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説課稿模板彙編6篇

來源:文書谷 1.13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説課稿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必備】説課稿模板彙編6篇

説課稿 篇1

一. 説教材

1.教材內容

吆喝》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文章本文介紹了老北京城街頭商販的吆喝聲,那看似平凡、簡單,不為人所關注,甚至厭惡的吆喝聲,對作者來説,卻大有文章,在緩緩的追憶語調中流露出的是美好的回憶和懷念之情,學習本文,要使學生體味到自身日常生活中藴含着無窮的樂趣,感受到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進而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生活;同時,在老北京城,各種吆喝聲隨處可見,五花八門,但作者介紹起來卻條理清晰,雜而不亂,學習領悟作者高超的組織材料的手法,以及品味本文的語言特色,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所在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積累詞語,掌握詞的讀音、意義瞭解作者及其對吆喝的品味分析

情感目標:樹立文化大觀念,品味日常生活中的動人底藴,做生活的有心人

能力目標: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學習作者合理介紹説明紛繁複雜事物的方法;揣摩語言,體會吆喝聲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越魅力,理解作者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積極開展記錄街頭吆喝聲並整理的語文活動,為搶救文化遺產做貢獻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剪材組材的技巧;品味語言,理解作者的內心感受

教學難點:開展語文活動,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二.説教法

1. 結構、層次:從學生活動角度主要設計為三個環節:快速閲讀——選點品讀——遷移擴讀

2. 思路、理念:

引導入境儘量簡潔明快自然得體

明確目標為的是減少學生學習活動中的無效思維,並有利於學習活動中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閲讀方法的指導,重在學生體驗,新課標認為“學習的過程是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教師應該教學生閲讀的方法,這是重點之一,而且是下一環節的基礎,要視學生情況捨得花時間,學生閲讀方法的指導形式要多樣

提問探究,目的是引導學生了解這篇散文的寫法及風格,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言材料,提高其整體把握、概括提煉的能力,做到從語言品味中領悟內涵,指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動心地學習語言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原有的知識與經驗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學生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學生夥伴間的互動互生是最接近‘最近發展區’的”因此,這環節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師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允許並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勇於提問質疑,討論爭辯

3.手段及依據:教學手段方面,設想運用簡單課件輔助教學,做到實用、有效,不搞花樣提供文字材料以提示重點作資料參考,圖片畫面的運用也僅為激發聯想想像而設,堅定語文課堂“文本學習為主,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教學立場

三.説學法

學法指導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必須學會使用工具書,養成看課文註解,自學課文的好習慣,自主參與到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如課前預習、課上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課後及時複習鞏固等經過自學,應基本讀準字音、理解課文內容我國的當代教育家魏書生、錢夢龍、黎世法等人的教學論都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法

誦讀品味法 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意後,能通過反覆涵詠朗讀品味,讀出文中的韻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通過讀可以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精神

創造性學習法 要求學生有豐富的想象力,大膽創新的精神,學會聯想、想象、體味、感悟、遷移、轉換,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新的東西來,嚐到學習與創造的成功的喜悦我國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的王氏教學理論以及徐錦熙的三段教程論都特別重視學生的發展性創造實踐,日本東京文理大學的垣內鬆三教授的教育理論也極力推崇讓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足見,創造性學習法是有其較強科學性的

四.説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美國當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説:“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感興趣”文學大師托爾斯泰也説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街上每天都有“民間藝術家”免費演出那或悠長或短促或生動或沙啞的吆喝聲,在無心人聽來或許頓生厭煩,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聽來,卻是優美動人的音樂這不,在蕭乾的筆下,街頭吆喝就有了動人的意藴今天我們就來領略一下蕭乾筆下的舊北京城那悠遠的吆喝聲吧

教學板塊之一:認識吆喝

快速閲讀活動活動目的——整體感知

1. 學生快速閲讀全文,邊讀邊進行圈點勾畫,然後給“吆喝”寫一份説明書

品名:

產地:

功用:

特點:

種類舉例:

2.方法積累:在閲讀中抓住關鍵語句(過渡句、總領句、段中心句、總結句),有助於迅速熟悉課文內容

,新課標認為“學習的過程是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教師應該教學生閲讀的方法,通過這個教學環節意在讓學生迅速熟悉課文的內容,並且培養學生篩選課文關鍵信息的能力

教學板塊之二:體味吆喝

選點品讀活動活動目的——品味語言特色,體會作者情感

品味語言特色

1. 介紹北京口語特點

2. 北京商販的叫賣免不了用地道的北京口語,作者描寫吆喝的語句,也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讓學生瀏覽課文,找出文中富有京白特色的語句,並大聲朗讀,品味其中的意味

介紹夜晚的吆喝,如“餛飩喂——開鍋!”“剃頭的挑子,一頭熱”“硬麪——餑餑”

介紹夜裏乞丐的叫聲,如“行好的——老爺——太(哎)太”“有那剩飯——剩菜——賞我點兒吃吧!”

