車分別是怎樣走的?生邊説,教師邊出示四聲調,然後告訴學生,這就是聲調符號,韻母遇上它們,讀起來聲調就不同了。

2、師:有同學會讀韻母a的四聲調嗎?誰來試試?(出示a的四聲調卡片)指名讀一讀。

3、四聲的讀法和小汽車的走法是一樣的:

第一聲是平的,坡也是平平的,我們唸的時候也是平的;

第二聲是上坡,聲音也要往上;

第三聲要拐彎,要先下坡再上坡,聲音也要先下再上;

第四聲是下坡,聲音也要從高往下降。

4、教師帶讀聲調兒歌:一聲高高平又平,二聲就像上山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就像下山坡。邊讀邊打手勢,學生打手勢跟着讀。

5、教師帶讀a的四聲,邊讀邊打手勢。學生打手勢跟讀,指名讀。

6、學會了a的四聲,o e的四聲你能自己試着讀讀嗎?(出示o e的四聲)

7、教師帶讀o e的四聲,學生跟讀,指名讀。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來到了拼音王國,認識了韻母家族中的三個可愛的小韻母---a o e,還知道了怎樣讀他們的四聲,小韻母要回家了。我們一起和他們説再見,好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