介紹吆喝作為一種口頭廣告,舉例如“滷煮喂,炸豆腐喲”“葫蘆兒——冰塔兒”,“冰棍兒——三分嘞”等等

朗誦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符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揣摩作者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課文中濃郁的地方特色,使課文內容主體化,想象化,進而對北京口語的`特點產生敏鋭的感受,即“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我還設計了用比較法加深學生對北京口語特點的印象

▲試比較下列兩個句子,説説哪句的表達效果更好,為什麼?

(甲)只要兜裏還有錢,一聽到賣烤白薯的聲音,就買一塊一路上既可以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來吃

(乙)只要兜裏還有個制錢,一聽“烤白薯呀真熱乎”,就非買一塊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燙手的白薯揣在袖筒裏取暖,到學校還可以拿出來大嚼一通

要讓學生“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 這個環節使學生在比較中提高析詞能力,擴大詞語的積累量

教師小結:這些對吆喝的描寫,極富特色,從這門“戲劇性”的藝術中,讀者聽到那些奇妙無比、特色鮮明的“聲樂藝術”,走進富有京城特色民俗風情的世界

在品位語言的基礎上讓學生來聽幾段原汁原味的北京吆喝,讓學生身臨其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北京吆喝的獨特之美

體會作者情感

1.蕭乾説過:“《北京城雜憶》不是知識性的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舊的北京之間,以撫今追昔的心情,來抒寫我的一些懷念和感觸”作者在《吆喝》一文中懷念的不僅僅是吆喝的內容,他還懷念什麼?請找出相關語句,仔細品讀,體會作者情感

新課標指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這一環節引導學生通過品析文章中平實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語言,昇華到對作者感情的體味,並在此基礎上推薦閲讀蕭乾的《老北京的小衚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學板塊之三:模擬吆喝

體驗反思活動活動目的——體驗昇華

a學生自由選擇文中提及的吆喝聲,進行模仿也可以自己創作吆喝聲,並由學生從語氣、語速、語調、音量等方面加以點評

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師應創造性的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類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一環節的設置能激發學生的傾吐慾望和閲讀的興趣,並培養了學生聽説的能力

B吆喝其實是一種廣告,隨着時代的發展,這類廣告在逐漸消失但作為一種文化遺產,自有其獨特的魅力,應該注意搶救你不妨把家鄉的吆喝,或者類似吆喝的口頭文化遺產記錄下來,為搶救和保護工作做點貢獻

讓學習成為一個延續的過程,讓學生帶着慾望走進課堂,又帶着新的慾望走出課堂

五.板書

[板書設計]

吆喝

語言:富有地方特色

情感:懷念往昔生活

“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教學應是師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建構、共同發展的“雙贏”活動,師生自然地結為一個緊密聯繫、相互影響的學習共同體我的説課到此結束,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2

我説課的內容是《組合圖形面積》。下面我從設計理念、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學習評價這幾個方面來給大家彙報一下。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組合圖形面積》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學習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在本冊的第二單元又學習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本課是這兩方面知識的發展,也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習組合圖形,一方面可以鞏固已經學過的基本圖形,另一方面則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整合,注重將解決問題的思考策略滲透其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材在內容呈現上突出了兩個部分,一是感受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必要性,二是針對組合圖形的特點強調學生學習的自主探索性。

2、學情分析

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直觀操作,對組合圖形的認識不會很難。所以在探索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時,我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達到方法的多樣化。重視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讓活動有實效,真正讓學生在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方面有所發展。因此我設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3、教學目標

⑴、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歸納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方法。

⑵、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進行解答,並能解決生活中相關的實際問題。

⑶、培養學生探索數學問題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⑷、進一步滲透轉化的教學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4、教學重、難點

針對五年級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掌握用分割法和添補法求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計算組合圖形面積的多種計算方法,根據圖形之間的聯繫和一定的條件,割、補成學過的'圖形,選擇最適當的方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二、説教法、學法

1、説教法

(1)多媒體教學法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並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良好的知識體系,特別是轉化圖形的幾種方法通過課件的演示,學生一目瞭然,直觀形象,更好的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2)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教學法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並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2、説學法

(1)自主觀察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只有當學生真正自己主動、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時,才能最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引導學生自己來觀察組合圖形的特點,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也有利於後面小組的合作學習以及更好地傾聽他人的不同意見,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2)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裏,通過與他人的交流與合作,獲取更多的方法,找到合適、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課讓學生在自主觀察思考的前提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學習歸納

改變了以往的教師總結為學生自己歸納總結,相對來講學生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更多的學習經驗。

三、教學流程

為完成本節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根據國小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我在教學本節課時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組合圖形的趣味性,體會到數學的魅力。所以制定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複習引入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三)、 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四)、總結收穫、小結全課

(五)創設情境,複習導入

1、拆禮物,複習面積公式

讓學生拆開老師給大家的禮物袋,看看裏面是什麼禮物,學生會立刻認識到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從而複習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公式,為確保正確的計算組合圖的面積打下基礎。

2、拼一拼 説一説

學生利用這些圖形,選幾個圖形,拼一個自己喜歡的圖案,請個別學生把他們的作品拿到黑板上,展示給大家看,大家共同欣賞,請同學説説看你拼的圖案像什麼?是由哪些基本圖形組成的?從而明確組合圖形是由幾個基本圖形組合而成的.

(這一環節設計的目的是 讓學生在拼一拼,看一看,説一説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 ,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感受到知識來源於生活. )

由此揭示課題:組合圖形面積(板書)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主題圖

由老師拼的一個圖形,引導學生觀察,看看像什麼?學生會説像我家客廳的地面的形狀,老師再次引出,我家客廳的地面形狀也是這樣的(出示PPT1),最近我家的房子正在裝修,正計劃鋪地板呢?我量了一下,(出示PPT2)給出數據信息,提出問題,你能根據這些信息幫我算一算我該買多少平方米的地板呢?(在解決這一生活問題環節中,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通過自主探索,小組交流,獲取更多的解題方法,讓他們在小組活動中都有成功的體驗和經驗的收穫)

2、小組彙報學習情況

彙報時用多媒體將學生的學習成果演示出來,會出現下面幾種情況:

(1) 將組合圖形分割成兩個長方形

(2) 將組合圖形分割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

(3) 將組合圖形分割成兩個梯形

(4)將組合圖形填補上一個小正方形,使它成為一個大長方形,再用大長方形的面積減去小正方形的面積。

(5)將組合圖形分割成兩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或則其他情況)

(學生彙報時,其他同學一邊傾聽,一邊與自己的思路進行比較,一邊質疑,一邊引起集體的討論,並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過來。彙報結束後,再讓學生對小組成員的彙報情況作評價,最後其他小組作補充彙報 )

3、師生總結分割法添補法並提升方法的優化性。

接下來讓學生自主觀察比較上面幾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後,再總結出求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掌握“分割法”和”添補法”這兩種計算方法,並且讓學生明確,在分割組合圖形時,分割圖形越簡潔,解題方法越簡單。無論是分割還是添補,都是要把組合圖形轉化為我們學過的基本圖形,這樣就很容易計算出它的面積了。

(三)綜合實踐、學以致用

為了鞏固新知,又突出本課的教學難點,我緊接着裝修的問題情景,設計了給門刷油漆的這一練習,先讓學生自主獨立的解決,學生就會想到用添補法和分割法來解決,但是此問題若用分割法,就求不出這扇門該刷油漆的面積,從而提醒學生有些圖形分割後,找不到相關信息,就是失敗的,這樣做很自然的就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接着為了鞏固這一難點,我又設計了一個判斷題,淘氣、笑笑、小明、和小麗,他們也正在求一個組合圖形的面積,請你看一看,想一想,他們的做法都能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嗎?你最喜歡誰的做法,為什麼?讓學生通過觀察他們這四位同學的轉化方法和這個組合圖形所給的數據信息,來判斷出,有的方法能夠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但是有的方法會因為沒法得到一些關鍵數據信息而不能求出這個組合圖形的面積,從而提醒大家要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四)總結收穫、小結全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探索學習了什麼知識?你有什麼收穫,或者有什麼心得?(學生可以説知識上的收穫,也可以説情感上的收穫,既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又將本堂課的內容進行了總結.也可以評價他人的學習表現,生生互動評價,學生既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又共同體驗了成功,促進了發展)。最後,我鼓勵學生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決上課開始時,自己設計的組合圖形的面積,由課內延伸到課後,讓學生把掌握的知識拓展到實際生活中去,引導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對在獲取新知中體現出的數學思想方法策略進行反思,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本節課,我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經驗,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組合圖形,並聯系實際生活情景,從中提出數學問題,並加以解決,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應用所學的知識。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從生活中尋找數學問題的興趣,也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板書設計

組合圖形面積

主題圖

S=ab 分割

S=aa 轉化 基本圖形

S=ah 添補

S=ah÷2

S=(a+b)h÷2

(板書設計簡潔,重點難點突出,一目瞭然。)

五、學習評價

把師評、互評、自評相結合,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學習熱情的評價,充分發揮了評價的激勵作用。

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小壁虎借尾巴》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二冊第七組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藉助形象化擬人的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向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2)通過看圖,學習課文,理解詞句和每段的意思,瞭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3)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瞭解其敍述方法。

3、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用處,接受禮貌教育。教學難點:理解小壁虎尾巴的用處和特點。

4、教具準備小壁虎剪圖、課文錄音、課文幻燈片4框、CAI課件、魚模型。

5、課時安排整課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2自然段,第2課時講讀三至七自然段並指導朗讀,總結全文,激發學生閲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後練習。

二、説教法、學法。

本課的'教學以“突出一個特色,‘遵循四個原則,落實兩個結合”為指導思想設計教法、學法、以及教學程序。“一個特色”培養學生自讀會讀。遵循哪四個原則呢?

1、“三為主”原則,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

2、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激發興趣、創設情景。

3、文道統一原則,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講文明、懂禮貌。

4、課內外聯繫原則,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向課外閲讀、觀察、研究這一應用上延伸,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在目標上落實兩個結合,即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把握科普童話教學特點,又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結合起來。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本課的教法主要用導學法即“講——扶——放”、直觀法、朗讀式教學法。學法是自讀、讀中思考、讀中討論、舉—反三,貫徹“自讀、會讀”這一‘精神。

三、説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1、導語:上課開始,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出示小壁虎剪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種小動物叫什麼名字嗎?”對!小壁虎生來就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有隻小壁虎還要去借尾巴,這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到《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2、看幻燈,聽錄音故事,思考:小壁虎為什麼借尾巴,它向誰借尾巴,借到尾巴沒有?

3、自由讀課文,按要求自學。提出兩個要求:

(1)畫出本課生字詞,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讀通課文,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4、檢查自學效果。讓學生根據要求讀課文、使學生讀有目的,能避免單純地、盲目地讀書,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讀後進行檢查,及時反饋,可以提高學生讀書的認真的程度。

(二)先扶後放,逐層精讀。

1、尋求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理清了文章思路:小壁虎為什麼借尾巴——怎樣借——借到了沒有了。下一步就是深究課文。首先引導學生尋求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要求學生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為什麼借尾巴?學生很快就把借尾巴的原因找到了(一掙,難看)小壁虎怎樣掙斷尾巴逃走的?放CAI課件,屏幕中顯示出:一隻壁虎在牆角捉蚊子,一條蛇悄悄地爬過去,一口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用力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鮮明、活動的畫面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一掙”的意思就自然明白了。小壁虎掙斷尾巴後,心情怎樣?指導學生用難過的語氣讀:“沒有尾巴多難看哪!”強調?“多難看”。

2、梳理壁虎借尾巴的經過。原因找到了,接下來引導學生學習第三、四、五自然段。扣住“怎樣借”重點分析,由於抓學法來學習,設計出“從扶到放”的教學程序:學習第三自然段以扶為主,學習第四自然段採用半扶半放的教法,學習第五自然段,以放手讓學生自學為主。採取這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就是教給學生讀書方法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

(1)以扶為主,領學課文第三自然段。

A、學習第1、2句,出示句式:小壁虎爬到哪裏?看見什麼?通過讀與説,學生弄明白了:小壁虎爬到小河邊,看見小魚搖着尾巴在河裏游來游去,這時教師扣住“搖”字問:小魚為什麼能在河裏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呢?(學生回答是因為小魚搖着尾巴)教師就因勢利導,讓學生用手勢演示“搖”的動作,教師進一步問:寫小壁虎爬到小河邊怎麼要寫爬呀爬?(説明小壁虎爬的時間長,爬的路程長,這為後面突破教學難點:小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埋下了伏筆)

B、學習第3、4句。出示句式:小壁虎怎麼説,小魚怎麼答。學生一下子找出了答案:小壁虎説:“小魚姐姐,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小魚説:“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撥水呢。”學生分組讀對話。再出示小黑板,如果小壁虎這麼説:“你把尾巴借給我。”小魚這麼答:“不行,我要用尾巴撥水。”把書上的“對話”跟以上“對話”比較一下,找出不同處,畫上圈。這樣運用比較法,抓住重點詞句,學生很快就明白小壁虎十分禮貌,稱小魚為“組組”,用“您”而不是用“你”,“行嗎”不是命令,而是徵詢,小魚也不是蠻不講理,她也是實在沒辦法,很為難,並適時指導學生做到與作者身同此境,心同此情,較好地收到教育、教學效果,體現文道統一的原則。

C、出示句式:小魚為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壁虎?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是因為小魚要用尾巴撥水。“撥水”是什麼意思?演示魚模型,理解“撥水”意思。總結學法:(指着板示的句式)我們學習第三自然段,先學習壁虎爬到哪,看見什麼;再學習小壁虎怎麼説,小魚怎麼答;最後想想:為什麼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壁虎。這樣的總結,既對國小生了解小壁虎向小魚借尾巴的經過起強化作用,又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注重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2)半扶半放,學習第四自然段。

A、教師出示句式引讀本節,幫助學生理順序。

B、指導朗讀。

C、討論老黃牛為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壁虎:因為老黃牛要用尾巴趕蠅於。

(3)放手自學第五自然段。

A、讓學生自出讀這個自然段,根據板示的句式,找出第一、二句寫什麼,第三、四句寫什麼。

B、討論:燕子為什麼都能把尾巴借給壁虎?因為燕子要用尾巴掌握方向。三、四、五自然段採用以上方法教學,使學生處於輕鬆、愉快、積極思維的氣氛中,做到面向全體,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另外,藉助“小魚用尾巴撥水”“黃牛用尾巴趕蠅子”、“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提問:你們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進行歸納推理。由個別現象,總結出一般結論——動物的尾巴都有用。

3、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用處。既然動物的尾巴都有用,那麼壁虎的尾巴也有用。壁虎的尾巴有什麼用呢?課文中沒有直接説明,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先得弄清壁虎尾巴的特點。學生自由讀六、七自然段,找出壁虎心情變化的詞語。(難過、高興)小壁虎為什麼難過?因為它向水裏的魚、陸上的黃牛、空中的燕子都沒借到尾巴。為什麼高興?因為它又長出一條新尾巴啦!壁虎尾巴一掙就斷,斷了能長出新的來,這種易斷、再生的特點對它有什麼用處?重放CAI課件:一條蛇咬住了壁虎的尾巴,壁虎一掙,掙斷尾巴逃走了。如果尾巴掙不斷會發生什麼後果?(會被蛇吃掉)從而悟到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這部分的教學是一種演繹推理,由一般結論推斷、研究出個別現象,至此突破了難點。這種由事物的個別現象,總結出事物一般規律,再由一般基本規律去解釋事物個別現象,即“個別——一般。——個別”,完成好兩次推理,給學生滲透一點認識事物的一般方法,整個閲讀過程,就是學生智力發展的過程,可以達到語言文字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同步進行,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同步發展的目的。

4、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1)扣住“傻”字問:“同學們,壁虎媽媽叫小壁虎傻孩子,小壁虎到底傻不傻?”“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裏的氣氛熱烈極了。有的説:“小壁虎肯定傻嘛,連自己長出一條尾巴也不知道!”有的説:“小壁虎不傻,因為第一,在蛇咬住它尾巴的時候,他知道掙斷尾巴去逃命。第二,它在借尾巴的時候多有禮貌,根據不同的動物,用不同的稱呼。第三,‘傻孩子’是媽媽對它的呢稱。”

(2)學習了26課,我們知道了魚的尾巴能撥水,黃牛的尾巴能趕蠅子,燕子尾巴能掌握方向,壁虎的尾巴能保護自己。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有什麼用?放CAI課件,屏幕中顯示了猴子、松鼠、啄木鳥、狗四種動物,讓學生説説他們尾巴的作用。如果僅僅只讓學生説説這些動物尾巴的作用就沒有體現語文課的特點,我就讓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的結構句式説一段話。比如: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樹上,看見猴子在樹上搖來晃去,小壁虎説:“猴子大叔,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猴子説:“不行啊,我要用尾巴盪鞦韆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使學生把所學知識轉化成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説課稿 篇4

文本解讀:

《生命與和平相愛》通過對一個猶太青年戴維成才原因的探究,介紹了一個猶太家庭、猶太民族重視教育,重視文化的傳統和為民族生存而奮鬥的精神,突出了他們熱愛生命,嚮往和平的民族願望。本單元的主要任務是學會“迅速捕捉閲讀信息”。因此在此次教學中我有意引導學生在快速閲讀中感受猶太青年傑出的語言才能,在細心研讀中剖析其成才的深層原因,在選擇品讀中感悟文章的主題,最後讓學生迴歸課本,在拓展訓練中淨化心靈,嚮往和平。

基於以上的考慮,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學會在速讀中迅速捕捉信息,能用簡潔的語言複述本課基本內容。

(2)學習本文以小見大、逐步深入的寫作方法。

(3)瞭解猶太民族重視文化教育,重視培養生存能力的情況,進而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嚮往和平的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九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閲讀鑑賞能力,再加上本文的條理清晰,只要給予適當地引導點撥,學生能比較容易地分析出作者的寫作思路與方法。但是九年級的學生畢竟閲歷尚淺,尤其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九零後們,對於“生命”“和平”的理解還不深刻,讓學生理解作品深刻的主題,比較困難。因此,根據上述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設為“學習本文以小見大、逐步深入的寫作方法”。將本課的教學難點設為“瞭解猶太民族重視文化教育,重視培養生存能力的`情況,進而培養學生珍愛生命,嚮往和平的感情” 。

教學流程:

(一) 導入課文——入情入境

讓學生看一組猶太人遭受迫害的圖片和文字材料。

這是一段悲慘的歷史,是那個時代猶太民族慘遭迫害和殺戮的有力見證。而今,生活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正以自己諸方面的出色表現,向人類證明着這個民族生機勃勃的巨大創造力。是什麼力量使這樣一個經受苦難的民族依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呢?讓我們一起學習散文《生命與和平相愛》,共同走進猶太民族吧。

這個導入我的設計意圖:用圖片、音樂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迅速拉近學生與課本的距離,激發興趣。

(二)預習成果展示

1、積累字詞:

2、速讀課文,根據提示,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一個 的青年,

擁有一個 的家庭,

屬於一個 的民族。

設計意圖:以填空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速讀,迅速捕捉有效信息,運用圈點勾畫的方式,找出關鍵的字、詞、句,熟悉課文的情節,為下面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對文章內涵的探究做準備。

過渡語:“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戴維是優秀的,他如此優秀的根源是什麼?下面就讓我們:

(三)研讀課文——追根溯源

1、走近猶太青年:

我設計的問題是:結合課文內容,具體説説戴維傑出的語言才能表現在哪裏。

(1)閲讀中文長篇小説。 (2)流利的普通話。

(3)通過美國漢語水平高等級考試。 (4)還掌握了多門外語。

過渡語:在預習成果展示中我們已經知道戴維有如此高的語言才能和他身處的家庭、民族有着密切的關聯,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他的家庭。

2、認識猶太家庭

我設計的問題是:結合文中具體語句,反覆研讀,説説戴維的家庭教育有什麼特點,對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研讀文本,重點勾畫出相關的段落句子(主要集中在八、九小節),適當作點批註,再小組交流討論。讓學生從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解讀中走進文本,瞭解主人公有着傑出的語言才能,是個優秀的猶太青年。進而探究主人公取得成就的直接原因是:和諧的家庭氛圍,愛而不溺的教育。為下面深入地探究猶太民族取得巨大成就的深層原因做鋪墊。

過渡語:一個家庭良好的氛圍和教育能夠造就一個傑出的人才——戴維,猶太民族造就了一大批空前絕後的偉人與名人,其中有創造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精神分析學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現代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等,他們屬於各領域最出類拔萃的人物。(同時加鏈接材料)

3、瞭解猶太民族

為什麼猶太民族擁有眾多傑出的人才呢?請同學們在文章中尋找具體表現猶太民族精神的句子,讀一讀,議一議。

過渡語:讓我們走進猶太民族,瞭解猶太民族。

設計意圖:用一組名人圖片和數據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研讀興趣,再次與文本對話。(主要集中在6、7、10、11小節)讓學生在自主尋找、品讀、分析、討論中探究出造就猶太民族眾多傑出人才的根源,即猶太民族精神:對生命不衰的熱愛,對和平執着的祈禱。

過渡語:正是對生命不衰的熱愛和對和平執着的祈禱,使猶太人更加珍惜家庭和親情,重視知識、教育和文化,也更重視為自身的發展開創更理想的環境。因而造就了一批傑出的人才,這其中包括戴維。

(四)品讀課文,含英咀華

聆聽作者心聲:

作者由戴維寫到猶太民族精神,僅僅是讚美戴維、讚美猶太民族精神嗎?請結合12——14小節,細細品讀你認為精彩的句子,説説這些句子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聆聽作者的心聲。

在這一環節中,引導學生品讀句、段,合作探討。大膽説出自己品讀後的感受、感悟。讓學生在品讀中感受語言的魅力,感受生命與和平相愛的力量,聆聽到作者的心聲。

“讀”是一根線貫穿於課文的學習中,師生對文本的速讀、研讀、品讀成為了課堂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五)小結課文——學海拾貝

最後在速讀、研讀、品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從主旨、手法、情感等方面小結全文。

設計意圖:使學生再次回顧課堂,回顧文本,在各抒己見中更加深刻地掌握作者從個人寫到家庭最後表現民族精神的這種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從而更為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借讚美戴維,讚美猶太民族的精神,更是借他們的偉大與卓著,向人類證明:生命與和平相愛,每個人靈魂深處潛藏的創造力便會被真正激活。從而達到鞏固學習的目的。

根據學生地探究、分析、總結,即可完善出這樣的板書(寫在黑板上)。

過渡語:生命是珍貴的,和平是美好的,一旦生命與和平相愛,便會創造無數人間奇蹟,讓我們共書一首小詩,表達對生命的熱愛,對和平的呼喚。

(六)師生互動——傳情達意

請同學們續寫下列小詩,表達你對“生命與和平相愛” 的理解。

我願做一條歡樂奔流的小溪,

無論生活以什麼方式回敬我,

我歌唱着流向嶄新的明天。

我願做一隻凌空飛翔的燕子,

無論生活以什麼方式回敬我,

我微笑着迎接絢麗的彩虹。

我願做一根千擊萬磨的竹子,

無論生活以什麼方式回敬我,。

我願做

無論生活以什麼方式回敬我,

設計意圖:出示老師寫的詩的前兩節,再讓學生續寫,通過仿寫小詩,既讓學生動筆進行了仿句訓練,同時又在創作的過程中,審視自我、反思自我,完成心靈的淨化,而更加熱愛生命、和平,激發創造力,讓個體以致民族優秀。這塊設計亦是此次教學的一個亮點。

(七)佈置作業:

1、反覆誦讀課文

2、推薦閲讀:《安妮日記》、《美麗人生》

這個作業的設計意圖:讓學生的這種情感活動不要因為課文教學活動的結束而停止,而要讓這種情感活動藴藏在靈魂裏,成為一種自覺。

説課稿 篇5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合格率》,它選自北師大版國小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百分數。

一、 教學設計理念:

1、以學生髮展為本,着力強化主體意識。

2、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經驗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變“學數學”為“做數學”。

3、 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關注過程,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知識之間的遷移能力,化未知為已知的思想。

4、 聯繫生活實際,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

二、説教材

《合格率》的教學主要是解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習了百分數的認識和分數除法中“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這兩部分知識的綜合運用。學習本節課,不但可以加強學生對前面知識的進一步理解,同時更加清楚認識到合格率的意義以及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數學生活化的思想,為學生今後學習數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將本節課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1、理解合格率的意義並正確將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

2、通過算一算、看一看、説一説的過程使學生掌握把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滲透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思想。

本節課教材創設了“合格率”的問題情境,主要是解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通過解決這一問題,使學生掌握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根據教材的結構特點及學生的認知基礎,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正確、熟練地將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如:合格率、成活率、出勤率等。

三、教法和學法

本課的'教學力求改變過去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重教法、輕學法的狀況。樹立以“以學生髮展為本”、“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的思想”。自從課程改革實施以來,我們班學生已經養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善於動腦、積極思考。因此本節課我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以發展創新為宗旨,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主要採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嘗試自學、引導發現、組織討論、組織練習等教法,精心組織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活動。但有個別同學不善於表達,因此,在組織彙報前先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讓每一個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努力使課堂多一些自主、少一些包辦;多一些民主、少一些權威,實現教為學服務的目的。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基於這樣的理念,本課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自主發現法、合作交流法、自學嘗試法等。

1、 學生在自主探究解答例題,求兩種品牌罐頭的合格率時,主要採用自學嘗試法,根據知識的遷移,學生能夠正確求出產品合格率。

2、 在總結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時,學生主要採用自主發現,合作交流的方法。首先讓學生觀察例題板書,想一想怎樣把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並且在小組內交流,達到了人人蔘與的目的。

當然,由於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不同的學生所採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作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數學。

四、 教學過程:

依據新的教學理念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將本課的教學流程設定為:情境導入、提出問題;自主探究、嘗試自學;拓展思維、數學生活化;深化練習、知識反饋;反思評價、完善認知。

(一) 情境導入、提出問題

這一環節,我主要從以下四方面入手:創設情境、揭示課題、理解合格率、提出問題

1、 創設情境

首先,教師談話導入。(多媒體出示例題),教師問:同學們,你有辦法知道哪種品牌的罐頭質量更好一些嗎?從而引出合格率。創設具體的生活情境,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向學生滲透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的思想。

2、 揭示課題:這一環節要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如何求產品的合格率並板書課題。

3、 理解合格率

這部分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首先教師提出“什麼是合格率”的問題,然後學生髮言,最後教師總結並板書合格率就是求合格的箱數佔檢查的總箱數的百分之幾。

4、 提出問題

引出例題,哪種品牌的罐頭合格率高?

(二) 自主探究、嘗試自學

我主要從“比較罐頭的合格率、將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綜合應用”三部分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 比較罐頭的合格率

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利用嘗試自學、自主探究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求出兩種罐頭的合格率。

首先讓讓學生嘗試解決例題,其他生本練。然後讓板演的學生説一説,為什麼這樣做?這樣的設計,主要滲透知識之間的遷移能力、化未知為已知的數學思想。學生已學習了分數、小數的互化,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等知識,因此求合格率列式的依據、計算的方法學生便能迎刃而解。

2、 將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

這一部分通過學生“看一看觀察例題板書、想一想想怎樣把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説一説在小組內交流方法,並在全班交流、教師總結”的活動過程。讓學生掌握將小數、分數化成百分數的方法。既落實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又突出了教學重點。

3、 綜合運用。

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42頁試一試(多媒體出示)並説一説什麼是成活率,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知道“求 率就是求 數量佔總數量的百分之幾”,突破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

(三) 拓展思維、數學生活化

我主要設計了填空、解決問題兩個習題。填空題幫助學生強化難點的突破,在此基礎上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滲透數學知識服務於生活的思想。

(四) 深化練習,知識反饋

完成教材42頁練一練中習題。設計了看圖寫數、求百分比、解決實際問題這三個層次的練習,這樣的設計緊扣教學目標,滿足了不同學習層面學生的學習需求,並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五) 反思評價,完善認知

我設計了“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不明白的以及你認為自己在今天的課堂上的表現怎樣?”的問題,總結本節課學習收穫,不但讓學生談知識、能力方面的收穫,還着重讓學生談了學習方法、情感態度方面的收穫,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緒體驗。

圍繞三維目標我設計瞭如上教學設想,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獲。

最後我説一下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多媒體出示),這樣的板書設計突出了教學重點,使學生能根據板書歸納、整理本課知識,形成知識網絡。

説課稿 篇6

今天我要説課的內容是一篇精讀課文《搭石》。下面我將從説教材、説教法、説學法、説教學過程、説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展開説課。

一、説教材

《搭石》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課文旨在讓學生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從而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搭石》截取了農村生活中幾個平凡的鏡頭:如上了年歲的人“修”搭石,一行人“走”搭石,背老人“過”搭石,讚美了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本課分2個課時展開教學,我主要説第二課時的教學。

(一)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的“三維”目標設計理念以及本課教材語言美、情感美的特色,對於本課教學我擬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理解生字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細節描寫的寫作方法。

3、體會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鄉親們一心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難點:學習作者仔細觀察,細節描寫的寫作方法。

二、説教法

為了更好地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一)情境教學法——通過展示圖片,播放視頻,情景表演,引導學生進入搭石的情境中,以拉近搭石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

(二)讀書指導法——指導學生通過默讀、齊讀、自由讀、分組讀、想像讀等形式的朗讀,以讀促悟,感悟課文。

(三)提問教學法——通過提問,喚起學生的注意,活躍學生思維,促進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求。

三、説學法

閲讀教學必須擺脱以情節分析為主線,以提問應答為載體的低效模式。新課標強調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我指導學生採用“讀——思——議——練”的方法,在自主、合作的學習氛圍中朗讀、思考、交流、練習,從而解讀課文,感悟課文。

四、説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課題

創設情境是語文教學的有效手段,上課一開始,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搭石圖片,然後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導入:“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劉章爺爺家鄉的搭石,

知道了搭石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那麼,搭石究竟美在哪裏呢?這節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劉章爺爺的家鄉,感受搭石的美麗”,從而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中,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習的有效性。

(二)自主尋美,深入體驗

通過課件出示文中最後一段文字(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提問學生“為什麼搭石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學習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我以一個問題貫穿整堂課的教學,引導學生利用朗讀、思考、交流等方法自主挖掘搭石的“美”,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搭石的美通過擺搭石和走搭石兩部分體現出來。

1、擺搭石

(1)讓學生自讀第二自然段。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個片段(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着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

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讓學生找出文段中的關聯詞,提問學生:這些關聯詞體..

現了擺搭石的人怎樣的品質?

我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抓關鍵詞理解文段內容,以鍛鍊、提升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體會鄉親們勤懇、無私的品質。

2、走搭石

走搭石部分作者描繪了和諧和温馨兩種畫面。

(1)和諧畫面:

①讓學生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②將課文中的片段(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麼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後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以詩的形式在課件上出示,配上柔和的音樂,由我示範朗讀。

指導學生注意朗讀這段話時應體現出愉悦的心情,語速由輕快到緩和。在學生反覆熟讀的基礎上,配上柔和的音樂,讓學生背誦出來。

這個環節的設計以讀為主,讓學生通過齊讀、示範讀、自由讀,讀出感情,進入“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境界。

(2)温馨畫面

① 播放視頻,創設情境,讓學生想象畫面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② 讓學生找出文段中的動作細節描寫(走到溪邊——止步——招手示意——讓??先走——等——説上——相背而行——伏下——背),提問學生:這樣的動作細節描寫得好不好?為什麼?

我會在尊重學生個性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領悟作者通過細節描寫表現謙讓美和

敬老美的寫作方法。

(三)交流品味,加深感悟

(1)讓學生分組朗讀第一至四自然段,並指導學生自讀課文最後一段。

(2)在學生通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談談“為什麼搭石聯結着故鄉的小路,也聯結着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讓學生在交流中與老師、同學、文本進行對話,豐富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3)在學生理解最後一段話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仿寫練習,指導學生學以致用,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一張小小的郵票,聯結着 ,也聯結着 。

風箏飛上了高高的天空,帶去了 ,也帶去了 。)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李鎮西老師強調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為了更好的將學習和生活聯繫起來,我在總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之後,呈現練筆主題“生活中的美”,指導學生參考作者仔細觀察、細節描寫的寫作方法,觀察生活的一個人或一件事,用文字記錄下來,將情感教育藴於語文實踐活動中。

五、説板書設計

為了讓學生把握好文章的內涵,以及吸引他們的視線,我的板書設計注重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結合,以高度概括、簡單明瞭的方式呈現出來。

搭石小路(畫面美)(心靈美)

擺、走搭石 ——聯結—— 一心為他人着想

情感

熱門標籤